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6∕T 61-2022 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規(guī)范_第1頁
DB4106∕T 61-2022 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規(guī)范_第2頁
DB4106∕T 61-2022 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規(guī)范_第3頁
DB4106∕T 61-2022 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規(guī)范_第4頁
DB4106∕T 61-2022 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4106IDB4106/T61—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由鶴壁市氣象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鶴壁市氣象局、鶴壁市農業(yè)氣象中心、鶴壁市農業(yè)農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明珠、李杰然、陳道培、張曉飛、喬峰燕。13術語和定義4調查時間區(qū)農業(yè)部門,結合道路通行情況、作物類型及品種、災情發(fā)生程度等因素,選取有代表性的3個災情調6調查方法6.1人工目測對每個調查點進行目測,將地段基本信息(調查地點、調查日期、災害名稱、作物名稱、發(fā)育期)填入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記錄表(見附錄A)中。6.2走訪調查生產情況、受災情況、田間管理措施等進行調查走訪,填入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記錄表(見附錄A)2每個調查點拍攝全景照片1張、近景照片2張~3張,選取有代表性的5株(莖)受害植株,分別拍攝單株(莖)照片,照片命名方法為“年月日(YYYYMMDD)+作物名稱+災害名稱+調查地點+序號”。7記載內容天氣氣候情況記載內容最長連續(xù)無降水日數(shù)、干旱期間的降水量和天數(shù)、旱作物地段干土層厚度/連續(xù)降水日數(shù)、過程降水量/mm、日最大降水量/mm及日連陰雨過程平均風速/(m/s)、最大風速/(m/s)及日期最大冰雹直徑/mm、冰雹密度(每平方米霜凍過程氣溫小于等于0℃持續(xù)時間,極端最持續(xù)日數(shù)、過程平均最低氣溫/℃、極端最低氣溫/℃及日期7.2受害癥狀7.3調查點受害株(莖)數(shù)和受害百分率每個調查點至少選取4個重復,每個重復分別數(shù)出25株(莖),統(tǒng)計其中受害株(莖)數(shù),求出受3DB4106/T61—2022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記錄表樣式表A.1給出了記錄表樣式。表A.1農業(yè)氣象災害大田調查記錄調查點受害株(莖)數(shù)受害百分率/%4DB4106/T61—2022作物受害癥狀B.1干旱B.1.1對播種(或移栽)不利、出苗緩慢不齊;缺苗、斷壟;不能播種、出苗。B.1.2葉片上部卷起;葉片顏色變黃或變褐;葉片變軟、白天萎蔫下垂,夜間可以恢復或夜間不能恢復;上部葉片(禾本科作物)卷縮成管狀;葉片干縮、脫落。B.1.3胚芽或已發(fā)育好的穗、花朵、玉米剛出現(xiàn)的絲狀花柱變干;花蕾、花朵、子房、未成熟果實脫B.1.4帶芒谷類作物的芒變白。B.2漬澇B.2.1葉、莖、穗、谷粒變色、枯萎霉爛。B.2.2出現(xiàn)畸形穗。B.2.3谷粒在穗上發(fā)芽。B.3連陰雨B.3.1春季連陰雨常伴隨著低溫,主要危害春季作物的播種、出苗,影響小麥抽穗、揚花、灌漿,使受粉受阻,籽粒不實;影響油菜開花,使莢果發(fā)育不正常;誘發(fā)小麥赤霉病、油菜霜霉病、白粉病、菌核病的發(fā)生、發(fā)展。B.3.2夏季連陰雨,影響作物收獲、脫粒、晾曬,造成籽粒發(fā)芽霉變;棉花落鈴落蕾。B.3.3秋季連陰雨,作物籽粒發(fā)芽、霉爛;棉花爛鈴、落鈴;花生、甘薯等霉爛,影響小麥、油菜正常播種和播后爛種、爛根、死苗。B.4風災B.4.1葉片撕破,莖稈(主莖、分枝)折斷,植株倒伏(以15°,45°,60°,90°記載),籽粒脫落,植株被吹走。B.4.2表土被風吹走,露出植株根部。B.4.3植株被風沙掩蓋。B.4.4農業(yè)保護地設施等被風吹毀。B.5冰雹B.5.1葉片被擊破、打落。B.5.2莖稈被折斷、植株倒伏、死亡。B.5.3穗部折斷、籽粒打落。B.5.4冰雹堆積植株遭受凍害;保護地設施被毀。5DB4106/T61—2022B.6霜凍B.6.1葉片呈水浸狀,葉片凋萎、變褐、變黑,邊緣、上部、中部葉片受害,受害部分呈黃白色。B.6.2莖稈呈水浸狀、軟化;莖和側枝變黑;上部、一半、到基部干枯。B.6.3穗、花凋萎、變褐、脫落(凋萎后)。B.6.4未成熟果實、棉鈴變褐、變黑、成水泡狀;玉米包葉顏色失去綠色并變干,籽粒喪失彈性;小麥籽粒不變黃、干秕、有皺紋,已形成的棉鈴局部或全部受害;整株作物凍死。B.7凍害株莖死亡癥狀為分蘗節(jié)和心葉基部呈水浸軟熟狀或暗褐色,生長錐透明差、變軟,死亡較早的植株分蘗節(jié)明顯干縮呈灰褐色,生長錐皺縮且與心葉粘連不易剝離。判斷死株以分蘗節(jié)剖面顏色為主,判斷死莖以心葉狀況為主。B.8干熱風B.8.1葉片由黃綠色變?yōu)辄S白色或黃褐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