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_第1頁
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_第2頁
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_第3頁
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_第4頁
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1.1編制依據(1)L54路二期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招標文件、有關設計圖紙及補遺、答疑書。(2)我公司對本標段現場實地踏勘調查了解的有關情況以及近年來市政道路等類似工程施工經驗、施工工法、科技成果。(3)國家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4)本公司經認證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5)為完成本標段工程擬投入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機械設備等資源。1.2編制原則(1)全面響應和符合《L54路二期道路及配套工程招標文件》的原則,嚴格按招標文件要求的工期、質量、安全、驗收等目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體現城市跨越式發(fā)展的思想。(2)確保工期、確??⒐を炇蘸细?、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目標的原則。(3)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統(tǒng)籌安排,周密制定施工方案,采用先進技術及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法、工藝,科學合理組織施工的原則。(4)配備先進實用的機械設備,提高機械化作業(yè)程度,積極采用四新技術的原則。(5)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流水作業(yè)或平行作業(yè)方法和網絡計劃技術安排進度計劃的原則。(6)遵循施工生產與環(huán)境保護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步發(fā)展的原則。(7)遵循貫標機制的原則。確保質量、安全、環(huán)境三體系在本項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終得到有效運行。1.3編制范圍L54路二期道路及配套工程范圍內的道路土石方、路基路面工程、涵洞、橋梁工程、排水工程、交通附屬設施、人行道及附屬工程。第二章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L54路二期道路及配套工程項目位于某北部新區(qū)禮嘉鎮(zhèn),道路沿線地形為起伏變化較大,線路總體走向由西向東,起點接金通大道。路線主要以填土路堤和挖方邊坡為主。本次投標的L54路二期起點接金通大道,起點樁號為K0+000,整體上呈東西走向,自西向東分別與次干路L24路、L28路平交,終點接L54路一期設計起點,終點樁號K1+214.770。本次設計范圍內道路全長1214.770m,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雙向四車道,標準路幅寬度26m,其中兩側車行道各寬7.5m,兩側人行道各寬5.5m。L54路全線包含4m×3m排水涵洞一座,涵洞全長153m,上跨渝合高速跨線橋一座,橋梁起點樁號K1+020.349,終點樁號K1+181.849。全橋長161.5m,結構寬度為21.0m,采用4*40m預制簡支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1.2氣象、水文地質情況施工區(qū)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熱、秋長的氣候特點。濕度大、日照少、霜雪少、風力小。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131.6h,最少年為883.6h。年日照百分率為25%。據資料,該區(qū)多年平均氣溫17.72℃,極端最高氣溫43.2℃(2006年8月17日),極端最低氣溫-1.8℃(1961年1月12日)。多年無霜期314.9天,霧日平均30~40天;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主要集中于每年4~10月,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全年總降雨量的76%左右。區(qū)內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3.9mm,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年平均降雨日為168天。年最多風向為NNW(西北偏北風),出現頻率為13%,次為風向NW(西北風),出現頻率為11%。年平均風速1.4m/s,歷年瞬間極大風速33.0m/s。C(靜風)出現頻率22%。依據勘察資料揭露擬建道路區(qū)內地下水較貧乏。地下水主要為覆蓋層中的孔隙水和基巖的裂隙水。(1)覆蓋層孔隙水覆蓋層主要為人工填土和殘坡積的粉質粘土。人工填土多為碎塊石混粉質粘土組成,以稍密為主,為中等~強透水層??紫端畞碓从诖髿饨涤旰透浇木用裆钆潘4蟛糠稚钆潘陀晁S著路基排水溝排泄,部分滲入路基填筑土,分布面窄,逕流速度快,因此其含水量有限。分布于基巖之上的殘坡積粉質粘土屬弱透水層,層厚度小,地下水賦存條件差,地下水量小。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補給與排泄路徑短,逕流速度快。分布于丘陵頂部無地下水,雨季期間在低洼的魚塘和水田溝邊局部可見地下水滲出,水量較小。根據以上對覆蓋層孔隙水的賦存條件分析結合現場鉆探及地質調繪可知,道路區(qū)內覆蓋層中的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雨的補給,隨地形起伏變化,埋深及水量各自不一,在地勢較低處由于受到地下水徑流、農田灌溉用水、水塘水及居民生活排水的影響,埋深較淺,一般為0.6(ZY09)~4.2m(ZY45);在地勢較高處由于覆蓋層厚度小,地下水賦存條件差,地下水量小,無統(tǒng)一的地下水面,分布于丘陵頂部無地下水。(2)基巖裂隙水裂隙水分布于基巖裂隙帶中,其富集因素受裂隙發(fā)育程度和地形地貌影響。強風化巖體風化裂隙發(fā)育,富水性較好,透水性中等。分布于丘陵頂部無地下水,雨季期間在坡腳邊緣和溝谷底局部可見少量基巖裂隙水滲出。中等風化泥巖裂隙不發(fā)育,透水性弱,為相對隔水層。中等風化砂巖裂隙較發(fā)育的部位透水性較強,含水性能相對較好,為含水巖組。裂隙水主要接受地表水和大氣降雨的補給,雨水垂直入滲進入基巖形成裂隙水,在重力作用下,沿著巖體裂隙帶或破碎帶從高處往低處滲流??傊缆穮^(qū)內基巖裂隙水水量小,無統(tǒng)一的埋深,對工程建設影響較小。1.3現場施工條件公路:地區(qū)公路交通發(fā)達,橋梁基礎施工需從金通大道L54路起點沿施工區(qū)域紅線開辟一條施工便道,均將為本段線路的建設提供有利的施工條件。水源:施工利用經檢測合格的地下水或自來水。電力:沿線電資源豐富,有大量地方電網可供利用,并配備一臺200K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