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SA103.19-2019 休閑潛水員和教練培訓大綱_第1頁
T-CDSA103.19-2019 休閑潛水員和教練培訓大綱_第2頁
T-CDSA103.19-2019 休閑潛水員和教練培訓大綱_第3頁
T-CDSA103.19-2019 休閑潛水員和教練培訓大綱_第4頁
T-CDSA103.19-2019 休閑潛水員和教練培訓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休閑潛水員與教練培訓大綱

1范圍

由中國潛水打撈行業(yè)協(xié)會(CDSA)制定的《中國休閑潛水員與教練培訓大綱》規(guī)定了獲得休閑潛水

員和教練各級別證書所需要的培訓和裝備的各項要求。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適用于本標準。

GB/T9251氣瓶水壓試驗方法

GB18435潛水呼吸氣體及檢測方法

GB18985潛水員供氣量

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3術語、定義和縮略語

3.1術語和定義

標準中使用的各項術語和定義符合國際標準,并可以與各潛水培訓組織通用。標準中的關鍵術語和

特定稱謂同時標明英文專用詞。

3.1.1呼吸氣體(BreathingGas)

潛水員使用的呼吸氣體為壓縮空氣,應符合GB18435的要求。進行高氧氣體進行潛水時,氧氣含

量不應高于40%。

3.1.2斯庫巴裝具(SCUBAEquipment)

是指自攜式水下呼吸器系統(tǒng)。包括氣瓶、調節(jié)器和浮力控制裝置。

3.1.3深潛潛水(DeepDive)

在18m至30m的深度區(qū)間進行的潛水。經(jīng)過深潛專長培訓的潛水員最大潛水深度應為40m。

3.1.4高海拔潛水(HighAltitudeDive)

在海拔300m以上的水域中進行的潛水。

3.1.5潛水記錄(LoggedDive)

潛水員應在每次開放水域潛水結束后,將該次潛水的相關信息(日期、地點、潛水時間和深度等)

進行記錄。在潛水中心、導潛或教練簽字或蓋章后才可以被認定為一次符合要求的潛水。

3.1.6平靜水域(ConfinedWater)

平靜水域是指泳池,或者是夠在封閉性、平靜度、深度、能見度與泳池相當?shù)淖匀凰颉?/p>

3.1.7開放水域(OpenWater)

開放水域是指海洋、湖泊、水庫、江河,或者是明顯比標準游泳池水體大的、且與自然水域條件接

近的水體。

3.2縮略語

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標準。

SCUBA——自攜式水下呼吸裝具(Self-containedUnderwaterBreathingApparatus)

BC——浮力控制裝置(BuoyancyCompensator)

1

SPG——潛水壓力表(SubmersiblePressureGauge)

SMB——水面信號浮標(SurfaceMarkerBuoy)

4一般課程標準

4.1定義

一般課程標準適用于所有休閑潛水員和教練級別的課程。

4.2學員裝具配備要求

a)面鏡、腳蹼及呼吸管

b)適合訓練環(huán)境的潛水服

c)高壓氣瓶(應符合GB/T9251的檢測要求)

d)調節(jié)器:一個一級調節(jié)器(Firststage)和兩個二級調節(jié)器(Secondstage)(供氣量應符合

GB18985的要求)

e)帶有低壓充氣閥的浮力控制裝置(BC)

f)潛水壓力表(應符合GB26123的要求)

g)潛水深度表(應符合GB26123的要求)

h)配重

i)水面緊急信號器(哨子、蜂鳴器或鏡子等)

j)潛水燈具

4.3教練裝具配備要求

a)面鏡、腳蹼及呼吸管

b)適合訓練環(huán)境的潛水服

c)高壓氣瓶(應符合GB/T9251的檢測要求)

d)調節(jié)器:一個一級調節(jié)器和兩個二級調節(jié)器(供氣量應符合GB18985的要求)

e)有低壓充氣閥的浮力控制裝置(BC)

f)潛水壓力表(應符合GB26123的要求)

g)潛水深度表(應符合GB26123的要求)

h)配重

i)水面緊急信號器(哨子、蜂鳴器或鏡子等)

j)潛水電腦表

k)水面信號浮標(SMB)

l)潛水記錄板

m)指北針

n)切割工具

o)潛水燈具

4.4平靜水域訓練

平靜水域基本要求如下:

a)水面平靜

b)能見度不應低于2m

c)淺水區(qū)學員站立肩部能露出水面

d)有能適當展示技巧的深水區(qū)

e)應該單獨在平靜水域進行潛水,不可與開放水域練習交叉進行

f)應該在白天或與白天相似的條件下進行

4.5開放水域訓練

開放水域潛水培訓應考慮以下因素:

a)氣象條件

b)水的能見度

c)氣溫、水溫和水流

d)水下結構和水中生物

e)和潛水條件相適應的裝備

f)最小潛水深度為5m

g)最大潛水深度不應超過課程規(guī)定的深度

h)12至14歲的青少年潛水員,最大下潛深度是21m

i)10至11歲的兒童潛水員,最大下潛深度是12m

g)不應進行需要在水中進行減壓停留的潛水

k)不應獨自在開放水域進行潛水

l)開放水域的訓練潛水應在白天進行(夜?jié)搶iL課程除外)

m)一天內(nèi)最多可以進行3次開放水域潛水(包括訓練和非訓練潛水)

n)不應在任何無法直接上升到水面的水域潛水(沉船潛水等個別專長課程除外)

o)教練應始終跟所有學員一起下潛、進行訓練和上升回水面

p)每一次完整的潛水,其潛水時間不應低于20分鐘,或呼吸不少于1400L的壓縮空氣

q)僅在有恰當水面支持(潛水船、救援裝備、通信裝備、安全督導)的情況下進行潛水

r)教練在進行開放水域潛水訓練時不應攜帶和使用任何照相或錄像設備

4.6水性測試

4.6.1潛水員水性測試

4.6.1.1在不使用面鏡、呼吸管或其他游泳裝備的情況下,使用任何一種泳姿完成200m不停歇的遠距

離游泳。或使用面鏡、腳蹼及呼吸管完成300m不停歇的遠距離游泳。

4.6.1.2水面踩水/漂浮10分鐘

4.6.2潛水長及教練水性測試

4.6.2.1穿戴全套浮潛裝備,不間斷浮潛800m,時間不超過17分鐘。

4.6.2.2在10分鐘內(nèi)使用任何一種泳姿完成400m不停歇的游泳(僅允許穿戴正常泳裝、泳帽、泳鏡)。

4.6.2.3水底連續(xù)潛游25m。

4.6.2.4從深度不超過6m的水底拖帶一名無反應潛水員上升至水面,并進行全套裝備水面拖帶疲憊潛

水員100m,拖帶時間不超過4分鐘。

4.6.2.5在無任何助具情況下進行15分鐘救生漂浮(如使用潛服,需佩戴相應配重抵消浮力)。

4.7授課資質

4.7.1潛水員課程應由教練及以上級別進行授課及培訓。

3

4.7.2潛水員預備課程的授課資質另行規(guī)定。

4.7.3學員和教練的比例。

4.7.3.1理論課程不限人數(shù),應確保每一個學員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

4.7.3.2平靜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8名學員。

4.7.3.3開放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8名學員。教練需根據(jù)訓練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減少學員人數(shù),

或增加助理教練或潛水長進行協(xié)助。

4.7.3.4潛水員預備課程的學員和教練比例另行規(guī)定。

4.8學籍管理

4.8.1年齡

學員在報名潛水員課程時應年滿10周歲;在報名教練課程時應年滿18周歲。

4.8.2健康聲明書

學員在進行培訓之前應填寫《健康聲明書》,如果確認曾得過或目前正有健康聲明書中所列疾病,

學員應提供由醫(yī)生出具適合進行潛水活動的證明方可參加課程。

4.8.3免責聲明書

學員在進行培訓之前應填寫《免責聲明書》,對于在教練進行符合規(guī)范的培訓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外情

況,免除教練和培訓組織的相關法律責任。該聲明書的內(nèi)容應符合相關法律和法規(guī)要求。

4.8.4青少年潛水員升級

青少年潛水員在達到標準規(guī)定年齡之后可以升級為一般潛水員。應提供青少年潛水員證和父母或監(jiān)

護人簽字的同意升級證明書。

4.8.5意外事故報告

如果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發(fā)生事故,教練和當事人應向指定機構提交意外事故報告書并應提供潛水電

腦表里的相關數(shù)據(jù)。

4.8.6訓練記錄

潛水員和教練培訓檔案應至少保存7年。

5潛水員預備課程

5.1浮潛課程

5.1.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學員可以在與訓練條件相似的環(huán)境下,無需教練的直接監(jiān)督指導而安全地進行

浮潛。

5.1.2學員和教練的比例

5.1.2.1理論課程不限人數(shù),應確保每一個學員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

5.1.2.2平靜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12名學員。

5.1.2.3開放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10名學員。教練應根據(jù)訓練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減少學員人

數(shù),或增加助理教練或潛水長進行協(xié)助。

5.1.3課程要求

5.1.3.1年齡:6周歲及以上。未年滿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需其監(jiān)護人書面簽署同意其參加課程。

5.1.3.2本課程應由潛水長及以上級別進行授課。

5.1.3.3學員應在水中完成一次20分鐘以上的浮潛。

5.1.3.4課程建議的訓練時數(shù)為4小時。

5.1.3.5浮潛課程應在白天或等同環(huán)境中進行。

5.1.4所需裝備

面鏡、呼吸管、腳蹼以及適合訓練環(huán)境的潛水服裝。

5.1.5課程內(nèi)容

5.1.5.1浮潛

浮潛是在水面游泳時使用面鏡、腳蹼和呼吸管,不用抬起頭來呼吸而保持臉在水里進行觀察的一種

潛水方法??梢灾芷诘叵聺摰剿嫦乱欢螘r間以更近地觀察水底的事物。

5.1.5.2水中環(huán)境

a)環(huán)境保護

b)光線與視野

c)聲音

d)熱量損失

e)潮汐、波浪與海流

f)離岸流

g)海洋生物潛在危險

5.1.5.3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a)浮力

b)壓力

c)壓力平衡技巧

d)換氣過度、淺水區(qū)昏迷

5.1.5.4浮潛裝備

a)面鏡、呼吸管、腳蹼

b)適合浮潛環(huán)境的防寒服

c)浮力調節(jié)裝置(BC)或救生衣

d)配重

5.1.5.5輔助裝備

a)潛水旗

b)救援信號

c)切割工具

5.1.5.6潛水計劃

a)潛水員的健康和疲勞程度

b)潛伴制度

c)急救

d)浮潛區(qū)安全計劃

5.1.6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5

5.1.6.1辨別適合浮潛環(huán)境的裝具并進行正確穿戴及調整。

5.1.6.2從陸地或船上安全地出入水進行浮潛。

5.1.6.3能正確使用浮潛裝具。

5.1.6.4正確使用手勢信號及潛伴制度。

5.1.6.5了解浮潛可能遇到的危險及如何避免。

5.2潛水體驗課

5.2.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學員應在潛水長或教練的直接監(jiān)督指導下進行不超過12m的潛水。

5.2.2學員和教練的比例

5.2.2.1理論課程不限人數(shù),應確保每一個學員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

5.2.2.2平靜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4名學員。

5.2.2.3開放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4名學員。

5.2.2.4如果學員未滿15周歲,教練一次最多帶1名學員,在加助理教練或潛水長的協(xié)助下可帶2

名學員。

5.2.2.5教練需根據(jù)訓練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減少學員人數(shù),或增加助理教練或潛水長進行協(xié)助。

5.2.3課程要求

5.2.3.1年齡:10周歲及以上。未年滿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需其監(jiān)護人書面簽署同意其參加課

程。

5.2.3.2青少年潛水員的限制參見一般課程標準。

5.2.3.3本課程應由潛水長或教練進行授課。

5.2.3.4學員應在平靜水域完成30分鐘的訓練。

5.2.3.5本課程建議的訓練時數(shù)為2小時。

5.2.3.6浮潛課程應在白天或等同環(huán)境中進行。

5.2.4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學員裝備。不強制要求佩戴潛水電腦表。

5.2.5課程內(nèi)容

5.2.5.1水中環(huán)境

a)海洋環(huán)境及常見水生物辨識

b)潛水的風險

c)水中生物潛在危險介紹

5.2.5.2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a)浮力

b)壓力

c)空腔

1)平衡技巧

2)肺部過度擴張的問題

5.2.5.3潛水裝備

a)面鏡、腳蹼及呼吸管

b)適合潛水環(huán)境的潛服

c)浮力調節(jié)裝置(BC)

d)主調節(jié)器和備用調節(jié)器

e)氣瓶

f)配重

g)潛水壓力表

h)潛水電腦表

5.2.5.4溝通

a)水面及水下溝通

b)潛伴制度及潛伴失散后程序

5.2.6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5.2.6.1組裝和穿戴裝備

5.2.6.2調整合適的配重

5.2.6.3潛伴裝備互檢

5.2.6.4耳壓平衡

5.2.6.5面鏡排水(部分進水和全部進水)

5.2.6.6浮力調節(jié)裝置(BC)在水面和水下使用低壓充氣閥進行充氣及排氣

5.2.6.7有控制的下潛和上升

5.2.6.8使用調節(jié)器

5.2.6.9二級調節(jié)器在水面和水下的呼吸、排水及尋回

5.2.6.10正確使用腳蹼

5.2.6.11使用潛水電腦

5.2.6.12了解進階訓練的必要性及如何可以進階訓練

5.3兒童潛水員課程

5.3.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后,8到12歲的兒童可以在教練的直接監(jiān)督下進行深度不超過6米的潛水。本課程沒有

特定的結業(yè)資格。

5.3.2學員和教練的比例

5.3.2.1理論課程不限人數(shù),應確保每一個學員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

5.3.2.2平靜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2名學員。

5.3.2.3開放水域每名教練一次最多可帶2名學員。教練需根據(jù)訓練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減少學員人數(shù),

或增加助理教練或潛水長進行協(xié)助。

5.3.3課程要求

5.3.3.1最小年齡為8歲,并且其監(jiān)護人應書面同意學員參課。

5.3.3.2訓練水深不應超過6m。

7

5.3.3.3本課程應由教練及以上級別進行授課。

5.3.3.4課程建議的訓練時數(shù)為4小時。

5.3.4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學員裝備。不強制要求佩戴潛水電腦表。

5.3.5課程內(nèi)容

5.3.5.1休閑潛水發(fā)展介紹

5.3.5.2水中環(huán)境

a)海洋環(huán)境及常見水生物辨識

5.3.5.3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a)浮力

b)壓力

c)空腔

1)平衡技巧

2)肺部過度擴張的問題

5.3.5.4在高壓狀態(tài)下的呼吸

5.3.5.5潛水裝備

a)面鏡、腳蹼及呼吸管

b)適合潛水環(huán)境的潛服

c)浮力調節(jié)裝置(BC)

d)主調節(jié)器和備用調節(jié)器

e)氣瓶

f)配重

g)潛水壓力表

h)潛水電腦表

5.3.5.6輔助裝備

a)潛水旗

5.3.6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5.3.6.1裝備的識別和組裝。

5.3.6.2調整適當?shù)呐渲亍?/p>

5.3.6.3潛水前檢查自己和潛伴。

5.3.6.4面鏡排水(部分)。

5.3.6.5正確使用和調節(jié)浮力調節(jié)裝置(BC)。

5.3.6.6使用調節(jié)器。

5.3.6.7潛泳(正確使用腳蹼)。

5.3.6.8使用壓力表。

5.3.6.9水下溝通。

6初級潛水員課程

6.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持證潛水員可以:

a)在潛水長或教練的直接監(jiān)督指導下進行深度不超過12m的潛水

b)初級潛水員證書自簽署日期起有效期12個月

c)潛水員在資格到期前報名參加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可根據(jù)開放水域潛水員標準的認證要求進

行升級

6.2課程要求

6.2.1年齡:10周歲以上。未年滿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需其監(jiān)護人書面簽署同意其參加課程。

6.2.2青少年潛水員的限制參見一般課程標準。

6.2.3課程的總訓練時數(shù)不低于15個小時。

6.2.4學員應完成兩次開放水域潛水訓練。

6.2.5潛水的最大深度不應超過12m。

6.2.6學員應完成潛水員水性測試。

6.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學員裝備。

6.4課程內(nèi)容

6.4.1休閑潛水發(fā)展介紹

6.4.2水中環(huán)境

a)環(huán)境保護

b)光線和視野

c)聲音

d)熱量損失

e)潮汐,波浪和海流

f)離岸流

6.4.3海洋生物潛在危險

6.4.4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a)浮力

b)壓力

c)氣體定律

d)空腔與平衡技巧

e)在高壓狀態(tài)下的呼吸

1)減壓病

2)氮醉

3)氧中毒

4)一氧化碳中毒

5)混合氣體

6)換氣過度

7)淺水區(qū)昏迷

9

6.4.5潛水裝備

a)面鏡、腳蹼及呼吸管

b)保溫措施

1)濕式防寒衣

2)干式防寒衣

c)浮力調節(jié)裝置(BC)

d)主調節(jié)器和備用調節(jié)器

e)氣瓶

f)配重

g)潛水壓力表

h)潛水電腦表

i)深度表

j)潛水計劃表

k)指北針

h)輔助裝備

1)救援信號

2)切割工具

3)潛水旗

4)潛水手電筒

5)潛水記錄

6)記錄板

7)裝備袋

6.4.6潛水計劃

a)潛水員的健康和疲勞程度

b)新的或當?shù)氐臐撍h(huán)境介紹

c)船潛程序

d)潛伴制度

e)急救

6.5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6.5.1完成理論課考試,成績不低于80分。

6.5.2實際操作技能

a)岸上斯庫巴裝備的組裝

c)潛水前檢查自己和潛伴裝備(平靜及開放水域)

d)以符合當前環(huán)境的恰當方式出水入水(平靜及開放水域)

1)坐式入水法

2)跨步式入水法

3)淺水出水

4)深水出水

e)調整適當?shù)呐渲兀ㄆ届o及開放水域)

f)在水面將呼吸管與調節(jié)器相互切換(平靜及開放水域)

g)水面呼吸管排水及水底調節(jié)器排水(平靜及開放水域)

h)正確的下潛及上升程序(例如根據(jù)水壓的變化及時平衡耳朵及面鏡的壓力)(平靜及開放水域)

i)浮力調節(jié)

1)懸停

2)有控制的上升

3)有控制的下潛

j)使用潛水電腦表

1)數(shù)據(jù)的閱讀及理解

2)了解潛水電腦表的功能

k)水下有效使用腳蹼游動,保持正確的水下姿態(tài),并控制中性浮力(平靜及開放水域)

l)部分進水及全部進水面鏡排水,包括在水下重新脫戴面鏡(平靜及開放水域)

m)在水下進行無面鏡呼吸,數(shù)三下(平靜及開放水域)

n)潛伴系統(tǒng)知識應用,例如正確的水下手勢,保持一臂距離,隨時查看潛伴情況(平靜及開放水

域)

o)使用低壓充氣閥和吹排氣閥口在水底和水面調整BC的浮力(平靜及開放水域)

p)兩種水下調節(jié)器尋回的方式(平靜及開放水域)

q)監(jiān)控儀表,能正確說出所處深度、水底時長及用當前使用氣體的安全極限時間(平靜及開放水

域)

r)水面移除配重系統(tǒng)

1)在平靜水域重新穿回

2)在開放水域不必重新穿回

s)移除及穿回水肺系統(tǒng)

1)在平靜水域水底進行

2)在開放水域水面進行

t)簡單的水底導航

u)練習呼吸不到氣體時的上升,并交換角色(平靜及開放水域)

1)獨自緊急游動上升

2)使用自己備用氣源上升

2)用潛伴提供的氣源上升

v)穿全套水肺裝備,使用呼吸管在水面游動至安全點,至少50m距離(開放水域)

w)救援技巧

1)拖拽疲倦的潛水員

2)抽筋緩解

x)岸上拆卸斯庫巴裝備并進行簡單的清洗保養(yǎng)

7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

11

7.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持證潛水員可以:

a)沒有教練的直接督導下,在與訓練條件相似的環(huán)境中進行不超過18m的潛水

b)報名參加進階潛水員課程和部分專長課程

7.2課程要求

7.2.1年齡:10周歲及以上。未年滿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需其監(jiān)護人書面簽署同意其參加課程。

7.2.210到14歲的學員培訓結束后可以獲得青少年開放水域潛水員證書。年滿15歲后可通過申請升

級為開放水域潛水員證書。

7.2.3青少年潛水員的限制參見一般課程標準。

7.2.4學員應完成4次開放水域潛水訓練。

7.2.5訓練水深應在6m-18m之間,最大水深不超過18m。

7.2.6課程的總訓練時數(shù)不低于24小時。

7.2.7學員應完成潛水員水性測試。

7.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學員裝備。

7.4課程內(nèi)容

7.4.1休閑潛水發(fā)展介紹

7.4.2水中環(huán)境

a)環(huán)境保護

b)光線和視野

c)聲音

d)熱量損失

e)潮汐波浪和海流

f)離岸流

7.4.3海洋生物潛在危險

7.4.4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a)浮力

b)壓力

c)氣體定律

d)空腔及平衡技巧

e)在高壓狀態(tài)下的呼吸

1)減壓病

2)氮醉

3)氧中毒

4)一氧化碳中毒

5)混合氣體

6)過度換氣、淺水區(qū)昏迷

7.4.5潛水裝備

a)面鏡、腳蹼及呼吸管

b)保溫措施

1)濕式防寒衣

2)干式防寒衣

c)浮力調節(jié)裝置(BC)

d)主調節(jié)器和備用調節(jié)器

e)氣瓶

f)配重

g)潛水壓力表

h)潛水電腦表

i)潛水計劃表

j)深度表

k)指北針

l)輔助裝備

1)潛水旗

2)救援信號

3)切割工具

4)潛水手電筒

5)裝備袋

6)潛水記錄

7)記錄板

7.4.6潛水計劃

a)潛水的健康和疲勞程度

b)新的或當?shù)氐臐撍h(huán)境介紹

c)船潛程序

d)潛伴制度

e)急救

7.4.7水下導航

a)指北針

b)自然導航

7.5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7.5.1完成理論課考試,成績不低于80分。

7.5.2實際操作技能

a)岸上斯庫巴裝備的組裝

c)潛水前檢查自己和潛伴裝備(平靜及開放水域)

d)以符合當前環(huán)境的恰當方式出水入水(平靜及開放水域)

1)坐式入水法

13

2)跨步式入水法

3)淺水出水

4)深水出水

e)調整適當?shù)呐渲兀ㄆ届o及開放水域)

f)在水面將呼吸管與調節(jié)器相互切換(平靜及開放水域)

g)水面呼吸管排水及水底調節(jié)器排水(平靜及開放水域)

h)正確的下潛及上升程序(例如根據(jù)水壓的變化及時平衡耳朵及面鏡的壓力)(平靜及開放水域)

i)浮力調節(jié)

1)懸停

2)有控制的上升

3)有控制的下潛

j)使用潛水電腦表

1)數(shù)據(jù)的閱讀及理解

2)了解潛水電腦表的功能

k)水下有效使用腳蹼游動,保持正確的水下姿態(tài),并控制中性浮力(平靜及開放水域)

l)部分進水及全部進水面鏡排水,包括在水下重新脫戴面鏡(平靜及開放水域)

m)在水下進行無面鏡呼吸,數(shù)三下(平靜及開放水域)

n)潛伴系統(tǒng)知識應用,例如正確的水下手勢,保持一臂距離,隨時查看潛伴情況(平靜及開放水

域)

o)使用低壓充氣閥和吹排氣閥口在水底和水面調整BC的浮力(平靜及開放水域)

p)兩種水下調節(jié)器尋回的方式(平靜及開放水域)

q)監(jiān)控儀表,能正確說出所處深度、水底時長及用當前使用氣體的安全極限時間(平靜及開放水

域)

r)水面移除配重系統(tǒng)

1)在平靜水域重新穿回

2)在開放水域不必重新穿回

s)移除及穿回水肺系統(tǒng)

1)在平靜水域水底進行

2)在開放水域水面進行

t)簡單的水底導航

u)練習呼吸不到氣體時的上升,并交換角色(平靜及開放水域)

1)獨自緊急游動上升

2)使用自己備用氣源上升

2)用潛伴提供的氣源上升

v)穿全套水肺裝備,使用呼吸管在水面游動至安全點,至少50m距離(開放水域)

w)救援技巧

1)拖拽疲倦的潛水員

2)抽筋緩解

x)岸上拆卸斯庫巴裝備并進行簡單的清洗保養(yǎng)

8進階潛水員課程

8.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持證潛水員可以:

a)具備進階中性浮力、深潛和水下導航三個專業(yè)課程的知識和技能

b)沒有教練的直接督導下,在與訓練條件相似的環(huán)境中進行不超過30m的潛水

c)報名參加救援潛水員課程和專長課程

8.2課程要求

8.2.1已持有開放水域潛水員證書或其他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

8.2.2年齡:10周歲以上。未年滿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需其監(jiān)護人書面簽署同意其參加課程。

8.2.310到14歲的學員培訓結束后可以獲得青少年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證書。年滿15歲后可通過申

請升級為進階潛水員證書。

8.2.4青少年潛水員的限制參見一般課程標準。

8.2.5學員應完成5次開放水域潛水訓練。

8.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學員裝備。水下導航課程中需要使用指北針。

8.4課程內(nèi)容

8.4.1進階中性浮力

8.4.1.1中性浮力技巧的重要性

a)不觸碰水中生物和保護環(huán)境

b)減少疲勞,減少所需的活動量,增加潛水樂趣

c)減少空氣用量,増加在水底的時間

d)能拍到更好的照片及影片

8.4.1.2浮力的要素

a)附加的裝備(照片、影片、備用氣瓶、備用裝備、潛水燈等裝備)

b)潛水時,空氣的消耗造成重量改變

c)肺與浮力補償裝置的使用。當通過肺部調節(jié)浮力時,千萬注意不可憋氣,且要留意深度的改變

d)浮力補償裝置與干式防寒衣的使用

e)保持體能在最佳狀態(tài)

f)呼吸的方式及技巧

g)壓力的變化造成潛水衣被壓縮,從而改變了潛水衣的浮力

h)配重—鉛塊的位置及分配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

i)保持裝備呈流線型

j)保持身體呈流線型(身體姿勢)

8.4.2深潛

8.4.2.1潛水表和潛水電腦表

a)潛水表和潛水電腦表的歷史

15

b)免減壓時限

c)根據(jù)你的潛水電腦進行減壓程序

d)安全停留

e)解決實際問題

8.4.2.2深潛所需專業(yè)裝備

a)氣瓶(各種尺寸)

b)調節(jié)器

c)浮力調節(jié)裝置(BC)

d)備用調節(jié)器

8.4.2.3深潛物理學和生理學

a)大于3個大氣壓的情況要進行特別考慮

b)空氣消耗量

c)二氧化碳影響因素

d)氮麻醉

e)氧中毒

f)減壓病

8.4.2.4深潛應急程序

a)安全氣瓶的使用和技術

b)地區(qū)再壓艙位置清單

8.4.2.5復習急救處理

a)氧治療

b)休克管理

8.4.3水下導航

8.4.3.1水中環(huán)境

a)環(huán)境保護

b)光線和視野

c)聲音

d)潮汐,波浪與海流

e)離岸流

8.4.3.2自然導航

a)水下地形

b)深度

c)光照量

d)離岸流

e)海流

f)水下物體,巖礁、沉船等

8.4.3.3指北針

a)類型

b)模擬

c)數(shù)碼

d)特征

1)羅盤準線

2)斜視窗

3)發(fā)光刻度盤

e)使用指北針

1)直線型

2)正方形

3)三角形

8.4.3.4估算水下距離

a)踢水周期

b)時間

8.5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學員應完成5次開放水域潛水訓練,展現(xiàn)出良好的進階中性浮力,順利完成深潛和水下導航科目。

教練應對學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評估,判斷學員是否達到了課程結業(yè)要求。

9救援潛水員課程

9.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持證潛水員可以:

a)對潛水員在潛水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種突發(fā)緊急狀況,能夠第一時間進行救援與緊急救護,

將意外事故的傷害降到最低

b)有資格報名參加潛水長課程

9.2課程要求

9.2.1持有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證書或其他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

9.2.230次開放水域潛水記錄。

9.2.3年齡:12周歲及以上。未年滿18周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需其監(jiān)護人書面簽署同意其參加課程。

9.2.412到14歲的學員培訓結束后可以獲得青少年救援潛水員證書。

9.2.5青少年潛水員的限制參見一般課程標準。

9.2.6訓練時數(shù)不低于12小時。其中8個小時應在開放水域條件下完成。

9.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學員裝備。至少攜帶一個切割工具。

9.4課程內(nèi)容

9.4.1潛水意外的發(fā)生原因及預防

a)壓力和心理因素,例如:自己和他人的驚慌征兆

b)身體狀況

c)裝備

d)水面溺水綜合癥

17

9.4.2潛水救生

a)自救

b)潛水員的協(xié)助

c)水面及水下救援

d)運送方法

e)水中人工呼吸

f)船和海邊的出水技巧

g)潛水員急救

h)氧氣急救

9.4.3減壓病的傷害和處理

a)再加壓艙的相關信息

b)再加壓艙的位置和交通方式

c)事故報告

d)責任和相關法律方面的考慮

9.4.4在水面上辨識及協(xié)助一名有完整潛水裝備的潛水員,并模擬下列情況:

a)呼吸困難

b)疲倦

c)腿抽筋

d)恐慌的早期癥狀

9.4.5從大約6m水深的地方將模擬昏迷的潛水員帶回水面上。

9.4.6在水面上將昏迷的潛水員從50m距離的地方帶回岸邊或船上,并模擬水中呼吸救援。

9.4.7成功到達船邊或岸邊后,在一名助手的協(xié)助下將潛水員從水中拖出。

9.4.8急救相關技能。

9.4.9撰寫事故報告。

9.5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應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9.5.1完全掌握必修課程中所有水下、水面救援技巧。

9.5.2能夠應對各種緊急突發(fā)情況。

9.5.3熟練掌握CPR實際操作。

9.5.4熟練掌握基礎急救操作。

9.5.4能夠配合參與其他潛水事故現(xiàn)場的救援工作。

10潛水長課程

10.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持證潛水員可以:

a)掌握最高級別潛水員的理論知識和潛水技能

b)協(xié)助教練教授獲得認可的潛水課程。對獲得認證的潛水員進行監(jiān)督指導

10.2課程要求

10.2.1持有救援潛水員證書或其他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

10.2.240次開放水域潛水記錄。

10.2.3年滿18周歲。

10.2.4理論及水中技巧課程不低于40小時;在教練的直接監(jiān)督指導下參與權限內(nèi)的教學實習不低于

30個小時。

10.2.5擁有夜?jié)?低能見度潛水、深潛和導航潛水經(jīng)驗。

10.2.6學員應完成潛水長水性測試。

10.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教練裝備。

10.4課程內(nèi)容

10.4.1標準和程序

10.4.2休閑潛水發(fā)展介紹

10.4.3潛水長的職業(yè)道德及專業(yè)技術

10.4.4CDSA系統(tǒng)的使用及潛水長要求

a)學員注冊程序

10.4.5理論知識學習

a)裝備

b)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c)潛水醫(yī)學

d)使用潛水計劃表和潛水電腦表

e)潛水環(huán)境

f)潛水計劃與管理控制

g)潛水課程中常見問題及處理

h)水下及水面上的溝通

i)潛水員的援助

j)避免空氣用盡及緊急情況的發(fā)生

k)船潛的步驟

l)海岸/沙灘潛水的步驟

m)夜?jié)摰牟襟E

n)意外事故的處理

o)急救裝備使用及急救處理

p)填寫事故報告

q)特殊裝備使用(如緊急供氧設備)

10.4.6潛水領導能力

10.4.7協(xié)助教練教學

10.5結業(yè)要求

完成本課程教學后,學員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10.5.1潛水長職能及示范作用

19

a)準備與計劃

b)潛水前簡報與潛水后總結

c)團體管控

d)問題的識別與解決

e)潛水裝備的組裝與拆卸

f)裝備檢查

g)入水/出水

h)潛伴潛水的技術

i)配重調整及浮力控制

j)呼吸管和調節(jié)器排水

k)調節(jié)器排水與尋回

l)有控制的下潛與上升

m)潛泳

n)面鏡排水

o)配重帶脫著

p)空氣用盡緊急情況的替代方案

q)裝備保養(yǎng)與維護

r)熟練地進行水底導航

s)展示對水面浮力信標(SMB)的使用

t)急救裝備的使用及急救流程的計劃、實施

10.5.2開放水域的要求

10.5.2.1潛水長課程應進行10次以上的開放水域訓練,水深不超過30m。

10.5.2.2學員應有60次以上的潛水記錄,其中的30次潛水要盡可能地在各種不同環(huán)境下進行。

10.5.2.3在最少3次的開放水域潛水活動中,向一名教練展示潛水計劃、團體監(jiān)管及問題解決的技能。

10.5.2.4以潛水長的水準演示之前課程需要的所有技能。

10.5.3教練應對潛水長學員的下列技能進行評估。

10.5.3.1完成潛水長理論考試。達到80%以上的正確率,并通過討論和復習最終達到100%的理解。

10.5.3.2完成所有水中要求。

10.5.3.3向教練展示解決潛水常見問題的能力。

10.5.3.4對潛水的計劃和執(zhí)行展示出成熟正確的判斷。

10.5.3.5在各種環(huán)境中擔當潛水長的職責。

10.5.3.6潛水長學員必須完成下列課程要求

a)完成一次完整的模擬持證潛水員潛水導游

b)教授浮潛課程

11助理教練課程

11.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助理教練可以:

a)對潛水員預備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b)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潛水員課程的理論教學

c)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潛水員課程平靜水域的教學

d)協(xié)助教練進行潛水員課程開放水域的教學

e)可以報名參加教練培訓課程

11.2課程要求

11.2.1年滿18周歲。

11.2.2持有潛水長證書或其它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

11.2.3獲得潛水員資格6個月以上。

11.2.4持有認可機構簽發(fā)的急救資格證。

11.2.575次以上的開放水域潛水記錄。

11.2.6課程時數(shù)不低于70小時。

11.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教練裝備。

11.4課程內(nèi)容

11.4.1標準和程序

11.4.2CDSA的歷史

11.4.3CDSA系統(tǒng)的使用及助理教練要求

a)學員注冊程序

b)對助理教練資格的認證要求

c)對助理教練的道德規(guī)范和專業(yè)職責要求

11.4.4課程計劃

a)對潛水管理和潛水活動的準備、計劃及管控

b)泳池/平靜水域和開放水域的步驟

c)協(xié)助開放水域潛水訓練的實習經(jīng)驗

d)泳池/平靜水域和開放水域的問題解決

e)教授浮潛課程

f)教授潛水員復習課程

g)緊急情況處理程序

h)急救處理

i)裝備保養(yǎng)及維護

11.5結業(yè)要求

教練學員必須在一名有教學資格的教練的直接監(jiān)督下,演示對每個潛水員級別課程及潛水長課程的

協(xié)助。

11.5.1教練學員必須具備下列技能

a)對所要求課程的協(xié)助能力

b)對潛水的計劃和執(zhí)行展示出成熟正確的判斷

c)以教練水準展示所有開放水域潛水員技能

21

11.5.2完成助理教練考試,達到90%以上的正確率,并通過復習最終達到100%的理解。

11.5.3助理教練學員應完成下列課程

a)完成一次完整的體驗潛水課程

b)完成一次潛水員復習課程(除緊急上升部分)

c)協(xié)助教練完成一次完整的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

d)協(xié)助教練完成一次完整的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

e)協(xié)助教練完成一次完整的救援課程

f)協(xié)助教練完成一次完整的潛水長課程

12教練(初級教練)課程

12.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教練可以:

a)對潛水員預備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b)對潛水員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c)對潛水長和助理教練課程的教練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12.2課程要求

12.2.1年滿18歲。

12.2.2持有助理教練證書或其它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

12.2.3獲得潛水員資格6個月以上。

12.2.4持有認可機構簽發(fā)的急救資格證。

12.2.5100次以上的開放水域潛水記錄。

12.2.6本課程應由教練總監(jiān)進行授課。

12.2.7教練長可以在教練總監(jiān)的指導下進行理論和平靜水域教學。

12.2.8課程時數(shù)不低于80個小時。

12.2.9學員應完成教練水性測試。

12.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教練裝備。

12.4課程內(nèi)容

12.4.1標準和程序

12.4.2CDSA的歷史

12.4.3CDSA系統(tǒng)的使用及教練要求

a)學員注冊程序

b)保險的選擇

c)填寫事故報告

12.4.4休閑潛水營銷及推廣

12.4.5教練職業(yè)道德

12.4.6潛水物理學和生理學

12.5結業(yè)要求

完成此本課程教學后,教練候選人可以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12.5.1理論課程

12.5.1.1至少要進行

a)兩次課堂(理論)教學

b)兩次平靜水域課程理論

12.5.1.2展示對以下項目的準備、計劃及管控:

a)潛水管理

b)潛水活動

12.5.1.3熟練展示一次完整的模擬救援過程。

12.5.1.4教練水性測試。

12.5.2平靜水域

12.5.2.1教練學員必須以教練水準展示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列出的所有技能。

12.5.2.2平靜水域問題的解決。

12.5.3開放水域

12.5.3.1教練學員必須以教練水準展示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列出的所有技能。

12.5.3.2開放水域問題的解決。

12.5.4教練課程考試

12.5.4.1完成教練理論考試,達到90%以上的正確率,并通過復習最終達到100%的理解。

12.5.4.2完成所有水中技能要求。

12.5.4.3一次課堂(理論)教學,課程時間至少為15分鐘。

12.5.4.4一次平靜水域課程。

12.5.4.5一次開放水域課程。

13教練長(中級教練)課程

13.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教練長可以:

a)對潛水員預備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b)對潛水員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c)對助理教練課程的教練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d)在教練總監(jiān)的指導下進行教練課程的理論教學

e)在教練總監(jiān)的指導下進行教練課程平靜水域的教學

f)協(xié)助教練總監(jiān)進行教練課程開放水域的教學

13.2課程要求

13.2.1年滿18歲。

13.2.2獲得教練或其它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兩年以上。

13.2.3在過去12個月內(nèi)沒有發(fā)生過教學質量問題。

13.2.4認證150名以上各種等級的潛水員:

a)90名開放水域潛水員

23

b)40名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

c)15名救援潛水員

d)5名潛水長或助理教練

e)至少助理一次完整的教練培訓課程

13.2.5本課程應由教練總監(jiān)進行授課。

13.2.6課程時數(shù)不低于100個小時。

13.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教練裝備。

13.4課程內(nèi)容

除了教練總監(jiān)根據(jù)個人的判斷,將其它教練課程的主題加入到課程里,下列根據(jù)現(xiàn)有教練總監(jiān)手冊

列出的主題也必須包含在內(nèi)。需要針對下列主題對教練學員的理解能力和傳達能力進行考評。

13.4.1CDSA標準及手冊使用方法

13.4.2潛水長職業(yè)道德及專業(yè)性要求

13.4.3教練培訓流程標準及應用

13.4.4CDSA教學體系及晉級標準

13.4.5潛水領導者的風險管理

13.4.6教練課程組織及管理

13.4.7教練考評程序

13.4.8潛水物理學

13.4.9潛水生理學

13.4.10教練課程的營銷

13.4.11教練課程水中部分的指導

13.4.12教練交叉認證標準及考核

13.4.13知識點復習,考試

13.5結業(yè)要求

理論課程

完成教練理論考試,達到95%以上的正確率,并通過復習最終達到100%的理解。

14教練總監(jiān)(高級教練)課程

14.1課程目標

在完成本課程之后,教練總監(jiān)可以:

a)對潛水員預備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b)對潛水員課程的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c)對教練課程的教練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d)對教練長課程的教練學員進行培訓和認證

14.2課程要求

14.2.1年滿21歲。

14.2.2獲得教練長或其它認可機構簽發(fā)的相同等級的證書一年以上。

14.2.3在過去12個月內(nèi)沒有發(fā)生過教學質量問題。

14.2.4認證200名以上各種等級的潛水員:

a)100名開放水域潛水員

b)65名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

c)25名救援潛水員

d)10名潛水長或助理教練

14.2.5至少助理過三次完整的教練培訓課程。

14.2.6本課程由CDSA指定的教練總監(jiān)考評專家進行授課。

14.2.7課程時數(shù)不低于100小時。

14.3所需裝備

一般課程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教練裝備。

14.4課程內(nèi)容

14.4.1教練長課程的所有內(nèi)容。參見上節(jié)。

14.4.2教練總監(jiān)考評專家還必須根據(jù)個人的判斷將下列主題加到教練總監(jiān)項目里。

14.4.3教練和教練長課程所需的文件。

14.4.4如何進行教練課程、教練考評和教練長課程。

14.4.5潛水應急管理。

14.4.6如何與其它機構確定同等的標準。

14.5結業(yè)要求

完成此次課程后,教練總監(jiān)候選人應順利完成下列內(nèi)容:

14.5.1理論課程

完成教練理論考試,達到98%以上的正確率,并通過復習最終達到100%的理解。

14.5.2以教練總監(jiān)水準展示下列主題,最少展示項目為:

a)兩次潛水員等級理論課程展示

b)三次教練等級理論課程展示

c)兩次潛水員等級平靜水域展示

d)兩次潛水員等級開放水域展示

14.5.3要考評的基本項目

a)兩次潛水員等級理論課程展示

b)三次教練等級理論課程展示

c)兩次教練等級平靜水域展示

d)兩次教練等級開放水域展示

e)一次救援展示

14.5.4平靜水域

14.5.4.1以教練總監(jiān)的水準熟練執(zhí)行一次完整的救援(模擬)過程。

14.5.4.2在不使用游泳裝備的情況下,完成10分鐘生存漂浮。

14.5.4.3在不使用游泳裝備的情況下,在10分鐘內(nèi)使用任何一種泳式完成400m不停歇的游泳(允許

使用泳鏡)。

25

14.5.4.4在使用面鏡、蛙鞋及呼吸管的情況下,在17分鐘內(nèi)不用手臂完成800m不停歇的游泳。

14.5.4.5從深度不超過6m的水底拖帶一名昏迷(模擬)的潛水員上升到水面;在水面上四分鐘內(nèi)拖

帶他游泳100m。

14.5.4.6教練學員必須熟練地示范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列出的所有技能。

14.5.4.7平靜水域問題的解決。

14.5.5開放水域

14.5.5.1教練學員必須熟練地示范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列出的所有技能。

14.5.5.2開放水域問題的解決。

14.5.5.3對學生的指導和評估展示出成熟正確的判斷。

CS03.200

R53

備案號:

團體標準

T/CDSA103.19-2019

休閑潛水員和教練培訓大綱

RecreationalDiverandInstructorTrainingOutline

2019-04-02發(fā)布2019-04-02實施

中國潛水打撈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

I

休閑潛水員與教練培訓大綱

1范圍

由中國潛水打撈行業(yè)協(xié)會(CDSA)制定的《中國休閑潛水員與教練培訓大綱》規(guī)定了獲得休閑潛水

員和教練各級別證書所需要的培訓和裝備的各項要求。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適用于本標準。

GB/T9251氣瓶水壓試驗方法

GB18435潛水呼吸氣體及檢測方法

GB18985潛水員供氣量

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3術語、定義和縮略語

3.1術語和定義

標準中使用的各項術語和定義符合國際標準,并可以與各潛水培訓組織通用。標準中的關鍵術語和

特定稱謂同時標明英文專用詞。

3.1.1呼吸氣體(BreathingGas)

潛水員使用的呼吸氣體為壓縮空氣,應符合GB18435的要求。進行高氧氣體進行潛水時,氧氣含

量不應高于40%。

3.1.2斯庫巴裝具(SCUBAEquipment)

是指自攜式水下呼吸器系統(tǒng)。包括氣瓶、調節(jié)器和浮力控制裝置。

3.1.3深潛潛水(DeepDive)

在18m至30m的深度區(qū)間進行的潛水。經(jīng)過深潛專長培訓的潛水員最大潛水深度應為40m。

3.1.4高海拔潛水(HighAltitudeDive)

在海拔300m以上的水域中進行的潛水。

3.1.5潛水記錄(LoggedDive)

潛水員應在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