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363-2011 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技術規(guī)程 _第1頁
DB51T 1363-2011 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技術規(guī)程 _第2頁
DB51T 1363-2011 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技術規(guī)程 _第3頁
DB51T 1363-2011 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技術規(guī)程 _第4頁
DB51T 1363-2011 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技術規(guī)程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DB51/T1363—2011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技術規(guī)程2012-03-01實施四川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IDB51/T1363—2011 12術語和定義 1 14儀器及用具 15試劑及溶液配制 16蟲情監(jiān)測 27實驗室鑒定 28結果判定 29樣品保存及處理 3附錄A(資料性附錄)扶桑綿粉蚧介紹 4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扶桑綿粉蚧雌成蟲形態(tài)特征 5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扶桑綿粉蚧與近緣種的區(qū)別 8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扶桑綿粉蚧雌成蟲玻片標本制作 9本標準由四川省農業(yè)廳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本標準起草單位:四川省農業(yè)廳植物檢疫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吳志平、劉可、郭迪金、余堅志、帥波、陳素清、趙蘭鸰、李維強、曾朝華、聶青松、楊重渝、袁曦。1DB51/T1363—2011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扶桑綿粉蚧監(jiān)測與鑒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扶桑綿粉蚧的監(jiān)測鑒定。2術語和定義在某一規(guī)定時期內,植物檢疫機構為獲取一個地區(qū)的某些地點有關扶桑綿粉蚧信息而對其喜食的寄主植物進行的官方持續(xù)調查。3原理扶桑綿粉蚧形態(tài)特征、傳播途徑、生物學特性及受害寄主癥狀,是制定監(jiān)測鑒定技術規(guī)程的依據。4儀器及用具體視顯微鏡、生物顯微鏡、放大鏡、捕蟲網、白瓷盤、鑷子、指形管、解剖針、燒杯、試管、試管架、載玻片、蓋玻片。5試劑及溶液配制除非另有說明,在檢驗中僅使用確認的分析純試劑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或相當純度的水?!n保存液量取70%~75%乙醇溶液100mL,加入2mL甘油混勻備用。乙醇溶液(30%)量取70mL水加入30乙醇溶液(50%)量取50乙醇溶液(70%)量取30mL水加入70乙醇溶液(85%)量取15乙醇溶液(90%)量取10mL水加入90——乙醇溶液(95%)量取5mL水加入95mL無水乙醇(C?H?O)中。——二甲苯阿拉伯膠混合液稱取阿拉伯樹膠粉30g于燒杯中,加入50mL蒸餾水。溶解后,加入200mL水合三氯乙醛及20mL丙三醇,置于55℃~60℃的干燥箱內保存。1d后,用玻璃棉在55℃~60℃的干燥箱內過濾。26蟲情監(jiān)測6.1監(jiān)測時間3月~10月。6.2監(jiān)測植物農作物、園林植物為主的扶桑綿粉蚧喜食寄主植物。6.3監(jiān)測其它物品寄主植物調運時所攜帶的土壤、包裝物、鋪墊物、運載工具。6.4監(jiān)測方法6.4.1訪問調查對照蟲體、蟲體標本、蟲體圖片及為害狀圖片詢問農民、園林工人等。6.4.2田間踏查扶桑綿粉蚧發(fā)生情況不詳區(qū)域,田間踏查觀察寄主植物幼嫩部位是否有明顯的白色蠟粉,白色蠟粉可能是雌成蟲及若蟲單獨或群集存在的表象。若發(fā)現可疑蟲體,采集較大蟲體使用放大鏡觀察,認為疑似的蟲體,將其置入70%乙醇溶液中滅活,并帶回實驗室鑒定。6.4.3田間調查扶桑綿粉蚧發(fā)生區(qū)域,選擇有代表性田塊,每田塊采用5點取樣,每點調查10株,計算有蟲株率。將采集的雌成蟲置于體視顯微鏡下,觀察其蟲體去蠟前形態(tài);蟲體去蠟后制作成玻片標本(按附錄D方法)進行鑒定。7.2雌成蟲形態(tài)特征7.2.1雌成蟲去蠟前蟲體初步鑒定按附錄B.1進行初步鑒定。7.2.2雌成蟲鑒定雌成蟲通過去蠟處理后,按附錄B.2進行鑒定。7.3扶桑綿粉蚧與近緣鐘的區(qū)別按附錄C進行區(qū)別。8結果判定3扶桑綿粉蚧鑒定結果判定標準如下:——雌成蟲蟲體去蠟前形態(tài)特征符合附錄B.1,可作為輔助鑒定?!瞥上x去蠟后形態(tài)特征符合附錄B.2,判定為扶桑綿粉蚧。9樣品保存及處理9.1浸漬保存將蟲體投入沸水中約2min,取出晾干后投入70%~75%乙醇保存液中保存。9.2玻片保存將采集的蟲體放入二甲苯中約1min;用蒸餾水清洗后放入30%乙醇→50%乙醇→70%乙醇→85%乙醇→90%乙醇→95%乙醇→無水乙醇逐級脫水,在乙醇中脫水時間逐級縮短,約5min~10min,最后一級不超過1min;將蟲體放入二甲苯中透明處理后,使用阿拉伯膠混合液封片保存。9.3樣品處理樣品檢驗完成后,除用作標本保存的樣品外,其它樣品連同采樣時附著的寄主植物進行滅活處理。4DB51/T1363—2011(資料性附錄)A.1扶桑綿粉蚧分類地位粉蚧科(Pseudococcidae),綿粉蚧亞科(Phenacoccinae),綿粉蚧屬(Phenacoccus),英文名稱為solenopsismealybug。A.2扶桑綿粉蚧生殖方式及蟲態(tài)扶桑綿粉蚧多營孤雌生殖,經孤雌生殖產下的幼體多為雌蟲,生育方式為卵胎生,屬漸變態(tài)昆蟲。雌蟲經卵→若蟲(共3齡)→成蟲3個蟲態(tài),雄蟲經卵→若蟲(共2齡)→蛹(之前有預蛹階段)→成蟲4個蟲態(tài)。A.3扶桑綿粉蚧危害特征扶桑綿粉蚧雌成蟲及若蟲危害寄主植物,雌成蟲及二齡以上若蟲通常群集固定寄主植物表面取食,由于蟲體表面附著白色蠟粉,易于發(fā)現和調查;一齡若蟲善于爬行,尋找取食部位;雄成蟲可飛行,不造成危害。A.4扶桑綿粉蚧寄主植物扶桑綿粉蚧可為害100余種植物,包括糧食作物、蔬菜作物、果樹作物、園林觀賞植物和林木、雜草。上述植物多隸屬于錦葵科、茄科、菊科、大戟科、莧科、葫蘆科,棉花、茄子、番茄、芝麻、向日葵、瓜類、柑桔、芒果、石榴等農作物受害較重。A.5扶桑綿粉蚧生物學特性及傳播方式扶桑綿粉蚧在氣候溫暖地區(qū)無明顯越冬現象,周年均可為害,一年發(fā)生12~15代。蟲體遠距離傳播是通過帶蟲苗木及土壤的運輸而實現,周邊短距離傳播擴散途徑和方式較多,包括一齡雌若蟲的分散遷移,蟲體隨風、水、人類活動、動物攜帶、農具攜帶,雄成蟲的飛翔等。5(規(guī)范性附錄)1234a)雌成蟲背面觀b)雌成蟲去臘后背面觀c)雌成蟲去蠟后腹面觀d)雌成蟲去蠟后側面觀6B.2雌成蟲鑒定(通過去蠟處理特征,鑒定時可與圖1、圖2和圖3對照)1~17對刺孔群有5~9個三格腺;背孔每唇瓣有13~18個三格腺和2~6根小剛毛;肛環(huán)寬86μm~96μm,著生腹面:膜質,廣布長剛毛,長為25μm~50μm,但在頭部及腹部中央剛毛長100μm~150μm;三格腺兩側或正上方0~2個。前足基節(jié)與前氣門間1~4個。前氣門與中足基節(jié)間4~9個。后氣門與后足基節(jié)間3~7個。腹部1~6節(jié)的亞緣區(qū)各1~6個。腹部7~8節(jié)邊緣0~2個。②小管腺長8μm~10μm,寬4μm,在以下各腹節(jié)中區(qū)呈橫帶狀排列:第2~4節(jié)6個或更少,第5節(jié)6~29個,第6節(jié)8~27個,第7節(jié)中央無分布,兩側各有2~4個,第8節(jié)中央兩側也稍分布,第6節(jié)與第7節(jié)、第7節(jié)與第8節(jié)的邊緣線附近也有分布;多格腺很大,直徑8μm~9μm,10格,在各腹節(jié)中區(qū)分布如下:陰門下方12~24個,陰門兩側各3~12個,第7節(jié)剛毛列后側21~29個,前側5~19個,第6節(jié)沿后邊緣線1~11個,第5~2節(jié)0個。腹臍橢圓,位于第3與第4腹節(jié)間,觸角:觸角通常9節(jié),長495μm~535μm。鞭節(jié)的端節(jié)有10~13根發(fā)狀剛毛,3根肉質剛毛,在接近頂點處有4根硬剛毛,端節(jié)剛毛長約34μm~43μm;非端節(jié)各有4~7根剛毛。后足:基節(jié)長260μm~300μm,轉節(jié)+腿節(jié)長380μm~455μm,脛節(jié)長305μm~330μm,跗節(jié)長120μm~128μm,爪長36μm~41μm;脛節(jié)有大量透明孔,腿節(jié)末端有少量透明孔;跗冠毛刺毛狀;爪冠7DB51/T1363—2011前背孔前背孔觸角前氣門刺孔群中的刺狀毛大領狀管腺針狀毛0三格腺小、大領狀管腺肛環(huán)第十八對刺孔群中的刺狀毛三格腺2aDB51/T1363—2011(規(guī)范性附錄) 綿粉蚧屬的其他種類(Phenacoccusspp.) 2 考氏綿粉蚧(PhenacoccuskozariWilliams) 3觸角通常8節(jié) 石蒜綿粉蚧(PhenacoccusSolaniFerris)多格腺分布在第四至九腹節(jié)腹面中區(qū)(少數個體在第五腹節(jié)有1~2枚),在第七腹節(jié)從節(jié)前緣至后緣都有;亦常分布在腹部腹面亞緣區(qū),在第2~6腹節(jié)數量大致相當;觸角通常9節(jié)………………………扶桑綿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89(規(guī)范性附錄)D.1殺死固定將采集的部分蟲體立即投入70%酒精中,殺死固定2小時以上。D.2透明把已經在70%酒精中固定的蟲體在雙目解剖鏡下用解剖針在蟲體背面刺小洞數個,或用小刀、彎曲仍未透明可在水浴中加熱10~30分鐘。已經透明的蟲體呈白色。然后從堿性溶液中取出蟲體,投入熱水中清洗去堿,在放入清水中浸泡數小時,在這期間適當換水以充分洗去蟲體上的堿液。至透明,然后洗去蟲體上的堿液。D.3染色將透明的蟲體投入品紅酒精溶液(1克品紅溶于10毫升90%酒精中,加入10滴冰醋酸和80%石炭酸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