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五大角度比對準,三步流程巧解題
—突破文意概括選擇題
教學目標
掌握概括分析、概述題的解題的技巧與方法
教學重點
5大角度比對準,3步流程巧解題
教學難點
掌握答題方法,熟練準確解答此類題目
教學過程
【概述辨析?考勢微解】
文言文的“概述辨析題”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題型方面,采用客觀選擇題;內容方面,
既有對文中信息的提煉,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的歸納與概括、綜合判斷與推理,也有對
作者在敘述某一事件或說明某一道理時表達的看法的分析與評價。
【概述辨析-必備知識】
歷買h人物的姓名、字、號、籍貫、官職、品行等。
人物生平經歷、典型事跡、官職變遷、
重點
麗政績功過、獎懲情況。______________
關注k
人物結局、去世原因、贈謚情況、功
保尾k過評價。_________________
述傳記要素:時間、地點、人物、
辨事件。
,信息篩選H傳主要素:生平、品行、評價,
人物的語言、品格、事跡;事件的
設題
角度(內容概括h前因后果、相關細節(jié)。
作者的評價、文中人物之間的評
〈觀點評價h價以及后人的評價。
【概述辨析?關鍵能力】
記好五大比對角度,明曉十大命題設誤點
角度二一一比對人物.
誤解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來的性格特點故意說錯,造成對人物形象的錯誤
設
形象理解
張冠
點把甲人物所為說成是乙人物所為,或把甲事件結果說成是乙事件結果
李戴
比對
要圍繞“誰+何時+何地+言行+結果,體現(xiàn)的品質”比對
方法
角度二一一比對時間、一地點
時序
設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時,命題者故意將事情發(fā)生的時間順序顛倒
顛倒
誤
空間
點把不同空間地點的事件糅合起來表述,故意在地點方面顛倒位置關系
錯位
比對特別注意選項中關于人物行為以及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的詞語,并與
方法I原文比對,厘清其關系
角度三…比對關鍵詞語.
曲解
設故意曲解文中某一關鍵詞語的意義,從而制造干擾項
文意
誤
歸納
點故意遺漏關于人物、事件、觀點等方面的內容
不全
比對選項中對人物的分析、道理的闡述等是否有夸大、歪曲或偷換概念的現(xiàn)
方法象;選項轉述時是否漏掉了某個起關鍵作用的詞語
角度四一比對添加或刪減內容.
設無中
故意添加原文中沒有的人、事或觀點等內容
誤生有
點以偏通過增加或刪減表范圍或程度及其他類的詞語,故意擴大或縮小判斷對
概全I象的范圍
比對!檢查選項是否有故意添加而原文中未涉及的內容;篩查選項中有無漏掉
方法f原文關鍵信息(尤其是表范圍或程度的副詞)的情況
角度五—比對關系
改變
設故意將原因說成結果,或反之,或給句子強加、改變因果關系
因果
誤
事件?將文段敘述的幾件事情或事情的細節(jié)或對多個人的評價進行雜糅混編,或把
點
雜糅?多個人做的事說成一個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實的混亂狀態(tài)
比對?辨析時厘清人物與事件的關系以及事件產生的原因、結果及其內在的邏輯關
方法?系,將選項與原文仔細比對,檢查關系是否恰當
概括分析(概述)題答題三步驟
紀事本末體重點關注:關注人物的言行及
事件、人物、人物對事件在時、地、因、
話、結果果等方面的表述
全面理解關注細節(jié).仔細比對
整體把握依文索義反復推敲
【典例剖析】
(2022?全國甲卷改編)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曰:“吾欲伐
齊,齊、楚方歡,子為寡人慮之,奈何?”張儀曰:“王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試之?!睆垉x
南見楚王,曰:“今齊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國與之歡。大王茍能閉
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
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背醮笳f,宣言之于朝廷日:“不轂得商于之田,方六
百里?!比撼悸勔娬弋呝R,陳軫后見,獨不賀。楚王曰:“不轂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
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軫對曰:“臣見商于
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今地
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先絕齊,后責地,必受欺于張儀。是西生秦
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楚王不聽,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無言,以待吾事?!?/p>
楚王使人絕齊。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將軍受地于秦。張儀知
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笔拐叻磮蟪?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
陳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因而賂之一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于秦而取償于齊也?!?/p>
楚王不聽,遂舉兵伐秦。秦與齊合,楚兵大敗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
者,計失于陳軫,過聽于張儀。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二》,有刪改)
A.①秦國想要攻打齊國,②但又擔心楚國作梗,因為齊國曾經幫過楚國,齊楚關系密切。
③秦惠王希望張儀考慮如何應對,④張儀答應嘗試出使楚國。
B.①張儀見到楚王,②提出楚國如果能與齊國斷交,③秦王就會下令獻上商于之地六百
里,④又可以削弱齊國,還能得到秦國的恩惠,這是一舉三得的事情。
C.①楚國群臣祝賀將得商于之地六百里,陳軫不以為然,②認為秦看重楚是因為楚有齊
為后援,③若先絕齊后索地,一定受騙,④齊秦兩國都將攻打楚國。
D.①張儀返回,秦王隨即派人與齊聯(lián)合,②拒不給楚國六百里地,③楚王大怒,起兵伐秦,
秦齊合力大敗楚兵。④楚國失敗是因為沒有聽從陳軫而誤信張儀。
【解題思維】
第一步,先用“①②③④……”標出選項的觀點,(見上文選項)
第二步,將原文摘選出相應處,用“????……”標出,再將二者進行比對分析。
A項:
?其后秦欲伐齊;?齊、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子為寡人慮之,奈何??張儀曰:“王
原文
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試之?!?/p>
?:后來秦國想要討伐齊國。比對①概述正確
?:由于齊、楚友好,秦惠王為此憂慮。比對②正確。
理解I…
?:請你為我考慮一下,怎么辦呢?比對③正確。
?: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備車馬和金錢,讓我試試看?!北葘Β苷_
結論I①②③④概述正確
B項:
?張儀南見楚王;?大王茍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
原文
止匕則是北弱齊,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利俱至。
?:于是張儀去南方楚國見到楚懷王。比對①正確。
?:如果大王能關起國門跟齊斷絕邦交。比對②正確。
?:我便請秦王獻上商于的土地,方圓六百里。通過張儀的話語,可看出與③表述一
理解!致。
?:如果這樣,楚國就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又在西面對秦國施有恩惠,還可以
私下獲得商于地區(qū)的利益,這一計策可以同時獲得三種好處。聯(lián)系整體語境可分析
楚國這樣做是答應秦國,是對秦國有恩惠,因此“得到秦國的恩惠”信息錯誤。
結論?①②③概述正確,④概述錯誤
C項:
?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后見,獨不賀。?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且先絕
原文
齊,后責地,必受欺于張儀。?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
?:聽見這話的群臣都向懷王道賀,陳軫最后覲見,唯獨不向懷王道賀。與①內容一
致,正確。
?:秦王之所以重視大王,是因為大王和齊國交好。比對②正確。
理解I?:何況楚國如果先跟齊國斷交,然后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張儀欺
騙。比對③正確。
?:結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又和齊國斷交了,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一定
會進攻楚國。比對④正確。
結論I①②③④概述正確
D項:
?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張儀知楚絕齊也,乃出見使者曰:“從
某至某,廣從六里。"?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醪宦?遂舉兵伐秦。秦與
原文
齊合,楚兵大敗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僅以救亡者,計失于陳軫,過聽
[于張儀。
理解|?:張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齊、秦的盟約暗中締結成功。比對
①正確。
?:張儀知道楚國已經和齊國斷絕交往后,才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使臣說:“從某
處到某處,縱橫六里土地?!北葘Β谡_。
?:懷王大怒,準備發(fā)兵去攻打秦國?!淹鯖]有采納,于是發(fā)兵討伐秦國。秦、
齊兩國合兵,楚軍在杜陵慘敗。比對③正確。
?:可見,楚國的土地并非不大,而人民也并非軟弱,但是之所以會弄得幾乎要亡國
的慘境,是因為懷王沒有采納陳軫的計策,錯誤地聽信張儀。比對④正確。
結論I①②③④概述正確
答案:B
【參考譯文】
齊國幫助楚國攻打秦國,奪取了(秦地)曲沃。后來秦國想要討伐齊國,由于齊、楚友
好,秦惠王為此憂慮,對張儀說:“我想要討伐齊國,無奈齊、楚兩國正處在友好的時候,
請你為我考慮一下,怎么辦呢?”張儀說:“請大王為我準備車馬和金錢,讓我試試看。”
于是張儀去南方楚國見到楚懷王,說:“現(xiàn)在齊威王的罪惡對于我們國王來說是最深重的,
秦國準備征討齊國,然而楚國跟齊國交好。如果大王能關起國門跟齊斷絕邦交,我便請秦
王獻上商于的土地,方圓六百里。如果這樣,楚國就在北面削弱了齊國的勢力,又在西面
對秦國施有恩惠,還可以私下獲得商于地區(qū)的利益,這一計策可以同時獲得三種好處。”
楚懷王非常高興,在朝堂上宣布說:“我已經得到商于這個地區(qū),方圓共六百里?!甭犚娺@
話的群臣都向懷王道賀,陳軫最后覲見,唯獨不向懷王道賀。懷王說:“我不煩勞一個士
兵,不傷亡一名將士,就得到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認為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
我道賀,只有你一個人不道賀,這是為什么?”陳軫回答說:“我認為商于這地方是得不到
的,反而一定會招來禍患?!睉淹鯁枺骸盀槭裁??”陳軫回答說:“秦王之所以重視大王,是
因為大王和齊國交好。如今還沒有得到秦國的割地卻先和齊國斷絕邦交,是讓楚國陷于
孤立狀態(tài)啊,秦國又怎會重視一個孤立無援的國家呢?何況楚國如果先跟齊國斷交,然后
再向秦要求割讓土地,那么必然遭到張儀欺騙。結果是西面惹出秦國的禍患,北面又和齊
國斷交了,這樣秦、齊兩國的兵都一定會進攻楚國。"楚王不聽從,說:“我的計劃已經妥
當了,你就住口不要多說,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懷王派使者跟齊國斷絕邦交。張
儀回到秦國之后,秦王就派使者前往齊國,齊、秦的盟約暗中締結成功。楚國于是派遣一
名將軍去秦國接收土地。張儀知道楚國已經和齊國斷絕交往后,才出來接見(楚國的索土)
使臣說:“從某處到某處,縱橫六里土地。"楚國使節(jié)回國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準備發(fā)
兵去攻打秦國。陳軫說:“攻打秦國,不是一個好辦法。大王不如趁此機會將一個大都市
送給秦國,跟秦連兵伐齊,這樣可以把損失在秦國手里的再從齊國補償回來?!背淹鯖]
有采納,于是發(fā)兵討伐秦國。秦、齊兩國合兵,楚軍在杜陵慘敗??梢?,楚國的土地并非
不大,而人民也并非軟弱,但是之所以會弄得幾乎要亡國的慘境,是因為懷王沒有采納陳
軫的計策,錯誤地聽信張儀。
【即學即練?鞏固提升】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比對原文與選項,并作出分析判斷。
[原文](2023?新課標I卷)子附日:“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極天為稱,言下者必以深淵為
名。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
(節(jié)選自《孔叢子?答問》)
[選項]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他們常通過引經據(jù)典、
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張冠李戴?!笆廊恕薄俺Mㄟ^引經據(jù)典……使自己更加賢能,以爭取民眾的信任”錯誤。
根據(jù)選段中的“好事而穿鑿者,必言經以自輔,援圣以自賢,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說也”
可知,通過引經據(jù)典、援用圣賢來成就自己爭取民眾信任的是“好事而穿鑿者”,而非
“世人”。
【參考譯文】
子鮑回答說:“世人說到高必定會以上天作比,說到低必定會以深淵作比。好事而喜
歡穿鑿附會的人,在言談中一定引經據(jù)典來自我修飾,援引圣賢的事例來標榜自我賢能,
想要獲得民眾的信任從而傳播他的說辭。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比對原文與選項,并作出分析判斷。
[原文]希釋字伯和,燕王八世孫。升本路帥兼漕事。黑風恫羅世傳寇郴陽,奸民潛通賊,
陰濟以糧。希釋捕治之,賊乏食,乃去。未幾,李元礪寇郴,陳廷佐寇南安,復誘羅世傳與
合,劫掠至龍泉。有何光世者,能知賊動息,希烽授光世計,俾誘世傳誅元礪以自贖。功未
竟,移知平江府,其后世傳果縛元礪以獻,廷佐勢孤,亦降。
(節(jié)選自《宋史?趙希釋傳》)
[選項]趙希輝任職平江府時,授計何光世引誘羅世傳誅殺李元礪以贖罪;最終賊人陳廷
佐勢單力孤,也來投降了。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任職平江府時”錯誤。原文“升本路帥兼漕事……有何光世者,能知賊動息,希怪授光
世計,俾誘世傳誅元礪以自贖”,可見“授計何光世引誘羅世傳誅殺李元礪以贖罪”是在
“升本路帥兼漕事”時。
【參考譯文】
趙希怪字伯和,是燕王八世孫。升任本路帥兼漕事。黑風胴羅世傳侵犯郴陽,奸民暗
中串通賊寇,私下用糧食接應他。趙希輝抓住奸民后并加以處治,賊人缺糧,于是就離開
To不久,李元礪侵犯郴陽,陳廷佐侵犯南安,又誘使羅世傳與他們會合,搶劫掠奪到龍泉。
有個叫何光世的人,能知道賊寇的行蹤,趙希輝教授何光世計策,讓他引誘羅世傳殺了李
元礪來贖自己的罪。功勞未成,趙希烽改任平江府知府,之后羅世傳果然捆綁李元礪來進
獻,陳廷佐勢單力孤,也投降了。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比對原文與選項,并作出分析判斷。
[原文]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
出疆必載質',公明儀曰:'古人之三月無君,則吊。'”“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日:
“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抖Y》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纏,以為衣服。
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繜o田則亦不祭;牲殺、器皿、衣服不備,
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節(jié)選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刪改)
[選項]孟子認為,如果祭祀的祭品、器皿等不完備,就不敢祭祀、宴飲賓客,這種人是不
值得同情的。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這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評價錯誤。原文“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
以宴,亦不足吊乎?”意思是,祭祀用的牲畜、器皿、祭服不齊全,不敢用來祭祀,也就不
敢舉行宴會,這樣還不該去慰問他嗎?可見孟子認為這種人是值得同情的。
【參考譯文】
周霄問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嗎?”孟子說:“做官。有記載說'孔子三個月沒有被
君主任用,就著急起來,離開一個國家,必定帶著謁見另一個國家君主的見面禮',公明儀
說:'古代的人三個月沒有被君主任用,別人就要去慰問他。'”周霄便說:“三個月沒有
被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他,不是太性急了嗎?”孟子說:“士人失去官位,就像諸侯失去國家。
《禮》書上說:'諸侯親自耕種,用來供給祭品;夫人養(yǎng)蠶緘絲,用來供給祭服。'祭祀用
的牲畜不完美,祭品不潔凈,祭服不齊備,就不敢用來祭祀。士人沒有田地俸祿,也就不能
祭祀;祭祀用的牲畜、器皿、祭服不齊全,不敢用來祭祀,也就不敢舉行宴會,這樣還不該
去慰問他嗎?”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比對原文與選項,并作出分析判斷。
[原文]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于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wèi)尉,而程不識亦
為長樂衛(wèi)尉。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陣,就善水
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刁斗以自衛(wèi),幕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程不
識正部曲行伍營陣,擊刁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
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咸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擾,然虜亦
不得犯我?!笔菚r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
而苦程不識。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有刪改)
[選項]李廣與程不識都是西漢時期名將,兩人有不同的治軍風格,各有長短,為此兩人關
系不睦。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根據(jù)語境,比對信息,可看出“兩人關系不睦”于文無據(jù)。
【參考譯文】
漢景帝死了,武帝登基。大臣們都認為李廣是名將,(武帝)就把李廣(從)上郡太守任
上(調回京城)擔任未央宮衛(wèi)尉,同時程不識也擔任長樂宮衛(wèi)尉。程不識以前和李廣都是
憑借邊郡太守的身份統(tǒng)率軍隊屯守(邊疆)。等到出關攻打匈奴(的時候),李廣行軍沒有
部隊的編制和行陣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營,休息時人人(都可以)自由行
動,(夜間)不敲打刁斗來保衛(wèi)自己,幕府公文簿冊很簡單,不過也派哨兵遠出偵察,部隊
從未遇到危險。程不識嚴格要求部隊的編制和行伍營陣的部署,(夜間)敲打刁斗(來保衛(wèi)
自己),士吏辦理公文表格必須清楚明細,部隊得不到休息,但是也(從來)不曾碰到什么
危險。程不識說:“李廣治軍十分簡便易行,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襲擊他,(他)就沒
有用來制止的辦法了。然而他的士兵很放松快樂,都愿意為他去死。我治軍雖然煩瑣,可
是匈奴也不能侵犯我?!边@一時期,漢朝邊境李廣、程不識都是名將,但是匈奴害怕李廣
的韜略,士兵們也大多樂于跟隨李廣而以跟隨程不識為苦。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比對原文與選項,并作出分析判斷。
[原文](2024?濟南聯(lián)考)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而惠施欲以齊、荊偃兵。
二人爭之。群臣左右皆為張子言,而以攻齊、荊為利,而莫為惠子言。王果聽張子,而以
惠子言為不可。攻齊、荊之事已定,惠子入見。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齊、荊之事果
利矣,一國盡以為然。”惠子因說:“不可不察也。夫齊、荊之事也誠利,一國盡以為利,
是何智者之眾也?攻齊、荊之事誠不可利,一國盡以為利,何愚者之眾也?凡謀者,疑也。
疑也者,誠疑,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今一國盡以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
半者也?!?/p>
(節(jié)選自《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有刪改)
[選項]惠子勸說君王要明察臣子的進言,如果攻打齊、楚確實有利,國人也都認為有利的
話,這肯定有問題,因為普通人不會都這么聰明。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曲解文意。“因為普通人不會都這么聰明”錯,原文“是何智者之眾也?”,意思是聰明的
人怎么會這么多啊!表達的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的意思。
【參考譯文】
張儀想憑秦、韓和魏交好的勢力去征伐齊、楚,惠施想與齊、楚罷兵言和。兩人爭
執(zhí)不下。群臣近侍都幫張儀說話,認為攻打齊、楚有利,而沒有人幫惠施講話。魏王結果
聽從了張儀的主張,而認為惠施的主張不行。攻打齊、楚的事已經確定之后,惠子覲見魏
王。魏王說:“您不要說了。攻打齊、楚的事情確實有利,全國都這樣認為?!被菔┏脵C
進言:“這種情況不能不明察。如果攻打齊、楚這件事確實有利,全國都認為有利,聰明
的人怎么會這么多啊!如果攻打齊、楚這件事確實不利,全國都認為有利,愚蠢的人又該
多么多啊!凡要謀劃,是因為有疑;有疑的事,如果確實是疑惑不定的,那么就會有一半人
認為可行,一半人認為不可行?,F(xiàn)在全國都認為可行,這是大王失去了一半人的意見。被
挾持的君主也正是失去了半數(shù)意見的君主啊?!?/p>
6.判斷選項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是否正確,并分析原因。
[原文](2024?河北期末)文王處岐事紂,冤侮雅遜,朝夕必時,上貢必適,祭祀必敬。紂喜,
命文王稱西伯,賜之千里之地。文王載拜稽首而辭曰:“愿為民請炮烙之刑。”文王非惡
千里之地,以為民請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則賢于千里之地,故日文王智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順民》)
[選項]文王侍奉紂王,按時朝拜,貢物合宜,祭祀誠敬,其表現(xiàn)令紂王很滿意,于是紂王賜
給他千里之地,但文王不愿受紂王控制,所以就放棄了。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但文王不愿受紂王控制,所以就放棄了”說法錯誤。從原文“文王載拜稽首而辭
曰:'愿為民請炮烙之刑?!耐醴菒呵Ю镏?,以為民請炮烙之刑”可知,文王放棄“千
里之地”是想替百姓請求廢除炮烙之刑,以此來獲得民心。不符合文意。
【參考譯文】
文王住在岐山侍奉紂王,雖遭到紂王的冤枉侮慢,依然端莊恭順,早晚一定準時朝拜,
進獻貢物一定恰到好處,祭祀一定畢恭畢敬。紂王很喜歡,封文王為西伯,賞賜他千里封
地。文王再拜稽首,辭謝說:“我只愿替人民請求廢除炮烙之刑?!蔽耐醪⒉皇怯憛捛Ю?/p>
的土地,用千里的土地替人民請求廢除炮烙之刑,必定是想要換取民心。得到民心,勝過
得到千里的土地。所以說,文王是非常聰明的。
7.判斷選項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是否正確,并分析原因。
[原文]魯季氏與邱氏斗雞。季氏之雞不勝,季平子怒,因歸邸氏之宮而益其宅。邱昭伯怒,
傷之于昭公,曰:“神于襄公之廟也,舞者二人而已其余盡舞于季氏。季氏之舞道,無上
久矣。弗誅必危社稷?!惫?,不審,乃使酈昭伯將師徒以攻季氏,遂入其宮。仲孫氏、叔
孫氏相與謀曰:“無季氏,則吾族也死亡無日矣。”遂起甲以往,陷西北隅以入之,三家為
一,邱昭伯不勝而死。昭公懼,遂出奔齊,卒于干侯。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覽?察微》)
[選項]季平子在與邱氏斗雞失敗后,一怒之下回到了酈氏的房屋,并且擴大了自己的住
宅,引得酈氏大怒,在魯昭公面前打傷了他。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歸”為使動用法,此處為收歸之意;“傷”為中傷之意。選項理解不合文意。
【參考譯文】
魯國的季氏與邱氏斗雞。季氏的雞沒有獲勝,季平子很生氣,于是侵占邱氏的房屋,
擴大自己的住宅。酈昭伯非常惱怒,就在魯昭公面前詆毀季氏說:“在襄公之廟舉行帝祭
的時候,舞蹈的人僅有兩個而已其余的舞者都到季氏家去跳舞了。季氏家舞蹈人數(shù)超過
規(guī)格,他眼中沒有君主已經很長時間了。不殺掉他一定會危害國家?!闭压笈?,不加詳
察,就派邱昭伯率領軍隊去攻打季氏,攻入了他的庭院。仲孫氏、叔孫氏彼此商量說:“如
果沒有了季氏,那我們家族離滅亡就沒有幾天了?!庇谑前l(fā)兵前往救助,攻破院墻的西北
角進入庭院,三家合兵一處,酈昭伯不能取勝而被殺死。昭公害怕了,于是逃到齊國,后來
死在干侯。
8.[原文](2021?全國乙卷)上嘗與侍臣論獄。魏征曰:“煬帝時嘗有盜發(fā),帝令于士澄捕
之,少涉疑似,皆拷訊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斬之。大理丞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內
五人嘗為盜,余皆平民。竟不敢執(zhí)奏,盡殺之。”上日:“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選項]魏征說,隋煬帝濫殺無辜,張元濟不敢諫i爭;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
導致了隋朝滅亡,因此告誡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訓。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錯誤
概括不全面。唐太宗認為隋朝滅亡有“煬帝無道”與“臣亦不盡忠”兩個原因。而選項
只說其中一個,屬于一果多因,只說一因。要注意選項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
等表因果的詞語,與原文相關句子比對一下,看因果關系是否成立。
【參考譯文】
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討論訴訟案件。魏征說:“隋煬帝時曾發(fā)生盜竊案,隋煬帝命令于
士澄逮捕竊賊,稍微涉及嫌疑的,全都拷打審訊迫使服罪,總共二千多人,隋煬帝下令全
部處斬。大理寺丞張元濟奇怪竊賊如此之多,試著查究他們的罪狀,(得知)其中五人曾是
盜賊,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張元濟)最終沒敢堅持(公道)奏報(真相),(以至于)所
有人都被殺掉了?!碧谡f:“這豈止是隋煬帝無道,那些大臣也沒有盡忠。君臣全都這
樣,怎么能夠不滅亡?你們應該以此為鑒戒。”
9.判斷選項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是否正確,并分析原因。
[原文](2024?廣東模擬預測)既而,總制官孫炎以上命遣使來聘,基遂決計趨金陵,陳時
務十八策。太祖嘉納之。太祖一日從容問陶安日:“劉基四人之才何如?”安曰:“臣謀
略不及劉基,學問不及宋濂,治民之才不及章溢、葉琛。"太祖深然之。未幾,以濂為江西
等處儒學提舉司提舉,遣世子受經。
[選項]劉基深得太祖器重,被授予江西等處儒學提舉司提舉;他陳述對時局的多條建議,
都被太祖采納。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根據(jù)原文可知,劉基“被授予江西等處儒學提舉司提舉”錯誤,任“江西等處儒學
提舉司提舉”的是宋濂,而不是劉基。屬于“張冠李戴”的錯誤。
【參考譯文】
不久,總制官孫炎受太祖之命派人前來聘請,劉基立刻決定前去金陵,陳述自己對時
務的十八條策略。太祖嘉獎并采納了這些建議。一天,太祖悠閑地問陶安說:“劉基他們
四人的才華怎么樣?”陶安說:“我的謀略比不上劉基,學問比不上宋濂,治理百姓的才能
比不上章溢、葉琛。"太祖很同意這個看法。不久,任用宋濂為江西等地儒學提舉司的提
舉,派遣世子在此處從師學經。
10.(2024?湖北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材料一:
濡水又東南逕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于荊軻處也。濡水又東南流逕荊軻館北,昔燕丹
納田生之言,尊軻上卿,館之于此。二館之城,澗曲泉清,山高林茂,風煙披薄,觸可棲情,
方外之士,尚憑依舊居,取暢林木。
闞駟稱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與賓客知謀者,祖道于易水上。《燕丹子》稱,荊軻入秦,
太子與知謀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荊軻起為壽,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
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筑,宋如意和之。為壯聲,士發(fā)皆沖冠;為哀聲,士皆流涕。疑于
此也。
(節(jié)選自《水經注?易水》)
材料二:
荊軻之燕,太子自御虛左,軻援綏不讓。至,坐定,賓客滿坐。軻言曰:“田光褒揚太
子仁愛之風,說太子不世之器,高行厲天,美聲盈耳。軻出衛(wèi)都,望燕路,歷險不以為勤,望
遠不以為遐;今太子禮之以舊故之恩,接之以新人之敬,所以不復讓者,士信于知己也?!?/p>
太子曰:“田先生今無恙乎?”軻曰:“光臨送軻之時,言太子戒以國事,恥以丈夫而不見
信,向軻吞舌而死矣?!碧芋@愕失色,雄:欷飲淚日:“丹所以戒先生,豈疑先生哉!今先生
自殺,亦令丹自棄于世矣!”茫然良久。太子置酒請軻,酒酣,太子起為壽。夏扶前日:“聞
士無鄉(xiāng)曲之譽,則未可與論行;馬無服輿之技,則未可與決良。今荊君遠至,將何以教太
子?”欲微感之。軻曰:“士有超世之行者,不必合于鄉(xiāng)曲;馬有千里之相者,何必出于服
輿?昔呂望當屠釣之時,天下之賤丈夫也,其遇文王,則為周師。驥驥之在鹽車,駕之下也,
及遇伯樂,則有千里之功。如此,在鄉(xiāng)曲而后發(fā)善,服輿而后別良哉!”夏扶問荊軻:“何
以教太子?”軻曰:“將令燕繼召公之跡,追甘棠之化;高欲令四三王,下欲令六五霸,于君
何如也?”坐皆稱善,竟酒無能屈。太子甚喜,自以得軻,永無秦憂。
(節(jié)選自《燕丹子》)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濡水流經樊於期館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返傭金合同協(xié)議書:廣告投放返傭合作框架協(xié)議
- 2025年度股權協(xié)議元轉讓及投資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品牌形象活動合作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答辯狀:金融借款合同仲裁解析
- 《梅嶺三章》課后培優(yōu)練(解析版)
- 山東省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十月百校聯(lián)考地理試題
- 南昌航空大學《色彩靜物水彩水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零二五年餐飲服務員招聘與勞動合同解除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投資風險評估與管理服務合同范本3篇
- 民辦合肥財經職業(yè)學院《遙感原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醫(yī)診所內外部審計制度
- 自然辯證法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2024年國家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考試題庫(含答案)
- 護理員技能培訓課件
- 家庭年度盤點模板
- 河南省鄭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數(shù)學 含答案
- 2024年資格考試-WSET二級認證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
- 試卷中國電子學會青少年軟件編程等級考試標準python三級練習
- 公益慈善機構數(shù)字化轉型行業(yè)三年發(fā)展洞察報告
- 飼料廠現(xiàn)場管理類隱患排查治理清單
- 【名著閱讀】《紅巖》30題(附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