儀電設備安裝工藝_第1頁
儀電設備安裝工藝_第2頁
儀電設備安裝工藝_第3頁
儀電設備安裝工藝_第4頁
儀電設備安裝工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儀電設備安裝工藝目錄TOC\o"1-3"\h\u75051施工依據(jù): 1322412主要施工順序 218153電力變壓器 382613.1主要施工機具: 316863.2作業(yè)條件: 310883.3操作工藝: 3263334成套配電柜(盤)及動力開關柜安裝 591934.1作業(yè)條件 559044.2操作工藝 5296724.3配電柜(盤)開箱 6232724.4配電柜(盤)安裝 630735電纜線路工程 9200976配管及管內(nèi)穿線工程 12164447電機的檢查和接線工程 14281038接地系統(tǒng)的安裝 17120099儀表安裝要點 171196410主要電氣調(diào)試 191施工依據(jù):1.1施工圖紙與變更施工圖的技術文件;1.2隨電氣、儀表設備提供的技術文件;1.3國內(nèi)電氣現(xiàn)行施工規(guī)范:《電力變壓器、油浸電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148--90《高壓電器設備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147--90《母線裝置施工及施工驗收規(guī)范》GBJ--149--90《盤、柜及二次回路結(jié)線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71--92《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92《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8--92《旋轉(zhuǎn)電機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50170--92《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91施工合同指定的國際技術標準(國際電工委員會LEC標準)《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GBJ--93--96《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882主要施工順序2.1施工前期:配合土建預留預埋、接地網(wǎng)的敷設、電纜支吊架制安,起吊設備電氣接線、電纜橋架組裝、設備基礎制安。施工中期:設備開箱檢查、配電裝置安裝、變壓器安裝與試驗,控制室設備安裝、車間專用盤與動力控制箱(屏)以及照明配電箱安裝、電纜敷設、網(wǎng)門柵欄制安、電纜終端和接頭制作接線及電動機檢查接線、單體校驗及系統(tǒng)調(diào)校。施工后期:配電裝置受電、單機試運行、聯(lián)動試運行。2.2主要工序流程:電纜橋架安電纜橋架安變壓器基礎檢查電氣儀表盤基礎變壓器安盤柜安裝電氣儀表管線吹電氣設備電纜校線儀表單體檢查現(xiàn)場儀表全動液動管線試壓電纜敷配合試驗、調(diào)校交工驗收3電力變壓器3.1主要施工機具:3.1.1安裝機具:空氣壓縮機、濾油機、烘箱、電焊機行燈變壓器、沖擊電鉆、電錘、手電鉆、卷揚機、壓線鉗、電纜盤支撐架。3.1.2測試儀器:搖表、鉗形電流表等。3.2作業(yè)條件:3.2.1與變壓器安裝有關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建筑工程質(zhì)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中的有關規(guī)定,當設備及設計有特殊要求時,須符合有關要求。3.2.2安裝前,建筑工程應具備下列條件:A.屋項、樓板、門窗等均已施工完畢,并且無滲漏,有可能損壞設備與屏柜且安裝后不能再進行施工的裝飾工作應全部結(jié)束。B.室內(nèi)地面的基礎施工完畢,并在墻上標出墻面標高。C.混凝土基礎及構架達到允許安裝的強度,焊接構件的質(zhì)量符合要求。D.預埋件及預留孔符合設計,預埋件牢固。E.模板及施工設施拆除,場地清理干凈。F.具有足夠的施工場地,道路暢通。F-1施工圖紙齊備,并已經(jīng)過圖紙會審,設計交底,施工方案已經(jīng)審批。F-2設備已到現(xiàn)場,并檢查其密封良好,開箱清點,規(guī)格符合設計要求,附件、備件齊全;主材基本到齊,輔材應能滿足施工進度的需要,加工件已安排加工且能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常用的施工機具及測試儀表已齊備?!钣拖浼八懈郊R全,無銹蝕及機械損傷,密封狀態(tài)良好?!钣拖湎渖w、鐘罩法蘭及封板的聯(lián)接螺栓齊全,堅固良好,無滲漏,浸油運輸?shù)母郊溆拖錈o滲漏?!畛溆吞坠艿挠臀徽?,無滲油、瓷體無損傷。3.3操作工藝:3.3.1變壓器在裝卸和運輸過程中,不應有嚴厲沖擊和震動,運輸傾斜角不得超過15°有防雨及防潮措施。3.3.2變壓器就位前,應先對基礎進行驗收,并填寫“檢查記錄”,基礎的中心與標高應符合工程設計需要,軌距應與變壓器輪距離互相吻合,具體要求:A、軌道水平誤差不應超過5mm;B、實際軌距不應小于設計軌距,誤差不應超過-5mm;C、軌面對標高的誤差不應超過±5mm。3.3.3開箱檢查時,應重點檢查下列內(nèi)容,并填寫“設備開箱檢查記錄”:A、設備出廠合格證明及產(chǎn)品技術文件應齊全。B、設備應有銘牌、型號規(guī)格應和設計相符,附件、備件核對裝箱單應齊全。C、變壓器外表無機械損傷,無銹蝕。D、油箱密封應良好,帶油運輸?shù)淖儔浩鳎驼碛臀徽?,油液應無滲漏。E、變壓器的輪距應與設計相符。F、油箱蓋或鐘罩法蘭聯(lián)接螺檢齊全。3.3.4本體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A、變壓器、電抗器基礎的軌道應平,輪距與軌距應相配;裝有氣體繼電器的變壓器、電抗器,應使其頂蓋沿氣體繼電器氣流方向有1%--1.5%升高坡度(制造廠規(guī)定不須安裝坡度者除外)。當須與封閉母線連接時,其套管中心線應與封閉母線安裝中心線相符。B、裝有滾輪的變壓器、電抗器,其滾輪應轉(zhuǎn)動靈活,在設備就位后,應將滾輪用可拆卸的制動裝置加以固定。3.3.5氣體繼電器安裝A、氣體繼電器在安裝前經(jīng)檢查整定,以檢驗其嚴密性及絕緣性能并作流速整定。根據(jù)《氣體繼電器》(GB217--77)的規(guī)定,油速整定范圍如下:管徑為80mm者0.7~1.5m/sB、氣體繼電器安裝在油箱柜聯(lián)管之間,氣體繼電器頂蓋上的箭頭應指向儲油柜,油箱和儲油柜間的閥門應裝在氣體繼電器和儲油柜之間。C、安裝氣體繼電器之前,應先裝好兩側(cè)的聯(lián)管,但連接面的螺栓暫不完全擰緊,然后裝繼電器,繼電器應水平安裝,繼電器兩側(cè)的管路軸線應與變壓器油箱蓋相平,允許接往儲油器的一端稍高,但其軸在水平的傾斜度不得超過4%。D、氣體繼電器法蘭和聯(lián)管之間的耐油橡膠墊內(nèi)孔徑稍大,保證氣流暢通。3.3.6干燥器安裝:A、檢查硅膠是否失效(對淺蘭色硅膠變?yōu)榧t色即失效,對白色硅膠一律烘烤)。如已失效,應在115~120℃溫度下烘烤8h,使其復原或換新。B、安裝時,必須將干燥器蓋子處的膠皮墊取掉,使其暢通,并在蓋子中裝適量的變壓器油,起濾塵作用。3.3.7溫度計安裝:A、溫度計安裝前均進行校驗,信號接點應動作正確,導通良好。B、變壓器頂蓋上的溫度座內(nèi)應注以變壓器油,且密封應良好,無滲現(xiàn)象。裝置的溫度計座應密封,不得進水。C、膨脹式信號溫度計的細金屬軟管,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mm,且不得有壓扁急劇的扭曲。D、變壓器應進行五次空載全電壓沖擊合閘,應無異常情況;第一次受電后持續(xù)時間不應小于10min;勵磁涌流不應引起保護裝置的誤動。3.3.8在驗收時,應移交下列資料和文件A、變更設計的實際施工圖;B、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C、制造廠提供的產(chǎn)品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D、安裝記錄、器身檢查記錄、干燥記錄等;E、變壓器試驗報告。4成套配電柜(盤)及動力開關柜安裝本節(jié)適用于10KV及以下的成套配電柜(盤)及動力開關柜安裝工程。4.1作業(yè)條件4.1.1必須具有全套正式施工圖紙和有關施工規(guī)程、規(guī)范、標準和標準圖冊等。4.1.2經(jīng)過設計技術交底,編制了施工方案并由上級審批。4.1.3與盤、柜安裝有關的建筑物的土建質(zhì)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中的規(guī)定。4.1.4土建工程應具備各下列條件同本節(jié)3.2.2條4.2操作工藝4.2.1盤、柜二次運輸A.按配電柜的重量及形體大小,結(jié)合現(xiàn)場施工條件,由施工員決定采用吊車、汽車或人力搬運。B.柜體上有吊環(huán)者,吊索應穿過吊環(huán);無吊環(huán)者,吊索最好栓掛在四角主要承力結(jié)構處,不得將吊索掛在設備部件(如開關拉桿等)上吊裝。C.運輸中應固定牢靠,防止磕碰,避免元件、儀表及油漆的損壞。4.2.2配電柜底座制作安裝A.配電柜的底座一般用型鋼制作,如角鋼、槽鋼等。鋼材規(guī)格大小根據(jù)配電柜的尺寸和重量而定,槽鋼用5~10號,角鋼用∠30×∠30×3~∠50×∠50×5,型鋼先矯平矯直后下料。固定底座的底板,應由土建在施工基礎或地坪進行預埋,安裝人員應配合或檢查驗收其預埋的準確性。底座槽鋼表面保持平整,其允許偏差應符合“成套配電柜(盤)及動力開關柜安裝工程”,分項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中“允許偏差項目”中的1.2項。B.柜(盤)的螺栓固定形式有兩種:B-1在底座上開大于螺栓直徑的孔,柜(盤)以螺栓、螺母固定;B-2在底座上開小于螺栓直徑的孔,然后攻制螺紋,柜(盤)以螺栓固定,這種方法適用于槽鋼平放的底座。4.3配電柜(盤)開箱4.3.1配電柜(盤)到達現(xiàn)場后,按進度情況進行開箱檢查,主要檢查以下內(nèi)容并填寫“設備開箱記錄”:A.規(guī)格型號是否與設計相符,而且臨時在配電柜(盤)上標明名稱、安裝編號和安裝位置;B.配電柜(盤)上零件和備品是否齊全,有無出廠圖紙及技術文件;C.有無損壞和受潮。4.4配電柜(盤)安裝4.4.1柜(盤)在室內(nèi)的位置按圖施工,如圖紙無明確標注時:對后面或側(cè)面有出線的高壓柜,距離墻面不得小于600mm;如果靠墻安裝的高壓柜,距墻不得小于200mm??繅Π惭b的低壓柜,距墻不得小于25mm。巡視通道寬不小于1m。A.在距離配電柜底邊各200mm高處,按一定的位置拉兩根尼龍線作為基準線,將柜盤按規(guī)定的順序比照基準線安裝就位,其四角可采用開口鋼墊板找正(墊板尺寸一般為40×40×1,2,5mm)。B.找平找正完成后,即可將柜基礎槽鋼、柜體與柜體、柜體與兩側(cè)擋板固定牢靠。柜體與柜體,柜體與兩側(cè)擋板采用螺栓聯(lián)接,如果圖紙說明是采用點焊時,按圖紙要求固定。4.4.2柜(盤)安裝在震動場所,應采取防震措施(如開防震溝,加彈性墊等)。4.4.3柜(盤)本體及柜(盤)內(nèi)設備與各構件間連接應牢固,主控制柜、繼電保護柜,自動裝置柜等不宜與基礎型鋼焊死。4.4.4柜(盤)單獨或成列安裝時,其安裝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每米垂直度:1.5mm;相鄰兩盤盤頂平直度:2mm;成排盤頂部盤頂平直度:5mm;相鄰盤面平整度:5mm;盤面接縫:2mm;4.4.5端子箱安裝應牢固,封閉良好,安裝位置應便于檢查,成列安裝時,應排列整齊。4.4.6柜(盤)的接地牢固良好,裝有電器的可開啟柜(盤)門,應以軌導線與接地的金屬構架可靠地連接。成套柜應裝有供攜帶式接地線使用的固定設施(手車式配電柜除外)。4.4.7抽屜推拉式配電柜的安裝尚應符合下列要求:A.抽屜推拉式應靈活輕便,無卡阻、碰撞現(xiàn)象;B.動觸頭與靜觸頭的中心線應一致,觸頭接觸應緊密;C.抽屜的機械聯(lián)鎖或電氣聯(lián)裝置動作應正確可靠,斷路器分閘后,隔離觸頭才能分開;D.抽屜與柜體間的接地觸頭應接觸緊密,當抽屜推開時,抽屜的接地觸頭應比主觸頭先接觸,拉出時程序相反;柜(盤)的漆層應完整,無損傷,固定電器的支架等應刷漆,安裝于同一室內(nèi),且經(jīng)常監(jiān)視的盤、柜,其盤面顏色宜和諧一致。4.4.8柜(盤)上的電器安裝A.規(guī)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外觀應完整,且附件齊全排列整齊、固定可靠、密封良好;B.各電器應能單獨拆裝更換而不影響其他電器及導線束的固定;C.發(fā)熱元件宜裝于柜頂;D.熔斷器的熔體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E.電流試驗柱及切換壓板裝置應接觸良好,相鄰壓板間應有足夠距離,切換時不應碰及相鄰的壓板;F.信號裝置回路應顯示準確,工作可靠;G.柜(盤)上的小母線采用直徑不小于6mm的銅棒或銅管,小母線兩側(cè)應有標明其代號或名稱的標志牌,字跡應清楚且不易脫色;H.柜(盤)上1000V及以下處,直流母線及其分支線,其不同極的裸露載流部分之間及裸露載流部分與未絕緣的金屬之間的電氣間隙和漏電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類別電氣間隙(mm)漏電距離(mm)交直流低壓盤、電容屏、動力箱1220照明箱10154.4.9柜間隔板和柜側(cè)檔板A.高、低壓配電柜的柜間隔板和柜側(cè)擋板必須齊全,不齊全者應在現(xiàn)場配制完善,可事先向建設單位辦理“技術變更核定單”。B.隔板和擋板采用2mm厚的鋼板,但GC-IA高壓柜頂母線分段隔板最好采用10mm厚的酚醛層壓板。C.高壓配電柜側(cè)面或背面出線時,應裝設保護網(wǎng),保護網(wǎng)全部為金屬結(jié)構。D.低壓柜的側(cè)面靠墻安裝時,擋板可以取消。4.4.10柜門、網(wǎng)門及門鎖應調(diào)整至開閉靈活,檢修燈完好,有門開關的檢修燈應能隨著門的開閉而正常明滅。4.4.11二次回路接線要求A.按圖施工,接線正確;B.電氣回路的連接(螺栓連接、插接、焊接等)應牢固可靠;C.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其回路編號,編號正確,字跡清楚且不易脫色;D.配線整齊、清晰、美觀,導線絕緣良好,無損傷;E.柜、盤(屏)內(nèi)的導線不應有接頭;F.每個端子的每側(cè)接線一般為一根,不得超過兩根。4.4.12柜、盤(屏)內(nèi)的配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1.5㎜2,電壓不低于400V的銅芯線,對電子元件回路、弱電回路采用錫焊連接時,在滿足載流量和電壓降及有足夠機械強度情況下,可使用較小截面的絕緣導線。4.4.13引進柜、盤(屏)內(nèi)的控制電纜及芯線應符合下列要求:A.引進盤、柜的電纜排列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不使所接的端子板受到機械應力。B.鎧裝電纜的鋼帶不應進入盤、柜內(nèi),鎧裝電纜的切斷處的端部應扎緊。C.用于晶體管保護、控制等邏輯回路的控制電纜,當采用屏蔽電纜時,其屏蔽層應予一端接地,如不采用屏蔽電纜時,則其備用芯線應有一根接地。D.橡膠絕緣芯線應外套絕緣管保護。E.柜、盤內(nèi)的電纜芯線,應按垂直或水平有規(guī)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連接,備用芯應留有適當余量。4.4.14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銀接點的電器,應使電源正極接到水銀側(cè)接點的一端。4.4.15在絕緣導線可能遭到油類污濁的地方,應采用耐油的絕緣導線,或采取防油措施。4.4.16柜(盤)面裝飾A.配電柜(盤)裝好后,柜、盤(屏)面油漆完好,如漆層破損或成列的屏(柜)面顏色不一致,應重新噴漆,使成列配電柜(盤)整齊,漆面不能出現(xiàn)反光眩目現(xiàn)象。B.柜(盤)的正面及背面各電器應標明名稱和編號,主控制柜面應有模擬母線,模擬母線的標志漆色應按有關規(guī)定,寬度一般為6~12㎜。4.4.17在驗收時,應進行下列檢查:A.柜、盤(屏)的固定及接地應可靠,柜盤(屏)應漆層完好,清潔整齊;B.柜、盤(屏)內(nèi)所裝電器元件應完好,安裝位置應正確,照明裝置齊全;C.所有二次接線應準確,連接可靠,標志齊全、清晰;D.手車式配電柜的手車在推入或拉出時應靈活,機械閉鎖準確,照明裝置齊全;E.柜內(nèi)一次設備的安裝質(zhì)量驗收應符合有關規(guī)范要求;F.操動及聯(lián)動試驗動作正確,符合設計要求。4.4.18在驗收時,應提交下列資料文件:A.變更設計部分的實際施工圖。B.變更設計證明文件。C.制造廠提供的產(chǎn)品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D.電氣安裝施工記錄。E.調(diào)整試驗記錄。5電纜線路工程5.1電纜敷設時,在終端頭和中間頭附近要留有備用長度,直埋電纜在全長應留出少量裕度,并作波浪形敷設。5.2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規(guī)定值,一般允許彎曲半徑是電纜直徑的10~20倍。5.3直埋電纜,在可能使電纜受到機械損傷,化學作用或地下電流震動、熱影響、腐蝕物質(zhì)、蟲鼠等危害的地段,應采用保護措施。電纜周圍環(huán)境溫度超過65℃時,應采取隔熱措施,處在有可能引起火災場所時,應加強防火措施;不宜平行將電纜(線)敷設在高溫、易燃、可燃介質(zhì)工藝設備,管道上方和具有腐蝕性介質(zhì),油脂類介質(zhì)設備、管道上方,與工藝設備、管道隔熱表面之間距離大于200mm;與其它工藝設備、管道表面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50mm。5.4直埋電纜與地面的距離不小于0.7m,穿越農(nóng)田不小于1m,66KV以上的電纜不小于1m,只有在引進建筑物與地下建筑交叉及繞過地下建筑物處,可埋淺些,但應采取保護措施。5.5電纜應埋設于凍土層以下,當無法深埋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電纜受到損壞。5.6電纜之間,電纜與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距離,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嚴禁將電纜平行敷設于管道的上面和下面。5.7電纜與鐵路、公路、城市街道、廠區(qū)道路交叉時,應埋設保護管,保護管埋深不小于1m,兩端伸出路基邊各2m,伸出排水溝0.5m,管的內(nèi)徑應比電纜的外徑大1.5倍,并將管口加工成喇叭形。5.8電纜與熱力管交叉接近時,如不能滿足規(guī)定要求,應在接近段或在交叉點前后1m范圍內(nèi)隔熱處理,具體作法是:電纜敷設在石棉水泥管內(nèi),外加10cm厚的砂土墊層上方放在隔熱墊板(外包三油二氈)。5.9直埋電纜的上、下方須鋪以不小于100mm厚的軟土或沙層,并蓋以砼保護板,長度應超過電纜兩側(cè)各50mm,也可以用磚代替砼板。5.10敷設電纜5.10.1電纜敷設前應進行下列檢查:A.溝、匯線槽或橋架應安裝完畢,清掃干凈,內(nèi)部平整,光潔、無雜物、無毛刺;B.電纜型號、規(guī)格等應符合設計要求,外觀良好,保護層不得有破損;C.絕緣電阻檢查合格;D.環(huán)境溫度不應低于下列規(guī)定:D-1交聯(lián)聚丙烯電纜0℃;D-2低壓塑料電纜-20℃;D-3聚氯乙烯保護套聚氯乙烯絕緣電纜-10℃。E.當溫度低于上述規(guī)定條件下敷設電纜時,應預先加熱,方法如下:E-1將電纜盤在10℃左右溫度內(nèi)放置24H;E-2將電纜盤用40-50℃熱風吹18H-24H;E-3烘熱后的電纜,敷設時間不宜超過1H。5.10.2人力拉引這種方法需要人員較多,且人員要定位,必須由專人統(tǒng)一指揮,根據(jù)現(xiàn)場電纜分布情況,安排電纜敷設順序,宜先遠后近,先集中后分散,電纜在展放中,在電纜盤兩側(cè)須有協(xié)助推盤及負責剎盤滾動的人員,為避免電纜受拖拉而損傷,可把電纜放在滾柱上,滾柱的擺放距離以不使電纜拖地為準。在匯線槽或橋架上空的吊裝、焊接等作業(yè),必須停止,敷設完畢及時加好蓋板,避免造成電纜的機械的損傷和燒傷,電纜在匯線槽內(nèi)敷設時,應排列整齊,在垂直匯線槽內(nèi)敷設時,應和支架固定,并做到固定松緊適當,電纜在拐彎、兩端、伸縮縫熱補償區(qū)段,易震部位等應留有余度。5.10.3機械拉引當敷設大截面、重型電纜時,宜采用機械拉引方法。A.機械拉引方法有兩種:A-1慢速卷揚機牽引:為保證施工安全,卷揚機速度在8m/min,不可過快,電纜也不宜太長,注意防止電纜行進時受阻而被拉壞。A-2拖拉機牽引旱船法:將電纜架在旱船上,由拖拉機牽引旱船騎溝行走,同時,將電纜放入溝內(nèi),這種方法適用于凍土、電纜溝及土質(zhì)堅硬的場所,敷設前先檢查電纜溝,沿溝行走一段距離,試驗無問題時,方可進行,在電纜溝土質(zhì)松軟及溝的寬度較大,不宜采用本方法。5.11電纜在電纜溝內(nèi)敷設,電纜敷設在溝壁的角鋼支架上,電纜平行距離不小于100mm,垂直距離不小于150mm。在電纜溝內(nèi)敷設電纜時,其水平間距不得小于下列數(shù)值:A.電纜敷設溝底時,電力電纜間距為35mm,但不小于電纜外徑尺寸,不同級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間距為100mm,控制電纜間距不作規(guī)定。B.電纜支架間的距離應按設計規(guī)定施工,當設計無規(guī)定時,電力電纜水平支架間距為1.0m,垂直間距為2.0m;控制電纜水平支架間距為0.8m,直間距為1m。5.12敷設在支架上的電纜,按電壓等級排列,高壓在上面,低壓在下面,控制與通訊電纜在最下面;如兩側(cè)裝設電纜支架,則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低壓電纜應分別安裝在溝的兩邊,電纜支架橫撐間的垂直凈距無設計規(guī)定時,一般電力電纜不小于150mm,對控制電纜不小于100mm。5.10.13電纜支架自行加工時,鋼材應平直,無顯著扭曲,下料后長短差應在5mm范圍內(nèi),切口無卷邊、無毛刺。支架焊接時,不要有顯著的變形,支架上各橫撐的垂直距離,其偏差不應大于2mm,支架安裝應牢固,同一層的橫撐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應大于5mm。5.10.14電纜明敷設時,其固定卡子處,應墊以軟襯墊保護,如氈條、泡沫塑料等。5.10.15電纜在過伸縮縫時,應留出伸縮余量。5.10.16各類電纜頭的制作,要嚴格按照操作工藝進行,電纜頭作完后要進行試驗,進行相位檢查。5.10.17在電纜工程交工驗收時,提交下列技術資料和文件:A.電纜輸電線路路徑協(xié)議文件;B.變更設計部分的實際施工圖,電纜清冊及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C.直埋電纜輸電線路的敷設位置圖,比例為1:500,地下管線密集的地段應為1:100,只有管線稀少,地形簡單的地段才用1:1000,平行敷設的電纜線路,盡可能合用一張圖紙;D.制造廠提供的產(chǎn)品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E.安裝工程及隱蔽工程的技術記錄;F.電纜輸電線路的原始裝置記錄,內(nèi)容包括:F-1電纜及電纜頭的規(guī)格、安裝日期,電纜的實際敷設情況;F-2高壓絕緣膠,電纜油的型號。G.有油壓電纜的示警信號接線圖;H.試驗記錄。6配管及管內(nèi)穿線工程6.1操作工藝6.1.1鋼管內(nèi)、外均應刷防腐漆,埋入砼內(nèi)的管外壁除外,埋入土層的鋼管,應刷兩道瀝青或使用鍍鋅鋼管,埋入有腐蝕性土層內(nèi)的鋼管,應按設計規(guī)定進行防腐處理,用鍍鋅鋼管時,在鋅層剝落處,也應刷防腐漆。管內(nèi)壁除銹有以下幾種方法:A.人工清除法:用鋼絲刷,兩頭各綁一根鐵絲,穿過管子來回拉動鋼絲清除,也可在一根鐵絲中間扎上布條或膠皮等物,在管中來回拉拽;B.壓縮空氣吹除法:在管的一端用一定壓力的空氣往管里吹,將管內(nèi)雜物吹出;C.高壓水清洗法:用一定壓力的水通入管內(nèi),清除臟物,然后用人工清除法把管內(nèi)濕氣擦干。6.1.2絲扣連接,管端套絲長度不應小于管接頭長度的1/2,在管接頭兩端應焊跨接接地線。套完絲扣后,要清修管口,將管口和內(nèi)壁的毛刺銼光,使管口保持光滑,以免割破導線絕緣層。6.1.3對彎管的要求:A.鋼管彎曲處不應出現(xiàn)凹凸和裂縫,彎扁度不應大于直徑的10%;B.彎曲半徑與鋼管外徑之比如下:明配時為6d,明配只有一個彎時為4d,暗配時為6d,埋設于地下砼樓板內(nèi)時為10d;C.管壁薄,直徑大的鋼管彎曲時,管內(nèi)要灌滿砂且應灌實,否則鋼管容易彎癟,如果加熱彎曲時,要灌干燥砂,灌砂后兩端塞上木塞;6.1.4鋼管之間連接暗配管一般采用套管連接,套管長度為連接外徑的1.5~3倍,接口應焊牢固,管的對口處應在套管中心。明配管宜用絲扣連接,鋼管與接線盒,開關盒的連接,可采用螺母連接和焊接。6.1.5明管用吊裝、支架敷設或沿墻安裝時,固定點的距離均勻,轉(zhuǎn)彎中點距電氣器具或接線盒邊緣的距離為150~500mm,中間固定點間最大的距離應根據(jù)管徑分別為1,1.5m、2.0m、2.5m、3.5m,相對應的管徑分別為15~20mm、25~30mm、40~50mm、65~100mm,薄壁鋼管應相應減少間距0.5。6.1.6鋼管沿墻、柱、梁安裝時,可以用塑料脹管和鞍形管卡直接固定,也可以用角鋼、扁鋼作水平和垂直支架安裝,在樓板下方的鋼管可采用吊架安裝。6.1.7鋼管在輕鋼龍骨吊筋上安裝,要用專用的鉤形卡(在龍骨上)和圓鋼夾板管卡,不得直接點焊在龍骨上和吊筋上。6.1.8鋼管通過伸縮縫時,要加裝拉線箱或金屬軟管,拉線箱的長度一般為管徑的8倍,金屬軟管要留出足夠的余度。6.1.9鋼管進入配電箱時,露出鎖緊螺母的絲扣為2-4扣,在室外的潮濕房間內(nèi),采用防潮接線盒,配電箱鋼管與箱體,盒體連接時應加橡皮墊。6.1.10鋼管與設備連接時,應將鋼管敷設到設備內(nèi),如不能直接進入時,可按下列方法進行連接。A.在干燥房間內(nèi),可在鋼管出口處加保護軟管引入設備;B.在室外潮濕房間內(nèi),可采用防濕軟管或在管口處裝防水彎頭;C.鋼管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小于200mm。6.1.11暗管敷設應與土建密切配合,埋入墻或砼內(nèi)的管子離表面凈距離不應小于15mm,鋼管可用鉛絲綁在鋼筋上,接線盒可以用鐵釘和鉛絲固定在模板上。6.1.12鋼管在樓板內(nèi)敷設時,當樓板厚度為80mm時,管外徑不應超過40mm;厚度為120mm時,管外徑不應超過50mm;若管外徑超過上述尺寸,則鋼管改為明敷或?qū)⒐茏勇袢霕前宓膲|層內(nèi)。6.1.13如果管路較長或彎曲較多時,可在敷設鋼管時,將引線鐵絲穿好,以免穿引困難。6.1.14穿線前應在管口先裝上管螺母保護口,以免穿線時損傷導線、絕緣層,如鋼管較長,彎曲較多穿線困難時,可用滑石粉潤滑,切不可用油脂或石墨粉等作潤滑物。6.1.15導線預留長度為:接線盒內(nèi)以繞盒一周為宜,開關板以繞板半周為宜。6.1.16絕緣電阻的測試:測500V以下的低壓設備,選用500V搖表,500-1000V的設備選用1000V搖表,1000V以上的設備選用2500V搖表。使用搖表時,搖動手柄應由慢漸快,讀取額定轉(zhuǎn)速1min指示值。6.1.17完工驗收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各種規(guī)定的距離符合要求;B.各種支持件的固定符合要求;C.配管的彎曲半徑、盒箱設置的位置符合要求;D.明配線路的允許偏差值符合要求;E.導線的連接和絕緣符合要求;F.非帶電金屬部分的接地或接零良好;G.鐵件防腐良好,油漆均勻、無遺漏。6.1.18在驗收時,應提交下列資料和文件:A.變更設計部分的實際施工圖;B.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C.安裝技術記錄;D.試驗記錄。7電機的檢查和接線工程7.1基礎驗收:基礎軸線標高,地腳孔位置,外形幾何尺寸應符合圖紙要求;溝槽孔洞及電纜管位置應符合設計及土建本身質(zhì)量要求,一般基礎承重量不小于電機重的3倍,基礎各邊應超出電機底座邊緣100~150mm,通過測量要填寫設備基礎驗收記錄。7.2電機開箱檢查:電機設備到達現(xiàn)場后,產(chǎn)品在規(guī)定保證期限內(nèi)的作下列驗收檢查:A.設備制造廠的技術文件是否齊全;B.設備規(guī)格是否符合設計,附件是否齊全;C.外觀檢查;D.填寫“設備開箱檢查記錄”。7.3抽芯檢查條件,當電機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抽芯檢查:A.出廠日期超過制造廠保證期者;B.經(jīng)外觀檢查和電氣試驗,質(zhì)量有可疑時;C.開啟式電機經(jīng)端部檢查有可疑時;D.試運轉(zhuǎn)時有異常情況者;E.建設單位有特殊要求和規(guī)定時。7.4抽芯檢查,電機抽芯檢查符合下列要求:7.4.1電機內(nèi)部清潔無雜物;7.4.2電機的鐵芯、軸頸、滑環(huán)和換向器等應清潔,無傷痕、銹蝕現(xiàn)象,通風孔無阻塞。7.4.3線圈絕緣層完好,綁線無松動現(xiàn)象。7.4.4定子槽楔應無斷裂,凸出及松動現(xiàn)象,每根槽楔長度不應超過1/3,端部槽楔必須牢固。7.4.5轉(zhuǎn)子的平衡塊應緊固,平衡螺絲應鎖牢,風扇方向應正確,葉片無裂紋。7.4.6磁極及鐵軛固定良好,勵磁線圈緊貼磁極,不應松動。7.4.7鼠籠式電機轉(zhuǎn)子導電條和端環(huán)的焊接應良好,澆鑄的導電條和端環(huán)應無裂紋。7.4.8電機繞組連接正確,焊接良好。7.4.9直流電機的磁極中心線與幾何中心線應一致。7.4.10檢查電機的滾珠(柱)軸承,應符合下列要求:A.軸承工作面應光滑清潔,無裂紋或銹蝕,且記錄軸承型號;B.軸承滾動體與內(nèi)外圈接觸良好,無松動,轉(zhuǎn)動靈活,無卡塞;C.加入軸承內(nèi)的潤滑脂,應填滿其內(nèi)部空隙的2/3,同一軸承內(nèi)不得填入兩種不同的潤滑油。7.5電機底機安裝于金屬墊鐵上,墊鐵一般不超過三塊(其中一塊平墊鐵,若用2塊時均用斜墊鐵),調(diào)整好后,對墊鐵進行點焊。7.6電機本體安裝要求如下:7.6.1剛性聯(lián)軸節(jié):不同軸度誤差為0.02~0.03mm,半剛性聯(lián)軸節(jié):不同軸度誤差為0.04~0.06mm;7.6.2轉(zhuǎn)子軸向竄動,制造廠無規(guī)定時,一般允許向一端的竄動值為:10kw以下為0.5mm,10~30kw為0.75mm,30~70kw為1mm,71~125kw為1.5mm,125kw以上為2.00mm。7.6.3轉(zhuǎn)子徑向擺動應為:軸頸為100-200mm時,不得超過0.02mm;軸頸大于200mm,不得超過0.03mm。7.7電動機干燥條件7.7.1長期停置不用的電動機,其絕緣電阻不能滿足下列要求時,必須進行干燥;7.7.21kv以下電動機使用1000v搖表,電阻值不應低于1MΩ/kv;7.7.31kv及以上電動機使用2500v搖表,定子繞組阻值不得低于1MΩ/kv,并做吸收比(R60/R15)試驗,吸收比不小于1.3。7.8交流電動機測量直流電阻,測量直流電阻的目的是檢查線圈的接頭連接是否牢固,有無虛焊和接觸不良現(xiàn)象,線圈本身是否有匝間短路、斷線等,測量方法一般用電橋法和電壓降法。7.9交流電動機的交流耐壓試驗。7.10交流電動機極性檢查,電動機在交接或接線變動及繞組無標號時,均應檢查定子繞阻的級性,極性檢查可用萬用表檢查法和交流電壓法。7.11電機試運行7.11.1電機試運行前,應進行下列檢查:A.土建工程完畢,現(xiàn)場清掃整理完畢。B.電機本體安裝檢查結(jié)束;C.冷卻、調(diào)速,潤滑等附屬系統(tǒng)安裝完畢,驗收合格,分部試運行情況良好;D.測定電機定子線圈,轉(zhuǎn)子線圈及勵磁回路的絕緣,軸承座及臺板的接觸面應清潔干燥,用1000V搖表,絕緣電阻不得小于0.5M;E.電機的保護、控制、測量、信號、勵磁等回路調(diào)試完畢,動作正常;F.電刷與換向器或滑環(huán)的接觸良好;G.盤動電機轉(zhuǎn)子時應轉(zhuǎn)動靈活,無碰卡現(xiàn)象;H.電機引出線應相位正確,固定牢固;I.電機外殼油漆完好,接地良好;J照明、通訊、消防裝置應齊全。7.11.2電動機的第一次啟動一般在空載情況下進行,空載運行時間為2h,并記錄電機的空載電流。7.11.3電機在運行中應進行下列檢查。A.電機的旋轉(zhuǎn)方向符合要求,無雜聲;B.換向器、滑環(huán)及電刷的工作清況正常;C.檢查電機溫度,不應有過熱現(xiàn)象;D.電機的振動應符合規(guī)定;E.滑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45℃,滾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60℃。7.11.4交流電動機的帶負載連續(xù)起動次數(shù),如無產(chǎn)品規(guī)定時,可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A.在冷態(tài)時,可連續(xù)起動兩次。B.在熱態(tài)時,可連續(xù)起動一次。C.電機在驗收時應提交下列資料和文件:C-1變更設計部分的實際施工圖;C-2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C-3制造廠提供的說明書、試驗記錄、合格證件及安裝圖紙等技術文件;C-4安裝技術記錄(包括電機抽芯檢查記錄,電機干燥記錄等);C-5調(diào)整試驗記錄。8接地系統(tǒng)的安裝8.1接地系統(tǒng)8.1.1接地極和接地線的規(guī)格尺寸和敷設位置應符合施工圖的規(guī)定,圖紙無標注時:A.接地極:用50×50×5鍍鋅角鋼,單根長度2.5米,間距不小于5米,距建筑物不小于1.5米,接地極頂端埋深不小于0.6米。B.地下接地干線:用50×5鍍鋅扁鋼。8.1.2接地極和地下接地扁鋼的連接采用手工電弧焊,焊后趁熱交沓接外涂瀝青,稍涼后再涂第二遍瀝青,非焊接外不得涂瀝青或防腐漆。8.1.3接地極和接地線施工工序如下:A.挖井:700mm(深)×600mm(寬)打入接地極;B.焊接地干線涂瀝青;C.繼續(xù)將接地極打到規(guī)定深度;D.隱蔽工程驗收、鑒定;E.回填、夯實。8.1.4接地干線用8mm膨脹螺栓固定在墻上,做到橫平豎直。8.1.5變壓器用的工作零線和中性點接地應分別敷設。8.1.6每臺設備必須有單獨的接零支線接到干線,但母線支架穿墻隔板、電纜保護管等,可以多個共用一根接零支線。8.1.7接地系統(tǒng)安裝完畢,提交試驗室作接地電阻測試,其數(shù)值不應大于施工圖紙的規(guī)定。8.1.8接地系統(tǒng)檢驗驗收單及接地電阻試驗報告應作為竣工資料。9儀表安裝要點9.1取源部件的開孔與焊接工作,應在工藝管道、設備安裝(預制、制造)同時儀表進行。9.2儀表取源部件的開孔與焊接工作必須在工藝管道或設備防腐、襯里、吹掃和壓力試驗前進行。9.3在高壓、合金鋼、有色金屬的工藝管道和設備上開孔,應采用機械加工的方法。9.4在砌體和砼澆注體上安裝取源部件應在砌筑或澆注的同時埋入,當無法做到時。應預留安裝孔。9.5安裝取源部件不宜在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及焊接。9.6溫度取源部件9.6.1溫度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應選在介質(zhì)溫度變化靈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選在閥門等阻力部件的附件和介質(zhì)流束逞死角處以及振動較大的地方。9.6.2熱電偶取源部件的安裝位置,宜遠離磁場。9.6.3與工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