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萊西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1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萊西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2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萊西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3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萊西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4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萊西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東省萊西市一中高一12月月考語文試題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①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說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tǒng)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是根據(jù)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zhí)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沒有人的因素。②這樣說來,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區(qū)別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對面,意思應當是“不依法律的統(tǒng)治”了。統(tǒng)治如果是指社會秩序的維持,我們很難想象一個社會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維持,人和人的關系可以不根據(jù)什么規(guī)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據(jù)法律,根據(jù)什么呢?望文生義地說來,人治好像是指有權力的人任憑一己的好惡來規(guī)定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的意思。我很懷疑這種“人治”是可能發(fā)生的。如果共同生活的人們,相互的行為、權利和義務,沒有一定規(guī)范可守,依著統(tǒng)治者好惡來決定。而好惡也無法預測的話,社會必然會混亂,人們會不知道怎樣行動,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說不上“治”了。③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jù)的規(guī)范的性質。④鄉(xiāng)土社會可以說是個“無法”的社會,假如我們把法律限于以國家權力所維持的規(guī)則,但是“無法”并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xiāng)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⑤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guī)范一點說,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guī)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皣摇笔侵刚蔚臋嗔Γ诂F(xiàn)代國家沒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權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guī)范的是傳統(tǒng)。傳統(tǒng)是社會所累積的經(jīng)驗。不論哪一個社會,絕不會沒有傳統(tǒng)的。衣食住行種種最基本的事務,我們并不要事事費心思,那是因為我們托祖宗之福,一一有著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鄉(xiāng)土社會中,傳統(tǒng)的重要性比現(xiàn)代社會更甚。⑥鄉(xiāng)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不但是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在這種不分秦漢、代代如是的環(huán)境里,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jīng)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經(jīng)驗。一個在鄉(xiāng)土社會里種田的老農(nóng)所遇著的只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變更。一年一度,周而復始。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盡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經(jīng)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像這一類的傳統(tǒng),不必知之,只要照辦,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辦法,自然會隨之發(fā)生一套價值。依照著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會出毛病。“禮”字本是從豊從示。豊是一種祭器,示是指一種儀式。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禮是可以為人所好的,所謂“富而好禮”。孔子很重視服禮的主動性,在下面一段話里說得很清楚: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⑦這顯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謂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于個人的。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棄,是恥。禮則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禮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們行為不受規(guī)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自動的說法是不確,只是主動地服于成規(guī)罷了??鬃右辉俚赜谩翱恕弊郑谩凹s”字,來形容禮的養(yǎng)成,可見禮治并不是離開社會,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構成的秩序了。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tǒng)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xiāng)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⑧法治和禮治是發(fā)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tài)中。這里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但是禮治一詞不會像人治一詞那樣容易引起誤解,以致有人覺得社會秩序是可以由個人好惡來維持的了。禮治和這種個人好惡的統(tǒng)治相差很遠,因為禮是傳統(tǒng),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xiàn),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色。(摘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之八:禮治秩序》,有刪改)1.下列有關認識和觀點與原文內(nèi)容相符的一項是()A.通常認為我們是人治的社會,以此有別于西洋法治的社會,其實這是一個“無法”的社會。B.禮和法律都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不同的是:禮靠傳統(tǒng)來維持;法靠國家權力來推行,且法可用來維持社會秩序。C.禮治社會的秩序不是人們行為不受規(guī)律拘束自動形成的,而是由人們主動遵循禮而形成的,有社會的成規(guī)在。D.鄉(xiāng)土社會的秩序是可以由禮來維持的,因為只有鄉(xiāng)土社會能夠滿足傳統(tǒng)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這一個前提。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篇從“人治”“法治”的普遍性認知,引出文章的觀點,并由此指向了“鄉(xiāng)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的議論。B.第二段在闡釋禮的基礎上,比較“禮”“法”的異同,并從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維度說明“傳統(tǒng)”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的重要性。C.第三段論述人們?yōu)楹巍氨J亍庇趥鹘y(tǒng),這和鄉(xiāng)土社會的安土重遷密切關聯(lián),并引用孔子的話強化這一觀點。D.文章還通過對比分析“法律”“道德”“禮”之間的不同,進而推論禮治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構成的秩序。3.“人治”“法治”“禮治”三者之間的區(qū)別在哪里?請根據(jù)全文簡要概括?!敬鸢浮?.C2.C3.①從所根據(jù)的規(guī)范看:“禮治”根據(jù)的是禮,“法治”根據(jù)的是法律,所渭“人治”則憑借個人好惡。②從所用力量看:“禮治”依靠傳統(tǒng)的力量維持,“法治”“人治”則依靠國家力量維持。③“禮治”是鄉(xiāng)土社會特色,“法治”是現(xiàn)代社會特征,“人治”則不可能發(fā)生?!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nèi)容要點,把握文章觀點態(tài)度能力。A.“其實這可以說是一個‘無法’的社會”中“這”指代不明,據(jù)第一段“鄉(xiāng)土社會可以說是個‘無法’的社會”,可知作者指明了鄉(xiāng)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而“這”指代不明。B.“禮和法律都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不同的是:禮靠傳統(tǒng)來維持;法靠國家權力來推行,且法可用來維持社會秩序”認識片面。禮和法都可用來維持社會秩序。這是它們的相同點而不是不同點。D.“鄉(xiāng)土社會的秩序是可以由禮來維持的,因為……”錯誤,結合原文倒數(shù)第二段“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tǒng)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xiāng)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禮在現(xiàn)代社會沒有效力”可知“鄉(xiāng)土社會的秩序是可以由禮來維持的”“只有……”表述絕對,文中只是說有“可能”。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并引用孔子的話強化這一觀點”說法錯誤,曲解引用的作用。引用孔子的話旨在論證“孔子很重視服禮的主動性”。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概括信息和分析重要概念含義的能力。題干要求概括“人治”“法治”“禮治”三者之間的區(qū)別,需要分別找到這些概念,然后概括其不同之處。從所根據(jù)的規(guī)范看:由“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對面,意思應當是‘不依法律的統(tǒng)治’了”可知,“法治”根據(jù)的是法律;由“人治好像是指有權力的人任憑一己的好惡來規(guī)定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的意思”可知,所渭“人治”則憑借個人好惡;由“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可知,“禮治”根據(jù)的是禮。從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看:由“維持禮這種規(guī)范的是傳統(tǒng)”可知,“禮治”依靠傳統(tǒng)的力量維持;由“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說法律本身能統(tǒng)治,能維持社會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系是根據(jù)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zhí)行”“如果共同生活的人們,相互的行為、權利和義務,沒有一定規(guī)范可守,依著統(tǒng)治者好惡來決定”“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可知,“法治”“人治”則依靠國家力量維持。從社會情況看,由“因為鄉(xiāng)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治社會并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xiàn),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色在現(xiàn)代國家沒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權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可知,“禮治”是鄉(xiāng)土社會特色;由“在現(xiàn)代國家沒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權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可知,“法治”是現(xiàn)代社會特征;由“而好惡也無法預測的話,社會必然會混亂,人們會不知道怎樣行動,那是不可能的,因之也說不上‘治’了”可知,“人治”不可能發(fā)生。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爺爺?shù)墓咸锱c清風明月查干在夏夜的瓜田里,明月亮亮地照著。瓜們,圓乎乎地躺在那里,很干凈的風,吹著它們,很享受的樣子。那風,柔柔的、輕輕的,像是在摩挲。那種感覺,美,且又舒坦。我小爺爺是瓜農(nóng),他的瓜田,在一條很野的小河邊。小爺爺,是我爺爺最小的弟弟。瓜地周遭,人跡罕至。野草,想怎么長就怎么長,長高長粗,由著自己性子來。清晨,它們是用露水洗臉的,我也是。洗漱干凈的野草,很綠,綠得讓人無法形容。別看它們野,心腸則好,讓昆蟲們,與它們臉貼臉地睡。猛看,看不出哪個是蟲兒。這是慈悲的上蒼,賜予蟲兒們的藏身術。瓜田,被野草野花們,如斯擁戴,顯得很得意,甚或有醉意。被擁戴的,還有醉意朦朧中的我的小爺爺。他是瓜田的保護神,半睡半醒,日夜守護。所謂半睡半醒,是他飲酒之后的狀態(tài)。一壺高粱老酒,一桿長長的旱煙,是他的隨身之物。再就是,夜空中的月亮,和田野里拂來蕩去的風兒。他喜歡有清風和月光的夜晚,慢慢來品酒。除了自家腌制的小罐萊,清風和月光,似也是他的下酒物。他的茅屋,比一般人的大,亦闊。門總是敞開著的,一抬眼,整片瓜田,便一覽無余。一團半濕半干的艾繩,盤臥門前,一頭被點著,慢慢地燃。所有蚊蟲,甚至蛇類,都不敢靠近它??澘澙@繞的艾煙,不嗆人,倒是覺得比起檀香味,更好聞。就那么日日夜夜地飄著,頗有些禪味。茅屋左旁和瓜田中央,扎有稻草人。它們手持鐮刀,頭戴斗笠,披一身蓑衣,威風凜凜地站著,風中會有動感。猛看,像三國猛將張飛。鳥與獸,尤其偷吃打瓜的烏鴉群,是不敢半夜來偷襲瓜田的。而瓜田里的清風明月,很特別,與別處的有所不同。它們安靜、本色,有著泥土的香味,與瓜田相映襯,像一篇童話。我小爺爺銀白的長髯,在靜夜里飄著,與清風明月融為一體,產(chǎn)生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神秘感。還有他杯中的老酒,總是飄著濃濃的香味,順風一飄散,引來夜蟲夜禽們的無限激情,唧唧喈喈之聲,便灌滿了夜。高高低低,或近或遠,或重或輕,連成一片。那些沉睡在高樓大廈里的城里人,沒有這份福氣。顯然,燈紅酒綠,與清風明月,絕非一個概念。一個屬于人造,虛浮。一個屬于天然,殷實。“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蹦鞘歉哐胖怂鶠?。而我小爺爺一桿發(fā)黃的洞簫,嗚嗚咽咽,在清風明月下,訴的是莊戶人心中的悲愁與喜樂。小爺爺在小酌中,也唱歌,嗓音有些沙啞,小奶奶在世時,嘲諷他的嗓子是破鑼嗓子。他愛唱的歌曲之一,是蒙古族那一首古老民歌《天上的風》:天上的風啊吹拂不定,世上的人啊誰人永生?長生的瓊漿誰曾喝過?趁此良辰舉杯吧朋友們?!敔斆砍饲鷷r,聚精會神,眺望著遠方。有時,雙眼噙滿淚水。我問他,小爺爺你怎么唱歌還哭???他說,你小奶奶生前也愛唱此曲,比我唱得好,嗓音亮,清脆,不知與我唱了多少遍。母親說,我的小奶奶高挑身材,瓜子兒臉,長得英氣。與小爺爺相親相愛,從不斗氣。她是遠近聞名的女薩滿。我的小奶奶,白天是農(nóng)婦,下地干活,而到晚上,著一身白色神衣(盔甲),戴一頂白色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開始跳神,進入無我狀態(tài)。據(jù)小爺爺講,小奶奶心地善良,極具同情心。很多時候,是治好了病,卻分文不取。小奶奶不到五十歲就走了,是在驅邪斗妖的激烈撕斗中倒下去的。小奶奶生前,也喜歡在瓜田里,有明月的晚上,迎著田野清風,唱歌,吹簫。爾后,拉著小爺爺?shù)氖痔鹛鹑胨G屣L明月,一直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內(nèi)容。我的父親,也喜歡在有月光透進屋里的時候,吹滅了油燈,拉起胡爾(四弦琴),開始說書。我們這些孩子,趴在炕上,托著腮幫,有些陶醉地進入故事情節(jié),暢游古今。自從離開家鄉(xiāng),變?yōu)橛巫又螅贈]有遇到過如斯溫馨的月光。而吹入窗子里的清風,吹拂得渾身的骨架都軟酥酥的清風,也離我遠去了?,F(xiàn)在才明白,因為那是,故鄉(xiāng)的明月,故鄉(xiāng)的風。父親說過,我的小爺爺,年輕時帥氣,骨骼硬朗,眉毛上挑。從小愛打抱不平,助人為樂。他上過學,算是有文化的人,又當過幾年兵。本來可以留城,吃公家飯的,但他拒而回鄉(xiāng),守著愛妻、兒女和瓜田。在泥土、清風明月、昆蟲和夜鳥的鳴聲中,度過了他勤勉質樸的一生。據(jù)說,他是在一個有清風明月的仲夏之夜,手握著酒壺,無疾而終的,臉上還帶有笑意,像是一位得道高僧,坐而圓寂。我曾經(jīng)暗自打問:他的一生,幸福嗎?得到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他本分,坦蕩,有信念,有追求,有愛有恨,有清風明月,和自己的瓜田,還有他那一壺老酒,和簫。(有刪改)4.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爺爺常醉意朦朧、半睡半醒地守護瓜田,“高粱老酒”“旱煙”等隨身物件,以及就著月光清風下酒的敘寫,暗示了他內(nèi)心孤寂苦悶的一面。B.小奶奶俊俏、勤勉、善良,在生活方式和追求上,與小爺爺心有靈犀。她女薩滿的身份,表現(xiàn)出了當?shù)厝藢ψ诮毯蜕耢`的信仰與敬畏。C.小爺爺年輕時帥氣硬朗、有文化,本來有著美好的前程。但他的選擇,不管從“我”還是從小爺爺自己看來,都是沒有遺憾的,是完滿的。D.“我們這些孩子”對月光、音樂、故事的熱愛,說明了在家族的氛圍和熏陶中,我們的內(nèi)心其實藏著如小爺爺一般的性情與追求。5.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將清風明月下的瓜田比作童話,寫出了畫面的純凈、美好,與小爺爺白須長髯的形象相映襯,增強了小爺爺飄飄似仙的神秘感。B.不同于城市燈紅酒綠的人造和虛浮,小爺爺?shù)那屣L明月是天然而殷實的,作者引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來表現(xiàn)其高雅的意蘊。C.引用《天上的風》歌詞,既表達了小爺爺對小奶奶的思念,也飽含著小爺爺?shù)娜松锌?,豐滿了小爺爺?shù)男蜗?,深化了文章的主題。D.作者以設問和排比收束全文,語言富于感染力。一系列富有象征意味的典型意象的鋪陳,又使感情更加含蓄雋永,余味無窮。6.文中劃線句子與史鐵生《我與地壇》中“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請從語言和內(nèi)容兩個方面簡要分析。7.瓜田、清風與明月,是貫穿全文的重要意象。請結合全文,探究它們的豐富內(nèi)涵。【答案】4.A5.B6.①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②都寫出了野草茂盛富有生命力的特點;③都寄寓作者對生命狀態(tài)的思考,耐人尋味。7.①寄寓了小爺爺和小奶奶相守一生單純美好的愛情;②代表著小爺爺樸素簡淡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追求;③象征著小爺爺勤勉質樸本分坦蕩又不失詩意的一生;④代表著作者的故鄉(xiāng),同時也象征著人類生命的故鄉(xiāng)(或生命最真誠的狀態(tài))?!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A.“暗示了他內(nèi)心孤寂苦悶的一面”理解有誤。從原文“一壺高粱老酒,一桿長長的旱煙,是他的隨身之物。再就是,夜空中的月亮,和田野里拂來蕩去的風兒。他喜歡有清風和月光的夜晚,慢慢來品酒。除了自家腌制的小罐萊,清風和月光,似也是他的下酒物”分析可知,小爺爺喜歡和享受這種生活方式,這是小爺爺自然簡淡的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故選A。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藝術特色的能力。B.“作者引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來表現(xiàn)其高雅的意蘊”理解有誤。依據(jù)原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鞘歉哐胖怂鶠椤6倚敔斠粭U發(fā)黃的洞簫,嗚嗚咽咽,在清風明月下,訴的是莊戶人心中的悲愁與喜樂”分析可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是高雅之人所為”,不是“小爺爺”;而小爺爺?shù)那屣L明月“訴的是莊戶人心中的悲愁與喜樂”,與高雅不同。故此種說法張冠李戴了。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從藝術手法上,這兩句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中“自在坦蕩”分析得知,作者運用擬人手法,賦予“野草荒藤”人的情態(tài),面對變故,“我”失魂落魄;“野草荒藤”卻保有它的自在坦蕩,在這點上,它們是“我”的老師。從而讓“我”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感悟?!耙安荩朐趺撮L就怎么長,長高長粗,由著自己性子來”中“由著自己性子來”賦予野草人的特點,生動形象地寫出野草自由自在生長的狀態(tài)。從表達方式上,這兩句都不是純粹的寫景的文句,都寄寓了作者的情感,都寫出了野草茂盛富有生命力的特點,“野草、荒藤”都寄寓了作者對生命深沉的感悟。句中的“野草”都具有象征意味,故使這兩個文句富有哲理性,使感情更加含蓄雋永,余味無窮。7.本題考查學生探討作品的物象內(nèi)涵的能力。題干要求考生結合全文,探究“瓜田、清風與明月”這些重要意象的豐富內(nèi)涵。文章的標題為“小爺爺?shù)墓咸锱c清風明月”,標題把自然界的“瓜田、清風、明月”和“小爺爺”關聯(lián)起來,畫面的純凈、美好,文章始終圍繞著“小爺爺?shù)墓咸锱c清風明月”抒發(fā)情感的。文章第七段,作者寫道,“小奶奶生前,也喜歡在瓜田里,有明月的晚上,迎著田野清風,唱歌,吹簫。爾后,拉著小爺爺?shù)氖痔鹛鹑胨?。清風明月,一直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內(nèi)容”,“清風、明月”象征著小奶奶俊俏、勤勉、善良,與小爺爺心有靈犀。表達了小爺爺對小奶奶的思念,寄寓了小爺爺和小奶奶相守一生單純美好的愛情。在文章開篇,作者寫道,“在夏夜的瓜田里,明月亮亮地照著。瓜們,圓乎乎地躺在那里,很干凈的風,吹著它們,很享受的樣子。那風,柔柔的、輕輕的,像是在摩挲。那種感覺,美,且又舒坦”這些象征意味的“瓜田、明月、干凈的風”的鋪陳,使感情更加含蓄雋永,余味無窮。文章第三段,作者寫道:“他是瓜田的保護神,半睡半醒,日夜守護?!箍罩械脑铝?,和田野里拂來蕩去的風兒。他喜歡有清風和月光的夜晚,慢慢來品酒。除了自家腌制的小罐菜,清風和月光,似也是他的下酒物”,清風明月本無價,它們甘愿成為“小爺爺?shù)南戮莆铩?,和他一同分享這美好而簡潔的生活,人與自然合二為一,讓人神往,代表著小爺爺樸素簡淡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文章第五段,作者寫道,“而瓜田里的清風明月,很特別,與別處的有所不同。它們安靜、本色,有著泥土的香味,與瓜田相映襯,像一篇童話。我小爺爺銀白的長髯,在靜夜里飄著,與清風明月融為一體,產(chǎn)生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神秘感”,文章將清風明月下的瓜田比作童話,寫出了畫面的純凈、美好,與小爺爺白須長髯的形象相映襯,增強了小爺爺飄飄似仙的神秘感。象征著小爺爺詩意棲居大地上的愜意感。文章的結尾,“我曾經(jīng)暗自打問:他的一生,幸福嗎?得到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他本分,坦蕩,有信念,有追求,有愛有恨,有清風明月,和自己的瓜田,還有他那一壺老酒,和簫”作者以設問和排比收束全文,語言富于感染力,也飽含著小爺爺?shù)娜松锌?,象征了小爺爺勤勉質樸本分坦蕩又不失詩意的一生。文章第八段,作者寫道,“自從離開家鄉(xiāng),變?yōu)橛巫又?,再沒有遇到過如斯溫馨的月光。而吹入窗子里的清風,吹拂得渾身的骨架都軟酥酥的清風,也離我遠去了?,F(xiàn)在才明白,因為那是,故鄉(xiāng)的明月,故鄉(xiāng)的風”,這里的“清風明月”代表著作者對故鄉(xiāng)深深地思念之情,同時和“那些沉睡在高樓大廈里的城里人”作對比,以及對逝去生活方式的追憶,“清風明月”代表著作者的故鄉(xiāng),同時也象征著人類生命的故鄉(xiāng)。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故都的秋郁達夫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的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贊頌秋的文字的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和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8.下列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①南國的秋天與北國的秋天迥然不同,無論是秋的色、秋的味,還是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②炎熱盛夏,荷花競相綻放,一簇簇地點綴湖面,靜靜地佇立,含情脈脈,既典雅別致又富有韻味。③作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脈脈的流水、薄薄的青霧、淡淡的月影,不禁如坐春風,心曠神怡。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員干部應做到履職盡責,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容不得半點敷衍。然而,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在其位不謀其政,工作中混混沌沌。⑤通觀近期經(jīng)濟表現(xiàn),我們認為,對待市場經(jīng)濟只有實事求是一種態(tài)度,不能虛無縹緲。⑥月下的荷塘是寧靜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紅的面龐,在隱隱約約的月光里舒展著迷人的微笑。A.①②⑥ B.②④⑤C.①③④ D.③⑤⑥9.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閱讀文章,常常是把篩選、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目的,或汲取觀點,或搜集論據(jù),或感受文章情感。B.有了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體,就是如何能把這“心”盡情地表現(xiàn)出來的最適當?shù)呐帕信c方法。C.《故都的秋》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肮识肌眱勺种该髅鑼懙牡攸c,及深切的眷戀之意,“秋”字確定了描寫的內(nèi)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D.朱自清最初以抒情長詩《毀滅》引起文壇巨大轟動,被認為是“五四”以來無論在意境上還是技巧上都超過了當時水平的力作。10.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排比比喻)B.(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排比對比比喻)C.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排比對比比喻)D.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比擬)11.北國之秋讓作者魂牽夢縈,是哪些秋景讓作者眷戀?請概括出五幅故都秋景圖。12.文章的標題是《故都的秋》,為何要寫江南之秋呢?【答案】8.D9.B10.B11.小院秋晨圖、秋槐落蕊圖、秋蟬殘鳴圖、秋雨話涼圖、秋日盛果圖12.①江南之秋草木調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偪床伙枺瑖L不透,賞玩不到十足。②寫江南之秋和故都的秋形成對比,以江南之秋反襯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突出故都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③表達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熱愛與向往之情。【解析】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迥然不同:形容差別很大。結合文章,南北的秋天,差異極大,完全不同。正確。②脈脈含情:指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對意中人稍帶嬌羞但又無限關切的表情。此處運用擬人修辭修飾荷花,正確。③如坐春風: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此處是在表述作者置身荷塘的感受,讓人覺得舒適。故錯誤。④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此處指領導干部在工作中不履行責任,糊涂度日。正確。⑤虛無縹緲:形容空虛渺茫,不可捉摸。此處與前文實事求是相對,意在說明不能脫離實際。錯誤。⑥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明顯、不清楚的樣子。應該改為“朦朦朧朧”,故錯誤。故選D。9.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錯用介詞,應將“把”改為“以”。C.成分殘缺,應在“深切的眷戀之意”之前加上動詞“含有”。D.偷換主語,“被認為是“五四”以來無論在意境和技巧上都超過了當時的水平”,主語是《毀滅》。故選B。10.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修辭手法的能力。A“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是排比,沒有比喻。C“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是排比,“無論什么地方的秋”與“北國的秋”構成對比,沒有比喻。D“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是比喻。故選B。11.本題考查學生整合文段信息進行概括的能力。本題對應段落是3-11自然段,可以根據(jù)時間、地點、景物的變化劃分為五個層次,概括時抓住每一層中的主要景物或人物來概括,用語要簡潔。第3段為第一層,時間是秋天的早晨,地點是院子中,景物是在院中看到的藍天、槐樹、牽?;?、秋草;第二層是第4段,作者集中來寫北園槐樹的落蕊;第三層是第5段,集中筆力寫秋天的蟬鳴;第四層是第6段到第10段,寫了北國的人在秋雨之后對天氣轉涼的反應;第五層是第11段,集中寫了秋天的各種果子,根據(jù)這些信息就可概括出答案了。1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重要語段的作用的能力。作者多次提到南國之秋都是為了襯托突出北國之秋的特色,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之秋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之秋的色彩濃重(棗子紅透、牽?;ǖ乃{白之色)、天之高遠(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使人處于其中,回味雋永,從而更加烘托出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思念之情。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后赤壁賦

蘇軾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13.下列句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A.攀棲鶻之危巢正襟危坐而問客曰B.適有孤鶴,橫江東來而吾與子之所共適C.予亦悄然而悲輮使之然也D.道士顧笑贏得倉皇北顧1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B.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C.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D.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15.下列對相關知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說”是用議論、說明等方式來闡明事理的文體?!百x”是一種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講究鋪陳,重視詞藻、對偶、押韻的文體?!霸~”從風格上分為豪放、婉約,如蘇軾、辛棄疾屬于豪放派。B.“洞天”指仙人居住地;“青衫”為唐代官職低者服色:“青衿”指周代讀書人服裝;“律呂”即音律;“管弦”“絲竹”借代音樂;“金風”即秋風;“秋士”為古時到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C.“六藝”即六經(jīng),指《詩》《書》《禮》《樂》《易》《春秋》著作,亦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技能?!霸娊?jīng)六藝”指內(nèi)容上“賦、比、興”與手法上的“風、雅、頌”。D.“建安風骨”的作品大都具有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吧剿飯@詩派”起源于陶潛的田園詩與謝靈運的山水詩,大都清新自然、閑適淡遠?!巴┏桥伞鄙⑽闹v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16.下面是關于《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的比較,說法有誤的一組是()A.前賦寫江上秋月,景色寧靜清爽;后賦寫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B.前賦以談玄說理為主,議論風生;后賦則以記敘描寫為主,奇境迭出。C.前賦以入夢結,表現(xiàn)作者暫得解脫的曠達;后賦以夢醒結,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矛盾與苦悶。D.前后二賦都是以情感變化為線索,情、景、理渾然一體,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變化及心理矛盾的解決過程。17.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保?)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答案】13.D14.C15.C16.D17.(1)我回家去找妻子想辦法。妻子說:“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來準備你隨時的需要?!保?)回到江邊上了船,把船撐到江心,聽憑它漂到哪兒就在哪兒停泊?!痉治觥?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保熬涫恰案摺?,后句為“正”,“危坐”即“端坐”。

B.“適”,前句是“剛好,恰好”,后句為動詞“享有”。

C.“然”,前句是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后句是“這樣”。D.“顧”,意思都是“回頭看”。

故選D。

14.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敖裾弑∧骸钡囊馑际恰皠偛劈S昏時”,表時間,不宜斷開,排除選項AD;“似松江之鱸”是“狀”的具體描述,關系緊密,中間不能斷開,排除選項B。

故選C。句子翻譯:剛才黃昏時,我撒網(wǎng)捉到了一條魚,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魚鱗,樣子好像松江的鱸魚。

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C.“‘詩經(jīng)六藝’指內(nèi)容上‘賦、比、興’與手法上的‘風、雅、頌’”錯誤?!霸娊?jīng)六藝”應是指內(nèi)容上的“風、雅、頌”,手法上的“賦、比、興”。故選C。

16.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D.“前后二賦都是以情感變化為線索,情、景、理渾然一體,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變化及心理矛盾的解決過程”錯誤?!逗蟪啾谫x》非情、理、景交融,也不是以情感變化為線索,更沒有寫出心理矛盾的解決過程。前后赤壁賦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后赤壁賦重在游、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fā)哲理。故選D。1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賦分點:(1)“謀”,想辦法;“以”,來;“待”,準備;“子”,你;“不時之須”,隨時的需要。(2)“反”,通“返”,返回;“中流”,江心;“聽”,聽憑。

翻譯:這一年(壬戌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從雪堂出發(fā),準備回到臨皋去。有兩位客人跟著我一道去,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樹葉完全落了??匆娙擞坝吃诘厣?,抬頭一望,看到皎潔的月亮,我們互相望望,很歡喜這景色,便一邊走一邊吟詩,互相酬答。過了一會兒,我不禁嘆口氣,說:“有客沒有酒,即使有酒沒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風清爽,怎樣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說:“剛才黃昏時,我撒網(wǎng)捉到了一條魚,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魚鱗,樣子好像松江的鱸魚。但是,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找妻子想辦法。妻子說:“我有一斗好酒,保存好久了,拿它來準備你隨時的需要。”于是帶了酒和魚,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長江的水流得嘩嘩響,江岸上山壁峭立,高達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來在水里的石頭也露出來了。經(jīng)過的時間很短,江山的面貌改變太大,再也不認識了。我提著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去,登上險峻的山崖,撥開雜亂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會兒,再爬上枝條彎曲形似虬龍的古樹,攀上鷙鳥巢居的大樹,低頭看到水神馮夷的水府,那兩位客人竟不能跟上來。突然發(fā)出一種清越而悠長的聲音,草木似乎都被這種尖銳的聲音震動了,山也發(fā)出共鳴,谷也響起回聲,風也起來,江水也洶涌了。在這種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憂傷,感到緊張,簡直有些恐懼,覺得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氐浇吷狭舜汛瑩蔚浇?,聽憑它漂到哪兒就在哪兒停泊。這時快到半夜了,向周圍望去,冷靜空虛。恰巧有一只白鶴,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翅膀張開像車輪那么大,黑裙白衣,發(fā)出長長的尖利叫聲,擦過我的小船向西飛去。(上岸以后,回到家里)一會兒,客人走了,我也睡了。夢見一道士,穿著羽毛做的衣服輕快地走著,走到臨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禮,說:“赤壁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問他的姓名,他低著頭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邊叫一邊飛過我船上的,不是你嗎?道士回頭對我笑了,我也驚醒了。打開門看,看不見它了。

四、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各題。秋野五首(其二)①杜甫易識浮生理,難教一物違。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衰老甘貧病,榮華有是非。秋風吹幾杖②,不厭此山薇③。(注)①本詩作于大歷二年(767年),詩人流離菱州之時;②幾杖,坐幾和手杖,皆老者所用,用以借指老人;③此山薇:商朝孤竹君之二子伯爽、叔齊,商朝滅亡后,兩人恥而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最終餓死在山上。1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闡明道理,即人生的道理是容易認識的,任何事物都難以違背其規(guī)律。B.頷聯(lián)意同“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句,旨在借魚、鳥來表達思歸之情。C.衰老之人甘于過貧病交加的日子,榮華富貴之人也難免會有是非災難發(fā)生。D.圍繞首聯(lián),后三聯(lián)分別在景、議、敘中寓理,全詩說理但不枯燥,饒有興味。19.末句“不厭此山薇”意蘊豐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8.B19.①詩人并不討厭在山上采薇而食,借用伯夷、叔齊首陽采薇的典故,②形象化地表達了詩人向往隱居、安貧樂道的思想,③也蘊含著詩人不為亂世所擾,堅守內(nèi)心氣節(jié)的人生志向?!窘馕觥?8.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鑒賞能力。B項,“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意思是: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山林,養(yǎng)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主要寫詩人厭棄官場,向往自然,并非表達思歸之情。而“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意思是:詩人在艱難之中貧困自守,清靜修身,昌盛顯達可有可無。主要寫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二句表達的思想情感差別較大。故選B。19.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本題要求理解“不厭此山薇”的意蘊,首先理解字面意思,詩中借用伯夷、叔齊首陽采薇的典故,表示詩人并不討厭在山上采薇而食?!吧睫薄奔仁窃娭幸庀?,又是引用典故,從意象角度分析,詩人并不在意生活的艱苦,詩人所在意是的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詩人向往隱居、安貧樂道的思想。結合詩人生活的年代,安史亂后,社會動蕩,詩人仕途困頓,生活潦倒,此句表達了詩人仍不為亂世所擾,堅守內(nèi)心氣節(jié)的人生志向。【點睛】鑒賞詩歌思想情感:這類題目解答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顯情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nèi)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議論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語。鑒賞古代詩歌,把握情感態(tài)度,應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詩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結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chuàng)作風格。要注意平時積累一些詩人的相關材料,特別是對一些影響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詩人更要留心。當然考試中對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題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④了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數(shù)詩歌表達的思想情并非單一,而是豐富復雜的。⑤注意積累古詩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詞語: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惜別、依戀、贊美、仰慕、豪邁、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五、情景默寫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赤壁賦》中,客用比喻的手法,感傷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