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2024-2025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1頁
湖南省長沙2024-2025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2頁
湖南省長沙2024-2025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3頁
湖南省長沙2024-2025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4頁
湖南省長沙2024-2025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長沙2024-2025高二其次學期第一次大練習語文試題時量:150分鐘滿分:150分 得分:________一、現代文閱讀(34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民法典是一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保障人民群眾美妙生活須要的大法。民法典的精髓和要義就在于“民”字,堅持以民為本、以民為上的立場,飽含愛民、護民、利民、惠民的情懷,促進民權保障、民生改善、民業(yè)興盛、民心和順、民風文明,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公允感、獲得感、華蜜感。民法典秉持對人的全生命周期愛護理念,確立或完善了胎兒利益愛護、未成年人利益愛護、老年人利益愛護、死者利益愛護等規(guī)則,形成了從搖籃到墳墓、從抽象人到詳細人的全方位愛護體系,為人民安家立業(yè)編織了立體化的平安保障網。民法典是一部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的大法。社會治理的要義在于多元主體的合作共治。民法典不僅為合作共治供應了所需的大量規(guī)則,而且通過公允分協作作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風險、責任,給合作過程注入同等相待、敬重權利、信守契約、誠信無欺、公序良俗等精神元素,推動合作產生最優(yōu)效果。同時,民法典給予和保障了社會主體廣泛的選擇自由、契約自由、行為自由,激勵社會主體依靠自己的力氣解決自己的問題,激活社會自治、自主、自律的能量,實現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民法典是一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法。民法具有顯明的價值導向、道德取向、文化指向,與道德建設、文化建設休戚相關。民法典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之中,繼承重家庭、講仁愛、守誠信、尚公允、促和諧的傳統法律精神,呈現出顯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民法典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法律文本之中,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之中,讓主旋律更洪亮、正能量更強勁。民法典注意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愛護善行義舉、懲處丑行惡舉,有利于推動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實現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關于生命無價、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性別同等、敬重隱私、環(huán)境正義、英烈愛護等內容,豐富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涵,有利于推動社會道德觀念的進步。(摘編自黃文藝《民法典是經世濟民、治國安邦之重器》)材料二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狈ㄖ⑺リP乎政之治亂,良法一直是治國之重器、善治之前提。從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法經》問世,到代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議》出臺,再到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彰顯了中華民族對法治的不斷探究和追求。民法典吸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yōu)秀法律文化,借鑒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它的誕生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可以說,編纂民法典是我國走向旺盛強盛的象征和標記,是我國法律傳統和法治信仰的生動寫照,映射出中華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奮進。在民法典的制定過程中,曾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看法,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建議,可以說,民法典誕生的過程就是充分敬重民意的過程。遵循同樣的邏輯,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需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墜物,還是遇到遺產糾紛,抑或遭遇隱私泄露,都須要從民法典中找到解決問題的依據。只有全體社會成員以民法典為遵循,養(yǎng)成自覺遵守法律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育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實力,才能讓民法典真正成為老百姓愛護自身權益的法典。(摘編自阿斯力格《以民法典實施提升“中國之治”》)材料三有文化歷史學者說:“文化雖然恒久在不斷變動之中,但是事實上卻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一旦盡棄其文化傳統而重新起先?!敝袊伯a黨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在指導民法典編纂過程中,注意吸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法律文化,使民法典在價值理念、一般條款、詳細制度、提倡性規(guī)定等方面,均體現了對中華法系“有典有則”傳統的傳承與發(fā)展。當代立法者深化挖掘中華法系的價值內涵,在民法典中傳承和發(fā)展了中華法系“善”的基本價值理念,并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行創(chuàng)建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民法典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載體。民法典第1條規(guī)定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整部法典的價值統領。民法典第6條規(guī)定的公允原則,第7條規(guī)定的誠信原則,第8條規(guī)定的公序良俗原則,第9條規(guī)定的綠色原則,都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民法典設定的諸多有關“善意”的規(guī)定,都是以傳統法中“善”的價值理念來填充現代的一般“善意”條款。民法典第10條規(guī)定,“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反公序良俗”,將習慣作為法律的協助性淵源,可以把符合和善風俗的習慣納入民法體系之中。第1043條規(guī)定“家庭應當樹立優(yōu)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這源自中國傳統法以“戶婚”為樞紐的制度理念,雖然是提倡性規(guī)定,但超越了個人主義民法而體現了傳統法精神,把個人、家庭、社會連接為一體。我國民法典條文精簡,作為民事基本法,主要規(guī)定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并不追求為全部民事法律行為供應詳細規(guī)則。民法典是民事法律體系的核心,在其基本原則、體系框架的統攝之下,還會有民事特殊法、民事司法說明、民事指導性案例等,供應詳細的民事法律規(guī)則?!暗洹迸c“則”共構形成一個既具有統一性、穩(wěn)定性,又具有敏捷性、適應性的民法體系,詮釋了法典和諧、良善的秩序志向。(摘編自張生《民法典:傳統“典則”理念與體系的傳承發(fā)展》)1.下列對“民法典”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民法典注意以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難題,懲惡揚善,實現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促進社會發(fā)展進步。B.民法典吸取了很多優(yōu)秀法律文化和法治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整合了我國多年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C.當代立法者對中華法系“善”的基本價值理念的傳承和發(fā)展,使民法典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制度載體。D.民法典重視家庭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把“個人、家庭、社會”連接為一體,這充分體現了傳統法精神。2.依據三則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激勵社會主體自己解決問題,激活社會能量,能使治理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B.自古至今法律就是社會安定的重器,民法典的誕生標記著我國正在走向強盛。C.只有自覺遵守法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才能讓民法典真正愛護人們的權益。D.民法典是民事法律體系的核心,全部民事法律行為都能從中找到相應的詳細法律規(guī)則。3.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材料內涵的一項是(3分)()A.民法典是民族文化、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B.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孟子》得世間。C.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應受愛護。D.民法典也包含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理念。4.材料一在論證結構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答:5.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請概括民法典是如何體現“民”這一精髓和要義的。(5分)答:(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套不住的手趙樹理白云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任務是教初參與農業(yè)生產的人學技術,兩個做活質量最高的老農夫當老師,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淌的,常常安排在各小隊。組長陳秉正已經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按一般慣例,這樣大歲數的人原來早就該不參與主要勞動,可是這老頭身體特殊強健,在年輕時候一個人可以抵一個半人做活;如今雖說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還有點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guī)格,而且要教架勢。因為規(guī)則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有時候腰太直了,有時候步伐亂了,有時候下鋤沒有安排······陳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示著這一個,招呼著那一個,也常常隨時打斷他們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們練架勢練得累了,老組長陳秉正便讓他們休息一陣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邊溝岸上教徒弟們種田地的副組長王新春過來閑談一會。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是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被他握住就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陳乘正的手的確和一般人不同:手掌似乎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圈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對四周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在種的這塊地唯恐還是荒坡哩!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币淮危袀€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了,說:“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陳秉正一本正經地說:“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陳老人雖然不希望別人的手長成那樣,可是他對他自己已經長成那樣的一雙手,仍舊覺著是足以驕傲的。土改以后,陳秉正老漢家里的收入也豐裕起來了。兒孫們?yōu)榱藧圩o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向手上試著套了一套,巴掌不夠寬,指頭也太細、太長,牽強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撐成方的了,指頭的部分下半截都撐粗了一點,上半截卻都還有個空尖兒。兒子陳滿紅說:“漸漸用著就合適了!”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說:“還好!”說罷,脫下來交給滿紅媳婦說:“暫且給我放過去吧!”兒媳婦也說:“爹!你就帶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說:“戴上它搬石頭不利落!”說著就放下走了。以后別的活兒又接連接上來-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哪一種活兒也不好戴著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還有一雙手套。一天,白云崗有個物資溝通會。滿紅媳婦勸老人說:“現在這些雜活計又不用您教多少技術,您還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應了。老人換了一件新棉襖,用新腰帶束住腰。滿紅媳婦說:“這回可戴上您的手套吧!”說著把手套給他拿出來,他戴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崗,逛了半條街,剛走過公社門口,望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權,售貨員忙著正往車下搬。這東西在這地方已經兩年不見了,不論哪個隊原有的都不夠用。他以為機會不行錯過。轉瞬工夫,就來了十來個人,每人拿著一柄看;見買權的越來越多,他把手套卸下來往懷里一裝,胡亂搶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別人拿完了。他付了錢,把權捆起來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崗村。一出了村,他覺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仲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籃子和桑權,解開腰帶抖摟了一下,也仍舊不見那一只。他知道確定是丟在山貨部里了。他想:“丟就丟了吧!拿上它也沒有多少戴它的時候!”可是走了不幾步,就又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這才又扭回頭來重新返回白云崗物資溝通大會上的山貨部來。幸而售貨員早已給他撿起來放在賬桌上,見他來找就還了他。隔了好久,陳秉正老人又被評比為本年的勞動模范,要到縣里去出席勞模大會。他除換上新棉襖和新腰帶外,又把他的手套帶上了。會議一共開三天半,老人又是聽報告,又是打算發(fā)言,和大家一樣忙個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聽罷了縣委的總結報告,才算了結了一宗事。下午吃過午飯,人們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帶,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間。他住的款待所因為剛剛裝修完,院子還來不及清理。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他想:“把它轉過一邊不就好走了嗎?”他把手套卸下來放在階臺上,就來動手轉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fā)覺手套又丟了?!八懔耍徽宜?!這手套對我也沒多大用處!”老人干脆放棄了。后來還是款待所的員工幫他找到,洗干凈還給了他。其次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文本二我也曾寫過一些篇小說,都不怎么精彩。每逢讀到趙樹理同志的小說,我總得到一些啟發(fā),學到一些竅門兒。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滿心高興,不由自主地想寫出點個人的體會。作品文字極為樸實嚴整,相當細致地描寫了不少農村勞動的閱歷,這些閱歷非久住農村而又酷愛耕作的人不會寫出。不過,假如不拿一雙手套貫串起來,唯恐就顯著瑣碎一些。這雙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聯綴起來,有起有落,頗為奇妙。事情原來不相干,而設法用一條線穿上,就顯出些藝術的手段。我看得出:樹理同志知道多少關于老農陳秉正的事,假如他興奮,他可以寫一大本《老農陳秉正傳》??墒?,他只由手套寫到老人的手。這也就夠了,既不須要手套,也無須寫一本傳記。不過是一雙手啊,可是創(chuàng)建世界的不是別的,而的的確確是仗著這么一雙手。(摘編自老舍《讀《套不住的手》》,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通過對一雙變了形的手的描寫,刻畫出一個農業(yè)生產技術和思想覺悟都很高的勞動人民形象。B.手套在文中被幾次戴上和脫下,甚至兩次丟失,這看似重復的行為充分呈現了主子公的性格品質。C.小說先集中刻畫陳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講解并描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對前者的延長。D.老舍認為,趙樹理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由手套寫到手,比《老農陳秉正傳》更奇妙。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文本可以感受到,趙樹理擅長從農村生活和勞作中選取題材,作品散發(fā)著清爽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質樸本真的特有魅力。B.小說標題富有象征意味,偏正短語既突顯了寫作的重心在“套不住”,又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了廣袤的想象空間。C.主題以小見大,老舍贊其“創(chuàng)建世界的不是別的,而的的確確是仗著這么一雙手”,可見:一般的手寄寓著不平凡的意義。D.小說的語言既樸實又生動幽默,如“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語化兼用比方,達到了通俗性和藝術性的統一。8.趙樹理是如何刻畫陳秉正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答:9.老舍讀趙樹理的小說,總能“學到一些竅門兒”。請結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謀篇布局上的“竅門兒”。(6分)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楚莊王好獵,大夫諫曰:“晉、楚敵國也,楚不謀晉,晉必謀楚。今王無乃耽于樂乎?”王曰:“吾獵將以求士也?!币蚴堑酪?,而得三士焉,楚國以安。故曰“茍有志則無非事者”,此之謂也。湯之時,大早七年,洛坼川竭,煎沙爛石,于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jié)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崇耶?女謁盛耶?何不雨之極也!”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詩》云上下莫瘞靡神不宗言疾早也殷太戊時有桑、榖①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拱,史請卜之湯廟,太戊從之。卜者曰:“吾聞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生;殃者禍之先者也,見殃而能為善,則禍不至?!庇谑悄嗽绯掏?,問疾吊喪,三日而桑、榖自亡。高宗者,武丁也,高而宗之,故號高宗。成湯之后,先王道缺,刑法違犯,桑、榖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問焉。其相曰:“吾雖知之,吾弗得言也。聞諸祖己:“桑、榖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國亡乎?'”武丁恐駭,飭身修行,思先王之政,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明養(yǎng)老。三年之后,蠻、夷重譯而朝者七國,此之謂存亡繼絕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宋大水,魯人吊之,曰:“天降淫雨,溪谷滿盈,延及君地,以憂執(zhí)政,使臣敬吊?!彼稳刷趹唬骸肮讶瞬回?,齋戒不謹,邑封不修,使人時常,天加以殃,又遺君憂,拜命之辱?!本英勐勚唬骸八螄涫鼛缀?!”問曰:“何謂也?”曰:“夫過而改之,是猶不過也,故日其庶幾乎。”宋人聞之,夙興夜寐,早朝晏退,吊死問疾,勠力宇內。三年,歲豐政平,向使宋人不聞君子之語,則年谷未豐,而國家未寧。《詩》曰:“弗時仔肩,示我顯德行?!贝酥^也。(節(jié)選自《說苑·君道》)【注】①殺,即楮樹。②宋人,這里指宋君。③君子,這里指孔子。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詩》云/上下奠瘞/靡神不宗/言疾早也/B.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詩》云/上下奠瘞/靡神不宗/言疾早也/C.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詩》云/上下奠瘞/靡神不宗/言疾旱也/D.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詩》云/上下奠瘞/靡神不宗/言疾旱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楚莊王,“莊”是謚號。春秋時期,齊、秦國君死后常稱“公”,楚國君常稱“王”。B.“蠻、夷”在文中指邊遠地區(qū)少數民族。在古代有南蠻、北狄、西戎和東夷的稱謂。C.“拜”,古代授予官職的一種說法,如“拜命之辱”句中的“拜”,就是這個意思。D.“勠力宇內”,這里的“宇內”與“四海、八荒”意思有不同,“四海、八荒”泛指天下。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商湯因為連續(xù)大旱七年而派人向山神河神禱告,從政令是否適度、是否使百姓遭遇苦痛、是否貪賄成風、是否小人得勢等方面進行反思。B.殷商太戊時,有桑秧和楮苗長在了朝廷的庭院里,這被認為是不好的征兆,太戊后來勤政愛民,長在庭院里的桑秧和楮苗很快就消亡了。C.武丁看到朝堂上長桑秧楮苗、恐駭祖己的預言,就約束自身,檢點行為,追思先王的政績,尊老敬賢,邊遠少數民族國家也輾轉前來朝拜。D.孔子確定宋君對魯國使臣的回話,是因為看到宋君能夠反思自己的過錯,進而贊美宋君能夠改正錯誤,后來宋君對國內政事也不遺余力。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祥者福之先者也,見祥而為不善,則福不生。(4分)譯文:(2)此之謂存亡繼絕之主,是以高而尊之也。(4分)譯文:14.文中商湯、太戊、武丁和宋君的共同之處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答:(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5~16題。二月二日①挑菜節(jié)②大雨不能出[北宋]張耒久將菘芥芼③南羹,佳節(jié)泥深人未行。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價枕上口占[南宋]洪咨夔葛根已盡麥方青,延頸東來米價平。怕聽三更三點雨,要占二月二朝晴?!咀ⅰ竣俣露眨褐袊耖g傳統節(jié)日,農歷二月二日俗稱“龍?zhí)ь^”,是龍王露頭的日子。傳聞龍掌管云雨,這天下雨,預示著一個好年,風調雨順、雨量充足。自古二月二被視為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②挑菜節(jié):舊俗,農歷二月初二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游觀其間。③筆:用菜雜肉,制作羹湯。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詩首句寫自己之前二月二日這天常會以菜做羹,呼應詩題中的挑菜節(jié)。B.張詩并未干脆寫大雨,而是以道路泥深、不見人行側面烘托,可謂精妙。C.洪詩首句寫田家已吃盡葛根,而小麥方青,可見正處于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D.洪詩次句“延頸”二字,生動傳神地表現了田家對秋收豐稔的劇烈渴望。16.同樣是二月二日的雨,卻觸發(fā)了兩位詩人各自不同的情懷。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高適《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謳歌了士兵為國效命,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的精神。(2)《離騷》中,寫屈原感嘆時間易逝,擔憂國君易老、昏聵誤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3)成語“石破天驚”,出自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4)《過秦論》中,寫秦始皇統一天下后,在政治文化上實行的愚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5)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為了論證“父母,是人類的根本”這一觀點,舉了“_______,________”這一例子進行了論證。三、語言文字運用(17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在夏日的呼倫貝爾草原上,幾乎每天都有一場急雨沖刷著大地。常常,太陽還高懸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卻①。()牛羊馬匹順遂地接納著瞬息萬變的草原,不去躲避,也無處躲避,在空曠的大地上,低頭承受著這一場夏日的突襲。好在,草原上的風雨總是轉瞬即逝。不過半個時辰,一切倏然停止。全部的喧嘩突然消逝,只剩這片溫順的草原,用無與倫比的美,將途經此地的人們,瞬間擊中。黃昏時分,大地濕漉漉的,露水沾滿每一株植物;夕陽溫順地灑下來,于是每一片草莖上便頂著一個晶瑩剔透的王國。鳥兒歸巢,牛羊回家,只有駿馬,盡情地享受著一天里這稍縱即逝的美妙片刻,沐浴在②的金色河流中,低頭享用著自然的賞賜。當夜色駕臨 草原,路燈便次第亮起。就在這照亮深夜草原的燈光中,我與童年時的螢火蟲③。它們穿過二三十年的漫長光陰,突然抵達我的面前,讓我?guī)缀跏艿襟@嚇。我從未想到它們如此酷愛光明,已經攜帶了燈盞,卻依舊飛蛾撲火般,向著更光明的地方飛去。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19.文中括號內處填入的句子,連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①仿佛天空被誰猛地戳了一個大洞②在天空的一個角落③汪洋大海瞬間傾瀉而下④厚重的烏云下面⑤重重地砸在草原上⑥形成一個奇妙的雨柱A.④②①⑥③⑤B.②④⑥①③⑤C.④②⑥①⑤③D.②④①⑥⑤③20.文中畫波浪線處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答:(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7分)21.下列關于作家馬爾克斯及其小說《百年孤獨》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作家,20世紀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198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