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深圳專用)(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6/3D/wKhkGWd5GHuASLlrAAHgpOQATI8159.jpg)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深圳專用)(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6/3D/wKhkGWd5GHuASLlrAAHgpOQATI81592.jpg)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深圳專用)(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6/3D/wKhkGWd5GHuASLlrAAHgpOQATI81593.jpg)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深圳專用)(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6/3D/wKhkGWd5GHuASLlrAAHgpOQATI81594.jpg)
![2024年中考語文復習:文言文閱讀(深圳專用)(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36/3D/wKhkGWd5GHuASLlrAAHgpOQATI815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
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
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
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皴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
泮然若神人;余則韁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
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
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乙】
或問讀書之法,其用力也奈何。目:“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目:“然則請
問循序漸進之說?”日:“以二書①言之,則先論而后孟,通一書而后及一書。以一書
言之,則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量力所至,約其程課而謹守
之,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如是
循序而漸進焉,則意定理明,而無疏易凌蹦之患矣?!?/p>
(節(jié)選自朱熹《讀書之要》)
【注釋】①二書:指《論語》和《孟子》。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援疑質理:(2)俟其欣悅:
(3)吸問讀書之法:(4)句索其旨: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2)以一書言之,則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
3.【甲】【乙】兩文雖然都談到了“讀書”,但內容側重點不一樣,比較兩文的不同。
4.【甲】文中作者求學克服了許多困難,請結合自身求學經歷談談感悟。
【答案】1.詢問等待有的人尋求2.(1)所以我雖然愚笨,
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2)用一本書來說,它的篇目章節(jié)文字語句,開頭結尾次序,也
各有順序,不可以打亂。3.【甲】用親身經歷描述求學過程,強調學習一定要熱愛、
勤奮、吃苦、虛心?!疽摇恳詫υ挼男问剑瑥娬{了讀書需要循序漸進、精心探求并通曉
領會。4.結合自身經歷,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L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1)句意:提出疑難,詢問道理。質:詢問。
(2)句意:等到他高興了。俟:等待。
(3)句意:有人問(朱子)讀書的方法?;颍河腥恕?/p>
(4)句意:(每句)話(都要)尋求它的意思。索:尋求。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
(1)故:因此;余:我;雖:雖然;愚:愚笨;卒:最終;聞:收獲。
(2)以:用;言:說;次第:次序;亦:也。
3.本題考查對比閱讀。
結合【甲】“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嘗趨百
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
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
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等內容可知,【甲】文作者回憶自
己讀書求學的經歷,意在說明讀書要肯吃苦,要勤奮好學且虛心向學。
結合【乙】“以二書言之,則先論而后孟,通一書而后及一書。以一書言之,則其篇章
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量力所至,約其程課而謹守之,字求其訓I,
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漸進焉,
則意定理明,而無疏易凌蹦之患矣”等內容可知,【乙】文以對話形式展開,意在論述讀
書要循序漸進,并用心探求領悟書中內容這一觀點。
4.本題考查感悟啟示。
示例:文中“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寫宋
濂自身家里無書,從藏書之家借書、抄書,“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
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寫他生活清苦,然而一心向學、不怕艱苦,最終學
2
有所成。這些告訴我們:學習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要因為一時的困境或
磨難就輕言放棄,珍惜現(xiàn)有的學習條件,不畏困難,腳踏實地,堅定目標和信心,勤
奮學習。
【點睛】參考譯文:
【甲】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家里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
親手抄錄,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冷,硯臺里的墨汁都結了冰,手指凍得不
能彎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讀書。抄寫完畢后,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
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夠遍觀群書。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
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經跑到數(shù)百里以外,拿著經書
向鄉(xiāng)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高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辭
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
朵恭敬地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
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不少教益。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中。隆冬時節(jié),刮著猛
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氐綄W舍,四肢僵硬動彈不
得。服侍的人拿著熱水為我洗浴,用被子裹著我,很久才暖和起來。寄居在旅店里,旅
店老板每天供應兩頓飯,沒有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
著用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環(huán),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
彩鮮明,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處于他們之間,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
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
像這個樣子。如今我雖已年老,沒有什么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
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
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乙】有人問(朱子)讀書的方法,(學習應)怎么用力。(朱子)說:“依照一定的順序逐漸
深入,熟練誦讀然后精心思考?!保▽W生)說:“那么請問(什么是)循序而漸進的主張呢?”(朱
子)說:“用《論語》和《孟子》來說,就是先讀《論語》后讀《孟子》,通曉了一本書
而后到另一本書。用一本書來說,它的篇目章節(jié)文字語句,開頭結尾次序,也各有順序,
不可以打亂。衡量(自己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程度,約定課程而且謹慎地遵守它,(每個)
字(都要)探求它的解說,(每句)話(都要)尋求它的意思,沒有領會前面(的內容),就不可
去探求它后面(的內容),沒有通曉這個內容,就不可(急于)去記住那個內容,像這樣按
照一定的順序逐漸深入,那么就會思想鎮(zhèn)定、道理明白,而沒有粗疏簡單越次而進的憂
患。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
孕一小舟,擁疊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近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
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
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選自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至湖①上,余游興躍然,偕學士,呼小艇,渡孤山麓。多一奚童汽登放鶴
亭,徘徊林處士?墓下。已,舍艇,取徑沮濁?間。至望湖亭憑欖中眺則湖圓妲鐫,兩高、
南屏諸峰,回合如大環(huán)。蓋亭適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勝。手行過陸宣公祠,左右有居
人數(shù)十家,燈火隱見林薄久
(選自邵長前《夜游孤山記》,有刪改)
【注】①湖:西湖。②奚童:童仆。③林處士:指林逋,終身不娶,種梅養(yǎng)鶴以自娛,
因有“梅妻鶴子”之稱。④沮測(力血):低濕的地帶。⑤林薄:草木叢雜的地方。
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余孥一小舟孥:(2)霧淞/坳沆揚:
(3)從一奚童從:(4)酉行過陸宣公祠西:
6.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劃分停頓。(劃兩處)
至望湖亭憑檻四眺則湖圓如鏡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蓋亭適踞湖山之中,于月夜尤勝。
8.同為夜游,張岱和邵長衡的心境有何不同?結合【甲】【乙】兩文簡要分析。
【答案】5.撐(船)白汽彌漫的樣子讓……跟從向西,往西
6.至望湖亭/憑檻四眺/則湖圓如鏡7.(1)不要說先生您癡,還有像您一樣癡的人。
(2)這大概是因為望湖亭正好處在西湖和山的中間,在有月亮的夜晚特別好看。
8.張岱夜游西湖,既有賞雪的欣喜,又含有淡淡的故國之思;邵長禱夜游孤山,欣賞
西湖勝景,心境閑適愜意。
【解析】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為:我撐著一葉小舟。孥:撐(船)。
(2)句意為: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沆揚:白汽彌漫的樣子。
(3)句意為:讓一個童仆跟著。從:讓...跟從。
(4)句意為:往西走經過陸宣公祠。西:向西,往西。
6.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句意為:到達望湖亭,倚靠亭樓欄桿四處眺望,就看見西湖圓得像一面銅鏡。
“至望湖亭”是一個動賓短語做狀語,應和后文斷開;“憑檻四眺”寫到達望湖亭的行為,
“湖圓如鏡”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表明望到的景象,二者之間應斷開;故斷句為:至望湖
亭/憑檻四眺/則湖圓如鏡。
7.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1)重點字詞: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
士人的尊稱。更:還。癡似:癡于,癡過。癡,特有的感受,來展示他鐘情山水,淡泊
孤寂的獨特個性,本文為癡迷的意思。
(2)重點字詞:蓋:表推測,大概;適:恰好,正好;尤:特別。
8.本題考查文章內容對比分析。
甲文根據(jù)“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可知,大雪三日之后,作者獨自乘船前往西湖湖
心亭看雪,表現(xiàn)了作者遠離世俗、恬淡自然的閑情雅趣;根據(jù)“問其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可知,作者于文中特意點出亭上兩人是金陵人氏,金陵即為南京,曾為明朝都城,
隱晦地表達了作者對亡國的哀思眷戀與感傷情懷;“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句既
寫景,又抒情。天地蒼茫,人如芥子,既蘊含著賞雪的欣喜又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渺茫的
深沉慨嘆。
乙文根據(jù)“余游興躍然,偕學士,呼小艇,渡孤山麓”“已,舍艇,取徑沮測間”可知,作
者夜游孤山,興致正濃,還取道低濕地帶,獵奇心理躍然紙上,到達望湖亭之后更是沉
浸在西湖美景之中,文章中更多地流露出作者閑適愜意的心境。
【點睛】參考譯文: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
聲音都消失了。這天初更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
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云、山、水混為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
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
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
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
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
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
您一樣癡的人啊!”
【乙】我到西湖上,我游覽(孤山)的興致正高,與學士一道,叫來一條小船,乘船來到
孤山腳下。讓一個童仆跟著,登上放鶴亭,在林逋墳墓的下面徘徊。不久,我們丟下小
船,取低濕地帶的小路。到達望湖亭,倚靠亭樓欄桿四處眺望,就看見西湖圓得像一面
銅鏡,武林山上的南高峰、北高峰和西湖南邊的南屏山,四面合攏得像個大環(huán)。這大概
是因為望湖亭正好處在西湖和山的中間,在有月亮的夜晚特別好看。往西走經過陸宣公
祠,祠的左右住有幾十戶人家,燈火在叢生的草木間忽隱忽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
初,權謂呂蒙目:“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目:“孤豈欲
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
益?!懊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目:“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蒙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
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①,全
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繪圖列說②干③
州官o州官亦好事,使試于一村。溝西?成成生大至順.渠灌△人匹為魚"_由是抑郁不自
得,恒獨步庭階,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
死。
(選自紀的《閱微草堂筆記》)
[注]①角:較量。②列說:游說。③干:求見。④涮(xu):田間水道。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但當涉?。ǎ?/p>
(2)見性事耳()
(3)或魯肅過尋陽()
(4)自謂可將十萬()
10.對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溝湖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
B.溝湎/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
6
C.溝波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
D.溝湎/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12.劉羽沖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古人欺騙了他,請你根據(jù)乙文分析劉羽沖失敗的原
因,并以劉羽沖好友的身份勸說他應當如何正確面對失敗。
【答案】9.(1)粗略地閱讀;(2)指歷史;(3)至1|,等到;(4)帶領,率領;10.C
11.(1)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
解歷史罷了?!?/p>
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應該用另外的眼光看待,兄長怎么知曉事情這么晚??!
12.(示例)劉羽沖失敗的原因:讀書的方法死板,做事不切實際,沒有靈活運用前人
的經驗。
勸說:羽沖,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上的只是前人的經驗,我們所處環(huán)
境與前人不一樣,怎么可以照搬書上的內容呢?我們不能死讀書,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
運用。失敗并不可怕,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下次你就會成功了。
【解析】9.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
(1)句意: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涉獵:粗略地閱讀。
(2)句意:了解歷史罷了;往事:指歷史。
(3)句意:當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及:至人等到。
(4)句意:自認為可以帶領十萬大軍;將:帶領,率領。
10.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
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溝湖剛剛挖成,大水沖過來,順著
水渠灌入村莊,村里的人幾乎全成了水中的魚(被淹死了)。“溝派甫成”表示溝湖剛剛
完成,這是一個完整的動作,所以在此處斷句。“水大至”描述了大水的到來,也是一個
獨立的動作或事件,因此也應在此處斷句?!绊樓嗳搿北硎舅樦鴾箱瞎嗳?,這個動作
承接了前面的“水大至”,并引出了后面的結果,所以在此處斷句?!叭藥诪轸~”則是對前
面事件的后果描述,人們因大水而陷入困境,幾乎變成了水中的魚,這是整個句子的結
尾部分,也應單獨成句。正確斷句為:溝派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
故選C。
11.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
漏,句意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
詞語,以及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重點詞語有:
(1)治經:指研究儒家經典;博士:在古代,博士是官名,負責掌管經學傳授的學官;
但:只,只是;涉獵:指廣泛閱讀或學習,不深入鉆研。
(2)更:另外;刮目相待:意指改變舊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某人或某事;見:
知曉。
1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概括和勸說。
(1)根據(jù)原文理解并概括劉羽沖失敗的原因:劉羽沖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伏讀經年,
自謂可將十萬”與“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他僅僅通過死讀
書、讀死書的方式來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能夠運用古書中的知識于實際之中,然而卻未
能真正理解書中的智慧,更未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他忽略了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和變化
性,導致最終“全隊潰覆,幾為所擒”與“人幾為魚”的悲慘結局。因此,劉羽沖的失敗源
于其讀書方法的死板以及做事的不切實際。(2)題干解析和答案示例:題干要求以劉羽
沖好友的身份,勸說他如何正確面對失敗。首先,我們應明確,面對失敗時,應當保持
冷靜、積極分析原因、并勇于吸取教訓。其次,對于劉羽沖這種因死讀書、不結合實際
而導致的失敗,我們應當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醒他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
而非紙上談兵。
示例:羽沖,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失落,但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必須正視它。你過于依賴
古書,卻忽略了實際情況的變化。讀書是為了指導我們的行動,而不是束縛我們的思想。
你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書中所學。同時,失敗也是一種經驗,它能讓你更加深
入地了解自己和問題所在。所以,不要氣餒,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相信下一次你會做得
更好。
【點睛】參考譯文:
【甲】
一開始,孫權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管事了,不可以不學習啊!”呂蒙用軍中事務
繁多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
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我經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眳蚊?/p>
于是開始學習。當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和呂蒙一起討論議事,魯肅非常驚訝地說:“你
現(xiàn)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下阿蒙了!”呂蒙說:“讀
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魯肅就
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為朋友后分別了。
【乙】
8
劉羽沖偶然得到了一部古代關于軍事的書籍,他專心攻讀了好幾年,自認為可以統(tǒng)
領十萬大軍。恰逢這時有土匪強盜出沒,他就親自訓練鄉(xiāng)兵與土匪強盜戰(zhàn)斗,結果全隊
潰敗,自己也差點兒被俘虜。后來他又得到了一部古代關于水利的書籍,經過一年多的
學習,自認為可以使千里荒地變成肥沃的農田。于是他畫了水利圖并附上說明呈給州官。
州官也喜歡多事,就派他在一個村子里試驗,結果溝渠剛挖成,大水流到,順著溝渠灌
入村子,村民幾乎都被淹死了。從此劉羽沖悶悶不樂,常常獨自在庭院里散步,搖頭自
言自語地說:“古人難道會欺騙我嗎?"像這樣一天要說千百遍,只說這六個字。不久,
他得病死去了。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
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
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款,雜然而前陳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
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
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選自《醉翁亭記》)
【乙】
修始在滁洲,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
之,見其枉直乖錯①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日:“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②,
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shù)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③不擾,故所至民便④之。或問:
“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日:“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
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茍急簡者不為繁碎耳?!?/p>
(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改)
[注]①枉直乖錯:冤假錯案。②潤身:修身養(yǎng)性。③寬簡:寬松簡易。④便:安逸,安
適。
1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醉翁之毒不在酒富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B.四時之量不同至若春和景明
C.往來而不組者猿則百叫無組
D.晚更號六一居士即更刮目相待
14.下面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吾所謂寬者/不為茍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B.吾所謂/寬者不為茍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C.吾/所謂寬者不為茍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D.吾/所謂寬者不為/茍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15.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歐陽修“處江湖之遠”,卻能將滁州治理得政通人和??梢娖洹肮湃嗜恕?/p>
之風。
B.【乙】文中歐陽修雖然遭遇仕途坎坷,卻仍能以百姓為本,盡力搞好政務,可見
其堪稱良臣。
C.【甲】文托物言志,處處灑脫豁達,令人神往;【乙】文敘事寫人,字里行間充
滿敬佩之情。
D.【甲】【乙】兩文都講究襯托,【甲】文中以山、水、鳥和游人襯托太守;【乙】
文以百姓襯托歐陽修。
16.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2)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答案】13.C14.A15.C16.(1)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
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
(2)邊遠人稀的小城,尚且是這樣,天下的(冤假錯案)就可想而知了。
【解析】1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情趣/意圖、打算;
B.風景/陽光;
C.斷絕、停止/斷絕、停止;
D.變更,更改/另外;
故選C。
1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
10
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本句句意為:我所說的寬松,是不做苛刻、急切的事;所說的簡易,是不做繁瑣細碎的
事情罷了。“寬者”與“簡者”相對,其后均應斷開,“不為苛急”與“不為繁碎”相對,句式
結構相同,故在“不為苛急”后面斷開。故斷句為: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
耳。
故選Ao
1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C.【甲】文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
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游賞宴飲的樂趣。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
居生活的苦悶。應是借景抒情,并非“托物言志”。
故選C。
16.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
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
(1)句重點詞語:芳:香花。發(fā):開放。秀:茂盛,繁茂。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這里名詞作動詞,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
(2)句重點詞語:荒遠:偏遠。小邑:小縣。且:尚且。知:知道。
【點睛】參考譯文:
【甲】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散去,云聚攏過來,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
這就是山間早晚的景象。野花開了,散發(fā)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樹木枝葉繁茂,形
成一片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面低落下去,石頭裸露出來,是山中四季
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樂趣也是沒有窮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答,
老老小小,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
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
行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
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
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的影子散亂一地。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隨著。樹林茂密陰蔽,
鳥兒到處鳴叫,那是因為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們在快樂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
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
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
是廬陵人歐陽修。
【乙】歐陽修開始在滁州任職,自號為醉翁,晚年更改為六一居士。他剛剛被貶到夷陵
的時候,沒有什么事可以打發(fā)時間的,就拿出以前的案件卷宗來反復批閱,發(fā)現(xiàn)其中冤
枉、錯誤的案子不可勝數(shù)。因此他仰天嘆道:“連荒遠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混亂
就可想而知了"。從那時起,他碰到任何事都不敢疏忽。求學的人請求會見,(歐陽修)
與他們所交談的,不曾涉及文章,只說政事,(歐陽修)說文章只能用來滋益自身的思
想,而政事是可以用來幫助別人。凡是他治理過的幾個郡,都不顯露治理事跡,(他)
也不求名聲榮譽,為政寬松簡易而不紛亂,因此他所到的地方,人民的生活過得很便利。
有人問:“為政寬簡,而政事并不松弛失誤,這是為什么呢?“(歐陽修)回答說:“把
放縱當成寬松,把簡陋當成簡明,那么政事就會松弛失誤而使人民受苦。我所說的寬松,
是不做苛刻、急切的事;所說的簡易,是不做繁瑣細碎的事情罷了?!?/p>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
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偃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
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雜然而前陳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
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
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
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攝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②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
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③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④之事也。遂
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半樂亭記》)
12
【注】本文是歐陽修被貶滁州時所作。①刻露:鮮明地顯露。②本:根據(jù)。③上:皇上。
④刺史:即作者。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巖穴跟暝:(2)樹林陰翳翳:
(3)亶上恩德宣:(4)遂至以名其亭焉書:
1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2)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19.“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如何理解“醉”與“樂”?二者是什么關系?
20.簡析甲乙兩文都有哪些相同之處,寄托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17.昏暗遮蓋宣揚寫下18.(1)像那種太陽一出來,
林中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在一起山谷洞穴就顯得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的,是山間
早晚的景色。
(2)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來游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19.“醉”不僅因美酒
而醉,而且是因美麗的山水景色而陶醉,更是因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的
盛況而沉醉?!皹贰鄙剿畼?、滁人游樂,宴酣之樂、禽鳥之樂、與民同樂?!白怼迸c:“樂”
是統(tǒng)一的?!白怼笔潜硐?,“樂”是實質,“醉”是為了寫“樂”。20.①甲乙兩文都屬于
散文。都描寫自然美景,都借了花,樹、霜等自然景物表情達意。兩文都描繪了一幅官
民同游的風俗畫面。②兩文均為作者貶官滁州時所作,仕途失意,寄情山水,排遣內心
壓郁苦悶,都表現(xiàn)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③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現(xiàn)了“與民同樂”的主旨。
【解析】17.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
(1)句意:巖洞變得昏暗起來;暝:昏暗。
(2)句意:樹林變得陰涼蔽日;翳:遮蓋。
(3)句意:宣揚皇上的恩德;宣:宣揚。
(4)句意:于是寫下了文章來給這座亭子命名;書:寫下。
18.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
漏,句意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
詞語,以及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重點詞語有:
(1)霏:霧氣;開:消散;云歸:云霧聚攏;暝:昏暗;晦明:指明暗交替。
(2)仰望:抬頭看;俯聽:低頭聆聽。
19.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首先,“醉”并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醉酒狀態(tài),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種陶醉。文中提到“日
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這種與山水相親、與民同樂的情景,讓作者陶醉其中,
忘卻塵世的煩憂。同時,“醉”也是作者對社會清明、百姓安樂的盛況的沉醉,如文中所
說“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這種社會的和諧與人民的幸福,讓作者
深感欣慰與滿足。而“樂”則是這種陶醉狀態(tài)的具體體現(xiàn)。文中多次提及“樂”字,如“四
時之景,無不可愛”、“而樂亦無窮也”等,都是對自然美景和人生歡樂的贊美。同時,“樂”
也包含了與民同樂的含義,即與百姓共享歡樂、共同感受生活的美好?!白怼迸c“樂”在文
中是相輔相成的。作者通過“醉”來體驗生活的美好與快樂,通過“樂”來傳達這種美好的
情感和體驗??梢哉f,“醉,是“樂”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而“樂”則是“醉”的實質和內涵。因
此,“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這句話,既表達了作者通過“醉”來體驗、感受生活的
美好與快樂,也體現(xiàn)了作者通過“醒”時的文章來記錄和傳達這種美好的情感和體驗。這
種表達方式既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藝術才華和人文關懷。
綜上所述,“醉”與“樂”在《醉翁亭記》中是統(tǒng)一而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作者對
生活的獨特理解和深刻體驗。
20.本題考查情感主旨、對比閱讀。
(1)甲乙兩文在文學形式上都屬于散文。甲文《醉翁亭記》中,歐陽修“因為本其山川,
道其風俗之美”,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當?shù)仫L俗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乙文同樣借助對自
然景色的細膩描繪,來表達作者的心境。兩文都描寫自然美景,并借助花、樹、霜等自
然景物來表情達意。如甲文中“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乙文里“攝幽芳而蔭喬木,
風霜冰雪,刻露清秀”,這些句子都生動地展現(xiàn)了自然之美,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2)兩文都是作者在仕途失意之際所作,寄情山水以排遣內心的壓郁苦悶。甲文中提
到“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乙文則通過“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
成,而喜與予游也”來表達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這些句子都體現(xiàn)了作者在困境中選擇
與自然親近,從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展現(xiàn)了樂觀曠達的情懷。
(3)兩文在志趣情感上也是一致的,都表現(xiàn)了“與民同樂”的主旨。甲文中“人知從太守
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和乙文中“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
都明確表達了作者與百姓共享歡樂、共同感受生活美好的思想。這種與民同樂的情感,
不僅體現(xiàn)了作者對百姓生活的關注,也傳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向往和追求。
綜上所述,甲乙兩文在文學形式、描寫手法、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展現(xiàn)了相
同之處。它們通過描繪自然美景和當?shù)仫L俗,寄托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對仕途失
意的排遣以及對和諧社會的向往。這些共同點使得兩文在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和價
值。
14
【點睛】參考譯文:
甲文:
如果太陽一出來,樹林里的霧氣就散了,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
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
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
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
人應答;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
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
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
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林,
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
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
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
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乙文:
我歐陽修來到這里,喜歡這里地方偏僻而且事務簡單,又喜愛這里風俗的安恬悠閑。
在山谷間發(fā)現(xiàn)這個泉水后,就每天和滁州的人一起抬頭看山,低頭聽泉。春天采摘幽香
的花草,夏天在喬木下乘涼,秋風刮起,霜雪飛落,冬天里,山水露出清秀的模樣。四
季的景色,沒有一樣不令人喜愛的。我又慶幸這里的百姓喜歡那豐收年景的歡樂,高興
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據(jù)這里的山水,敘述這里風俗的美好,讓百姓知道能夠安享
這豐收年景的歡樂,是因為有幸生活在太平無事的時代啊。宣揚皇上的恩德,和百姓共
同歡樂,這是刺史的職責。于是,我寫文章來記下這個亭子的名字。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
忿然目:“爾安敢輕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
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日:“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
遣之。
【乙】
楚有養(yǎng)由基①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fā)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
過目:善射,可教射也矣?!梆B(yǎng)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
也?”客日:“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葉者,百發(fā)百中,而不以善思,少③焉氣
力倦,弓撥矢鉤④,一發(fā)不中,前功盡棄。”
【注釋】①養(yǎng)由基:人名。②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彎曲右臂,是射箭的正確姿勢。③
少:一會兒。④弓撥矢鉤:弓也歪了箭也彎了。撥,弓身不正;鉤,彎曲。
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有賣油翁糅擔而立_______
(2)康肅笑而遵之
2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
2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的意思,不根呵的一項是()o
A.陳康肅公爭射左右皆曰“等”
B.汝亦知到乎可教期也矣
C.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一發(fā)不中
D.但手熟爾但當涉獵
24.【甲】【乙】兩文中的陳康肅公和養(yǎng)由基有哪些相同的特點?
【答案】21.放下打發(fā)22.陳堯咨氣憤地說:“你怎么能夠輕視我射箭
的本領!”23.A24.擅長射箭,態(tài)度倨傲。
【解析】2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
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釋,放下。
(2)句意:康肅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fā)走了。遣,打發(fā)。
22.本題考查譯句。重點詞語:忿然,生氣的樣子。爾,你。安,怎么。輕,輕視。
23.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善于'好;
B.射箭'射箭;
C.射中'射中;
D.只,只是'只,只是;
16
故選Ao
24.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據(jù)甲文中的“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和乙文中的“楚有養(yǎng)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
百步而射之,百發(fā)百中”可知,兩人都善于射箭,射技天下無雙。
根據(jù)甲文中的“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和乙文中的“養(yǎng)由基曰:‘人皆曰善,子
乃日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可知,兩人都態(tài)度倨傲。
【點睛】參考譯文:
【甲】康肅公陳堯咨擅長射箭,當時沒有第二個,他憑借射箭的本領自夸。一次,他曾
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斜著眼看他,很久
也不離開。老翁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點點頭。
陳堯咨問道:“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么別
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标悎蜃蓺鈶嵉卣f:“你怎么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庇谑抢衔倘〕鲆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
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注到葫蘆里,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
卻沒有沾濕銅錢。接著老翁說:“我也沒有什么其它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笨?/p>
肅公尷尬的笑著把老翁打發(fā)走了。
【乙】楚國有一個名叫養(yǎng)由基的人,他特別擅長射箭。他離柳樹百步的距離射其葉片,
能達到百發(fā)百中的地步。他身邊之人都稱贊他高超的射技,但卻有一人過來說:“你善
于射箭,那么我可以教給你如何射箭了?!别B(yǎng)由基說:“旁人都說我的射技高明,你卻說
可以教我如何射箭,那么,你為什么不代替我射呢?”那人回答說:“我雖不能教給你支
起左臂、彎曲右臂這樣正確的射箭姿勢,但你能射柳葉達到百發(fā)百中的地步,卻不善于
在獲得好成績的時候停息下來,調整休養(yǎng),那么過了不久,你在射箭時就會使弓歪斜不
正,箭彎曲不直,那時,你將一發(fā)不中,前功盡棄?!?/p>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
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
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御孫①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惫?,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
儉則寡欲。君子②寡欲,則不役于物③,可以直道而行④;小人⑤寡欲,則能謹身⑥節(jié)用,
遠罪⑦豐家⑧。故日:“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⑩,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
大也?!?/p>
(注釋)①御孫:春秋時魯國的大夫。②君子:指有地位的人。③不役于物:不被外物
所驅使。④直道而行:按照正道辦事。⑤小人:指沒有地位的人。⑥謹身:約束自己。
⑦遠罪:使罪禍遠避。⑧豐家:使家庭富裕。⑨枉道速禍: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禍患。
⑩多求妄用:多方搜求,隨意揮霍。
2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非談旭無以明志②非寧靜無以蒙年
③夫儉則募欲④可以直道而行
26.翻譯下面的語句。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②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27.你對甲文中“志”與“學”的關系是如何理解的?
28.甲乙兩文都明確了“儉”對“德”的重要性,結合乙文內容與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怎
樣才能做到“儉以養(yǎng)德”?
【答案】25.內心恬淡,不慕名利。達到遠大目標。少。道義,
正道。26.①以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②節(jié)儉,是美
德的集中體現(xiàn);奢侈,是最大的罪惡。27.文章很重視“志”的作用,靠淡泊寧靜以
“明志強調無“志”則不足以“成學”,沒有志向,則學無目標,不能專一。(志是學的前
提和基礎,志的達到需要依靠學,志與學相輔相成。)28.少貪欲,就不為外物所
役使,不受外物的牽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多貪欲,就會貪圖富貴,不走正路,招致
禍患。不受那些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和侵蝕,崇尚勤儉節(jié)約。
【解析】25.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①句意為:不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②句意為:不寧靜專一無法達到遠大目標。致遠:達到遠大目標。
③句意為:(因為如果)節(jié)儉就少貪欲。寡:少。
④句意為:可以走正直的道路。道:道義,正道。
26.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①重點字詞: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以:來,表目的。養(yǎng)德:培養(yǎng)品德。
②重點字詞:德,美德;共:共有;侈:奢侈;惡:罪惡。
27.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18
從“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可知,諸葛亮認
為,”志,,是”學,,的前提和動力,人一定要有志向,同時志向要專一,這樣才能潛心學習,
不會輕易被改變?!皩W”是“志”的具體表現(xiàn),一個勤學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志向的人。由此
可見,作者認為“志”的作用很大,“非淡泊無以明志”表明一方面要靠淡泊、寧靜以“明
志”,也就是時時將“志”放在眼前,不斷磨礪;“非志無以成學”則又告訴我們無“志”則不
足以“成學”,也就是說,沒有志向,則學無目標,必然學習龐雜,不能專一。綜上分析,
概括作答即可。
28.本題考查文章對比理解。
根據(jù)乙文“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
節(jié)用,遠罪豐家(意為:(因為如果)節(jié)儉就少貪欲,君子如果少貪欲,就不為外物所
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小人如果少貪欲,就能約束自己,節(jié)約用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航空運輸合同集錦
- 人工智能算法開發(fā)與應用合同
- 幼兒園植樹節(jié)策劃方案2021【五篇】
- 桉樹造林工程承包合同書
- 新企業(yè)之間借款合同范本
- 采購法務與合同管理1
- 咨詢培訓服務合同模板
- 校車租賃合同書
- 2025-2030年中國清真食品行業(yè)運行狀況及投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全文
- 中國服裝零售行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2025版)
- 臨床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實率PDCA品管圈
- 汽車車身密封條設計指南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設行業(yè)安全競賽題庫(試題含答案)
- JBT 14727-2023 滾動軸承 零件黑色氧化處理 技術規(guī)范 (正式版)
- 術后譫妄及護理
- 醫(yī)藥行業(yè)的市場營銷與渠道拓展
- 壓力管道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工業(yè)管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