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解析】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史記-屈原
賈生列傳》試卷
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試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屈原者,名平。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巴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
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
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
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
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
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
行,屈平日:“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
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
王,以求割地c懷王怒,不聽c亡走趙.趙不內(nèi)c復之秦,竟死于秦
而歸葬。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
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
反。其存君興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
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
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
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
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
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醯?”屈原
日:"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
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蟆乎?”乃作《懷沙》之
賦?!谑菓咽熳酝躲枇_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B.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C.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D.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平屬草稿未定”的“屬”指編寫,與《岳陽樓記》中“屬
予作文以記之”的“屬”相同。
B.“平伐其功”的“伐”指“炫耀”,與《燕歌行并序》中“搬金
伐鼓下榆關”的“伐”不同。
C.遷,有移動、轉變之意,在古代可指官職調(diào)動、升職或貶職,
在文中意指貶謫,降職。
D.漁父,在古詩文中既指捕魚的老人,有時也借指隱士,本文
漁父兩意兼有C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富有才學,曾受到楚懷王賞識。在擔任左徒時,輔助懷
王商議國家大事,制定國家的法令,并且擅長外交辭令,參與外交事
務。
B.屈原洞察勢態(tài),料事深遠。懷王欲到秦與昭王會面,子蘭也
勸懷王前往,屈原認為去秦危險,與子蘭爭辯,結果懷王沒聽從他而
遇險。
C.屈原仕途不順,但愛國始終如一。屈原雖然在外流放,仍然
眷戀著楚國,想要返回朝廷,在文章中再三表達自己振興國家的志向。
D.屈原品格高潔,不與世俗同流。漁父勸說他隨世俗同進退,
但他為避免自己高潔的品行蒙受世俗的玷污,最終毅然自沉汨羅江。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亡走趙,趙不內(nèi)。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②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5.《離騷》和《懷沙》是屈原各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請結合文
本簡要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
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
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
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
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
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
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
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
絳、灌①、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
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挥闷渥h,乃
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C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
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鵑飛入賈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鵑
日“服、賈生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
乃為賦以自廣。
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
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
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
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諛,以為患之興自此起
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
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舉賈生
之孫二人至郡守,而賈嘉最好學,世其家,與余通書。至孝昭時,列
為九卿。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注釋】①絳、灌:分別指絳侯周勃、大將灌嬰。他們是漢朝的
開國功臣,屬于勢力盤根錯節(jié)的軍功勛貴集團。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
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
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B.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
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
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C.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
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
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D.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
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旁前席/既罷/日/吾久
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廷尉,秦漢時中央行政長官之一,有時又稱作大理,是最高
的法官。
B.秀才,是讀書人參加童試,被錄取進入學宮之后取得的功名,
又稱為庠生,是功名的起點。
C.博士,在秦漢時期設置,掌通古今,備顧問。
D.列侯,漢高祖后一般“非劉氏不王”,異姓功臣受封者通稱列
侯。漢代列侯食邑一般是縣,有的是鄉(xiāng)、亭。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誼年少氣盛,得罪了朝中權貴。后來文帝也認識到了賈誼
的錯誤,就疏遠了他。
B.賈誼初出茅廬,才氣逼人,每當皇帝有詔令需要博士們討論,
在諸位老先生有應對之前,賈誼都能先說出自己的對策,就像大家心
里所想的那樣,令大家心服口服。
C.漢朝早期,郡縣制與封建制并行。文帝想要分封劉氏宗室為
諸侯,賈誼表示反對,認為必有后患。
D.雖然賈誼英年早逝,但他的影響力也蔭蔽了子孫。他的一個
孫子賈嘉做到郡守,還和司馬遷互通書信,后來位列九卿。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
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p>
②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
聽。
10.劉向認為賈誼“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認為賈誼“亦
天年早終,雖不至公卿,未為不遇也”。兩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請你根據(jù)材料說說他們看法的合理之處。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
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
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乃征為廷尉C廷尉
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賈生年二
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
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
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
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
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
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
初學,專欲擅權,紛舌,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
湘水為賦以吊屈原。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
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
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
過之,今不及也?!本禹曋葙Z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
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
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shù)上疏,言諸侯或連數(shù)郡,
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居數(shù)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后。
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余,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1.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
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B.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
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C.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
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D.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
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秀才”,漢以來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后代曾作為學校生員
專稱。文中的意思是才學優(yōu)異。
B.“博士”,古代官職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
官職。文中賈誼因通諸子百家之書被召為此官。
C.“超遷”,意思是越級升遷?!斑w”,古代用來表示官職的變動。
“左遷”則是貶官。
D.“太傅”,中國古代官職。為君主的輔佐大臣,位列三公。賈
誼前后做過長沙王和梁懷王的太傅,即此。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賈誼十幾歲時就因能詩善文聞名當?shù)?。為官之初,曾得到?/p>
僚們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賞識,一度被破格提拔。
B.賈誼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許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
到朝中絳、灌等人的嫉妒,誹謗他年輕學淺,總想著擅權弄事。
C.賈誼從長沙被召回,當時皇上正在虔誠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
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原,賈誼便詳細地說明了這里面的道理。
D.賈誼多次上書給皇上,陳述有的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達幾
郡之地,不符合古代的制度,應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
所欲出。
②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15.賈誼為什么一年之內(nèi)就升任到太中大夫一職?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B
4.①(楚懷王)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秦國,最
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②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緩步悲吟,臉色憔悴,身體
外貌如干枯的樹木。
5.①屈原因小人嫉妒、詆毀,而被懷王疏遠,他痛心懷王不辨
是非,小人混淆黑白,正直人不為所用,憂愁苦悶中寫下《離騷》。
②屈原被放逐,在江邊遇到漁父,漁父勸他與世俗同進退,但屈原不
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寫下《懷沙》來表明心志。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官職;稱謂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
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
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郑?/p>
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nèi)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
的能力。理解文言實詞意思的技巧: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從
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形構成
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
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
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
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
義作答。
(3)本題考查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
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
馬觀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別是在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
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語句
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百今異義的詞語要“替
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
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
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5)本題考杳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解答
本題,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
己的話概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
屈原名平。他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
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nèi)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
事,頒發(fā)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答對各國諸侯。楚王很信任他。
懷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職位相等,想爭得楚王對他的寵愛,便
心里嫉妒屈原的賢能。楚懷王派屈原制定國家的法令,屈原編寫的草
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把草稿也取為己有,屈原不贊同。
上官大夫就讒毀他說:“君王讓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沒人不知道的,
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制定
法令了"楚王聽了很生氣,因而疏遠了屈原。屈原痛心楚懷王聽信
讒言,不能分辨是非,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讒臣所容,所以憂愁深
思,就創(chuàng)作了《離騷》?!半x騷”,就是遭遇憂愁的意思。這時秦昭王
與楚國通婚,要求和懷王會面。懷王想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
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睉淹醯男鹤幼犹m勸懷王去,說:
“怎么可以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系!”懷王終于前往。一進入武關,
秦國的伏兵就截斷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懷王,來求割讓土地。懷王
很憤怒,不聽秦國的要挾。他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秦
國,最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任
用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人都抱怨子蘭,因為他勸懷王入秦而最
終未能回來。屈原也為此怨恨子蘭,雖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國,
心里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國君總有一天醒悟,世
俗總有一天改變。屈原關懷君王,想振興國家改變楚國的形勢,一篇
作品中,都再三表現(xiàn)出來這種想法。令尹子蘭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
憤怒,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fā)怒,就
放逐了屈原。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緩步悲吟,臉色憔悴,
身體外貌如干枯的樹木。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
為什么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
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皾O父說:“聰明賢哲的
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變化c整個世界都混濁.
為什么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為什么不吃點酒糟,
喝點薄酒?”屈原說:“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zhì),
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于是他寫了《懷沙》賦?!虼吮е^,
就自投汨羅江而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對內(nèi)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事,頒發(fā)號令;對外接待賓客,
應酬答對各國諸侯。楚王很信任他。懷王很信任他。
“國事”是“圖議”的賓語,二者之間不能斷開,排除BD;
“賓客”是“接遇”的賓語,二者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
故答案為:Co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
能力。
A.編寫;囑托,囑咐。兩句中的“屬”含義不同。句意:屈原編
寫的草稿尚未定稿。/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B.炫耀,夸耀;敲擊。兩句中的“伐”含義不同。句意:屈原就
炫耀自己的功勞。/軍隊擂擊金鼓,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外。
故答案為:Ao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與子蘭爭辯”錯誤,無中生有。由原文“懷王稚子子蘭勸王
行”可知,是懷王稚子子蘭勸王出行,屈原與子蘭雙方并沒有直接爭
辯。
故答案為:Bo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亡”,逃亡;“內(nèi)”,通“納”,接納;“竟”,最后。
(2)“被”,通“披”,披散;“顏色”,臉色;“形容”,身體外貌。
故答案為:①(楚懷王)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
秦國,最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②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緩步悲吟,臉色憔悴,身體
外貌如干枯的樹木C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可知,屈原因小人嫉妒、詆毀,而被懷王
疏遠,他痛心懷王不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正直人不為所用,憂愁
苦悶中寫下《離騷》。
②由原文“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漁父曰:'夫圣
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醯?‘屈原曰:'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可知,屈原被放逐,在江邊遇到漁父,漁父勸他
與世俗同進退,但屈原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寫下《懷沙》來表明
心志。
故答案為:①屈原因小人嫉妒、詆毀,而被懷王疏遠,他痛心
懷王不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正直人不為所用,憂愁苦悶中寫下《離
騷》。②屈原被放逐,在江邊遇到漁父,漁父勸他與世俗同進退,但
屈原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寫下《懷沙》來表明心志。
【答案】6.D
7.B
8.A
9.①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
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把政事弄
得一團糟?!?/p>
②賈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地大多,甚至多達幾郡之
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應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但是漢文帝不肯
聽從。
10.劉向的合理之處是,賈誼受到了絳侯、灌嬰等權臣的排擠,
這是他不得志的重要原因之一。班固的合理之處是①賈誼年紀輕輕由
吳廷尉舉薦進入朝廷,得到了漢文帝的破格提拔。②漢文帝將自己最
寵愛的兒子梁王托付給賈誼,也是一種非常的信任。
【知識點】概括分析;篩選信息;官職;稱謂;官署機構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杳學生文言斷句能力c解答斷句題目,應先把句子
代入文言文當中,結合語境,分析詞義,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
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具有標志性的詞語,注意句尾、句首詞語,句子結
構的對稱,實詞、虛詞充當?shù)某煞?,結合上述成分進行分析斷句等。
(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包
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事關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
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古代音樂和歷代刑罰等相關知識。需要注意
的是這類試題一般不考偏僻的冷門的內(nèi)容,大多是較為比較熟悉的作
家作品、科舉、姓名、禮俗等,學生要注重平時對相關文化知識的積
累。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
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文言文原句分析回答;第二,摘取文言文中
與題目相關的詞語回答;第三,分析原文,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特別是在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要
仔細的理解,綜結合多方面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語句
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百今異義的詞語要“替
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
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
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首
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概
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
賈生名叫賈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
聞名當?shù)亍峭⑽緭魏幽峡な貢r,聽說賈誼才學優(yōu)異,就把他召到
衙門任職,并非常器重。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
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xiāng),又曾向李斯學習過,于是就征召
他擔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
這樣.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C
當時賈誼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
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
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博士們都認為賈生才能杰出,
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nèi)就升任太
中大夫。
賈誼認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
是應該改正歷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
于是他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官名,完全
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
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
主張。于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而絳
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
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把政事弄得一團糟。”
此后,漢文帝于是就疏遠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
王太傅。
賈誼向文帝告辭之后,前往長沙赴任,他聽說長沙地勢低洼,氣
候潮濕,自認為壽命不會很長,又是因為被貶至此,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
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
賈誼在擔任長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鵑鳥飛進他的住宅,
停在了座位旁邊。楚國人把鵑叫做“服,賈誼原來就是因被貶來到
長沙,而長沙又地勢低洼,氣候潮濕,所以自認為壽命不長,悲痛傷
感,就寫下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
一年多之后,賈誼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
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鬼神的本
原。賈誼也就乘機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
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
聽完之后,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見賈誼了,自認為能超過他,
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如他。”過了不久,文帝任命賈誼為粱懷王太傅。粱
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
他老師。
漢文帝又封淮南厲王的四個兒子都為列候c賈誼勸諫,認為國家
禍患的興起就要從這里開始了。賈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
地太多,甚至多達幾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應該逐漸削弱他們
的勢力,但是漢文帝不肯聽從。
幾年之后,粱懷王因騎馬不慎,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留下
后代。賈誼認為這是自己作太傅沒有盡到責任,非常傷心,哭泣了一
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三歲。后來漢文帝去世,漢武帝
即位,提拔賈誼的兩個孫子任郡守。其中賈嘉最為好學,繼承了賈誼
的家業(yè),曾和我有過書信往來。到漢昭帝時,他擔任九卿之職。
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一年多之后,賈誼被召回京城拜見皇帝。當時漢文帝正坐
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賈誼詢問
鬼神的本原。賈誼也就乘機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
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
身邊移動。聽完之后,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間沒見賈誼了,自認
為能超過他,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如他J
“孝文帝”作“方受麓”的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
“上”作下句的主語,其前斷開,排除B;
“賈生”作“久不見”的賓語,中間不能斷開;且“自以為過之”
的主語是漢文帝,此處省略,前面要斷開,排除C。
故答案為:Do
7.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B.“秀才”解釋錯誤,秀才作為功名起點的說法是科舉時代才有
的,漢代秀才是通過察舉制選出的,與科舉無關。
故答案為:Bo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文帝也認識到了賈誼的錯誤”錯誤,原文只說“于是天子后
亦疏之,不用其議”,漢文帝確實疏遠了賈誼,但疏遠他的原因,是
一些官員的讒言?!罢J識到了賈誼的錯誤”,屬無中生有。
故答案為:Ao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⑴“害)嫉妒;“短”,詆毀、誹謗:“紛亂”,形容詞作動詞,
弄亂,使....亂。
⑵“數(shù)”,屢次、多次;"或”,有的;“稍”,逐漸。
故答案為:①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
就誹謗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把
政事弄得一團糟?!雹谫Z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地太多,
甚至多達幾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應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
但是漢文帝不肯聽從。
10.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這是十分
叫人悲痛的事。文中相關內(nèi)容為“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
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
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賈誼受到了絳侯、
灌嬰等權臣的排擠,這是他不得志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是劉向的合理
之處。
“亦天年早終,雖不至公卿,未為不遇也二賈誼只不過是壽數(shù)
很早就結束了,雖然沒有做到公卿,但是他的政治主張已被實施,不
算是懷才不遇了。文中相關內(nèi)容為“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
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
夫……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賈誼年
紀輕輕由吳廷尉舉薦進入朝廷,得到了漢文帝的破格提拔;“拜賈生
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漢文帝將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梁王托付給賈誼,也是一種非常的信任。
這是班固的合理之處。
故答案為:劉向的合理之處是,賈誼受到了絳侯、灌嬰等權臣
的排擠,這是他不得志的重要原因之一。班固的合理之處是①賈誼年
紀輕輕由吳廷尉舉薦進入朝廷,得到了漢文帝的破格提拔。②漢文帝
將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梁王托付給賈誼,也是一種非常的信任。
【答案】11.C
12.D
13.B
14.①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的老先生
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
話。
②梁懷王是孝文帝的小兒子,很受孝文帝寵愛,又喜歡讀書,因
此才讓賈誼擔任他的老師。
15.①賈誼才學優(yōu)異被吳廷尉召置門下;
②廷尉把賈誼推薦給文帝;
③賈誼擔任博士之職,能一一應答皇帝的提問,孝文帝欣賞他的
才能,破格提拔了賈誼。
【知識點】翻譯;斷句;概括分析;官職;稱謂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斷句題目,應先把句子
代入文言文當中,結合語境,分析詞義,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
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具有標志性的詞語,注意句尾、句首詞語,句子結
構的對稱,實詞、虛詞充當?shù)某煞?,結合上述成分進行分析斷句等。
(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包
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事關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
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古代音樂和歷代刑罰等相關知識。需要注意
的是這類試題一般不考偏僻的冷門的內(nèi)容,大多是較為比較熟悉的作
家作品、科舉、姓名、禮俗等,學生要注重平時對相關文化知識的積
累。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解
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文言文原句分析回答;第
二,摘取文言文中與題目相關的詞語回答;第三,分析原文,用自己
的話組織文字回答。特別是在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
查對原文的詞句,要仔細的理解,綜結合多方面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語句
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百今異義的詞語要“替
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
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
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5)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
本題,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
己的話概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
賈生,名誼,是洛陽人。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
名當?shù)亍峭⑽緭魏幽峡な貢r,聽說賈誼才學優(yōu)異,就把他召到衙
門任職,并非常器重。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
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xiāng),又曾向李斯學習過,于是就征召他擔
任廷尉。吳廷尉就推薦賈誼說他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
這樣,漢文帝就征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C當時賈誼二十多歲,
在博士中最為年輕。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
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
己想說的話。簿士們都認為賈生才能杰出,無與倫比。漢文帝也非常
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nèi)就升任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
是應該改正歷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
于是他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chuàng)設官名,完全
改變了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但此
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
主張。于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而絳
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這
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把政事弄得一團糟J
于是漢文帝后來就疏遠了賈誼,不再采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
太傅。
賈誼向文帝告辭之后,前往長沙赴任,他聽說長沙地勢低洼,氣
候潮濕,自認為壽命不會很長,又是因為被貶至此,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
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賈誼在擔任長沙王太傅
的第三年。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賈誼)就把賈誼召回京城。到了
之后,就進去拜見文帝。當時漢文帝正坐在宣室。文帝因有感于鬼神
之事,就向賈誼詢問取神的本原c賈誼也就乘機周詳?shù)刂v述了所以會
有鬼神之事的種種情形。到半夜時分,文帝已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
地在座席上總往賈誼身邊移動。聽完之后,文帝慨嘆道:“我好長時
間沒見賈誼了,自認為能超過他,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如他?!边^了不久,
文帝任命賈誼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是漢文帝的小兒子,受文帝寵愛,
又喜歡讀書,因此才讓賈誼當他老師。漢文帝又封淮南厲王的四個兒
子都為列侯。賈誼勸諫,認為國家禍患的興起就要從這里開始了。賈
誼又多次上疏皇帝,說有的諸侯封地大多,甚至多達幾郡之她,和古
代的制度不符,應該逐漸削弱他們的勢力,但是漢文帝不肯聽從。之
后幾年,梁懷王因騎馬不慎,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沒有留下后代。
賈誼認為這是自己作太傅沒有盡到責任,非常傷心,哭泣了一年多,
也死去了。死的時候年僅三十三歲。
1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為:賈誼向文帝告辭之后,前往長沙赴任,他聽說長沙地勢
低洼,氣候潮濕,自認為壽命不會很長,又因為被貶至此,內(nèi)心非常
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歸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
“意不自得”,句意: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耙狻弊髦髡Z,“不自得”
作謂語,應在“意不自得”前后停頓,排除AB。
“為賦以吊屈”,句意:(賈誼)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省略
主語“賈誼”,“為”作謂語,“賦”作賓語,“以吊屈”是“為賦”的目
的,故“為賦以吊屈“中間不用停頓,這樣就排除D。
故答案為:Co
12.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賈誼前后做過長沙王和梁懷王的太傅,即此”錯誤,“為君主
的輔佐大臣,位列三公”說的是西周時期的太傅,西漢賈誼所擔任的
是長沙王和梁懷王的太傅,沒有擔任君主的太傅,也并非“位列三公
O
故答案為:Do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
B.“奉命制定出許多新的法令制度”錯誤。文中原句是“賈生以
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為官名,悉
更秦之法”,根據(jù)原文可以知道,他只是修訂各項法令的提議者,不
是制定者。
故答案為:Bo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議”,討論、商議;“對”,回答;“如其意所欲出”,覺得
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2)“少子”,小兒子;“愛”,受寵愛;“好書”,喜歡讀書;“傅
之“,擔任他的老師。
故答案為:①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的
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
想說的話。②梁懷王是孝文帝的小兒子,很受孝文帝寵愛,又喜歡讀
書,因此才讓賈誼擔任他的老師。
15.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賈誼才學優(yōu)異被吳
廷尉召置門下;
“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C文帝召以為博士”,
廷尉把賈誼推薦給文帝,文帝任命他為博士;
“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
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
中大夫“,賈誼才能杰出,漢文帝欣賞他的才能,破格提拔,一年之
內(nèi)就升任太中大夫。
故答案為:①賈誼才學優(yōu)異被吳廷尉召置門下;②廷尉把賈誼推
薦給文帝;
③賈誼擔任博士之職,能一一應答皇帝的提問,孝文帝欣賞他的
才能,破格提拔了賈誼。
1/1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試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屈原者,名平。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巴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
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c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
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日:“王使屈平為令,
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J王怒
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
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
行,屈平日:“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皯淹踔勺幼犹m勸
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
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nèi)。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
葬。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
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
其存君興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
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
至此?"屈原日:“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
放?!睗O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
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酶?“屈原曰: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
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蟆乎?”乃作《懷沙》之賦。……
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B.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C.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D.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
任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平屬草稿未定”的“屬”指編寫,與《岳陽樓訶,》中“屬
予作文以記之”的“屬”相同。
B.“平伐其功”的“伐”指”炫耀其與《燕歌行并序》中“搬金
伐鼓下榆關”的“伐”不同。
C.遷,有移動、轉變之意,在古代可指官職調(diào)動、升職或貶職,
在文中意指貶謫,降職。
D.漁父,在古詩文中既指捕魚的老人,有時也借指隱士,本文
漁父兩意兼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屈原富有才學,曾受到楚懷王賞識。在擔任左徒時,輔助懷
王商議國家大事,制定國家的法令,并且擅長外交辭令,參與外交事
務。
B.屈原洞察勢態(tài),料事深遠。懷王欲到秦與昭王會面,子蘭也
勸懷王前往,屈原認為去秦危險,與子蘭爭辯,結果懷王沒聽從他而
遇險。
C.屈原仕途不順,但愛國始終如一。屈原雖然在外流放,仍然
眷戀著楚國,想要返回朝廷,在文章中再三表達自己振興國家的志向。
D.屈原品格高潔,不與世俗同流。漁父勸說他隨世俗同進退,
但他為避免自己高潔的品行蒙受世俗的玷污,最終毅然自沉汨羅江。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亡走趙,趙不內(nèi)。復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②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5.《離騷》和《懷沙》是屈原各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請結合文
本簡要概括。
【答案】1.C
2.A
3.B
4.①(楚懷王)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秦國,最
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②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緩步悲吟,臉色憔悴,身體
外貌如干枯的樹木。
5.①屈原因小人嫉妒、詆毀,而被懷王疏遠,他痛心懷王不辨
是非,小人混淆黑白,正直人不為所用,憂愁苦悶中寫下《離騷》。
②屈原被放逐,在江邊遇到漁父,漁父勸他與世俗同進退,但屈原不
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寫下《懷沙》來表明心志。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官職;稱謂
【解析】【點評】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
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
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p>
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nèi)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
的能力。理解文言實詞意思的技巧: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從
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形構成
的角度推測詞義;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
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
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
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
義作答。
(3)本題考查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的方法是:
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
馬觀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別是在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
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語句
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百今異義的詞語要“替
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
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
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5)本題考杳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解答
本題,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關鍵語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用自
己的話概括即可。
【附參考譯文】
屈原名平。他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
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nèi)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
事,頒發(fā)號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答對各國諸侯。楚王很信任他。
懷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職位相等,想爭得楚王對他的寵愛,便
心里嫉妒屈原的賢能。楚懷王派屈原制定國家的法令,屈原編寫的草
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把草稿也取為己有,屈原不贊同。
上官大夫就讒毀他說:“君王讓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沒人不知道的,
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制定
法令了楚王聽了很生氣,因而疏遠了屈原。屈原痛心楚懷王聽信
讒言,不能分辨是非,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讒臣所容,所以憂愁深
思,就創(chuàng)作了《離騷》?!半x騷”,就是遭遇憂愁的意思。這時秦昭王
與楚國通婚,要求和懷王會面。懷王想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
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去,說:
“怎么可以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系!”懷王終于前往。一進入武關,
秦國的伏兵就截斷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懷王,來求割讓土地。懷王
很憤怒,不聽秦國的要挾。他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秦
國,最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任
用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人都抱怨子蘭,因為他勸懷王入秦而最
終未能回來。屈原也為此怨恨子蘭,雖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國,
心里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國君總有一天醒悟,世
俗總有一天改變。屈原關懷君王,想振興國家改變楚國的形勢,一篇
作品中,都再三表現(xiàn)出來這種想法。令尹子蘭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
憤怒,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fā)怒,就
放逐了屈原。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緩步悲吟,臉色憔悴,
身體外貌如干枯的樹木。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
為什么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
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睗O父說:“聰明賢
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變化c整個世界都混
濁,為什么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為什么不吃點酒
糟,喝點薄酒?”屈原說:“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
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潔
的品質(zhì),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于是他寫了《懷沙》賦?!虼?/p>
抱著石頭,就自投汨羅江而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對內(nèi)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事,頒發(fā)號令;對外接待賓客,
應酬答對各國諸侯。楚王很信任他。懷王很信任他。
“國事”是“圖議”的賓語,二者之間不能斷開,排除BD;
“賓客”是“接遇”的賓語,二者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
故答案為:Co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
能力。
A.編寫;囑托,囑咐。兩句中的“屬”含義不同。句意:屈原編
寫的草稿尚未定稿。/囑咐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B.炫耀,夸耀;敲擊。兩句中的“伐”含義不同。句意:屈原就
炫耀自己的功勞。/軍隊擂擊金鼓,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外。
故答案為:Ao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與子蘭爭辯”錯誤,無中生有。由原文“懷王稚子子蘭勸王
行”可知,是懷王稚子子蘭勸王出行,屈原與子蘭雙方并沒有直接爭
辯。
故答案為:Bo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亡”,逃亡;“內(nèi)”,通“納”,接納;“竟”,最后。
(2)“被”,通“披”,披散;“顏色”,臉色;“形容”,身體外貌。
故答案為:①(楚懷王)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
秦國,最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②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水邊緩步悲吟,臉色憔悴,身體
外貌如干枯的樹木C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①由原文“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可知,屈原因小人嫉妒、詆毀,而被懷王
疏遠,他痛心懷王不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正直人不為所用,憂愁
苦悶中寫下《離騷》。
②由原文“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漁父曰:'夫圣
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醯?‘屈原曰:'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可知,屈原被放逐,在江邊遇到漁父,漁父勸他
與世俗同進退,但屈原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寫下《懷沙》來表明
心志。
故答案為:①屈原因小人嫉妒、詆毀,而被懷王疏遠,他痛心
懷王不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正直人不為所用,憂愁苦悶中寫下《離
騷》。②屈原被放逐,在江邊遇到漁父,漁父勸他與世俗同進退,但
屈原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故寫下《懷沙》來表明心志。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吳廷尉
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
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征為廷尉。廷尉
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
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
文帝說之,超迂,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因當改正朔,易服
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shù)用五,
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
絳、灌①、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日:“洛陽之人,年
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庇谑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
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濕,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
得。及渡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化產(chǎn)業(yè)招投標模擬體驗
- 施工期間質(zhì)量保障協(xié)議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現(xiàn)場安全文明施工責任書范本3篇
- 現(xiàn)代情感劇本編寫人才聘用
- 高速公路通信布線工程協(xié)議
- 食品加工園區(qū)管理指南
- 建筑通風新施工合同范本
- 交通運輸項目薪資結構設計
- 基金管理收入管理辦法
- 食品生產(chǎn)車間主任聘用合同
- GB/T 11446.8-2013電子級水中總有機碳的測試方法
- 醫(yī)院患者壓力性損傷情況登記表
- 打印版(田字、拼音格)A4紙
- 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資料匯編
- 公共政策學政策分析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課件
- 教案:孔門十弟子
- 中醫(yī)藥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作用課件
- 青島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單元整體備課設計
- 房屋買賣協(xié)議書電子版模板
- 總工會新規(guī)慰問標準
- 小學綜合實踐五年級上冊第2單元《社會服務》教材分析及全部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