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考生須知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本試卷共8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共30小題(共60分);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40分)。3.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4.考試結束后,考生應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細胞學說揭示了()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B.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C.細胞為什么能產生新的細胞 D.認識細胞的曲折過程【答案】B【分析】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4)魏爾肖提出“一切細胞都來自之前存在的細胞”,認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為細胞學說作了重要補充。【詳解】A、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沒有揭示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A錯誤;B、細胞學說闡明了動植物都以細胞為基本單位,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B正確;C、細胞學說表明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但沒有揭示細胞為什么能產生新細胞,C錯誤;D、細胞學說并沒有說明人類認識細胞過程,D錯誤。故選B。2.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可以用于細胞內合成()A.蔗糖 B.脂肪酸 C.甘油 D.核酸【答案】D【分析】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核糖的元素組成是C、H、O;脂肪的元素組成也是C、H、O,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詳解】A、蔗糖屬于糖類,元素組成是C、H、O,不含N和P,故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不能用于合成蔗糖,A錯誤;BC、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的元素組成是C、H、O,不含N和P,故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不能用于合成脂肪和脂肪酸,BC錯誤;D、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故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可以用于細胞內合成核酸,D正確。故選D。3.下圖表示細胞中發(fā)生的水解反應。若生物大分子為蛋白質,則其單體是()A.葡萄糖 B.DNA C.氨基酸 D.淀粉【答案】C【分析】蛋白質、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包括纖維素、淀粉、糖原)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組成這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又稱為單體的多聚體?!驹斀狻緼D、葡萄糖是組成纖維素、淀粉、糖原的單體,AD錯誤;B、組成DNA的單體是脫氧核苷酸,B錯誤;C、組成蛋白質的單體是氨基酸,C正確。故選C。4.細菌被歸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A.細胞體積小 B.單細胞 C.沒有核膜 D.沒有DNA【答案】C【分析】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因此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據此答題?!驹斀狻吭思毎驼婧思毎啾龋畲蟮膮^(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因此細菌被歸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沒有核膜,C正確。故選C。5.西瓜果實甜美多汁,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其營養(yǎng)物質主要儲存在()A.葉綠體 B.液泡 C.細胞質基質 D.細胞間隙【答案】B【分析】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能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液泡:保持細胞的滲透壓和膨脹狀態(tài),內有細胞液,細胞液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細胞質基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驹斀狻恳号輧群毎海渲杏袩o機鹽、蛋白質,色素等成分,西瓜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存在于液泡中,ACD錯誤,B正確。故選B。6.黏多糖貯積癥患者由于特定細胞器中酶缺陷導致兩種黏多糖無法正常水解,在細胞中形成病理性堆積,累及多器官并影響生理功能。判斷這兩種黏多糖在細胞中堆積的主要場所是()A.高爾基體 B.溶酶體 C.核糖體 D.中心體【答案】B【分析】溶酶體內含有許多種水解酶,能夠分解很多種物質以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被比喻為細胞內的“酶倉庫”“消化系統(tǒng)”?!驹斀狻咳苊阁w是細胞的消化車間,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夠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由題意可知,黏多糖貯積癥患者由于特定細胞器中酶缺陷導致兩種黏多糖無法正常水解,在細胞中形成病理性堆積,據此推測這兩種黏多糖在細胞中堆積的主要場所是溶酶體,B符合題意。故選B。7.研究人員發(fā)現,當植物處在高鹽條件下,膜上載體蛋白S可被激活,將Na+轉運到細胞外,該過程消耗了能量。S蛋白轉運Na+的跨膜運輸方式是()A.自由擴散 B.協(xié)助擴散C.主動運輸 D.胞吐作用【答案】C【分析】(1)被動運輸:物質由濃度較高的一側轉運至濃度較低的一側。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2)主動運輸:物質由濃度較低的一側轉運至濃度較高的一側,需要消耗能量,必須有載體蛋白參與。(3)胞吞胞吐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載體蛋白。【詳解】由題意可知,Na+轉運到細胞外,該過程消耗了能量,且需要載體蛋白,這種轉運方式屬于主動運輸,ABD錯誤,C正確。故選C。8.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學鍵和磷酸基團的數目分別是()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答案】A【分析】ATP的結構: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驹斀狻恳环肿覣TP中,含有3個磷酸基團,三個磷酸基團之間通過兩個特殊化學鍵(~)連接,結構式為A-P~P~P,BCD錯誤,A正確。故選A。9.海參離開海水時會發(fā)生自溶,即構成體壁和腸的蛋白質、糖類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且降解程度受到溫度、pH、鹽度的影響。據此推測,促使海參“自溶”的物質最可能是()A.水 B.NaCl C.糖類 D.蛋白質【答案】D【分析】當海參離開海水后,在短時間內會自己融化掉,化作水狀,溶解的無影無蹤,同時干海參接觸到油,頭發(fā)等物質也會自溶。海參離開水之后會發(fā)生自溶是因為海參的體壁內存在著一種自溶酶,當它在夏季里或者離開海水時間太長,在6到7小時的時間內,體壁就會變形,自溶酶發(fā)生反應融化成了膠體?!驹斀狻扛鶕}意,海參離開海水時會發(fā)生自溶,且降解程度受到溫度、pH、鹽度的影響,因此可以判斷是某種酶引起了海參“自溶”,酶的化學本質主要是蛋白質,ABC錯誤,D正確。故選D。10.“自動釀酒綜合征”患者的腸道內某種酵母菌大量增殖,產生的酒精可使患者進入醉酒狀態(tài),產生酒精的過程()A.不需要酶的催化 B.在線粒體中進行C.屬于有氧呼吸過程 D.需要糖類等有機物【答案】D【分析】無氧呼吸過程: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相同;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詳解】由題意知,“自動釀酒綜合征”患者的腸道內某種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酵母菌無氧呼吸過程需要酶的催化,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分解的是糖類等有機物,所以ABC錯誤,D正確。故選D。11.結合細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采用快速短跑進行有氧運動B.定期地給花盆中的土壤松土C.真空包裝食品以延長保質期D.包扎傷口選用透氣的創(chuàng)可貼【答案】A【分析】有氧呼吸消耗有機物、氧氣、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釋放大量能量;無氧呼吸消耗有機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釋放少量能量?!驹斀狻緼、快速短跑時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過多的乳酸,所以一般提倡慢跑,A錯誤;B、定期地給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氣的量,增強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釋放能量,促進對無機鹽的吸收,B正確;C、真空包裝可隔絕空氣,使袋內缺乏氧氣,可以降低細胞的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分解,且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長保質期,C正確;D、用透氣的消毒紗布包扎傷口構成有氧環(huán)境,從而抑制厭氧型細菌的繁殖,D正確。故選A。12.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下圖為葉綠體的模式圖,其中光反應發(fā)生在()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分析】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外表有雙層膜,基粒由類囊體堆疊而成,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光合色素分布于類囊體薄膜上。光合作用的酶分布于葉綠體基質、基粒(或類囊體)?!驹斀狻繄D中①為葉綠體外膜、②為葉綠體內膜、③為類囊體、④為葉綠體基質。光反應發(fā)生在類囊體③上,暗反應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④中,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采用一定量羥基脲加入菠菜根尖培養(yǎng)液,能特異性抑制DNA合成,使細胞分裂停止。羥基脲發(fā)生作用是在細胞分裂的()A.分裂間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答案】A【分析】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個細胞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包括分裂間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間期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為分裂期提供物質準備。【詳解】細胞分裂間期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采用一定量羥基脲加入菠菜根尖培養(yǎng)液,能特異性抑制DNA合成,則羥基脲發(fā)生作用是在細胞分裂的間期,A符合題意。故選A。14.大花杓蘭是一種瀕危藥用植物,研究人員利用其地下芽,實現了大花杓蘭苗株大規(guī)模培養(yǎn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過程證明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B.該培養(yǎng)技術能保持植物的優(yōu)良品質C.該過程中發(fā)生了細胞的分化D.只有培養(yǎng)地下芽才能得到完整植株【答案】D【分析】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指的是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或是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yǎng)在特制的培養(yǎng)基上,通過細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漸發(fā)育成完整的植物體。【詳解】A、分析題意,本過程是將大花杓蘭地下芽培育為大花杓蘭苗株的過程,該過程證明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A正確;B、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方式,該培養(yǎng)技術能保持植物的優(yōu)良品質,B正確;C、該過程中分化出根和芽等不同器官,發(fā)生了細胞的分化,C正確;D、理論上植物細胞都具有發(fā)育為完整個體的潛能,故不只是培養(yǎng)地下芽才能得到完整植株,D錯誤。故選D。15.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的原因是()A.細胞增殖 B.細胞衰老 C.細胞壞死 D.細胞凋亡【答案】D【分析】細胞死亡包括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等方式:(1)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細胞凋亡。比如人在胚胎時期尾部細胞自動死亡、蝌蚪尾部細胞自動死亡、胎兒手指間細胞自動死亡、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等。(2)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如極端的物理、化學因素或嚴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況下,由細胞正常的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叫作細胞壞死。比如骨細胞壞死、神經細胞壞死等。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這個過程叫作細胞凋亡,是一個主動過程。【詳解】A、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這個過程叫作細胞凋亡,而不是細胞增殖,A錯誤;B、細胞衰老是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一個階段,表現為細胞維持自身穩(wěn)定的能力和適應的能力降低。細胞衰老是生理活動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過程。而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為細胞凋亡,B錯誤;C、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如極端物理、化學因素或嚴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況下,由細胞正常的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叫作細胞壞死,為被動過程,C錯誤;D、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這個過程叫作細胞凋亡,D正確。故選D。16.果蠅作為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不包括()A.比較常見,具有危害性B.生長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D.子代數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答案】A【分析】由于果蠅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身體較小、所需培養(yǎng)空間小,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子代數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等優(yōu)點,果蠅常用作生物科學研究的實驗材料?!驹斀狻緼、果蠅比較常見,具有危害性,不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A符合題意;B、果蠅容易培養(yǎng),繁殖周期短,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B不符合題意;C、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C不符合題意;D、果蠅子代數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D不符合題意。故選A。17.下列各對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答案】B【分析】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判斷生物的性狀是否屬于相對性狀,需要扣住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答題。【詳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不是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屬于相對性狀,B正確;C、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不是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同種生物,不屬于相對性狀,D錯誤。故選B。18.番茄的紅果色(R)對黃果色(r)為顯性??赏ㄟ^雜交實驗鑒定一株結紅果的番茄植株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下列植株不可用來做雜交鑒定的是()A.紅果純合子 B.黃果純合子C.該紅果植株 D.紅果雜合子【答案】A【詳解】常用的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優(yōu)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A、由于紅果純合子的基因型為RR,所以無論該紅果基因型是RR還是Rr,與紅果純合子雜交后代都是紅果(R_),故不能通過與紅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A符合題意;B、黃果純合子的基因型為rr,紅果植株基因型(RR或Rr)可通過與黃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該紅果植株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該紅果植株是雜合子,B不符合題意;C、可通過該紅果植株自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該紅果植株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該紅果植株是雜合子,C不符合題意;D、可通過與紅果雜合子雜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該紅果植株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該紅果植株是雜合子,D不符合題意。故選A。19.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該生物測交后代中,與兩個親本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是()A.25% B.50% C.75% D.100%【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詳解】A、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親代為AaBb×aabb,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不同的個體(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A錯誤;B、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根據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親代為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B正確;C、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不同的個體(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C錯誤;D、該生物測交后代中,與兩個親本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是50%,D錯誤。故選B。20.如圖為顯微鏡下二倍體細葉百合(2n=24)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某一時期的圖像。該圖像處于的時期是()A.減數分裂Ⅰ中期 B.減數分裂Ⅰ的后期C.減數分裂Ⅱ的中期 D.減數分裂Ⅱ的后期【答案】D【分析】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斀狻考毎兄z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加倍,此時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ABC錯誤,D正確。故選D。21.在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是()A.莢膜多糖 B.蛋白質 C.R型細菌的DNA D.S型細菌的DNA【答案】D【分析】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思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詳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S型細菌的DNA是使R型細菌發(fā)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D符合題意。故選D。22.下列物質由大到小的層次關系是()A.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 B.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答案】A【分析】(1)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脫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體上,且一條染色體含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驹斀狻咳旧w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為脫氧核苷酸,所以它們的關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23.下列關于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主要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核苷酸通過肽鍵互相連接B.A與T配對,C與G配對C.DNA分子的兩條鏈方向相同D.堿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內側【答案】B【分析】DNA的雙螺旋結構: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驹斀狻緼、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互相連接,A錯誤;B、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與T配對,C與G配對,B正確;C、DNA分子的兩條鏈方向相反,C錯誤;D、堿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側,D錯誤。故選B。24.一個DNA分子復制完畢后,新形成的DNA子鏈()A.是DNA母鏈的片段B.與DNA母鏈之一相同C.與DNA母鏈相同,但U取代TD.與DNA母鏈完全不同【答案】B【分析】DNA在進行復制的時,堿基對間的氫鍵斷裂,雙鏈解旋分開,以每條鏈作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補鏈,經過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兩個新的DNA分子,每個子代DNA分子的兩條鏈中都有一條來自親代DNA,一條是新合成的?!驹斀狻緼、由于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所以DNA復制完畢后,得到的DNA子鏈不可能是DNA母鏈的片段,A錯誤;B、由于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因此復制完畢,新形成的DNA子鏈與DNA模板鏈互補,與母鏈之一相同,B正確;C、DNA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A與T配對,G與C配對,新形成的DNA子鏈與DNA模板鏈互補,另一條母鏈相同,C錯誤;D、由于復制是以DNA的雙鏈為模板,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鏈與DNA模板鏈互補,與母鏈之一相同,D錯誤。故選B。25.水稻細胞中某一表觀遺傳相關酶基因表達異常,高溫環(huán)境下該酶不能正常乙酰化修飾靶基因,導致水稻發(fā)育顯著缺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酶改變靶基因堿基排列順序B.該酶可影響靶基因的表達C.環(huán)境和基因共同決定水稻性狀D.該酶導致的表型變化可遺傳【答案】A【分析】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表觀遺傳現象普遍存在于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和衰老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詳解】A、表觀遺傳現象由于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改變,A錯誤;B、表觀遺傳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過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B正確;C、性狀是由環(huán)境和基因共同決定的,C正確;D、表觀遺傳會導致表型發(fā)生變化,并且可遺傳,D正確。故選A。26.離子束是一種輻射源。用離子束照射番茄種子,選育得到的“魯番茄7號”有早熟、果實大等特點。這種育種方式屬于()A.誘變育種 B.多倍體育種C.雜交育種 D.單倍體育種【答案】A【分析】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或化學因素使生物的基因發(fā)生突變,形成新性狀的方法。雜交育種利用的是基因重組的原理,將兩種不同生物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在一個個體身上?!驹斀狻緼、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材料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進而獲得新性狀的育種途徑,根據題意“用離子束照射番茄種子,選育得到的“魯番茄7號”有早熟、果實大等特點”,可知該育種途徑為誘變育種,A正確;B、多倍體育種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萌發(fā)的種子和幼苗,獲得染色體數加倍的新品種,題中沒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不屬于多倍體育種,B錯誤;C、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題中沒有進行雜交,不屬于雜交育種,C錯誤;D、單倍體育種是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單倍體幼苗并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純合植物的方法,題中沒有采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和秋水仙素處理,不屬于單倍體育種,D錯誤。故選A。27.市面上出現的“淡水三文魚”其實是一種在淡水中養(yǎng)殖的三倍體虹鱒魚,是由四倍體虹鱒魚和普通二倍體虹鱒魚雜交產生的,具有生長周期短、成本低、肉質好等特點。培育這種虹鱒魚涉及到的變異類型為()A.染色體數目變異 B.染色體結構變異C.基因突變 D.基因重組【答案】A【分析】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驹斀狻糠治鲱}意,“淡水三文魚”其實是一種在淡水中養(yǎng)殖的三倍體虹鱒魚,是由四倍體虹鱒魚和普通二倍體虹鱒魚雜交產生的,該過程中涉及染色體組數目的變化,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A符合題意。故選A。28.慢性粒細胞白血?。–ML)病人白細胞中常出現“費城染色體”,其形成機制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此病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A.染色體片段的缺失B.染色體片段的增加C.染色體片段位置的顛倒D.染色體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體上【答案】D【分析】染色體結構變異:(1)缺失: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2)重復: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蠅的棒眼現象是染色體上的部分重復引起的。(3)倒位:染色體某一片段的位置顛倒了180度,造成染色體內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或同一條染色體上的不同區(qū)域?!驹斀狻坑蓤D可知,9號染色體上含A基因的片段與22號染色體上含B基因的片段發(fā)生互換,形成了費城染色體,是染色體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體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故選D。29.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0%,Aa的個體占20%,aa的個體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頻率分別是()A.70%、30% B.50%、50% C.90%、10% D.80%、20%【答案】D【分析】計算種群基因頻率的方法是: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詳解】ABCD、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0%,Aa的個體占20%,aa的個體占10%。根據公式,A=70%+1/2×20%=80%,a=1-A=20%。ABC錯誤,D正確。故選D。30.雙參是一種高山植物,與低海拔物種金銀花親緣關系近。與金銀花比較,雙參中與耐低溫、耐缺氧、耐高輻射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偏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雙參高表達耐低溫基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雙參種群耐缺氧基因頻率可能高于金銀花C.耐低溫基因是在高海拔環(huán)境中誘導產生的D.高表達耐性基因使雙參能適應高海拔環(huán)境【答案】C【分析】現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驹斀狻緼、分析題意可知,與金銀花比較,雙參中與耐低溫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偏高,而雙參是一種高山植物,說明雙參高表達耐低溫基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A正確;B、雙參中與耐缺氧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偏高,據此推測雙參種群耐缺氧基因頻率可能高于金銀花,B正確;C、耐低溫基因是突變產的,高海拔環(huán)境只是選擇并保存該類型的基因,C錯誤;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方向,高表達耐性基因使雙參能適應高海拔環(huán)境,D正確。故選C。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5小題,共40分。31.巨桉是生長快、耐寒性強、用途廣、經濟效益高的樹種。我國南方夏季洪澇災害頻繁發(fā)生,易形成澇漬。為探究巨桉對澇漬的耐受性,科研人員進行實驗。(1)將長勢相同的盆栽巨桉幼樹分成7組,每組5株。每7天將1組進行水淹,直至第1個處理組葉片開始變色或變形時結束。①其中一組不進行澇漬處理,其作用是作為_____。②統(tǒng)計實驗前后各組株高的_____,并計算平均值X(如圖1),結果說明澇漬對巨桉的生長有_____作用。(2)進一步測定各組的根系活力,發(fā)現根系活力隨處理時間的增加而減弱,其原因是澇漬環(huán)境導致根系缺氧,根細胞的有氧呼吸減弱,供能減少,影響根對水和_____的吸收。(3)根吸收的Mg2+參與構成葉綠素,推測葉綠素含量隨澇漬處理時間的增加而減少??墒褂胈____作為提取液,提取光合色素并測定含量(如圖2),證明該推測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4)綜上所述,請完善澇漬對巨桉生長的影響機制:澇漬→_____→生長狀況改變(按正確順序填寫下列字母)。A.葉綠素含量減少B.根細胞呼吸減弱C.光合速率降低D.Mg2+吸收量減少E.有機物積累減少【答案】(1)①.對照②.增加量③.抑制(2)無機鹽(3)①.無水乙醇②.合理(4)B→D→A→C→E【分析】無機鹽主要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Mg2+是葉綠素的必要成分。(2)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如Ca2+可調節(jié)肌肉收縮和血液凝固,血鈣過高會造成肌無力,血鈣過低會引起抽搐。(3)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和細胞的形態(tài)。(1)分析題意,本實驗目的是探究巨桉對澇漬的耐受性,實驗過程中將長勢相同的盆栽巨桉幼樹分成7組,每組5株。每7天將1組進行水淹,直至第1個處理組葉片開始變色或變形時結束。①其中一組不進行澇漬處理,其作用是作為對照,以便與實驗組進行比較。②分析圖1,實驗的自變量是處理時間,因變量是株高,說明該過程需要統(tǒng)計實驗前后各組株高的增加量,并計算平均值X;與對照組(0)相比,實驗組的株高降低,說明澇漬對巨桉的生長有抑制作用。(2)根系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且吸收方式是主動運輸,根細胞的有氧呼吸減弱,供能減少,影響根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3)色素易溶于有機溶劑,故可使用無水乙醇作為提取液;據圖可知,與對照組(0)相比,實驗組的各種色素含量均降低,且隨時間延長降低越明顯,故推測葉綠素含量隨澇漬處理時間的增加而減少是合理的。(4)綜上所述,澇漬對巨桉生長的影響機制是:澇漬→B根細胞呼吸減弱→DMg2+吸收量減少

→A葉綠素含量減少→C光合速率降低→E有機物積累減少。32.D蛋白是酵母中一種主要的線粒體動力相關蛋白。編碼D蛋白的基因缺失會導致酵母細胞的生長被抑制,線粒體數目減少。(1)為研究D基因缺失對酵母有絲分裂和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如圖為D基因對酵母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影響的實驗結果。①分裂期的后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_____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由_____牽引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此過程中可觀察到紡錘體不斷伸長直至斷裂。②實驗結果顯示,與野生型相比,D基因缺失的菌株中紡錘體開始伸長到斷裂的時間_____,后期紡錘體伸長的速度_____。說明D蛋白對有絲分裂具有_____(填“促進”或“抑制”)作用。(2)線粒體是真核細胞_____的主要場所,為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據此推測,D基因缺失的菌株產生的_____相對含量顯著低于野生型。實驗結果支持這個推測。【答案】(1)①.姐妹單色單體②.紡錘絲③.延長④.減慢⑤.促進(2)①.有氧呼吸②.能量【分析】有絲分裂過程:(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即染色體的復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4)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的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1)分裂期的后期的特點是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由紡錘絲牽引分別移向細胞的兩極。據圖可知,與野生型相比,D基因缺失的菌株中紡錘體開始伸長到斷裂的時間延長,后期紡錘體伸長的速度減慢。說明D蛋白對有絲分裂具有促進作用。(2)編碼D蛋白的基因缺失會導致酵母細胞的生長被抑制,線粒體數目減少。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細胞提供能量,D基因缺失的菌株線粒體少,產生的能量少。33.人類家族性A-1型短指(趾)癥于1903年發(fā)現,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指(趾)節(jié)縮短。(1)如圖表示某個A-1型短指(趾)癥家系,推測該病最可能是一種常染色體_____性遺傳病。(2)與正常基因相比,該病致病基因中有3個不同位置堿基對發(fā)生替換,這種現象屬于_____。該致病基因轉錄形成的_____與核糖體結合后,合成的蛋白質因_____發(fā)生改變,不具有正常功能。(3)科研人員構建該疾病的模型鼠并進行研究。①觀察胚胎期小鼠指骨形成情況,與野生型小鼠相比,模型鼠胚胎期指骨細胞數目_____,說明模型構建成功。②研究發(fā)現,致病基因表達的蛋白質不能有效促進相關干細胞增殖并向指骨遷移和_____,從而導致指骨尺寸不足,模型鼠短指(趾)。(4)A-1型短指(趾)癥致病機制的研究主要在_____(填“個體”或“分子”)水平上進行??赏ㄟ^_____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對該病進行檢測和預防?!敬鸢浮浚?)顯(2)①.基因突變②.mRNA③.結構(3)①.減少②.分化(4)①.分子②.基因檢測【分析】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大類。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叫作基因突變。題圖分析每一代都有患者,最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1)據圖分析,該病表現為世代連續(xù)遺傳,最可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2)基因中有3個不同位置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引起的基因堿基序列的改變,屬于基因突變,基因轉錄形成mRNA,再翻譯形成蛋白質因結構改變而功能改變。(3)由于致病基因影響指骨細胞的增殖和發(fā)育,因此模型鼠的胚胎期指骨細胞數目會減少,驗證模型構建的成功。致病基因表達的異常蛋白質導致干細胞不能正常增殖和向指骨遷移、分化,因此指骨尺寸不足,模型鼠出現短指(趾)現象。(4)該病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的,致病機制研究集中在分子水平,可通過基因檢測和產前診斷來檢測和預防該疾病。34.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治療重度感染的一類藥物。下表為該類抗生素在某醫(yī)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量及某細菌的耐藥情況。年份2005200620072008該類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0.0740.120.140.19某種細菌對該類抗生素的耐藥率(%)2.66.1110.925.5(1)據表可知,隨著該類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細菌耐藥率_____,說明兩者之間存在_____(填“正相關”或“負相關”)的關系。(2)細菌耐藥率的變化是由于細菌種群中原本存在_____基因,抗生素起_____作用,導致耐藥基因在細菌種群中的_____逐年上升。(3)依據上述分析,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能帶來的后果是_____。為避免這種后果,生活中可行的做法是_____?!敬鸢浮浚?)①.逐年增強②.正相關(2)①.耐藥②.選擇③.基因頻率(3)①.細菌的耐藥性逐漸提高②.合理使用抗生素,禁止濫用抗生素【分析】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首先細菌的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抗生素時,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钕聛淼目顾幮詮姷募毦敝车暮蟠械目顾幮詮?,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時,又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樣經過抗生素的長期選擇,就出現了現在一種新的耐藥性細菌。(1)根據表中數據可知,2005-2008年,住院患者該類抗生素人均使用量逐年增加,某種細菌對該抗生素的耐藥率也逐年增加,故這種細菌耐藥率的變化與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間存在呈正相關。(2)從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角度看,細菌中本來就存在著抗藥性的差異,所以有耐藥性的基因,抗生素的作用是對細菌進行自然選擇,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存活下來,并繁殖后代,經過長時間的變異、自然選擇,使病菌的抗藥性逐漸升高,即耐藥性基因在細菌種群中的基因頻率逐年上升。(3)人類不斷研發(fā)和使用新的抗生素,細菌對新藥的耐藥性也在不斷提高,我們應該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濫用,以防止產生超級細菌等。35.學習下列材料,回答(1)~(4)題?!按题被虻陌l(fā)現及研究進展研究人員在篩選影響果蠅胚胎發(fā)育的基因時,第一次發(fā)現了“刺猬”基因,該基因突變體阻礙果蠅正常發(fā)育過程,使果蠅原本無剛毛的體節(jié)也長出了剛毛,形似刺猬,故被命名為“刺猬”基因(Hedgehog基因)。Hedgehog基因編碼分泌蛋白Hedgehog(Hh蛋白),在核糖體合成的Hh前體蛋白沒有生理功能,需要進入內質網剪切并加工(如下圖):Hh前體蛋白被分解成羧基結構域(Hh—C)和氨基結構域(Hh—N)兩部分,隨后Hh—C充當膽固醇轉移酶,結合膽固醇分子并將其轉移給Hh—N,完成膽固醇化修飾的Hh—N進一步發(fā)生棕櫚酸酯修飾,雙重脂質修飾促進了Hh—N成熟并使其具備信號轉導功能。研究發(fā)現,胚胎時期機體依賴大量的Hh蛋白促進細胞分裂與個體生長,而胚胎發(fā)育成熟后,Hh蛋白逐漸失活并減少,導致細胞與個體的衰老。因此,Hh蛋白代表了一個重要的抗衰老信號。如果能夠在衰老組織中重新恢復或提高Hh蛋白的表達水平,則有望恢復老化細胞增殖,刺激組織再生,從而逆轉衰老過程。針對這一設想,科學家已經在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缺血、骨骼肌缺血等老年疾病中開展研究。我們期待神秘的“刺猬”基因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1)Hh前體蛋白的合成包括轉錄和_____。轉錄過程中需要的酶主要是_____。(2)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并追蹤Hh蛋白的Hh—C和Hh—N,發(fā)現Hh—C發(fā)揮催化功能后離開_____(填細胞器),在細胞質基質中被降解,Hh—N則被轉運至_____(填細胞器),并最終分泌到胞外發(fā)揮作用。(3)關于Hh蛋白的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A.Hh蛋白在調節(jié)干細胞增殖和分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B.Hh蛋白異常低表達可能會促進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C.Hh蛋白相關基因的突變、缺失可能會導致組織生長遲緩(4)結合文中內容,說出應用Hh蛋白治療早衰或癌癥的思路_____。【答案】(1)①.翻譯②.RNA聚合酶(2)①.內質網②.高爾基體(3)AC(4)在早衰病人中提高Hh蛋白的表達水平,延緩早衰(或:在癌癥病人中降低Hh蛋白的表達水平,減緩癌細胞的增殖)【分析】轉錄過程以四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翻譯過程以氨基酸為原料,以轉錄過程產生的mRNA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產生多肽鏈。多肽鏈經過折疊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1)Hh前體蛋白是基因的表達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過程;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中需要的酶主要是RNA聚合酶。(2)分析題意,Hh蛋白屬于分泌蛋白,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車間,此后需要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并追蹤Hh蛋白的Hh—C和Hh—N,發(fā)現Hh—C發(fā)揮催化功能后離開內質網,再經高爾基體加工,并最終分泌到胞外發(fā)揮作用。(3)A、分析題意,胚胎時期機體依賴大量Hh蛋白促進細胞分裂與個體生長,而胚胎發(fā)育成熟后,Hh蛋白逐漸失活并減少,導致細胞與個體的衰老,故Hh蛋白在調節(jié)干細胞增殖和分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A正確;B、分析題意,“如果能夠在衰老組織中重新恢復或提高Hh蛋白的表達水平,則有望恢復老化細胞增殖,刺激組織再生”,據此推測Hh蛋白異常高表達可能會促進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B錯誤;C、Hh蛋白在調節(jié)干細胞增殖和分化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Hh蛋白相關基因的突變、缺失可能會導致組織生長遲緩,C正確。故選AC(4)結合文中內容可知,應用Hh蛋白治療早衰或癌癥的思路是:在早衰病人中提高Hh蛋白的表達水平,延緩早衰(或:在癌癥病人中降低Hh蛋白的表達水平,減緩癌細胞的增殖)。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適應性測試考生須知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本試卷共8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共30小題(共60分);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40分)。3.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4.考試結束后,考生應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細胞學說揭示了()A.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B.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C.細胞為什么能產生新的細胞 D.認識細胞的曲折過程【答案】B【分析】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4)魏爾肖提出“一切細胞都來自之前存在的細胞”,認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為細胞學說作了重要補充。【詳解】A、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沒有揭示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qū)別,A錯誤;B、細胞學說闡明了動植物都以細胞為基本單位,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B正確;C、細胞學說表明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但沒有揭示細胞為什么能產生新細胞,C錯誤;D、細胞學說并沒有說明人類認識細胞過程,D錯誤。故選B。2.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可以用于細胞內合成()A.蔗糖 B.脂肪酸 C.甘油 D.核酸【答案】D【分析】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核糖的元素組成是C、H、O;脂肪的元素組成也是C、H、O,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驹斀狻緼、蔗糖屬于糖類,元素組成是C、H、O,不含N和P,故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不能用于合成蔗糖,A錯誤;BC、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和甘油的元素組成是C、H、O,不含N和P,故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不能用于合成脂肪和脂肪酸,BC錯誤;D、核酸的元素組成是C、H、O、N、P,故水稻和玉米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和磷酸鹽,可以用于細胞內合成核酸,D正確。故選D。3.下圖表示細胞中發(fā)生的水解反應。若生物大分子為蛋白質,則其單體是()A.葡萄糖 B.DNA C.氨基酸 D.淀粉【答案】C【分析】蛋白質、核酸(包括DNA和RNA)、多糖(包括纖維素、淀粉、糖原)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組成這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又稱為單體的多聚體。【詳解】AD、葡萄糖是組成纖維素、淀粉、糖原的單體,AD錯誤;B、組成DNA的單體是脫氧核苷酸,B錯誤;C、組成蛋白質的單體是氨基酸,C正確。故選C。4.細菌被歸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A.細胞體積小 B.單細胞 C.沒有核膜 D.沒有DNA【答案】C【分析】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因此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據此答題。【詳解】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因此細菌被歸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沒有核膜,C正確。故選C。5.西瓜果實甜美多汁,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喜愛,其營養(yǎng)物質主要儲存在()A.葉綠體 B.液泡 C.細胞質基質 D.細胞間隙【答案】B【分析】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能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液泡:保持細胞的滲透壓和膨脹狀態(tài),內有細胞液,細胞液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細胞質基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驹斀狻恳号輧群毎海渲杏袩o機鹽、蛋白質,色素等成分,西瓜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存在于液泡中,ACD錯誤,B正確。故選B。6.黏多糖貯積癥患者由于特定細胞器中酶缺陷導致兩種黏多糖無法正常水解,在細胞中形成病理性堆積,累及多器官并影響生理功能。判斷這兩種黏多糖在細胞中堆積的主要場所是()A.高爾基體 B.溶酶體 C.核糖體 D.中心體【答案】B【分析】溶酶體內含有許多種水解酶,能夠分解很多種物質以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被比喻為細胞內的“酶倉庫”“消化系統(tǒng)”?!驹斀狻咳苊阁w是細胞的消化車間,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夠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由題意可知,黏多糖貯積癥患者由于特定細胞器中酶缺陷導致兩種黏多糖無法正常水解,在細胞中形成病理性堆積,據此推測這兩種黏多糖在細胞中堆積的主要場所是溶酶體,B符合題意。故選B。7.研究人員發(fā)現,當植物處在高鹽條件下,膜上載體蛋白S可被激活,將Na+轉運到細胞外,該過程消耗了能量。S蛋白轉運Na+的跨膜運輸方式是()A.自由擴散 B.協(xié)助擴散C.主動運輸 D.胞吐作用【答案】C【分析】(1)被動運輸:物質由濃度較高的一側轉運至濃度較低的一側。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2)主動運輸:物質由濃度較低的一側轉運至濃度較高的一側,需要消耗能量,必須有載體蛋白參與。(3)胞吞胞吐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載體蛋白?!驹斀狻坑深}意可知,Na+轉運到細胞外,該過程消耗了能量,且需要載體蛋白,這種轉運方式屬于主動運輸,ABD錯誤,C正確。故選C。8.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學鍵和磷酸基團的數目分別是()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答案】A【分析】ATP的結構: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詳解】一分子ATP中,含有3個磷酸基團,三個磷酸基團之間通過兩個特殊化學鍵(~)連接,結構式為A-P~P~P,BCD錯誤,A正確。故選A。9.海參離開海水時會發(fā)生自溶,即構成體壁和腸的蛋白質、糖類均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且降解程度受到溫度、pH、鹽度的影響。據此推測,促使海參“自溶”的物質最可能是()A.水 B.NaCl C.糖類 D.蛋白質【答案】D【分析】當海參離開海水后,在短時間內會自己融化掉,化作水狀,溶解的無影無蹤,同時干海參接觸到油,頭發(fā)等物質也會自溶。海參離開水之后會發(fā)生自溶是因為海參的體壁內存在著一種自溶酶,當它在夏季里或者離開海水時間太長,在6到7小時的時間內,體壁就會變形,自溶酶發(fā)生反應融化成了膠體?!驹斀狻扛鶕}意,海參離開海水時會發(fā)生自溶,且降解程度受到溫度、pH、鹽度的影響,因此可以判斷是某種酶引起了海參“自溶”,酶的化學本質主要是蛋白質,ABC錯誤,D正確。故選D。10.“自動釀酒綜合征”患者的腸道內某種酵母菌大量增殖,產生的酒精可使患者進入醉酒狀態(tài),產生酒精的過程()A.不需要酶的催化 B.在線粒體中進行C.屬于有氧呼吸過程 D.需要糖類等有機物【答案】D【分析】無氧呼吸過程: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相同;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轉化成乳酸?!驹斀狻坑深}意知,“自動釀酒綜合征”患者的腸道內某種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酵母菌無氧呼吸過程需要酶的催化,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分解的是糖類等有機物,所以ABC錯誤,D正確。故選D。11.結合細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采用快速短跑進行有氧運動B.定期地給花盆中的土壤松土C.真空包裝食品以延長保質期D.包扎傷口選用透氣的創(chuàng)可貼【答案】A【分析】有氧呼吸消耗有機物、氧氣、水,生成二氧化碳、水,釋放大量能量;無氧呼吸消耗有機物,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釋放少量能量?!驹斀狻緼、快速短跑時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過多的乳酸,所以一般提倡慢跑,A錯誤;B、定期地給花盆中的土壤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氣的量,增強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釋放能量,促進對無機鹽的吸收,B正確;C、真空包裝可隔絕空氣,使袋內缺乏氧氣,可以降低細胞的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分解,且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以延長保質期,C正確;D、用透氣的消毒紗布包扎傷口構成有氧環(huán)境,從而抑制厭氧型細菌的繁殖,D正確。故選A。12.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下圖為葉綠體的模式圖,其中光反應發(fā)生在()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分析】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外表有雙層膜,基粒由類囊體堆疊而成,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光合色素分布于類囊體薄膜上。光合作用的酶分布于葉綠體基質、基粒(或類囊體)?!驹斀狻繄D中①為葉綠體外膜、②為葉綠體內膜、③為類囊體、④為葉綠體基質。光反應發(fā)生在類囊體③上,暗反應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④中,C正確,ABD錯誤。故選C。13.采用一定量羥基脲加入菠菜根尖培養(yǎng)液,能特異性抑制DNA合成,使細胞分裂停止。羥基脲發(fā)生作用是在細胞分裂的()A.分裂間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答案】A【分析】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個細胞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包括分裂間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間期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為分裂期提供物質準備?!驹斀狻考毎至验g期主要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采用一定量羥基脲加入菠菜根尖培養(yǎng)液,能特異性抑制DNA合成,則羥基脲發(fā)生作用是在細胞分裂的間期,A符合題意。故選A。14.大花杓蘭是一種瀕危藥用植物,研究人員利用其地下芽,實現了大花杓蘭苗株大規(guī)模培養(yǎn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過程證明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B.該培養(yǎng)技術能保持植物的優(yōu)良品質C.該過程中發(fā)生了細胞的分化D.只有培養(yǎng)地下芽才能得到完整植株【答案】D【分析】植物的組織培養(yǎng)指的是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或是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yǎng)在特制的培養(yǎng)基上,通過細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漸發(fā)育成完整的植物體。【詳解】A、分析題意,本過程是將大花杓蘭地下芽培育為大花杓蘭苗株的過程,該過程證明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A正確;B、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是一種無性繁殖的方式,該培養(yǎng)技術能保持植物的優(yōu)良品質,B正確;C、該過程中分化出根和芽等不同器官,發(fā)生了細胞的分化,C正確;D、理論上植物細胞都具有發(fā)育為完整個體的潛能,故不只是培養(yǎng)地下芽才能得到完整植株,D錯誤。故選D。15.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的原因是()A.細胞增殖 B.細胞衰老 C.細胞壞死 D.細胞凋亡【答案】D【分析】細胞死亡包括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等方式:(1)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叫細胞凋亡。比如人在胚胎時期尾部細胞自動死亡、蝌蚪尾部細胞自動死亡、胎兒手指間細胞自動死亡、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細胞的清除等。(2)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如極端的物理、化學因素或嚴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況下,由細胞正常的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叫作細胞壞死。比如骨細胞壞死、神經細胞壞死等。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這個過程叫作細胞凋亡,是一個主動過程?!驹斀狻緼、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這個過程叫作細胞凋亡,而不是細胞增殖,A錯誤;B、細胞衰老是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一個階段,表現為細胞維持自身穩(wěn)定的能力和適應的能力降低。細胞衰老是生理活動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過程。而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為細胞凋亡,B錯誤;C、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如極端物理、化學因素或嚴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況下,由細胞正常的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叫作細胞壞死,為被動過程,C錯誤;D、雞在胚胎發(fā)育早期趾間有蹼狀結構,隨著胚胎的發(fā)育,蹼逐漸消失,這個過程叫作細胞凋亡,D正確。故選D。16.果蠅作為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不包括()A.比較常見,具有危害性B.生長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D.子代數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答案】A【分析】由于果蠅具有生長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身體較小、所需培養(yǎng)空間小,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子代數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等優(yōu)點,果蠅常用作生物科學研究的實驗材料。【詳解】A、果蠅比較常見,具有危害性,不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A符合題意;B、果蠅容易培養(yǎng),繁殖周期短,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B不符合題意;C、具有易于區(qū)分的相對性狀,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C不符合題意;D、果蠅子代數目多,有利于獲得客觀的實驗結果,是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所具備的優(yōu)點之一,D不符合題意。故選A。17.下列各對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答案】B【分析】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判斷生物的性狀是否屬于相對性狀,需要扣住關鍵詞“同種生物”和“同一性狀”答題。【詳解】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不是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同種生物相同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屬于相對性狀,B正確;C、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不是同一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C錯誤;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同種生物,不屬于相對性狀,D錯誤。故選B。18.番茄的紅果色(R)對黃果色(r)為顯性。可通過雜交實驗鑒定一株結紅果的番茄植株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下列植株不可用來做雜交鑒定的是()A.紅果純合子 B.黃果純合子C.該紅果植株 D.紅果雜合子【答案】A【詳解】常用的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優(yōu)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A、由于紅果純合子的基因型為RR,所以無論該紅果基因型是RR還是Rr,與紅果純合子雜交后代都是紅果(R_),故不能通過與紅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A符合題意;B、黃果純合子的基因型為rr,紅果植株基因型(RR或Rr)可通過與黃果純合子雜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該紅果植株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該紅果植株是雜合子,B不符合題意;C、可通過該紅果植株自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該紅果植株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該紅果植株是雜合子,C不符合題意;D、可通過與紅果雜合子雜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紅果,則該紅果植株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紅果也有黃果,則該紅果植株是雜合子,D不符合題意。故選A。19.某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該生物測交后代中,與兩個親本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是()A.25% B.50% C.75% D.100%【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斀狻緼、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親代為AaBb×aabb,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不同的個體(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A錯誤;B、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測交,根據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親代為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B正確;C、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與親本基因型不同的個體(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C錯誤;D、該生物測交后代中,與兩個親本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是50%,D錯誤。故選B。20.如圖為顯微鏡下二倍體細葉百合(2n=24)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某一時期的圖像。該圖像處于的時期是()A.減數分裂Ⅰ中期 B.減數分裂Ⅰ的后期C.減數分裂Ⅱ的中期 D.減數分裂Ⅱ的后期【答案】D【分析】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驹斀狻考毎兄z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數目加倍,此時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處于減數分裂Ⅱ后期,ABC錯誤,D正確。故選D。21.在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是()A.莢膜多糖 B.蛋白質 C.R型細菌的DNA D.S型細菌的DNA【答案】D【分析】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思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詳解】S型菌的DNA分子是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S型細菌的DNA是使R型細菌發(fā)生穩(wěn)定遺傳變化的物質,D符合題意。故選D。22.下列物質由大到小的層次關系是()A.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 B.染色體→DNA→脫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體→脫氧核苷酸→DNA【答案】A【分析】(1)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單位和結構單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脫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體上,且一條染色體含有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驹斀狻咳旧w主要由蛋白質和DNA組成,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為脫氧核苷酸,所以它們的關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23.下列關于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主要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核苷酸通過肽鍵互相連接B.A與T配對,C與G配對C.DNA分子的兩條鏈方向相同D.堿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內側【答案】B【分析】DNA的雙螺旋結構: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詳解】A、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互相連接,A錯誤;B、在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堿基通過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與T配對,C與G配對,B正確;C、DNA分子的兩條鏈方向相反,C錯誤;D、堿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側,D錯誤。故選B。24.一個DNA分子復制完畢后,新形成的DNA子鏈()A.是DNA母鏈的片段B.與DNA母鏈之一相同C.與DNA母鏈相同,但U取代TD.與DNA母鏈完全不同【答案】B【分析】DNA在進行復制的時,堿基對間的氫鍵斷裂,雙鏈解旋分開,以每條鏈作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補鏈,經過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生成兩個新的DNA分子,每個子代DNA分子的兩條鏈中都有一條來自親代DNA,一條是新合成的。【詳解】A、由于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所以DNA復制完畢后,得到的DNA子鏈不可能是DNA母鏈的片段,A錯誤;B、由于DNA復制是半保留復制,因此復制完畢,新形成的DNA子鏈與DNA模板鏈互補,與母鏈之一相同,B正確;C、DNA復制時遵循堿基互補配對,A與T配對,G與C配對,新形成的DNA子鏈與DNA模板鏈互補,另一條母鏈相同,C錯誤;D、由于復制是以DNA的雙鏈為模板,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鏈與DNA模板鏈互補,與母鏈之一相同,D錯誤。故選B。25.水稻細胞中某一表觀遺傳相關酶基因表達異常,高溫環(huán)境下該酶不能正常乙酰化修飾靶基因,導致水稻發(fā)育顯著缺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酶改變靶基因堿基排列順序B.該酶可影響靶基因的表達C.環(huán)境和基因共同決定水稻性狀D.該酶導致的表型變化可遺傳【答案】A【分析】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表觀遺傳現象普遍存在于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和衰老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驹斀狻緼、表觀遺傳現象由于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改變,A錯誤;B、表觀遺傳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過程發(fā)生可遺傳變化,B正確;C、性狀是由環(huán)境和基因共同決定的,C正確;D、表觀遺傳會導致表型發(fā)生變化,并且可遺傳,D正確。故選A。26.離子束是一種輻射源。用離子束照射番茄種子,選育得到的“魯番茄7號”有早熟、果實大等特點。這種育種方式屬于()A.誘變育種 B.多倍體育種C.雜交育種 D.單倍體育種【答案】A【分析】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或化學因素使生物的基因發(fā)生突變,形成新性狀的方法。雜交育種利用的是基因重組的原理,將兩種不同生物的優(yōu)良性狀集中在一個個體身上?!驹斀狻緼、誘變育種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學因素來處理生物材料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進而獲得新性狀的育種途徑,根據題意“用離子束照射番茄種子,選育得到的“魯番茄7號”有早熟、果實大等特點”,可知該育種途徑為誘變育種,A正確;B、多倍體育種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萌發(fā)的種子和幼苗,獲得染色體數加倍的新品種,題中沒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不屬于多倍體育種,B錯誤;C、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題中沒有進行雜交,不屬于雜交育種,C錯誤;D、單倍體育種是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單倍體幼苗并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純合植物的方法,題中沒有采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和秋水仙素處理,不屬于單倍體育種,D錯誤。故選A。27.市面上出現的“淡水三文魚”其實是一種在淡水中養(yǎng)殖的三倍體虹鱒魚,是由四倍體虹鱒魚和普通二倍體虹鱒魚雜交產生的,具有生長周期短、成本低、肉質好等特點。培育這種虹鱒魚涉及到的變異類型為()A.染色體數目變異 B.染色體結構變異C.基因突變 D.基因重組【答案】A【分析】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改變。染色體結構的變異主要有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染色體數目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驹斀狻糠治鲱}意,“淡水三文魚”其實是一種在淡水中養(yǎng)殖的三倍體虹鱒魚,是由四倍體虹鱒魚和普通二倍體虹鱒魚雜交產生的,該過程中涉及染色體組數目的變化,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A符合題意。故選A。28.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病人白細胞中常出現“費城染色體”,其形成機制如圖所示。據圖分析,此病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A.染色體片段的缺失B.染色體片段的增加C.染色體片段位置的顛倒D.染色體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體上【答案】D【分析】染色體結構變異:(1)缺失: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貓叫綜合征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引起的遺傳病。(2)重復: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蠅的棒眼現象是染色體上的部分重復引起的。(3)倒位:染色體某一片段的位置顛倒了180度,造成染色體內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或同一條染色體上的不同區(qū)域。【詳解】由圖可知,9號染色體上含A基因的片段與22號染色體上含B基因的片段發(fā)生互換,形成了費城染色體,是染色體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體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故選D。29.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0%,Aa的個體占20%,aa的個體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頻率分別是()A.70%、30% B.50%、50% C.90%、10% D.80%、20%【答案】D【分析】計算種群基因頻率的方法是: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驹斀狻緼BCD、在一個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70%,Aa的個體占20%,aa的個體占10%。根據公式,A=70%+1/2×20%=80%,a=1-A=20%。ABC錯誤,D正確。故選D。30.雙參是一種高山植物,與低海拔物種金銀花親緣關系近。與金銀花比較,雙參中與耐低溫、耐缺氧、耐高輻射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偏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雙參高表達耐低溫基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雙參種群耐缺氧基因頻率可能高于金銀花C.耐低溫基因是在高海拔環(huán)境中誘導產生的D.高表達耐性基因使雙參能適應高海拔環(huán)境【答案】C【分析】現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詳解】A、分析題意可知,與金銀花比較,雙參中與耐低溫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偏高,而雙參是一種高山植物,說明雙參高表達耐低溫基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A正確;B、雙參中與耐缺氧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顯著偏高,據此推測雙參種群耐缺氧基因頻率可能高于金銀花,B正確;C、耐低溫基因是突變產的,高海拔環(huán)境只是選擇并保存該類型的基因,C錯誤;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方向,高表達耐性基因使雙參能適應高海拔環(huán)境,D正確。故選C。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本部分共5小題,共40分。31.巨桉是生長快、耐寒性強、用途廣、經濟效益高的樹種。我國南方夏季洪澇災害頻繁發(fā)生,易形成澇漬。為探究巨桉對澇漬的耐受性,科研人員進行實驗。(1)將長勢相同的盆栽巨桉幼樹分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