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燭之武退秦師第二課時(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2燭之武退秦師第二課時(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2燭之武退秦師第二課時(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2燭之武退秦師第二課時(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2燭之武退秦師第二課時(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第二課時復習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左傳》的相關知識并對文章前兩段進行了梳理探究?;貞浰鶎W知識:1.介紹《左傳》和史書體例。2.說說燭之武的游說藝術。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bì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zhì;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有那個人依靠損害自己的同盟明智用取代符合武德還是離開梳理課文梳理課文【譯文】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借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lián)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這樣晉軍也撤離了鄭國。文章探知秦伯與鄭人盟晉軍退兵文章探知

晉文公畢竟是一代霸主,面對秦國的倒戈,他隱忍不發(fā),采用了撤軍的措施,他為什么不繼續(xù)攻打鄭國或者追擊秦軍責問他們的背盟呢?晉文公文章探知“不仁”“不知”“不武”“不仁”: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晉文公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fā)兵攻鄭?!安恢保翰攀菍嵸|(zhì)?!安恢本褪遣幻髦?即缺少對現(xiàn)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缺少冷靜判斷?!安晃洹保骸耙詠y易整,不武”,勝負之數(shù),難以意料。以上都是表面原因,晉退兵的根本原因是一個“利”字。文章探知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來塑造這個形象?【提示】

先找出描寫燭之武的句子,概括其具體體現(xiàn)了人物的哪種品質(zhì),再思考塑造人物的方法。文章探知【描寫燭之武的句子】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辭曰:“臣之狀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痹S之。

秦晉圍鄭……夜縋而出燭之武的勸說辭側(cè)面描寫語言描寫環(huán)境烘托語言描寫文章探知富有才干,聲名遠播深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國為重,機智勇敢能言善辯,足智多謀志士、勇士、辯士形象一身孤膽闖虎穴,三寸巧舌退強敵!文章探知概括其他人物形象秦穆公佚之狐鄭伯燭之武晉文公慧眼識珠心系國家知錯能改從諫如流以利為重當機立斷頭腦清醒沉著冷靜(1)伏筆與照應本文在敘述故事時,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之間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勸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寫作特色(2)波瀾起伏本文情節(jié)波瀾起伏,描寫生動。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誰知燭之武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辭,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有張有弛、曲折有致的敘述,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寫作特色(3)詳略得當本文重點放在燭之武退秦師的說辭上,對此事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之后,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tài)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寫作特色主題思想

本文記述的是公元前630年九月秦、晉聯(lián)合攻打鄭國時發(fā)生的一場外交斗爭,表現(xiàn)了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的心胸和愛國精神,以及他機智善辯,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板書設計起因發(fā)展高潮結局秦晉圍鄭無禮于晉,且貳于楚臨危受命夜縋出城勸退秦師坦言知亡,動之以情闡明利害,曉之以理以利相誘,為秦著想秦晉退兵引史為例,巧設離間(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假字(4)失其所與,不知()“已”通“矣”,語氣詞“共”通“供”,供給“說”通“悅”,高興“知”通“智”,明智(3)秦伯說()文言知識古今異義(1)敢以煩執(zhí)事(2)以為東道主今:主管事物的人今:泛指主人古:您,對對方的敬稱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文言知識古今異義(5)亦去之(3)行李之往來(4)微夫人之力今:指外出的人攜帶的隨身物品今:尊稱人的妻子今:距離古:出使的人古:那人古:離開文言知識一詞多義(1)以以其無禮于晉()若亡鄭以陪鄰,敢以煩執(zhí)事()因為,表原因介詞,拿(2)且且貳于楚也()且君嘗為晉君賜矣()連詞,并且連詞,況且文言知識一詞多義(3)之子犯請擊之()是寡人之過也()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何厭之有()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的代詞,他們(秦軍)文言知識詞類活用(3)貳于楚()駐軍,駐扎意動,以……為邊邑有貳心(1)晉軍函陵,秦軍氾南()(2)越國以鄙遠()(5)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向東邊文言知識詞類活用在晚上壯年遠方,邊遠的地方缺少的東西(7)越國以鄙遠()(5)夜縋而出()(6)臣之壯也()(8)共其乏困()文言知識文言句式①鄰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斷)②是寡人之過也。(“也”表判斷)(1)判斷句文言知識文言句式①(燭之武)許之(主語)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③(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④(燭之武)夜,縋而出(主語)⑤以(之)煩執(zhí)事(賓語)⑥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介詞)(2)省略句文言知識文言句式(3)倒裝句①以其無禮于晉(以其于晉無禮)②且貳于楚也(且于楚貳也)③佚之狐言于鄭伯(佚之狐于鄭伯言)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若亡鄭于君有益)⑤何厭之有(有何厭之)之:賓語前置的標志詞文言知識拓展延伸燭之武退秦師【適用話題】

選擇、愛國、匹夫有責、口才與成功、藝高人膽大、有志不在年高、

發(fā)現(xiàn)人才、知錯能改、義與利、小我與大我、個人與集體、道德與利益、關鍵時刻彰顯個人品質(zhì)、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說服他人、迂回比正面進攻的效果好、機遇與準備……拓展延伸【素材運用】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痹卩嵅畧?zhí)政的幾十年間,他從未受到重用??捎钟惺裁搓P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們總是感嘆機會與我們擦肩而過。養(yǎng)精蓄銳,機遇只要抓住最關鍵的一次就行了。在幾十年的寂寞隱忍中,他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韜光養(yǎng)晦,終于在他生命的最后時期,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1.下列各組畫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夜縋而出 朝濟而夕設版焉B.以其無禮于晉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C.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吾其還也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B解析:A項,而:連詞,表修飾/而:連詞,表順承。B項,兩個“于”均為介詞,對。C項,其:代詞,這/其:語氣詞,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D項,焉:疑問代詞,哪里/焉:語氣詞,可不譯。小試牛刀2.下列句子中,畫線詞語的含義與現(xiàn)代相同的一項是()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B.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解析:A.東道主,今義:請客的主人,古義:東行道路上的主人;B.行李,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古義:使者;C.不仁,古今義均為不仁道;D.夫人,今義:對一般人妻子的敬稱,古義:那個人。小試牛刀3.下列各項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①闕秦以利晉

②君知其難也③共其乏困

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說,與鄭人盟

⑥失其所與,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③⑤⑥ B.②⑤⑦ C.③④⑥ D.④⑤⑥A解析:③共,同“供”,供給。⑤說,同“悅”,高興。⑥知,同“智”,明智。小試牛刀4.下列各項中,句式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佚之狐言于鄭伯曰A.夫晉,何厭之有

B.以其無禮于晉C.敢以煩執(zhí)事

D.晉軍函陵,秦軍氾南B解析:例句與B項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賓語前置句。C項,省略句,D項,省略句。小試牛刀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秦、晉兩國國君親率大軍圍攻鄭國,鄭國國土被占,國都被圍,形勢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識英雄,推薦燭之武去說退秦師。B.燭之武雖因自己一直未被鄭伯重用而牢騷滿腹,但在鄭伯的自責面前能深明大義,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以解除國家危難。C.燭之武在說服秦伯退兵時,既提到鄭國的利益,又處處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不卑不亢,委婉得體,表現(xiàn)出杰出的外交才能。D.《燭之武退秦師》的敘事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C解析:C項,“提到鄭國的利益”說法錯誤。根據(jù)第3段“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可知,燭之武全是從秦國的利益展開游說的,只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小試牛刀6.根據(jù)上聯(lián)寫下聯(lián):上聯(lián):鄭莊公國難當頭認過錯,下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燭之武大敵壓境棄前嫌。解析:文章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lián)合起來圍攻鄭國,戰(zhàn)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fā)。上聯(lián),先寫人物,然后是舉動,用主謂結構。下聯(lián)可以寫人物燭之武,形式為國難當頭,舉動為臨危受命或盡釋前嫌等。小試牛刀7.根據(jù)下聯(lián)寫上聯(lián):上聯(l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聯(lián):雄辯救鄭燭之武受命退秦師答案:慧眼識才佚之狐臨危薦勇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