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帶解析_第1頁
22.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帶解析_第2頁
22.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帶解析_第3頁
22.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帶解析_第4頁
22.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帶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下學期階段測試初一生物試題一、選擇題1.有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都裝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服用,以避免對胃產生刺激。原因是()A.為了服藥方便,便于吞咽B.為了讓藥物在胃中慢慢滲透出來,減輕突然刺激C.胃對膠囊不起消化作用,膠囊可以順利經胃進入小腸D.以上幾點都不對【答案】C【解析】【分析】人體各段消化道對食物中含有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據此答題。【詳解】胃液內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質初步消化為多肽。膠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因此將對胃有較大刺激性的藥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膠囊會完好的進入小腸,膠囊在小腸內被消化液分解消化,這樣可以減少對胃的刺激,起到保護胃的作用。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熟記食物的消化過程。2.如圖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細胞①的數(shù)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B.細胞②能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C.細胞③因富含血紅蛋白而呈紅色D.細胞①和③都不能用來做DNA親子鑒定【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構成,血細胞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驹斀狻緼.②白細胞個體最大,有細胞核,數(shù)量最多,能夠吞噬病菌和防御保護作用,所以細胞②白細胞的數(shù)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故A錯誤。B.③為血小板,無細胞核,血小板個體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故B錯誤。C.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富含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氣含量高的地方,與氧氣容易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與氧氣容易分離,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所以①紅細胞因富含血紅蛋白而血液呈紅色,故C錯誤。D.細胞核內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染色體,包括蛋白質和DNA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所以細胞①紅細胞和③血小板都不能用來做DNA親子鑒定,因為都無細胞核,故D正確。故選D?!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血液的組成和功能。3.眾所周知,如果沒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幾周;如果沒有空氣,人可能連幾分鐘都無法生存.人進行呼吸時,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氣體相比,其變化是()①溫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氣含量增加④氮氣含量減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試題分析:人體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外界環(huán)境中的氣體)主要成分如表:氣體成分環(huán)境中的氣體(%)呼出的氣體(%)氮氣7878氧氣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氣體0.90.9【詳解】①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轉化為熱能,所以呼出的氣體溫度升高,故①正確;②人進行呼吸作用時,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有水產生,因此呼出的氣體水分增加,故②正確;③吸入的氧要提供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因此氧含量減少,故③錯誤;④人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但是氮氣含量基本不變,故④錯誤;⑤人進行呼吸作用時,有機物在氧氣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產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⑤正確.因此,①②⑤敘述正確。故選C。【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知道吸入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相比成分的變化。4.下列有關血管的敘述正確的是A.動脈的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流速度快B.靜脈的管內有靜脈瓣,動脈的管內有動脈瓣C.毛細血管內紅細胞快速、單行通過D.無償獻血或病人打“點滴”時,針頭刺入動脈【答案】A【解析】【詳解】試題分析:人體內的血管有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動脈是運血出心臟的血管,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最快,分布位置較深,呈噴射狀,在近心端止血。靜脈是運血回心臟的血管,管腔最大,管壁薄,彈性小,血流速度較慢,分布位置較淺,血流速度慢,在遠心端止血,靜脈內有靜脈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臨床是輸液即是靜脈血管。毛細血管數(shù)量多,分布最廣,管壁最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管腔最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慢慢滲透,壓迫止血即可。故選A?!究键c定位】本題考查血管的結構特點,難度中等,屬于理解層次。5.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下列哪些結構到達視網膜?A.瞳孔、角膜、晶狀體、玻璃體 B.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C.瞳孔、角膜、玻璃體、晶狀體 D.角膜、瞳孔、玻璃體、晶狀體【答案】B【解析】【分析】視覺的形成過程: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神經→視覺中樞→視覺?!驹斀狻客饨缥矬w反射光線,依次經過眼球的角膜、瞳孔。經過晶狀體、玻璃體的折射,落在視網膜上形成物像,并將該信息轉變成神經沖動,通過視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形成視覺。因此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到達視網膜。故選B。6.人體能通過感覺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要看清遠處的交通標志,需調節(jié)眼球內玻璃體的曲度B.近視眼可以佩戴凸透鏡加以矯正C.當人從明亮處到暗處時瞳孔會縮小D.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答案】D【解析】【分析】近視、遠視形成的原因及矯正方法;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驹斀狻恳曈X的形成過程: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神經→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視覺。聽覺的形成過程:外界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聽覺神經→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聽覺。近視眼:如果晶狀體的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遠處物體反射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導致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近視眼.近視眼戴凹透鏡加以矯正。當我們剛看了近處的物體再看遠處物體時,為了使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上,則眼睛的晶狀體變薄,并對光線的折射能力變弱,如果晶狀體的調節(jié)后還看不清遠處物體時,此時形成的物像就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此需要通過晶狀體來調節(jié),A錯誤。近視眼的晶狀體變厚,會聚能力增強,晶狀體的凸度過大,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要看清遠處的物體需要戴凹透鏡進行矯正.而遠視眼的晶狀體變薄,會聚能力減弱,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要看清近處的物體需要戴凸透鏡進行矯正,B錯誤。光線由亮變暗,瞳孔擴大,光線由暗變亮,瞳孔縮小.因此當人從暗處進入明處時瞳孔會變小而不是會變大,C錯誤。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感受振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所以人的聽覺感受器位于耳蝸,D正確。故選D?!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視覺、聽覺的形成、近視眼的成因和成像特點。7.右圖為消化系統(tǒng)的部分結構,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1是膽囊,貯存的膽汁能乳化脂肪B.2是小腸,它的內表面有許多皺襞C.3是肝臟,屬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D.5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島素【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圖中的3是肝臟,屬于壁外腺,分泌的膽汁貯存在1膽囊中,通過4膽管輸送到小腸內參與物質的消化,膽汁中不含消化酶,對脂肪有乳化作用為脂肪微粒,在小腸內胰脂酶和腸液中酶進一步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被小腸吸收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小腸細長,有皺襞,絨毛,增加了消化食物的面積,小腸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面積;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沒有胰島素,含有多種消化酶。故選D?!究键c定位】本題考查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難度一般,屬于理解內容。8.圖曲線表示人體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其中H為上肢動脈。下列能表示該圖含義的正確組合是()①A曲線代表氧氣在血液中的變化②A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變化③B曲線代表氧氣在血液中的變化④B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變化⑤J表示上肢毛細血管⑥I表示上肢毛細血管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答案】B【解析】【分析】(1)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間有瓣膜,稱為房室瓣,朝向心室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動脈、右心室和肺動脈之間有動脈瓣,朝動脈開,保證了血液只能從心室流向動脈,防止血液倒流。(2)肺循環(huán)的路線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3)圖中,H為上肢動脈,則I表示上肢毛細血管,J表示上肢靜脈血管。【詳解】血液循環(huán)路線如圖所示:。兩圖對照可知,血液流經上肢組織細胞時,血液中的氧氣進入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經組織細胞時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因此其中H為上肢動脈。則該圖含義是①A曲線代表氧氣在血液中的變化、④B曲線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變化、⑥I表示上肢毛細血管,而⑤J表示上肢靜脈血管而不是毛細血管。故選B?!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血液變化以及正確識圖。9.2018年3月14日,患有“漸凍癥”的杰出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去世?!皾u凍癥”是由于傳出神經元受損引起的。在一個以肌肉為效應器的反射弧中,假如傳出神經受損,其它結構正常,當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將會()A.有感覺但不能運動 B.失去感覺但能運動C.既有感覺又能運動 D.失去感覺同時不能運動【答案】A【解析】神經沖動是沿著反射弧傳遞的,反射弧的結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漸凍癥”患者的傳出神經受損,因此感受器接收不到信號故沒有反應,神經中樞能接受到神經沖動,并將其傳遞到大腦,產生感覺,因此,患者有感覺但不能運動。故選A。10.如表中的甲、乙、丙代表從腎臟不同部位抽取的液體,其中乙代表()主要成分甲乙丙蛋白質7.000.000.02葡萄糖0.100.000.10尿素0.032.000.03無機鹽0.751.280.75A.血漿 B.尿液 C.原尿 D.血液【答案】B【解析】【分析】血漿、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的比較如表:(單位:克/100毫升)水蛋白質葡萄胎尿素尿酸無機鹽血漿9380.10.030.0040.9原尿9700.10.030.0040.9尿液95001.80.0051.5由上表可以判斷甲是血漿,乙是尿液,丙是原尿?!驹斀狻勘砀裰袠悠芬抑胁缓衅咸烟呛偷鞍踪|,因此樣品乙是尿液,抽取樣品丙的腎單位結構部位為腎小管?!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尿的形成過程、血漿、原尿、尿液的區(qū)別以及正確識圖。11.消化道吸收的水分運輸?shù)侥I臟排出體外,不需經過的部位是()A.腎動脈 B.腎靜脈C.下腔靜脈 D.右心房【答案】B【解析】【分析】營養(yǎng)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過程叫做吸收。人喝進體內的水被消化道吸收后進入了血液循環(huán),隨血液循環(huán)流至腎臟的一部分水可能隨尿液排出了體外。【詳解】人喝進體內的水在消化道處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隨血液循環(huán)流動的路線是小腸毛細血管→小腸靜脈→肝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腎動脈→腎小動脈→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一部分水隨血液循環(huán)流出)腎小囊腔→腎小管→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即在腎小球處,一部分水濾過到腎小囊腔成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隨尿液排出體外,這部分水就不經過腎靜脈而排出了體外。B正確?!军c睛】此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涉及了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和尿的形成過程,解答時要注意將相關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12.下圖所示,判斷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乙中D上升時,胸腔容積減小B.圖甲中CE段,表示胸腔容積增大C.圖乙中D下降時,A內氣壓小于B內的氣壓D.圖甲中C點表示呼氣末,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答案】A【解析】【分析】平靜吸氣時,呼吸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增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形成主動的吸氣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圖2模擬的是人體在吸氣時膈肌所處的運動狀態(tài),此時由于膈肌的收縮,胸廓的上下經增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圖甲表示的是一次呼吸過程,曲線AC段表示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此時外界氣體進入肺內;曲線CE段表示肺內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此時,肺內氣體排出。圖乙中A表示氣管,B表示肺,C表示胸廓,D表示膈肌?!驹斀狻恳覉D中膈肌舒張,頂部升高,肺縮小,A正確;曲線CE段表示肺內氣壓高于外界大氣壓,此時,肺內氣體排出,胸腔容積縮小,B錯誤;乙圖中膈肌收縮,頂部下降,肺擴張,造成肺內的氣壓小于外界氣壓,表示吸氣,所以A內氣壓大于B內的氣壓,C錯誤;圖甲中C點表示吸氣末,肺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D錯誤?!军c睛】掌握呼吸運動的過程是關鍵。13.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已被全世界廣泛關注。下列關于艾滋病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B.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不安全性行為、靜脈注射毒品等C.目前預防艾滋病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研制艾滋病疫苗D.艾滋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我們要遠離艾滋病患者,不和他們說話、握手【答案】D【解析】【分析】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按其英文字音(AIDS)譯為“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種病毒性疾病,它的致病因素是結構上很相近似的一組病毒,這組病毒被統(tǒng)稱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此病毒能攻擊并嚴重損傷人體的免疫功能,特別是損傷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從而使人體免疫功能缺損,危害極大。【詳解】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其病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靜脈注射吸毒、母嬰傳播、血液及血制品傳播等,AB正確;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也是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目前預防艾滋病要解決的問題是研制艾滋病疫苗,C正確;交談、握手擁抱、禮節(jié)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D錯誤?!军c睛】此題考查了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了解其危害、預防并正確對待艾滋患者。14.下列免疫方式,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A.鼻毛能阻擋和清除異物 B.唾液具有殺菌作用C.器官移植時的排異反應 D.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病原體【答案】C【解析】【分析】(1)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如圖:(2)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3)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疫苗后獲得的?!驹斀狻緼、鼻毛能阻擋和清除異物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唾液具有殺菌作用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C、器官移植時的排異反應是出生以后才產生的,屬于特異性免疫;D、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病原體是生來就有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選C?!军c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點。15.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觸電、水、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一旦發(fā)生呼吸、心跳驟停,則需要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一的操作是為了暢通呼吸道,這是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一步B.圖二是觸摸頸動脈搏動的情況,判定有無心跳C.圖三中胸外心臟按壓的正確部位是①D.圖四是心肺復蘇的正確做法,乙先做30次心臟按壓,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答案】C【解析】A、圖一是通過仰頭抬頦法,開放氣道,為保持呼吸道暢通,若病人的口鼻內可見異物和污物,可用手指勾出,確保呼吸道暢通,液體可在翻身,頭側位時自然流出,是人工呼吸的準備工作之一,這是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一步,故A說法正確;B、圖2觸摸頸動脈,通過頸動脈是否與搏動,來判斷是否有心跳,B正確;C、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是胸骨下端1/3處,故為圖3種的部位②,C錯誤;D、圖四是心肺復蘇的正確做法,心肺復蘇要先做做30次心臟按壓,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進行,D正確。故選C。16.《黃帝內經》談到“心主身之血脈,脈者,血之府也,經脈流行不止,環(huán)周不休”。這是關于心臟、血管和血液之間關系的早期描述。如圖是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1、2、3、4表示與心臟直接相連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細血管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體循環(huán)的路徑是:左心室→4→毛細血管乙→3→右心房B.當血液流經甲時,由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D.當血液流經乙后,血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答案】D【解析】【分析】觀圖可知:1是肺靜脈、2是肺動脈、3是上下腔靜脈、4是主動脈,解答即可?!驹斀狻矿w循環(huán)的路徑是:左心室→4主動脈→全身的毛細血管網乙→3上下腔靜脈→右心房,A正確;當血液流經甲肺部的毛細血管網時,由靜脈血變?yōu)閯用}血,B正確;血管2是動脈、血管1是靜脈,動脈比靜脈的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C正確;當血液流經甲肺部的毛細血管后,血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D錯誤;故選D?!军c睛】17.有關神經元的敘述錯誤的是()A.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B.神經元由胞體和突起組成,其軸突或長的樹突參與組成神經纖維C.神經元包括神經纖維和神經末梢兩部分,它在神經組織中大量存在D.神經元接受刺激后能產生神經沖動,并能把神經沖動傳導到其他神經元【答案】C【解析】【分析】神經元就是神經細胞,包括胞體和突起(軸突和樹突);神經纖維是套有髓鞘的軸突;神經末梢為神經纖維的末端部分。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能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詳解】A.神經元是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A正確。B.神經元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shù)條短而呈樹狀分支的樹突。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B正確。C.神經元由細胞體和突起組成。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作神經末梢,C錯誤。D.神經元能接受刺激,產生并傳導興奮。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且能把興奮傳導到其他神經元,D正確?!军c睛】牢記掌握人體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是解題關鍵。可結合與神經系統(tǒng)有關的概念關系圖來理解記憶。18.聆聽音樂,感受旋律,讓耳朵帶你旅行。下列關于耳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人的聽覺感受器和形成聽覺的部位都是[6]B.長時間戴著耳機高分貝聽歌很容易損傷[2]C.暈車與[4]對頭部的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有關D.錯誤用藥致聾可植入人工耳蝸重新聽見世界【答案】A【解析】【分析】如圖所示:1耳郭、2鼓膜、3聽小骨、4半規(guī)管、5前庭、6耳蝸?!驹斀狻咳说穆犛X感受器部位是[6]耳蝸但和形成聽覺的在于聽覺中樞,A錯誤;長時間戴著耳機高分貝聽歌很容易損傷[2]鼓膜,B正確;暈車與[4]半規(guī)管對頭部的位置變化過于敏感有關,C正確;錯誤用藥致聾屬于神經性耳聾,植入人工耳蝸可能回復聽力,D正確。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聽覺的形成、耳朵的保健的相關知識。19.血液在循環(huán)過程中,其成分往往會發(fā)生某些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動脈血中尿素含量遠比靜脈血中的少B.靜脈血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一定比動脈血中的少C.動脈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靜脈血中的含氧量高D.血液流經腎小球后,每毫升血液中的紅細胞含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循環(huán)分為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體循環(huán)過程中,血液由含氧多的動脈血變?yōu)楹跎俚撵o脈血;肺循環(huán)中,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yōu)楹醵嗟膭用}血?!驹斀狻緼.腎靜脈內流的是靜脈血,是尿素含量最少的血液,因此動脈血中尿素含量不一定比靜脈血中的少,A錯誤。B.小腸靜脈內流的是靜脈血,但是含營養(yǎng)物質最多。因此靜脈血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不一定比動脈血中的少,B錯誤。C.動脈血含氧多,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少,顏色暗紅。因此動脈血中的含氧量一定比靜脈血中的含氧量高,C錯誤。D.血液流經腎小球后,由于通過腎小球過濾出去一部分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形成了原尿,導致血液中的血漿減少,因此每毫升血液中的紅細胞含量增加,D正確。【點睛】此題考查的是血液流經各個結構成分的變化,注意理解并掌握。20.南通濱江臨海,人們很少患“大脖子病”,這是因為人們食用的海產品中含有豐富的碘。碘是合成下列哪種激素的重要成分()A.生長激素 B.胰島素 C.甲狀腺激素 D.性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著重要物質?!驹斀狻矿w內長期缺碘就會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狀腺的發(fā)育,就會得地方性甲狀腺腫,即大脖子病。國家為九預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區(qū)強制推廣加碘食鹽。所以國家在缺碘地區(qū)強制推廣加碘食鹽,這是為了預防大脖子病。故選C。【點睛】關鍵點: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物質,缺碘易得大脖子病。21.如圖為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示意圖.①~⑤分別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作用,a、b、c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④和⑤發(fā)揮作用的主要場所都是小腸B.①為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C.③內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x是大腸,是吸收a、b、c的主要場所【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在消化酶作用下轉變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由消化道壁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過程叫做吸收?!驹斀狻緼、④胰液和⑤腸液都通過導管進入十二指腸后,對三大營養(yǎng)物質進行消化,因此它們發(fā)揮作用的場所是小腸,A正確.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B不正確.C、③是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進脂肪的消化,C不正確.D、X表示小腸,小腸是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場所,D不正確.【點睛】本題考查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和吸收。22.如圖是人體在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b時:胸廓容積擴大B.b→c時:吸氣,膈肌收縮C.c→d時:呼氣,膈頂下降D.c→d時:外界氣壓>肺內氣壓【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有關,由于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導致肺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之間形成壓力差而形成的。圖示中表示的是平靜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曲線,曲線ab段和cd段表示肺內氣體容量由大變小,表示呼氣;曲線bc段表示肺內氣體容量由小變大,表示吸氣。吸氣和呼氣的進行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導致肺內氣壓與外界大氣壓之間形成壓力差而形成的?!驹斀狻亢粑\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有關。曲線a→b時,肺內氣體容量由大變小,表示呼氣,膈頂舒張上升,胸廓的容積變小,故A錯誤;曲線b→c時,肺內氣體容量由小變大,表示吸氣,膈肌收縮,故B正確;曲線c→d時,肺內氣體容量由大變小,表示呼氣,胸廓容積縮小,膈頂上升,故C錯誤;曲線c→d時,肺內氣體容量由大變小,表示呼氣,肺內氣壓>外界氣壓,故D錯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肺通氣的概念,解題的關鍵是理解肺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實現(xiàn)的,分析吸氣、呼氣時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狀態(tài),呼吸運動中胸廓、肺內氣壓的相應變化。23.“遠離毒品,珍愛生命”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是時刻在我們耳邊響起的警鐘。下列關于吸毒的觀點,不正確的是()A.甲同學: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傳染病B.乙同學:搖頭丸等毒品能排解精神空虛,青少年可以吸食C.丙同學:冰毒、海洛因能損害人的多種系統(tǒng),降低人體免疫力D.丁同學:吸毒能使人極度興奮或產生錯覺,易造成行為失控【答案】B【解析】【分析】毒品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都有很大的損害,可產生異常的興奮、抑制等作用?!驹斀狻课菊叱9灿米⑸淦鳎苋菀赘腥景滩〉葌魅静?,故A正確;毒品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都有很大的損害,可產生異常的興奮、抑制等作用,出現(xiàn)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失眠、煩躁、驚厥、麻痹、記憶力下降、主動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圍神經炎等。對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強的成癮性,一旦沾染,很難戒除,嚴重危害人體身心健康,危害社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對毒品的依賴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會不斷遞減,吸毒者常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傳染病,因此,為了達到與原來同樣的刺激強度,吸毒者必須加大劑量,如果毒品用量過度會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都要杜絕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堅決遠離毒品,堅決杜絕“第一口”,吸毒往往是從第一口開始的,一旦開始,就會成癮,故B錯誤,C和D正確。故選B?!军c睛】掌握吸毒的危害,注意多搜集相關的資料幫助理解這方面的知識。24.據統(tǒng)計,我國每天約有7000人死于心臟病,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通過戒煙可以降低36%的冠心病死亡風險B.長期精神緊張是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C.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預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D.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會加重心臟負擔,增大心臟病發(fā)病率【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解答。【詳解】心血管疾病是現(xiàn)代人的第一大殺手,病因有內因和外因之分:內因主要是遺傳高血壓,外因是主導,有很多,其中占主導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煙、酗酒、缺乏運動、精神壓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的方法就是改、動、保。由此可見,ABC正確。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訓練,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臟病的發(fā)病率,D錯誤。故選D。25.2015年5月31日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起的第28個“世界無煙日”。今年我國衛(wèi)生系統(tǒng)將繼續(xù)開展“2015年度中國煙草控制大眾傳播活動”,并配合有關部門推進國家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立法。關于吸煙危害的敘述,你不認同的是A.吸煙能提神并促進腦的發(fā)育B.吸煙者患癌癥的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很多倍C.吸煙會導致他人被動吸煙,害己更害人D.吸煙是引發(fā)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因素【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吸煙的危害進行解答?!驹斀狻恳恢熕哪峁哦【妥阋詺⑺酪恢恍“资?。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故吸煙不能提神,并不能促進腦的發(fā)育,A錯誤。若將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定為1.00%時,則15~19歲開始吸煙者肺癌死亡率為19.68%,B正確。吸煙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中國53%的兒童被動吸煙,被動吸煙的危害是吸煙人的兩倍,并且對兒童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氣管炎、重癥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煙的情況持續(xù)下去,對兒童的智力發(fā)育、對吸煙者的家庭以及對個人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C正確。有關醫(yī)學研究表明,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患的行為危害因素,吸煙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后的第二號全球殺手,D正確。故選A。二、非選擇題26.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部分器官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消化系統(tǒng)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部分組成。(2)消化道中呈囊狀、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______(填序號),它能對__________進行初步消化。(3)能夠分泌膽汁的結構是______(填序號),其分泌的膽汁能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這屬于__________消化。(4)吸收鈣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5)圖中[7]是大腸,長約1.5米,它能夠吸收一部分水、無機鹽和__________。(6)小旺的媽媽為小旺準備的午餐是紅燒肉(肥肉)、清炒菠菜、米飯,從合理營養(yǎng)的角度看,你認為還需增加富含__________的食物。(7)為保證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__________(答出一個要點即可)?!敬鸢浮?1).消化道(2).消化腺(3).5(4).蛋白質(5).1(6).物理性(7).4(8).維生素(9).蛋白質(10).不吃過期食物、不吃三無食品【解析】【分析】觀圖可知:1肝臟,2膽囊,3十二指腸,4小腸,5胃,6胰腺,7大腸,解答即可?!驹斀狻浚?)人體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胃腺和腸腺。(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5胃,能夠暫時儲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對蛋白質有初步的消化作用。(3)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是1肝臟,可以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對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屬于物理性消化。(4)在消化道內,小腸在消化道內最長,長約5-6米,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小腸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特點有利于小腸的吸收;小腸內含有腸液、胰液、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可以對多種物質進行消化,所以4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因此,吸收鈣的主要器官是4小腸。(5)圖中7是大腸,長約1.5米,沒有消化作用,它只能夠吸收一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6)合理營養(yǎng)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營養(yǎng)素種類齊全,數(shù)量充足,比例適當,并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營養(yǎng)的核心。健康食譜,要合理營養(yǎng)、均衡膳食,食物應多樣化,葷素搭配要合理,營養(yǎng)全面合理。米飯主要提供淀粉類,紅燒肉主要提供脂肪,菠菜主要提供無機鹽和維生素類,此食譜中無蛋白質類,因此應再添加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7)為保證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不吃過期食品;不買無生產廠家的食品;舉報食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行為等。【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三種物質的消化過程。27.如圖為人體的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⑦表示生理過程,Ⅰ、Ⅱ表示血管類型,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食物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是_________,在消化道內經過①過程后最終被分解成__________。(2)人體在進行圖中所示的過程④時,肋間肌和膈肌的狀態(tài)分別是_____________。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它們都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實現(xiàn)的。(3)A系統(tǒng)中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________。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心臟收縮和舒張各一次,心臟每次跳動的過程,先是兩個心房收縮,同時兩個心室舒張,此時心臟內瓣膜的開閉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中能表示排泄途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圖中序號)。其中只能通過一種途徑排泄出去的代謝廢物是_______________,Ⅰ與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顯減少的是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淀粉(2).葡萄糖(3).收縮、收縮(4).氣體的擴散作用(5).毛細血管(6).房室瓣打開、動脈瓣關閉(7).③⑤⑥(8).二氧化碳(9).尿素和氧氣【解析】【分析】圖示表示了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生理過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環(huán)、呼吸的過程等生理過程;圖示中,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呼氣,④吸氣,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糞便的排出?!驹斀狻浚?)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其中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脂肪是儲能物質。因此,食物中最重要的供能物質是糖類,在消化道內經過①過程后最終被分解成葡萄糖。(2)③表示呼氣,④吸氣,人體在進行圖中所示的過程④吸氣時,肋間外肌、膈肌收縮→肋骨上升,膈肌頂部下降→胸腔容積增大→肺的體積擴張→導致肺內氣壓下降→外界的氣體進入肺內,所以人體在進行圖中所示的過程④時,肋間肌和膈肌的狀態(tài)分別是收縮、收縮。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兩個過程,氣體交換都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xiàn),從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直至達到平衡。(3)A表示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其中毛細血管數(shù)量大,分布廣,血管內徑小,僅有8—10微米,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流速度最慢,這些特點有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地進行物質交換。心房收縮,心室舒張,此時,房室瓣打開,動脈瓣關閉,保證血液由心房進入心室。因此,A系統(tǒng)中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是心臟收縮和舒張各一次,心臟每次跳動的過程,先是兩個心房收縮,同時兩個心室舒張,此時心臟內瓣膜的開閉情況是房室瓣打開、動脈瓣關閉。(4)人體內物質分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徑主要有三條:⑤一部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膚排出;③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tǒng)排出;⑥絕大部分水、無機鹽、尿素等廢物以尿的形式通過泌尿系統(tǒng)排出,所以圖中能表示排泄途徑的是③⑤⑥。其中只能通過一種途徑排泄出去的代謝廢物是二氧化碳。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的如葡萄糖、水、無機鹽、尿素等濾過到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原尿經過腎小管時,腎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部分無機鹽喝大部分水,剩下的如水、無機鹽和尿素就形成尿液,腎臟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經腎臟后氧氣、尿素、尿酸等含氮廢物會明顯減少,所以Ⅰ與Ⅱ的血液成分相比明顯減少的尿素和氧氣?!军c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尿的形成過程,排泄的途徑,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及作用,食物的消化過程,毛細血管的特點,肺通氣的過程,肺泡里的氣體交換,組織細胞里的氣體交換,心臟的結構特點。28.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波及200多個國家,截至北京時間6月21日16:00左右,全球新冠疫情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已經超過46萬人,累計確診病例數(shù)超過884萬,引起這場瘟疫的病毒稱為COVID-19病毒。COVID-19病毒首先侵犯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繼而破壞人體的心、肝、脾、腎及全身,最后致人死亡,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在2020年3月26日的國務院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全社會的智慧應對應該共同面對,共同研究共享成果。(1)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病毒,在傳染病學上屬于____________。在結構上COVID-19病毒與細菌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_______。(2)從傳播途徑分析,新冠肺炎屬于____________傳染病。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后捐獻的血漿(或血清),在免疫學上相當于____________。(3)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個人采取勤洗手、正確佩戴口罩、室內常通風的防護措施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適量的增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適量運動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不明顯,原因是______________。(5)某同學為預防新冠肺炎自行購買了蓮花清瘟膠囊,其包裝袋上印有“OTC”字樣,這種藥屬于___________藥?!敬鸢浮?1).病原體(2).沒有細胞結構(3).呼吸道(4).抗體(5).切斷傳播途徑(6).保護易感人群(7).抗生素只能殺死某些細菌不能殺死病毒(8).非處方【解析】【分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驹斀狻浚?)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新型冠狀病毒與結核桿菌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說,它屬于病原體。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細胞,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構成,與細菌在結構上的最大區(qū)別是:沒有細胞結構。(2)從傳播途徑分析,新冠肺炎屬于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和飛沫進行傳播。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后捐獻的血漿(或血清),在免疫學上相當于抗體,其原理是讓人在不發(fā)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即抗體,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3)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進行消毒、勤洗手、正確的佩戴口罩等措施,目的是阻止病原體感染健康人體,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適量的增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適量運動則屬于保護易感人群。(4)抗生素是用來殺死細菌的,對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使用抗生素治療新冠肺炎效果不明顯。(5)非處方藥的包裝袋上印有“OTC”字樣,某些同學自己購買板藍根沖劑,其包裝袋上印有“OTC”字樣,這種藥屬于非處方藥?!军c睛】關鍵是把傳染病的知識與免疫的知識結合起來學習。29.糖尿病是當今世界上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之一,常見癥狀有多飲、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發(fā)癥,會對人體多種系統(tǒng)造成損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治療??诜葝u素能治療糖尿病嗎?為探究這一問題,某科技小組設計了如下方案:步驟一:將大小、健康狀況相同的甲、乙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步驟二:甲鼠定時喂全營養(yǎng)飼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適量的胰島素;乙鼠定時喂與甲鼠等量的全營養(yǎng)飼料,每次喂食前口服與甲鼠等量的胰島素。步驟三:重復步驟二的操作,幾天后,采集兩鼠的尿液,檢測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結論。請根據實驗方案回答問題:(1)你對該實驗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驟一中將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僅在乙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當假設與實驗結果不相符時,正確的做法是_________。A.馬上否定原來的假設B.修改實驗數(shù)據,使結論與假設一致C.如實記錄,重新再做一次實驗(5)該實驗方案在設計上存在一處嚴重缺陷,請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胰島素在人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血糖濃度。人體分泌胰島素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對于正常人來說,飽食狀態(tài)與饑餓狀態(tài)相比較血液中胰島素的含量_________?!敬鸢浮?1).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2).防止小鼠自身產生胰島素干擾實驗(3).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4).C(5).小鼠數(shù)量太少,容易出現(xiàn)偶然性,使實驗結果不準確(6).降低(7).胰島(8).高【解析】【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胰島素的作用是調節(jié)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病。【詳解】(1)作出假設是對提出問題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據提出的問題:口服胰島素能治療糖尿病嗎?作出假設: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2)當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后,胰島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島素。這步驟一中將兩只小鼠的胰島破壞,目的是防止小鼠自身產生胰島素干擾實驗。(3)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糖的代謝,它能促進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從而降低血糖濃度。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假如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驗,最終僅在乙鼠的尿液中檢測到了葡萄糖,說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島素后小鼠體內的血糖濃度迅速降低。結果出現(xiàn)甲鼠尿液葡萄糖含量遠低于乙鼠尿液葡萄糖含量的現(xiàn)象。由此得出結論:口服胰島素不能治療糖尿病。(4)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重做實驗。故選C。(5)實驗時,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在探究胰島素對小鼠的作用實驗中,所用的小鼠數(shù)量不能太少,應多用幾只小鼠,保證實驗結果更準確。因此,該實驗方案在設計上存在一處嚴重缺陷,就是小鼠數(shù)量太少,容易出現(xiàn)偶然性,使實驗結果不準確。(6)胰島素是由胰島分泌的,胰島素的作用是調節(jié)糖代謝,促進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濃度。飽食狀態(tài)時人體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島素分泌增多。因此,胰島素在人體中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濃度。人體分泌胰島素的結構是胰島,對于正常人來說,飽食狀態(tài)與饑餓狀態(tài)相比較血液中胰島素的含量高。【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知探究胰島素的調節(jié)作用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探究實驗應遵循的原則。30.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因此,我國管理部門近幾年不斷地加大對酒駕的處罰力度,如酒后駕駛機動車者一次記12分等。但有些人置若罔聞,仍抱著僥幸心理酒后駕車上路。請結合如圖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醉酒”者常常表現(xiàn)出走路不穩(wěn)、心跳呼吸頻率異常、語無倫次等現(xiàn)象,這是由于酒精分別麻痹了腦的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2)某人在“酒駕”交通事故中受傷,醫(yī)生用針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縮手,請用甲圖中的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縮手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酒駕者血液中酒精隨血液循環(huán)在身體內流動,最先進入乙圖心臟中的[]______。當血液流經腎臟時,葡萄糖濃度出現(xiàn)了丁圖的變化,請問這個變化發(fā)生在丙圖中的_______部位(填字母),這時進行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作用。【答案】(1).小腦(2).腦干(3).大腦(4).1→3→5→4→2(5).Ⅰ右心房(6).D(7).腎小管的重吸收【解析】【分析】(1)腦位于顱腔內,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2)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圖甲中結構:1感受器、2效應器、3傳入神經、4傳出神經,5神經中樞。(3)圖乙中Ⅰ右心房,Ⅱ左心房,Ⅲ右心室,Ⅳ左心室。(4)丙圖中A入球小動脈,B腎小球,C腎小囊,D腎小管,E尿液?!驹斀狻浚?)飲酒過量的人常常表現(xiàn)出神志不清、走路不穩(wěn)、呼吸急促等現(xiàn)象,神志不清是大腦被麻醉,走路不穩(wěn)小腦被麻醉、呼吸急促是腦干被麻醉。(2)神經調節(jié)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