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語文一、本大題共4小題,共14分。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1-4題。材料一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扎,幾扎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我說西洋社會組織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里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團體里的人是一伙,對于團體的關系是相同的。我們不妨稱之作團體格局。我們的社會結(jié)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由著這個“己”推出的圈子,可伸可縮,大可“一表三千里”,而小可以縮到只剩家庭成員,并根據(jù)與中心“己”的距離遠近來區(qū)分厚薄。在這里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jié)構的基本特性了。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么呢?我的解釋就是那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倫是有差等的次序,重在分別?!抖Y記》祭統(tǒng)里所講的十倫,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都是指差等?!安皇鋫悺笔窃趧e父子、遠近、親疏?!抖Y記·大傳》里說:“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币馑际沁@個社會結(jié)構的架格是不能變的,變的只是利用這架格所做的事??鬃幼钭⒅氐木褪撬y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于這己,得加以克服于禮,克己就是修身。順著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條通路。這種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對性。這和西洋把權利和義務分得清清楚楚的社會,大異其趣。(取材于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材料二西洋社會的這種結(jié)構很可能是從初民民族的“部落”形態(tài)中傳下來的。部落形態(tài)在游牧經(jīng)濟中很顯著的是“團體格局”的。生活相依賴的一群人不能單獨地、零散地在山林里求生。在他們,“團體”是生活的前提。可是在一個安居的鄉(xiāng)土社會,每個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時,只在偶然的和臨時的非常狀態(tài)中才感覺到伙伴的需要。在他們,和別人發(fā)生關系是后起和次要的,而且他們在不同的場合下需要著不同程度的結(jié)合,并不顯著地需要一個經(jīng)常的和廣被的團體。因之他們的社會采取了“差序格局”。社會結(jié)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在“團體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筑在團體和個人的關系上。團體是個超于個人的“實在”,它是先于任何個人而又不能脫離個人的共同意志。這種“實在”只能用有形的東西去象征它、表示它,這種團體對個人的關系就象征在神對于信徒的關系中。團體的代表是無私的,每個團體分子和團體的關系是相等的。團體格局的道德體系中于是發(fā)生了權利的觀念。人對人得互相尊重權利,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防止團體代理人濫用權力。我說了不少關于“團體格局”中道德體系的話,目的是在陪襯出“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特點來。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復禮”,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fā)點。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社會范圍的是一根根私人聯(lián)系,每根繩子被一種道德要素維持著。社會范圍是從“己”推出去的,而推的過程里有著各種路線,最基本的是親屬,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向另一路線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差序格局中并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系的道德觀念,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系中的道德要素??鬃映3L岬侥莻€“仁”字。但“仁”這個觀念只是一切私人關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凡是要具體說明時,還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類的道德要素。(取材于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維系著私人的道德》)1.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A.團體格局可以比喻為捆柴,是因為每一個個體都能在其中找到同屬于一個團體的伙伴。B.以“己”為中心向外推的社會關系沒有清晰的界限,范圍上一定大于界限清楚的團體。C.團體格局中各分子與團體關系相等,差序格局中個體從自身出發(fā)界定與他人的社會距離。D.差序格局中的道德觀念離不開具體的私人聯(lián)系,團體的共同意志可以脫離個人而存在。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對“鏈接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鏈接材料】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2]。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注釋:【1】弟:同“悌”,敬愛兄長。
【2】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基礎確立了,“道”就會產(chǎn)生。A.從“為人也孝弟”到“不好犯上作亂”,由家到國的推論過程契合了差序格局的特點。B.有子認為“本立而道生”,這表明儒家最考究的人倫是一種有差等的次序,重在分別。C.有子強調(diào)“孝弟”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體現(xiàn)出克己復禮是差序格局道德體系的出發(fā)點。D.用親屬間的“孝弟”來詮釋“仁”,反映了差序格局是由私人關系的道德要素維系的。3.在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過程中,有同學列了下面的表格式提綱。請你填寫①-④處,幫他補充完整。要求簡要概括。(4分)西洋社會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社會結(jié)構團體格局①②③安居的農(nóng)耕生活產(chǎn)生影響發(fā)生了權利的觀念④材料三鄉(xiāng)土社會中社會關系的最突出特點就是“差序格局”,這已成為社會學中國化的經(jīng)典概念。正是這種差序格局下鄉(xiāng)土中國的鄉(xiāng)土性,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影響著親屬關系、血緣關系甚至地緣關系,并擴大到家庭之外的家族,甚至影響著鄉(xiāng)土社會的政治秩序和統(tǒng)治方式。從男女有別的“家族”到“禮治秩序”下的“無訟”,無為政治下的長老統(tǒng)治,以名實分離應對社會變遷。而近代以來從欲望到需求的文明轉(zhuǎn)折,時勢的權力迫使鄉(xiāng)土中國進入了鄉(xiāng)土重建。費孝通晚年特別強調(diào)文化自覺的重要性,他詳細解釋道:“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義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響及發(fā)展的方向,不帶有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但同時也不主張‘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發(fā)展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huán)境對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他不僅對文化自覺的概念進行了詳細定義,還強調(diào)指出“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根據(jù)其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力決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觸的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種文化都自覺之后,這個文化多元的世界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出現(xiàn)一個具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形成一套各種文化的和平共處、各舒所長、聯(lián)手發(fā)展的共同守則?!蹦康木褪峭ㄟ^“文化自覺”,掌握文化轉(zhuǎn)型的主動權,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心,鞏固國家和民族認同,建立“和而不同”的美好社會,更好地應對“全球化”的挑戰(zhàn),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取材于徐平《如何讀懂費孝通(代序)》)4.談談材料三對文化自覺的闡釋對你認識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有何啟發(fā)。(6分)二、本大題共4小題,共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5-8題。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簦煹乐粡?,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取材于韓愈《師說》)5.下列對句中加粗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或師焉,或不焉
或:或者B.官盛則近諛
諛:奉承C.君子不齒
不齒:看不起D.作《師說》以貽之
貽:贈送6.下列各組語句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A吾從而師之
而恥學于師
B.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C.其出人也遠矣
其皆出于此乎
D.師不必賢于弟子
不拘于時7.將下列語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8.韓愈認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請從原文找到兩處依據(jù),分析韓愈這里所說的“道”指的是什么。(4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9-11題。(共8分)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1】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2]。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3],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注釋:【1】愛:同“蔑”,隱藏。【2】彤管:初生時呈紅色的管狀茅草?!?】荑:初生的茅草。9.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一首開篇兩句寫一位嫻靜又美麗的女子,與心愛之人約定在城墻的角樓會面。B.第一首“愛而不見”兩句意思是男子喜愛心上人卻見不到,以手撓頭,徘徊不定。C.第二首“涉江采芙蓉”一句寫主人公為采芙蓉而涉江,“涉”字可見其心意之誠。D.第二首“同心而離居”兩句寫同心之人卻分隔兩地,只能讓憂傷陪伴自己終老。10.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一首詩使用第一人稱,男子的敘述能夠讓讀者感受到他對心上人的情真意切。B.第一首中“靜女其姝”“靜女其孌”兩句以反復的手法增強了表情達意的效果。C.第二首中“長路漫浩浩”的“浩浩”巧妙地使用了疊字,突出路途的漫長遙遠。D.第二首詩用精麗的語言表達刻骨銘心的思念,語意環(huán)環(huán)相扣,可謂語淺而情深。11.這兩首詩都以草木贈答來傳情表意。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4分)12.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書寫規(guī)范,字跡清晰。(8分)(1)疊詞具有摹聲、繪形等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
①
”,描摹了大弦小弦交錯彈奏之音;杜甫《登高》中“
②
”,描寫了深秋時節(jié)草木搖落之聲;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云青青兮欲雨,
③
”,描繪了黑云低沉、煙霧升騰之景;李清照《聲聲慢》中“
④
”,表現(xiàn)出主人公的悲愁哀傷之情。(2)在即將來臨的寒假,有同學計劃登臨泰山之巔,觀賞姚鼐筆下紅日初升前“
⑤
,
⑥
”的奇異色彩;有同學打算奔赴黃州赤壁,感受蘇軾“縱一葦之所如,
⑦
”的愜意自在;有同學將造訪先賢荀子的故里,體悟“
⑧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的學習之道。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3-16題。故都的秋①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②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③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④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nì(),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⑤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嘶叫的秋蟬,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⑥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微嘆著互答著地說:⑧“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⑨“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⑩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
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的特別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xiāo(
)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qū)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取材于郁達夫的同名散文)13.根據(jù)要求,完成下面問題。(2分)(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①一椽破屋②廿四橋(2)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①細nì②xiāo索1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第②段中“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意思是在領略秋的過程中不必過分注重細節(jié)的品察。B.第③段雖未詳細描繪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但從這些景物的選取中仍能看出作者的審美傾向。C.第③段中數(shù)量詞的使用耐人尋味,如“一椽”增強了形象感,“一絲”表現(xiàn)出細數(shù)日光的清靜悠閑。D.從第?段中“稀飯”“饃饃”“大蟹”“黃犬”等詞語,可看出本文語言在古典雅趣中兼具生活化的色彩。15.文章敘寫了作者在北平飽嘗故都的秋味的體驗。從全文看,作者是如何圍繞“飽嘗”行文的?(6分)16.北京,是我們求學成長的地方;北京的秋天,我們也剛剛領略和感受過。讀完郁達夫《故都的秋》,其中定有一些內(nèi)容能引發(fā)我們關于北京秋天的共鳴或聯(lián)想,請寫一段文字,可抒情,可描寫,可議論。(8分)五、作文(共40分)17.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紙上。不透露所在學校及個人信息。(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小小的靈感,可能會點燃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意;一句鼓勵的話語,可能會點燃一個人內(nèi)心的希望;一次勇敢的嘗試,可能會點燃一個騰飛的夢想……請以“點燃”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合理,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2)生活中,簡單的小事常??梢詭碡S富的樂趣;在藝術領域,簡單的手法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時,看似簡單的事物也許并不那么簡單。請以“簡單”為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要求:思想健康,文體明確,內(nèi)容充實;書寫清晰。參考答案一、(本大題共4小題,共14分)1.(2分)C
2.(2分)B
3.(4分)參考答案:①差序格局②格局源起/社會基礎③游牧的部落形態(tài)④形成了以克己復禮為出發(fā)點的道德體系/形成了依托于私人關系的道德體系【評分說明】一點1分,意思對即可。4.(6分)答案示例一:材料三談到,文化自覺的目的不是保守復古,也不是全盤西化,而是在文化轉(zhuǎn)型中掌握主動權,更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新時代。這啟示我們對“差序格局”及其道德體系應采取辯證、揚棄的態(tài)度,如在當今時代,“修齊治平”的擔當精神應得到傳承和發(fā)揚,“各掃門前雪”一類的自私行為則需要反思和杜絕,如此才能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答案示例二:材料三談到,文化自覺是一個過程,不僅要認識自己的文化,也要理解所接觸的文化,如此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各抒所長。這啟示我們在理解“差序格局”的過程中要有中西文化比較的視野,既要看到差序格局產(chǎn)生了“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意識,也要取長補短,吸收團體格局中的權利意識等有價值的思想觀念,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全球化”的挑戰(zhàn)。【評分說明】闡釋“文化自覺”2分,結(jié)合“差序格局”談啟發(fā)4分。二、(本大題共4小題,共12分)5.(2分)A
6.(2分)B7.(4分)參考答案:(1)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還是生在我之后呢(2)教給他書本的文字,(幫助他)學習句讀(的人)【評分說明】各2分。8.(4分)答案示例:①第一處:“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韓愈在此明確指出所傳之“道”不是句讀一類的知識,又稱章句之學為“小”,而以“傳道解惑”為“大”,可見這里的“道”應為更廣泛的思想學說、價值真理等。②第二處:“李氏子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電訊職業(yè)學院《班主任著作研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數(shù)字攝影測量》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TIA技術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鋼結(jié)構設計概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小學通風和消毒制度
- 生物學基礎與方法模板
- 人資行政戰(zhàn)略展望模板
- 七夕傳媒策略研討
- 二零二五年建筑公司古建筑裝飾修復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農(nóng)產(chǎn)品收購擔保合同3篇
- 2024年日語培訓機構市場供需現(xiàn)狀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榜樣9》觀后感心得體會二
- 2024年公安機關理論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基礎題)
- 歷史-廣東省大灣區(qū)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和答案
- 2024年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標準及其他要求清單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閱讀設題特點及備考策略
- 抗心律失常藥物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 考級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講核心(原卷版)
- DB32T 1590-2010 鋼管塑料大棚(單體)通 用技術要求
- 安全行車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