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備案號:
中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jié)能促進會標準
CPASEMXXX-2019
電梯平衡系數(shù)鋼絲繩組拉力檢測法
Theelevatorbalancecoefficienttestbaseonwireropestension
(草案稿)
××××-××-××發(fā)布××××-××-××實施
中國特種設備節(jié)能與安全促進會發(fā)布
CPASECODE×××-××××
電梯平衡系數(shù)鋼絲繩組拉力檢測法
1范圍
1.1本標準規(guī)定了通過夾持鋼絲繩組方式確定電梯平衡系數(shù)的檢測方法,包括檢測條件、檢測
原理、檢測儀器、檢測程序及檢測結果評價。
1.2本標準適用于采用鋼絲繩曳引驅動的電梯平衡系數(shù)檢測。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標準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有
特殊規(guī)定的按相關標準和協(xié)議執(zhí)行。
GB/T7024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術語
GB/T10058-2009電梯技術條件
T/CASEIT101-2015電梯平衡系數(shù)快捷檢測方法
TSGT7001-2009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
3術語與定義
GB/T7024、T/CASEIT101-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對重系統(tǒng)質量(MassofCountweightSystem)
排除曳引鋼絲繩及補償繩質量,懸掛于電梯對重側鋼絲繩下方并跟隨對重塊運動的所有
零部件質量之和。
3.2轎廂系統(tǒng)質量(MassofCarSystem)
排除曳引鋼絲繩及補償繩質量,懸掛于轎廂側鋼絲繩下方并跟隨轎廂運動的所有零部件
質量之和。
3.3鋼絲繩組拉力檢測法(WireRopeGroupTensileTestMethod)
通過測量電梯空載時曳引輪兩側鋼絲繩組拉力值,利用其計算出對重系統(tǒng)質量和轎廂系
統(tǒng)質量之差,以此進行電梯平衡系數(shù)檢測的方法。
1
CPASECODE×××-××××
3.4夾繩裝置(RopeClampingDevice)
用于夾緊鋼絲繩組并提供足夠的夾緊力的成套裝置,由上夾繩裝置和下夾繩裝置組成。
3.5提升裝置(HoistingDevice)
使上夾繩裝置和下夾繩裝置之間鋼絲繩松弛的施力裝置。
4檢測原理
4.1檢測方法
本標準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使用上、下夾繩裝置夾緊一段鋼絲繩組,通過提升裝置提升下
夾繩裝置使中間段鋼絲繩松弛,分別測得對重側與轎廂側鋼絲繩組的拉力以計算平衡系數(shù),
其原理示意如下圖:
圖1原理示意圖
4.2電梯平衡系數(shù)計算公式
本標準規(guī)定的平衡系數(shù)計算公式:
nF()?F
k=12
Qg
式中:F1—對重側鋼絲繩組拉力,單位N;
F2—轎廂側鋼絲繩組拉力,單位N;
Q—額定載重量,單位Kg;
n—曳引比;
k—平衡系數(shù);
2
CPASECODE×××-××××
g—重力加速度,9.8m/s。
5檢測條件
5.1檢測對象
5.1.1電梯應滿足GB/T10058-2009中3.1及3.2的要求,所有安全保護裝置正常有效。
5.1.2電梯鋼絲繩應符合GB/T10058-2009中3.12的規(guī)定,表面應清潔且無明顯油污。導向
輪、復繞輪和反繩輪應保證充分潤滑且工作正常。
5.2檢測環(huán)境
5.2.1檢測溫度應保持在5℃~40℃范圍內,相對濕度不超過電梯正常工作的允許范圍。
5.2.2井道內部空氣不應含有腐蝕性和易燃性氣體及導電塵埃。
5.2.3井道內部應保證充足照明條件。
5.2.4檢測鋼絲繩組拉力時應保證所需的操作空間。
5.3檢測人員
5.3.1應充分理解本標準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
5.3.2應身體健康,勝任本標準所要求的各項操作。
5.3.2應具備電梯的基礎知識,充分了解機械及電氣原理。
5.3.3應掌握電梯安全防護知識,具備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
5.3.4應具有相應檢測資質或經相關的專業(yè)技術培訓合格。
5.4檢測防護
5.4.1電梯出入口應采取隔離措施并放置警示牌。
5.4.2檢測人員需穿戴合格的勞保用品。
5.4.3檢測現(xiàn)場應保持整潔,避免雜物落入井道對檢測人員造成傷害。
5.5檢測用文件
檢測應配齊下列文件:
a)本標準;
b)產品質量證明文件;
c)其它所需要的技術資料。
6檢測儀器
6.1一般要求
6.1.1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
3
CPASECODE×××-××××
6.1.2應有計量檢定或校準證書,且在檢定有效期或校準周期內。
6.2功能要求
6.2.1檢測儀器應具備數(shù)據(jù)采集、顯示及保存的功能。
6.2.2檢測儀器應方便檢測人員操作,數(shù)據(jù)顯示儀表應有足夠亮度,保證檢測人員能夠正確讀
數(shù)。
6.2.3夾繩裝置應工作可靠,工作過程中不允許鋼絲繩與夾塊之間產生滑移。
6.2.4夾繩裝置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在夾持過程中對鋼絲繩造成損傷。
注:例如采取使用材料硬度低于鋼絲繩的帶槽墊片對鋼絲繩進行保護。
6.2.5提升裝置的最大提升力應為被測拉力的1.25倍或以上。
6.2.6檢測儀器應至少保持4小時的續(xù)航,或提供電源接口。
6.3性能要求
6.3.1測力傳感器精度應不低于±0.05%。
6.3.2數(shù)據(jù)采集顯示儀表精度應不低于±0.05%。
6.3.3平衡系數(shù)測量精度應不低于±1%。
6.4安全要求
6.4.1檢測儀器的設計應考慮到現(xiàn)場操作過程中零部件不易脫落。
6.4.2檢測儀器結構應無鋒利銳邊,避免對檢測人員造成傷害。
7檢測程序
7.1通則
7.1.1測量前應采取措施減少補償鏈或補償繩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7.1.2測量鋼絲繩組拉力時,應采用夾持鋼絲繩提升測力方法。
7.1.3應選擇鋼絲繩組垂直段進行拉力測試。
7.1.4試驗流程參照附錄A進行。
7.1.5在檢測鋼絲繩組拉力過程中應斷開電梯主電源或切斷電梯安全回路。
7.2檢測前準備
7.2.1根據(jù)操作平衡系數(shù)檢測儀所需要的空間大小選擇檢測位置(機房或井道),優(yōu)先選擇機
房。
7.2.2清潔鋼絲繩,使其滿足5.1.2的要求。
4
CPASECODE×××-××××
7.3檢測設備安裝與讀數(shù)
7.3.1選擇在機房進行檢測時,宜使轎廂與對重移動到同一水平高度位置。
7.3.2選擇在井道進行檢測時,宜以層站為平臺進行轎廂側鋼絲繩組拉力檢測,且以轎頂為平
臺進行對重側鋼絲繩組拉力檢測。
7.3.3檢測設備安裝位置應滿足L1=L2(L1為在檢測轎廂側鋼絲繩組拉力時,下夾繩裝置底部
至轎頂?shù)木嚯x;L2為在檢測對重側鋼絲繩組拉力時,下夾繩裝置底部至對重頂部的距離)如
下圖所示:
圖2檢測設備安裝位置示意圖
7.3.4夾繩裝置夾持鋼絲繩數(shù)量應與參與曳引的鋼絲繩數(shù)量一致。
7.3.5上夾繩裝置與下夾繩裝置之間的距離宜大于鋼絲繩直徑的25倍或以上。
7.3.6提升裝置在提升過程中,夾繩裝置與鋼絲繩之間不應產生滑移。
7.3.6讀數(shù)時應保證上下夾繩裝置之間鋼絲繩組處于松弛狀態(tài)。
7.3.7選擇在井道檢測轎廂側鋼絲繩組拉力時,讀數(shù)過程中檢測人員應撤離井道。
7.4安裝測試過程中的安全要求
7.4.1在檢測儀器安裝測試過程中,電梯應保持停止且可控的安全狀態(tài)。
7.4.2在檢測儀器未拆卸下鋼絲繩組時,不允許運行移動電梯。
7.4.3檢測過程中應避免人為操作失誤對鋼絲繩造成損傷。
7.4.4對重側鋼絲繩組與轎頂護欄外緣的距離大于400mm時,不宜以轎頂為工作平臺進行對
5
CPASECODE×××-××××
重側鋼絲繩組拉力檢測操作。
7.4.5以轎頂為工作平臺進行對重側鋼絲繩組拉力檢測操作時,不允許操作人員踩踏轎廂護欄
或者站立在轎頂護欄外側。
7.5清場檢查
7.5.1檢查工作現(xiàn)場,確認平衡系數(shù)儀及其他工具全部移出電梯。
7.5.2恢復電梯運行,確認其恢復檢查前的狀態(tài)。
8檢測結果評價
nF()?F
8.1按照本標準所規(guī)定方法測試并計算得到的12為對重系統(tǒng)質量與轎廂系統(tǒng)質量差
g
值。
nFnF
8.2被檢測電梯不含補償裝置,且7.3.3中規(guī)定的L1,L2足夠小時,1與2可分別近似等
gg
同于電梯的對重系統(tǒng)質量與轎廂系統(tǒng)質量。
8.3電梯平衡系數(shù)檢驗結果應符合TSGT7001-2009附件A中8.5的要求。
6
CPASECODE×××-××××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檢測程序流程圖
試驗前準備
是否
選擇在機房測量機房是否滿足操作空間選擇在井道測量
轎廂側鋼絲繩否
組拉力測試對重側鋼絲繩
是否方便測量
儀器設備安裝
不適用本方法
以層站為平臺進行轎廂
對重側是
鋼絲繩施力與數(shù)據(jù)記錄側鋼絲繩組拉力測試
組拉力
測試
夾繩裝置安裝
拆卸設備
以轎頂為
平臺進行
對重側鋼施力與數(shù)據(jù)記錄
絲繩組拉
力測試
拆卸設備
圖A.1檢測程序流程圖
7
CPASECODE×××-××××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表B.1平衡系數(shù)檢測報告/記錄
平衡系數(shù)定義
nF()?F
k=12
Qg
式中:F1—對重側鋼絲繩組拉力,單位N;
F2—轎廂側鋼絲繩組拉力,單位N;
Q—額定載重量,單位Kg;
n—曳引比;
k—平衡系數(shù);
g—重力加速度,9.8m/s。
測量值
第一次測量值
第二次測量值
F1(N)
第三次測量值
平均值
第一次測量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通信線路建設合同
- 冷庫物流及熟食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國際物流試題及答案
- 電工基礎考試題+答案
- 采購原材料合同范本
- 公共設施裝修改造工程合同
- 商鋪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度全國鋼材供應合同
- 自我血糖監(jiān)測操作
- 旅游規(guī)劃怎么做
- 《射雕英雄傳》好書讀后感
- DB51T 2049-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規(guī)范
- 【MOOC】風景背后的地貌學-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護理感動案例
- 2024版《安全生產法》考試題庫附答案(共90題)
- 企業(yè)天然氣轉讓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
- 玩具照相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中考監(jiān)考和考務人員培訓手冊
- 數(shù)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