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35-古詩歌閱讀常見題材:邊塞征戍(提升訓練)(原卷版)_第1頁
專題35-古詩歌閱讀常見題材:邊塞征戍(提升訓練)(原卷版)_第2頁
專題35-古詩歌閱讀常見題材:邊塞征戍(提升訓練)(原卷版)_第3頁
專題35-古詩歌閱讀常見題材:邊塞征戍(提升訓練)(原卷版)_第4頁
專題35-古詩歌閱讀常見題材:邊塞征戍(提升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5古詩歌閱讀常見題材:邊塞征戌【提升訓練】一、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白溝行①王安石白溝河邊蕃塞地,送迎蕃使②年年事。蕃馬常來射狐兔,漢兵不道傳烽燧。萬里鋤耰接塞垣,幽燕桑葉暗川原。棘門灞上③徒兒戲,李牧廉頗莫更論。[注]①宋嘉祐四年,王安石出使遼國,來回經過白溝,有感于現(xiàn)實,寫了這首詩。②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起,北宋每年向遼交納大量銀絹作為“歲幣”,兩國歲歲通使。③棘門、灞上,均為漢時軍事地。公元158年,匈奴大舉進犯,漢文帝派遣徐厲、劉禮分別駐守棘門、灞上,視察后,說:“灞上、棘門軍,若兒戲爾,其將固可襲血虜也?!?.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前句點題,點出白溝為兩國邊界;后句寫北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的事實。B.頷聯(lián)前句寫遼國人經常來邊境狩獵野獸,暗示了兩國通使后民眾之間互有往來。C.頸聯(lián)寫宋遼邊疆萬里農田,無險可據;幽燕則桑林密蔽川野,表現(xiàn)了詩人的擔憂。D.詩歌運用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如古今將領的對比以及南北邊境地區(qū)情況的對比。2.本詩尾聯(lián)有何含意?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①。陣解星芒②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③。注:①“天驕”,匈奴曾自稱“天之驕子”,②古人認為客星呈現(xiàn)白色光芒,就是戰(zhàn)爭的征兆。③麟閣:即麒麟閣,在未央宮中。漢宣帝時曾繪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翩我Γ杭椿羧ゲ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出渭橋”和“辭漢月”,是指出軍隊的出發(fā)點和行軍出邊塞?!俺鑫紭颉倍傍Q鞭”,正所謂快馬加鞭,渲染了軍事任務的緊迫和唐軍士氣的旺盛。B.漢地拉弓,匈奴地搭箭,表示射箭動作持續(xù)時間長。拉開弓能持續(xù)這么長時間,說明戰(zhàn)士們臂力很強。C.用“星芒盡”“海霧消”,用星芒已盡,茫茫大海上霧氣也已經消散,既寫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戰(zhàn)爭的結束。D.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繪出師時的雄壯,后三句寫破敵時的艱難。全詩筆力雄健,結構新穎。4.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凱,圖形麟閣者,止上將一人,不能遍及血戰(zhàn)之士。太白用一‘獨’字,蓋有感于其中歟”。試結合原詩具體說說用“獨”字,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呢?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邊思李益①腰垂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莫笑關西將家子,只將詩思入涼州。(注)①李益,字君虞,涼州(今甘隸武成)人,中唐邊塞詩派的代表詩人,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項是()A.首句中的“腰垂錦帶”顯示出自己衣飾的華美、身份的尊貴;“佩吳鉤”表現(xiàn)出姿態(tài)的勇武。B.第二句“走馬曾防玉塞秋”進一步交代自己的戰(zhàn)斗經歷。C.第三句中李益直接稱自己是“關西將家子”,看似瀟灑輕松的語調中暗含無可奈何的苦澀和深沉的感慨。D.作為一首贈友人的自題小像詩,寫慷慨悲涼的詩歌,是李益這些“關西將家子”的本愿。6.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從軍行〔唐〕駱賓王平生一顧念,意氣溢三軍。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不求生入塞,惟當死報君。7.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和藝術手法的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化用《戰(zhàn)國策》蘇代游說齊王前說到一匹馬因伯樂“一顧”而身價倍增的典故,后人通常借指君恩。B.頷聯(lián)寓情于景,通過“野日”“天星”來表現(xiàn)時間推移,展現(xiàn)了唐軍晝夜兼程、氣沖斗牛的威武氣勢。C.頸聯(lián)中“抱”字寫戰(zhàn)士拉開弓弦若懷抱明月,“踐”字寫縱馬奔馳踏起漫天煙塵,兩個詞動感極強,呈現(xiàn)激烈的戰(zhàn)斗場景。D.這首詩以對待“生”“死”態(tài)度的對比,間接寫出了當時士兵的價值取向,也表達了作者的壯志豪情。8.這首邊塞詩呈現(xiàn)出怎樣的語言風格?結合詩句簡要分析。9.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出塞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即展現(xiàn)出一幅壯闊的圖畫:一:輪明月照耀著邊塞。詩人用“秦漢時”修飾“月”和“關”,給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B.第二句里的“人”,既是指已經戰(zhàn)死的士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歸家的士卒?!叭宋催€”,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C.后兩句既有對侵略戰(zhàn)爭的厭惡,又語帶諷刺,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領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回味無窮。D.詩人先對邊塞風光加以細致的描繪,再對征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揭示,把復雜的情感熔鑄在四句詩里,深沉含蓄,耐人咀嚼。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各題。結客少年場行孔紹安結客佩吳鉤,橫行度隴頭。雁在弓前落,云從陣后浮。吳師驚燧象,燕將警奔牛。轉蓬飛不息,冰河結未流。若使三邊定,當封萬戶侯。[注]吳師驚燧象:春秋時,吳楚大戰(zhàn),吳軍打到了郢都。燕昭王讓人在大象尾部系上火把沖向吳軍把他們嚇退了。燕將警奔牛:寫戰(zhàn)國時燕攻齊,圍即墨,齊將田單用牛千馀頭,灌脂束于牛尾,燃之,牛驚,突奔燕軍,燕軍大潰。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比喻飄零無定。10.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A.“吳師驚燧象,燕將警奔?!笔怯玫?,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兩個戰(zhàn)例,從正面進一步來表現(xiàn)結客少年的軍事才華。B.“轉蓬飛不息,冰河結未流”,寫的是結客少年的境遇,不包含其他情感。C.“結客佩吳鉤,橫行度隴頭”,突出結客少年俠客的形象特征,“橫行”是走遍之意,“隴頭”,古代之邊疆。D.“雁在弓前落”寫他本事的高超?!霸茝年嚭蟾 迸c“雁在弓前落”。虛實結合,描繪了一副較為廣闊的場景,既寫他射箭本領的高超,又表達了對結客少年的贊美。E.“若使三邊定,當封萬戶侯”,表達了對結客少年的信心和寬慰?!叭叀?,古稱幽州、并州、涼州為三邊,后泛指邊疆。11.請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望薊門祖詠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注釋]①三邊:泛指邊疆。危旌:高掛的旗幟。12.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首聯(lián)寫詩人登上燕臺,耳聞目睹漢營笳鼓聲聲,喧天動地,氣勢非凡,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驚懼之感。B.詩題中的“望”字統(tǒng)攝全篇。登臺遠眺漢將軍營,薊城重鎮(zhèn),臨臺俯望萬里雪原,而尾聯(lián)則抒發(fā)“望”中感受。C.詩歌尾聯(lián)借用班超投筆從戎和終軍請纓殺敵的典故,表現(xiàn)了詩人要效法古人,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D.全詩意境遼闊雄壯,格調高昂,充滿陽剛之美,帶有濃郁的盛唐時期的慷慨之氣,讀來振奮人心。13.詩歌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是如何寫景的?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各題??嗪校纤危﹦⒖饲f十月邊頭風色惡,官軍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①來不來,夜長甲冷睡難著。長安城中多熱官,朱門日高未啟關。重重幃箔施屏山②,中酒不知屏外寒。(注)①敕使:奉皇帝命令辦事的使者。②幃箔:帳幔和簾子,泛指簾幕。屏山:屏風。14.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十月邊頭風色惡”一句寫出環(huán)境惡劣,為下面寫官軍之苦做鋪墊。B.“押衣敕使來不來”一句描寫邊軍將士的心理活動:期盼中又有不滿和憤懣。C.“熱”字一語雙關,既是說官員優(yōu)渥的生活條件,也暗指其炙手可熱的權力。D.這首詩直抒胸臆,抒發(fā)了對“城中熱官”的不滿,對守邊官軍的同情。15.本詩多處使用了對比手法,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樂府詩,完成后面各題。雨雪曲江總①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漫漫愁云起,蒼蒼別路迷。(注)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16.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環(huán)境?末句中的“別路”是什么意思?17.詩人把“旗彩壞”“鼓聲低”分別接在“天寒”“地暗”之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首詩表現(xiàn)了戍卒什么樣的情感?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塞下曲二首令狐楚其一雪滿衣裳冰滿須,曉隨飛將伐單于。平生意氣今何在,把得家書淚似珠。其二邊草蕭條塞雁飛,征人南望淚沾衣。黃塵滿面長須戰(zhàn),白發(fā)生頭未得歸。18.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首詩都描寫了塞下風光,“冰雪”“邊草”“黃塵”等意象寫出了邊塞的蕭條景象。B.“冰滿須”和“塵滿面”都形象地展現(xiàn)了征戰(zhàn)環(huán)境的惡劣,為后文抒發(fā)情感做鋪墊。C.第一首詩用“飛將軍”的典故既交代了作戰(zhàn)行動直接展現(xiàn)了詩人的“平生意氣”。D.第二首詩見塞雁南飛引征人南望,大雁尚可南飛以襯征人南望不得南歸,更顯其悲19.兩首詩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異同?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下面小題。盤山絕頂①戚繼光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發(fā)老邊才。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②舞劍臺。注:①本詩是明朝名將戚繼光蕩平東南沿海倭患后,北調鎮(zhèn)守薊門時所寫。盤山,在今天津薊縣西北。②李將軍,指唐朝名將李靖,曾在盤山頂上舞劍。(一說“李將軍”指李廣)20.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云頭對起石門開”句狀寫盤山絕頂兩峰對峙、風起云涌之景,表現(xiàn)了詩人俯臨四海之氣勢。B.詩人“不成醉”的原因是他身為帶兵主將,必須要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隨時準備迎擊敵人。C.在盤山上刻石留名的前人很多,詩人最贊賞和欽佩李將軍。尾聯(lián)用設問表明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D.這首詩格調高昂,氣勢磅礴,流露出不可遏制的壯志豪情,讀來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之感。21.有人評價這首詩的頸聯(lián)是全詩的傳神之筆,也是后世傳誦的名句,這一聯(lián)究竟好在哪里?請簡要賞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岑參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ㄩT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注)涼州,也作“梁州”,治所在今天甘肅武威,唐河西節(jié)度府設于此地。岑參作此詩時在此地作客。22.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中兩個“月出”不同,首句中的“月出”是指月亮從地平線上升起,次句中的“月出”是指月亮在城頭上繼續(xù)升高。B.詩歌七、八句運用頂針的手法,連用兩個“故人”,形成了銜接流暢的音效,突顯朋友多、情誼深。C.詩歌九、十兩句流露出作者面對時光流逝,不愿與朋友相互看著在貧賤中漸漸老去的傷感。D.詩歌最后兩句從人物神態(tài)著筆,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豪邁之氣,也透露出盛唐的時代脈搏。23.這首詩的前六句在意象的選擇上與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長煙落日孤城閉”“羌館悠悠霜滿地”相似,但在意境卻有不同,請賞析二者的不同之處。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聞角[唐]章孝標邊秋畫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對吹驚賊圍。塞雁繞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凍還飛。關頭老馬嘶看月,磧里疲兵淚濕衣。馀韻裊空何處盡,戍天寥落曉星稀。(注)①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繪;發(fā)聲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肅軍容。②金微:山名,即今阿爾泰山。24.下列對本詩題材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羈旅 B.詠史 C.邊塞 D.詠物25.對本詩評價適合的一項是()。A.慷慨激昂 B.雄奇瑰麗 C.平實質樸 D.深沉悲壯26.本詩圍繞“聞角”展開,層層渲染,步步推進,請對這一寫法加以賞析。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蝶戀花·出塞[清]納蘭性德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27.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破空而來,對蒼茫大地之變化無常作了詩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詩的深沉雄渾的格調。B.上闋描寫了畫角、牧馬、西風、紅葉等意象,營造了壯闊、悠遠、荒涼的意境。C.下闕詞人描寫的是眼前邊塞的恩怨情恨,表達了征人在外對閨中思婦的懷念。D.此詞有描寫,有抒情,有議論,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展現(xiàn)出一個年輕有為的貴族,對江山無常、人生意義的思考。28.簡析畫線句的表現(xiàn)手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從軍行唐·崔國輔塞北胡霜下,營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將軍馬亦瘦。刀光照塞月,陣色明如晝。傳聞賊滿山,已共前鋒斗。29.下列關于本詩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對仗的情況看,本詩不是一首律詩。B.從詩歌的內容看,本詩是一首邊塞詩。C.“將軍馬亦瘦”句寫糧草耗盡而戰(zhàn)馬變瘦。D.“刀光照塞月”句寫刀光與月光交相輝映。30.扣住“傳聞”二字,賞析“傳聞賊滿山,已共前鋒斗”兩句。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下列小題?;刂孝僮鳒赝ン奚n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②別五侯。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注]①回中:回中道。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為絲綢之路中的一段。②燕客悲歌:指荊軻在易水與燕太子丹、高漸離辭別時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事。3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愁”字統(tǒng)攝全詩,后面對景物的描寫無一“愁”字,卻都圍繞“愁”來表情達意。B.頷聯(lián)借典抒懷,詩人通過對“燕客悲歌”這一悲情場面的描寫,抒發(fā)自己難以排解的愁緒。C.全詩寓情于景,詩人有意識地只把邊塞景物呈現(xiàn)出來,詩的意蘊留給讀者自己遐想體味。D.較之于溫庭筠辭藻華麗、濃艷精致的“花間”詞作,此詩語言清新爽利,意境含蓄深遠。32.《唐詩評選》評本詩為“純凈可誦”,請結合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從情景角度對其“純凈”加以賞析。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夜行吳兆騫①驚沙莽莽颯風飆,赤燒連天夜氣遙。雪嶺三更人尚獵,冰河四月凍初消??屯瑢賴谒紓餮悖厥顷幧綄W射雕。忽憶吳趨歌吹地,楊花樓閣玉驄驕。(注釋)①吳兆騫(1631-1684)清初詩人。字漢槎,號季子,吳江松陵鎮(zhèn)(今屬江蘇蘇州)人。少有才名,與華亭彭師度、宜興陳維崧有“江左三鳳凰”之號。順治十四年科場案,無辜遭累,遣戍寧古塔二十三年。②屬國,指漢朝的蘇武,被扣匈奴19年,獲釋歸國后曾任典屬國。3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詩歌的第一聯(lián)緊緊圍繞“夜行”展開,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夜行中所見景物的特點。B.“驚沙”“颯風飆”突出了西北的特點,“赤燒連天”是指燒野草的火焰在遠處與天邊相連。C.頷聯(lián)寫三更雪原尚有人打獵,冰河四月才開始解凍,描寫了當地的生活習性和物候特征。D.尾聯(lián)中“楊花”“樓閣”“玉驄”三個意象,虛實相生,描寫春天來臨時江南繁華的生活場景。34.請簡要分析詩歌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閱讀這首詞,完成小題。喜遷鶯·晉師勝淝上①李綱②長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濤無際。天險難逾,人謀克壯,索虜豈能吞噬!阿堅③百萬南牧,倏忽長驅吾地。破強敵,在謝公處畫,從容頤指。奇?zhèn)?。淝水上,八千戈甲,結陣當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動,坐卻北軍風靡。夜聞數聲鳴鶴,盡道王師將至。延晉祚,庇烝民,周雅④何曾專美。(注)①淝上:淝上之濱,晉軍在此以少勝多擊敗前秦。②李綱,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將。③阿堅:指前秦皇帝苻堅。④周雅:指《詩經》“大雅”和“小雅”中贊頌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詩篇。3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詞開篇寫景,描寫長江白浪濤濤,奔騰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線。B.“結陣當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豬,在這里比喻兇殘的敵人。C.“夜聞數聲鳴鶴”中的“鶴”所表達的意境與“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保ㄌ啤ご揞棥饵S鶴樓》)的“鶴”所表達的意境相同。D.“延晉祚,庇烝民”寫東晉在淝水取得勝利,使國運延續(xù),人民得到庇護。36.李綱與辛棄疾同為主戰(zhàn)派,這首詞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和并州大資政鄭侍郎秋晚書事范仲淹太原兵重壓強胡,莫對秋風憶鲙鱸。萬里天聲揚紫塞①,十年人望在黃樞②。定應松柏心無改,自信云龍道不孤。應笑病夫何所補,獨能安坐養(yǎng)桑榆。[注]①紫塞:北方邊境。②黃樞:指門下省。門下省在漢為黃門,位居樞要,故稱。3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在首聯(lián)中,寫到太原的軍隊重兵相對,壓制強敵,透露出寫詩的背景。B.詩歌頷聯(lián)對仗工整,“萬里”“十年”分別從空間、時間出發(fā),抒發(fā)感慨。C.詩歌運用了莼鱸之思、“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典故,凝煉蘊藉。D.詩人認為生病的人既然對國事補益無多,可以讓他們靜養(yǎng)身心,安心隱居。38.請簡要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從軍行李白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39.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李詩“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用平直敘起的筆法寫出了征戰(zhàn)環(huán)境之“苦”?!鞍賾?zhàn)”,意謂戰(zhàn)事頻繁?!八殍F衣”,形容所經歷的戰(zhàn)斗之嚴酷。B.李詩中表現(xiàn)的是一位勇武過人的英雄,而所寫的戰(zhàn)爭從全局上看,是打了一場勝仗?!巴粻I射殺”“千騎歸”,描繪出老將軍的英雄豪氣。C.柳詩用“千山”“萬徑”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了感染力。D.“寒江雪”三字是“畫龍點睛”之筆,把全詩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不但形成了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40.這兩首詩最后一句中的“獨”字都很有表現(xiàn)力,但內涵不同,試作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出塞作①王維居延城外獵天驕②,白草連天野火燒。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護羌校尉③朝乘障④,破虜將軍夜渡遼。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⑤。[注]①開元二十五年三月,河西節(jié)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打敗吐蕃,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宣慰,本詩就寫在此時。②天驕:漢代時匈奴自稱。③護羌校尉:與下句中的“破虜將軍”均借指唐軍將士。④障:障堡,邊塞上的防御工事。⑤霍嫖姚:西漢抗擊匈奴的名將霍去病。4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吐蕃打獵聲勢之盛,渲染邊關劍拔弩張之勢。句中的“野火”即“獵火”,暗指戰(zhàn)火。B.頷聯(lián)像兩幅極具典型意義的塞上風俗畫,寫出吐蕃獵手那種盤馬彎弓、勇猛強悍的姿態(tài)。C.前兩聯(lián)反襯后兩聯(lián),越是渲染吐蕃氣焰之盛,越能襯托出唐軍的英勇和勝利的來之不易。D.朝廷將把寶劍、強弓、駿馬賜給得勝的邊帥霍去病,尾聯(lián)點出賞功慰軍的題旨,收束得體。42.用“詞約義豐”來評價本詩的頸聯(lián)可謂一語中的。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岑參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ㄩT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注)涼州,也作“梁州”,治所在今天甘肅武威,唐河西節(jié)度府設于此地。岑參作此詩時在此地作客。館:客舍。判官:唐代節(jié)度使、觀察使下的屬官。43.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前六句主要寫宴會宏大、繁榮的環(huán)境背景,同時帶著濃郁的邊地情調?!帮L蕭蕭兮夜漫漫”,用“兮”字和疊詞“蕭蕭”“漫漫”,使節(jié)奏舒緩了下來。B.詩歌七、八句運用頂針的手法,連用兩個“故人”,形成了銜接流暢的音效,突顯朋友多、情誼深。C.詩歌九、十兩句流露出作者面對時光流逝,不愿與朋友相互看著在貧賤中漸漸老去的傷感。D.詩歌最后兩句從人物神態(tài)著筆,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豪邁之氣,也透露出盛唐的時代脈搏。44.這首詩的前六句在意象的選擇上與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長煙落日孤城閉”“羌館悠悠霜滿地”相似,但在意境上卻有不同,請賞析二者的不同之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赴邠寧[注]留別李益身承漢飛將,束發(fā)即言兵。俠少何相問,從來事不平。黃云斷朔吹,白雪擁沙城。幸應邊書募,橫戈會取名。[注]邠寧:唐代方鎮(zhèn)名,治所在邠州(今陜西彬縣)。4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自言為飛將軍李廣之后,年少就習兵法,流露出對軍事才華的高度自信。B.俠少的問詢,激起了作者對世道不公的憤慨,暗示了前往邠寧從軍的緣由。C.作者慶幸能響應招募、前往邊鎮(zhèn)征戰(zhàn),并堅信自己將橫戈沙場、贏得功名。D.作者前往邊鎮(zhèn)之際作詩留別,卻不為離別而感傷,慷慨豪邁之情溢于言表。46.本詩頸聯(lián)有何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賞析。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古從軍行李頎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47.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賞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A.詩歌開宗明義,揭示主題,然后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緊,顯出巨大的諷諭力。B.七、八兩句別出機杼,背面敷粉,胡雁、胡兒尚且哀啼、落淚,更何況是遠戍的行人。C.詩歌先后用“紛紛”“夜夜”“雙雙”“年年”等疊字,不僅強調了語意,音節(jié)上也生色不少。D.詩歌對當時帝王好大喜功、窮兵默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于壯。48.請依據詩歌內容,簡要概括戍邊戰(zhàn)士的生存境遇。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夜聽搗衣①[東晉]曹毗寒興御紈素,佳人理衣衿。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陰。纖手疊輕素,朗杵叩鳴砧。清風流繁節(jié)②,回飆灑微吟。嗟此往運速,悼彼幽滯心。二物感余懷,豈但聲與音。月下聽砧[唐]劉長卿夜靜掩寒城,清砧發(fā)何處。聲聲搗秋月,腸斷盧龍戍③。未得寄征人,愁霜復愁露。(注)①搗衣: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擊,使衣料綿軟以便裁縫。②繁節(jié):繁密的節(jié)奏。③盧龍戍:即盧龍塞,邊防軍事駐守之地。49.選出下列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兩詩描繪的場景都與思婦懷人相關。B.兩詩都從旁觀者角度描摹女性心理。C.兩詩都以秋夜月光的朦朧烘托氣氛。D.兩詩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50.“聲聲搗秋月”在語序安排上獨具匠心,賞析這樣寫的表達效果。51.兩首詩都圍繞“聽搗衣”聲展開,表達的思想情感卻有差異,對此加以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晚泊蒲類駱賓王二庭①歸望斷,萬里客心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龍庭但苦戰(zhàn),燕頷②會封侯。莫作蘭山③下,空令漢國羞。(注)①二庭:指西突厥的南庭、北庭。②燕頷:東漢名將班超自幼即有立功異域的志向,相士說他“燕頷虎頸”,有封“萬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西域31年,陸續(xù)平定各地貴族的變亂,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③蘭山:皋蘭山。李陵投降匈奴之地。5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頭兩句詩人在二庭放眼遠望,看不到萬里之遙的故鄉(xiāng),不由得產生了濃濃的思鄉(xiāng)愁緒。B.詩中用“晚風”“朔氣”“新月”“邊秋”等意象,渲染出邊塞戰(zhàn)場特有的悲凄、肅殺氣氛。C.詩中七、八兩句,作者描寫灶火成片,營壘相接,可見聲勢浩大;烽煙直逼戍樓,可見軍情緊急。D.末尾兩句,詩人用“空令漢國羞”既對李陵投降一事表示遺憾,也寄寓了對李陵不幸遭遇的同情。53.結合全詩,分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和侯大夫秋原山觀征人回①楊巨源兩河②戰(zhàn)罷萬方清:原上軍回識舊營。立馬望云秋塞靜,射雕臨水晚天晴。戍閑部伍分岐路,地遠家鄉(xiāng)寄旆旌。圣代止戈資廟略③,諸侯不復更長征。(注)①自玄宗后期重用宦官以來,藩鎮(zhèn)割據愈演愈烈,嚴重威脅到大唐帝國的穩(wěn)定。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裴度被憲宗任用為宰相,三年內平定了藩鎮(zhèn)割據,唐朝再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這首詩是觀看平叛軍隊回來時的唱和之作。②兩河:唐安史之亂后,稱河南、河北二道為兩河。③廟略:皇室宗廟的功績。5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點明了“征人回”的背景,從“萬方清”三字可見溢于言表的喜悅之情。B.頸聯(lián)說戰(zhàn)爭結束了,部隊回原駐地;旆旌寄回了家鄉(xiāng),和平已到來。C.尾聯(lián)詩人以喜悅的心情歌頌平藩戰(zhàn)爭的豐功偉績,總括全詩,深化主題。D.整首詩激越豪邁、雄渾悲涼,展現(xiàn)了征人的風采,給人雄健昂揚的感受。55.頷聯(lián)是怎樣刻畫征人形象的?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詩作,完成各題。雁門胡人歌崔顥高山代郡①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②獵秋田。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聞道遼西無斗戰(zhàn),時時醉向酒家眠。(注)①代郡;這里指雁門。②代馬,駿馬的名稱,產于古代漠北。56.以下對詩歌風格評價正確的一項是()A.清新峻朗 B.含蓄蘊藉 C.雄渾激昂 D.哀怨凄婉57.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不僅交代了雁門郡內山勢的高峻,還寫出了雁門胡人居住地與燕國相接,靠近邊地的位置特點。B.頷聯(lián)生動摹寫了雁門胡人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形象再現(xiàn)了邊地少數民族好勇尚武,粗獷豪邁的精神面貌。C.作者在詩中既寫出了邊地民族飛鷹走馬、游獵塞上的獨特生活場景,又寫出了他們好酒安時的生活習慣。D.全詩運用虛實相生的寫法,既有“野火燒山”和“雨濕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時時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58.詩歌的尾聯(lián)傳遞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內容做簡要評價。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目。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帶雨痕。新水亂侵青草路,殘煙猶傍綠楊村。胡人羊馬休南牧,漢將旌旗在北門。行子①喜聞無戰(zhàn)伐,閑看游騎獵秋原。(注)①行子:出行的人。59.本詩頷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邊塞風景?60.頸聯(lián)、尾聯(lián)中的“休”“喜”“閑”分別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少年行二首(其一)王昌齡西陵①俠年少,送客短長亭。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②。(注)①西陵,因漢代帝王的陵墓多在長安西北,故有此稱。相傳其地多富貴游俠之徒。②燕山銘:東漢竇憲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6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西陵俠年少,送客短長亭”既點明了少年游俠的身份,又表現(xiàn)了他為人義氣、交游廣闊。B.“白馬如流星”,風風火火的緊張畫面與“送客”的安閑氣氛形成鮮明對比,使懸念頓生。C.“氣高輕赴難,誰順燕山銘”體現(xiàn)了少年心高氣傲、年少輕狂的特點和不計功名的高貴品格。D.全詩寫景敘事,有條不紊,以少年形象反映盛唐有志之士積極向上、建功立業(yè)的時代精神。62.扣住“聞道”二字,賞析“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兩句。閱讀下面這首南北朝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南征蘇子卿一朝游桂水①,萬里別長安②。故鄉(xiāng)夢中近,邊愁酒上寬。劍鋒但須利,戎衣不畏單。南中地氣暖,少婦③莫愁寒。(注)①桂水,在今湖南省東南。②長安,借指陳朝京城建康(今南京)。③少婦:指妻子。6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歌首聯(lián)詩人將“萬里”置于“長安”之前,強調在空間距離上遠離故鄉(xiāng)之意。B.頷聯(lián)上句寫思鄉(xiāng)之夢,下句寫借酒澆愁,以“夢中近”寫醒時遠,以“酒上寬”寫酒醒愁。C.詩歌最后,抒情主人公走出了愁緒并以“莫愁”二字直接勸慰“少婦”,語至淺而情至深。D.此詩感情細膩,風格纏綿,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讀來真實感人,值得崇敬。64.詩的頸聯(lián)寫到“劍鋒”“戎衣”,對抒情主人公情感的表達有何作用?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①(節(jié)選)岑參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將送君,秦山遙望隴山云。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注)①唐玄宗天寶七載(748年)八月,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充河西隴右軍試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隴右(在今陜、甘交界區(qū)域)一帶。臨行前,當時在長安的岑參寫了這首詩贈他。6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二句通過描寫秋季邊地獨有的景象,表現(xiàn)邊塞的苦寒荒涼,襯托送別的悲涼心境。B.三、四句寫詩人看到昆侖山南的斜月,聽到胡人吹響的胡笳,視聽結合,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凄涼。C.第六句寫詩人遙望目送友人,但云遮霧障,望而不見,流露出惆悵之情。D.蕭關、天山、昆侖山用來泛指邊關,構成詩歌廣闊的地域空間,顯示出邊塞詩渾闊的意境。66.“向月胡笳誰喜聞”和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滿地”,兩句詩在表情達意上有何異同?請簡要賞析。閱讀下面的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清平樂·彈琴峽①題壁納蘭性德泠泠②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極天關塞云中,人隨落雁西風。喚取紅巾翠袖,莫教淚灑英雄。注:①康熙十五年,詞人途經彈琴峽,題本詞于壁上。“彈琴峽,在昌平州西北居庸關內,水流石罅,聲若彈琴?!保ā洞笄逡唤y(tǒng)志·順天府》)②泠泠:形容水流聲清脆。67.下列對本詞的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本詞開篇以冷冷水聲起興,聯(lián)想到泠泠琴聲,自然地發(fā)出“誰是知音者”的疑問。B.“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承接前面詞句,仍從聽覺落筆,寫琴聲勾起了種種的愁情悲感。C.過片“極天關塞云中,人隨落雁西風”用語夸張,寫出了邊塞之地的遼遠險要。D.結尾兩句典出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人借此展現(xiàn)胸臆寬宏、積極向上的心境。68.簡要概括本詞抒發(fā)了哪些思想情感?閱讀下面這首古詩歌,完成各題。送董判官高適逢君說行邁,倚劍別交親。幕府為才子,將軍作主人。近關多雨雪,出塞有風塵。長策須當用,男兒莫顧身。69.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詩的首聯(lián)點出友人即將遠行。“倚劍”二字是關鍵字眼,它不僅使“行邁”、“別交親”既悲既壯,而且暗示了友人是從戎遠行。B.詩的頷聯(lián)寫詩人對友人赴邊后即受重用的祝賀,表達了對董判官的贊譽和慰勉。于此同時,還流露出一股羨慕之情。C.作者多次出塞,因此詩中對于邊塞的“多雨雪”和“風塵”的描寫并非夸張之筆,而是作者實寫出關塞的景物特點。D.詩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調使開頭“行邁”頹喪之氣為之一振,使作品顯得氣勢流暢,格調雄健,毫無一般送別詩的兒女離別之態(tài)。70.本詩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小題。詩經·唐風·鴇①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父母何怙④﹖悠悠蒼天!曷其有所?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藝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藝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注①鴇(bǎo):鳥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區(qū),本性不喜棲木。②苞栩;叢密的柞樹。下文也棘、苞桑也均為樹木。③靡盬:沒有停息。靡:沒有。一說,盈,姑且,片刻的閑暇。④怙:依靠,憑恃。71.下列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詩從鴇飛翔棲于樹上寫起,以這種反常行為引發(fā)下文對百姓不能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