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蘭州一中高二級第一學期期中學業(yè)質量檢測卷(2)歷史
時長:75分鐘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60分)
1.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丞相呂不韋徒蜀自殺;漢武帝執(zhí)政53年,先后更換12位丞相,丞相任職的平均時
間為4年,被殺的概率約三分之二。這表明()
A.秦漢丞相位高權重B.秦漢相權無足輕重
C.相權不能制約皇權D.皇帝權力至高無上
2.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談政治。秦始皇說:“我首創(chuàng)
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體制,功勞蓋世?!碧铺谡f:“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權的后遺癥,不如我
三分相權,相互監(jiān)督,確保了我的獨尊地位?!泵鞒勺嬲酒饋碚f:“得了吧,我廢除丞相,設立內閣,才
感到大權在握的踏實。”雍正帝說:“都別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實現(xiàn)了咱們皇位世襲、權力至上的夢
想?!彼麄兊难哉?/p>
A,都符合事實B,都與史實不符合
C.有兩位皇帝的言論與史實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說法與史實不符
3.有學者認為,秦始皇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監(jiān)御史,掌監(jiān)察,
“這種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據(jù)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專制制度創(chuàng)立B.三省彼此牽制監(jiān)督
C.“三公”分工明確D.地方自主權力過大
4.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
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這表明元
朝
A.地方擁有適度權力B.地方缺乏實際權力
C.行省權力集中專斷D.君主專制得以加強
5.羅伯特?沃波爾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內閣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議院失去多數(shù)的支持而被迫辭職,從而開
創(chuàng)了一個先例:凡內閣失去下議院多數(shù)的信任即告辭職。這說明英國
A.內閣對議會負責B.下院擁有最高權力
C.實行分權制衡原則D.國王成為虛位君主
6.美國《權利法案》是美國憲法前十條修正案的統(tǒng)稱,其中第一條修正案是關于保護言論自由、信仰自
由、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會和請愿權利的規(guī)定。這表明美國法律
A.代表資產階級利益B.體現(xiàn)權力制衡原則
C.注重保護個人權利D.堅持公平公正原則
7.古代雅典城邦的主要機構包括執(zhí)政官、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民眾法庭;古代羅馬共和國的主要機構
包括執(zhí)政官、公民大會、元老院、保民官。兩者之間的本質區(qū)別在于
A.民主政治與貴族政治的不同B.執(zhí)政官的數(shù)量不同
C.古代雅典更重視法律建設D.古代羅馬更重視平民利益
8.在變法過程中,王安石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務導向型政府機構,并由那些不受公務條框限制的新晉官員負
責。如王安石創(chuàng)建的“制置三司條例司”,里面那些支持變法的低級官員,都王安石精心挑選。王安石這一
舉措
A,減少了政府決策失誤B.保證了變法措施的順利推行
C.改變了中樞決策方式D.客觀上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
(2020?山東聊城二模?2)
9.《左傳》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
宗祐,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春秋時期出現(xiàn)的“三不朽”說
A.蘊含人文精神B.折射出禮崩樂壞
C.反對世卿世祿D.屬于無神論學說
10.有學者認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欲將總統(tǒng)制改為內閣制,但已經建立的制度改動起來殊非易事,臨
時參議院不得不尋求平衡,在賦予內閣行政權力的同時,保留了總統(tǒng)制體制下國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權力,
以致后來發(fā)生府院之爭。該學者意在強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切實維護了共和體制B.在政體設計上存在缺陷
C.擴大了參議院的權力D.在政體選擇上因人立法
11.下列有關選拔官員的方式與主要依據(jù)搭配正確的是
秦朝軍功授爵制一一漢代察舉制一一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一一隋唐科舉制
A,功績一一考試成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
B.考試成績一一功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
C考試成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一一功績
D.功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一一考試成績
12.宋代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比前朝擴大了很多,唐代每次進士及第的人數(shù)不過二三十人,宋朝時錄取名
額擴大了十余倍,一般總有二三百人,最多時達到五六百人。這一變化()
A.促使考試人數(shù)逐年在增加B.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矛盾
C.表明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善D.導致官員素質明顯降低
13.19世紀上半期,美國實施的政黨分肥制導致政府官員黨派化。其后,1883年國會通過的《美國文官
法》規(guī)定:文官常任,不與執(zhí)政黨共進退,定期考核,憑業(yè)績獎懲升遷。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
A黨派矛盾激化B.人治走向法治
C.政府腐敗嚴重D.分權制衡完善
14.1702年,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首次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后來,牛津大學也開始實行書面考
試。185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職員任用方面也采用了書面考試錄用的方法。這些做法()
A.有利于通過考試系統(tǒng)選拔人才的嘗試B.照搬了中國的科舉制度
C.有利于君主立憲制的建立D,加強了國王的權力
15.撒切爾曾說:“英國文官制度的絕對專業(yè)化,使得政府能夠在最低的差錯和最高的效率的情況下運轉
自如。這個制度足以讓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國家羨慕不已。”據(jù)此可推知,文官制度
A.提升了現(xiàn)代國家治理能力B.容易滋生官僚主義
C.改變了資本主義基本制度D.照搬了中國的科舉制
16.北洋政府在官員選拔方面主要利用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A.這種制度存在性別歧視B.所有在文官職位上的人都必須經過考試入職
C.這種文官制度優(yōu)點不是太多,不值得稱道D.這種制度確保了行政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
17.關于當代中國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表述,下列正確的是
①干部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黨管干部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③建立和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④公務員制度的實行,為國家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增添了活力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唐朝兩稅法規(guī)定:以國家財政開支所需為總額。所有民戶在現(xiàn)居住地登記,根據(jù)財產情況定戶等,按
戶等高低繳納賦稅,“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這樣做
A.限制了社會階層流動B.旨在促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C.體現(xiàn)了政策簡單劃一D.有利于解決政府財政困難
19.唐朝時期,為了救助貧病孤疾者,政府專門設置了一些病坊。據(jù)《天寶年代敦煌郡會計牒》記載,該郡的
病坊有床4張、被子3條、碗10個、匙箸各10套。其他地方的情形與敦煌郡相差無幾。這表明唐朝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勢群體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視民生
C.對百姓提供必要及時的救助D.具備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20.1965?1970年西歐各國的社會福利支出增長了11.6%,1970?1975年間增長了15.3%,社會福利開
支占GDP的比重也從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會福利的增長速度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
長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據(jù)此可推知()
A.政府干預經濟未惠及所有國民B.高福利會增加經濟發(fā)展的包袱
C.國有化是實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動了西歐經濟增長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會試,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等為考試官,因所錄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稱南
榜。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因此聯(lián)名上疏,告考官劉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試卷中再擇卷
復閱,增錄北方人。但經復閱后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語。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等人故意以陋
卷進呈。朱元璋大怒并親自策問,取錄61名。因所錄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稱北榜。此事件開明朝分南北
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
——摘編自《明初南北榜案》
材料二實際上,現(xiàn)代英國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國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鴉片戰(zhàn)爭時,在侵略中
國的英國人心里,中國當時的制度是極為優(yōu)越的,曾考慮以后英國是否也要采用。各種議論的結果,同樣
在英國也確立了通過考試選拔任用行政官員的制度,今天已經廣泛普及。
——摘編自《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材料三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務部次長諾斯科特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
《常任公務員制度的構成》,在這份報告中有兩條重要的內容直接促成了英國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廢
除個人恩賜制和政黨分肥制,實行公開競爭考試制;第二,行政事務分為決策類與執(zhí)行類,實行兩官分途
而:臺。
——摘編自秦勃《兩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戰(zhàn)與變革》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明初科舉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解釋變化的原因。
(2)依據(jù)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國文官制度與中國科舉制度的異同。
(3)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選官制度的認識。
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時期,確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華法系。元朝對唐宋
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在司法實踐中卻也廣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實踐
中又特別重視“例”,曾數(shù)次重修《問刑條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為正文,例為附注”的形式,開
創(chuàng)了律例合編的體例,時人稱之為“《大明律例》,一部禮經。禮法立教,出禮入刑。人知守禮,自不非
為。非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襲《大明律》,同樣非常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
材料二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
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構成了“英美
法系”。1804年,拿破侖簽署法令,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斗▏穹ǖ洹防^承了羅馬法傳統(tǒng),很快推廣
到歐洲各地,形成了“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權力
的議會制定,行政機構在法律規(guī)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jù)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司法實踐中堅持
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摘編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卷》
(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法律的特點,并說明其影響。
(2)依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近代法律體系與中國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處,并分析造成
不同的主要原因。
(3)綜合以上材料和問題,談談你對法律體系的認識。
2024年蘭州一中高二級第一學期期中學業(yè)質量檢測卷(2)歷史
時長:75分鐘總分:100分
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60分)
1.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丞相呂不韋徒蜀自殺;漢武帝執(zhí)政53年,先后更換12位丞相,丞相任職的平均時
間為4年,被殺的概率約三分之二。這表明()
A.秦漢丞相位高權重B.秦漢相權無足輕重
C.相權不能制約皇權D.皇帝權力至高無上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
時空是:秦漢時期(中國)。根據(jù)材料“”漢武帝執(zhí)政53年,先后更換12位丞相,丞相任職的平均時間為4
年,被殺的概率約三分之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時期丞相更換頻繁,任職時間短,而且被殺的概率
約三分之二,說明相權被削弱,從本質上說明皇帝權力至高無上,D項正確;A項與材料內容不符,排
除;B項過分貶低漢代相權的作用,排除B項;正是因為相權制約了皇權,才出現(xiàn)了材料所述現(xiàn)象,排除
C項。故選D項。
2.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談政治。秦始皇說:“我首創(chuàng)
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體制,功勞蓋世?!碧铺谡f:“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權的后遺癥,不如我
三分相權,相互監(jiān)督,確保了我的獨尊地位?!泵鞒勺嬲酒饋碚f:“得了吧,我廢除丞相,設立內閣,才
感到大權在握的踏實?!庇赫壅f:“都別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實現(xiàn)了咱們皇位世襲、權力至上的夢
想?!彼麄兊难哉?/p>
A,都符合事實B,都與史實不符合
C.有兩位皇帝的言論與史實不符D.只有明成祖的說法與史實不符
【答案】C
【解析】
【詳解】秦始皇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沿用了兩千多年,秦始皇的說法正確;唐代是完善了三省
六部制,而不是首創(chuàng),唐太宗說法錯誤;丞相制度是明太祖廢除的,明成祖說法錯誤;雍正帝時期設立軍
機處,君主專制達到頂峰,雍正帝說法正確。所以他們的言論中,有兩位皇帝的言論與史實不符,故選
C;綜上所述,可排除ABD。
3.有學者認為,秦始皇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監(jiān)御史,掌監(jiān)察,
“這種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據(jù)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專制制度創(chuàng)立B.三省彼此牽制監(jiān)督
C“三公”分工明確D.地方自主權力過大
【答案】C
【解析】
【詳解】秦始皇在全國三十六郡的長官設置上,仿效中央政府,用“守”、“尉”和“監(jiān)御史”,分別掌管
地方民政、兵事和監(jiān)察,反映出秦朝時期,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等“三公”分工明確,C項正確;材
料與君主專制制度創(chuàng)立無關,A項錯誤;三省彼此牽制監(jiān)督是隋唐時期才有的政治特色,B項錯誤;秦朝時
期實現(xiàn)了對地方的垂直管理,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地方自主權力受到了限制,D項錯誤。
4.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國庶務,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
事,無不領之”,但地方官吏的選用主要由中書省和吏部負責,調動行省所屬軍隊須皇帝批準。這表明元
朝
A.地方擁有適度權力B.地方缺乏實際權力
C.行省權力集中專斷D.君主專制得以加強
【答案】A
【解析】
【詳解】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經濟、軍事和行政等大權,但是其官吏的選用與所屬軍隊的調動權
則分別由中書省、吏部與皇帝掌管,體現(xiàn)了其權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說明元朝地方擁有適度的權力,故A
項正確;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擁有地方的經濟、軍事和行政等大權,“缺乏實際權力”的表述與題意不合,故B
項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備官吏的選用與軍隊的調用權力,因此“權力集中專斷”的表述不合題意,
故C項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權力范圍,“君主專制得以加強”不合題意主旨,故D項排除。
【名師點晴】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現(xiàn)代中國省制的開端,對后世
影響深遠。行省在職能和權力行使方面表現(xiàn)為主要為中央收權,同時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權力,在中央對地
方的行政統(tǒng)屬中發(fā)揮承上啟下和代朝廷統(tǒng)攝節(jié)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現(xiàn)得無甚作為,這
也是行省的特點,權大而不專,從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馭各地使命的減弱和向地方割據(jù)勢力的轉化,
既加強了中央集權,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權力。
5.羅伯特?沃波爾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內閣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議院失去多數(shù)的支持而被迫辭職,從而開
創(chuàng)了一個先例:凡內閣失去下議院多數(shù)的信任即告辭職。這說明英國
A.內閣對議會負責B.下院擁有最高權力
C.實行分權制衡原則D.國王成為虛位君主
【答案】A
【解析】
【詳解】材料“凡內閣失去下議院多數(shù)的信任即告辭職”體現(xiàn)的是英國的內閣對議會負責,A正確;BCD與
材料無關,排除。故選A。
6.美國《權利法案》是美國憲法前十條修正案的統(tǒng)稱,其中第一條修正案是關于保護言論自由、信仰自
由、出版自由,以及和平集會和請愿權利的規(guī)定。這表明美國法律
A.代表資產階級利益B.體現(xiàn)權力制衡原則
C.注重保護個人權利D.堅持公平公正原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材料反映了美國在憲法修正案中規(guī)定保護言論、信仰、出版、集會、請愿自由等權利,這表明美
國注重保護個人權利,故C項正確;A、B、D三項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排除ABD項。故選C項。
【點睛】
7.古代雅典城邦的主要機構包括執(zhí)政官、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民眾法庭;古代羅馬共和國的主要機構
包括執(zhí)政官、公民大會、元老院、保民官。兩者之間的本質區(qū)別在于
A.民主政治與貴族政治的不同B.執(zhí)政官的數(shù)量不同
C.古代雅典更重視法律建設D.古代羅馬更重視平民利益
【答案】A
【解析】
【詳解】古代雅典是民主制,古羅馬實行的是貴族寡頭政治,A項正確;執(zhí)政官數(shù)量不是本質區(qū)別,排除
B項;羅馬更重視法律建設,排除C項;兩者都重視平民利益,排除D項。故選A項。
8.在變法過程中,王安石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務導向型政府機構,并由那些不受公務條框限制的新晉官員負
責。如王安石創(chuàng)建的“制置三司條例司”,里面那些支持變法的低級官員,都王安石精心挑選。王安石這一
舉措
A,減少了政府決策失誤B.保證了變法措施的順利推行
C.改變了中樞決策方式D.客觀上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王安石變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安石在變法時,為減少變法的阻力,
繞過以前的機構和官員,設置一些新的官員和機構,這會導致官僚機構的臃腫,從而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故
選D項;王安石這一舉措有利于減少變法的阻力,但與減少決策失誤無關,故排除A項;B項的“保證了”夸大
了這一做法的作用,故排除B項;C項”改變了中樞決策方式”不符合史實,故排除C項。
(2020?山東聊城二模?2)
9.《左傳》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
宗彷,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春秋時期出現(xiàn)的“三不朽”說
A.蘊含人文精神B.折射出禮崩樂壞
C.反對世卿世祿D.屬于無神論學說
【答案】A
【解析】
【詳解】“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凝結著人生追求的恒久價值,蘊含人文精神,故選A項;禮崩
樂壞指周代封建制度的規(guī)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材料不涉及,排除B項;材料強調“三不朽”蘊含人文
精神,看不出反對世卿世祿,排除C項;無神論指一種否認、否定、不相信神明存在的信念,排除D項。
10.有學者認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欲將總統(tǒng)制改為內閣制,但已經建立的制度改動起來殊非易事,臨
時參議院不得不尋求平衡,在賦予內閣行政權力的同時,保留了總統(tǒng)制體制下國家元首享有的若干權力,
以致后來發(fā)生府院之爭。該學者意在強調《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A.切實維護了共和體制B.在政體設計上存在缺陷
C.擴大了參議院的權力D.在政體選擇上因人立法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歷史現(xiàn)象的能
力。材料強調的重點是臨時參議院”在賦予內閣行政權力的同時,保留了總統(tǒng)制體制下國家元首享有的若
干權力”,這種妥協(xié)的政體致使總統(tǒng)府與國務院權限不明,最終導政府院之爭,可見該學者意在強調《中華
民國臨時約法》在政體設計上存在缺陷,故選B項;材料強調的重點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不足,故
排除A項;C、D兩項表述符合史實,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D兩項。
11.下列有關選拔官員的方式與主要依據(jù)搭配正確的是
秦朝軍功授爵制一一漢代察舉制一一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一一隋唐科舉制
A.功績一一考試成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
B.考試成績---功績----品行才學門第聲望
C.考試成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一一功績
D.功績一一品行才學一一門第聲望一一考試成績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軍功爵制的標準是軍功;察舉制的標準是品行和才能;九品中正制的標準是
門第族望;科舉制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因此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點睛】
12.宋代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比前朝擴大了很多,唐代每次進士及第的人數(shù)不過二三十人,宋朝時錄取名
額擴大了十余倍,一般總有二三百人,最多時達到五六百人。這一變化()
A.促使考試人數(shù)逐年在增加B.客觀上加劇了社會矛盾
C.表明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善D.導致官員素質明顯降低
【答案】B
【解析】
【詳解】依據(jù)材料“宋朝時錄取名額護大了十余情,一般總有二三百人,最多時達到五六百人”并結合所
學知識,宋朝錄取人數(shù)大量增加會導致封建官僚數(shù)量龐大,造成冗官、冗費的狀況,從而加重對人民的剝
削,客觀上加劇了社會危機,B項正確;A項錄取人數(shù)增加不代表會促進參與考試人數(shù)的增加,排除A
項;C項錄取人數(shù)增加與科舉制度的完善沒有關聯(lián),排除C項;D項錄取人數(shù)的增加與官員素質的降低沒
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
13.19世紀上半期,美國實施的政黨分肥制導致政府官員黨派化。其后,1883年國會通過的《美國文官
法》規(guī)定:文官常任,不與執(zhí)政黨共進退,定期考核,憑業(yè)績獎懲升遷。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
A.黨派矛盾激化B.人治走向法治
C.政府腐敗嚴重D,分權制衡完善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部門任職的事務官,實行文官制度后,國會中的
黨派之爭不會影響政府的運作,這是對分權制衡體系的完善,D項正確;《文官制度條例》規(guī)定文官常任
不與執(zhí)政黨共進,力求避免政府官員黨派化,從而緩解了黨派之爭,排除A項;1787憲法的頒布標志著
美國實現(xiàn)了法治,排除B項;材料未反映避免政府腐敗,排除C項。故選D項。
14.1702年,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首次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后來,牛津大學也開始實行書面考
試。185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職員任用方面也采用了書面考試錄用的方法。這些做法()
A.有利于通過考試系統(tǒng)選拔人才的嘗試B.照搬了中國的科舉制度
C.有利于君主立憲制的建立D,加強了國王的權力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推斷題、影響題。根據(jù)本題時間信
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02-1853年(英國)。從材料中“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采用了書面考試錄用
的方法”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試卷考試、書面考試等措施有利于通過考試選拔人才,A項正確;材料
未體現(xiàn)英國的文官制度照搬了中國的科舉制度,排除B項;1689年,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排除C項;
加強了國王的權力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15.撒切爾曾說:“英國文官制度的絕對專業(yè)化,使得政府能夠在最低的差錯和最高的效率的情況下運轉
自如。這個制度足以讓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國家羨慕不已?!睋?jù)此可推知,文官制度
A.提升了現(xiàn)代國家治理能力B.容易滋生官僚主義
C.改變了資本主義基本制度D.照搬了中國的科舉制
【答案】A
【解析】
【詳解】據(jù)材料可知,題干主旨描述了英國的文官制度具有很強的優(yōu)越性,提高了治理國家的能力,A項
正確;容易滋生官僚習氣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局限性,排除B項;文官制度是資本主義制度發(fā)展的結果,并
未改變資本主義基本制度,排除C項;西方文官制度借鑒了中國的科舉制,但是其優(yōu)越性是自身不斷發(fā)展
完善的結果,與科舉制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
16.北洋政府在官員選拔方面主要利用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A.這種制度存在性別歧視B.所有在文官職位上的人都必須經過考試入職
C.這種文官制度優(yōu)點不是太多,不值得稱道D.這種制度確保了行政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試法草案》規(guī)定,女子不得參加文官考試,因而體現(xiàn)了性別歧
視的特點,A項正確;有不少人在考試制度出臺前已經入職文官職位了,故B項錯誤;盡管北洋政府文官
制度有各種不足,但它畢竟是我國人事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C項說法不正確;D項說法有夸大的成
分,故錯誤。
17.關于當代中國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表述,下列正確的是
①干部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黨管干部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③建立和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④公務員制度的實行,為國家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增添了活力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實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
成部分,其中黨管干部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且公務員制度的實行,為國家管理
人員的隊伍建設增添了活力,因此①②③④正確,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D。
18.唐朝兩稅法規(guī)定:以國家財政開支所需為總額。所有民戶在現(xiàn)居住地登記,根據(jù)財產情況定戶等,按
戶等高低繳納賦稅,“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這樣做
A,限制了社會階層流動B.旨在促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C.體現(xiàn)了政策簡單劃一D.有利于解決政府財政困難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jù)題干材料,可知兩稅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D項正確;材料不能體現(xiàn)“社會分工,階層
流動”的相關信息,A項錯誤;中國古代歷代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B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xiàn)政策簡單劃一,
C項錯誤。故選D。
19.唐朝時期,為了救助貧病孤疾者,政府專門設置了一些病坊。據(jù)《天寶年代敦煌郡會計牒》記載,該郡的
病坊有床4張、被子3條、碗10個、匙箸各10套。其他地方的情形與敦煌郡相差無幾。這表明唐朝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勢群體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視民生
C.對百姓提供必要及時的救助D.具備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jù)材料“為了救助貧病孤疾者,政府專門設置了一些病坊”可知唐朝政府注重基層救助,國家對
貧苦百姓提供必要的、及時的救助,有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故C項正確;材料中的救助并未上升到法律層
面,只不過是政府的一些救濟措施,故A項排除;由材料相關信息不能得出唐朝比以往更重視民生的結
論,故B項錯誤;唐朝具備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說法不符合史實,D項錯誤。
20.1965?1970年西歐各國的社會福利支出增長了11.6%,1970?1975年間增長了15.3%,社會福利開
支占GDP的比重也從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會福利的增長速度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
長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據(jù)此可推知()
A.政府干預經濟未惠及所有國民B.高福利會增加經濟發(fā)展的包袱
C.國有化是實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動了西歐經濟增長
【答案】B
【解析】
【詳解】1965?1970年西歐各國的福利支出比重不斷加大,增長速度比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快了一倍
左右,說明高福利會增加經濟發(fā)展的包袱,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了西歐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斷增加,沒有涉
及政府干預經濟惠及所有國民的問題,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國有化的問題,故C項錯誤;福利政策
會加重經濟增長的負擔,故D項錯誤。故選擇B。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會試,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等為考試官,因所錄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稱南
榜。會試落第的北方舉人因此聯(lián)名上疏,告考官劉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試卷中再擇卷
復閱,增錄北方人。但經復閱后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語。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等人故意以陋
卷進呈。朱元璋大怒并親自策問,取錄61名。因所錄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稱北榜。此事件開明朝分南北
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
——摘編自《明初南北榜案》
材料二實際上,現(xiàn)代英國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國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鴉片戰(zhàn)爭時,在侵略中
國的英國人心里,中國當時的制度是極為優(yōu)越的,曾考慮以后英國是否也要采用。各種議論的結果,同樣
在英國也確立了通過考試選拔任用行政官員的制度,今天已經廣泛普及。
——摘編自《展望21世紀:湯因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
材料三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務部次長諾斯科特向英國政府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
《常任公務員制度的構成》,在這份報告中有兩條重要的內容直接促成了英國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廢
除個人恩賜制和政黨分肥制,實行公開競爭考試制;第二,行政事務分為決策類與執(zhí)行類,實行兩官分途
而'臺。
——摘編自秦勃《兩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戰(zhàn)與變革》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明初科舉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解釋變化的原因。
(2)依據(jù)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國文官制度與中國科舉制度的異同。
(3)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選官制度的認識。
【答案】(1)變化:從統(tǒng)一科考改為南北分榜科考(或曰分南北取士)。
原因:明初南方經濟文化處于領先地位,統(tǒng)一科考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明初統(tǒng)治者力圖籠絡士
人,鞏固統(tǒng)治秩序。
(2)同:通過考試選拔任用官員;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
異:中國是為了維護專制集權統(tǒng)治;英國是為了實施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3)認識:選官制度應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適當兼顧地區(qū)差異;注意借鑒學習別國經驗;根據(jù)國情
和時局發(fā)展及時進行調整與創(chuàng)新等。
【解析】
【詳解】(1)第一小問變化,根據(jù)材料一中“此事件開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得出從統(tǒng)
一科考改為南北分榜科考。第二小問原因,南宋實現(xiàn)經濟中心南移的同時引發(fā)文化重心的南移,統(tǒng)一考試,
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分榜考試,明初統(tǒng)治者力圖籠絡士人,鞏固統(tǒng)治秩序。
(2)相同點:根據(jù)材料二“通過考試選拔任用行政官員的制度”“實行公開競爭考試制”得出:通過考
試選拔任用行政官員;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不同點:科舉制是中國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下的工具;而現(xiàn)代英國的選
官制度則是實施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3)根據(jù)材料一“南榜北榜”事件后,“開分南北取土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材料二"實行公開競爭
考試制”、“在侵略中國的英國人心里,中國當時的制度是極為優(yōu)越的,曾考慮以后英國是否也要采用”
得出:適當兼顧地區(qū)差異;選官制度應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則;注意借鑒學習別國經驗;根據(jù)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543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Syntax for high-capacity ADC media
- 《單證管理流程》課件
- 《少兒青春期教育》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集粹選集人員管理
- 《電化學局部腐蝕》課件
- 單位管理制度合并匯編【員工管理篇】
- 單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職工管理篇
- 單位管理制度范例匯編員工管理篇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匯編【人力資源管理篇】十篇
- 單位管理制度呈現(xiàn)大全員工管理篇十篇
- 管轄權異議仲裁申請書
- (完整版)中考英語作文必備好詞好句
- T-CERDS 3-2022 企業(yè)ESG評價體系
- 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使用檢測和應急預案
- 報價經理崗位職責
- 汝州某燃煤熱電廠施工組織設計
- 豬場配懷工作安排方案設計
- 《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檔案》模板
- GB/T 2-2016緊固件外螺紋零件末端
- GB/T 12467.5-2009金屬材料熔焊質量要求第5部分:滿足質量要求應依據(jù)的標準文件
- GB 17740-1999地震震級的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