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云霧茶-茶葉種植_第1頁
廬山云霧茶-茶葉種植_第2頁
廬山云霧茶-茶葉種植_第3頁
廬山云霧茶-茶葉種植_第4頁
廬山云霧茶-茶葉種植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廬山云霧茶-茶葉種植廬山云霧茶是漢族傳統(tǒng)名茶,是中國名茶系列之一,屬于綠茶中的一種。最早是一種野生茶,后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改造為家生茶。始于漢朝,宋代列為“貢茶”。因產(chǎn)自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而得名。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通常用“六絕”來形容廬山云霧茶,即“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云霧茶風味獨特,由于受廬山?jīng)鏊囔F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葉厚,毫多,醇甘耐泡。下面具體來認識一下:廬山云霧茶。廬山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極佳的氣候條件有利于茶樹發(fā)育和茶葉生長,因而廬山被農(nóng)業(yè)部定為名優(yōu)綠茶優(yōu)勢生產(chǎn)區(qū)域。因廬山常年云霧繚繞,廬山上的茶葉也有了“廬山云霧”這一特有稱謂。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優(yōu)勢,成就了廬山云霧茶高檔的茶葉品質(zhì)。同時廬山云霧茶嚴格的采摘要求、精細的炒制過程和高含量的香氣成分,造就了廬山云霧茶“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耐泡”的優(yōu)勢,并增添了廬山云霧茶旅游品牌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使得廬山云霧茶在2005年和2006年的中國國際茶業(yè)博覽會上連續(xù)獲獎,提高了廬山云霧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皬]山云霧”2022年開始實施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廬山種茶有1900多年的歷史,茶文化內(nèi)涵豐富,茶禪一味,與佛教文化息息相關(guān),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從佛教傳入中國,茶葉成為僧侶的必備飲品,到隨著文人騷客、僧人、落魄官吏等之間的接觸,品茶習俗慢慢地傳播開來,并成為文人的詠志之物。廬山云霧茶的主要茶區(qū)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含鄱口、五老峰、漢陽峰、小天池、仙人洞等地,這里由于江湖水汽蒸騰而形成云霧,常見云海茫茫,一年中有霧的日子可達195天之多。由于這里升溫比較慢,因此茶樹萌發(fā)多在谷雨后,即4月下旬至5月初。又由于萌芽期正值霧日最多之時,因此造就了廬山云霧茶的獨特品質(zhì)。廬山云霧茶芽肥綠潤多毫,條索緊湊秀麗,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由于受廬山?jīng)鏊囔F的氣候及日光直射時間短等條件影響,形成其獨特的優(yōu)良品質(zhì)。廬山云霧茶中富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元素,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可以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道細菌感染、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廬山云霧茶栽培條件◆喜溫喜濕茶樹喜歡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茶樹的原產(chǎn)地在中國的云南,那里四季如春,在夏天,因海拔高,氣溫低,7月份平均氣溫在22℃以下,盛夏而無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濕氣流影響下,一般較弱的寒流不能到達。1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上,隆冬而無嚴寒。那里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由于茶樹長期生活在這種溫暖而濕潤的生態(tài)條件下,因而使茶樹形成喜愛溫濕的特性。最適宜茶樹生長的溫度是日平均溫度在15—25℃之間。在這個溫度范圍內(nèi),茶樹不但生長快,而且茶葉品質(zhì)也好,日平均溫度超過25,雖然生長快,但茶葉易老化,品質(zhì)下降。茶樹生長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勻,在茶樹生長的季節(jié),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氣相對濕度以80—90%為最好?!粝补饽褪a茶樹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蔭性,它既能在強光下正常生長,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射光,生長得更好,而且品質(zhì)也可以大大提高。茶樹耐蔭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茶樹的祖先長期在光線較弱的生態(tài)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耐蔭的遺傳特性。茶樹葉片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b,葉綠素b對藍紫光的吸收率特別高,而漫射光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粝菜嵝酝寥劳寥朗遣铇滟囈陨娴幕A(chǔ)。土壤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茶樹生育和茶葉品質(zhì)。茶樹對土壤的適應(yīng)范圍比較廣泛,但要茶樹生長好,品質(zhì)優(yōu),就要求土層深厚、土壤疏松,含有機質(zhì)豐富,呈酸性反應(yīng),PH值在45—55之間。廬山云霧茶制作方法:鮮葉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左右。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條、搓條、揀剔、提毫、烘干九道工序。1.鮮葉采摘:4月底或5月初開采,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嚴格做到“三不采”,紫芽不采,病蟲葉不采,雨水葉不采。采回鮮葉置陰涼通風處,薄攤4~5小時,含水量降至70%左右開始炒制。2.殺青:每鍋投葉量為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拋炒,先抖后悶,抖悶結(jié)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fā),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轉(zhuǎn)為暗綠,即為適度。時間約6~7分鐘。3.抖散:為了及時散發(fā)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于簸盤內(nèi),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余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凈度提高。4.揉捻:在圓簸箕內(nèi)用雙手回轉(zhuǎn)滾揉,成條后,再行抖散。炒二青、理條和搓條均在鍋中進行,邊炒干,邊成條,炒至茶葉八成干時,略加揀剔,即將茶葉握入手中,利用掌力將茶條相互摩擦,使芽葉中的茸毛豎起,白毫顯露,這個過程,叫作“提毫”。最后將茶葉烘干,待茶葉用手捻能成粉末,含水量達6%時下烘,稍經(jīng)攤涼,裝罐閱讀。一般用雙手回轉(zhuǎn)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為適度。5.初干:揉捻葉放在鍋中經(jīng)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為主。6.搓條:是進一步緊結(jié)外形散發(fā)部分水分。初干葉置于手中,雙手掌心相對,四指微曲,上下理條,用力適當,反復搓條,直到條索初步緊結(jié)、白毫略為顯露、含水量減少到20%左右時即可。搓條溫度應(yīng)控制在60℃左右,時間10~15分鐘。7.做毫:通過做毫使茶條進一步緊結(jié),白毫顯露,茶葉握在的手中,兩手壓茶并搓茶團,利用掌力使茶索斷碎。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約10分鐘。8.再干:鍋溫上升到75~80℃,茶葉在鍋中不斷收堆,不斷翻散,至含水量減少到5~6%,用手捻茶可成粉時即行起鍋。再干手勢要輕,盡量減少碎斷。干茶起鍋后經(jīng)適當攤放,經(jīng)過篩分割末即可。品茗指南沖泡方法一、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即150毫升的水,用3克左右的干茶。二、一般以85度為宜(水燒開略為冷卻),這樣泡出的茶湯,才能湯色明亮,醇厚味甘。三、茶葉適量的情況下,沖泡的次數(shù)不宜超過三次,一次可溶物質(zhì)浸出50%左右;二次浸出30%左右;三次,浸出10%左右。四、因廬山云霧茶外形“條索精壯”,沖泡時采用“上投法”較佳。即先將85度開水沖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如果用的是玻璃杯,將會看到:有的茶葉直線下沉,有的茶葉徘徊緩下,有的其葉上下沉浮,舒展游動,這種過程,人們稱之為“茶舞”。不久,干茶吸足水分,逐漸展開葉片,現(xiàn)出一芽一葉,而湯面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注意事項:一般來說,廬山云霧茶的濃度高,選用腹大的壺沖泡,可避免茶湯過濃。尤以陶壺、紫砂壺為宜(切記最好不要在泡茶時將蓋子蓋死,可能將茶悶壞,這里的悶壞指的是口感與香氣上的偏差。)。沖泡時廬山云霧茶份量大約占壺身20%。價值功效云霧茶,含單寧,芳香油類和維生素較多等特點,味道濃郁清香,怡神解瀉,可以助消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