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語文精選題集()
專題10文言文比較閱讀(三)
(2023?浙江金華?統(tǒng)考中考真題)
[甲]
答黃魯直①
蘇軾
軾頓首再拜魯直教授長官足下。軾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②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莘
老言:“比人人組之置尚少壬或為稱揚其名?!陛Y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⑧人而人即之,將逃名
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為?”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其后過李公
擇于濟南,則見足下之詩文愈多,而得其為人璉詳,意其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
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自棄,與世闊疏⑥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書詞累幅,
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之懷,殆
不可勝。然自入夏以來,家人輩更臥病,忽忽至今,裁答甚緩,想未深訝也?!豆棚L》二首,托物引類,真
得古詩人之風,而軾非其人也。聊復(fù)次韻,以為一笑。秋暑,不審⑦起居何如?未由會見,萬萬以時自事。
(選自《蘇軾文集》)
【注釋】①元豐元年初,北京國子監(jiān)教授黃魯直致信被貶徐州的蘇軾,并附《古風》二首。蘇軾次韻
奉和,并回了這封信。黃魯直,即黃庭堅。②[孫莘老)蘇軾的朋友。下文的李公擇,也是。③〔即)靠
近,這里是結(jié)交的意思。④(君子)指當時的權(quán)貴。⑤〔闊疏)疏遠。⑥〔辱)謙辭,意思是使對方受屈
辱了。⑦〔審)詳知。
[乙]
古風二首上蘇子瞻(其一)?
黃魯直
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場。桃李終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潔?,冰雪空自香。古來和鼎實,此物升廟廊④。
歲月坐成晚,煙雨青已黃。得升桃李盤,以遠初見嘗。
終然不可口,擲置官道旁。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
(選自《黃庭堅詩集注》)
【注釋】①這是甲文所述《古風》二首之一。②1桃李)喻指當時的權(quán)貴。下文“桃李終不言”,意
思是蘇軾受到當時權(quán)貴的嫉恨、排斥。③(孤芳忌皎潔)孤芳因皎潔而受到妒忌。④[古來和鼎實,此物
升廟廊)梅子自古為有用之材,用以喻人,指人才應(yīng)該成為國之棟梁。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聳然界之使內(nèi)外耳法也
B.其后過李公擇于濟南以其境過清
C.而得其為人應(yīng)詳香遠至清
D.萬萬以時自重自非亭午夜分
2.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限斷2處)
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
3.甲文中說“然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乙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xiàn)黃魯直“輕外物而
自重”?
4.請根據(jù)甲、乙兩文完成下表。
選文角度內(nèi)容情感
甲—以“足下”稱魯直
乙以物喻人以“江梅”喻蘇軾
5.蘇軾在甲文中說“喜愧之懷,殆不可勝”,請說說他“喜愧”的原因。
6.請從A、B兩項中住造丁項,根據(jù)拼音寫出一個能用來評價蘇軾的字,并結(jié)合甲、乙兩文或蘇軾的
其它詩文加以解說。
A.zhen()B.chun()
7.蘇軾在《自評文》中講到他的文章“行于所當行”,其實做事也是如此,要行在“當行”。下列名
著中人物的“獲取”行為是否“當行”?請任選一項,做出你的分析。
A.孫悟空從龍宮取走如意金箍棒(《西游記》)
B.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駱駝祥子》)
【答案】1.C2.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3.但使本根在,棄捐果何傷4.使
用敬辭表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互相欣賞與敬重。5.蘇軾早先讀黃魯直詩文,就想與他交往,收到魯
直來信,喜不自勝。魯直在信中對蘇軾十分恭敬,蘇軾覺得很慚愧。6.A.真貞B(tài).
純淳醇
第一層:能圍繞其中一個字評價蘇軾,分析籠統(tǒng)。
示例一:蘇軾是個真性情的人,他真實、真誠,這從他寫給黃庭堅的信中可以看出。第二層:能
圍繞其中一個字評價蘇軾,結(jié)合詩文內(nèi)容分析,合理準確
示例二:蘇軾是個真性情的人,他真實、真摯、真誠。當讀到黃庭堅給他寫的《古風》二首時,“喜
愧”之情真誠流露。蘇軾還解釋了回信遲緩的原因,這也是待人之誠
示例三:蘇軾是個心地純凈的人,他不因被貶而改變本心。黃庭堅在《古風》二首中贊他有江梅之品,
冰雪之質(zhì)?!队洺刑焖乱褂巍分刑K軾筆下的景空明澄澈,恰如其人7.示例一:孫悟空從龍官取走金箍棒
當行。從目的看,孫悟空為了守護花果山,保護眾猴,因沒有稱心的兵器才去東海龍宮告求;從獲取方式
看,孫悟空是以緊鄰的身份告求,況且東海龍王也愿意送給他金箍棒。此后,金箍棒成了孫悟空西天取經(jīng)
途中降妖伏魔的工具
示例二:孫悟空從龍宮取走金箍棒不當行。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寶物。孫悟空貿(mào)然去索要兵器,
對龍王提供的多件兵器均不稱心,還繼續(xù)索要。龍王心中害怕,無奈之下送給他金箍棒。他要寶物時說會
一一奉價,也沒有兌現(xiàn)。還有,金箍棒在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他的狂傲。
示例三: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當行。祥子覺得駱駝與自己同是俘虜,因同情將其從軍營牽走,一起出逃。
另外,他牽走的駱駝是無主的,軍營的兵們在炮聲響起時逃走了,他等了很久,始終無人來拉駱駝。還有,
用駱駝?chuàng)Q的35塊現(xiàn)洋,讓他看到了買第二輛車的希望。
示例四: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不當行。祥子從軍營出逃時牽走不屬于自己的駱駝,以安慰自己失去車子
的不平。他后來又用駱駝?chuàng)Q了35塊現(xiàn)洋,積攢屬于自己的財產(chǎn)。這個行為滋生了他的利己思想。
【解析】L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
A.對……感到驚訝/不同;
B.拜訪/過于;
C.更加/更加;
D.自己/如果;
故選Co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lǐng)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jù)語
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的位置
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這個人,了解他的人還不多,你可以給他宣揚
一下。“此人”是說話的對象,“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是兩個獨立的主謂句。因此斷句為:
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為稱揚其名。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暗贡靖?,棄捐果何傷”意思是只要它的本根還在,果實被棄又何妨!
表現(xiàn)了黃庭堅看輕身外之物,注重自身品德的品質(zhì),即“必輕外物而自重者”。
4.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白阆隆笔桥f時交際用語,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可見蘇軾對黃庭堅
的欣賞與敬重。“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場”意思是江梅長有美好的果實,生長在桃李滋生的場地。黃庭
堅以“江梅”喻蘇軾,同樣表現(xiàn)了他對蘇軾的欣賞與敬重。
5.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拜Y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寫蘇
軾早先讀黃魯直詩文,就想與他交往;“今者辱書詞累幅,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以此求交
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寫蘇軾收到魯直來信,喜不自勝;黃庭堅給蘇軾的書信“執(zhí)
禮恭甚,如見所畏者”,讓蘇軾覺得很慚愧。
6.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軾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意其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
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是蘇軾欣賞與敬重黃庭堅的真情流露,“今者辱書
詞累幅,執(zhí)禮恭甚,如見所畏者,何哉?軾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懼其不可得,豈意得此于足下乎?喜愧
之懷,殆不可勝”寫蘇軾當讀到黃庭堅給他寫的《古風》二首時,“喜愧”之情真誠流露??梢娞K軾之真
實、真摯、真誠。因此,可用“真”字評價蘇軾。
“江梅有佳實,托根桃李場”意思是江梅長有美好的果實,生長在桃李滋生的場地?!肮路技绅?,
冰雪空自香”意思是高潔的江梅孤芳自賞,容易招致妒忌,它默默在冰雪中散發(fā)清香。黃庭堅以“江梅”
喻蘇軾,贊他有江梅之品,冰雪之質(zhì)。結(jié)合《記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
竹柏影也”所寫的空明澄澈的月夜之景,可知,可用“純”字評價蘇軾。
7.本題考查理解名著。行于所當行意思是在該走的時候走,即所做之事是合理的。AB兩種行為認為“當
行”或“不當行”皆可,結(jié)合原著分析。
孫悟空從龍官取走金箍棒,如果認為當行,可從孫悟空是為了守護花果山,保護眾猴的目的和他誠懇
告求的方式以及孫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魔、保護師父西天取經(jīng)的結(jié)果分析。如果認為不當行,可從金箍棒
是大禹治水時插下的定海神針以及老龍王是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將如意金箍棒贈予了孫悟空的情節(jié)分
析。
祥子從軍營牽走駱駝,如果認為當行,理由可為:1.駱駝并非是軍營之物;2.他和他的洋車、衣服都
被大兵搶走了,而后來他為了不被餓死也想逃走,恰逢趕上軍營混亂,考慮自己的洋車損失才牽走了駱駝;
3.他等了很久,始終無人來拉駱駝。如果認為不當行,理由可為:雖然是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但是駱駝
畢竟不屬于自己,這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
【參考譯文】
蘇軾這里再次叩頭拜見黃魯直教授。我第一次欣賞您的詩文,是在孫莘老家,當時不覺聳肩驚訝,認
為這不是當代人能夠?qū)懗鰜淼奈恼?。孫莘老說:“這個人,了解他的人還不多,你可以給他宣揚一下?!?/p>
我笑著回答:“這人必定如純金美玉一般,就算他不去接觸別人,別人也會主動接近他,哪里用我去宣揚
呢?”看他的文章來揣度他的為人,必定是看輕身外之物,注重自身品德之人,如今正直的君子沒有不被
爭相起用的。這以后我與李公擇在濟南相會,見到了更多您的詩文,對您的為人有了更加詳盡的了解,知
道您風度超然脫俗,與眾不同,且品格超拔,不受世俗的羈絆,不是得不到當今君子的賞識,也不像我這
樣放浪形骸,與世俗格格不入,交不到好的朋友。今日看到您的書信,禮數(shù)甚是恭敬,態(tài)度極是謙卑,好
像是見到了一個讓您害怕的人,這又何必呢?我一直想以書信與您結(jié)交,卻害怕唐突,不料得到您的書信,
欣喜之余不禁有些慚愧。只因自從入夏以來,家人不斷有人生病臥床,斷斷續(xù)續(xù)直到如今,所以回信很是
緩慢,希望您不要介意。您寄來的《古風》兩首詩,以物寄托深意,真是具備古代詩人的風格,而我并不
是您所推崇備至的人。我也作了次韻詩寄給您,見笑見笑。秋天的暑氣還很重,不知您的生活如何?沒有
機會見面,希望您保重身體,善自珍重。
(2022?浙江?二模)
(甲)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襲,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軾)生十年,父洵游學(xué)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程氏讀東漢《范灣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
為滂,母件之否乎?“程氏目:“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有刪改)
(丙)
①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②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
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綬去。
②后詔三府掾?qū)佗叟e謠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權(quán)豪之黨二十余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
對曰:“臣之所舉,自非叨穢⑥奸暴,深為民害,豈以污簡札②哉!以會日?迫促,故先舉所急;其未審者,
方更察實。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崩舨荒茉?。
③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道至縣,抱詔書,閉傳舍外伏床而泣。滂聞之日:
“必為我也?!奔醋栽劒z??h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滂曰:“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
又令老母流離乎!”其母就與之訣。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養(yǎng),滂從龍舒君?歸黃泉,存亡各得
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蹦冈唬骸叭杲竦门c李、杜?齊名,死亦何限!既有令名,復(fù)求壽
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
為惡?!毙新仿勚?莫不流浮。時年三十三。
(節(jié)選自《后漢書?范滂傳》有刪改)
【注】①汝南征羌:郡縣名。②厲:磨練。③掾?qū)伲合聦俚墓?。④謠言:群眾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
⑤猥:眾多。⑥叨穢:貪污腐敗。⑦簡札:指奏章。⑧會日:指三公會議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
馬、大司空。⑨傳舍:驛舍。⑩塞:消弭,平息。?仲博:指范滂的弟弟。?龍舒君:范滂死去的父親。
?李、杜:指當時賢臣李膺、杜密。
8.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正確的兩項()
A.母許之否乎(答應(yīng))B.死亦何恨(痛恨)
C.再拜而辭(更加)D.莫不流涕(眼淚)
9.對文中畫線語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理解:你能夠做范滂那樣的人,我難道就不能成為范滂母親那樣的人嗎?反問語氣,表明了母親的觀
點,鼓勵兒子要做像范滂那樣的忠臣。
B.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
理解:我要讓你做惡人,但惡人不可做;我要讓你做善人,那我就不能做惡人。范滂教育兒子要做善
人,后悔自己因做了惡人而罪有應(yīng)得。
10.范滂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
11.文末為何用不少筆墨寫范母?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12.蘇軾寫《江城子?密州出獵》時已是中年,閱讀該詞,根據(jù)詞中表達的情感,你認為蘇軾跟范滂
是同類人嗎?請簡要分析。
【答案】8.BC9.B10.范滂清廉、正直、孝順、善惡分明(或剛正不阿)、大義凜然。11.表
現(xiàn)出范母的深明大義,暗示其全家皆為顧全大局之人。同時襯托出范滂的性格,說明他的性格是受其母親
影響。12.是同類人。因為一心報國,而范滂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也是一心為國。
【解析】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B.加點詞意思不正確?!八酪嗪魏蕖本湟鉃椋核酪矡o遺憾了?!昂蕖睘椤斑z憾”之意,而非“痛恨”;
C.加點詞意思不正確。“再拜而辭”句意為:拜了兩拜辭別母親?!霸佟睘椤暗诙巍敝?,而非“更
加”;
故選BCo
9.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找出關(guān)鍵實
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B.理解不正確。
重點詞語:使:讓。汝:你。為:做。句意為:我想要你為惡吧,則惡不可為;要你為善吧,我不為惡(意
即為做善事,而結(jié)果如此)。而非“我要讓你做善人,那我就不能做惡人”,也不是“后悔自己因做了惡人
而罪有應(yīng)得”。
故選Bo
10.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據(jù)“少厲清節(jié),為州里所服,舉孝廉”可知,范滂清廉;
根據(jù)“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可知,范滂正直;
根據(jù)“滂死則禍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辭”可知,范滂孝順;
根據(jù)“滂奏刺史、二千石權(quán)豪之黨二十余人……吏不能詰”可知,范滂孝善惡分明(或剛正不阿);
根據(jù)“滂聞之曰:'必為我也?!醋栽劒z”可知,范滂大義凜然。
11.本題考查次要人物作用。
根據(jù)“其母就與之訣"“母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復(fù)求壽考,可兼得乎!'”
可知,范母深明大義,結(jié)合“顧謂其子曰:'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p>
暗示其全家皆為顧全大局之人。結(jié)合"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可知,范滂的性格與其母親
有相似之處,點明了范滂深受母親影響。
12.本題考查對比閱讀。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借歷史典故抒發(fā)了作者殺敵為國的雄心壯志,體現(xiàn)了為了效力抗擊侵略的
豪情壯志,體現(xiàn)了家國情懷;
根據(jù)選文“臣之所舉,自非叨穢奸暴,深為民害,豈以污簡札哉!以會日迫促,故先舉所急;其未審
者,方更察實。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可知,范滂為國家也是竭盡衷心,并且“少厲清節(jié)”“有澄清天
下之志”,可知,范滂也有濃郁的家國情節(jié);
因此,蘇軾跟范滂是同類人。
【參考譯文】
【乙】蘇軾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歷求學(xué),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程氏讀東漢《范滂傳》,發(fā)出
長長的嘆息。蘇軾問道:“我如果做范滂,母親會應(yīng)允嗎?”程氏說:“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
滂的母親了么?”
【丙】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從小就磨礪出高潔的節(jié)操,被州里人飲佩,因品行孝順、正直而被
提拔。當時冀州地區(qū)發(fā)生饑荒,盜賊紛紛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為清詔使,派他前去巡行查辦。范滂
走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穢的志向。等到到了冀州境內(nèi),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聽說范
滂來了,都自動辭官而離去。
后來,皇上下詔三府衙門的屬官呈報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范滂舉奏了二十多個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
祿的權(quán)貴。尚書責備范滂彈劾的人太多了,懷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說:“我檢舉的,是深深地禍害百姓
的人,(我)難道會因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嗎?加之因為召開三公會議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舉奏了
最緊要的;那些沒有查清的,將要進一步查實。如果我的話有不符合事實的,甘愿受死刑。"官吏不能反
駁。
建寧二年,朝廷大肆誅殺鉤黨之人。詔書下達,緊急緝捕范滂等人。督郵吳導(dǎo)到縣,手捧詔書,(把自
己)關(guān)在驛舍中,伏床哭泣。范滂聽說這件事后,說:“(這)一定是因為我呀!”當即趕到縣獄??h令郭
揖十分吃驚,走出官衙,丟下官印,拉著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說:“我死了災(zāi)禍就可以平息了,怎
么敢因為我的罪名連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離他鄉(xiāng)呢!”范母前來和滂訣別,范滂告訴母親:“有弟弟
仲博孝敬您就夠了,我跟隨先父去黃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親大人割舍這難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
增添悲傷了?!彼哪赣H說:“你現(xiàn)在能夠與李膺、杜密齊名,死也無遺憾了!已有好名聲,再求長壽,
可兼得嗎?"滂下跪受教,拜了兩拜辭別母親?;仡^對他兒子說:“我想要你為惡吧,則惡不可為;要你為
善吧,我不為惡,(而結(jié)果如此)”經(jīng)過的人聽見了,沒有人不被感動得流淚。這一年,范滂三十三歲。
(2022?浙江杭州?統(tǒng)考一模)
【甲】
王子安
王子安,東昌名士,困于場屋。入闈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時,痛飲大醉,歸臥內(nèi)室。忽有人白:“報
馬來?!蓖貂咱勂鹪唬骸百p錢十千!”家人因其醉,誑而安之曰:“但請睡,已賞矣?!蓖跄嗣?。俄又有
入者日:“汝中進士矣!”王自言:“尚未赴都,何得及第?”其人曰:“汝忘之耶?三場畢矣?!蓖醮?/p>
喜,起而呼曰:“賞錢十千!”家人又誑之如前。又移時,一人急入曰“汝殿試翰林②,長班在此?!惫?/p>
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潔。王呼賜酒食,家人又紿之,暗笑其醉而已。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鄉(xiāng)里,大呼
長班,凡數(shù)十呼無應(yīng)者。家人笑曰:“暫臥候,尋他去?!庇志弥?,長班果復(fù)來。王捶床頓足,大罵:“鈍
奴?焉往!"長班怒曰:“無賴!向與爾戲耳,而真罵耶?”王怒,驟起撲之,落其帽。王亦傾跌。妻入,
扶之曰:“何醉至此!”于曰:“長班可惡,我故懲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媼,晝?yōu)槿甏叮?/p>
夜為汝溫足耳。何處長班,伺汝窮骨?”子女皆笑。王醉亦稍解,忽如夢醒,始知前此之妄。然猶記長班
帽落。尋至XI后僵二纓帽如盞太共疑之。自笑曰:“昔人為鬼揶揄④,吾今為狐奚落矣?!?/p>
【乙】
再下第
(唐)孟郊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
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丙】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齷齪⑥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注釋】①入闈后:考試后。②殿試翰林;殿試后出任翰林。③鈍奴:蠢才。④揶揄:戲弄。⑤齷齪:
此指不如意的處境。
13.【甲】文節(jié)選自一部中國古典名著。你認為最有可能是()
A.《儒林外史》B.《聊齋志異》C.《鏡花緣》D.《世說新語》
14.根據(jù)上下文,為【甲】文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期望甚邙()A.貼近B.切合C.急迫
(2)始知前此之妄()A.最初B.才C.僅、只
15.請用“/”給【甲】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尋至門后得一纓帽如盞大共疑之。
16.詩文語言精妙,值得玩味。按要求完成下面各小題。
(1)【甲】文中畫線句妻子的話,你認為適用哪種語氣來說?請簡述理由。
(2)【乙】詩所寫的哪兩點能直接體現(xiàn)【丙】詩所言的“昔日齷齪”?請用自己的話表述。
(3)【丙】詩中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廣為流傳。請從語言內(nèi)容、情感態(tài)度或表達
效果中任選一個角度,談?wù)勀阏J為詩句受世人喜愛的原因。
17.【甲】文中的王子安與【乙】【丙】詩的作者孟郊,在科舉中的心態(tài)頗為相似。請就此結(jié)合詩文內(nèi)
容,簡要分析。
【答案】13.B14.CB15.尋至門后/得一纓帽如盞大/共疑之。16.(1)示例:
略帶嗔怪的語氣。因為全文妻子都站在丈夫這邊,為丈夫思考,對其酒后胡言覺得可笑而已。
(2)一夜多次夢醒趕考失敗而落淚
(3)示例:詩人科舉高中后,縱馬而行酣暢游長安,寫出了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tài),抒發(fā)了他心花
怒放的得意之情。詩句充分展示人生得意時的恣意與快感,所以很受世人喜愛。17.【甲】文中的王子
安:得知“中舉”前很壓抑、生活困頓(臨近放榜,大醉),得知“中舉”后的狂喜、驕傲(大喜、有人報
喜便賞錢),進而對“長班”的苛責、怒罵(叫仆人未能及時出現(xiàn)則怒罵、撲打)。孟郊:兩次落第,生活
困窘、思緒萎靡(夢短、落淚);高中后,思緒放飛,縱馬歡暢。
二人的相似點:不中舉,則近乎萬念俱灰;一高中,則意得志滿,甚至?xí)序溈v之意。
【解析】1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名著的認知。
文章主要寫鄉(xiāng)試發(fā)榜時王子安酒醉中一系列的幻覺,描寫了王子安得知自己榜上有名而不斷賞賜的場
面,表現(xiàn)出他對科舉的熱衷以及對名利的渴望;王子安酒醒之后的描寫主要顯示出了他那種深陷于科舉夢
中終究夢想破滅的無奈。
A.《儒林外史》清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
《儒林外史》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而【甲】文以文言文形式呈現(xiàn),所以不可能選自《儒林外史》;
B.《聊齋志異》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它們或者揭
露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甲】
文借王子安的故事,揭示了科舉制度對個體心靈的扭曲和人性摧殘的本質(zhì),符合《聊齋志異》的主旨思想,
所以【甲】文應(yīng)選自《聊齋志異》;
C.《鏡花緣》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
游歷的故事,后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討論了婦女問題?!炯住课牡膬?nèi)容和主
旨與之不相符合,所以選文不可能選自《鏡花緣》;
D.《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文學(xué)家劉義慶撰寫的文言志人小說集,其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
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甲】文主要寫王子安的種種表現(xiàn)都與科舉有關(guān),而魏晉南北朝時期還沒有科舉制,
所以選文不可能選自《世說新語》;
故選Bo
14.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時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急切地期盼著考中地消息。切:急迫;故選C。
(2)句意:一下子明白了剛才的事都是假的。始:才;故選B。
1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忙去門后尋找,果然找到了一頂像茶盅那樣大小的纓帽,大家都很驚疑?!皩ぶ灵T后”是一個
完整的結(jié)構(gòu),可以在后面斷一處;根據(jù)句意,“得一纓帽如盞大”句意完整,應(yīng)在其后斷一處;“共疑之”
意思是大家都很驚疑,結(jié)構(gòu)完整。
故可斷句為:尋至門后/得一纓帽如盞大/共疑之。
16.本題考查對詩文語言的賞析。
(1)解答此題,可以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妻子說話的語氣,根據(jù)后文“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媼,晝?yōu)?/p>
汝炊,夜為汝溫足耳。何處長班,伺汝窮骨?’”可知,妻子對丈夫的關(guān)心照顧,以及對丈夫酒后胡言亂
語的態(tài)度是嗔怪。
示例:用略帶嗔怪的語氣來說。因為王子安喝醉酒后妻子一直在身邊照顧,可見她對丈夫的關(guān)心。丈
夫酒后的胡言亂語又讓她覺得有些可笑。
(2)“昔日齷齪”指曾經(jīng)不如意的處境?!疽摇课闹?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意思是一夜睡不好,
多次醒來長嘆,每次做夢都太短,來不及夢到回家就醒了;“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意思是兩度赴京
考試都落第,只好淚流滿面地面對長安花景,辜負這帝都春色與大好年華。所以能表示“昔日齷齪”的兩
點是:一夜睡不好,多次醒來長嘆;兩度赴京考試都落第而流淚。
(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意思是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奔馳,好像一日之內(nèi)賞遍
京城名花。題目要求從語言內(nèi)容、情感態(tài)度或表達效果中任選一個角度,談?wù)勀阏J為詩句受世人喜愛的原
因,分析時可以結(jié)合句意說出理由。
示例:從語言內(nèi)容上看,詩人在科舉高中后,并不留戀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自我感覺上的“放
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在車馬擁擠的長安道上,無數(shù)春花是不可能“一日看盡”的,但詩人
心情舒暢,認為當日的馬格外輕疾,自然能看盡長安花。雖無理卻有情,寫出了詩人的真情實感,所以很
受世人喜愛。
示例:從情感態(tài)度上看,這兩句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出詩人科舉高中后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tài),酣暢淋漓地
抒發(fā)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充分展示人生得意時的恣意與快感,所以很受世人喜愛。
示例:從表達效果上看,詩句具有象征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謂
“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shù)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
所以很受世人喜愛。
17.本題考查對人物的對比分析。解答此題要分析【甲】文中王子文的言行舉止,及【乙】【丙】詩歌
內(nèi)容。
【甲】文中,根據(jù)“困于場屋。入闈后,期望甚切。近放榜時,痛飲大醉,歸臥內(nèi)室”可知,王子文
在得知“中舉”前很壓抑、生活困頓;根據(jù)“忽有人白:'報馬來。'王踉蹌起曰:'賞錢十千!'”可
知,得知“中舉”后的王子文狂喜、驕傲;【乙】詩中"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寫孟郊兩度赴京考試都
落第是的心灰意冷;【丙】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寫出孟郊在高中后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故二人相似點:不中舉,都心灰意冷,近乎萬念俱灰;高中后,便意得志滿,甚至?xí)序溈v之意。
【參考譯文】
【甲】王子安,是東昌府的名士,但屢次科考不中。一次,他考過試后,眼巴巴地盼著考中的消息。
快臨近發(fā)榜時,他痛飲一場,喝得酩酊大醉,回家后睡在臥室里。忽然有人喊道:“報馬來了!”王子安
踉踉蹌蹌地爬起來說:“賞十千錢!”家里人因為他醉了,騙他安慰他說:“你只管睡下,已經(jīng)賞了?!?/p>
王子安才又躺下。一會兒,又有個人進來說:“你考中進士了!”王子安自言自語:“還沒去京城殿試,
怎么中了進士?”來人說:“你忘了嗎?三場已考完了!”王子安大喜,跳起來大叫著說:“賞十千錢!”
家人又像上次那樣哄著他睡下。又過了一會兒,一個人急急忙忙跑進來說:“你已點了翰林,跟班在這里
伺候!”王子安一看,果然見兩個人在床下拜見,衣著都很整潔。王子安又大叫賞給跟班酒飯。家人又騙
他,心里暗笑他醉得太厲害。過了很久,王子安自己想,既然做了大官,不可不出去夸耀夸耀,便大叫跟
班。叫了幾十聲,卻沒人答應(yīng)。家人笑著說:“你先躺著,我們?nèi)フ宜麄?。”又過了很久,跟班果然來了。
王子安捶床跺腳,大罵跟班:“蠢奴跑哪里去了!”跟班發(fā)怒地說:“你這個無賴!剛才不過是跟你玩玩
罷了,你倒真的罵起來!”王子安大怒,從床上一躍而起,去打跟班,把他的帽子打落了,王子安也跌倒
在地。他妻子走進來,扶起他來說:“怎么醉到這種地步!”王子安說:“跟班可惡,我所以懲罰他,怎
么是醉了?”妻子大笑著說:“家里只有我這個老婆子,白天為你做飯,晚上替你暖腳,哪里來的跟班,
會伺候你這把窮骨頭!”孩子們都笑了起來。王子安這時酒醉也快過去了,忽如大夢方醒,一下子明白了
剛才的事都是假的。但還記得跟班的帽子掉了,忙去門后尋找,果然找到了一頂像茶盅那樣大小的纓帽。
大家都很驚疑,王子安自我解嘲說:“過去有人被鬼揶揄,我現(xiàn)在則是被狐貍戲弄了!”
(2022?浙江嘉興?一模)“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毖袑W(xué)小組收集了有關(guān)孤山的古詩
文資料,請你閱讀這些資料,跟著蓮蓮到孤山一探究竟吧。
(甲)
山園小梅
[北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咒不須檀板②共金尊。
(乙)
《水經(jīng)注》曰: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山不連陵曰孤。梅花嶼介于兩湖之間,四面巖巒,一無所麗,
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嗷③焉沖照,亭觀繡峙,兩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為林和靖④放
鶴之地。林逋隱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賜號和靖處士。常畜雙鶴,豢之樊中。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諸
寺,有客來,童子開樊放鶴,縱入云霄,盤旋良久,逋必棹艇遺?歸,蓋以鶴起為客至之驗也。臨終留絕句
曰:“湖外青山對結(jié)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p>
(節(jié)選自張岱《西湖夢尋?孤山》)
(丙)
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狹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隨輒棄之?;蛑^:“何不錄以示后世?”逋曰:
“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余篇。
(節(jié)選自《宋史?林逋傳》)
【注釋】①狎(xia):玩賞,親近,②檀(td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樂時用以打拍子,
這里泛指樂器。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復(fù),北宋詩人,下文的林處士是其別稱。⑤遺
(chudn):迅速。⑥晦跡:隱居。
18.參照表中方法提示,解釋加點的字詞。
文言詞句方法提示解釋
兩湖區(qū)蒙語境推測法: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推斷。(1)
字音推斷法:畜,是一個多音字,作名詞時,讀
常啻雙鶴(2)
chfi;作動詞時,讀xfi。
既旗稿查閱字典法:①從事;②就職、赴任;③完成。(3)
19.“孤山”位于杭州鬧市,其名常令游客疑惑不解。讀了張岱的《孤山》后,請你為游客解說“孤
山”得名的緣由。
20.根據(jù)語境,請為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虛詞作批注,并體會其表達的情感和語氣。
吾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平!
21.《山園小梅》的頷聯(lián)被譽為神來之筆,請結(jié)合丙文“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淡峭特,多奇句”
的看法賞析頷聯(lián)的妙處。
22.陶淵明采菊,“悠然見南山”;周敦頤愛蓮,“同予者何人”;林處士詠梅,“與姓氏具香”。
根據(jù)你對陶淵明、周敦頤的了解,結(jié)合詩文內(nèi)容,探究古代文人鐘情于梅蓮菊等植物的原因。
【答案】18.倒影養(yǎng)③19.梅花嶼在里湖和外湖之間,四面的巖石和山巒沒有依靠、
附著的,與《水經(jīng)注》中的“山不連陵曰孤"相符合,因此叫孤山。20.況:況且。乎:句末語氣詞,
表感嘆。林逋用不屑的語氣,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看法,表現(xiàn)了他淡泊名利、遺世獨立的高潔志趣。21.示
例:頷聯(lián)集中刻畫梅之形、之香,意境極其幽美。上句寫梅之形:梅花疏疏落落,梅枝斜橫在清淺的水面
上,如清瘦的美人臨水照鏡,有翩若驚鴻之致。下句寫梅之香:梅香幽幽地飄動,不見其形只聞其香,在
朦朧的月色之下,更顯幽獨超逸。22.這些植物身上都體現(xiàn)著文人的高潔雅趣,傲骨風格,因此為文
人贊許。
【解析】1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注意根據(jù)“方法提示”來作答。
(1)根據(jù)“語境推測法: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推斷”結(jié)合下文中的“若三山之倒水下”可以知道,“反
景”指的是“好像三山倒映在水中”,由此可推測其意思為“倒影”。
(2)分析“常畜雙鶴”的語法句式,可判斷“畜”是一個動詞,“作動詞時,讀xM',因此可判斷出,
“畜”的意思是:養(yǎng)、喂養(yǎng)。
(3)既就稿:完成了稿之后。就:完成。故選③。
19.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
結(jié)合乙文中“《水經(jīng)注》曰: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山不連陵曰孤。梅花嶼介于兩湖之間,四面巖巒,
一無所麗,故曰孤也”可知,梅花嶼在里湖和外湖之間,四面的巖石和山巒沒有什么可以依靠、附著,符
合“山不連陵”的特點,因此叫孤山。
20.本題考查語句賞析。
全句意思是:我正要隱居在山林之中,尚且不想憑借所作的詩名揚一時,更何況后世呢?
況,何況,況且。乎:表示感嘆語氣。意思是林逋對于當世出名都不感興趣,更不屑于留傳后世,表
現(xiàn)了一個隱居世外的高人不為名利所累的孤傲清高的氣節(jié)。
21.本題考查詩句賞析。
《山園小梅》的頷聯(lián)“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人們送上了一幅優(yōu)美的山園小梅圖。這
一聯(lián)簡直把梅花的氣質(zhì)風姿寫盡寫絕了,它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符合丙文“逋善行書,喜為
詩,其詞澄淺峭特,多奇句”的看法。
上句輕筆勾勒出梅之骨,下句濃墨描摹出梅之韻,“疏影”“暗香”二詞用得極好,它既寫出了梅花
枝干之輕盈、疏落有致,又寫出了它異于桃李濃郁的獨有芬芳?!笆栌啊奔葘懼Ω芍p盈,也寫出梅花之
疏落有致,它不是簇簇擁擁熱鬧地開放,而是稀稀落落的,帶有幾分孤傲;“橫斜”傳出梅之清新而又嫵
媚的風姿,它的枝干不是筆直地延伸,而是有傾欹,有縱橫,情趣橫生;“水清淺”凸顯梅之靈動的神韻。
“暗香”寫幽香隨風而至,難以捕捉,而又無處不在;“浮動”寫梅香若有若無,忽然而來,飄然而逝;
“月黃昏”寫梅所在的背景,朦朧清幽,富有浪漫色彩,意境迷離,給人無盡的遐想空間。
2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探究。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像菊花一樣不與百花在春天爭艷,秋天獨開,淡
泊名利,清高自許;
周敦頤“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希望像蓮花那樣做一個潔身自好的君子;
梅花“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在寒冷清涼的冬天散發(fā)幽香,孤傲冷冽,與林逋“隱居
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一樣;
因此,古代文人鐘情于梅蓮菊等植物,是因為這些植物都有著高雅的人格特點,為文人所贊許。
【參考譯文】
甲:百花落盡后只有梅花綻放得那么美麗、明艷,成為小園中最美麗的風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
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黃昏中浮動飄散。冬天的鳥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觀看,夏日的蝴蝶如果
知道這梅花的美麗應(yīng)該大概會喜愛至銷魂。幸好可以吟詩與梅花親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
飲酒助興。
乙:《水經(jīng)注》里記載:水呈黑色稱為“盧”,水不流動被山形所制約稱為“奴”,山陵不相連稱為“孤”。
梅花嶼在里湖和外湖之間,四面的巖石和山巒沒有什么可以依靠、附著,所以叫“孤山”。這里的湖水清
澈,明亮的陽光似乎能照穿湖底,亭子的景觀秀美,倒映在湖里,就像傳說中的蓬萊、方丈與瀛洲三座仙
山倒著長在水里。山腳下種有很多梅樹,是林和靖放鶴的地方。林逋在孤山隱居,宋真宗讓他做官他拒不
前往,真宗就給他賜號和靖處士。林逋常年喂養(yǎng)兩只鶴,圈善養(yǎng)在籠子里。每當林逋蕩著小船到湖中各個
寺廟游玩,家中來客人時,書童就打開籠子放鶴出來,鶴沖入云霄,旋繞著飛很久,林逋看到后就掉轉(zhuǎn)船
頭馬上回家,這大概是世人傳說林逋鶴起客至的驗證。臨終前,林逋留下一首絕句:“湖外青山對結(jié)廬,
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
丙:林逋善寫行書,喜歡做詩,他的詩澄清通徹雄健獨特,多有奇句。完稿之后,隨即就丟棄一邊。
有人說:“為什么不錄下以給后世人看?”林逋說:“我正隱居山林溝壑,尚且不想以詩聞名一時,何況
后世呢!”但是好事的人往往私下記錄詩句,現(xiàn)在所流傳的還有三百多篇。
(2022?浙江麗水?一模)【材料一】
【甲】秋夜喜遇王處士①
【唐】王績
北場蕓②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乙】醉后
【唐】王績
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材料二】
五斗先生傳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間。有以酒請者,無貴賤皆往,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fù)起
飲也。常一飲五斗,因以為號焉。先生絕思慮,寡言語,不知天下之有仁義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來,
其動也天,其靜也地,故萬物不能縈心焉。嘗言曰:“天下大抵可見矣。生何足養(yǎng),而嵇康著論;途何為
窮,而阮籍@慟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彼煨衅渲?,不知所如。
(選自《唐才子傳全譯?王績》)
【注釋】①此詩即為作者歸隱期間所作。②蕓蕾:鋤豆。③刈:割。④嵇康、阮籍:兩人均為魏晉名
士,嵇康曾寫《養(yǎng)生論》。阮籍則因世風渾濁,常乘牛車,任其行走,至途窮,則痛哭而返。
23.【材料一】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分別可以用詩中哪個詞來概括?
24.小文想把【材料一】的其中一首詩歸類到山水田園詩中,你覺得哪一首更合適?請簡述理由。
25.【材料二】中說五斗先生“以酒德游于人間”,在文中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
26.仿照示例,分析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途舊為窮,而阮籍慟哭。
【示例】
例句:生H是養(yǎng),而嵇康著論。
分析:何足是“怎么能”的意思,語氣強烈,意思是人生怎么能保養(yǎng)呢?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對嵇康《養(yǎng)
生論》的不認同。
27.小文認為【材料二】是王績的自傳,你認同他的觀點嗎?結(jié)合詩文說明理由。
28.結(jié)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下列鏈接材料中翁方綱對王績的評價是否中肯。
“以真率疏淺之格,入初唐諸家中,如鶯鳳群飛,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p>
——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
【答案】23.喜遇;乘興24.我認為【甲】詩更合適;因為《秋夜喜遇王處士》詩的頭兩句“北
場蕓罷,東皋刈黍歸”主要寫詩人在耕作一天之后的晚歸途中,與王處士相遇;后兩句“相逢秋月滿,更
值夜螢飛”描寫與好友相遇時的自然景色。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園生活的畫面,充滿情趣。因此符合山水
田園詩的主題。25.表現(xiàn)在三方面:在人情上,只要以酒相邀,則“無貴賤皆往”,即在他的眼里,
沒有什么等級觀念;在嗜酒程度上,也非一般,“往必醉”,而酒醒后繼續(xù)飲;在酒量上,也超于常人,
“一飲五斗”。26.示例:“何為”是“為什么會”的意思,此句表示疑問,意思是道路為什么會阻
塞不通?阮籍于是悲慟哭泣。這句話刻畫了一個無拘無束、自在的隱土形象。27.認同。理由:【甲】
詩寫王績歸隱田園,遠離紛擾,切合材料二中“不知天下之有仁義厚薄也”;【乙】詩寫王績喜愛喝酒,切
合材料二中的“以酒德游于人間”,因此我認為材料二屬于自傳。28.中肯。材料一的【甲】【乙】
兩首詩,極具作者王績作詩特色,質(zhì)樸平淡、豐富雋永。我們可以了解到王績天性疏放簡傲,翁方綱的“如
鶯鳳群飛,忽逢野鹿”正是點明了王績的特別,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我認為這評價是中肯的。
【解析】23.本題考查詩文內(nèi)容理解。題干要求找到詩文中體現(xiàn)作者心境的詞語,即找到體現(xiàn)作者心
情的詞語。
【甲】詩詩題“秋夜喜遇王處士”意思是:秋天的一個夜晚因遇到王處士而內(nèi)心歡喜。“喜遇”一詞
體現(xiàn)了當時作者的心境。
【乙】詩詩題“醉后”點明作詩的時間與狀態(tài);“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意思是:應(yīng)該怎樣度過
自己的一生?還是乘著酒興,賦詩作文,來自尋快樂吧!“乘興”指趁著興致正好的時候,體現(xiàn)了作者愉
悅的心情。
24.本題考查詩文內(nèi)容理解。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
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甲】詩“北場蕓罷,東皋刈黍歸”意思是:在房屋北邊的菜園鋤豆完畢,又從東邊田地里收割黃米
歸來。描寫詩人隱居田園的生活一一鋤豆、收割黃米;“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意思是:在這月圓的
秋夜,恰與老友王處士相遇,更有星星點點的秋螢穿梭飛舞。寫詩人與友人相遇,描繪月夜螢火蟲飛舞的
景致,描繪了秋天田園生活的畫面,充滿情趣,符合“山水田園詩”的特點。
【乙】詩"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意思是:阮籍清醒的時候少,陶淵明也是醉酒的多。寫阮籍、
陶淵明喜愛飲酒的事;“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意思是:應(yīng)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還是乘著酒興,
賦詩作文,來自尋快樂吧!寫詩人會像阮籍、陶淵明飲酒,趁著酒興賦詩作文,自得其樂。不符合“山水
田園詩”的特點。
25.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與概括。
“以酒德游于人間”意思是:因為喜歡喝酒而游樂在人間;根據(jù)【材料二】“有以酒請者,無貴賤皆
往”可知,有用酒來請五斗先生的人,不論身份高低貴賤五斗先生都去;可見再五斗先生眼里,沒有什么
等級觀念,在人情上,只要以酒相邀,則“無貴賤皆往”;
根據(jù)“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fù)起飲也”可知,五斗先生必定要喝醉,喝醉了就不挑選地
方睡了,酒醒后繼續(xù)飲;可見其非常嗜酒;
根據(jù)“常一飲五斗”可知,五斗先生經(jīng)常一喝就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信息化采購合同評審流程圖
- 2025年度車輛維修事故責任認定及賠償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年度競業(yè)協(xié)議法律事務(wù)處理與風險防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權(quán)質(zhì)押合同風險控制指南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美食廣場聯(lián)營投資合同
- 2025年合作政治學(xué)書籍出版合同
- 2025年人事代理服務(wù)合同書
- 2025年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預(yù)測服務(wù)合同
- 新能源項目股權(quán)居間合同
- 高級管理人員聘用合同
- 人教版九上化學(xué)第二單元課題2氧氣課件
- 中頻治療儀的使用流程
- 梁湘潤《子平基礎(chǔ)概要》簡體版
- 圖形的位似課件
- 調(diào)料廠工作管理制度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材簡要分析課件
- 2023年MRI技術(shù)操作規(guī)范
- 辦公用品、易耗品供貨服務(wù)方案
- 醫(y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shù)規(guī)范
- 媒介社會學(xué)備課
- 三相分離器原理及操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