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人物故事征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9/1D/wKhkGWdWFpCAOVkBAAKolVnr5k8905.jpg)
![語文課本人物故事征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9/1D/wKhkGWdWFpCAOVkBAAKolVnr5k89052.jpg)
![語文課本人物故事征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9/1D/wKhkGWdWFpCAOVkBAAKolVnr5k89053.jpg)
![語文課本人物故事征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9/1D/wKhkGWdWFpCAOVkBAAKolVnr5k89054.jpg)
![語文課本人物故事征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9/1D/wKhkGWdWFpCAOVkBAAKolVnr5k890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課本人物故事征文TOC\o"1-2"\h\u30579第1章:孔子問道 2109071.1孔子與老子 212931.2孔子的智慧 2249341.3孔子的教育觀 2294391.4孔子的政治理想 219768第二章:孟子論人性 3186092.1人性善惡之爭 3210672.2孟子的性善論 3128292.3孟子的教育理念 327352.4孟子的仁政主張 33858第三章:莊子逍遙游 4135853.1莊子的人生觀 4208173.2莊子的逍遙思想 468563.3莊子的道德觀 4186693.4莊子的自然觀 412115第四章:曹操與劉備 5144194.1曹操的雄心壯志 5319104.2劉備的仁德之心 556054.3官渡之戰(zhàn) 5191904.4赤壁之戰(zhàn) 520232第五章:李白醉詩仙 6102225.1李白的生平簡介 6166665.2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 6205865.3李白的醉詩故事 6324325.4李白的山水情懷 622828第六章:蘇軾貶謫生涯 7276466.1蘇軾的坎坷人生 756766.2蘇軾的文學成就 7213456.3蘇軾的書畫藝術 7321146.4蘇軾的豁達人生觀 723396第7章:白居易與元稹 8270247.1白居易的文學成就 8209167.2元稹的愛情故事 83227.3中唐時期的文學風貌 868747.4二人的友誼與交往 829885第8章:杜甫憂國憂民 9216948.1杜甫的生平簡介 917098.2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 9271938.3杜甫的憂國憂民情懷 9179138.4杜甫的文學地位 92114第9章:魯迅的吶喊 9181099.1魯迅的生平簡介 10106189.2《吶喊》的創(chuàng)作背景 10235919.3《吶喊》中的經(jīng)典人物 10212849.3.1阿Q 1087219.3.2孔乙己 10140279.3.3祥林嫂 10236939.4魯迅的文學影響力 1017953第十章:巴金的家園 11941510.1巴金的生平簡介 112941010.2《家》的創(chuàng)作背景 112197910.3《家》中的親情、友情與愛情 112527810.4巴金的人文關懷 11第1章:孔子問道1.1孔子與老子公元前527年,春暖花開之際,孔子帶著弟子們風塵仆仆,踏上了問道之旅。他們一路跋涉,終于來到了老子居住的魯山腳下??鬃由钪献拥膶W識淵博,特來請教。老子聞聽孔子到來,親自出門迎接。兩位圣人相見,彼此敬意油然而生??鬃犹撔恼埥蹋献觿t以謙遜的態(tài)度回應。兩人相互交流,探討道德、人生、宇宙之道,彼此受益匪淺。1.2孔子的智慧孔子在問道過程中,展現(xiàn)出非凡的智慧。他主張“仁愛”,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他認為,仁愛之心,才能化解社會矛盾,實現(xiàn)國家安寧。孔子提倡“中庸之道”,主張在事物兩端保持平衡,避免走向極端。這一觀點,對于個人修養(yǎng)和社會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3孔子的教育觀孔子重視教育,認為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他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無論貧富貴賤。在教學實踐中,孔子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他強調(diào)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1.4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對政治有著崇高的理想。他主張“王道政治”,強調(diào)以道德教化為手段,實現(xiàn)國家治理。他認為,君主應當具備道德品質(zhì),以身作則,引領百姓走向道德之路。在孔子看來,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仁政”,即以仁愛之心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孔子不懈努力,游說各國,傳播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孔子的政治理想并未得到充分實現(xiàn)。盡管如此,他的政治理念仍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第二章:孟子論人性2.1人性善惡之爭自古以來,人性善惡之爭便是哲學、倫理學等領域探討的焦點。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儒家、道家、墨家等學派便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其中,儒家學派的孟子與荀子,分別提出了性善論與性惡論,引發(fā)了后世關于人性善惡的激烈爭論。2.2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他在《孟子·公孫丑章句》中提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辭讓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泵献诱J為,這四種端倪是人性中善良的表現(xiàn),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特質(zhì)。孟子還以嬰兒為例,論證人性本善。他說:“嬰兒非有知也,見乳則喜。是其性也,非其教也?!眿雰簩θ轭^的喜愛,并非后天教育的結(jié)果,而是與生俱來的善良本性。2.3孟子的教育理念孟子認為,教育的作用在于發(fā)掘和培養(yǎng)人的善良本性。他強調(diào)教育要順應人性,以培養(yǎng)人的品德為根本。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中,孟子提出了“教育者,國之寶也”的觀點,認為教育是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基石。孟子主張教育要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教育者要善于發(fā)覺并加以培養(yǎng)。孟子還提倡教育要注重實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2.4孟子的仁政主張孟子將人性善良的觀點應用于政治領域,提出了仁政主張。他認為,君主應當順應人性,以仁愛之心治理國家。在《孟子·離婁章句》中,孟子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边@意味著,君主若能以仁義之心治理國家,百姓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實現(xiàn)國家和諧、社會穩(wěn)定。孟子還主張,君主應當重視民生,關心百姓疾苦。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中,他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強調(diào)君主應當以民為本,保障百姓的生活福祉。孟子的人性善良論、教育理念以及仁政主張,為我們提供了關于人性、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有益啟示。深入了解孟子的思想,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自身,以及如何構(gòu)建和諧美好的社會。第三章:莊子逍遙游3.1莊子的人生觀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他的人生觀獨具匠心,認為人生如同一場夢幻泡影,世間萬物均在不斷變化之中。莊子主張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執(zhí)著,以達到心靈的自由與逍遙。3.2莊子的逍遙思想莊子的逍遙思想是其哲學的核心。他認為,人生應當追求心靈的自由,不受外界束縛。在《莊子·逍遙游》中,莊子通過講述大鵬鳥的故事,表達了他對逍遙思想的詮釋。大鵬鳥翱翔于天空,自由自在,不受地域限制,這正是莊子所向往的逍遙境界。3.3莊子的道德觀莊子的道德觀與儒家有所不同。他主張道德應順應自然,不拘泥于形式。莊子認為,道德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時代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他提倡“無為而治”,主張人們應順應自然規(guī)律,發(fā)揮道德的內(nèi)在力量,以達到社會和諧。3.4莊子的自然觀莊子的自然觀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他認為,自然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萬物皆有生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人類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guī)律,與自然和諧相處。莊子在《莊子·秋水》中,通過講述秋水與大海的故事,表達了他對自然觀的見解。秋水認為自己的容量很大,卻不知大海的廣闊無垠。莊子借此說明,人類應當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才能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莊子的眼中,自然不僅是生命的源泉,還是道德的源泉。他主張人們應當從自然中汲取智慧,遵循自然規(guī)律,以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莊子并未對此進行總結(jié),而是讓人們在不斷的摸索與實踐中,去領悟自然與人生的真諦。第四章:曹操與劉備4.1曹操的雄心壯志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一生矢志不渝,以恢復漢室為己任,卻又暗藏著篡漢自立的野心。曹操年輕時就展現(xiàn)出過人的才華,他廣結(jié)天下英才,招兵買馬,積極擴充勢力。在黃巾起義爆發(fā)后,曹操帶領自己的部隊參與平叛,因戰(zhàn)功顯赫被封為征東將軍。此后,曹操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逐漸崛起于亂世之中。4.2劉備的仁德之心劉備,字玄德,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出身貧寒,卻以仁德著稱,深得人心。劉備在黃巾起義中加入起義軍,開始了他的抗亂生涯。盡管他多次遭受挫折,但他始終堅守仁德之心,吸引了眾多英才投奔。劉備以信義為本,廣結(jié)善緣,使得他的勢力在亂世中逐漸崛起。4.3官渡之戰(zhàn)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展開了一場激戰(zhàn)。這場戰(zhàn)役,被視為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的關鍵之戰(zhàn)。在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采取奇正相生的戰(zhàn)術,成功擊敗了袁紹的大軍。這場勝利,使得曹操在北方確立了霸主地位,也為他日后統(tǒng)一北方奠定了基礎。4.4赤壁之戰(zhàn)公元208年,曹操帶領大軍進攻江南,企圖一舉統(tǒng)一天下。但是在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在這場戰(zhàn)役中,劉備與孫權(quán)聯(lián)手,共同對抗曹操。他們充分利用地理優(yōu)勢,采取火攻戰(zhàn)術,成功擊敗了曹操的軍隊。赤壁之戰(zhàn),使得曹操失去了統(tǒng)一天下的良機,也為三國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礎。曹操與劉備,兩位英勇杰出的英雄,在亂世中各自奮斗,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他們的故事,傳頌千古,成為后人學習的典范。第五章:李白醉詩仙5.1李白的生平簡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著名詩人,被后世尊為“詩仙”。他生于唐高宗上元年間,卒于唐玄宗天寶年間。李白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不僅才華橫溢,還具有豪放的性格和浪漫的氣質(zhì)。他遍游名山大川,結(jié)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詩歌會友,成為唐代文壇的佼佼者。5.2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個性,他的詩以豪放、奔放、激昂、飄逸著稱。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既有詠史抒情的作品,如《將進酒》、《廬山謠》等;也有描繪自然風光的作品,如《望廬山瀑布》、《夜泊牛渚懷古》等。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5.3李白的醉詩故事關于李白的醉詩故事,后世傳頌頗多。相傳李白在長安任職期間,一日與友人飲酒暢談,醉眼朦朧之際,提筆揮灑,創(chuàng)作了《將進酒》一詩。詩中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边@首詩表達了李白對人生的感慨和對命運的挑戰(zhàn),成為了千古絕唱。又相傳,李白曾在揚州的一家酒店飲酒,醉后即在墻上題詩。酒店老板見狀,擔心損壞店面的聲譽,欲將詩抹去。然而李白酒醒后,卻對老板說:“此詩乃吾醉后所作,若能保留,他日必將名揚四海。”老板聞言,遂將詩保留。果然,李白的名聲日益顯赫,那首醉詩也成為了傳世之作。5.4李白的山水情懷李白一生酷愛自然山水,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充滿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他游歷過許多名山大川,以詩歌的形式記錄下了自己的所見所感。如《望廬山瀑布》一詩中,他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日照水珠飛,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首詩既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表達了李白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李白的山水情懷還表現(xiàn)在他對友人的思念之中。如《贈汪倫》一詩,他寫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表達了李白對友人的深厚感情,也展現(xiàn)了他對自然山水的熱愛。第六章:蘇軾貶謫生涯6.1蘇軾的坎坷人生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他的一生,既有春風得意的時刻,也歷經(jīng)坎坷貶謫。蘇軾自幼聰穎過人,少年時便以文章著稱。但是在政治斗爭中,他屢遭貶謫,身陷囹圄。蘇軾初入仕途,正值王安石變法時期。他因反對新法,被貶為杭州通判。后來,他又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黃州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如《赤壁賦》、《后赤壁賦》等。但是政治風波并未結(jié)束,蘇軾又先后被貶為惠州、儋州等地。盡管人生坎坷,蘇軾始終保持著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用文字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6.2蘇軾的文學成就蘇軾在文學上有著極高的成就。他的詩詞、散文、賦、文論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的詩詞作品,既有詠史抒情的豪放之作,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又有山水田園的清新之作,如《題西林壁》。他的散文,如《赤壁賦》、《后赤壁賦》等,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xiàn)了壯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蘇軾的文學成就,不僅體現(xiàn)在他的創(chuàng)作上,還體現(xiàn)在他對文學理論的貢獻。他主張“文以載道”,強調(diào)文學應該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反映人民生活。他還提倡“詩言志”,認為詩歌應該抒發(fā)作者的真實情感。6.3蘇軾的書畫藝術蘇軾不僅是杰出的文學家,還是一位卓越的書畫家。他的書法,既有楷書的規(guī)整,又有行書的飄逸。他的畫作,以山水、花鳥為主,構(gòu)圖新穎,意境深遠。蘇軾的書畫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藝術才華。他的書法作品,如《寒食帖》、《米芾千字文》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的畫作,如《枯木怪石圖》、《溪山行旅圖》等,也備受后世推崇。6.4蘇軾的豁達人生觀面對人生的坎坷,蘇軾始終保持著豁達的心態(tài)。他認為,人生充滿了變數(shù),唯有保持樂觀、曠達,才能在逆境中找到生活的樂趣。蘇軾在黃州期間,曾寫下這樣的詩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首詩表達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在貶謫生涯中,蘇軾不僅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還關注社會現(xiàn)實。他關心民生疾苦,敢于直言,為百姓謀福祉。這種高尚的人格品質(zhì),使他成為后世敬仰的楷模。第7章:白居易與元稹7.1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白居易,字樂天,唐代著名詩人,其文學成就斐然,影響深遠。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文學應關注現(xiàn)實,服務于社會。白居易的詩作題材廣泛,既有詠史抒情的《長恨歌》,又有諷刺現(xiàn)實的《琵琶行》。其詩語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摯,深受百姓喜愛。在唐代,白居易被譽為“詩王”,與杜甫、李白并稱“李杜白”。7.2元稹的愛情故事元稹,字微之,唐代著名詩人,其愛情故事頗具傳奇色彩。他與名妓薛濤的愛情故事尤為感人。兩人相識于成都,彼此傾心,但命運多舛,最終未能走到一起。元稹在《離思五首》中,以深沉的情感表達了對薛濤的思念與哀愁。元稹還有《鶯鶯傳》等愛情佳作,展現(xiàn)了唐代士人的浪漫情懷。7.3中唐時期的文學風貌中唐時期,文學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多元化、繁榮的局面。這一時期的文學,既有繼承前代傳統(tǒng)的作品,如韓愈的《師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又有創(chuàng)新之作,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元稹的《鶯鶯傳》。中唐文學的顯著特點是對現(xiàn)實的關注,詩人們積極投身社會,關注民生,以文學為載體,反映社會現(xiàn)實。7.4二人的友誼與交往白居易與元稹,既是同鄉(xiāng),又是志同道合的文友。他們共同經(jīng)歷了中唐時期的政治變革,共同關注社會現(xiàn)實,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民間疾苦的詩歌。在交往過程中,二人相互切磋,共同進步,友誼日益深厚。白居易曾贊譽元?。骸拔⒅娭校形椅磭L有者,有我未能到者?!痹∫鄬Π拙右椎脑姼柰瞥鐐渲?,稱其為“樂天詩中,有我未能及者”。他們的友誼,成為中唐時期文壇的佳話。但是生活并非一帆風順。在元稹遭遇困境時,白居易始終站在他的身邊,給予關愛與支持。元稹病逝后,白居易悲痛欲絕,為其撰寫墓志銘,以示哀悼。正是這種真摯的友誼,使得他們的文學作品更加光彩照人,流傳千古。第8章:杜甫憂國憂民8.1杜甫的生平簡介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生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2年),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他出生于一個世代仕官的家族,家境貧寒。杜甫自幼好學,少年時期便顯露出文學天賦。他曾游歷四方,廣結(jié)良緣,但科舉之路屢屢受挫。中年以后,杜甫歷經(jīng)戰(zhàn)亂,生活顛沛流離,親身體驗了民間疾苦,這些經(jīng)歷深刻地影響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8.2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杜甫的詩作內(nèi)容廣泛,涵蓋了政治、歷史、哲學、倫理、社會等多個領域。他的詩歌風格嚴謹,情感真摯,善于運用典故和比喻,表現(xiàn)出深沉的思想內(nèi)涵。在藝術形式上,杜甫的詩作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既有豪放之作,又有婉約之篇,堪稱詩歌藝術的瑰寶。8.3杜甫的憂國憂民情懷杜甫的詩作中,憂國憂民的情懷貫穿始終。他關心國家政治,關注民生疾苦,對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春望》一詩中,杜甫描繪了戰(zhàn)亂中的長安景象,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在《三吏》和《三別》中,他揭示了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對民間疾苦的同情。杜甫的憂國憂民情懷,使他的詩歌具有了深刻的社會意義。8.4杜甫的文學地位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不僅在當時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而且對后世文學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被譽為“詩圣”,與李白并稱為“李杜”,代表了唐代詩歌的巔峰。他的詩歌作品,成為后人學習和研究的典范,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第9章:魯迅的吶喊9.1魯迅的生平簡介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生于1881年9月25日,卒于1936年10月19日。他是我國近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期受到家庭變故的影響,對社會現(xiàn)實產(chǎn)生深刻反思。1902年,他赴日本留學,學習醫(yī)學,后轉(zhuǎn)而研究文學。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fā)表了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標志著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誕生。9.2《吶喊》的創(chuàng)作背景《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創(chuàng)作于1923年。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列強的雙重壓迫之下,民眾疾苦,國家危亡。魯迅深感文學的力量,認為文藝可以喚醒民眾,拯救國家。在這種背景下,魯迅創(chuàng)作了《吶喊》,以揭示社會現(xiàn)實,批判封建主義,呼喚民眾覺醒。9.3《吶喊》中的經(jīng)典人物9.3.1阿Q阿Q是《吶喊》中最為經(jīng)典的人物之一,他是《阿Q正傳》的主人公。阿Q是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深受封建社會的壓迫,但他卻始終保持著自尊心和優(yōu)越感。在故事中,阿Q以“精神勝利法”對抗現(xiàn)實的不公,最終走向毀滅。9.3.2孔乙己孔乙己是《孔乙己》的主人公,他是一個貧窮的秀才,因貧窮而受人嘲笑。孔乙己身上體現(xiàn)了封建知識分子的悲劇,他堅守著過時的道德觀念,卻無法適應社會的變革。9.3.3祥林嫂祥林嫂是《祝?!?/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農(nóng)技在醫(yī)療保健領域的創(chuàng)新應用以煙草種植為例
- 匯報在項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現(xiàn)代市場營銷中的網(wǎng)絡直播工具選擇與應用
- 現(xiàn)代商業(yè)項目中的綠色建筑策略
- Unit 3 Transportation Period 1(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上學期第十三周 中國地理分區(qū) 第一節(jié) 北方地區(qū)說課稿
- 2024年三年級品社下冊《這周我當家》說課稿 遼師大版
- 5 數(shù)學廣角 - 鴿巢問題(說課稿)-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人教版
- 16 表里的生物(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24章 圓24.4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第2課時 切線的判定定理說課稿 (新版)滬科版
- 春節(jié)后安全生產(chǎn)開工第一課
- 2025光伏組件清洗合同
- 電力電纜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2024年網(wǎng)格員考試題庫完美版
- 《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規(guī)范》解讀
- 審計合同終止協(xié)議書(2篇)
- 2024年重慶市中考數(shù)學試題B卷含答案
- 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查房
- 醫(yī)生給病人免責協(xié)議書(2篇)
- 外購外協(xié)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級上冊英語Unit 7 Happy Birthday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5課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