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24實用類文本閱讀
一一科普文章及訪談類文章的特色考法
近兩年來,新高考的信息類閱讀主要選擇論述類文本為命題對象,但信息類閱讀既包括論
述類文本閱讀,也包括實用類文本閱讀,在高考命題日益靈活的當下,實用類文本也應納入復習
備考的范圍。2023年全國甲卷《以考古學構建中國上古史》,《樹的秘密生命》,2023年全國乙
卷《深時之旅》就分別選自社科類和自科類文章,2020年全國卷HI《對話<鐘南山:蒼生在上〉
作者》選自新聞訪談類文章??破疹?、訪談類文章作為輪考點,不應被忽略??破疹悺⒃L談類
文章的選擇題跟論述類做題思路是一致的,這里重點針對兩類文本的主要文體知識及常考主觀
題目進行概括梳理分析。
考向一科普文章的特色考法
【真題再現(xiàn)】
例1(2020?新高考2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廣5題。(本題共5小題,19分)
巴巴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團團圍住的興奮的小孩,而是十分鎮(zhèn)定地接受著
加州夏日烈陽的炙烤。這種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是能說得通的,因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輕松的環(huán)
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這種惹人喜愛的動物約莫一只小貓那么大。它臉頰邊緣
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臉頰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沒有牙齒的口鼻一一十分適合吸食螞蟻
和白蟻。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滿頭、身、四肢和尾巴的鱗片,這些淺橙色的鱗片層層疊疊,形成
了一件防御力極強的外套。構成這些鱗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樣,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
動物園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溫順,訓練得當,能參與各類公眾活動。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常常把
巴巴帶到福利院、兒童醫(yī)院等地方,為患病的孩子帶去快樂,并向他們普及關于各類珍稀動物
的科學知識。
此時,羅布?奈特正用棉簽輕輕擦拭它的臉部邊緣,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觀生命的學者,他研
究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別著迷存在于動物體內(nèi)或體表的微生物。開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
它們,收集蝴蝶的人會用網(wǎng)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則是棉簽。他把棉簽伸進巴巴的鼻孔,僅僅
轉上幾秒鐘,就足以讓白色棉簽頭上沾滿來自穿山甲體內(nèi)的微生物。巴巴不僅是一只穿山甲,
也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體內(nèi),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腸道內(nèi),還
有一些附著在它的臉部、肚子、爪子和鱗片表面。其實人類身上也寄宿著微生物,地球上的所
有生物都一樣一一唯一的例外,是科學家在實驗室無菌環(huán)境下極其小心地培育出來的極少數(shù)動
物。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展品統(tǒng)稱為微生物組。它們生活在我們的皮
膚表面、身體內(nèi)部,甚至是細胞內(nèi)部。其中大部分是細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體,例
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一一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還有數(shù)量多到難以估量的病毒。
海綿是結構很簡單的動物,其靜態(tài)的身體從來不超過幾個細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們的
周圍也寄宿著活躍的微生物。有時候,通過顯微鏡都幾乎看不到海綿的本體,因為它的上面覆
滿了微生物。北極熊漫步在北極的冰原之上,舉目四周除了冰塊別無其他,可實際上,它們身
上仍緊緊簇擁著微生物。當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噢爾德林登上月球時,他們踏出的一小步
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奧遜?威爾斯曾經(jīng)說過:“我們孤獨地出生,孤獨地
活著,又孤獨地死去。”這句話并不正確。縱使我們"孑然一身",也絕對不孤獨,我們與許多
生命體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動物在還是未受精的卵子時就被微生物占據(jù)并在其中繁衍,還有
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微生物從未缺席:我們吃東西
時,它們也吃;我們旅行時,它們也結伴而行;我們死后,它們消化我們。對于我們每個人而
言,人體都自成一個動物園。
我們觀察白蟻、海綿時,也相當于在觀察自身。它們身上的微生物或許與我們不同,但是
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規(guī)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為經(jīng)歷污染和過度捕撈而變得殺氣騰騰,人類腸
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襲下也會讓人發(fā)生奔涌的腹瀉。老鼠腸道中的微生物
會左右它們的行為,而我們自己腸道內(nèi)的伙伴也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大腦。沒有一個物
種獨自生存著,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滿微生物的環(huán)境之中,持久地往來、互動。微生物也會在動
物之間遷移,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之間跋涉,它們使我們彼此相連,
也使我們與世界相連。
我們在觀察父母與朋友時,看到的都是由無數(shù)細胞組成的個體: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
為,通過基因組調(diào)控生命活動。但這只是一個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統(tǒng)。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
一支軍團,從來都是"我們",而不是"我"。忘記奧遜?威爾斯口中的"孤獨"吧,請聽從沃爾特?惠
特曼的詩句:“我遼闊博大,我包羅萬象?!?/p>
(摘編自埃德?揚《我包羅萬象》,鄭李譯)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層層疊疊的鱗片是巴巴的明顯特征,這種由角蛋白構成的鱗片讓它擁有了一件防御力極強
的淺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無菌環(huán)境下培育出的極少數(shù)動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體表、體內(nèi),
甚至細胞內(nèi)部都聚集著微生物。
C.我們?nèi)庋酆茈y直接看見細菌,卻可以感受到它們帶來的影響,比如當你腹瀉時,可能就是
你腸道菌群的穩(wěn)定性遭到了破壞。
D.以前我們認為個體是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diào)控生命活動,但是微生物
的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內(nèi)容的能力。
D項,“以前我們認為個體是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diào)控生命活動,但是微
生物的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表述錯誤,原文最后一段說“我們在觀察父母與朋友時,
看到的都是由無數(shù)細胞組成的個體: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diào)控生命活動。
但這只是一個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統(tǒng)。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從來都是‘我們',而
不是‘我'",可見,"由一顆獨立的大腦指導行為,通過基因組調(diào)控生命活動"是"一個便于理解
的假想系統(tǒng)",而不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故選D。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可愛的動物園形象大使巴巴開篇,這種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達到
科學普及的目的。
B.為了說明自然界中動物身上都寄宿著微生物這一觀點,作者使用了結構簡單的海綿和結
構復雜的北極熊這兩個例證。
C.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微生物與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作者針對這種看法,給讀者普及了一種全
新的觀點:人類與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支軍團"“我們身上仿佛在舉辦一場盛大的微生物展覽”“人體都自成一個
動物園”,這三句話在本文中都表達了同一種觀點。
【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評價文章觀點和論證結構、方式的能力。
C項,“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微生物與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作者針對這種看法,給讀者普及了一
種全新的觀點"于文無據(jù),作者并沒有針對“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微生物與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看法,而是通過對穿山甲身上豐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實人類身上也寄宿著微生物,地球
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樣”的論述,文中從未提到日常生活人們對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
故選C。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他們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這說明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前,
月球上可能還沒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當我們出生時,微生物會伴隨我們而生,同
理,當我們死亡后,微生物也會立即消亡。
C.我們觀察動物時,會發(fā)現(xiàn)某些動物身上的微生物與人類身上的微生物遵循著相同的生存規(guī)
律,這些遵循相同規(guī)律的應該屬于同一種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之間不斷遷移時,會影響人體各器
官的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進而損害人體的健康。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
B項,“同理,當我們死亡后,微生物也會立即消亡"錯誤,根據(jù)原文第三段“在我們的生命歷程
中,微生物從未缺席:我們吃東西時,它們也吃;我們旅行時,它們也結伴而行;我們死后,
它們消化我們"可見,"我們死亡后",微生物并不會立即消亡,而是會消化我們。
C項,”這些遵循相同規(guī)律的應該屬于同一種微生物”錯誤,原文第四段說"它們身上的微生物或
許與我們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規(guī)律",可見,遵循相同規(guī)律不一定就是“同一種微生物”;
D項,“會影響人體各器官的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進而損害人體的健康”于文無據(jù),原文第四段只說“微生
物也會在動物之間遷移,在人體與土地、水、空氣、建筑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之間跋涉,它們使我
們彼此相連,也使我們與世界相連",并無“損害人體的健康”的說法。
故選Ao
4,下列選項,最能夠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論點的一項是()
A.古生物學家安德魯?諾爾曾經(jīng)說過:"動物就像整個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細菌才是糖霜下的蛋
糕本體?!?/p>
B.生物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福爾-恩蓋表示:“它們(微生物)與動物緊密共生,動物的生命活
動是通過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p>
C.微生物學家們開展過“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會怎樣”的思維實驗,并得出結論:"地球上的
大多數(shù)物種會滅絕,而幸存下來的物種,其數(shù)量也將大大減少?!?/p>
D.生物學家勒內(nèi)?杜博寫道:"鼠疫、霍亂、黃熱病都被寫成了故事,排成了戲劇,拍成了電影,
但卻沒有人漂亮地講出腸道和胃部微生物發(fā)揮有益作用的故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為論點選擇適當論據(jù)的能力。
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論點根據(jù)“我們與許多生命體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動物在還是未受精的
卵子時就被微生物占據(jù)并在其中繁衍,還有一些動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有了伙伴。在我們的
生命歷程中,微生物從未缺席"“沒有一個物種獨自生存著,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滿微生物的環(huán)境
之中,持久地往來、互動”可見,觀點是我們與微生物關系十分密切;
A項,“動物就像整個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細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體",是認為細菌是生命的
本體,是主導,不符合該觀點;
B項,“它們(微生物)與動物緊密共生,動物的生命活動是通過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體現(xiàn)了微生物與動物關系密切的特點,符合該觀點;
C項,",如果沒有微生物,地球會怎樣,……地球上的大多數(shù)物種會滅絕,而幸存下來的物種,其
數(shù)量也將大大減少",強調(diào)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該觀點;
D項,“鼠疫、霍亂、黃熱病都被寫成了故事,排成了戲劇,拍成了電影,但卻沒有人漂亮地
講出腸道和胃部微生物發(fā)揮有益作用的故事",強調(diào)微生物作用于人體內(nèi)部的有益作用被人們
忽視,不符合該觀點。
故選Bo
5.如何理解文中畫橫線句子的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答案】①作者借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表達了本文的核心觀點:人體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
的聚合體;②作者引用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并非想證明奧遜?威爾斯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是想
輕松幽默、兼具文采地總結全文。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語句作用的能力。
“忘記奧遜?威爾斯口中的‘孤獨’吧,請聽從沃爾特?惠特曼的詩句”,呼應前文作者引用威爾斯
詩句“我們孤獨地出生,孤獨地活著,又孤獨地死去”,同時通過"忘記〃前者,“聽從"后者,巧
妙地表達了我們“并不孤獨",而是攜帶著無數(shù)微生物的聚合體的“包羅萬象”的生物的觀點;
引用詩句讓文章顯得頗有文采,同時能夠更幽默地表達本文的觀點,以“我遼闊博大,我包羅
萬象”巧妙地點出"人體是一個攜帶豐富微生物的聚合體〃的觀點,讓人更印象深刻。
【點睛】分析語句作用可從三個角度去思考:一從內(nèi)容本身所寫。就是看該句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對表現(xiàn)主旨、抒發(fā)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從上下文關聯(lián)。即這些句段與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
么樣的關聯(lián)作用。這是思考的主體部分。這時的答案應具體。如答"過渡",必須寫出由什么內(nèi)
容過渡到什么內(nèi)容,"照應”是與哪些內(nèi)容相照應。三從結合表現(xiàn)手法所起的作用考慮結構作用。
【技法點撥】
一.掌握科普文的基本特點
1.結構形式
科普文作為典型的說明文,其常見的結構形式有總分式(從"概說"到"分說")、總分總式、分
總式、并列式、遞進式等。
2.寫作順序
有時空順序和邏輯順序兩大類。其中邏輯順序包括先總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簡
到繁、由此及彼、從特殊到一般、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等。
3.寫作方法
主要是說明。常見的說明方法包括下定義、舉例子、分類別、列數(shù)字、列圖表、作比較、
打比方、引用、作詮釋等。
二分析科普文的語言特色
L如果要感受語言的整體風格,可以從以下方面思考:或概括,或具體;或簡潔,或豐腴;或精練,
或詳盡;或雅致,或通俗。
2.如果要品析語言的生動性與形象性,可以從以下方面思考:
⑴從記敘和描寫方面考慮。記敘的曲折生動、描寫的精彩等。
⑵從穿插趣聞方面考慮。
⑶從運用的修辭方面考慮。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等品味。
⑷從語言的語體方面和句式方面考慮。如口語的活潑、短句的干凈利索等。
3.如果要賞析科普文章語言的準確(嚴謹)、簡明,可以從以下方面思考:
⑴從遣詞造句力求精確、合乎語法習慣方面考慮。高考選入的文章在介紹科技成果時,或
展望推廣應用后的情景,或預示向縱深發(fā)展的前景,因而較多地運用"如果""假如""可能""將會"
等預測性詞語,有時也會運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詞語,這些都是分析
語言的準確性需要關注的。
⑵從所運用的專業(yè)術語、科學解釋準確無誤、毫無歧義方面考慮。
⑶從所引用的事實確鑿、數(shù)字準確方面考慮。
考向二訪談類文章的特色考法
【真題再現(xiàn)】
例2[2020?全國卷H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一個與現(xiàn)實零距離的題材,要讓文學性不被堅硬的現(xiàn)實埋沒,讓藝術在接近紛紜社會時不至
于窒息,就必須有飛揚的靈魂。鐘南山是個公眾人物,幾乎沒有虛構的空間;而真實的東西往往會
有種種限制。但作家創(chuàng)作并非無所作為。熊育群的作品《鐘南山:蒼生在上》把筆觸深入到鐘
南山的內(nèi)心世界,對他的精神和情感進行大膽挖掘,并且打破時空限制,將人物置于復雜的背景
與宏大的視野中,以文學的力量復原某些重大時刻,記錄歷史,留下現(xiàn)場,并對此進行深刻反思。
本報特邀《收獲》雜志副主編、《鐘南山:蒼生在上》責編鐘紅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對
談。
鐘紅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波及眾多國家與人群的、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在《燃起黑色的
春天》一文中你曾寫道,你"突然理解了戰(zhàn)爭年代棄文從戎的文人"。是什么讓你決定寫一部關于
鐘南山的長篇非虛構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是人類的一場大災難。特別讓人不安的是,已經(jīng)84歲的鐘
南山深夜趕往疫區(qū)武漢,他那張高鐵上仰頭小憩的照片讓我非常感動。12年前我采訪過他,寫過
他的報告文學,這些年也特別關注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關部門希望我來寫鐘南山,我自己也
有寫作的沖動。于是,通過鐘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頭扎下去,開始了創(chuàng)作。
鐘紅明:這部作品有六個章節(jié),你寫了鐘南山過往的大量經(jīng)歷,他的父親母親,他的婚姻愛情,
他在英國留學,他在“非典"中的經(jīng)歷……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寫出一個人的脈絡和土壤嗎?
熊育群:事實上這有些傳記寫作的特點,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現(xiàn)出來,當然是有重點有選擇的。
只有把他的人生寫透了,才能寫出鐘南山為何敢醫(yī)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懷和作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當普通人來寫。但人比人確
實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圖,正因為如此,鐘南山的出現(xiàn)才顯得珍貴無比。
鐘紅明:如果從《鐘南山:蒼生在上》概括出幾個關鍵詞,就是一一"時間與空間""淚水""挫
折""敢醫(yī)敢言""記憶"。你在后記里說:“他也將是一個時代的記憶!”為什么你會用"時代的記憶"
來概括鐘南山?
熊育群:因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災難,是個歷史事件,將來一定會被后人說起。顯然,重要的人
物缺少不了鐘南山,鐘南山是值得書寫的。
鐘紅明:現(xiàn)在有些人避用“報告文學"而用"非虛構",我個人覺得,背后是一種文學觀的差異。
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無論是人文地理類的,還是虛構類的長篇小說,你都進行了大量的實地
采訪,甚至到國外進行追蹤采訪……為何會經(jīng)常采用這樣“費力”的寫作方式?
熊育群:我認為這是寫作的常態(tài)。我這樣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視虛構,不重視想象,恰恰相反,
我要讓自己的作品充滿想象,甚至是魔幻。但這想象不是胡思亂想,只有符合歷史與現(xiàn)實邏輯的
想象才震撼人心。還有就是文章的細節(jié)是來自生活的,它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有著現(xiàn)實的力量。
(摘編自《對話〈鐘南山:蒼生在上>作者》,
《文匯報》2020年5月130)
鐘紅明是如何做到在對談中引發(fā)對話并將話題引向深入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答案
①有比較充分的準備:熟悉對方的寫作,作為責編,尤其熟悉作品《鐘南山:蒼生在上》。②重視對
方的觀點:提問時采用對方文章中的說法來引出話題,營造對話氛圍。③逐步深入地提問:從寫作
動機問起,問到寫作方式和具體內(nèi)容,最后問到對方的文學觀
解題步驟
第一步:審
根據(jù)題干的要求,首先從文本中快速概括出鐘紅明與熊育群四組對談所圍繞的話
讀題干,明
題,如寫作動機、寫作方式、寫作意義、寫作主張。然后弄清以上四個話題的內(nèi)在
確問題指
邏輯關系,即如何在對談中引發(fā)對話并將話題引向深入
向
首先,鐘紅明營造氣氛,拉近與同輩熊育群的距離,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是其創(chuàng)作《鐘
第二步:回
南山:蒼生在上》的時代背景,引起共同關注,進一步引向熊育群的寫作動機。
歸材料,明
其次,作為《鐘南山:蒼生在上》的責編,鐘紅明自然而然地與對方討論他的這部作
確答題方
品的寫作方式與寫作意義。
向
最后,鐘紅明在探尋熊育群的寫作主張時,沒有生硬地提出,而是通過自己對作者的
了解(“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無論是人文地理類的,還是虛構類的長篇小說,你都
進行了大量的實地采訪,甚至到國外進行追蹤采訪……。水到渠成地提出“為何會經(jīng)
常采用這樣‘費力’的寫作方式?”這個問題,從而引發(fā)熊育群對自己寫作主張的闡述。
從寫作動機到寫作方式再到寫作意義,最后闡明寫作主張,問題步步引向深入
第三步:歸
只有熟悉被采訪人的作品才會有對話的基礎,才能創(chuàng)設出有意義的問題;提問時采
納要點,分
用被采訪人文章中的說法來引出話題,才能更好地營造對話氛圍;逐步深入地提問
析問題特
才能升華采訪的價值
色
①有比較充分的準備:熟悉對方的寫作,作為責編,尤其熟悉作品《鐘南山:蒼生在
上》。②重視對方的觀點:提問時采用對方文章中的說法來引出話題,營造對話氛圍。
整合答案
③逐步深入地提問:從寫作動機問起,問到寫作方式和具體內(nèi)容,最后問到對方的文
學觀
【技法點撥】
1.訪談問題的設計特點
訪談最主要的形式是訪談者向訪談對象提出問題。因此,訪談問題的設計應體現(xiàn)以下特點:
①一組問題圍繞訪談主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②每個問題明確單一,并且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有
內(nèi)在的邏輯;③不同問題采用不同的語調(diào)和句式;④所用語句是平實的、口語化的、易于讓被采
訪者接受的。
2.設題及答題方式
1.這篇訪談在提問上有什么技巧?
設問
2.簡要分析xx(提問者)在這篇訪談中的提問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方式
3.記者的發(fā)問方式有什么特點?這樣發(fā)問的目的是什么?
答題1.根據(jù)所掌握的提問方法及其作用,結合文本界定訪談提問的技巧:
技法2.掌握常用答題模板:明確技巧+作用(這種技巧本身的作用+對主旨情感的作用)
【通關訓練】
科普類文章閱讀通關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觀星臺的建立是為了改進歷法,所以《授時歷》的頒行和觀星臺是分不開的。元初,郭守敬
曾向元世祖忽必烈進奏說:唐朝開元年間,一行(張遂)為了改革歷法曾令南宮說(天文官)到十三
個地區(qū)進行測驗,而今天國家的疆域比唐時廣大,更需要到邊遠的地方進行測驗。元世祖批準了
他的建議,于至元十六年(1279)遂設十四員監(jiān)候官,分幾路出發(fā),到全國各地進行天文觀測。據(jù)記
載,當時“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這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開始,歷經(jīng)河南,轉抵南海,行程
數(shù)千里,親自掌握一路的實際測驗。
當時的觀測分詳略兩種記錄方式。二十七所中的前七處,觀測內(nèi)容較詳,包括北極出地高度、
夏至暑景和晝夜時刻的測驗,而其余二十處,只測北極出地高度。值得注意的是詳測的七處:南海、
衡岳、岳臺、和林、鐵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緯度上是全國有代表性的地區(qū)。從“北極出地"
高度看:南海15度,衡岳25度,岳臺35度,和林45度,鐵勒55度,北海65度,大都40度。前六地
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是國都,自當詳測。顯然,這次測驗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這一南北
數(shù)千里的實測資料,不僅為元代當時改革天文歷法提供了重要資料,而且也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
作提供了寶貴史料。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實測資料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精密計算,終于在
至元十七年(1280)頒布了一部進步的新歷《授時歷》。
(摘編自張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觀星臺:
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天文臺》)
材料二:
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測驗”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測量。郭守敬的測量方式,
與僧一行所為幾乎完全一樣渚B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選定若干分離地點,派人分別測量觀測地點的北
極出地高度、夏至影長、晝夜時刻等?!对?郭守敬傳》記載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守敬當?shù)矍爸戈惱碇?,至于日晏,帝不為倦。守敬因?"唐一行開元間令南宮說天下測
景,書中見者凡十三處。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遠方測驗,日月交食分數(shù)時刻不同,晝夜長短不同,
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目測驗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測景。"帝可其奏。遂設監(jiān)候官一十
四員,分道而此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殊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一行組織的天文大地測量的范圍很廣,北到北緯51度左右的鐵勒回紇部(今蒙古烏蘭巴托
西南),南到約北緯18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相比之下,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測驗",在全國各地
設立了27個觀測點,觀測點的分布東起朝鮮半島,西至川滇和河西走廊,南到緯度只有15度的南
海,北到緯度高達64.1度的北海(今俄羅斯西伯利亞中部通古斯卡河一帶),比一行的測量區(qū)域更
大?!八暮y驗”的內(nèi)容之多、地域之廣、精度之高、參加人員之眾,在我國乃至世界天文學史上
都是空前的。
一行的測量有兩個目的,一是驗證“地隔千里,影差一寸"這一天文學理論是否正確,并進一步
考校地中的正確位置;二是測量各測點的夏至影長、北極出地高度等天文學要素,以之編制新的
歷法。
在郭守敬的時代,"地隔千里,影差一寸"學說被天文界棄置已久,一行的天文大地測量的第一
個動機對郭守敬而言不復存在,能拿到桌面上的理由,只剩下修訂歷法這一條了。但是,僅僅為了
修訂歷法,需要搞這么大規(guī)模的"四海測驗”嗎?27個觀測點,有些位于人煙稀少之處,編制好的歷
法,能頒行到那里嗎?特別是,27個觀測點被分成了兩類:南海、衡岳、岳臺、和林、鐵勒和北海
六處,再加上元朝首都大都,這7個觀測點是一類,它們的觀測項目為“北極出地"、夏至"辱景
長""晝夜長短”三項;其余的20個觀測點是另一類,僅“北極出地”一項。對此,厲國青等認為,“當時
正是制訂授時歷的緊張階段,急需測量一些與制歷有關的數(shù)據(jù),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個點上測
完了上述三項數(shù)據(jù)"。由厲先生的說法來看,其余20個觀測點的觀測,對《授時歷》的編制沒什
么用處。
既然大部分觀測點的觀測都與歷法編制無關,郭守敬為什么要組織這么大規(guī)模的“四海測
驗”?其潛在動機究竟是什么?要探究這一問題,需要回顧當時天文學發(fā)展的歷史背景。
在郭守敬之前,元代天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成就是耶律楚材對“時差”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時差現(xiàn)象
的存在,是大地為圓球形狀的有力證據(jù)。雖然耶律楚材并沒有提出地球?qū)W說,但元代人知道源自
西方的地球?qū)W說,則是無疑的?!对?天文志》記載了西域人士扎馬魯丁為忽必烈所造的西域天
文儀器,其中就有一臺地球儀。郭守敬提出要進行天文大地測量,是至元十六年(1279),而扎馬魯
丁造地球儀,則是至元四年(1267),耶律楚材隨成吉思汗西征發(fā)現(xiàn)時差現(xiàn)象,更早在南宋嘉定十三
年(1220)。由此,郭守敬對這些天文學成果當有所知。
綜合這些因素來看,郭守敬設計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天文大地測量時,一定知道地球觀念的存
在。那么,他有沒有可能利用這次測量的機會,去檢驗一下地球說的真?zhèn)文?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當郭守敬得知這樣一個完全有悖于傳統(tǒng)認識的地球?qū)W說時,心生好奇,有意把測量范圍盡可能擴
大,在滿足編制歷法的需求的同時,順便對地球?qū)W說做個驗證,也不無可能。遺憾的是,驗證結果如
何,他是否由此確信了地球?qū)W說,史料無載,我們不能妄猜。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在其遺留至今的關
于天文學的論述中,他從未提及過地球?qū)W說。畢竟,這種測量方式的驗證,只是一種間接驗證,其說
服力尚未達到讓人聞知即信的程度。
(摘編自關增建的學術論文
《中國天文大地測量的歷史演變》)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家疆域的擴大需要編制一部新的歷法。這是元世祖同意郭守敬進行"四海測驗”的一個重要
原因。
B.在“四海測驗”后,郭守敬等人對測驗所得的原始資料進行了精密計算,并據(jù)此制定了《授時歷》。
C.對于"四海測驗〃27個觀測點觀測內(nèi)容的不同,研究界存在詳略、緩急以及潛在動機等多種看
法。
D."四海測驗”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僅因為它規(guī)模最大,還因為它為后世留下了寶貴資
料。
【答案】B[解析]B項,"并據(jù)此制定了《授時歷》"錯,材料一原文為“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實測
資料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精密計算,終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頒布了一部進步的新歷一一
《授時歷》",選項曲解文意。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四海測驗”7個詳測地點地理緯度的規(guī)律性中可以看出郭守敬組織的這一次測量是經(jīng)過了
周密計劃的。
B."四海測驗"中大部分觀測點的觀測內(nèi)容對歷法的編制沒有作用,作者由此推斷,郭守敬還存在
著其他動機。
C.如果說耶律楚材對時差現(xiàn)象的認定,是對地球說的隱晦表達,那么地球儀的存在,就是元人知道
地球說的實證了。
D.郭守敬認為,以"四海測驗”方式得到的數(shù)據(jù)不能直接驗證地球?qū)W說的真實性,因而他未在論述
中提到地球?qū)W說。
2.【答案】D[解析]D項,“郭守敬認為……因而他未在論述中提到地球?qū)W說"錯,原文為"我們唯一
知道的是,在其遺留至今的關于天文學的論述中,他從未提及過地球?qū)W說。畢竟,這種測量方式的
驗證,只是一種間接驗證,其說服力尚未達到讓人聞知即信的程度",可知,"以‘四海測驗'方式得到
的數(shù)據(jù)不能直接驗證地球?qū)W說的真實性”是作者的分析,不是“郭守敬認為",選項曲解文意,強加
因果。
3.下列選項不屬于中國天文大地測量的一項是()
A.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
B.審時以漏,平地以繩,隨氣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
C.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當?shù)厣隙倮铮枪释乞灤蟮亟?jīng)緯度分,皆與天應。
D.樹兩表,南北十里……試從南表之下,仰望北表之端,必將積微分之差,漸與南表參合。
3.【答案】C[解析]結合"包括北極出地高度、夏至暑景和晝夜時刻的測驗"可知,中國天文大
地測量是測距離和時間。A項,"測地中"是測夏至暑景。B項,結合“同日度影"可知測的是日影,
屬于天文大地測量。C項,測的是經(jīng)緯度,不在天文大地測量范圍內(nèi)。D項,結合文中"先南北立表,
取直測景"及選項"樹兩表,南北十里……"可知屬于天文大地測量。
4."四海測驗”體現(xiàn)了哪些科學精神?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①實證的精神,"四海測驗”以實地測驗的形式來獲取第一手資料;②嚴謹?shù)木瘢?四海測
驗”的觀測地點、測驗內(nèi)容都經(jīng)過了嚴密的組織和計劃;③繼承的精神,"四海測驗”是在繼承了唐
代僧一行的測量方式的基礎上進行的;④不畏艱難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數(shù)千里親自測驗,其他測
驗人員更是到達了邊遠地區(qū);⑤探索的精神,郭守敬可能利用這次“四海測驗”的機會,去檢驗一下
地球說的真?zhèn)?⑥務實的精神,"四海測驗”的目的是統(tǒng)一歷法,重在解決實際問題。
【解析】結合材料一第二段“這一南北數(shù)千里的實測資料,不僅為元代當時改革天文歷法提供
了重要資料,而且也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史料"可概括出,實證的精神,"四海測驗"
以實地測驗的形式來獲取第一手資料;結合“當時的觀測分詳略兩種記錄方式……前六地每移一
地相差10度,后者是國都,自當詳測。顯然,這次測驗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可概括此嚴謹?shù)木?/p>
神,"四海測驗”的觀測地點、測驗內(nèi)容都經(jīng)過了嚴密的組織和計劃;結合材料二第一段"郭守敬的
測量方式,與僧一行所為幾乎完全一樣,都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選定若干分離地點”可概括出,繼承的
精神,"四海測驗”是在繼承了唐代僧一行的測量方式的基礎上進行的;結合材料一第一段“郭守
敬由上都、大都開始,歷經(jīng)河南,轉抵南海,行程數(shù)千里,親自掌握一路的實際測驗"可概括此不畏
艱難的精神,郭守敬行程數(shù)千里親自測驗,其他測驗人員更是到達了邊遠地區(qū);結合材料二第八
段"當郭守敬得知這樣一個完全有悖于傳統(tǒng)認識的地球?qū)W說時,心生好奇,有意把測量范圍盡可
能擴大,在滿足編制歷法的需求的同時,順便對地球?qū)W說做個驗證"可概括此探索的精神,郭守敬
可能利用這次"四海測驗"的機會,去檢驗一下地球說的真?zhèn)?結合材料二第五段“當時正是制訂
授時歷的緊張階段,急需測量一些與制歷有關的數(shù)據(jù),所以先在有代表性的六個點上測完了上述
三項數(shù)據(jù)"可概括此務實的精神,"四海測驗”的目的是統(tǒng)一歷法,重在解決實際問題。
5.兩則材料都圍繞“四海測驗”展開,但在行文特點上卻存在很大的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答案】①內(nèi)容上:材料一從歷史背景、測驗過程及結果等方面介紹"四海測驗",內(nèi)容全面而概
括;材料二從中國天文大地測量的歷史演變的角度對"四海測驗”進行介紹和評價,針對測驗動機
進行深入探究,論題明確集中。②表達上:材料一是科普文章,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可讀性強;
材料二是學術論文,問題意識鮮明,論證嚴密,理論性強。
【解析】內(nèi)容上:材料一"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祖忽必烈進奏說……而今天國家的疆域比唐時廣
大,更需要到邊遠的地方進行測驗至元十六年(1279)遂設十四員監(jiān)候官,分幾路出發(fā),到全國各
地進行天文觀測……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實測資料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精密計算,終于在
至元十七年(1280)頒布了一部進步的新歷一一《授時歷》""這一南北數(shù)千里的實測資料,不僅為
元代當時改革天文歷法提供了重要資料,而且也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寶貴史料",從歷
史背景、測驗過程及結果等方面介紹"四海測驗",內(nèi)容全面而概括;材料二,"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測
驗’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測量。郭守敬的測量方式,與僧一行所為幾乎完全一
樣……一行組織的天文大地測量的范圍很廣……郭守敬主持的‘四海測驗'……比一行的測量區(qū)域
更大?!暮y驗'的內(nèi)容之多、地域之廣、精度之高、參加人員之眾,在我國乃至世界天文學史
上都是空前的""既然大部分觀測點的觀測都與歷法編制無關,郭守敬為什么要組織這么大規(guī)模
的‘四海測驗’?其潛在動機究竟是什么?……那么,他有沒有可能利用這次測量的機會,去檢驗一下
地球說的真?zhèn)文?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從中國天文大地測量的歷史演變的角度對"四海測驗"
進行介紹和評價,針對測驗動機進行深入探究,論題明確集中。表達上:結合"摘編自張家泰的科
普文章《登封觀星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天文臺》〃可知材料一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語言深入淺出
通俗易懂,可讀性強;結合"摘編自關增建的學術論文《中國天文大地測量的歷史演變》"可知材
料二是學術論文,學術論文問題意識鮮明,論證嚴密,理論性強。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除了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的惡性影響外,防曬霜以及其他護膚用品的化學成
分,已經(jīng)在海洋和淡水娛樂區(qū)被檢測到,這些化學成分會在水生動物體內(nèi)積累并降解成有毒物質(zhì)。
在多個海域進行的實驗表明,即使是非常少量的防曬霜,也會在18到48小時內(nèi)引發(fā)大量珊瑚黏
液滲出,并使珊瑚在96小時內(nèi)完全白化。
說到珊瑚白化,就不得不提珊瑚的生存環(huán)境了。珊瑚的生存環(huán)境與珊瑚蟲共生的各類海藻
密切相關,這些共生藻類含有不同顏色的色素,使得珊瑚美麗多彩,而珊瑚白化正是這些共生藻
類離開珊瑚所導致的結果。
我們平日所說的形似樹枝的珊瑚,其實是由大量的珊瑚蟲尸體和附著在上的活著的珊瑚蟲,
以及共生藻類共同組成的。所謂珊瑚蟲的尸體,指的是珊瑚蟲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分泌的石灰石
骨骼,形成珊瑚的外殼。而不同珊瑚蟲個體之間通過連接物質(zhì)結合在一起世代群居,當上一代珊
瑚蟲死亡后,新一代珊瑚蟲會在它們的遺骸上繼續(xù)繁衍生息。日積月累,一代代珊瑚蟲延續(xù)生長,
成為大海里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這個過程中,為珊瑚蟲提供能量的共生藻類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珊瑚蟲在新陳代謝過程中
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氮、磷等"廢物",而這些對珊瑚蟲無用的"廢物”卻是共生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所
必需的原料。作為答謝,獲得了珊瑚蟲滋養(yǎng)的藻類,又反過來為珊瑚蟲提供氧氣以及葡萄糖、甘
油、氨基酸等易于被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而這些共生藻類對海水環(huán)境變化十分敏感,當發(fā)生海水升溫、海洋污染、生物種類變化等
情況時,這些藻類就無法正常工作,甚至產(chǎn)生對珊瑚蟲有害的物質(zhì)。因此,珊瑚與共生藻類就會彼
此分離,珊瑚蟲的能量來源也隨即消失,出現(xiàn)了“斷供”的情況,導致珊瑚蟲無法生存直至死亡。沒
有了富含色素的藻類,珊瑚也就慢慢還原出石灰石原本的白色,即珊瑚白化。
科學家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行動起來,不僅在實驗室里分析海洋環(huán)境及生物種群的各種數(shù)據(jù),也身體
力行去海里人工種植珊瑚。這項工作被稱為“珊瑚礁的生態(tài)修復",是從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理念出發(fā)
的。種珊瑚只是其中的第一步,其后還會添入很多功能類的生物,幫助受損嚴重的珊瑚島礁區(qū)域
更快更好地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積累更多的一手科研數(shù)據(jù),為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提供大量豐富的
研究資料。
在完全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下,一個石珊瑚群落的恢復周期大概是10-15年,是一個相當緩慢
的過程,而當海洋中珊瑚礁的數(sh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xiàn)“荒漠化”的情況。
保護珊瑚,只是為了重現(xiàn)海底美景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珊瑚并不只是供人觀賞的海底"花
瓶”。在海底世界,珊瑚礁享有“海洋熱帶雨林"和"海上長城”的美譽,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
多姿多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積雖不足0.25%,但養(yǎng)活著四分之一的海
洋物種,為許多魚類提供了食物來源及繁殖場所。珊瑚一旦消亡,棲息在珊瑚礁中的動植物也會
隨之死亡,紅色、棕色、綠色的藻類將取而代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質(zhì)惡化,進而導致整個生態(tài)
系統(tǒng)的毀滅。
珊瑚還具有保護海岸線不受風浪侵襲的作用。一個健康的珊瑚礁,可以吸收百分之九十以
上的波浪,所以,保護珊瑚實際是在保護我們?nèi)祟愖约骸?/p>
(摘編自趙崢《你的防曬利器竟是“珊瑚殺手"?》)
【相關鏈接】
盡管關于防曬霜的科學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但越來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正在采取積極的預
防措施,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學物質(zhì)的防曬霜。ICRI(國際珊瑚礁倡議)認為:既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防
曬霜會對海洋產(chǎn)生副作用,我們最好主動采取措施來預防這種可能帶來的傷害,如鼓勵多生產(chǎn)天
然成分的防曬霜,并給予政策支持等。
(摘編自《關于防曬霜和珊瑚礁,你需要知道的9件事》)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防曬霜以及其他護膚用品的化學成分,會在水生動物體內(nèi)積累并降解成有毒物質(zhì),可使珊瑚在
96小時內(nèi)完全白化。
B.與珊瑚蟲共生的各類海藻含有各種顏色的色素,它們通過珊瑚蟲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等物質(zhì)進行
光合作用,同時也為珊瑚蟲提供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
C.保護珊瑚礁,不僅因為珊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因為珊瑚礁具有極其重要的保護海洋生態(tài)
環(huán)境的功能。
D.為了保護珊瑚礁,一些旅游目的地已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學物質(zhì)的防曬霜,并提出主動采取措
施來預防防曬霜對珊瑚礁的傷害。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選項表述"一些旅游目的地……提出主動
采取措施來預防防曬霜對珊瑚礁的傷害”錯誤。依據(jù)原文,"提出主動采取措施來預防防曬霜對
珊瑚礁的傷害"的是ICRI。選項有誤。故選D。
2.|(分析語言特點不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為了說明防曬霜對珊瑚礁的危害作用,作者提到了珊瑚的"白化”現(xiàn)象,并詳細地說明了珊瑚蟲
和共生海藻相互依存的關系。
B.本文語言通俗易懂,而"答謝""斷供""一定程度”等詞語的使用,又體現(xiàn)出科普類文章語言嚴謹
規(guī)范的特征。
C.科學家們實施"珊瑚礁的生態(tài)修復”工程,就是去海里人工種植珊瑚,這樣可以幫助受損嚴重的
珊瑚礁區(qū)域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
D.珊瑚生長環(huán)境惡化,棲息在珊瑚礁中的動植物將被各種藻類取代,導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整個
生態(tài)系統(tǒng)因此毀滅。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能力。B.考查科普文的語言特征,“又體現(xiàn)出科
普類文章語言嚴謹規(guī)范的特征"錯誤。"答謝"是擬人手法,“斷供"是比喻手法,這樣是體現(xiàn)出本文
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C.“就是去海里人工種植珊瑚”錯誤。根據(jù)原文“科學家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行動
起來,不僅在實驗室里分析海洋環(huán)境及生物種群的各種數(shù)據(jù),也身體力行去海里人工種植珊瑚”
可知,選項以偏概全。D.”棲息在珊瑚礁中的動植物將被各種藻類取代〃錯誤。從原文“珊瑚一旦
消亡,棲息在珊瑚礁中的動植物也會隨之死亡,紅色、棕色、綠色的藻類將取而代之,浮游生物大
量繁殖,水質(zhì)惡化,進而導致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毀滅”來看,取代棲息在珊瑚礁中的動植物的是紅色、
棕色、綠色的藻類,而不是各種藻類。故選A。
3.|(概括分析文本內(nèi)容)|從全文看,保護珊瑚礁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請結合文本概括原因。(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珊瑚蟲及為它提供能量的共生藻類對海水環(huán)境變化十分敏感,對海水水質(zhì)要求非常
高;②珊瑚礁成長非常緩慢,在完全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下,一個石珊瑚群落的恢復周期大概是
10-15年;③人類的活動也在影響著珊瑚蟲的生長環(huán)境,但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防曬霜會傷害
到珊瑚蟲。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步:審清題干,設問對象為“保護珊瑚礁的艱巨性〃,設問角度為概括原因。
第二步:定位原文信息,結合題干要求梳理。由“而這些共生藻類對海水環(huán)境變化十分敏感,
當發(fā)生海水升溫、海洋污染、生物種類變化等情況時,這些藻類就無法正常工作,甚至產(chǎn)生對珊
瑚蟲有害的物質(zhì)”可概括出:珊瑚蟲及為它提供能量的共生藻類對海水環(huán)境變化十分敏感,對海
水水質(zhì)要求非常高;由"在完全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下,一個石珊瑚群落的恢復周期大概是10—15年,
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可概括出:珊瑚礁成長非常緩慢,在完全自然生長的狀態(tài)下,一個石珊瑚
群落的恢復周期大概是10-15年;由"盡管關于防曬霜的科學研究仍處于早期階段,但越來越多
的旅游目的地正在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學物質(zhì)的防曬霜”可概括出:人類
的活動也在影響著珊瑚蟲的生長環(huán)境,但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防曬霜會傷害到珊瑚蟲。結合題
干要求,以回答原因的方式組織答案作答。
三(2023年9月?江西上饒開學摸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是黃河農(nóng)耕文明的反映,是中原農(nóng)業(yè)文明的產(chǎn)物。每侯有一種特定
的自然現(xiàn)象。七十二候不是一個一個簡單現(xiàn)象的描述與記載,是和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綜合
的觀測結果,也是長期歷史總結的結果。
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誕生于農(nóng)耕時代,它所包含的大科學的基本要素仍然正。節(jié)氣和物候
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準確的。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為我們研究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化提供
了一個很精準的坐標,我們現(xiàn)在說氣候異常不異常,就是根據(jù)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它對世界
的貢獻非常大,所以是大科學。
(摘編自《這是大科學!聽丁一匯院士給你講二十四節(jié)氣的當代意義》)
材料二:
《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一書收入經(jīng)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用三年時間創(chuàng)作的80余篇
文字作品。作者希望當今忙碌的年輕人能把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作為切入點,更好地感悟自然、
感悟生命,獲取奮斗力量。
徐立京談觀察和感悟七十二候的三點原因:首先,它是一套大科學。而不是一個古老的已
經(jīng)失去現(xiàn)實價值的東西。她提到采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時,他談到,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
是大思維、大科學,是中華民族認識宇宙變化的系統(tǒng)思維的體現(xiàn)。其次,它所蘊含的中國文化
智慧是有生命力的。作家王蒙說,七十二侯是一個非常厚重的文化時空的隧道。最后,它蘊含
了宇宙觀、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命觀。從大自然無數(shù)的現(xiàn)象中選出的72種物候都可代表天地
萬物、四時變化。幾年來,她對這一文化體系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觀察和思考并時刻保持著恭
敬之心。
書中也收入當代中國抽象畫家徐冬冬以“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三候”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140余幅抽象
畫,這些作品的制作歷時五年,藝術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將風沙與顏料混合,
冬天取用晴雪。徐冬冬提到當西方文化獨大的時候,另外的一種文化就栗與其平衡。實現(xiàn)這種
平衡,是中國文化進入世界的外因。而內(nèi)因則是博大精深的數(shù)千年的中華文明。二十四節(jié)氣七
十二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精神源頭,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種體現(xiàn)。
(摘編自《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作者徐立京、徐冬冬訪談)
材料三:
大火西流又立秋,涼風至透內(nèi)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幾個寒蟬鳴樹頭。
一瞬中間處暑至,鷹乃祭鳥誰教汝;天地屬金始肅清,禾乃登堂收幾許。
無可奈何白露秋,大鴻小雁來南洲;舊石玄鳥都歸去,教令諸禽各養(yǎng)羞。
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聲斂震宮;蟄蟲壞戶先為御,水始涸兮勢向東。
寒露人言晚節(jié)佳,鴻雁來賓時不差;爵(雀)入大水化為蛤,爭看籬菊有黃花。
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獸班時意;草木皆黃落葉天,蟄蟲咸俯迎寒氣。
1.下列說法,與材料三相關內(nèi)容不符合的一項是()
A.立秋時分,暑氣消退,涼風來襲,帶來幽幽涼意:
B.白露時分,溫差增大,秋寒漸起,寒蟬鳴于枝頭。
C.秋分時分,雷聲漸稀,小蟲封洞,水量逐漸下降
D.霜降時分,豺狼多食,草木枯黃,小蟲進入冬眠。
2.下面對材料一、材料二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雖然誕生于農(nóng)耕時代,但其描述與記載的節(jié)氣和物候仍為當下氣候
研究提供了唯一精準坐標。
B.從自然現(xiàn)象中選出的72種物侯,不僅代表四季的變化,而且能啟發(fā)我們從科學角度認識生
命和宇宙。
C.畫家徐冬冬以“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為主題進行抽象畫創(chuàng)作,其創(chuàng)作作品的原料采自物候
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
D.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侯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體現(xiàn),它與西方文化認識世界的角度不同,
但對世界文化貢獻巨大。
3.徐立京、徐冬冬精心創(chuàng)作《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一書,給我們繼承傳統(tǒng)文化帶來哪些啟
示?請簡要說明。
【答案】1.B2.B
3.(1)要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懷敬畏之心;
(2)學會從不同角度(科學、文化、哲學、藝術等)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意義;
(3)在生活實踐中,從傳統(tǒng)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命力量。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白露時分〃錯,此項所寫仍是立秋時分的物候。
故選Bo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A."唯一精準坐標”錯,材料一“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為我們研究全球氣候變暖、氣候變化提供了
一個很精準的坐標”,沒有說到“唯一"。
C.“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于文無據(jù),材料二“藝術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
秋天將風沙與顏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是分季節(jié)說明,沒有采自物候中完全不同的自然事物
之說。
D."與西方文化認識世界的角度不同"錯,文章沒有闡述與西方文化認識世界的角度不同。
故選Bo
3.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結合材料二"內(nèi)因則是博大精深的數(shù)千年的中華文明。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
個精神源頭,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種體現(xiàn)""她對這一文化體系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觀察和思考并
時刻保持著恭敬之心”概括出:要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常懷敬畏之心。
結合“它是一套大科學。而不是一個古老的已經(jīng)失去現(xiàn)實價值的東西‘'"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是
大思維、大科學,是中華民族認識宇宙變化的系統(tǒng)思維的體現(xiàn)""它蘊含了宇宙觀、世界觀、價
值觀和生命觀〃概括出:學會從不同角度(科學、文化、哲學、藝術等)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
意義。
結合"作者希望當今忙碌的年輕人能把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作為切入點,更好地感悟自然、感
悟生命,獲取奮斗力量〃概括出:在生活實踐中,從傳統(tǒng)文化中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汲取生
命力量。
四、(2023年9月?安徽池州開學摸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北斗是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BDS)的中文簡稱。“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自古
以來,人類就非常崇拜日月星辰,華夏祖先對于北斗星更是有著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指極星(即
北斗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兩顆星,通過天璇與天樞聯(lián)線的五倍延長線可找到北極星),更是功
能神奇,因為找到了北斗星,就可以在群星燦爛的夜空中找到永遠在正北方向的北極星,也就
實現(xiàn)了定向?qū)Ш?。所以,將我國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取名"北斗",既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彰顯華
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淵源,讓人浮想聯(lián)翩。
(摘編自曹沖、王立、來春麗《我國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為什么叫"北斗"?》)
材料二:
我國自古以北斗為極重要之星座。《史記?天官書》日:"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xiāng),
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jié)度,定諸紀,皆系于斗?!蹦纤瓮鯌胍洞呵镞\斗樞》云:“北
斗七星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機,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搖光即招搖也。"2000
年前在黃河流域,北斗七星終年在地平線上,常明不隱,終年照耀于地平線上,自足引起深刻
之注意。
(摘編自《竺可楨文集?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與地點》)
材料三:
北斗七星為什么會指北呢?其實它不是總指北,只有"勺子"頭的兩顆星(天樞、天璇)連
線是總指向北極星(見下圖)。北斗七星每天都會圍繞北天極轉360。,這叫“恒星的周日視運動”,
是地球自轉的反映,因此北斗的勺柄在一天內(nèi)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斗柄甫指
關下皆雙
斗柄東指
天下皆存
斗柄西指
大卜,皆秋
天卜皆冬
■北■
北斗七星四季位置
所謂“北”的方向來自地球的北極點,而這個地理北極點在天空中的反映就是北天極(也就
是現(xiàn)在北極星的位置)。由于地球自轉,地面上的觀測者看到天體于一恒星日內(nèi)在天球上自東
向西沿著與赤道平行的小圓轉過一周的運動,所有的天體似乎都在圍繞北天極旋轉。而北斗星
在北半球中緯度以上地區(qū)是不會沉到地平線以下的,屬于“拱極星座"(指天極附近的星座,這
些星座在視覺上都像是圍繞天極運行,在高緯度區(qū),這些星座都不沒入或都不升出地平面)的
一部分,因此只能說北斗星的所在的方向大致是北,但不能說“北斗星總是指北",正確的說法
應該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北極星的方向才是正北方”。
(摘編自中國宇航學會《北斗導航天地間》)
4.下列選項中,沒有體現(xiàn)材料三相關內(nèi)容的一項是()
A.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閣序》)》
B.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沈約《夜夜曲》)
C.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孟浩然《田家元日》)
D.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劉安《淮南子?齊俗訓》)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華夏民族自古對北斗星非常崇拜,認為它?,F(xiàn)不隱,運行于天空中央,可主宰四方地域。
B.北斗星是最好的指北針,從北斗星的天樞、天璇和北極星的相對位置,可找到正北方向。
C.中國古代人民由北斗斗柄位置變化確定季節(jié),由"斗轉星移”的規(guī)律區(qū)分陰陽調(diào)節(jié)五行。
D.在地球上觀測,會看到北斗星并不沒入或升出地平面,它們只圍繞北極星做360旋轉。
6.我國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以“北斗〃命名有什么含義?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4.A5.D
6.①像北斗星一樣起定向?qū)Ш阶饔?;②能夠彰顯中華文明特色;③對中國衛(wèi)星導航事業(yè)的發(fā)
展具有引領作用。
【解析】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從“北斗七星為什么會指北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30年中國定制酒行業(yè)營銷創(chuàng)新模式及未來5發(fā)展趨勢報告
- 2024年物流駕駛員服務外包合同
- 眉山職業(yè)技術學院《災害衛(wèi)生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度拍賣藝術品線上線下銷售合作協(xié)議范本3篇
- 馬鞍山職業(yè)技術學院《企業(yè)經(jīng)營實戰(zhàn)》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馬鞍山學院《機器學習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模具設計與生產(chǎn)合同
- 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衛(wèi)生理論和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連云港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0題
- 2024年古建筑修復施工勞務分包合同范本及細則2篇
-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2024-2025學年蘇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
- 2025春夏運動戶外行業(yè)趨勢白皮書
- 中醫(yī)筋傷的治療
- 【MOOC】英文技術寫作-東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護理產(chǎn)科健康教育
- 2024年21起典型火災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識專題培訓(消防月)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選擇題】專項練習100題附答案
- 從創(chuàng)意到創(chuàng)業(yè)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湖南師范大學
- DL-T 1476-2023 電力安全工器具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
- 國開《Windows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管理》形考任務4-配置故障轉移群集服務實訓
- 計價格[1999]1283號_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咨詢收費暫行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