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講:文言文之文體梳理(原卷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9/26/wKhkGWeOgHGAUDUVAAK80GZKUyE696.jpg)
![第14講:文言文之文體梳理(原卷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9/26/wKhkGWeOgHGAUDUVAAK80GZKUyE6962.jpg)
![第14講:文言文之文體梳理(原卷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9/26/wKhkGWeOgHGAUDUVAAK80GZKUyE6963.jpg)
![第14講:文言文之文體梳理(原卷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9/26/wKhkGWeOgHGAUDUVAAK80GZKUyE6964.jpg)
![第14講:文言文之文體梳理(原卷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9/26/wKhkGWeOgHGAUDUVAAK80GZKUyE69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講文言文之文體知識梳理【學習目標】熟悉文言文的基本文體知識【知識精講】知識點1:文言文二文體知識:(一)論說文論說文是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確的論點,有可信的論據,有嚴密的論證。政論、文論、史論、學術論文等都屬于論說文。常見的有以下幾種:論“論”的議論方式以論證為主,這種體裁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體裁特點。西漢初年賈誼的《過秦論》是較早出現的單篇論文。后來各代都有一些著名的“論”,如南北朝范縝的《神滅論》、宋代蘇洵的《六國論》等。說“說”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是闡述某一事物、某一問題的義、理。如韓愈的《師說》是闡明師這種職業(yè)的道理;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是闡明捕蛇者為什么要以捕蛇為業(yè)的道理?!罢摗迸c“說”的界限很難分得那么清楚。一般的說,人物論、史論等莊重一些的內容,大都采取“論”這種體裁;一些接近于文學散文的“說”,常常不采取論這種體裁,如周敦頤的《愛蓮說》,就不能改為《愛蓮論》辯“辯”是辯是非,別真?zhèn)巍_@種文體的特點是駁證某個錯誤的論點或辯證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都是這種文體的名篇。寓言寓言是一種文學形式,但好的寓言都應該富有哲理性。先秦諸子的哲學論文中已有大量的寓言,如《莊子》中的“庖丁解?!?,《韓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唐代柳宗元的《三戒》也是著名的寓言。(通過麋麑、驢、鼠等動物,對封建社會狐假虎威、外強中干、恃寵而驕的官僚貴族辛辣的諷刺。(二)游記類游記根據“游”的地點,大致可分為自然山水類游記和人文景觀類游記。前者一般著眼于地理方位(離俗)、游覽原由(貶謫)、游覽路徑(換景)、命名原由(言志)、自然環(huán)境(清幽)等;后者一般涉及建造過程、命名原由(言志)、形制特色(愛憎)、周遭環(huán)境(清雅)、生活狀態(tài)(閑適)等。兩者的共同點是“借以興懷”。游記根據主旨的分類,大致可分為寫景記事,如《登泰山記》;寫景抒情,如《小石潭記》、《九嶷山圖記》、《項脊軒志》;勸慰勉勵,如《黃州快哉亭記》;寫景記事言志,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病梅館記》;寫景說理,如《石鐘山記》、《游褒禪山記》;肯定頌揚,如《潭州東池戴氏堂記》、《許氏吳興溪亭記》。(三)序“序”作為一種文體,可分為“書序”和“贈序”?!皶颉毕喈斢凇扒把浴薄ⅰ昂笥洝?,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后,介紹作家生平或寫作目的,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閱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參考資料,或給予必要的導引?!百浶颉惫糯蛣e各以詩文相贈,用于臨別贈言,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情感,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寫法。如:《送石處士序》、《送東陽馬生序》,這里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百浫艘匝浴?,內容多是勉勵、推重、贊許之辭。以情感為主,有專屬之對象,故其內容固可無所不包,然不離依依惜別之情。內容多為長輩對晚輩、友人與友人間的臨別期許、祝福、留戀、勉勵。(四)其他書信書信按照應用范圍的標準劃分,可歸于應用文。如果按文章的語言形式和內容來說,大多數書信應歸于議論文,書信在古代議論文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韓愈的《答李翊書》,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就可以當作文論、政論來讀。奏議奏議從應用范圍來說,可歸應用文。但就內容來說,大部分是議論文。就語言形式來分,有的奏議是駢文,有的是散文。奏議有好幾種,下面介紹兩種:1、疏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等。2、表陳述某種情或意見。如李密的《陳情表》,諸葛亮的《出師表》等。3、對策古代考試把考題寫在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稱為“策問”,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做對策。如蘇軾的《教戰(zhàn)守策》。賦賦是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它體物鋪陳,講究詞采。有的借助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矛盾的心理,如《前赤壁賦》;有的借賦敘述史實,闡發(fā)自己對歷史事件的評價,如《阿房宮賦》;還有以抒情為主,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懷,如《秋聲賦》。它們共同的特征是抒情色彩濃郁,注重詞采,多用整句?!稗o”類似于“賦”,抒情性強,如《歸去來兮辭》。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發(fā)展成一種論述性文體,如《陋室銘》。(五)說明文說明類文言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通過對實體事物相對“科學”的解說,對客觀事物做出說明,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tài)、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生成相對“科學”的認識。如初中課本的《核舟記》、2009年高考的《桂》、近年??碱}中的《米海岳硯山》、《木棉》、《草橋》等?!菊n堂檢測】例1、2013高考真題許氏吳興溪亭記權德輿①溪亭者何?在吳興東部,主人許氏所由作也。亭制約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為用,而主人盡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門戶,文其節(jié)棁,儉士恥之;絕世離俗者,或梯構巖巘,紉結蘿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與人寰不相遠,而勝境自至。青蒼在目,潺湲激砌。晴煙陰嵐,明晦萬狀。鷗飛魚游,不驚不喁。時時歸云,來冒茅棟。許氏方目送溪鳥,口吟《招隱》,則神機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內累,無自而入焉。②有田二頃,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蟬一聲,秋稼成實,倚杖眺遠,不覺日暮。歲食之余,則以給樽中。方其引滿陶然,心與境冥,是非得喪,相與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①于胸中。③噫!舉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適,且謬戾于動靜之理。君之動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鄉(xiāng),故尉義興,贊武康②,皆有嘉聞。其靜也,則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矯不躁。庸詎知今日善閉,不為異時之大來③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廣其詞云?!咀ⅰ竣倩簛y。②尉義興,贊武康:指在義興、武康兩地做官。③大來:指吉祥亨通。22.第①段“主人盡有之”中的“之”指。(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23.分析第①段寫“夸目侈心者”和“絕世離俗者”的作用。(3分)24.簡析第①段寫“鷗飛魚游,不驚不喁”一句的意境。(2分)25.對第②段畫線句理解的正確一項()。(2分)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沒有空暇再去擾亂他。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會再被擾亂。C.是非得失無法一起顧及,心情可能會被擾亂。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會再去擾亂他。26.簡述“動靜之理”在許氏身上的表現。(3分)例2、送孫正之序王安石①時然而然,眾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②夫君子有窮苦顛跌,不肯一失詘①己以從時者,不以時勝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則變時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術素修而志素定也。時乎楊、墨②,己不然者,孟軻氏而已;時乎釋、老③,己不然者,韓愈氏而已。如孟、韓者,可謂術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時勝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當世,然其于眾人也卓矣。③嗚呼!予觀今之世,圓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堯言,起而舜趨,不以孟、韓為心者,果異于眾人乎?④予官于揚,得友曰孫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韓之心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為絕域也。北轅而首之,茍不已,無不至。孟、韓之道去吾黨,豈若越人之望燕哉?,予未之信也。,予亦未之信也。⑤正之之兄官于溫,奉其親以行,將從之,先為言以處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慶歷二年閏九月十一日。注釋:①詘:同“屈”。②楊、墨:楊:楊朱,戰(zhàn)國初期哲學家。墨:墨翟,春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③釋、老:即佛教與道教。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焉爾B.也哉C.矣乎D.之邪22.對第②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君子即使窮困潦倒也要堅定志向改變世俗。B.孟子和韓愈因為學術素養(yǎng)深厚而成為君子。C.君子與眾人的區(qū)別在于堅定志向不從時俗。D.君子要超越眾人使自己能在當世顯露出來。23.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24.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④段的兩個劃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①一日得志于吳君②以正之之不已③而真儒之效不白于當世④而不至焉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25.作為贈序,本文有贊許義和勉勵義,同時又具有很強的議論色彩,結合文章內容加以分析。(4分)例3、敘陳正甫《會心集》袁宏道=1\*GB3①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tài),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又其下則有如蘇州②之燒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關神情?
=2\*GB3②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當其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無往而非趣也。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不定;人生之至樂,真無逾于此時者。孟子所謂不失赤子,老子所謂能嬰兒,蓋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覺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放雖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無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為酒肉,或為聲伎,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自以為絕望于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節(jié)俱為聞見知識所縛,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遠矣。
=3\*GB3③余友陳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會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雖介若伯夷,高若嚴光,不錄也。噫,孰謂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壯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陳正甫:時任徽州知府,善談性理之學?!稌募罚x編一些古人言行錄或詩文的集子。敘,通“序”,為……作序。②蘇州.唐代詩人韋應物任官終于蘇州刺史,史稱“韋蘇州”。①正等正覺:正等,即上等。正覺,佛教以洞明真諦追到大徹大悟的境界。23.(2分)第一自然段中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尤,女中之態(tài)?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其表達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下面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世俗之人是無法得到、領會意趣的。
B.書畫古董、裝神弄鬼都只不過是意趣的表象。
C.作者認為一個人越有知識就越沒有意趣。
D.首段的?會心?既是得到?意趣?的關鍵,又照應了結尾的《會心集》。
25.(2分)“重子”、“山林之人”、“愚不肖者”皆能得趣,他們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
26.(2分)下列選項中,全都屬于作者所謂難得之趣的一項是(
)
①辨說書畫,涉獵古董;寄意玄虛,脫跡塵紛②如蘇州之燒香煮茶
③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不定④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
⑤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自以為絕望于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⑥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分)作者在第二段中說年長、官高、品大是得到意趣的障礙,可是在文末卻又提到品高、官高、年壯的陳正甫是深于趣的人,你認為這矛盾嗎?請說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點回顧】區(qū)分文言文的文體知識【溫故知新】思政堂記曾鞏①尚書祠部員外郎、集賢校理太原王君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謂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其冬,予客過池,而屬予記之。②初,君之治此堂,得公之余錢,以易其舊腐壞斷,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即之,則舊圃之勝,涼臺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徑,皆在其前;平畦淺檻,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君于是退處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則君之治民之意勤矣乎!③夫接于人無窮,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無常,而不可以拘者,時也;其應無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知時之變而因之,見必然之理而循之,則事者雖無窮而易應也,雖善惑而易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者,豈止于治文書、督賦斂、斷獄訟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則無思也;已化矣,則亦豈止于政哉!古君子之治,未嘗有易此者也。④今君之學,于書無所不讀,而尤深于《春秋》,其挺然獨見,破去前惑,人有所不及也。來為是邦,施用素學,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為不足,而思之于此。雖今之吏不得以盡行其志,然跡君之勤如此,則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澤者乎?故予為之書。嘉祐三年冬至日,南豐曾鞏記。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虛詞是()(1分)A.也B.耳C.矣D.者23.概括第①段的段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對第②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整修此堂體現了王君高雅的生活情趣。B.王君用公家余錢整修此堂是享樂思想。C.由“治堂”寫到了“治民”,揭示了題旨。D.王君整修此堂是為了更好地勤勉治民。25.把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③段畫線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3分)①所與違之,必人之所厭也②得于己,故謂之德③故所與由之,必人之所安也④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⑤正己而治人,故謂之政A.③①④②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③①②④⑤26.簡要分析作者所說的“德政”。(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5題。(13分)裕軒記劉基①會稽王元實于其居之傍作小室,名之曰裕軒。予既為銘之□,而元實復請記焉。②夫裕者,寬廣之謂也。今元實之室,大不盈丈,高不逾仭,庭不容栱杷之木,徑不通一馬之足。櫛櫛密密,籓籬逼塞,不見孔隙,而謂之裕,可乎?蓋人之裕在物,而王子之裕在我:人以物我裕也,王子于我裕而不知物之裕不裕。于是我裕而物從以裕,其斯所以為裕乎?③今夫人,憂思鐘乎情,好樂牽乎心。我欲富也,金谷珊瑚不為多,西蜀銅山不為饒,陶朱猗頓之積不為豐;我欲貴也,通侯牧守不為尊,大車駟馬不為榮,萬鍾五鼎不為屬厭;我欲娛樂也,食前方丈不為奢,歌舞靡曼不為淫,弋獵馳騁不為荒,珍禽奇玩充斥亭館不為侈麗。則必竭大以求之,有所不獲,則食不甘、寢不安。若是,雖履汗漫之野,登穹窿之丘,將無所容其身,而可謂之裕乎?④而王子則不然,飯一盂而飽,酒一升而醉,無求多于口腹,而吾之心裕如也;夏一稀而涼,冬一裘而溫,無求多于衣服,而吾之心裕如也;誦吾詩,讀吾書,適吾情則游,足則息,倦則臥,無求多于盤樂玩好,而吾之心裕如也;足不踐訟獄之庭,耳不接市肆之言,目不耽佳冶之容,口不談官政之是非,無求欲尚人,而吾之心裕如也。一榻之小,容身之外非吾庸;一室之卑,蔽風雨之外非吾憂;僮仆之愚,子弟之癡,任使令之外非吾誅,然則何往而不裕哉?⑤甲午之歲,余辟地于越,主王氏,知王子之為人,與之交而善,于是乎為之記。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1分)A.矣B.爾C.耶D.焉22.對第②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裕軒”的空間并不寬廣,馬要越過籬笆才可進出。B.王淵實以“?!泵幨且驗樗安恢镏2辉!?。C.旁人的“裕”只與物的寬裕相關,與內心感受無關。D.王元實室不盈丈也覺得“裕”,并非“裕”的標準低。23.下列各項所含對“物”的態(tài)度與文中王元實一致的一項是()(3分)A.食無求飽,居無求安。B.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C.士志于道,而恥于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D.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2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2分)故軒之不裕而得裕名焉,以王子為之主也。A.第①段末尾B.第②段末尾C.第③段末尾D.第④段末尾25.第③段寫了“人以物我裕也”的種種表現,其中對“物”的相關描述與第②段“蓋人之裕在物”的“物”概念是否一致?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志齋說(節(jié)選)元·虞集=1\*GB3①亦嘗觀于射乎?正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而臨之。挽必圓,視必審,發(fā)必決,求中乎正鵠而已矣。正鵠之不立,則無專一之趣向,則雖有善器、強力,茫茫然將安所施哉?況乎弛焉以嬉,嫚焉以發(fā),初無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絕之,不與為偶,以其無志也。
②善為學者,茍知此說,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學者之欲至于圣賢,猶射者之求中夫正鵠也。不以圣賢為準的①而學者,是不立正鵠而射者也。志無定向,則泛濫茫洋無所底止,其不為妄人者幾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③既有定向,則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從師、取友,讀書、窮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無事之時,此志未嘗慢也;應事接物之際,此志未嘗亂也;安逸順適,志不為喪;患難憂戚,志不為懾;必求達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終不可渝者也。
④是故志茍立矣,雖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庇衷唬骸坝弥静环?,乃凝于神?!贝酥^也。志茍不立,雖細微之事,猶無可成之理,況為學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揭陽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題
- 2025年德州下載b2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考試
- 2025年商丘駕校考試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電視臺合同范本(2篇)
- 電力服務績效合同(2篇)
- 山西省陽曲縣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二章 自然環(huán)境 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說課稿 晉教版
- 2024-2025學年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5裝滿昆蟲的衣袋教案設計蘇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的探索第19課經濟體制改革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 馬栗種子提取物片說明書
- 湘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9 建設《永續(xù)發(fā)展的美麗中國》 聽課評課記錄
- 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心得體會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與規(guī)劃(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深度學習革命》讀書筆記思維導圖PPT模板下載
- SAP可配置產品學習課件
- 傳統(tǒng)運動療法易筋經教案5
- GB/T 8014.1-2005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測量方法第1部分:測量原則
- 股票基礎知識(入市必讀)-PPT
- 雅思閱讀題型與技巧課件
- 招商銀行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
- 公文與公文寫作課件
- 車削成形面和表面修飾加工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