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人教版語文必修311師說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鑒賞: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fā)現(xiàn),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shù),吐艷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詩人體物入微,發(fā)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寥寥幾筆,便給人以滿眼風光、耳目一新的印象。說這首詩平中翻新,頗富奇趣,還在于詩中擬人化手法的奇妙運用,糅人與花于一體?!安菽尽北緦贌o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讀者大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的大膽想象,使人思之無窮,味之不盡。再細加揣摩,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梢酝高^景物描寫領(lǐng)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限時15分鐘)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郯子(tán)貽(yí)解惑(huò)六藝經(jīng)傳(chuán)B.句讀(dòu)聃(rān)萇弘(chánɡ)拘于時(jū)C.阿諛(yú)蟠(pān)官盛(shènɡ)授之書(shòu)D.諂媚(chǎn)襄(xiānɡ)嗟乎(jiē)或否焉(fǒu)解析:A項,傳zhuàn;B項,聃dān;C項,蟠pán。答案:D2.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③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現(xiàn)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現(xiàn)在的用法相同解析:①學者: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所以:古義,用來……的;今義,表示因果關(guān)系;③眾人:古義,一般人;今義,大家,許多人;④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⑤不必:古義,不一定;今義,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⑥古文:古義,先秦及秦漢散文;今義,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統(tǒng)稱。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烠.恥學于師不拘于時,學于余D.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A項,句中語氣詞,表停頓/句尾語氣詞,表判斷;B項,連詞,表轉(zhuǎn)折/連詞,就;C項,介詞,向。D項,相當于“于”,比/語氣助詞,表疑問,呢。答案:C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雖有槁暴,不復挺者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C.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D.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解析:A項,“有”通“又”,“暴”通“曝”;B項,“生”通“性”;C項,“受”通“授”。答案:D5.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圣人無常師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D.欲人之無惑也難矣解析:C項和例句均為判斷句。答案:C6.下列各句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xiàn)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B.韓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nèi)容,華而不實的文風。C.韓愈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范仲淹、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D.“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與“論”相比,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稁熣f》意思是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解析:C項,“范仲淹”應(yīng)為“歐陽修”。答案:C一、基礎(chǔ)知識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句讀(dòu)慰藉(jí)賀歲片(piàn)開門揖盜(yī)B.付梓(zǐ)盥洗(guàn)冥王星(míng)小學大遺(wèi)C.樂師(yuè)勖勉(xù)青驄馬(cōng)數(shù)九寒天(shǔ)D.懵懂(méng)老聃(dān)干細胞(ɡàn)果品酒饌(zhuàn)解析:A項,藉jiè;B項,遺yí;D項,懵měng。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A.除了撲朔迷離的案件疑云,影片《大偵探福爾摩斯》還加進大量極具娛樂及刺激性的動作場面,讓人仿佛看見了幾許“007邦德”的味道。B.您剛剛喬遷新居,房子寬敞明亮,只是擺設(shè)略單調(diào)了一些,建議您再掛上幾幅字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C.由于氣溫低,又下著小雨,晚上打車的人很多,在南昌財富廣場外,寒風中的人們搓手頓腳地取暖,一見到有空車就蜂擁而上,場面十分混亂。D.制定政策不能總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唯有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才能矯枉過正,根治腐敗。解析:A項,撲朔迷離: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B項,蓬蓽生輝:蓬蓽:編蓬草、荊竹為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誤用謙辭。C項,搓手頓腳:形容焦急不耐煩的樣子。望文生義。D項,矯枉過正:矯:扭轉(zhuǎn);枉:彎曲。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yīng)有的限度。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許多人認為應(yīng)該在高等教育、企業(yè)界創(chuàng)造幾個皇馬、曼聯(lián)式的“王朝”,這等于把這些“王朝”擺在了不需要競爭的位子上,給了它們更大的犯錯誤、維持更長時間的無效率,使他們表現(xiàn)再差也不可能被淘汰。B.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課題調(diào)查網(wǎng)和民意中國網(wǎng)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1.7%的人認為房地產(chǎn)調(diào)控措施及各地配套細則會影響婚姻,60.2%的人認為,為規(guī)避政策而離婚是對婚姻的褻瀆。C.馬基雅維利在16世紀初失去所有的政治地位后,將在共和政府中任職的感受化為文字,完成了驚世駭俗之作《君王論》,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學術(shù)性。D.目前民間輿論對延遲退休一個較為普遍的看法是,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遲領(lǐng)取養(yǎng)老金年齡,增加繳費總量,以緩解養(yǎng)老金整體缺口。解析:A項,成分殘缺,在“無效率”后加上“的空間”;C項,“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學術(shù)性”偷換主語,應(yīng)在句前補上“該著作”;D項,“目的是為了”句式雜糅。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馬遠畫山水布局簡妙。他善于對現(xiàn)實的自然景色作大膽的概括、剪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是“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偎纳剿?,畫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曠渺漠,意境十分深遠②他的名作《寒江獨釣圖》,只畫了漂浮于水面的一葉扁舟和一個獨坐在船上垂釣的漁翁③他畫山,常畫山之一角;畫水,常畫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簡練④然而,就是這片空白表現(xiàn)出煙波浩渺的江水和極強的空間感,襯托了江上寒意蕭瑟的氣氛⑤四周除了寥寥幾筆的微波之外,幾乎全為空白⑥從而更加集中地刻畫了漁翁專心于垂釣的神氣,也給欣賞者提供了一種渺遠的意境和廣闊的想象空間A.①③②⑤④⑥B.②⑤④⑥①③C.①②⑤⑥④③D.③①②⑤④⑥解析:由第一句介紹馬遠山水畫的特點可知,緊承其后的應(yīng)是說明馬遠在山水畫中對山、對水的處理,所以第一橫線處應(yīng)填③。接著由其畫面簡清的特點引出馬遠山水畫善留白,可知第二橫線處應(yīng)填①。其他四處以馬遠的名作《寒江獨釣圖》為例來說明其中空白的藝術(shù)效果,特別注意畫橫線處的兩個逗號,可以確定后四處應(yīng)填②⑤④⑥。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情物交匯,意象豐盈,是“神與物游”的一個重要特征。所謂“神思方運”云云,就是指構(gòu)思活動開始之時,__________。然而,__________,在審美想象中,則表現(xiàn)為精神與物象交融,表象與情感融會。______________;而想象集多種表象交叉,又充實著情感的深化?!吧裼孟笸?,情變所孕”,______________。情物交匯,心物交融,______________。①審美感知離不開對自然物象內(nèi)在意蘊的情感把握②想象心理與情感浡興相互推進③想象即在表象的基礎(chǔ)上展開,各種意念紛至沓來,形象即在孕育中了④情感伴隨著對對象的感知而醞釀形成,并成為展開想象翅膀的驅(qū)動力⑤特定的具有藝術(shù)直覺性和審美情感性的藝術(shù)形象——審美意象即在想象和情感的交融中孕育滋生并逐漸成熟定型A.③①④②⑤B.⑤④①②③C.③②⑤④①D.⑤②①③④解析:文段圍繞“神與物游”的重要特征,按“總—分—總”結(jié)構(gòu)形式展開,解說審美意象在想象和情感的交融中孕育定型的過程。先說“構(gòu)思活動開始”,形象孕育,應(yīng)接③;轉(zhuǎn)而用“然而”說審美感知的一般特點,應(yīng)接①;在此基礎(chǔ)上說審美想象,重點說情感與想象的辯證關(guān)系,再接④②;最后總結(jié)接⑤。答案:A二、閱讀鑒賞(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6~10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喝诵?,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師說》以貽之貽:贈送B.不恥相師師:老師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風尚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聞:懂得解析:B項,師:學習。答案:B7.下列兩組加點詞的含意分析正確的一組是()eq\b\lc\{(\a\vs4\al\co1(①其為惑也,終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eq\b\lc\{(\a\vs4\al\co1(③圣人之所以為圣,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A.①與②的“惑”相同,③與④的“所以”不同。B.①與②的“惑”相同,③與④的“所以”相同。C.①與②的“惑”不同,③與④的“所以”不同。D.①與②的“惑”不同,③與④的“所以”相同。解析:①名詞,疑惑的問題;②動詞,糊涂;③連詞,表因果關(guān)系;④動詞,用以、用來。答案:C8.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式類型相同的一項()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時,學于余D.圣人無常師解析:A項,與例句同為判斷句。B項,為賓語前置句;C項,為被動句;D項,為一般主謂賓句式。答案:A9.下面對課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無論貴賤長幼,有道者皆可為師的擇師標準,打破了門第觀念,很有積極意義。B.作者認為那些童子之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只是“小學”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連用了三個對比,層層深入,從不同側(cè)面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D.作者對于士大夫看不起“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反而還比不上他們,給予了強烈的責備和諷刺。解析:B項,“童子之師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師”錯誤。答案:B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隨他,以他為師。(2)不懂得書中的文句就從師學習,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的方面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高明在哪。(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讀《江南錄》王安石故散騎常侍徐公鉉奉太宗命撰《江南錄》,至李氏亡國之際,不言其君之過,但以歷數(shù)①存亡論之。雖有愧于實錄,其于《春秋》之義②,箕子之說③,徐氏錄為得焉。然吾聞國之將亡必有大惡,惡者無大于殺忠臣。國君無道,不殺忠臣,雖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紂為君,至暴矣,武王觀兵于孟津,諸侯請伐紂,武王曰:“未可?!奔奥勂錃⑼踝颖雀?,然后知其將亡也,一舉而勝焉。季梁在隨,隨人雖亂,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宮之奇之言,晉人始有納璧假道之謀④。然則忠臣國之與也,存與之存,亡與之亡。予自為兒童時,已聞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見殺,當時京師因舉兵來伐,數(shù)以殺忠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諫李氏表現(xiàn)之,詞意質(zhì)直,忠臣之言。予諸父中舊多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頗詳,聞佑所以死則信。然則李氏之亡,不徒然也。今觀徐氏錄言佑死,頗以妖妄,與予舊所聞?wù)呱醪活?。不止于佑,其它所誅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紂及隨、虞二君論之,則李氏亡國之君,必有濫誅,吾知佑之死信為無罪,是乃徐氏匿之耳。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毀生于嫉,嫉生于不勝,此人之情也。吾聞鉉與佑皆李氏臣,而俱稱有文學,十余年爭名于朝廷間。當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諫,鉉獨無一說,以佑見誅,鉉又不能力諍,卒使其君有殺忠臣之名,踐亡國之禍,皆鉉之由也。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選自《新選新注唐宋八大家書系(王安石卷)》,有刪改)注:①歷數(shù):指帝王繼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說法,認為帝位相承和天象運行次序相應(yīng)。②《春秋》之義:臣子為君親諱,禮也。③箕子之說:周武王滅商后,問商紂王的叔叔箕子商滅亡的原因,箕子不講韶山的惡,只講存亡之理。④晉國向虞國借道討伐虢國,宮之奇勸諫,虞君不聽,為晉回軍時所滅。1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徐氏錄為得焉得:感恩B.然則忠臣國之與也與:同盟C.數(shù)以殺忠臣之罪數(shù):列舉D.然則李氏之亡,不徒然也徒:僅僅解析:A項,得:中意,適合。答案:A1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①然吾聞國之將亡必有大惡②當李氏之危也B.①一舉而勝焉②而俱稱有文學C.①惡者無大于殺忠臣②十余年爭名于朝廷間D.①已聞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見殺②吾以情得之解析:A項,均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①連詞,表修飾;②連詞,表并列。C項,①介詞,比;②介詞,在。D項,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根據(jù)。答案:A13.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B.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C.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D.鉉懼此過而又恥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觀之∕其它所誅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謂鉉不惟厚誣∕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答案:C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認為徐鉉的《江南錄》在評論李煜亡國這件事時,并沒有言及李煜的過錯,這有悖于歷史創(chuàng)作的“實錄”原則。B.作者直言國君的最大惡行是殺害忠臣,有此惡行必然會導致國破家亡,作者列舉歷史上的事例證明這一觀點,很有說服力。C.作者以小時候聽到過的潘佑直言被殺的相關(guān)事實,來說明李氏亡國與殺害忠臣不無關(guān)系。D.作者擺事實、講道理,指出徐鉉的《江南錄》歪曲史實,誣陷忠良,欺瞞君主,是為了達到彈劾同僚的目的。解析:D項,作者并沒有擺事實,而是通過人之常情的推斷得出結(jié)論。答案:D15.根據(jù)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吾知佑之死信為無罪,是乃徐氏匿之耳。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凡毀生于嫉,嫉生于不勝,此人之情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文章中找出作者認為《江南錄》創(chuàng)作“失實”的兩條事實依據(jù)。(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我確信潘佑是無罪而被殺的,這一定是徐鉉隱瞞了事實的真相。(重點譯對“信”“是”“匿”)②一般說來詆毀是由嫉妒產(chǎn)生,嫉妒是由己不如人產(chǎn)生的,這是人之常情啊。(重點譯對“大凡”“勝”)(2)①不言其君之過,但以歷數(shù)存亡論之。(他不談君主的過錯,只按歷代存亡的舊例來談?wù)撨@件事。)②及得佑所上諫李氏表現(xiàn)之,詞意質(zhì)直,忠臣之言。(等得到潘佑上諫李后主的表章,拿來看,言辭和用意都十分正直坦率,這是忠臣的言論呀。)參考譯文:已故的散騎常侍徐鉉奉(宋)太宗的命令撰寫《江南錄》,當寫到李煜亡國的時候,他不談君主的過錯,只按歷代存亡的舊例來談?wù)撨@件事。這雖然愧于實錄,但在(遵守)《春秋》臣不言君過之大義上,徐氏的寫法算是恰當?shù)?。但我聽說國家將要滅亡時,(國君)一定有大的惡行,惡行沒有比殺害忠臣更大的。國君即使無道,但如果不殺害忠臣,(那么)雖然不會得到大治,但也不至于亡國。商紂王做國君,殘暴到了極點。周武王在孟津巡視軍隊時,諸侯都請他去討伐紂王,武王說還不行。等到聽說紂王殺了王子比干,然后知道他要滅亡了,所以一發(fā)兵就取得了勝利。季梁在隨國當政的時候,隨國雖然十分混亂,但楚國卻不敢攻打它。虞侯因為沒有采納宮之奇的意見,晉國才有了要得到璧玉而假裝借路的計策。這樣說來,忠臣和國家命運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忠臣在則國在,忠臣被殺則國家也跟著滅亡。我從小時起,就聽說過南唐的臣子潘佑因為直言進諫而被殺,當時大宋趁機派兵前來征討,歷數(shù)南唐后主殘殺忠臣的罪過。等得到潘佑上諫李后主的表章,拿來看,言辭和用意都十分正直坦率,這是忠臣的言論呀。我的諸位伯父叔父以前有很多做過南唐的官員,他們說到南朝的事情十分詳細,我(從他們那兒)聽到關(guān)于潘佑的死因應(yīng)該是可信的。既然這樣,那么李煜的滅亡,就不是平白無故的。現(xiàn)在看徐鉉的《江南錄》中寫潘佑的死,極像是胡編亂說,與我過去聽說的很不相同。不止是對潘佑的死,其他被殺的人,(《江南錄》認為)都是因為犯罪而被處死,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如果用商紂王和隨、虞兩國國君的舊事來衡量這件事,那么李煜作為亡國之君,一定有濫殺忠臣之事,由此我確信潘佑是無罪而被殺的,這一定是徐鉉隱瞞了事實的真相。憑什么知道它一定是這樣的呢?我是根據(jù)人之常情推知的。一般說來詆毀是由嫉妒產(chǎn)生,嫉妒是由己不如人產(chǎn)生的,這是人之常情啊。我聽說,潘佑和徐鉉都是李煜的臣子,并且都以有文采學問被稱道,十余年間在朝廷爭奪名位。在李氏王朝危機之時,潘佑直言相諫,徐鉉卻不上一句諫言。在潘佑被殺時,徐鉉又不能極力勸諫,最終使自己的國君落了個殺忠臣的罪名,遭到滅國之禍,這都是徐鉉的緣故啊。徐鉉害怕這個過失被人知道,又為賢能比不上潘佑而羞恥,所以隱瞞了潘佑的忠臣行為而以其他的罪名誣蔑他,這是人之常情。從(對待)潘佑的事來看,其他被殺的人,也能夠推知(其他原因)了。唉,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的話,我認為徐鉉不只是嚴重地誣蔑了忠臣,他對我們大宋君主的欺騙不也是很嚴重嗎?三、語言運用16.請為下面的事件擬寫一條一句話新聞,不超過25字(包括標點)。教育部近日公布了義務(wù)教育階段19個學科科目的新課程標準具體內(nèi)容。今年秋季新學年,新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啟用,中小學生將有望用上據(jù)此修訂的新教材。新課標降低了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依據(jù)新課標,三、四年級學生須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會寫1600個左右,而舊課標則要求學生會寫2000個左右。新課標對一、二年級學生會寫字的要求也從原來的800到1000字統(tǒng)一調(diào)成800字。此外,語文新課標還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推薦背誦的優(yōu)秀篇目共有136篇,對比舊課標,語文科目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其中小學階段增加了6篇,初中階段增加了14篇。有學生家長質(zhì)疑:最沒用的就是“死記硬背”,識字才有用,為什么現(xiàn)在要反著來呢?這究竟是改革還是折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教育部要求中小學生增加背誦、減少識字引發(fā)爭議。1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①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物類如玉米、小米、紅米、黑米、高粱等,雜豆類如黃豆、綠豆、紅豆、青豆、黑豆等,塊莖類如紅薯、山藥、馬鈴薯等。經(jīng)常適量地吃些粗糧,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統(tǒng)正常運轉(zhuǎn)。②粗糧在胃腸道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會把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藥物緊緊“包裹”住,導致其在胃腸道不能充分釋放,進而影響其發(fā)揮藥效。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請根據(jù)第①段內(nèi)容,給“粗糧”下個定義,不超過3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在②段“因此”后面補上一個合適的結(jié)尾,使其語意連貫,不超過15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1)粗糧是有別于精米白面的谷物、雜豆、塊莖類糧食。(2)服抗生素時忌食粗糧。文章千古說韓愈梁衡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寫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讀韓愈其人是從讀韓愈其文開始的,因為中學課本上就有他的《師說》《進學解》。課外閱讀,各種選本上韓文也隨處可見。他的許多警句,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導我們的行為。但由文而讀其人卻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韓公祠,祠依山臨水而建,氣勢雄偉。祠后有山曰韓山,祠前有水名韓江。當?shù)厝苏f此皆因韓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韓愈一介書生,怎么會在這天涯海角霸得一塊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來有這樣一段故事。唐代有個憲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導下國內(nèi)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迎佛骨活動,就是將據(jù)稱是佛祖的一塊朽骨迎到長安,修路蓋廟,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勞民傷財,一場鬧劇。韓愈對這件事有看法,他當過監(jiān)察御史,有隨時向上面提出誠實意見的習慣。這種官職的第一素質(zhì)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見獲死罪都在所不辭。所謂“文死諫,武死戰(zhàn)”。韓愈在上書前思想好一番斗爭,最后還是大義戰(zhàn)勝了私心,終于實現(xiàn)了勇敢的“一遞”,誰知奏折一遞,就惹來了大禍;而大禍又引來了一連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韓愈是個文章家,寫奏折自然比一般為官者也要講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別動人,文字鏗鏘有力。他說那所謂佛骨不過是一塊臟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豈不盛哉,豈不快哉!”這佛如果真的有靈,有什么禍殃,就讓他來找我吧。(“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凜然大氣和獻身精神。但是,這正應(yīng)了我們現(xiàn)時說的,立場不同,感情不同這句話。韓愈越是肝腦涂地陳利害表忠心,憲宗越覺得他是在抗龍顏,揭龍鱗,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聲把他趕出京城,貶到八千里外的海邊潮州去當?shù)胤叫」佟mn愈這一貶,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為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順,比之李白的懷才不遇,柳永的屢試不第要嚴重得多,他們不過是登山無路,韓愈是已登山頂,又一下子被推到無底深淵。其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趕出長安,年僅十二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驛道旁。韓愈自己覺得實在活得沒有什么意思了。他在過藍關(guān)時寫了那首著名的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這是給前來看他的侄兒寫的,其心境之冷可見一斑。但是,當他到了潮州后,發(fā)現(xiàn)當?shù)氐那闆r比他的心境還要壞。就氣候水土而言這里條件不壞,但由于地處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習極多極重。農(nóng)耕方式原始,鄉(xiāng)村學校不興。當時在北方早已告別了奴隸制,唐律明確規(guī)定了不準沒良為奴,這里卻還在買賣人口,有錢人養(yǎng)奴成風?!皫X南以口為貨,其荒阻處,父子相縛為奴?!逼淞曀子侄喑绻砩?,有病不求藥,殺雞殺狗,求神顯靈。人們長年在渾渾噩噩中生活。見此情景韓愈大吃一驚,比之于北方的先進文明,這里簡直就是茹毛飲血,同為大唐圣土,同為大唐子民,何忍遺此一隅,視而不救呢?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同在一片藍天下,人人都該享有愛。按照當時的規(guī)矩,貶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實實磨時間,等機會便是,決不會主動參政。但韓愈還是忍不住,他覺得自己的知識、能力還能為地方百姓做點事,覺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這點冤、這點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連續(xù)干了四件事。一是驅(qū)除鱷魚。當時鱷魚為害甚烈,當?shù)厝擞置孕?,只知投牲畜以祭,韓愈“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興修水利,推廣北方先進耕作技術(shù)。三是贖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錢抵債,錢債相抵就給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錢贖,以后不得蓄奴。四是興辦教育,請先生,建學校,甚至還“以正音為潮人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推廣普通話。不可想象,從他貶潮州到再離潮而貶袁州,八個月就干了這四件事。我們且不說這事的大小,只說他那片誠心。我在祠內(nèi)仔細看著題刻碑文和有關(guān)資料。韓愈的確是個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來表現(xiàn),也正是這一點為我們留下了如日記一樣珍貴的史料。比如,除鱷之前,他先寫了一篇《祭鱷魚文》,這簡直就是一篇討鱷檄文。他說我受天子之命來守此土,而鱷魚悍然在這里爭食民畜,“與刺史亢拒,爭為長雄。刺史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他限鱷魚三日內(nèi)遠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盡殺乃止”!陰雨連綿不斷,他連寫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請求天晴。他說天啊,老這么下雨,稻不得熟,蠶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無辜的,請降福給他們。(“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無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韓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兩篇上表外,余皆是驅(qū)鱷祭天,請設(shè)鄉(xiāng)校,為民請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當其獲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時,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難能可貴了。一個人為文不說空話,為官不說假話,為政務(wù)求實績,這在封建時代難能可貴。應(yīng)該說韓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舉儒家旗幟,是個封建傳統(tǒng)思想道德的維護者。傳統(tǒng)這個東西有兩面性,當它面對革命新潮時,表現(xiàn)出一副可憎的頑固面孔。而當它面對逆流邪說時,又表現(xiàn)出撼山易撼傳統(tǒng)難的威嚴。韓愈也是這樣,他一方面反對宰相王叔文的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管理選擇模擬習題與答案
- 2025職場人都應(yīng)該掌握的合同法要點
- 鄉(xiāng)村特色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構(gòu)建協(xié)議
- 保理融資協(xié)議拓展閱讀年
- 多方協(xié)作機制協(xié)議
- 組織效能測試題及答案
- 紡織物料檢驗程序試題及答案
- 2025福建莆田市數(shù)字集團有限公司公開選聘11名專業(yè)人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廣西北海市城市開發(f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河南國控建設(shè)集團招聘工作人員5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嘉峪關(guān)】2025年甘肅嘉峪關(guān)市事業(yè)單位集中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50人(含教育系統(tǒng))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課件
- 青少年學法知識講座課件
- 2025阿里地區(qū)普蘭縣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 青年紀律教育課件:共青團紀律條例解讀與實踐
- 2025鄂爾多斯準格爾旗事業(yè)單位引進40名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yè)人才筆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解析
- 銀行領(lǐng)導力培養(yǎng)試題及答案
- 中醫(yī)養(yǎng)生館運營方案中醫(yī)養(yǎng)生館策劃書
- 醫(yī)療社工筆試題及答案
- 新時期統(tǒng)戰(zhàn)知識課件
- 小學生眼保健操視頻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