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試卷 含答案_第1頁
2021屆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試卷 含答案_第2頁
2021屆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試卷 含答案_第3頁
2021屆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試卷 含答案_第4頁
2021屆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試卷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高考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試卷

姓名:班級:考號:

1.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題。

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亮早孤,穴交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玄卒,亮

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偉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

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于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球暗寫誠,厚相結納。及魏武

帝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后,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時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求

援吳會。權既宿服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

勝克捷,江南悉平。后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

事。及備殂沒,嗣了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丁是外連東吳,內平南窺,立法施度,整理戎旅,

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

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騙虎視,包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

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

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yōu)于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杰,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

眾,未能有克。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

實。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

(節(jié)選自陳壽《三國志?蜀書三十五》)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偉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

B.亮身局八尺/少令群逸之才/英籍之器容/貌攝偉/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

C.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偉/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

D.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新之器/容貌甚偉/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父,指祖父兄弟的兒子,年長于父者為從伯,年幼于父者為從叔。

B.解帶,解開衣帶表示熟不拘禮;也指解韋帶去就任官職,文中指前者。

C.委質,卑幼往見尊長,呈獻禮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以表敬意,文中指投降。

D.南越,指秦末至西漢時期位于嶺南地區(qū)、由秦國將領趙佗所建立的國家。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諸葛亮身世坎坷,才能超群。諸葛亮很早失去父親,隨從父諸葛玄前去赴任,從父過世后在田中耕

種,自視甚高,劉備以為他才華非凡,請其出謀劃策。

B.諸葛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當劉備失勢之時,諸葛亮深謀遠慮,向孫吳求援,孫權佩服劉備,敬重

諸葛亮,決定派兵援助,幫助劉備攻取益州。

C.諸葛亮勤于政事,鞠躬盡瘁。劉備去世后,無論大事小事,他都親力親為,對外對內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紀律嚴明,賞罰兌現(xiàn),取得顯著效果。

D.諸葛亮志向遠大,受民愛戴。諸葛亮志向堅定,進要統(tǒng)一天下,退要震切海內,率眾兵到達武功后,

分兵屯田為久駐打下基礎,其秋病逝,百姓追思。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

②至于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先生名鼐,李姬傳,一字夢谷,世為桐城姚氏,端恪公文然元孫也。少家貧,體羸多病而嗜學。世父①范

學者稱姜塢先生,與同里方苧川、葉花南、劉海峰②善。諸子中獨愛先生,令受業(yè)苧川,尤喜親海峰。姜

塢嘗問其志,曰:"義理、考證、文章,缺一不可"。遂以經(jīng)學授先生,而別受古文法于海峰。

乾隆二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改和如主事。三十三年,充山東副考官,擢員外郎。逾年,充湖南副考

官。明年,分校會試,改擢刑部郎中。四庫館開,劉文定公、朱竹君學士咸薦先生,遂為纂修官。時非

翰林與纂修者八人,先生及程魚門、任幼植為尤著。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

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歸里后,主梅花、鐘山、紫陽、敬敷諸講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門為幸。與人言,終日不忤,

而不可以鄙私干;有來問,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雖學術與先生異趣者,見之皆親服。紀文達

撰《四庫書目錄》,頗詆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曜,神采秀越,澹榮利,有超世之志。王蘭泉稱

其藹然孝弟,有儒者氣象,而文名尤重天下。和碩禮恭親王鑫,遺教必得姚某為家傳。自望溪方氏以

文章稱海內,上接震川,推文家正軌,劉海峰繼之。論者謂:“望溪之文質恒以理勝,海峰以文勝,學或

不及,先生則理與文兼至?!比约┏牵适阑蚍Q“桐城派”。

嘉慶十五年,先生與陽湖趙公翼重赴鹿鳴筵③宴,詔加四品銜。二十年九月,卒于鐘山,年八十有五。著

《九經(jīng)說》十九卷、《老子章義》一卷、《莊子章義》十卷、《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古文辭類纂》四

十八卷、《今體詩鈔》十六卷諸書。先生主試及分校得士皆稱盛,錢御史澧、孔檢討廣森其最也。

(節(jié)選自《清先正事略選》卷一,有刪節(jié))

(注)①世父:伯父。②劉海峰:即劉大榴(kui),字才甫,號海峰。③鹿鳴筵:鄉(xiāng)試放榜次日,官方

備筵宴請新科舉人和考官等。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B.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C.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7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D.三十九年/書成/當議遷官/文正以御史薦/記名矣/會文正薨/先生乃乞養(yǎng)歸/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

A.字,古人有名有字,一般來說,名是池人稱呼時用,字自稱用,也供同輩或長輩稱用。

B.禮部,為六部之一,掌管國家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等事,長官稱為禮部尚書。

C.文正,謚號,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朝廷據(jù)其生平事跡給予的帶有評價性質的文字。

D.薨,指人病逝,用于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還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皇子公主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姚鼐幼時家境不好,卻很好學。他雖是端恪公的元孫,但他幼時家里已很貧困,又體弱多病,但依然

愛好讀書。

B.姚鼐富有學識,曾被破格任用。四庫館開設后,需要編修人員,他得到劉文正、朱竹君推薦,被破格

任用。

C.姚鼐文章成就突出,超越前輩。他少時師法方望溪、劉海峰古文之法,后又優(yōu)于他們,是桐城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

D.姚鼐樂于施教,長年耕耘在教壇。他回到家鄉(xiāng)后,幾十年間主持多個書院的講席,樂于提拔或薦推人

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諸子中獨愛先生,令受業(yè)苧川,尤喜親海峰。

②時非翰林與纂修者八人,先生及程魚門、任幼植為尤著。

(5)姚鼐是一代大儒,在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請作簡要歸納。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酈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根,例降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zhí)法清刻,自太傅孩引為書侍御史。

彪為仆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zhèn)東府長史。刺史于勁,順皇后父也,西討關

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于他境。后試守魯陽郡,道元崇勸學教。

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0”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

昌中為東荊州剌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蠻人詣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乃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

還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蕭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山道元持書、兼侍中、攝行臺尚書,節(jié)度諸軍,

依仆射李平故事。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及

選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悅啟靈太后,請全念身,有敕赦

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時雍州刺史蕭寶黃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元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黃慮道元圖

己,遣其行臺郎中郭子帙圍道元于陰盤驛亭。亭在岡下,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余丈不得水。

水盡力屈,賊遂逾墻而入。道元與其弟二子俱被害。道元瞋目叱賊,厲聲而死。寶黃猶遣斂其父子,殯

于長安城東。

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jīng)》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于世。

(選自《北史?酈道元傳》第十五)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王確的一項是()

A.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

B.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

C.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

D.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侯,古代的爵位,春秋時期按高低依次分成公、伯、侯、子、男五等。

B.掾,原為佐助的意思,后為副職官員或官署屬員的通稱。

C.詔,文中意為皇帝下詔令,詔是以皇帝的名義發(fā)布的各種命令、文告的總稱。

D.節(jié),旄節(jié),以竹為桿,上綴以牝牛尾,是使者出行的信物(即憑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酈道元執(zhí)法嚴厲。酈道元執(zhí)法嚴厲,破御史中尉李彪看中,李彪推薦將其從太傅掾任上調為書侍御

史;后來酈道元還因執(zhí)法嚴厲遭到蠻人的訴訟。

B.麻道兀受到賞識。順皇后的父親于勁任冀州刺史,領兵在關中作戰(zhàn),小在冀州任上,酈道兀雖身為冀

州鎮(zhèn)東府長史,卻管理冀州全州事務達三年之久。

C.麻道元主持正義。侍臣丘念利用自己是汝南王寵臣的身份,操縱州官選拔,酈道元把丘念抓起來,并

請求靈太后下達命令將丘念處死。

D.酈道元學問廣博。酈道元喜歡學習,遍覽奇異之書,撰著注釋《水經(jīng)》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有

《七聘》及其他各類文章行于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彪為仆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

②侍中、城陽王元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程易田詩序

[清]劉大槌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時,常思以澤及斯民為任。凡世所謂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徑

術,以故與措紳之士相背而趨,終無遇合。退而強學,棲遲山隴之間,雖非有苦,而亦未嘗有樂也。

年已晚暮,始為博士①于夥。博士之官,卑貧無勢,最為人所施窗。而夥歙鄰近,歙尤多英賢,敢行誼,

重交游,一時之名雋多依余以相為剌切,或抗論今時之務,注念生人之欣戚,慨然太息,相對而歌,蓋

余生平之樂,無以加于此矣。

程子易田,尤所稱著材宿彥,亦旦夕相從。其所為詩歌,擄詞樸直,而寄興深至,嘗謂其有陶潛之風。

易田畝信余,余亦甚重易田也。雖然,余老矣,今年年七十有三,將歸休于極陽江上,而易田年逾四

十,猶困于諸生②,家又貧,故里不足以自活,亦將糊其口于汝陰。念欲長與諸君子游處,不可得

矣。

居稽也,弦誦也,欣欣而忘其倦也,歡聚未幾離散隨之余于此其猶能獨樂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嘗有樂之人

徒以與諸君子游處而樂今復以聚之不常而不樂生焉?;貞洩毦訒r,雖無所樂,而亦非有不樂也;則是今

日之不樂,由前日之樂而來也。夫造物之亍人,安能使其長樂哉!因取易田之詩所謂“濠上吟③"者,反復

咀吟,益嘆其文章之占,與其人之心貌相稱。扁其板刻之,以與四方之知言者共讀焉,而余為序之如

此。

[注]①博士:學官名,掌經(jīng)學傳授之職。②諸生:生員,俗稱秀才。③濠上吟:語出《莊子?秋水》中

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辯”。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最為人所盛福賤簡:輕視,怠慢

B.歙尤多英賢,或行誼敦:厚道,誠懇

C.易田畝信余固:堅決,執(zhí)意

D.扁其板刻之屬:同“囑〃,叮囑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退而強學順風而呼

B.注念生人乏欣戚不知東方之既白

C.夫造物之宇人彼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

D.以與四方之知言者共讀寤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稟性和志趣與世俗不同,不認同世人所謂的投機取巧的成功之道,曾隱居修身,游息山野,生活

平淡。

B.作者直到年老時,才擔任卑微的博士之職,夥、歙兩地的許多英才賢士跟從作者學習,談論時事,慮

及民生,此乃作者平生之一大樂事。

C.作者既贊賞程易田所寫的詩歌語言樸實,寓意深遠;又深切同情程易田年過四十,仍不得志,且家庭

貧困,為了謀生,只能離鄉(xiāng)的境遇。

D.本文語淡情深,構思巧妙,圍繞“樂〃字展開,由“無樂〃到"有樂”再到"不樂”,即寫不遇之嘆、得友之

樂、離別之傷,自然流露出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思想。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歡聚未幾離散隨之余于此其猶能獨樂焉否邪夫以生平未嘗有樂之人徒以

與諸君子游處而樂今復以聚之不常而不樂生焉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凡世所謂巧取而捷得者,余皆不知其徑術,以故與措紳之士相背而趨,終無遇合。

②因取易田之詩所謂“濠上吟”者,反復咀吟,益嘆其文章之古,與其人之心貌相稱。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吊魏武帝文》序

陸機

元康八年,機始以臺郎出補著作,游乎秘閣,而見《魏武帝遺令》,忖然嘆息,傷懷者久之。

客曰:“夫始終者,乃物之大歸;死生者,性命之區(qū)域。是以臨喪殯而后悲,睹陳根而絕哭。今乃傷

心百年之際,興哀無情之地,意者無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識情之可無乎?”

機答之曰:“夫日食由乎交分,山崩起于朽壤,亦云數(shù)而己矣。然百姓怪焉者,豈不以資高明之質,而不

免卑濁之累;居常安之勢,而終嬰頃離之患故乎?夫以回天倒口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濟世夷難之

智,而受困魏闕之下。己而格乎上下者,藏于區(qū)區(qū)之木;光于四表者,翳乎葭爾之土。雄心摧于弱情,

壯圖終于哀志;長算屈于短日,遠跡頓于促路。嗚呼,豈特瞽史之異闕景,黔黎之怪頹岸乎?”

觀其顧命冢嗣,貽謀四子,然國之略既遠,隆家之訓亦弧。又云:“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小忿怒、大

過失,不當效也?!ㄉ坪酰_人之說言矣c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币蚱?。傷哉曩以天

下月任今以愛子托人同乎盡者無馀而得乎亡者無存然而婉變房悶之內綢繆家人之務則幾乎密與!又日:

“吾婕妤妓人,皆著銅爵臺。于臺堂上施八尺床,穗帳,朝晡上脯精之屬。月朝十五,輒向帳作妓。汝等

時時登銅爵臺,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所為,學作履困賣也。吾累官所得

綬,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榷M分焉。廣者可以勿求,存者可

以勿違。求與違,不其兩傷乎?悲夫!愛有大而必失,惡有甚而必得。智惠不能去其惡,威力不能全其

愛,故前識所不用心,而圣人罕言焉。若乃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閨房,亦賢俊之所宜廢乎?于是

遂憤懣而獻吊云爾。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亦云數(shù)而已矣天命

B.濟世夷難之智救助

C易.國之略既遠治理

D.學作履組賣也編織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游手秘閣飄飄中如遺世獨立

B.夫始終者,乃物之大歸會于會稽山陽之蘭亭

C.死生奢,性命之區(qū)域為國奢無使為積威之所劫

D.而不免卑濁之累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通過主客問答的方式來表達作者的觀點,先假定客人提出非議,作者再對客人的非議發(fā)表自己的

觀點。這一構思在蘇軾《赤壁賦》中也有運用。

B.本文在說理時通過“日食〃〃山崩”等自然現(xiàn)象巧設比喻,使說理形象易懂。行文時夾敘夾議,層層鋪

墊,邏輯性非常強。

C.文章第二段,客人提出非議,對作者批評曹操面對死亡的糊涂做法提出質疑,從而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然后再在下文回答客人的質疑。

D.作者認為“愛有大而必失,惡有甚而必得〃,英雄人物也不能擺脫這一生死規(guī)律,所以他對曹操死前的

寄情外物持批評態(tài)度。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傷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托人同乎盡者無馀而得乎亡者無存然而婉變

房區(qū)之內綢繆家人之務則幾乎密與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內。

②智惠不能去其惡,威力不能全其愛。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范文正公文集》敘

(宋)蘇軾

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窺

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

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

也?!睍r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

嘉佑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

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歐以國士待軾,日:恨子不

識范文正公。其后三年,過許,始識公之仲子今丞相堯夫。又六年,始見其叔彝叟京師。又十一年,遂

與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見如舊,且以公遺稿見屬為敘。又十三年,乃克為之。

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

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瀟,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手門下士之

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吠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搓幒?/p>

見高帝于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詢者。諸葛孔

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普操、孫權,規(guī)取劉璋,商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

試為之而幸其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

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甚王仁義禮樂忠信薨髓如饑遏之王次食欲教忘血丕鮑蚣

之愁蛔返遜其天性直丕役丕然紅星舁宿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箕誠,爭師尊之。

(鏈接)

仲淹內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

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泛愛樂善,士多出其門下,雖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聞者,

皆為嘆息。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慶二州之民與屬羌,皆畫像立生祠才之。及其卒也,羌以數(shù)百

人,哭之如父,齋三口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賜藥存問,既卒,嗟悼久之。又遺使就問其家,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

:節(jié)選自《宋史?范仲淹傳》)

(注)韓、范、富、歐陽: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皆北宋名臣。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琬的一項是()

A.彼三杰者,皆得從之瀟游:交往

B.漢中之言,無一酬者酬:報答

C.雖彝翰戲語弄翰:執(zhí)筆寫作

D.皆畫像立生祠事之事:祭祀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自托手門下士之末故燕王欲結宇君

B.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南取百越之地

C后蜀之資,以爭天下商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故天下信真誠失真所與,不知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

/然者

B.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

/然者

C.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

不然者

D.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干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

然者

(4)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范仲淹美好德行的一組是()

①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②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

③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④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⑤而好施予,置義莊里中,以贍族人⑥為政尚

忠厚,所至有恩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蘇軾小時候從《慶歷圣德詩》中知道了范仲淹等十一個人,鄉(xiāng)先生評價韓、范、富、歐陽四公為人杰,

蘇軾當時雖然未能全部明了,但是已經(jīng)在心中記住了他們。

B.蘇軾舉伊尹、太公、淮陰侯、諸葛孔明等人為例,是為了說明范仲淹像他們一樣,早就有輔佐君主致

天下太平的抱負,并且一以貫之,終身不易。

C.范仲淹母親在世時家中貧窮,范仲淹雖然后來做了官,但依然保持節(jié)儉,除非賓客來訪,否則不吃

肉。

D.所選兩段材料,傳文通過敘述介紹范仲淹其人其事,序文通過抒情議論表達蘇軾對?范仲淹的仰慕。

(6)杷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

②及其卒也,羌酋以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

(7)根據(jù)文意,分析作者"見屬為敘”而“不敢辭”的原因。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信用人。擢進士上笫,簽書淮南判官。舊制,族滿許獻文求試館職,安石獨否。再

調知鄒縣,起提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貸谷與民,出息以償,俾新陳相易,邑人便之。安石議論高

奇,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以為:“今天下之財力日以困窮,風俗日以衰壞,患在不法先

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ê蟀彩攪渌⒋?,大抵皆祖此書。明年,同修起居

注,辭之累日。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副曲,糾察在京刑獄。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韓、

呂二族為巨室,欲借以取重。乃深與韓絳、絳弟維及呂公著交。神宗在潁邸,維為記室,每講說見稱,

輒日:"此非維之說,維之友王安石之說也?!奔盀樘邮?,又薦自代。帝由是想見其人。登州婦人惡其

夫寢陋,夜以刃斫之,傷而不死。獄上,朝議皆當之死,安石獨援律辨證之朝二等論。帝從安石說,且

著為令。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諸役相繼并興,號為新法。由是賦斂愈重,

而天下騷然矣.明空藪觀姚勰因吐噩太松時姐史玉攵鯉安觸闔透放遣豳懿貨監(jiān)亙

郡守不以上聞者安石執(zhí)不下上元夕,從駕乘馬入宣德門,衛(wèi)士呵止之,策其馬。安石怒,上章請逮治。

御史蔡確言:“宿衛(wèi)之士,拱扈至尊而已,宰相下馬非其處,所應呵止。"帝卒為杖衛(wèi)士,斥內待,安石猶

不平c七年春,天下久旱,帝憂形于色,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謂帝曰:“安石亂天下?!钡垡嘁芍炝T

為觀文殿大學士。八年二月,復拜相。屢謝病求去,及子雪死,尤悲傷不堪,力請解幾務。啻宗立,加

司空C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傅。

:節(jié)選自《宋史?王安石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壬確的一項是()

A.明年春/京東河北有烈風之異民/大恐/帝批付中書/令省事安靜以應天變/放遣兩路募夫/責監(jiān)司郡守不以

上/聞者安石執(zhí)小下/

B.明年春/京東河北有烈風之異/民大恐/帝批付中書/令省事安靜以應天變/放遣兩路募夫/責監(jiān)司郡守不以

上聞者/安石執(zhí)不下/

C.明年春/京東河北有烈風之異民/大恐/帝批付中書/令省事安靜以應天變/放遣兩路募夫/責監(jiān)司郡守不以

上聞者/安石執(zhí)不下/

D.明年春/京東河北有烈風之異/民大恐/帝批付中書/令省事安靜以應天變/放遣兩路募夫/責監(jiān)司郡守不以

上/聞者安石執(zhí)不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臨川,是王安石的故鄉(xiāng),故他又叫“王臨川",其著述稱《臨川文集》。

B.秩,既可指官棒,也可指官階,文中"秩滿〃是指官吏被授予最高官職。

C.制誥,即詔令或詔救,是帝王發(fā)布的命令,其主管的官員稱“知制誥〃。

D.哲宗,即宋哲宗,“哲宗"是其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廟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積極作為,造福一方百姓。在擔任鄲縣知縣期間,他在修筑堤壩、疏浚陂塘之外,還把官倉的

糧食借貸給百姓,并用收到的利息替百姓還債。

B.王安石熱心改革,立志矯世易俗。他對于變革充滿激情,在上呈皇帝的萬言書中,力主通過效法先王

之政的精神來療救財力不濟、世風日下的頑疾。

C.王安石借重望族,英才上達天聽。在朝中并不知名的他,主動結交出身世家大族的韓絳、韓維等人,

并通過韓維的稱譽與舉薦,最終引起皇帝關注。

D.王安石恃寵而驕,違反宮禁律例。元宵節(jié)傍晚,跟隨圣駕進入宜德門,因未循例下馬而遭呵阻,他竟

要求懲辦執(zhí)法衛(wèi)士,執(zhí)法衛(wèi)士因而無辜受罰。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后安石當國,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書。

②獄上,朝議皆當之死,安石獨援律辨證之,減二等論。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張居翰,施展時為范陽軍監(jiān)軍,與節(jié)度使劉仁恭相善。天復中,大誅宦者,仁恭匿居翰大安山之北谿以

免。其后,梁兵攻仁恭,仁恭遣居翰從晉王攻梁潞州以牽其兵,晉遂取潞州,以居翰為昭義監(jiān)軍。莊宗

即位,與郭崇韜并為板窯使。莊宗滅梁而驕,宦官因以用事,郭崇韜又專任政,居翰默默,茍免而已。

魏王破蜀,王衍朝京師,行至秦川,而明宗軍變于魏。莊宗東征,慮衍有變,遣人馳詔魏王殺之。詔書

已印畫,而居翰發(fā)視之,詔書言“誅衍一行〃,居翰以謂殺降不祥,乃以詔傅柱,揩去“行〃字,改為一

“家〃。時蜀降人與衍俱東者千馀人,皆獲免。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成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史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

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己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血上列于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

起居飲食、前后左右之親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

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祀,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

為患也一患已深而覺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

圣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

嗚呼!人情處安樂,自非圣哲,不能久而無驕怠?;?、女之禍非一日,必伺人之驕怠而浸入之。明宗非

佚君,而猶若此者,蓋其在位差久也。其余多武人崛起,及其嗣續(xù),世數(shù)短而年不永,故宦者莫暇施

為一其為大害者,略可見矣。獨承業(yè)之論,偉然可愛,而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意字之于人也,茍有善

焉,無所不取。吾于斯二人者,有所取焉。取其善而戒其惡,所謂“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也。

(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宦者傳第二十六》)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壬確的一項是()

A.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

心/贊人主必信而親之/

B.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

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

C.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

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

D.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

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昭宗,為唐朝末期皇帝李曄的謚號。溢號是指人死之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跡而為之所立的稱號。

B.樞密使,古代官名,始置于唐后期,后代歷有沿革,一般負責軍國要政,擔任此職者多為文官。

C.碩士,古代則指碩學之士,其表現(xiàn)為品節(jié)高尚、學問淵博。現(xiàn)指介于學士及博士間的一種學位。

D.君子,可指有道德的人。文中“君子”與《詩經(jīng)》“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之意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居翰與友交結頗得人心。他與劉仁恭交情甚厚,朝廷捕殺宦官,幸得劉仁恭周密安排,方躲過厄

運。

B.張居翰隨人俯仰十分低調。他雖然備位樞密使,實則終日默默,才得以保全性命,未遭郭崇韜迫害。

C.張居翰急中生智善耀千古。他挺身而出將詔書的“行〃改為“家”,使蜀百官及衍仆役千余人獲免。

D.張居翰身為宦官猶有可取?;鹿俸团窃斐蔀牡湹牡湺耍虼藲W陽修認為看人應“愛而知其惡〃。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闞,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

②其余多武人崛起,及其嗣續(xù),世數(shù)短而年不永,故宦者莫暇施為。

(5)宦者亂人之國,自古并不鮮見。作為君主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避免宦官為害朝政?請結合文本簡要

概括C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薛侃,字尚謙,揭陽人。性至孝,正德十二年成誑工,即以侍養(yǎng)歸。師王守仁于贛州,歸語兄助教

俊??〈笙玻嗜鹤又蹲阪z等往學焉。自是王氏學盛行于嶺南。世宗立,侃授行人。母訃,殞絕,五日

始食粥。嘉靖七年起故官。聞守仁卒,偕歐陽德輩為位,朝夕哭。時方議文廟祀典,侃請祀陸九淵、陳

獻章c九淵得報允。己,進司正。十年秋疏言:“祖宗分封子弟,必留一人京師司香,有事居守,或代行

祭饗c列圣相承,莫之或改。至正德初,逆瑾懷貳,始令就封。乞稽舊典,擇親藩賢者居京師,慎選正

人輔導,以待他日皇嗣之生,此宗社大計?!ǖ鄯狡硭?,諱言之,震怒,立下獄廷鞫,究交通主使者。南

海彭澤為擊新郎,無行。因議禮附張孚敬,遂與為腹心。后廷察被黜,孚敬奏留之,至太常卿。侃以疏

草示澤。澤與侃及少詹事夏言同年生,而言是時數(shù)忤孚敬。澤默計儲副事觸帝諱,必興大獄,誣言同謀

可禍也,紿侃稿示孚敬,因報侃曰:“張公甚稱善,此國家大事,當從中贊之?!迸c為期,趣之上。孚敬乃

先錄侃稿以進,謂出于言,請勿先發(fā)以待疏至。帝許之。侃猶豫,澤頻趣之乃上。拷掠備至,侃獨自

承,累日獄不具。澤挑使引言,侃嗔目曰:“疏,我自具。趣我上者,爾也。爾謂張少傅許助之,言何

盥"給事中孫應奎、曹汴揖孚敬避。孚敬怒。應奎等疏聞,詔并下言、應奎、汴詔獄,命郭勛、翟塞及

司禮中官會廷臣再鞠,具得。帝乃釋言等,出孚敬密疏二示廷臣,斥其伎罔,令我在。侃為民,澤戍大

同。侃至路河遇圣壽節(jié)焚香叩祝甚謹或報參政項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圣者喬日必薛中離也跡之果然中

離者且自號也歸家益力學,從游者百余人。

(節(jié)選自《明史?薛侃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保至潞河/遇圣壽節(jié)焚香/叩祝甚謹/或報參政項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圣者/喬曰/必薛中離也/跡之/果

然/中離者/侃自號也/

B.侃至潞河/遇圣壽節(jié)/焚香叩祝甚謹/或報參政項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圣者7喬曰/必薛中離也/跡之/果

然/中離者/侃自號也/

C.侃至潞河/遇圣壽節(jié)/焚香叩祝甚謹/或報參政/項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圣者/喬曰/必薛中離也/跡之/

果然中離者/侃自號也/

D.促至潞河/遇圣壽節(jié)焚香/叩祝甚謹/或報參政/項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圣者/喬曰/必薛中離也/跡之/

果然中離者/侃自號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在省城舉行的鄉(xiāng)試的考試者,稱為進士。

B.文廟,紀念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先圣先賢的廟宇,又稱孔廟,夫子廟等。

C.吏部,官署名稱,掌管文官的任免、升降、調動等事務,長官為吏部尚書。

D.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致仕〃。致仕的制度,源于周代,形成于漢朝。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侃生性至孝,悲悼長輩。薛侃及第之后便歸鄉(xiāng)侍養(yǎng),母親去世,他當下昏倒,五日后才開始飲食。

聽說師父王守仁死了,就與他人一起立牌位,早晚哭悼。

B.薛侃心憂國家,上疏直言。他建議作兩手準備,選擇血緣關系近的藩王中的賢德之人,留在京城,并

選攔端正的人輔助教導,等待太子降生。

C.薛侃敢于擔當,拒害夏言。薛侃上疏之事被少傅張孚敬利用,刑訊鞭打,可薛侃獨自承受,當面斥責

張孚敬,為夏言辯白,最終薛侃被貶邊地。

D.薛侃忠君愛國,致力講學。他被貶為平民后,私下仍會祝愿皇帝健康長壽;他早年師王守仁,在嶺南

推廣王學,晚年歸家仍堅持講學。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帝方祈嗣,諱言之,震怒,立下獄廷鞫,究交通主使者。

②疏,我自具。趣我上者,爾也。爾謂張少傅許助之,言何豫?

(5)彭澤為什么要陷害夏言?請簡要說明。

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淮陰侯韓信者,由南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

項羽,羽以為郎中。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走歸漢。信與張耳以兵數(shù)萬,欲東下

井隆擊趙。趙王、成安君陳余聚兵井險口。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今井

隆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shù)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后。愿定木假臣奇兵三萬人,從問道絕

其輜重;足下堅營勿與戰(zhàn)。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于我木?!背砂簿7Q義兵不用詐謀奇計,不聽廣

武君策。韓信使人間視,知其不用,乃不引兵遂下。未至井隆口三十里,止舍。夜半傳發(fā),選輕騎二千

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草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

幟。"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豐宜,信鼓行出井除口,趙開壁擊之。于是

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

則弊趙璧置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壬趙3颯璧置漢赤幟縣遂迅遁庭于是漢兵夾擊,大破虜趙軍,斬成安君

泯水上,禽趙王歇。信乃令軍中毋殺廣武君。于是有縛廣武君而致戲下者,信乃解其縛,東鄉(xiāng)坐,西鄉(xiāng)

對,師事之。諸將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然竟以勝,

此何術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諸將皆服

曰:“善。非臣所及也。"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候列傳》)

(1)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王確的一項是()

A.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見壁皆漢赤幟/兵遂亂/

遁走/

B.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見壁皆漢赤幟/兵遂亂/

遁走/

C.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見壁皆漢赤幟/兵遂亂/

遁走/

D.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幟二千/趙軍見壁皆漢赤幟/兵遂亂/

遁走/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把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叫陰,水南111北為陰,淮陰,指淮河的南岸區(qū)域。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謙詞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將、不才、足下等。

C.戲下謂在主帥的旌麾之下,引申為部下;戲,同“麾〃,這里是代指軍營。

D.古人把夜半后的三個階段分別稱為雞鳴、昧旦、平旦,平旦指天亮的時間。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信貧而無行,參軍后未被重用。平民時,他生活貧困,沒有操行;參軍后,他在項梁項羽手下皆默

默無聞,未被重用,最后投奔劉邦。

B.韓信料事如神,設計謀偷襲趙軍。井隘口一戰(zhàn),他篤定趙軍會中計,便趁其傾巢出兵時,派出事先埋

伏的兩千奇兵,一舉占領趙軍營地。

C.韓信膽略過人,諸將領都很信服。他巧妙運用兵法,背水布陣,激發(fā)士氣,使士兵們奮起反擊,大獲

全勝,大家都心服口服,自愧不如。

D.韓信愛惜人才,特意赦免廣武君"他認為廣武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傳令軍中將士活捉廣武君,后

來,又親自為其解開綁繩并拜為軍師。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韓信使人間視,知其不用,乃敢引兵遂下。

②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然竟以勝,此何術也?〃

(5)在面對韓信陳余大軍壓境之際,廣武君向成安君提出了怎樣的建議?

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何陋軒記

(明)王守仁

①昔孔子欲居亢黃,人以為陋??鬃釉唬?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

外,于今為要綏,而習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

之,求其所謂甚隅者而莫得。獨其結題鳥言山棲軾服,無杯套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縛,然此猶淳龐質

素之遺焉。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夫為憎面背,亂白黝丹,浚奸窮黠,外良

而中螫,諸夏蓋不免焉;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魯掖,折旋矩矮,將無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

言惡詈,直情率遂,則有矣。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謂然也。

②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郁也;遷于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龍場之民,老稚

F來視予,喜不予陋,益孚比。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謂予之樂之也,相與戊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

居予,予囚而翳之以檜竹府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道之道略縣學士之來游指亦描覆而

集。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③嗟夫!曲宜之盛,其典章禮樂,歷圣修而傳之,夷不能有也,則謂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專法令,

搜抉鉤繁之術窮,而狡匿語詐,無所不至,渾樸盡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

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為欲居也歟?雖然,典章文物,則亦胡可以無講?今夷之

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不中不節(jié),卒未免于陋之名,則亦不講于是耳。然此無損于其質也。誠

有看?而居焉,其化之也蓋易。而予非其人也,記之以俟來者。

(注)龍場,在今貴州修文縣。當時作者謫龍場驛丞。要綏,指邊遠地區(qū)。結題:指少數(shù)民族結發(fā)于額的

裝束c軾服:羊皮作衣服。甫:章甫,古代的禮帽。掖:衣袖。折旋矩矮:遵守規(guī)則法度。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子因而翳之以檜竹/蔚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畸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

B.予因而翳之/以檜竹前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略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

C.予因而翳之以檜竹/荷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咯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

D.予因而翳之/以檜竹前之/以卉藥列堂階/辦室奧琴/編圖史/講誦游適之道/略具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九夷:先秦時北部民族泛稱?!熬拧ú⒎蔷唧w數(shù)目,只表示眾多之義。后泛稱少數(shù)民族。

B.軒裳:古代卿大夫所乘坐的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裳,指帷裳,車旁的布幔。

C.諸夏: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各個諸侯國。后泛指中原地區(qū),中國。

D.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地位的崇高。后“君子”被賦予道德的含義。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被貶到當時的邊窮地區(qū)貴州龍場當驛丞,條件艱苦,甚至連住處也沒有。當?shù)厝苏J為他沒法待下

去,但他還是扎下了根,借孔子之語命名住所,感到生活安寧而快樂。

B.我們耳熟能詳?shù)摹堵毅憽肺墓P之空靈飄逸,從居住環(huán)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體現(xiàn)陋室不陋;

而本文內涵沉雄大度,層層推進,說理深入:二者主旨迥異。

C.本文并非簡單描述貶所環(huán)境差,條件苦,而是講述了當?shù)厝穗m性情粗野,卻醇厚質樸,更易接受圣學

教化。至于說自己無力擔此重任,需要等待君子來,這是自謙。

D.作者寫作目的有四:伸張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觀點,期待品德高尚的人來夷地教化百姓,贊揚少數(shù)

民族人民直率坦誠、樂于助人的品性,表達安貧樂道的人生態(tài)度。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

②龍場之民,老稚口來視予,喜不予陋,益孚比。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郭崇韜,代州雁門人也,為河東敢分他。莊宗即位,拜崇韜兵部尚書、樞密使。莊宗已斑,遂立劉氏

為皇后。崇韜累表自陳,請依唐舊制,還樞密使于內臣,而并辭鎮(zhèn)陽。優(yōu)詔不允。崇韜又曰:“臣從陛下

軍朝城,定計破梁,陛下?lián)岢急扯s曰:‘事了,與卿一鎮(zhèn)。'今天下一家,俊賢并進,臣憊矣,愿乞身如

約。"莊宗召崇韜謂曰:“朝城之約,許卿一鎮(zhèn),不許卿去。欲舍朕,安之乎?〃崇韜因建天下利害二十五

事,施行之。明年征蜀,議擇大將。時明宗為總管,當行。而崇韜以讒見危,思立大功為自安之計,乃

日契丹為思北邊非總管不可御魏王繼送國之儲副而大功未立且親王為元帥唐故事也莊宗曰:"繼岌,小

子,豈任大事?必為我擇其副?!俺珥w未及言,莊宗曰:"吾得之矣,無以易卿也?!蹦艘岳^岌為西南面行

營都統(tǒng),崇韜為招討使,軍政皆決崇韜。崇韜素嫉宦官,嘗謂繼岌曰:“王有破蜀功,師旋,必為太子,

俟主上千秋萬歲后,當盡去宦官,至于扇馬,亦不可騎?!崩顝囊u等見崇韜專任軍事,心已不平,及聞此

言,遂皆切齒,思有以圖之。莊宗聞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勞軍,崇韜不郊迎,延嗣大怒,因與從襲等共

構之c延嗣還,上蜀簿,得兵三十萬,馬九千五百匹,兵器七百萬,糧二百五十三萬石,錢一百九十二

萬緡,金銀二十二萬兩,珠玉犀象二萬,文錦綾羅五十萬匹。莊宗日:“人言蜀天下之富國也,所得止于

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寶貨皆入崇韜,且誣其有異志,將危魏王。莊宗怒,遣宦官馬彥珪至蜀,視崇韜去

就。彥珪以告劉皇后,劉皇后教彥珪除鉗魏王殺之。崇韜有子五人,其二從死于蜀,余皆見殺。其破蜀

所得,皆嘉布。

明宗即位,詔許歸葬,以其太原故宅賜其二孫。

(節(jié)選自《新五代史?唐臣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壬確的一項是()

A.契丹為患/北邊非總管不可御/魏王繼岌/國之儲副/而大功未立/且親王為元帥/唐故事也/

B.契丹為患/北邊非總管不可御/魏王繼岌/國之儲副/而大功未/立且親王為元帥/唐故事也/

C.契丹為患北邊/非總管不可御/魏王繼岌/國之儲副/而大功未/立且親王為元帥/唐故事也/

D.契丹為忠北邊/非總管不可御/魏王繼漫/國之儲副/而大功未立/且親王為元帥/唐故事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教練使,唐朝時期主要掌管教習士兵的武官,屬于節(jié)度使下屬職位。

B.郊指郊祭,為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動,冬至祭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

C.矯詔指詐稱帝王的詔書,或偽造、假托、假傳刑部的命令。文中指前者。

D.籍沒指登記財物加以沒收,也就是罰沒家產(chǎn)人官,是一種較重的處罰。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郭崇韜善于理政,頗受皇帝賞識。郭崇韜跟從皇帝立下戰(zhàn)功,想辭去官職,卻不被允許;他所陳述關

系天下利害的事都被皇帝采納了。

B.郭崇韜擅長治軍,屢任重要軍職。唐莊宗即位以后,郭崇韜擔任了兵部尚書;后來又出任招討使,軍

政方面的大事都由郭崇韜來決定。

C.郭崇韜軍功卓著,受到莊宗猜忌。郭崇韜破蜀立下大功,行為不收斂,惹怒唐莊宗;唐莊宗派宦官馬

彥珪到蜀地監(jiān)視郭崇韜的動向。

D.郭崇韜遭受誣陷,引來殺身之禍。郭崇韜曾因受到誣告而處境危險,后來又因未去郊外迎接前來慰勞

的宦官向延嗣,最終被陷害致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崇韜累表自陳,清依唐舊制,還樞密使于內臣,而并辭鎮(zhèn)陽。

②李從襲等見崇韜專任軍事,心已不平,及聞此言,遂皆切齒,思有以圖之。

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溫仲舒,字秉陽,河南人。太平興國二年,舉進士。端拱初,拜右正言、判戶部憑由司。三年,拜工部

郎中、樞密直學士,知三班院。秋,彗星見,召對喇盛,仲舒以為“國家平太原以來,燕、代之交,

城守年深,殺傷剽掠,彼此選見。大河以北,農桑廢業(yè),戶口減耗。凋弊之余,極力奉邊。丁壯備徭,

老弱供賦。遺廬壞堵,不亡即死。邪人媚上,猶云樂輸。加以兵卒踐更,行者辛苦,居者怨曠。愿推恩

宥,以綏民庶"。太宗嘉納之,遂赦河北c淳化四年,知秦州。先是,俗雜羌、戎,有兩馬家、朵藏、梟

波等部,唐末以來,居于渭河之南,大洛、小洛門碧,多產(chǎn)良木,為其所據(jù).歲調卒采伐給京師必以貨

假道壬花戶然不免鑲金甚至殺掠為平民患仲舒至部兵歷按諸皆其直酉以威信諸部獻地內屬既而悉徙其部

落于渭北,立堡省以限之。民感其惠,為畫像祠之。會內侍藍繼宗使秦州還,言得地甚利。乃召仲舒,

拜戶部侍郎,尋參知政事。二碧后為內地,歲獲巨木之利。咸平初,拜禮部尚書,罷政,出知河陽。逾

年,知開封府。以京府務劇求罷,遂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尋遷刑部尚書。景譙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門

重鎮(zhèn)須大臣鎮(zhèn)撫,非張齊賢、溫仲舒不可,令宰相諭旨,皆不愿往。未幾,復知審官院。大中祥符中,

進秩戶部尚書。三年,川昭文館大學士,命下,卒,年六十七。贈左仆射,謚恭肅。仲舒敏于應務,少

與呂蒙正契厚,又同替嗡。仲舒黜廢累年,蒙正居中書,極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論薄之。

自為正言至貳樞密,皆與寇準同進,時人謂之“溫寇。子嗣宗、嗣良、嗣先、嗣立。仲舒既卒,帝憫其孤

弱,并祿以官。

:節(jié)選自《宋史?溫仲舒?zhèn)鳌罚?/p>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多調卒采伐給/京師必以寬假道于羌戶/然不免攘奪/甚殺掠為平民患/仲舒至部/兵歷按諸碧/渝其酋以威

信諸部獻地內屬/

B.歲調卒采伐給京師/必以覺假道于羌戶/然不免攘奪/甚至殺掠/為平民患/仲舒至/部兵歷按諸碧/諭其酋

以威信/諸部獻地內屬/

C.歲調卒采伐給/京師必以優(yōu)假道于羌戶/然不免攘奪/甚至殺掠/為平民患/仲舒至/部兵歷按諸皆諭其/酋

以威信/諸部獻地內屬/

D.歲調卒采伐給京師/必以覺假道于羌戶/然不免搜奪/甚至殺掠/為平民患/仲舒至部/兵歷按諸若諭其/酋

以威信/諸部獻地內屬/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判,可以指對獄訟的審理和判決,又可以指以高官兼較低職位的官,在文中則指前者。

B.別殿,正殿以外的殿堂。它不是宮殿里位置處于正中的主要殿宇。

C.戶部是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為掌管戶籍財經(jīng)的機關。

D.登第,可指科舉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第,科舉考試錄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溫仲舒政績顯著,頗受皇帝信賴。他雖被罷免了開封府長官的職位,但并州淪陷后,皇上仍認為北門

重鎮(zhèn)非張齊賢、溫仲舒不能鎮(zhèn)撫。

B.溫仲舒治理有方,深得百姓愛戴。他在秦州知州任上,采取措施限制當?shù)馗魃贁?shù)民族部落的活動范

圍,有利于百姓生活的安寧及國家利益。

C.溫仲舒進言推恩,得到皇帝采納。他針對國家出現(xiàn)的農桑業(yè)廢弛等問題,提出了推加恩澤撫慰百姓的

建議,太宗贊許并采納了該建議。

D.溫仲舒屢居要職,身后深享哀榮。他曾官拜禮部尚書御史中丞、刑部尚書、戶部尚書、樞密副使等

職,他兒子也因他被錄用為官員。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丁壯備徭,老弱供賦。遺廬壞培,不亡即死。

②仲舒既卒,帝憫其孤弱,并祿以官。

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湯顯祖,字若士,臨川人。少善屬文,有時名。張居正欲其子及第,羅海內名士以張之。聞顯祖及沈懋

學名,命諸子延致。顯祖謝弗往,懋學遂與居正子嗣修偕及第。顯祖至方由十一年始成進士。授南京太

常何工,就遷禮前主事。十八年,帝以星變嚴責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顯祖上言曰:"言官豈盡不

肖,蓋陛下威福之柄港為輔臣所竊,故言官向背之情,亦為默移。御史丁此呂首發(fā)科場欺蔽,申時行屬

楊巍劾去之。御史萬國欽極論封疆欺蔽,時行諷同官許國遠謫之。一言相侵,無不由之于外。于是無恥

之徒,但知自結于執(zhí)政。所得爵祿,直以為執(zhí)政與之??v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貴矣。給事中楊

文舉奉詔理荒政,征賄巨萬。抵杭,日宴西湖,鬻獄市薦以漁厚利。給事中胡汝寧攻擊饒伸,不過權門

鷹犬,以其私人,猥見任用。夫陛下方責言官欺蔽,而輔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謂陛下可惜者四:

朝廷以爵祿植善類,今直為私門蔓桃李,是爵祿可惜也。群臣風靡,罔識廉恥,是人才可惜也。輔臣不

越例予人富貴,不見為恩,是成憲可惜也u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張居正剛而多欲,以群私

人,囂然壞之;后十年之政,時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壞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舉、汝

寧,誠諭輔臣,省愆悔過。"帝怒,謫徐聞典史。稍遷遂昌知縣。二十六年,上計京師,投劾歸。又明年

大計,主者議黜之。李維禎為監(jiān)司,力爭不得,竟奪官。家居二十年卒。顯祖意氣慷慨,善李化龍、李

三才、梅國楨。后皆通顯有建豎,而顯祖蹭蹬窮老。三才督漕淮上,遣書迎之,謝不往。顯祖建言之明

年,福建金事李館奉表入都,列時行十罪,語侵王錫爵。宣惟錫最敢盜睢姻魂貪戾搬近以謝天工

帝怒削其籍甫兩月時行亦罷。

:節(jié)選自《明史?湯顯祖?zhèn)鳌罚?/p>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言惟錫爵敢恣睢故/時行益貪戾/請并斥/以謝天下/帝怒/削其籍/甫兩月/時行亦罷

B.言惟錫爵敢恣睢故/時行益貪戾/請并斥以謝天下/帝怒/削其籍甫兩月/時行亦罷

C.言惟錫爵敢恣睢/故時行益貪戾/請并斥以謝天下/帝怒/削其籍/甫兩月/時行亦罷

D.言惟錫爵敢恣睢/故時行益貪戾/請并斥/以謝天下/帝怒/削其籍甫兩月/時行亦罷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歷,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帝王年號紀

年法是我國古代紀年法之一。

B.博士,古代學官名。六國時有博士,秦因之。漢武帝設置五經(jīng)博上,唐有太學博士、算學博士等,皆

教授官。明清仍繼之,稍有不同。

C.禮部,中國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為中央行政機構六部之一,掌管五禮之儀制及學校貢

舉之法等。

D.出,被調出京城任官職。古代任免或調任官職的詞語有很多,本文的黜、奪、罷與致仕、致事、致政

等表示免官。乞骸骨、乞歸等表示辭官退休。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湯顯祖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張居正非常想招致當時有名氣的湯顯祖陪其子讀書。

B.湯顯祖認為那些無恥之人,只知道與那些主持政事的人勾結,所得到的爵位俸祿,也只認為是主持政

事的人給的。

C.湯顯祖認為不論是張居正還是申時行任宰相,都沒有盡職,致使圣政可惜。

D.聽了湯顯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時行發(fā)配到徐聞任典史,后又調任遂昌任知縣。

(4)把文中畫橫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