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06文言文閱讀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臣不勝受恩感激。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事,則有去國懷鄉(xiāng)之情,亦自屈臣之私,以先國家之急。臣有此心,故不愛其軀。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卑鄙:地位低微、見識短淺。B.枉屈:屈尊、降低身份。C.驅(qū)馳:奔走效力。D.獎率:獎賞。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受任于敗軍之際”中的“于”相同的一項是()A.不求聞達于諸侯。B.三顧臣于草廬之中。C.君臣共患難于亂世。D.為陛下討賊于北地。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受任于敗軍之際”相同的一項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B.庶竭駑鈍,攘除奸兇。C.三顧臣于草廬之中。D.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事。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2.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蘇武,字子卿,漢朝名將。漢武帝時,匈奴屢次侵犯邊境,漢使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不料,至匈奴后,蘇武被扣留,匈奴單于以高官厚祿誘之,期使歸順,蘇武怒斥之曰:“大丈夫豈可貪圖富貴而忘國家!”匈奴見勸降不成,遂將蘇武流放北海,使其放羊,欲磨其意志。蘇武忍饑耐寒,手持節(jié)杖,十余年如一日,始終不改忠貞之志。后有漢使至匈奴,言漢武帝已崩,新帝即位,匈奴單于乃赦還蘇武。歸國后,漢人聞之無不感嘆其忠義,為之涕泣。蘇武不以苦難易節(jié),為后人所敬仰,史書有云:“蘇武北海牧羊,節(jié)杖不倒,傳為千古之風(fēng)。”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奉命:接受命令。B.誘:引誘、勸降。C.磨:磨損,消耗。D.赦:釋放,免罪。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使其放羊”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A.蘇武忍饑耐寒,其心不改。B.大丈夫豈可貪圖富貴而忘其國?C.匈奴見勸降不成,遂將其囚禁。D.漢使至匈奴,與其交涉。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蘇武忍饑耐寒”相同的一項是()A.單于見勸降不成。B.漢使奉命至匈奴。C.蘇武歸國,漢人聞之。D.蘇武手持節(jié)杖。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大丈夫豈可貪圖富貴而忘國家!3.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曰:“夫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久居乎污泥之中哉?”遂去而不復(fù)與言。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吟:歌唱。B.見:被。C.凝滯:停滯。D.哺:飲食。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舉世皆濁我獨清”中的“獨”相同的一項是()A.江上獨見游人至。B.吾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眾人皆醉我獨醒。D.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相同的一項是()A.吾何以此愛蓮?B.眾人皆醉我獨醒。C.是以見放。D.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久居乎污泥之中哉?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謫:貶謫。B.屬:命令。C.排:推擊。D.霏霏:稀疏。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則有去國懷鄉(xiāng)”中的“則”相同的一項是()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B.然則北通巫峽。C.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D.此皆朝廷之使也,則不敢言矣。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然則北通巫峽”相同的一項是()A.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B.薄暮冥冥,虎嘯猿啼。C.前人之述備矣。D.商旅不行,檣傾楫摧。答案:A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5.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狈畤埜财涠苡诘?,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賜之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狈畤埜财涠苡诘?,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舞:舞劍。B.急:危險。C.參乘:隨從。D.覆:翻轉(zhuǎn)。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A.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盉.沛公曰:“臣與將軍戮力同心。”C.其勢愈振。D.今沛公提三萬眾來。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相同的一項是()A.良曰:“甚急!”B.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C.項王按劍而跽。D.噲拜謝,起,立而飲之。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太史公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余讀《春秋》,觀仲尼所為,游於列國之間,世不堪其憂,久而傳之千載,誠足以勸矣。余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蓋嘗游乎河山,觀百代興亡之事,常痛古人志士不獲其志者,復(fù)思著書,述往事,以供后人覽焉。然遭李陵之禍,辱于囹圄,余發(fā)憤恥之,不自置也。歸而著《史記》,以記天下大事。”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著:寫作,編寫。B.稱:稱道,稱頌。C.堪:忍受。D.自置:安置自己。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歸而著《史記》”中的“而”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B.列敘時人之所高,而身在其下。C.馳驚電而風(fēng)雨之不迷。D.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而卒獲之。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歸而著《史記》”相同的一項是()A.學(xué)不可以已。B.蛟龍得云雨。C.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D.余嘉其能行古道。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余發(fā)憤恥之,不自置也。7.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班超,字仲升,扶風(fēng)平陵人也。父班彪,以文章顯于世。超少時家貧,為縣小吏,常為官書寫文書,勞苦不能自給。超嘗嘆曰:“丈夫無他志,終日文案之間,豈足為哉!效周亞夫投筆從戎,乃丈夫事耳?!睍r東漢邊疆多有戰(zhàn)事,超遂辭去,西行至敦煌,參與軍務(wù),屢立戰(zhàn)功,名聲顯著。漢明帝聞之,遂召超還京,拜為侍中。自是超雄才大略,名動西域,諸國聞其名皆敬之。班超以一介書生而立功沙場,終成就不朽功業(yè),世人敬仰焉。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嘗:曾經(jīng)。B.投:投靠。C.文案:文書檔案。D.屢:多次。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班超以一介書生而立功沙場”中的“而”相同的一項是()A.而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B.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C.中軒敞者為艙,箸四窗而通四面。D.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而釋焉。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超少時家貧”相同的一項是()A.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C.商旅不行,檣傾楫摧。D.歲不寒無以知松柏。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丈夫無他志,終日文案之間,豈足為哉!8.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項王乃起,夜起帳中,飲帳下美人虞姬,作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項王即引兵而起,至烏江,烏江亭長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速渡江東。”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帳:營帳。B.騅:項王的坐騎。C.和:應(yīng)和。D.引:引導(dǎo)。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乃”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于是項王乃起”中的“乃”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乃成。B.臣乃敢上壁,請指示王。C.蒙故業(yè),因遺策,遂拜相乃得之。D.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虞兮虞兮奈若何”相同的一項是()A.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C.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D.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天之亡我,我何渡為!9.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蘇武者,字子卿,杜陵人也。初,天漢元年,漢使武奉使匈奴,與副使張勝等俱。會武至,單于使虞常謀反,事泄,匈奴怒,乃下張勝與虞常等系,以問武。武不屈,匈奴怒,乃幽武北海上。令牧羊,沒絕處。武乃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居匈奴十九年,始得歸漢。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漢元年,漢使武奉使匈奴——派遣B.令牧羊,沒絕處——埋沒C.武乃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拿著D.居匈奴十九年,始得歸漢——返回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會武至”中的“至”相同的一項是()A.于是余至于武陵(《桃花源記》)B.不至于此(《前赤壁賦》)C.為之躊躇滿志,而至于此(《阿房宮賦》)D.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至再(《張衡傳》)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蘇武者,字子卿”相同的一項是()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D.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武乃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10.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韓信者,淮陰人也,少時貧賤,好擊劍。居貧無資,士人或辱之,韓信弗之怨也。淮陰有一漂母,嘗賜食,信感其恩,后封萬戶,輒以千金奉之。信既歸漢,用為大將,乃平定三秦。然項羽兵威,信恐而愈謀,遂立奇功。上以信為淮陰侯,待之甚厚。后謀反事泄,信乃伏誅。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使貧賤——貧窮低賤B.士人或辱之——侮辱C.漂母嘗賜食——食物D.待之甚厚——深厚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乃平定三秦”中的“乃”相同的一項是()A.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B.而后乃今將圖南(《勸學(xué)》)C.于是得之,然則一羽之不加焉(《勸學(xué)》)D.越乃頓兵于境(《過秦論》)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韓信者,淮陰人也”相同的一項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B.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過秦論》)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然項羽兵威,信恐而愈謀,遂立奇功。1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陳涉者,陽城人也,字涉。涉少時,耕于田,常悵然嘆曰:“茍富貴,無相忘?!逼溆讶诵χ?。涉怒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后涉被發(fā)遣戍漁陽,道阻且長,積勞成病。涉與吳廣謀反,乃定期起事,劫持軍中兵卒,遂號稱將軍,以號令天下。涉言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乃自稱張楚王。陳涉之舉,振奮民心,終使天下豪杰響應(yīng),秦政為之動搖,功業(yè)雖未成,然人心所向,浩浩然不可阻。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悵然嘆曰——失意的樣子B.被發(fā)遣戍——剃發(fā)C.遂號稱將軍——稱呼D.寧有種乎——門第出身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其友人笑之”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A.其皆出于此乎?(《師說》)B.吾其還也(《前赤壁賦》)C.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xué)》)D.其后秦擊趙者再(《廉頗藺相如列傳》)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相同的一項是()A.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前赤壁賦》)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C.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過秦論》)D.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記》)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12.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班超,字仲升,扶風(fēng)平陵人也。少有大志,嘗嘆曰:“大丈夫當效張騫,絕域立功,以取封侯?!睍r超家貧,傭書為業(yè),日夜勞苦。后舉為從事,與兄班固并作史書。永平年間,西域動蕩,匈奴屢次侵擾,朝廷欲遣使聯(lián)絡(luò)西域。超乃請命,愿往使西域。時人皆訝之,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后超以智勇服西域諸國,功勛顯赫,終封定遠侯。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效張騫——仿效B.傭書為業(yè)——受雇C.絕域立功——遙遠之地D.從事為官——辦事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超以智勇服西域”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A.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勸學(xué)》)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xué)》)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D.舍相如,勿復(fù)言(《廉頗藺相如列傳》)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大丈夫當效張騫”相同的一項是()A.客何為者(《廉頗藺相如列傳》)B.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記》)C.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勸學(xué)》)D.彼且惡乎待哉(《過秦論》)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3.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李廣者,隴西成紀人也,身長七尺,善射,有智勇,世稱“飛將軍”。然其一生征戰(zhàn)四方,屢立戰(zhàn)功,卻始終未封侯。漢文帝時,廣初出軍,破匈奴,威名遠播,匈奴聞廣之名,皆驚恐。漢武帝即位后,廣奉命西征,屢破敵軍,尤在隴西一役,身先士卒,勇不可當。然以軍法嚴峻,多次遭受貶責(zé)。嘗一日,廣率輕騎追敵,不幸迷路而被匈奴包圍。數(shù)日后突圍而歸,武帝責(zé)之。李廣嘆曰:“吾數(shù)年征戰(zhàn),未嘗一日懈怠,奈何天命不濟,竟不得封侯!”終以失意終老。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威名遠播——威勢的聲名B.奉命西征——奉行、遵從C.迷路而被圍——失去方向D.貶責(zé)——降職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然其一生征戰(zhàn)四方”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A.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勸學(xué)》)B.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C.其一犬坐于前(《促織》)D.其勢若奔雷(《張衡傳》)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然其一生征戰(zhàn)四方”相同的一項是()A.客何為者(《廉頗藺相如列傳》)B.以光為將,猶不失封侯(《史記》)C.況于將軍乎(《廉頗藺相如列傳》)D.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前赤壁賦》)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吾數(shù)年征戰(zhàn),未嘗一日懈怠,奈何天命不濟,竟不得封侯!14.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羧ゲ≌撸瑵h武帝之姊衛(wèi)子夫之甥也,少而英勇,年十八即隨衛(wèi)青征匈奴,屢建奇功。元狩二年,去病受命率軍出征,深入敵境,勢如破竹。行至狼居胥山,去病督軍而進,攻敵營,焚其輜重,斬首萬余。匈奴大懼,遠遁漠北,不敢南下。武帝大喜,封其為冠軍侯,賜金帛。去病性豪爽,軍中事務(wù)多親自督辦,事無巨細,皆親力而為。去病言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其志可見矣。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年十八即隨——歲數(shù)B.攻敵營,焚其輜重——輜重,軍用物資C.賜金帛——財物D.豪爽,軍中事務(wù)——豪富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武帝大喜,封其為冠軍侯”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A.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則》)B.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C.其真無馬邪?(《馬說》)D.其身正,不令而行(《師說》)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相同的一項是()A.臣愿奉璧往使(《廉頗藺相如列傳》)B.君子生非異也(《勸學(xué)》)C.則臣立侯之日,固已眾矣(《廉頗藺相如列傳》)D.君安與項伯有故(《廉頗藺相如列傳》)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匈奴未滅,何以家為?15.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張騫,字子文,漢中人。武帝即位,聞大月氏為匈奴所迫,遷至西方。欲與之合,挫匈奴之鋒,乃募敢士以通西域。張騫應(yīng)募,受命出使。其行涉五千余里,風(fēng)沙撲面,飲食斷絕。匈奴掠之,拘二十余年,后得脫逃,復(fù)行至大月氏。月氏不愿東歸,然張騫終不廢使命,攜漢使之節(jié),歷于諸國,觀其地勢民俗,皆以為信。其后班師歸國,上大喜,拜為中郎將。于是,漢朝始得知西域狀況,張騫之功,乃著焉。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遷至西方——遷移B.乃募敢士——征召C.掠之,拘二十余年——拘留D.乃著焉——美名流傳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乃募敢士以通西域”中的“乃”相同的一項是()A.乃入見,問其故(《廉頗藺相如列傳》)B.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C.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勸學(xué)》)D.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過秦論》)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乃募敢士以通西域”相同的一項是()A.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B.吾嘗跂而望矣(《勸學(xué)》)C.秦不敢動(《過秦論》)D.騫乃復(fù)進至大宛(《張騫傳》)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武帝即位,聞大月氏為匈奴所迫,遷至西方。16.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漢王疑齊反,與留侯張良謀之。良曰:“漢王兵少而韓信兵多,宜封信為齊王以安其心。”漢王曰:“諸將皆奮力戰(zhàn)斗,所誅不過一敵,而信破趙擒魏,功大于眾,何以獨封之?”良曰:“信若不封為王,恐其不專心為漢。漢能得天下,唯信能之也。且今封齊王,乃所以安其心,臣故勸之?!睗h王乃從良之計,封信為齊王,命使者賜信王印,信拜受,遂定齊地。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謀之——謀劃B.宜封信為齊王——適宜C.獨封之——單獨D.賜信王印——命令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乃”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漢王乃從良之計”相同的一項是()A.而君乃反顧(《廉頗藺相如列傳》)B.吾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張衡傳》)C.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D.公乃夜馳之沛公軍(《廉頗藺相如列傳》)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漢王兵少而韓信兵多”相同的一項是()A.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勸學(xué)》)B.句讀之不知(《師說》)C.若止印三二本(《促織》)D.非獨蜀之人士(《登泰山記》)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漢王乃從良之計,封信為齊王17.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漢王元年,漢王初置軍中,疑無良將,乃與蕭何謀之。何曰:“韓信者,淮陰人,素輕狹,然有謀略。臣嘗薦之,不得君察?!蓖踉唬骸爸T將皆有功,獨信未有顯績。何以知其能為將?”何曰:“臣嘗聞,信嘗為項羽下將,見輕而不怨,嘗以其兵以降漢。今韓信身不滿百,而勇略過人。臣請試之。”于是,漢王拜信為將,封以重爵,命為將軍,遂定三秦。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初置軍中——剛開始B.見輕而不怨——看見C.嘗聞——曾經(jīng)D.遂定三秦——于是,接著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以其兵以降漢”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A.故“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B.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過秦論》)C.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今韓信身不滿百,而勇略過人”相同的一項是()A.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勸學(xué)》)B.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藺相如列傳》)C.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阿房宮賦》)D.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張衡傳》)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漢王拜信為將,封以重爵18.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韓信者,淮陰人也。少時家貧,常乞食于人,人多侮之。后信事漢王,屢立戰(zhàn)功。初,漢王見信身材魁梧,勇謀雙全,疑其有志大功,然終倚重之。漢王拜信為大將軍,命之指揮三軍。信受命后,果然謀略深遠,屢敗敵軍,斬項羽于垓下,立下赫赫戰(zhàn)功。漢王即位為帝,是為漢高祖,拜信為淮陰侯。然韓信性格恃功,屢次不奉朝命,朝臣多忌之。漢高祖亦知其心有不平,后以謀反之名誅之。信死后,高祖悵然嘆曰:“功高而不知退,亦自取其禍耳!”此后朝中更無韓信之才,天下皆嘆韓信之功亦嘆其不得善終。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恃功——依仗B.侮之——侮辱C.誅之——賜予D.拜信為大將軍——任命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信受命后,果然謀略深遠,屢敗敵軍,斬項羽于垓下”中的“之”相同的一項是()A.“吾欲之南海?!保ā稙閷W(xué)》)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廉頗藺相如列傳》)C.使天下之人,常于險遠(《張衡傳》)D.“句讀之不知?!保ā稁熣f》)3.下列句子中,句式與“漢王拜信為大將軍”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既而得其船,便扶向路(《促織》)B.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廉頗藺相如列傳》)D.于是入朝見威王(《登泰山記》)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信死后,高祖悵然嘆曰:“功高而不知退,亦自取其禍耳!”19.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李廣字孟起,隴西成紀人,漢武帝時名將。其人性格剛毅,不愛富貴,而樂士卒,常親與士卒同甘共苦。廣年少時,便以勇猛著稱,凡與匈奴交戰(zhàn),廣皆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戰(zhàn)功。漢武帝稱其“李將軍虎威焉”,拜為右北平太守,鎮(zhèn)守邊疆。李廣平素簡樸,不喜矜功,雖屢次求取長生,然運數(shù)不濟,屢被貶謫。后因追敵失道,被貶為平民,竟以劍自刎而終,天下皆嘆其忠勇之才而不遇其時。李廣之死,武帝久感而悼之,謂左右曰:“李將軍素有忠義,雖未建奇功,然其勇不減先人。惜哉,不遇良時!”李廣忠義而終,為后世將士所敬仰,傳其遺德不絕。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立下赫赫戰(zhàn)功——顯赫,顯著B.素有忠義——一向C.遇良時——遭遇D.自刎而終——以刺殺他人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李廣之死,武帝久感而悼之”中的“而”相同的一項是()A.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xué)》)B.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C.坼而弛,隳而毀(《阿房宮賦》)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而常泊于江上(《前赤壁賦》)3.下列句子中,句式與“漢武帝稱其‘李將軍虎威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于是入朝見威王(《登泰山記》)B.吾屬今為之虜矣(《過秦論》)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廉頗藺相如列傳》)D.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頗藺相如列傳》)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李廣平素簡樸,不喜矜功,雖屢次求取長生,然運數(shù)不濟,屢被貶謫。20.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項羽,字籍,下相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的著名領(lǐng)袖。少時學(xué)書,未成;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項羽曰:“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以兵法。項羽身長八尺,力能扛鼎,勇猛無敵。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起兵反秦,項羽與叔父項梁亦起兵響應(yīng),威震楚地,秦人聞之,皆畏懼。項羽于巨鹿之戰(zhàn),大敗秦軍,威震天下。后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兵鋒所向,莫敢當者。然其好勇輕敵,最終兵敗烏江,自刎而亡。項羽臨死前嘆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天下人皆嘆項羽勇猛無雙,惜哉其未能成大業(yè)也。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梁怒之——對……發(fā)怒B.力能扛鼎——舉起C.莫敢當者——承擔(dān)D.自刎而亡——割頸自殺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項羽曰:‘書足以記姓名而已’”中的“而”相同的一項是()A.學(xué)而時習(xí)之(《勸學(xué)》)B.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C.“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保ā缎帕昃`符救趙》)D.“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xué)》)3.下列句子中,句式與“項羽曰:‘書足以記姓名而已’”相同的一項是()A.余扃牖而居(《張衡傳》)B.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登泰山記》)C.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師說》)D.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然其好勇輕敵,最終兵敗烏江,自刎而亡。21.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東晉大將謝玄年少時即負才名,精通兵法,心懷濟世之志。孝武帝即位后,朝政傾頹,北方胡寇頻犯南境。謝玄出任前鋒,整頓軍備,挑選精銳之士,訓(xùn)練之法嚴明有度,士卒皆愿為之效死。后遇敵于淝水,謝玄以“以少擊眾”之法御敵,然軍心不怯。戰(zhàn)時,謝玄臨陣親率,鼓舞士氣,士卒奮勇直前,遂大敗敵軍。時人皆稱謝玄之才勇,謂之“江東第一將”。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謝玄“御”敵——抵御B.士卒皆愿“效”死——奉獻C.臨陣親“率”——帶領(lǐng)D.士卒“奮”勇直前——奮起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之”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士卒皆愿為“之”效死。A.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勸學(xué)》)B.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之”。(《廉頗藺相如列傳》)C.臣所以去“之”,唯恐見辱于執(zhí)事者。(《張衡傳》)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宮賦》)3.下列句式特點,與“謝玄以‘以少擊眾’之法御敵”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C.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張衡傳》)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4.翻譯文中劃線句子“謝玄臨陣親率,鼓舞士氣,士卒奮勇直前”答案:謝玄親自帶領(lǐng)士兵在戰(zhàn)場上,激勵士氣,士兵們奮勇地向前沖鋒。22.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李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少時好射,舉弓不虛發(fā)。匈奴入塞,朝廷以廣為中郎將,使領(lǐng)兵追擊匈奴。廣曰:“敵騎眾而我寡,不若設(shè)伏以待?!彼烨矂e部輕騎百余人伏于山谷,廣自將輕騎數(shù)十出擊,誘敵至伏兵處,眾皆發(fā)矢,匈奴大敗。廣以功封侯。后廣為右北平太守,匈奴聞之,皆引去。歲余,匈奴復(fù)犯邊。廣率精兵千余人擊之。賊眾至,廣堅守不出,俟其困頓,乃出兵一擊,斬首數(shù)百,敵眾奔走。自此匈奴愈憚廣,廣亦以威名著稱塞上。然廣為人寬厚,不尚嚴刑,士卒皆樂為之效死。然終因疾而卒,時人嘆曰:“惜哉,廣未嘗遇明主也!”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廣曰:“敵騎眾而我寡,不若設(shè)“伏”以待?!薄穹麭.廣“自”將輕騎數(shù)十出擊——親自C.廣“以”功封侯——憑借D.士卒皆樂為之“效”死——獻出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以”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廣“以”功封侯。A.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B.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C.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D.作《師說》以貽之。(《師說》)3.下列句式特點,與“匈奴聞之,皆引去”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B.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張衡傳》)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D.時人皆曰:“此其為擊碎之意。”(《前赤壁賦》)翻譯文中劃線句子“廣自將輕騎數(shù)十出擊,誘敵至伏兵處,眾皆發(fā)矢,匈奴大敗”23.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少有逸才,時人比之管仲、樂毅。亮躬耕于南陽,身處田野,不事權(quán)貴。年二十七,劉備三顧茅廬,亮遂見而出,陳三分天下之計,備大悅,即拜為軍師中郎將。亮之始出也,率眾據(jù)荊州,與孫權(quán)合盟,共抗曹操。先主既定益州,拜亮為丞相,委以國事。亮善用兵,屢出奇謀。每出師皆親理細務(wù),軍中器械甲胄皆自檢,士卒亦無不稱其廉潔。亮行軍謹慎,食少事繁,夜以繼日,終年不懈。然北伐未捷,積勞成疾,竟以身殉國。亮卒,蜀國上下莫不哀痛,朝野皆感其遺德。亮事畢即歸,衣無百金之資,家無余財,士人莫不感嘆。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拜亮為丞相——任命B.亮善用兵,屢出奇謀——奇特C.亮行軍謹慎——進行D.亮事畢即歸,衣無百金之資——財物2.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而”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亮躬耕于南陽,身處田野,不事權(quán)貴。A.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世說新語》)B.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C.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xué)》)D.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說》)3.下列句式特點,與“亮之始出也,率眾據(jù)荊州”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出師表》)B.凡人之生也必有死。(《捕蛇者說》)C.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fù)若賦。(《捕蛇者說》)D.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翻譯文中劃線句子“亮行軍謹慎,食少事繁,夜以繼日,終年不懈?!?4.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孫策,字伯符,少有志氣。父孫堅戰(zhàn)歿后,策繼承父志,依附袁術(shù)以圖大事。策智勇雙全,頗有號召力,數(shù)年間便于江東嶄露頭角,聚集義士,組建兵馬。后策自立門戶,攻克廬江,收服丹陽,逐步確立江東基業(yè)。策待人寬厚,輕財重義,士卒皆愿為之效命。策常謂人曰:“大丈夫當為天下棟梁,豈能久為人下!”雖終年未滿三十,然其風(fēng)采氣度,頗有帝王之氣。策自立后,與劉表交戰(zhàn),屢戰(zhàn)屢勝,令江東百姓歸心。然而策因疏于防備,為刺客所傷,不久殞命。其弟孫權(quán)接掌大權(quán),繼承策之遺志,終成江東一方霸主。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策自立門戶——自己B.殞命——死亡C.策輕財重義——看重D.江東百姓歸心——返回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以”的用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例句:然而策因疏于防備A.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秳駥W(xué)》B.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C.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哆M學(xué)解》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稁熣f》3.下列句子屬于賓語前置的一項是()A.策常謂人曰B.大丈夫當為天下棟梁C.策輕財重義D.吾豈能久為人下4.翻譯下列句子句子:策常謂人曰:“大丈夫當為天下棟梁,豈能久為人下!”25.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晉侯與秦師遇于韓,戰(zhàn)于河曲。王臣子犯曰:“君命與國命同。命在君,君在殿上;殿下危,則國危?!壁w盾曰:“子之言失。國命在社稷,君命在子民,社稷安則國安。社稷所以存,則君以安國?!?.下列對“君命與國命同”中“同”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共同,協(xié)同B.一致,相同C.同時,并行D.一起,同行2.下列句子中“則”字的用法,與“社稷安則國安”中“則”字相同的一項是()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B.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zhàn),慎勿與戰(zhàn)?!妒酚洝ろ椨鸨炯o》C.美則美矣,抑臣亦有懼矣。——《國語·晉語》D.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稁熣f》3.下列句子中,句式與“君命在子民”相同的一項是()A.無乃爾是過與?——《張衡傳》B.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读H藺相如列傳》C.六王畢,四海一。——《阿房宮賦》D.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秳駥W(xué)》4.將以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王臣子犯曰:“君命與國命同。命在君,君在殿上;殿下危,則國危?!?6.閱讀下文,完成問題1~4題。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起舞,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乃自度不得脫,遂與其騎八百余人渡淮,直夜西走。至東城,所從者百余人耳。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遥液味蔀?!”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軍壁垓下——駐扎B.漢軍四面皆楚歌——歌唱C.乃自度不得脫——揣度D.欲東渡烏江——想要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項王乃欲東渡烏江”中的“乃”相同的一項是()A.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廉頗藺相如列傳》)B.秦人開關(guān)延敵,九國之師乃入(《過秦論》)C.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岳陽樓記》)D.公乃夜馳之沛公軍(《廉頗藺相如列傳》)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與例句“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相同的一項是()A.不拘于時(《師說》)B.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廉頗藺相如列傳》)C.塞上長城空自許(《阿房宮賦》)D.挾飛仙以遨游(《前赤壁賦》)4.請將文中劃線部分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27.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天下大亂。陳勝自立為王,各地群雄蜂起,項羽、劉邦亦起兵響應(yīng)。楚將項梁據(jù)會稽,迎項羽為將。項羽少有力,善戰(zhàn),軍威赫赫。后項梁敗亡,項羽與劉邦合兵攻秦,將軍張良勸劉邦取咸陽。項羽不悅,謂諸將曰:“彼曹皆鼠輩,何足畏!”遂破釜沉舟,大敗秦軍,直抵函谷關(guān)。此役后,項羽威震諸侯,群雄皆畏其勇。至項羽攻入關(guān)中,誅殺秦王子嬰,火燒咸陽宮殿,毀宮廟、焚典籍,咸陽一片廢墟。然項羽未得民心,以暴易暴,行事專橫,未施德政,故諸侯各自圖謀。漢王劉邦乃收殘秦之民,實行仁政,眾民歸心,項羽勢漸衰。楚漢對峙,終在垓下決戰(zhàn)。項羽兵敗,突圍至烏江,慨然自刎,楚地失其雄主,劉邦遂一統(tǒng)天下。1.下列對文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羽與劉邦合兵攻秦——進攻B.遂破釜沉舟——于是C.群雄皆畏其勇——害怕D.楚地失其雄主——英勇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乃”的用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B.趙王乃齋戒五日——《廉頗藺相如列傳》C.乃重修岳陽樓——《登泰山記》D.彼乃以此自矜——《師說》3.下列句子屬于賓語前置句的一項是()A.劉邦乃收殘秦之民,實行仁政B.群雄皆畏其勇C.火燒咸陽宮殿,毀宮廟D.項羽突圍至烏江4.翻譯下列句子句子:至項羽攻入關(guān)中,誅殺秦王子嬰,火燒咸陽宮殿。28.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目秦滅六國后,行暴政,苛政厲民。陳勝、吳廣乃發(fā)陳,起義反秦。二人聚眾至大澤鄉(xiāng),陳勝謂眾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于是與吳廣謀劃起義。陳勝自稱“張楚”,聚兵而行。沿途響應(yīng)者日眾,軍勢漸盛。至攻城略地,斬將奪旗,秦兵節(jié)節(jié)敗退,聲勢大振。時項羽、劉邦等亦響應(yīng),分據(jù)一方。陳勝遣部將周文率兵攻咸陽,破秦軍數(shù)次,至函谷關(guān)下。然陳勝自立稱王,不修德政,行事獨斷,眾心離散。加之秦將章邯反攻,大敗周文。陳勝之將伍籍背叛,軍心動搖,陳勝窮困之中,被部下莊賈所殺,起義遂告終。然而,陳勝起義點燃了秦末農(nóng)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合同模板船舶碰撞仲裁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度出租車大包車合同模板升級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儲罐安裝與安全培訓(xùn)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慧農(nóng)業(yè)項目個人經(jīng)營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漁業(yè)科技示范園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宿管員宿舍綜合服務(wù)與考核評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科技產(chǎn)品銷售代理與合作開發(fā)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學(xué)宿舍樓學(xué)生宿舍分配與調(diào)整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光伏貸款合同樣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升級改造按揭中二手房買賣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塑料購銷合同范本買賣
-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JJF 2184-2025電子計價秤型式評價大綱(試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許可工作規(guī)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xué)試卷含答案
- 2025屆山東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學(xué)期期末調(diào)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滬教版一年級上學(xué)期語文期末復(fù)習(xí)習(xí)題
- 兩人退股協(xié)議書范文合伙人簽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學(xué)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汽車噴漆勞務(wù)外包合同范本
- 微項目 探討如何利用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學(xué)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