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開大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解析版)_第1頁
河南省商開大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解析版)_第2頁
河南省商開大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解析版)_第3頁
河南省商開大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解析版)_第4頁
河南省商開大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商開大聯(lián)考2022—2023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上冊。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孔子看來,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有智慧,而智慧在于致力于考察人事之當否,“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還在于人有忠孝觀念,而犬馬雖能養(yǎng)卻不敬無孝??鬃邮菑娜伺c禽獸的差別和人與人的關系上來界定人的內涵和本質的。因為,只有真切深透地把握了人,才能把握“性相近,習相遠”,因勢利導,使人性日臻完善。這里,孔子的思路極為可貴。他從自然和社會、原生和后天變異兩個方面綜合考察了人的習與性、遠與近。這對藝術創(chuàng)作至關重要。從人的自然性、原生性看,人與人之間具有普泛性,這為藝術引起共鳴和感染提供了藝術視點和基點,如《詩經》中的《木瓜》表現(xiàn)對異性的熱戀與好意:“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不僅重視和感激別人對自己的好意,而且自愿以百倍的好意相報答,這種克已為人的感情,不僅是人的一種情感,更是儒家倡導的一種“仁”的風范。從人的變異性、社會性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有獨特性,個別性,這為藝術反映典型提供了多樣選擇表現(xiàn)的可能,如司馬遷《史記》中呼之欲出的形象系列:“鴻門宴”寫劉邦的懦怯而機智,項羽的坦率而少謀略,其他如范增、張良、樊噲、項伯等的性格因“習”而相“遠”,他們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儒家對“人”的個體性認識是建立在群體性(“類”“民”“眾”“族”“國”等)基礎之上的,或者說,重群體輕個體,重共性輕個性,重普遍輕特殊是儒家人學的方法論特點。因此,儒家對人性的認識是從個體出發(fā)而超越個體,最終歸結為對“民”的把握。孟子認為,人不僅具有“食色”等與生俱來的生理需要(動物亦然),而且富有道德意識。他竭力推崇人的主體地位,稱人“上下與天地同流”(《盡心》)。在《公孫丑中》中以一孺子入井,人見之有怵惕惻隱之心為例,說明:“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边M而,孟子提出了自己對人的發(fā)現(xiàn)學:“性善論”。這對張揚人心善良、融洽人際關系,建構理想社會,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藝術化地再現(xiàn)或表現(xiàn)人性美好的東西,給人以精神力量和向往,這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烏云密布之中是投進人心的一束光亮。好人總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將心比心將心換心等由“性善論”衍生的觀念就成為民眾生存的內在信念。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人的荀子卻提出了與孟子相左的觀點——“性惡論”。在《性惡》中,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辈⒄f:“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睂θ诵詯旱囊种茟统统闪塑髯尤吮菊摰闹饕獌热荨!靶詯赫摗钡臉伺e,同樣對藝術產生深遠而深刻的影響。它告誡人們不能拘泥于人性中食色等本能存在,即與獸禽相近的惡的一面,而且要看到人性在社會存在和社會關系中也具有爭名奪利、愚昧殘暴等惡的一面。這就把人性惡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超越了弗洛伊德等從性本能、死亡本能挖掘人性善惡的框架而具有社會審美學的意義,為藝術表現(xiàn)和反映人的復雜性提供了價值參照系,如中國文學對歷代暴政苛稅征戰(zhàn)奴役殘暴縱欲等“惡”的批判,構成了一幅民族在逆境中抗爭、在邪惡中掙扎、在黑暗中奮斗的歷史畫卷。(摘編自李明泉《儒家民本主義精神——儒家藝術精神的當代啟示》)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所認為的人與人之間的普泛性,為藝術引起共鳴和感染提供藝術視點和基點。B.藝術能夠反映典型,是因為從人的變異性和社會性來看,人具有獨特性和個別性。C.“性善論”對藝術化地再現(xiàn)或表現(xiàn)美好人性,給人以精神力量和向往,有積極作用。D.“性惡論”具有社會審美學意義,這一意義為藝術表現(xiàn)和反映人的復雜性提供價值參照。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先談孔子對人與禽獸差別的認識,再談儒家對人性的認識,最后分析“性善論”和“性惡論”。B.文章舉《詩經》中的《木瓜》名句和《史記》中形象系列的例子,證明孔子人性論對藝術創(chuàng)作至關重要。C.文章引用《公孫丑上》中關于“四端”觀點,來證明由“性善論”衍生的觀念成為民眾生存的內在信念。D.文章把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加以對比,突出二者不同,指出兩者對藝術創(chuàng)作都有啟示。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所說“性相近”是基于人的自然性和原生性,“習相遠”是基于人的變異性和社會性。B.儒家人學在方法論上非常看重“類”“民”“眾”“族”“國”等群體性,而輕視個體性、特殊性。C.好人總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將心比心將心換心等“性善論”類觀念給人心帶來光亮。D.“性惡論”看到人對名利的欲望,這是對弗洛伊德等從性本能、死亡本能看人性善惡的超越。【答案】1.B2.B3.D【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是因為從人的變異性和社會性來看,人具有獨特性和個別性”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說“從人的變異性、社會性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具有獨特性,個別性,這為藝術反映典型提供了多樣選擇表現(xiàn)的可能”可知,原文說的“獨特性,個別性”是為藝術提供了可能。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結合“對張揚人心善良、融洽人際關系,建構理想社會,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藝術化地再現(xiàn)或表現(xiàn)人性美好的東西,給人以精神力量和向往”“‘性惡論’的標舉,同樣對藝術產生深遠而深刻的影響”等可知,文章不是分析儒家的人性觀,而是分析儒家的人性觀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C.“衍生的觀念成為民眾生存的內在信念”錯誤。原文“這對張揚人心善良、融洽人際關系,建構理想社會,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可知,引用《公孫丑上》中關于“四端”觀點證明的是“人富有道德意識”。D.文中只是分別列舉了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并沒有把它們進行對比。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D.“‘性惡論’看到人對名利的欲望,這是對……的超越”錯。根據原文“這就把人性惡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超越了弗洛伊德等從性本能、死亡本能挖掘人性善惡的框架而具有社會審美學的意義”可知,“性惡論”把人性惡的根源植于人的物欲名利之上,是對弗洛伊德等從性本能、死亡本能看人性善惡的超越。故選D。(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初秋的清晨去郊外晨練的時候,你會看到草葉上圓形的露珠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露珠為什么是球形的?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實驗,取一只普通的杯子,往杯里注水,當水滿了以后,不要停止,繼續(xù)緩慢往里注水,你會發(fā)現(xiàn)杯子充滿后水不會立刻溢出,之后水平面會一點一點地鼓起,呈一個凸液面,在水將落未落的時候,水面像一個大氣泡一樣顫動,像有一層水膜拉著水不讓它流下去似的。如果繼續(xù)加水,水才好像承受不住似的嘩啦一下流出來,這就是液體的表面張力造成的。表面張力是分子間作用力的一種表現(xiàn),它發(fā)生在液體和氣體接觸的表面,因此稱為表面張力。用超高倍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水是由無數個水分子構成,一個個小球代表一個個水分子,整齊排列在水表面。液體內部也有無數個緊密排列的小球(水分子)。下面我們對表面層和內部的任一小球進行受力分析。液體內部的水分子受到周圍分子對它的作用力,由于內部分子處于周圍分子的包圍之中。周圍分子對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而相互抵消,合力為零,所以內部分子受力平衡。表面層的水分子,由于它位于表面,空氣一側氣體分子稀疏,對水分子的作用力要比液體內部分子對它的作用力小很多,合力的結果就是表面層水分子受到液體內部分子向里拉的力,使得液體表面猶如張緊的橡皮膜,收縮使液體盡可能地縮小它的表面積。大家都知道,球形是相同體積下具有最小表面積的幾何形體。因此,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液滴總是力圖保持球形。如樹葉上的水滴往往呈球形,是水收縮表面積造成的。(摘編自許新芳《露珠為什么是球形的?這是表面張力的作用》)材料二:毛細現(xiàn)象指直徑很細的開口管內的液面高于或低于管外液面的現(xiàn)象。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液體在容器與重力場中力圖使其表面具有最小的面積,通常一個液滴在空氣中是球形的,是因為包含相同體積液體時,以球形表面積為最小。如果表面張力為γ的液滴半徑為R,液滴內部與外部的壓力分別為p1與p2,則由于液體形成球形而產生一附加壓力:Δp=p1-p2=2γ/R。若用一毛細管插入一液體中(見圖)當液體潤濕毛細管時,管內包含的液體表面呈凹彎月面,Δp<0,此時凹面液體的壓力小于毛細管外平液面的壓力,毛細管內的液體將上升,直到液柱的重量等于該壓力差為止,這就是毛細上升現(xiàn)象。若液體不潤濕毛細管,則管內的液體呈凸彎月面,Δp>0,此時凸面液體的壓力大于毛細管外平液面的壓力,管內液體將下降,直到下降的液柱重量抵消此壓力差為止,這就是毛細下降現(xiàn)象。含有許多毛細管的“上水石”,可作為盆景中的假山,正是靠毛細上升現(xiàn)象,使假山上的植物得到水分,醫(yī)學上,指尖采血也是利用的這個原理。(摘編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毛細現(xiàn)象》)材料三:表面張力在工業(yè)上也大有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應用叫作“浮游選礦”。把礦石磨細以后放在一種液體中,這種液體能浸潤巖石但不能浸潤有用的礦砂,然后打入氣泡;當礦砂和小氣泡靠近時,它們之間的液體薄層因表面張力的緣故要減少表面積,這樣就使礦砂附在氣泡上了,小氣泡帶著礦砂浮上去,無用的巖石留在水底,這樣就達到了選礦的目的。在水面撒一層粉末,然后滴進一滴肥皂水,你會看到粉末被肥皂水“趕跑”了。什么原因呢?原來液體里有雜質時,表面張力會顯著降低,肥皂水減低了所在處的表面張力,其他地方的表面張力就會把粉末拉走。表面張力的大小還與液體種類有關。熔化金屬的表面張力最大,揮發(fā)性液體的表面張力較小,液體氫或液體氰的表面張力簡直微不足道了。還有,隨著溫度升高,表面張力會減弱。例如把水由0℃升高到50℃時,表面張力會減少1/10。表面張力的減少意味著內聚力的減弱,所以分子從表面逃逸就比較容易??梢?,表面張力還與蒸發(fā)有密切關系呢?。ㄕ幾晕菏澜堋稄穆吨檎劚砻鎻埩Α罚?.下列關于“毛細現(xiàn)象”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毛細現(xiàn)象是指不浸潤液體在細管里上升,浸潤液體在細管里下降的現(xiàn)象。B.毛細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是表面張力,表面張力有向上拉引或向下壓縮的作用。C.用含有許多毛細管“上水石”做假山和指尖采血都是利用毛細現(xiàn)象原理。D.常見的用毛巾擦汗、粉筆吸干紙上墨水等生活現(xiàn)象都可用毛細現(xiàn)象來解釋。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A.表面張力發(fā)生在液體和氣體接觸的表面,是分子間作用力的一種表現(xiàn),它被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領域。B.空氣一側的氣體分子,受到液體內部分子向里拉的力,使液體表面收縮至表面積最小,如樹葉上的球形水滴。C.“浮游選礦”是利用表面張力讓礦砂附在氣泡上,并隨之上浮,同時讓無用巖石留在水底的選礦方式。D.液體表面張力的大小與液體是否有雜質、液體的種類、溫度高低、蒸發(fā)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關。6.從三則材料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科學研究方面的啟示?【答案】4.A5.A6.①要學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多探尋背后的科學原理,培養(yǎng)觀察、思考的科學品質;②科學研究應當由表象到原理,研究要深入、細致,要有嚴謹的科學精神;③要注重科學研究結果的應用開發(fā),使之為人類服務?!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A.“不浸潤液體在細管里上升,浸潤液體在細管里下降”錯,根據材料二“當液體潤濕毛細管時……毛細管內的液體將上升”“若液體不潤濕毛細管……管內液體將下降”,可知選項說反了,應該是不浸潤液體在細管里下降,浸潤液體在細管里上升。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氣體分子”錯,根據材料一“表面層的水分子,由于它位于表面,空氣一側氣體分子稀疏,對水分子的作用力要比液體內部分子對它的作用力小很多,合力的結果就是表面層水分子受到液體內部分子向里拉的力,使得液體表面猶如張緊的橡皮膜,收縮使液體盡可能地縮小它的表面積”,可見應是“表面層的水分子”,而是不“氣體分子”;C.“同時讓……”錯,根據材料三“小氣泡帶著礦砂浮上去,無用的巖石留在水底”,可見巖石留在水底不是利用表面張力的結果。D.“蒸發(fā)”錯,根據材料三“表面張力的減少意味著內聚力的減弱,所以分子從表面逃逸就比較容易。表面張力還與蒸發(fā)有密切關系呢”,這里的“有密切關系”不是指“蒸發(fā)”會影響液體表面張力大小。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的能力。材料一“初秋的清晨去郊外晨練的時候,你會看到草葉上圓形的露珠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露珠為什么是球形的?”,然后由此實驗進行研究,最后得出結論:露珠為什么是球形的?這是表面張力的作用。由此得到的啟發(fā)是:要學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多探尋背后的科學原理,培養(yǎng)觀察、思考的科學品質;材料一、二、三的研究都與表面張力有關,材料一提出問題:露珠為何是圓形的,然后探討其原理“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液滴總是力圖保持球形。如樹葉上的水滴往往呈球形,是水收縮表面積造成的”;材料二是基于表面張力而進一步研究毛細現(xiàn)象,“當液體潤濕毛細管時,管內包含的液體表面呈凹彎月面……若液體不潤濕毛細管,則管內的液體呈凸彎月面”;材料三是探討表面張力影響表面張力的因素,“原來液體里有雜質時,表面張力會顯著降低”“表面張力的大小還與液體種類有關”“還有,隨著溫度升高,表面張力會減弱”。由此得到的啟發(fā)是:科學研究應當由表象到原理,研究要深入、細致,要有嚴謹的科學精神;材料二探討的是毛細現(xiàn)象及其應用,“含有許多毛細管的‘上水石’,可作為盆景中的假山,正是靠毛細上升現(xiàn)象,使假山上的植物得到水分,醫(yī)學上,指尖采血也是利用的這個原理”;材料三首先說“表面張力在工業(yè)上也大有作為”,介紹的是“浮游選礦”的原理,“把礦石磨細以后放在一種液體中,這種液體能浸潤巖石但不能浸潤有用的礦砂……小氣泡帶著礦砂浮上去,無用的巖石留在水底,這樣就達到了選礦的目的”。由此得到的啟發(fā)是:要注重科學研究結果的應用開發(fā),使之為人類服務。(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靈魂的凈化列夫·托爾斯泰于是他清清楚楚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在走廊里追上她,把錢塞在她手里,就跑掉了?!芭叮枪P錢!”他回想當時的情景,心里也像當時一樣又恐懼又嫌惡。“唉,多么卑鄙!”他也像當時一樣罵出聲來?!爸挥辛髅?,無賴,才干得出這種事來!我……我就是無賴,就是流氓!”他大聲說?!半y道我真的是……”他停了停,“難道我真的是無賴嗎?如果我不是無賴,那還有誰是呢?”他自問自答。“難道只有這一件事嗎?”他繼續(xù)揭發(fā)自己?!半y道你同瑪麗雅的關系,同她丈夫的關系就不卑鄙,不下流嗎?還有你對財產的態(tài)度呢?你借口錢是你母親遺留下來的,就享用你自己也認為不合理的財產。你的生活整個兒都是游手好閑、卑鄙無恥的。而你對卡秋莎的行為可說是登峰造極了。無賴,流氓!人家要怎樣評判我就怎樣評判我好了,我可以欺騙他們,可是我欺騙不了我自己?!彼腥淮笪?,近來他對人,特別是今天他對公爵,對沙斐雅公爵夫人,對米西和對柯爾尼的憎惡,歸根到底都是對他自己的憎惡。說也奇怪,這種自認墮落的心情是既痛苦又欣慰的。聶赫留朵夫生平進行過好多次“靈魂的凈化”。他所謂“靈魂的凈化”是指這樣一種精神狀態(tài):他生活了一段時期,忽然覺得內心生活遲鈍,甚至完全停滯。他就著手把靈魂里堆積著的污垢清除出去,因為這種污垢是內心生活停滯的原因。在這種覺醒以后,聶赫留朵夫總是訂出一些日常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例如寫日記,開始一種他希望能堅持下去的新生活,也就是他自己所說的“翻開新的一頁”。但每次他總是經不住塵世的誘惑,不知不覺又墮落下去,而且往往比以前陷得更深——他這樣打掃靈魂,振作精神,已經有好幾次了。那年夏天他到姑媽家去,正好是第一次做這樣的事。這次覺醒使他生氣蓬勃、精神奮發(fā),而且持續(xù)了相當久。后來,在戰(zhàn)爭時期,他辭去文職,參加軍隊,甘愿以身殉國,也有過一次這樣的覺醒。但不久靈魂里又積滿了污垢。后來還有過一次覺醒,那是他辭去軍職,出國學畫的時候。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他有好久沒有凈化靈魂了,因此精神上從來沒有這樣骯臟過,他良心上的要求同他所過的生活太不協(xié)調了。他看到這個矛盾,不由得心驚膽戰(zhàn)。這個差距是那么大,積垢是那么多,以致他起初對凈化喪失了信心?!澳悴皇菄L試過修身,希望變得高尚些,但毫無結果嗎?”魔鬼在他心里說,“那又何必再試呢?又不是光你一個人這樣,人人都是這樣的,生活就是這樣的。”魔鬼那么說。但是,那個自由的精神的人已經在聶赫留朵夫身上覺醒了,他是真實、強大而永恒的。聶赫留朵夫不能不相信他。不管他所過的生活同他的理想之間差距有多大,對一個覺醒了的精神的人來說,什么事情都是辦得到的。“我要沖破束縛我精神的虛偽羅網,不管這得花多大代價。我要承認一切,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彼闳粵Q然地對自己說,“我要老實告訴米西,我是個生活放蕩的人,不配同她結婚,這一陣我只給她添了麻煩。我要對瑪麗雅(首席貴族妻子)說實話。不過,對她也沒有什么話可說,我要對她丈夫說,我是個無賴,我欺騙了他。我要合理處置遺產。我要對她,對卡秋莎說,我是個無賴,對她犯了罪,我要盡可能減輕她的痛苦。對,我要去見她,要求她饒恕我。對,我將像孩子一樣要求她的饒恕?!彼咀×?,“必要時,我就同她結婚?!彼咀?,像小時候那樣雙臂交叉在胸前,抬起眼睛仰望著上蒼說:“主哇,你幫助我,引導我,來到我的心中,清除我身上的一切污垢吧!”他做禱告,請求上帝幫助他,到他心中來,清除他身上的一切污垢。他的要求立刻得到了滿足。存在于他心中的上帝在他的意識中覺醒了。他感覺到上帝的存在,因此不僅感覺到自由、勇氣和生趣,而且感覺到善的全部力量。凡是人能做到的一切最好的事,他覺得如今他都能做到。他對自己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里飽含著淚水,又有好的淚水,又有壞的淚水。好的淚水是由于這些年來沉睡在他心里的精神的人終于覺醒了;壞的淚水是由于他自憐自愛,自以為有什么美德。他感到渾身發(fā)熱。他走到窗口,打開窗子。窗子通向花園。這是一個空氣清新而沒有風的月夜,街上響起一陣轆轆的馬車聲,然后是一片寂靜。窗外有一棵高大的楊樹,那光禿的樹枝縱橫交錯,把影子清楚地投落在廣場干凈的沙地上。左邊是倉房的房頂,在明亮的月光下顯得白忽忽的。前面是一片交織的樹枝,在樹枝的掩映下看得見一堵黑的矮墻。聶赫留朵夫望著月光下的花園和房頂,望著楊樹的陰影,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疤昧?!哦,太好了,我的上帝,太好了!”他為自己靈魂里的變化而不斷歡呼——(選自《復活》第一部,有刪改)7.下列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直接展示大段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有條不紊地將聶赫留朵夫對自我心靈的叩問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B.小說補敘了聶赫留朵夫之前進行過的多次“靈魂的凈化”,表明他此次靈魂的清洗和道德的完善有思想基礎。C.小說寫聶赫留朵夫面對好久沒有凈化的靈魂,起初對凈化喪失信心的軟弱心理,是為了突出他的勇敢、果斷。D.小說巧妙設計聶赫留朵夫與魔鬼的對話,表現(xiàn)了其人性與獸性的爭斗,即“精神的人”與“動物的人”的爭斗。8.聶赫留朵夫此次的“靈魂凈化”經歷了怎樣的過程?請結合小說內容簡要分析。9.文中畫線處的景物描寫是如何渲染出寂靜的氛圍的?它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B8.①回想把錢塞在瑪絲洛娃手里的情景,又恐懼又嫌惡,罵自己是流氓和無賴。他開始反省同瑪麗雅的關系,同她丈夫的關系,對財產的態(tài)度,對卡秋莎的行為,感覺欺騙不了自己,憎惡自己。②決定承認一切,說老實話,做老實事,想為自己贖罪,他決心擺脫過去的虛偽和墮落,通過自我救贖來實現(xiàn)靈魂的凈化。③“精神的人”覺醒了并占了上風,最終為自己靈魂里的變化而不斷歡呼。9.第一問:①以動襯靜。畫線語句用轆轆的馬車聲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②通過對明亮的月光、交織的樹枝、樹枝的影子、房頂矮墻等意象的描寫,渲染出寂靜的氛圍。第二問:烘托了聶赫留朵夫靈魂凈化后輕松愉悅的心情。【解析】【導語】這篇選自托爾斯泰《復活》的小說片段,通過聶赫留朵夫的內心獨白和自我反省,深刻探討了人性的墮落與靈魂的救贖。作者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主人公在道德困境中的掙扎與覺醒。小說中對聶赫留朵夫與魔鬼的對話,以及他對上帝的祈禱,揭示了人性中善與惡的對抗。景物描寫則通過寂靜的氛圍,烘托出主人公內心的寧靜與決心,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小說補敘了聶赫留朵夫之前進行過的多次‘靈魂的凈化’”錯誤。小說是插敘了聶赫留朵夫之前進行過的多次“靈魂的凈化”,不是補敘。補敘是行文中用三兩句話或一小段話對前邊說的人或事作一些簡單的補充交代,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的回憶或故事的敘述方法。這里插入他之前的幾次“靈魂的凈化”經歷,屬于插敘,而非補敘。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形象,概括文章情節(jié)的能力。聶赫留朵夫“靈魂凈化”過程:①自我譴責與反省聶赫留朵夫回憶起把錢塞在瑪絲洛娃手里的情景,內心充滿恐懼和嫌惡,痛罵自己是流氓和無賴。這一事件成為他開啟靈魂凈化的導火索,讓他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他進一步反省自己與瑪麗雅及其丈夫的關系、對財產的不合理態(tài)度以及對卡秋莎的惡劣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他深刻認識到自己生活的游手好閑、卑鄙無恥,對自己的憎惡達到了頂點。這種全面而深刻的自我反省,使他無法再逃避內心的譴責,為后續(xù)的轉變奠定了基礎。②決心改變與自我救贖在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深刻反思后,聶赫留朵夫毅然決定承認一切,說老實話,做老實事。他打算向米西坦白自己生活放蕩,不配與她結婚;向瑪麗雅的丈夫承認自己是無賴并欺騙了他;合理處置遺產;向卡秋莎承認自己的罪過,盡可能減輕她的痛苦,甚至在必要時與她結婚。這些決定表明他決心擺脫過去的虛偽和墮落,通過自我救贖來實現(xiàn)靈魂的凈化。他的這種決心并非一時沖動,而是源于內心深處“精神的人”的覺醒。這個覺醒的力量讓他相信自己可以沖破束縛精神的虛偽羅網,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這種堅定的信念使他在面對過去的錯誤和未來的挑戰(zhàn)時,有了勇氣和動力去做出改變。③靈魂覺醒與歡呼聶赫留朵夫通過禱告請求上帝幫助他清除身上的一切污垢。他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心中的上帝在意識中覺醒,他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也感受到了自由、勇氣、生趣和善的全部力量。這種精神上的覺醒讓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一切最好的事情。此時的聶赫留朵夫眼睛里飽含著淚水,既有因為沉睡在心里的“精神的人”終于覺醒的喜悅之淚,也有因自憐自愛、自以為有美德的悔恨之淚。他走到窗口,打開窗子,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望著月光下的花園、房頂和楊樹的陰影,為自己靈魂里的變化而不斷歡呼。這個場景象征著他的靈魂在經歷了痛苦的凈化過程后,迎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第一問,渲染寂靜氛圍的方式:①選取寧靜的意象,以動襯靜。作者選取了“空氣清新而沒有風的月夜”,這樣的環(huán)境本身就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還有“轆轆的馬車聲”之后的“一片寂靜”,通過動靜結合,以動襯靜,更加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②運用細膩的筆觸描寫。文中描寫的“光禿的樹枝縱橫交錯,把影子清楚地投落在廣場干凈的沙地上”“倉房的房頂在明亮的月光下顯得白忽忽的”“黑的矮墻”等,這些靜止的景物描繪,從視覺上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對楊樹的樹枝、倉房房頂、矮墻等景物進行細致的描寫,如“把影子清楚地投落在廣場干凈的沙地上”,這種細膩的描寫讓讀者能夠感受到環(huán)境的安靜,仿佛能看到月光下靜止的影子,從而強化了寂靜的氛圍。第二問,作用:烘托人物心境,此時聶赫留朵夫剛剛完成了靈魂的凈化,這種寂靜的氛圍烘托出他內心的平靜。在經歷了激烈的內心掙扎和靈魂的洗禮后,寧靜的環(huán)境與他內心的狀態(tài)相呼應,表現(xiàn)出他此刻的釋然和安寧。具有象征意義,月光下的花園、房頂、樹枝等景物象征著聶赫留朵夫凈化后的精神世界。干凈的沙地、明亮的月光等都暗示著他靈魂得到凈化后的純凈和美好,為他的新生提供了一個靜謐而充滿希望的背景,預示著他將在這種純凈的心境下開啟新的生活。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齊景公謂子貢曰:“子誰師?”曰:“臣師仲尼。”公曰:“仲尼賢乎?”對曰:“賢。”公曰:“其賢何若?”對曰:“不知也?!惫?,“子知其賢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對曰:“今謂天高,無少長愚智皆知高,高幾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賢而不知其奚若。”趙襄子謂仲尼曰:“先生委質以見人主七十君矣,而無所通,不識世無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道乎?”仲尼不對。異日,襄子見子路曰:“嘗問先生以道,先生不對,知而不對則隱也。隱則安得為仁?若信不知,安得為圣?”子路曰:“建天下之鳴鐘,而撞之以莛,豈能發(fā)其聲乎哉?君問先生,無乃猶以莛撞乎?”衛(wèi)將軍文子問子貢曰:“季文子三窮而三通,何也?”子貢曰:“其窮事賢,其通舉窮,其富分貧,其貴禮賤。窮而事賢則不悔,通而舉窮則忠于朋友,富而分貧則宗族親之,責而禮賤則百姓戴之。其得之,固道也:失之,命也?!弊勇穯栍诳鬃釉唬骸肮苤俸稳缛艘玻俊弊釉唬骸按笕艘??!弊勇吩唬骸拔粽吖茏诱f襄公,襄公不說,是不辯也;欲立公子糾而不能,是無能也;家殘于齊而無憂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檻車中無慚色,是無愧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無仁也。夫子何以大之?”子曰:“管仲說襄公,襄公不說,管子非不辯也,襄公不知說也;欲立子糾而不能,非無能也,不遇時也;家殘于齊而無憂色,非不慈也,知命也;桎梏居檻車而無慚色,非無愧也,自栽也;事所射之君,非不貞也,知權也;召忽死之管子不死非無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天下夫何為不死哉管子者,天子之佐,諸侯之相也,死之則不免為溝中之瘠,不死則功復用于天下,夫何為死之哉?由!汝不知也?!保ü?jié)選自《說苑·善說》)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召忽死之/管子不死/非無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天下/夫何為不死哉/B.召忽死/之管子/不死/非無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天下/夫何為不死哉/C.召忽死之/管子不死/非無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天下/夫何為不死哉/D.召忽死/之管子/不死/非無仁也/召忽者/人臣之材也/不死則三軍之/虜也死之/則名聞下/夫何為不死哉/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無少長愚智皆知高”與“無貴無賤”(《師說》)兩句中的“無”意思相同。B.“若信不知”與“信可樂也”(《蘭亭集序》)兩句中的“信”意思不同。C.“襄公不說”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兩句中的“說”意思相同。D.“夫子何以大之”寫“茍以天下之大”(《六國論》)兩中的“大”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子貢用人們知道天高卻不知道天有多高的類比,來說明孔子的賢明不是一般人能夠感知到的。B.子路用草莖撞擊鳴鐘的比喻,來回擊趙襄子對孔子不回答他問題的責難,維護了孔子的尊嚴。C.子貢認為季文子“三窮”是因為天命,“三通”是因為他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夠實踐仁義之道。D.孔子認為,管仲是一個追求名利的人,他心中自有主張,知道權衡時勢,不殉死是為了建功立業(yè)。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通而舉窮則忠于朋友,富而分貧則宗族親之。(2)家殘于齊而無憂色,非不慈也,知命也?!敬鸢浮?0.A11.B12.D13.(1)顯達時推舉困厄的人就是忠于朋友,富裕時能分財物給窮人就會使宗族親近。(2)家人在齊國受到殘害而他面無憂色,不是他不善,是因為他知道這是命該如此?!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召忽為公子糾殉死,管仲不殉死,不是他不仁。召忽,是做臣子的人才,若他不死就會成為三軍的俘虜,為主殉死他就可以名聞天下,他為何不去殉死呢?“召忽死之”即“召忽(為)之死”,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三軍”修飾“虜”,“之”助詞“的”,“三軍之虜”是偏正短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無論”的意思。句意:無論老人小孩愚昧的聰明的都知道天很高。/無論高貴或是卑賤。B.“意思不同”錯誤,都是“確實”的意思。句意:假若確實不知道。/實在很快樂。C.都是“高興”的意思。句意:襄公不高興。/學習后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D.認為……品德高尚、尊崇;大。句意:先生憑什么認為他德行高尚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中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D.“管仲是一個追求名利的人”錯誤。結合“子路問于孔子曰:‘管仲何如人也?’子曰:‘大人也’”可知,子路問孔子說:“管仲是什么樣的人呢?”孔子說:“是德行高尚的人?!庇纱丝芍?,孔子認為,管仲是一個德行高尚的人。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通”,顯達;“舉”,推舉;“窮”,形容詞用作名詞,困厄的人;“貧”,形容詞用作名詞,窮人;“親”,使……親近。(2)“家殘于齊”,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家于齊殘”;“殘”,受到殘害;“慈”,善。參考譯文:齊景公問子貢:“你拜誰為師?”子貢回答說:“我拜仲尼為師。”齊景公問:“仲尼賢明嗎?”子貢回答說:“賢明?!饼R景公問:“他有多么賢明呢?”子貢回答說:“不知道?!饼R景公說:“你知道他賢明,卻不知道有多么賢明,這行嗎?”子貢回答說:“(這就像)現(xiàn)在說天很高,無論老人小孩愚昧的聰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可是)天有多高呢?(他們卻)都說不知道,因此(我)知道仲尼很賢明卻不知道他怎樣賢明。”趙襄子對仲尼說:“先生放下禮物來求見了七十多個國君了,但無論什么地方都不被了解,不懂得這世上沒有英明的國君嗎?(還是該)懷疑先生的主張,本來就行不通?”伸尼不回答他。日后,趙襄子見到子路說:“我曾經拿先生的主張問過先生,先生不回答,知道卻不回答那就是故意隱瞞。如果隱瞞自己的主張,那么怎么能稱得上仁厚?假若確實不知道,那么又怎么能稱為圣人?”子路說:“樹起天下的鳴鐘。卻用草莖去撞擊它,怎么能使它發(fā)出聲音呢?你這樣問先生,不就像用草莖來撞鐘嗎?”衛(wèi)國將軍文子問子貢說:“季文子三次困厄,又三次顯達,是什么原因呢?”子貢說:“他困厄時能向賢人學習,他顯達時能推舉困厄的人,他富裕時能將財物分給貧苦人,他尊貴時能禮待低賤的人。困厄時跟賢人學習就不會受到欺辱,顯達時推舉困厄的人就是忠于朋友,富裕時能分財物給窮人就會使宗族親近。尊貴時能禮待低賤的人就會受百姓擁戴。他能獲得這些當然是因為行仁義之道。失去這些就是由于天命?!弊勇穯柨鬃诱f:“管仲是什么樣的人呢?”孔子說:“是德行高尚的人?!弊勇氛f:“從前管仲勸說齊襄公,襄公不高興,這是沒有辯才;想要擁立公子糾為國君卻沒有辦到,這是沒有才能;家人在齊國受到殘害而無憂傷的表情,這是不善;成了俘虜被關在囚車中卻無羞慚之色,這是不知羞慚;事奉他射過的國君,這是不忠;召忽為公子糾殉死,管仲卻不殉死,這是不仁。先生憑什么認為他德行高尚呢?”孔子說:“管仲勸說齊襄公,齊襄公不賞識他,不是管仲沒有辯才,而是襄公不懂得他的主張;想要擁立公子糾而失敗,不是因為他無能,是因為沒有遇到好的時機;家人在齊國受到殘害而面無憂色,不是他不善,是因為他知道這是命該如此;成了俘虜被關在囚車中卻無羞慚之色,不是他不知道羞慚,而是他心中自有主張;事奉他射過的國君,不是他不忠,而是他知道權衡時勢;召忽為公子糾殉死,管仲不殉死,不是他不仁。召忽,是做臣子的人才,若他不死就會成為三軍的俘虜,為主殉死他就可以名聞天下,他為何不去殉死呢?管仲,是天子的佐臣,諸侯的輔相,死了就難免成為溝中的死尸,不死就又可以在天下建立功業(yè),他為何要去殉死呢?仲由啊,你不懂得這個道理啊!”(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日醉歸(節(jié)選)楊萬里歸路意昏昏,落日在嶺陬。竹里有人家,欲憩聊一投。有叟喜我至,呼我為君侯。告以我非是,俛①笑仍掉頭。機心②久已盡,猶有不下鷗③。田父亦外我,我老誰與游。【注】①俛(fǔ):同“俯”,彎下身子。②機心:指心有圖謀,權變巧詐。③《列子·黃帝篇》:“海上之人有好漚(鷗)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魅罩I?,漚鳥舞而不下也?!?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選詩五至八句用樸素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和田父交談的情況。B.詩中,一個“喜”字直接指出田父見到詩人后喜出望外的心情。C.面對田父呼喚“君侯”,詩人只是彎腰一笑,搖頭否認,畫面感強。D.“外我”一詞意為田父把我當外人,體現(xiàn)詩人誠心待人的期望。15.詩中“不下鷗”喻指誰?詩人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答案】14.C15.第一問:“不下鷗”喻指田父。第二問:①田父把詩人喚作“君侯”,不相信詩人的話,不愿意和詩人親近,這引起詩人內心很大的震動。②就連善良、純樸的老農詩人也無法接近,這讓詩人感到無比的孤獨和寂寞?!窘馕觥俊?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賞析能力。C.“詩人只是彎腰一笑,搖頭否認”錯,面對田父呼喚“君侯”,詩人告訴田父他不是君侯,田父只是彎腰一笑,搖頭否認。故選C?!?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表達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案嬉晕曳鞘牵瑐a笑仍掉頭。機心久已盡,猶有不下鷗”,一再告訴他我不是,老翁不信彎下腰一笑更搖頭。處世的心機早已去盡,卻還有不肯向我飛下的海鷗。此處“不下鷗”喻指田父,指田父感覺詩人有官氣,不和詩人親近。隨著田父的一聲“君侯”,竟然在詩人身上引起十分強烈的反應,也使詩人強烈地感到孤獨,詩人沉痛地呼吁:“機心久已盡,猶有不下鷗?!痹娙思冋娑皇С嘧又?,他用誠摯的眼光看生活,豈不知純樸之人已遠離自己?!疤锔敢嗤馕?,我老誰與游”,老農竟也如此對我見外,我老了又有誰與我結伴同游?就連善良、純樸的老農詩人也無法接近,這讓詩人感到無比的孤獨和寂寞。(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運用想象和“魚雁傳書”的典故,含蓄地表達書信不能往來,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李白《將進酒》中表現(xiàn)詩人對權貴的蔑視及內心的悲憤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3)《詩經·無衣》中描寫將士們團結友愛,穿同樣戰(zhàn)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鴻雁長飛光不度②.魚龍潛躍水成文③.鐘鼓饌玉不足貴④.但愿長醉不愿醒⑤.豈曰無衣⑥.與子同袍【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度”“潛躍”“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來到附近的一個公園,那里有一道土坡,挺高的。當我攀上那道窄如刀刃的土坡,在①的坡頂趔趄而行時,一抬頭突然發(fā)現(xiàn),月亮就出現(xiàn)在我前方的天空中。我還沒有登高呼喚呢,只是來迎接,她就大大方方地來到了我的眼前!她不高,只比高樓高那么一點兒。說實話,她不亮——在大都市里,很難看到皎潔的明月,但她很圓,而且微紅,有點像剛剛出生的嬰兒。我一個勁兒給她拍照,她安閑地懸停在半空中,幾乎②,猶如極為敬業(yè)的模特。我走下土坡,她還在上空;我離開土坡,她還在上空;我在小樹林中走動,她還在上空,只是有時被繁密的枝葉遮擋了一下而已。就這樣,我跟月亮同步走著,相看兩不厭。如是③延續(xù)了近半個時辰。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8.畫線句子可以改為“我走下土坡、離開土坡和在小樹林中走動的時候,她都還在上空”,意思不變,說說為什么原句比改句表達效果更好?!敬鸢浮?7.①凹凸不平(或崎嶇不平)②一動不動(或紋絲不動)③良辰美景18.①原句是三個整齊的句式,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②原句“我走下土坡”“我離開土坡”“我在小樹林中走動”分別獨立成句,層次清晰地表現(xiàn)了“我”的行蹤和觀察過程。③原句連說三個“她還在上空”,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突出了月亮美景的延續(xù)之久?!窘馕觥俊?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由“趔趄而行”可知,此處指坡路不平,可填“凹凸不平”或“崎嶇不平”。凹凸不: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崎嶇不平:形容道路高低不平。②由“懸?!笨芍?,此處指月亮幾乎靜止不動,可填“一動不動”或“紋絲不動”。一動不動:形容毫不移動。紋絲不動:一點兒也不動。形容動作沒有絲毫改變。③此處指情境的美好,可填“良辰美景”。良辰美景:美好的時光,賞心的景色。【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原句是“我……,她……”形式的三個整齊的句式,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富韻律感。原句“我走下土坡”“我離開土坡”“我在小樹林中走動”分別獨立成句,句子成分齊全,內容具體,層次清晰地表現(xiàn)了“我”的行蹤和觀察過程。原句連說三個“她還在上空”,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時間仿佛被拉長了,突出了月亮美景的延續(xù)之久。(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物體一般都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因為①,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地球上就有了風,隨之才有了降雨。地球之水得以循環(huán)才有了生機和活力的世界。因為水有熱脹冷縮的特性,所以我們做飯時,鍋底的水燒熱后上升,上面的冷水下降,這樣循環(huán)下來,整鍋水就得以快速沸騰。如果沒有水的熱脹冷縮,我們就必須一邊加熱,一邊不停地攪拌,否則下層水沸騰了,上層的水還是冰涼的。水不僅有熱脹冷縮的特性,②。水在0℃—4℃時熱縮冷脹,僅此一點,就讓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產生。冬天,由于太陽斜射,地球氣溫下降,海洋中的水溫也從表面開始下降。③,那么降溫后的水會很快沉到水底堆積起來。海洋表面的水不斷降溫結冰下沉,直至把整個海洋全部冰凍起來。這樣,地球就變成一個大冰球。而生物的演化是從低級到高級,從水生到陸生的。假如地球上沒有水,全是冰,單細胞生物也難以繁殖和生存,更難以實現(xiàn)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直至產生人類。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0.下面句子中的“我們”含義,與文中加點處不相同的一項是()A.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只有用槍桿子才可能改造。B.老師語重心長地對全班同學說:“我們做學生的應該好好學習?!?/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