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2節(jié)土壤的形成課后習題_第1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2節(jié)土壤的形成課后習題_第2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2節(jié)土壤的形成課后習題_第3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2節(jié)土壤的形成課后習題_第4頁
(新教材適用)2023-2024學年高中地理第5章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第2節(jié)土壤的形成課后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土壤的形成基礎鞏固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讀圖,完成1~2題。1.圖片顯示土壤最基本的功能是()A.植物生長B.蓄水保水C.自然環(huán)境的一部分D.重要的自然資源2.野外觀察土壤最明顯的外部特征是()A.土壤質地 B.土壤剖面C.土壤組成 D.土壤顏色答案:1.A2.D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土壤為植被生長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條件。第2題,土壤顏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土壤有機碳密度是指單位面積(1平方米)一定厚度的土層中有機碳儲量,是反映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標,下表示意我國某地區(qū)草地表層土壤有機碳儲量及其變化情況,該地區(qū)自東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讀表,完成3~4題。草地類型面積/104平方千米土壤有機碳儲量(1982—1988年)土壤有機碳儲量(2011—2012年)土壤有機碳密度/(kg·m2)碳儲量/Pg土壤有機碳密度/(kg·m2)碳儲量/Pg草甸草原17.255.801.006.651.15典型草原28.963.310.963.410.99荒漠草原12.560.700.090.270.03總計58.773.482.053.692.173.該地區(qū)最可能位于()A.內蒙古 B.新疆C.貴州 D.西藏4.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機碳密度最高是因為()A.年均溫相對較高 B.降水量最少C.植被覆蓋率低 D.有機質分解慢答案:3.A4.D解析:第3題,由材料可知,該地區(qū)自東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結合中國區(qū)域地理判斷,該地應位于內蒙古地區(qū)。第4題,讀材料并結合上題分析,草甸草原位于內蒙古東北部地區(qū),緯度較高,氣溫相對較低,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速度慢,所以殘留在土壤中的有機碳密度高。水庫消落帶是指季節(jié)性或人為控制性水位消漲,在庫區(qū)形成的反復淹沒和出露的帶狀區(qū),具有水域和陸地雙重屬性。下圖示意北京市官廳水庫消落帶內土壤有機質含量隨土壤深度的變化狀況。讀圖,完成5~6題。5.與淹水頻繁區(qū)相比,長期出露區(qū)()A.植被生長狀況差B.植物殘體分解較慢C.土壤鹽漬化較輕D.土壤熱量條件較差6.地面以下30厘米處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原因是()A.水分較多B.動物數(shù)量及殘體較多C.熱量條件較好D.根系數(shù)量及殘體較多答案:5.A6.D解析:第5題,由圖可知,從地表到地下,長期出露區(qū)比淹水頻繁區(qū)有機質含量都低,故植被生長狀況相對較差,A項正確;長期出露區(qū)巖石、土塊多,增溫快,熱量條件好,植物殘體分解快,B、D兩項錯誤;長期出露區(qū)熱量條件好,溫度高,水分少,土壤鹽漬化較重,C項錯誤。第6題,水分含量與有機質含量關系不大,A項錯誤;動物及殘體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層,B項錯誤;土壤表層的溫度高于地下,地面以下30厘米處熱量條件差,C項錯誤;地面以下30厘米處的土層根系數(shù)量及殘體較多,根系殘體分解,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D項正確。有機質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標志,一般土壤有機質含量為5%。圖1為我國東部某地土壤剖面圖,圖2為該土壤有機質分布圖。讀圖,完成7~8題。圖1圖27.下列關于該地表層土壤的描述,正確的是()A.地表枯枝落葉多,有機質含量較高B.人工增施有機肥,有機質含量較高C.受流水侵蝕作用,有機質含量較低D.氣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機質含量低8.針對該土壤的特性,該地宜采用的農(nóng)業(yè)技術是()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C.大棚溫室 D.礫石壓土答案:7.C8.B解析:第7題,從圖2可以看出,該地土壤表層(0厘米附近)有機質含量低于5%,說明地表有機質含量較少;人工增施有機肥,一般會作用在表層附近;表層土壤有機質較低,說明受外力作用影響,肥力流失較多;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豐富,多流水侵蝕作用。第8題,免耕直播即不翻耕情況下直接在土地上種植作物,可以減少水土流失,特別是在氣候較為干旱地區(qū)作用顯著,而我國東部地區(qū)降水較多;從圖中可以看出,土層較深地區(qū)土壤有機質較豐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溫室是改變熱量條件,不會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礫石壓土主要改變土壤水熱條件,不能改變土壤有機質含量。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的大山村,被譽為中國三大富硒村之一,有關專家在此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檢測時,發(fā)現(xiàn)大山村所在地的土壤含硒量介于湖北恩施和陜西紫陽之間,為全國罕見。據(jù)此完成9~10題。9.影響富硒土壤中“硒”成分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 B.成土母質C.地形 D.氣候10.與陜西紫陽地區(qū)的土壤相比,池州大山村土壤()A.淋溶作用較強 B.成土速度較慢C.透氣性更好 D.自然肥力較高答案:9.B10.A解析:第9題,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土壤中的硒主要來源于各種巖石礦物,而巖石經(jīng)風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質,因此池州大山村土壤硒元素含量高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成土母質,B項正確。第10題,由所學知識可知,安徽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陜西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安徽比陜西降水量大,淋溶作用較強,土壤黏性強,透氣性差;安徽水熱條件好,成土速度較快,微生物分解能力強,自然肥力較低。故選A項。1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為。具體體現(xiàn)是①,②。

(2)土壤中的有機質包括遺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殘體,如圖中的和經(jīng)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

(3)土壤中礦物養(yǎng)分的富集主要是指。

(4)自然土壤的形成是在生物的主導作用下,加上、等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并經(jīng)過的過程。

答案:(1)通過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對成土母質不斷進行改造有機質的積累過程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2)腐殖質氮素(3)植物選擇性地吸收營養(yǎng)元素,儲存在生物體內,植物的殘體分解后又回到土壤表層(4)氣候地形長期發(fā)育解析:形成土壤的因素眾多,在其過程中,生物通過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對成土母質的不斷改造具有重要意義。生物的主導作用具體體現(xiàn)在有機質的積累過程和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經(jīng)過生物作用與氣候、地形等因素的參與作用,再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育過程,成土母質就形成了自然土壤。能力提升讀風化作用強弱與氣候相關示意圖,完成1~2題。1.下列關于巖石風化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從①到②物理風化作用逐漸加強B.從②到③化學風化作用逐漸減弱C.從③到④化學風化作用逐漸加強D.從④到①物理風化作用逐漸減弱2.①處地表的土地景觀特征最可能是()A.紅土地 B.沙土地C.黃土地 D.黑土地答案:1.B2.B解析:第1題,從干到濕,由冷到熱,巖石的化學與生物風化作用逐漸增強;從干到濕,物理風化作用逐漸減弱,故選擇B項。第2題,①處氣候干熱,地表土地景觀最可能為沙土地,故選B項。熟化是通過耕種、定向培育,將自然土壤轉變成適合農(nóng)作物生長且肥沃的土壤的過程。我國東北的黑土、南方的紅壤經(jīng)熟化都可成為水稻土。圖1為自然土壤與水稻土結構示意圖,圖2為黑土、紅壤和水稻土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圖1圖23.與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A.枯枝落葉層增厚B.不含腐殖質C.肥力水平下降D.結構更復雜4.經(jīng)過熟化,水稻土的結構特點及功能發(fā)生的變化表現(xiàn)為()A.表土層軟糊,提供了農(nóng)作物扎根立足的條件B.耕作層深厚,使土壤成為可持續(xù)利用的資源C.犁底層緊實,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D.母巖層較薄,阻斷了有機界與無機界的聯(lián)系5.將黑土或紅壤熟化為水稻土并進行養(yǎng)護,應()A.熟化黑土——沼澤化處理B.黑泥田——利用過程中無需施肥C.熟化紅壤——排水后晾曬D.黃泥田——種植水稻前先植綠肥答案:3.D4.C5.D解析:第3題,水稻土是由自然土壤熟化形成的。由材料可知,熟化是通過耕種、定向培育,將自然土壤轉變成適合農(nóng)作物生長且肥沃的土壤的過程。因此水稻土應該富含腐殖質,肥力水平應該是比較高的,B、C兩項錯誤;由于水稻土是經(jīng)過人類精心耕作、培育形成的,所以自然形成的枯枝落葉層不會增厚,甚至極少存在,A項錯誤;比較自然土壤和水稻土的土壤剖面圖可以看出,水稻土的剖面結構更復雜,D項正確。第4題,表土層軟糊,不利于農(nóng)作物扎根立足,反而容易受大風和雨澇影響產(chǎn)生倒伏,A項錯誤;土壤耕作層即使再深厚,如果人類不合理開發(fā)利用土地,肥沃的土壤也會退化,甚至演變成荒漠化土地,B項錯誤;對比自然土壤剖面,水稻土缺少了淋溶層,而多了一個犁底層,推測可能是由于犁底層緊實,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C項正確;生物是影響土壤發(fā)育的最基本、最活躍的因素,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生物循環(huán)使營養(yǎng)元素在土壤表層富集,建立起有機界與無機界的聯(lián)系通道,從而使土壤成為聯(lián)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母巖層厚薄對此不產(chǎn)生影響,D項錯誤。第5題,讀材料可知,熟化黑土使之轉化為水稻土,需要經(jīng)過先脫沼澤(土地排水后晾曬)、再種稻過程,A項錯誤;黑泥田利用過程也需要施肥,B項錯誤;熟化紅壤使之轉化為水稻土,需要經(jīng)過先漬水、再種稻過程,C項錯誤;由于紅壤本身具有酸、黏等特點,有機質少,肥力不高,因此在種植水稻前必須先種植綠肥作物,以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D項正確。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中國科學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態(tài)系統(tǒng)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50米,下稱海北站)地處祁連山東段北支南麓,屬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這里一年僅有冷、暖兩季,冷季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暖季草類植被茂盛。土壤二氧化碳的釋放是大氣溫室氣體的重要地表生態(tài)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對土壤有機物質分解作用的結果。圖1為海北站高山灌叢草甸土二氧化碳釋放速率的日變化圖,圖2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為牧草返青期,7—8月為草盛期,9月為草枯黃期)高山灌叢草甸土二氧化碳釋放速率(單位時間、單位體積土壤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的日變化圖。圖1圖2(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叢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2)說明海北站高山灌叢草甸土二氧化碳釋放速率的日變化特征及原理。(3)結合圖2推測過度放牧對海北站高山灌叢草甸土二氧化碳釋放速率的影響。答案:(1)該地暖季草類茂盛,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多;海拔高,食草動物較少,對草原破壞小;冷季漫長,氣溫低,土壤微生物活動較弱,有機質分解緩慢;降水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機質的積累與保存。(2)特征:二氧化碳釋放速率從6:00開始逐漸增大,14:00后逐漸下降;最大值出現(xiàn)在14:00,最低值出現(xiàn)在6:00。原理:日出后隨太陽輻射增加,表層地溫升高,地面輻射增強,氣溫逐漸升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強,二氧化碳釋放速率增大;太陽輻射減弱后,地溫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減弱,二氧化碳釋放速率逐漸降低。(3)過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減少(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和種類也下降;導致土壤中二氧化碳釋放速率降低。解析:第(1)題,海北站暖季草類茂盛,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多;海拔高,約3200米,食草動物較少,對草原破壞小;冷季漫長寒冷,土壤微生物活動較弱,有機質分解緩慢;降水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機質的積累與保存。所以高山灌叢草甸土土壤肥沃。第(2)題,圖中橫軸是時間,左縱軸是釋放速率,海北站高山灌叢草甸土二氧化碳釋放速率的日變化特征是二氧化碳釋放速率與氣溫變化呈正相關。從6:00開始逐漸增大,14:00后逐漸下降。一天中釋放速率最大值出現(xiàn)在14:00,最低值出現(xiàn)在6:00。根據(jù)二氧化碳釋放速率變化曲線、氣溫變化曲線形態(tài),日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