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學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更與創(chuàng)新1.九品中正制創(chuàng)立時間、特點;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背景、過程、影響。2.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度的確立;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職權特點、地位。3.魏晉時期賦稅制度的特點;唐朝租庸調制的內容、影響;兩稅法實行的背景、目的、特點、評價。一選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創(chuàng)立時間:曹魏時期。(2)特點①中心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應的官職。②選官標準從初創(chuàng)時期的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發(fā)展到西晉時期主要看重家世,九品中正制漸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2.科舉制(1)背景:隨著士族的沒落,九品中正制無法接著。(2)創(chuàng)立與完善過程①隋朝建立后,廢除九品中正制,起先接受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②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3)影響:科舉制使一批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允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養(yǎng),加強了中心集權。二三省六部制1.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它們共同協(xié)助決策,行使權力。2.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1)正式確立:隋文帝時期。(2)職權特點①三省的職權分工明確,又彼此制約。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有不妥者駁回;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執(zhí)宰相之職。②唐太宗時常給品位較低的官員以宰相名號,擴大任用宰相的范圍。③宰相議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稱中書門下。政事堂的設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現(xiàn)了一體化的趨勢。(3)地位: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三賦稅制度1.魏晉時期:起先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頒布均田令,受田農夫擔當定額租調,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成年男子負擔肯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調制(1)內容①將賦稅征收對象定為21~59歲的成年男子。②除租、調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庸。(2)影響:以庸代役保證農夫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朝后期的兩稅法(1)背景: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財政收入銳降。(2)目的、時間、實施者:為了解決財政困難,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3)內容①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4)評價①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②變更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夫的人身限制。主題一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時期在選官用人方面所實行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來,宗法世族的減弱,動搖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時士階層的崛起與私學的產生為職官制的形成創(chuàng)立了條件;而戰(zhàn)國新人才觀的提出以及郡縣制和谷祿制的推行又為職官制的形成供應了思想理論依據和制度保障,從而使職官制漸漸取代世官制成為選官用人的主流?!蠲鳌稖\論世官制向職官制嬗變的歷史動因》材料二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當時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但有高下爾。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惒娇恕恫炫e制度變遷史稿》材料三曹魏黃初元年,魏文帝接受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擇州郡之賢有識鑒者為之,區(qū)分人物,第其高下”?!锻ǖ洹肪硪凰牟牧纤碾S著門閥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開皇年間被隋文帝廢除,改為主要通過察舉選拔官員。唐人楊綰云:“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優(yōu)試策而已。”科舉由應試人于肯定時期,投牒自進,按科應試,共同競爭,試后有黜落,中試者舉用之,然后為真正考試?!悴拧⒚鹘浀瓤剖怯刹炫e轉化而來,進士科為新設科目。——鄧嗣禹《中國科舉制度起源考》[思索](1)依據材料一,分析先秦時期的“世官制”被取代的緣由。(2)依據材料一、二、三、四,我國古代選官標準發(fā)生了怎樣的演化?(3)依據材料三和材料四,結合所學學問說明隋朝創(chuàng)立科舉制的社會緣由,并概括科舉制的影響。提示:(1)緣由:宗法世族的減弱;士階層的崛起;私學的產生;戰(zhàn)國時期新人才觀的提出;郡縣制和谷祿制的推行。(2)演化:由世襲血緣到以德行為標準,再到以門第為標準,直至以考試成果為標準。(3)緣由:門閥士族的衰落,庶族地方的勢力增加。影響:有利于擴大統(tǒng)治基礎,加強專制主義中心集權;提高了官員文化素養(yǎng);推動社會讀書風氣的形成。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化歷程與趨勢(1)歷程時期選官制度標準方式西周世卿世祿制血緣世襲戰(zhàn)國—漢初軍功爵制度軍功立軍功漢武帝察舉制和征辟制德才地方舉薦、中心征召東漢末年起先九品中正制初才能、門第并重,后重門第地方舉薦隋唐以來科舉制考試成果或才學考試(2)演化趨勢①選拔標準:由血緣門第漸漸演化為學識才能。②選拔方式:由地方舉薦演化為中心考試選拔。③選拔原則:相對公允、公開、客觀的原則,趨向制度化,越來越嚴密。④選官基礎:日益擴大,官員素養(yǎng)不斷提高。主題二中樞權力體系材料一隋代雖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國鈞者惟內史(中書)、納言(門下),而尚書令事無不統(tǒng),即不預機事,亦稱政本之地?!垃尅稓v代職官表·內閣》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經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蛴形串敚瑒t門下繳駁,又還中書,中書又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又付門下。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語類》材料三議事已定,德彝(尚書仆射)數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時房玄齡(中書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書仆射)而親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論之,辭指寥落,由是忤旨,會瑀與陳叔達(宰相)忿爭于上前,庚辰,瑀、叔達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上入閣議事,皆命諫官隨之,有失輒諫?!顿Y治通鑒》[思索](1)與材料一相比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輔政體制有何不同?(2)據材料三說明,唐代三省輔政體制在運行中是如何體現(xiàn)“制衡”與“專制”的?據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輔政體制發(fā)展的趨勢,并評價該體制。提示:(1)不同:確定了三省各自的職權;確立了三省的運行機制;三省的權力相等。(2)制衡:三省長官共同議事;宰相設置眾多。專制:議事過程發(fā)生分歧異議時,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諫官駐閣監(jiān)督。趨勢:隋朝確立,唐朝發(fā)展完善。(或從隋到唐,三省制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評價: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有助于削減重大事務的決策失誤;減弱了相權,保證了皇權的獨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1)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且皇位世襲。(2)人治高于法治。(3)政權與神權相結合,儒家經典是其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4)中心集權和專制皇權不斷加強。1.秦漢以來,我國古代選官制度先后經驗了州郡舉薦的察舉制、門閥士族限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額錄用的科舉制。這反映出我國古代選官制度發(fā)展的總趨勢是(D)A.由重才學到重品德B.由不公允到公允C.由重血緣到重才學D.由封閉到開放解析:察舉制選拔人才的依據是孝廉,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的依據是門第出身(初期家世和才能并重,后期重家世);科舉制選拔人才的依據是考試成果,故A、B、C三項表述都不精確。我國古代選官制度從漢代自下而上的舉薦到只要有學識,通過科舉考試就可以進入仕途,其總趨勢是由封閉到開放,故選D項。2.錢穆在《中國傳統(tǒng)政治》中說:“乃因當時地方騷亂,交通阻梗,中心政府行使職權實力有限,全國選舉難于推行,乃由中心指定各地域服務中心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訪同鄉(xiāng)輿論,開列各地區(qū)人才,造成表冊,送政府作為錄用之依據?!边@一制度是(C)A.世官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解析:本題考查了九品中正制。依據“由中心指定各地域服務中心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訪同鄉(xiāng)輿論,開列各地區(qū)人才,造成表冊”,這種制度是由中心政府官員進行選拔,不是通過血緣關系世襲,也不是通過考試錄用,所以不是世官制和科舉制,故解除A、D兩項;在這種制度中,官員是由設置的“性行中正者”進行選拔,即設置了中正官,所以應當是九品中正制,而察舉制中沒有中正官的設置,故解除B項。故選C。3.唐太宗時期,大臣封德彝建議將征兵年齡從21歲提前到18歲,雖然相關誥敕經皇帝簽署并下發(fā)到門下省,但給事中魏征堅決不愿署名,最終誥敕沒有頒行。材料反映了唐代(B)A.三省六部制加強了君主專制B.行政制度對皇權有肯定制約C.給事中負有起草誥敕的職責D.門下省權力遠遠超越中書省解析:唐朝中心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政令的草擬,門下省負責政令的審核,尚書省負責政令的執(zhí)行,三省之間分工明確且相互制約。材料“最終誥敕沒有頒行”說明行政制度對皇權有肯定制約,解除A,選B;材料表明給事中負有封駁審議的職責,解除C;D說法錯誤。4.武則天時期,將中書、門下二省名稱分別改為鳳閣、鸞臺,通過加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頭銜,使低品級官員得以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宰相數量大增,且更替頻繁。這一做法的目的是(C)A.擴大中書、門下二省的職權B.為官員供應快速晉升的機會C.便于實現(xiàn)對朝政的全面限制D.強化宰相參政議政職能解析:C對:從材料可知,武則天通過改革中書、門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級官員也取得與鳳閣、鸞臺長官共同議政的資格,從而使“宰相數量大增”,再通過縮短宰相任職時間,來分散和減弱相權、加強皇權,從而便于實現(xiàn)對朝政的全面限制。A錯:事實上中書、門下的權力被分化。B錯:統(tǒng)治者的目的是鞏固自身統(tǒng)治。D錯:由材料中“宰相數量大增”“更替頻繁”可知,宰相權力被減弱。5.下表反映了中國古代官員俸祿發(fā)放形式的變更,對此解讀正確的是(C)時期西周春秋戰(zhàn)國東漢唐中后期主要形式田邑實物實物與貨幣各半貨幣A.由田邑到實物的轉變體現(xiàn)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B.由實物到貨幣的變更體現(xiàn)了政治制度的變革C.俸祿制度的變革與賦稅制度的變革親密相關D.俸祿制度的變革體現(xiàn)了中心集權的不斷強化解析:西周時期官員的俸祿主要是田邑,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變?yōu)閷嵨?,仍舊體現(xiàn)了以小農經濟為主,不能體現(xiàn)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中國古代始終實行封建政治制度,因此由實物到貨幣的變更并沒有體現(xiàn)政治制度的變革,故B項錯誤;古代官員發(fā)放俸祿的形式由田邑到實物再到貨幣,與中國古代由實物地租到貨幣地租親密相關,故C項正確;俸祿制度的變革體現(xiàn)的是商品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不是中心集權的不斷強化,故D項錯誤。6.唐玄宗天寶年間,租庸調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的2/3多。代宗大歷年間,國家財政收入的重點則起先轉向田畝稅。賦稅征收重點轉移是由于當時(D)A.小農經濟的發(fā)展壯大B.國家實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經濟的日益發(fā)展D.國家無法干脆限制土地和人民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租庸調規(guī)定以人丁為本,不論土地、財產的多少,都要按丁繳納同等數量的絹、粟,后來轉向“田畝稅”,說明政府對“人丁”的限制減弱,故D項“國家無法干脆限制土地和人民”正確。小農經濟的發(fā)展壯大、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征稅從人丁轉向土地無關,故解除A、C兩項?!安灰旨娌ⅰ钡耐恋卣呤撬纬?,故解除B項。7.以下有關選拔官員的方式與主要依據搭配正確的是(D)秦朝軍功授爵制——漢代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A.軍功——考試成果——品德——門第聲望B.考試成果——軍功——品德——門第聲望C.考試成果——品德——門第聲望——軍功D.軍功——品德——門第聲望——考試成果解析:秦朝軍功授爵制以軍功為依據;漢代察舉制以德行、學問等為依據;九品中正制是對察舉制的發(fā)展,但成為維護和鞏固門閥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門第聲望成為主要依據;科舉制主要以科考成果為依據。所以選擇D項。8.《大唐新語》記載,李承嘉當上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