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高三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C/25/wKhkGWeRoFOAbwNQAAJji1UHEFE495.jpg)
![2025年外研版高三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C/25/wKhkGWeRoFOAbwNQAAJji1UHEFE4952.jpg)
![2025年外研版高三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C/25/wKhkGWeRoFOAbwNQAAJji1UHEFE4953.jpg)
![2025年外研版高三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C/25/wKhkGWeRoFOAbwNQAAJji1UHEFE4954.jpg)
![2025年外研版高三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0C/25/wKhkGWeRoFOAbwNQAAJji1UHEFE49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高三語文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A.驍(xiāo)勇抹(mā)布啄(zhuó)木鳥長吁(yū)短嘆B.信箋(jiān)傴(yǔ)僂呱(guā)呱叫柳蔭匝(zā)地C.禪(chán)讓下載(zài)冠(guàn)名權不容置喙(huì)D.臉頰(jiá)躡(shè)足應(yīng)屆生劍拔弩(nǔ)張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王實甫,中國元代戲劇家。他的作品抒情性強,曲詞優(yōu)美,對戲曲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我們通常稱王實甫和關漢卿、馬致遠、白樸為“元曲四大家”。B.《論語》是記載孔子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是儒學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經(jīng)典著作。C.《舊日的時光》是美國詩人羅伯特?彭斯根據(jù)民歌整理而成,該詩后來成為電影《魂斷藍橋》的插曲《友誼地久天長》,傳唱世界各地。D.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戲劇家和詩人?!豆防滋亍贰ⅰ秺W賽羅》、《李爾王》、《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劇。3、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亦稱《南華經(jīng)》,是道家的主要經(jīng)典,書中提出了以“道”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具有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B.《漢家寨》是一篇富有意蘊的散文.文章敘寫了作者在漢家寨的見聞感受,對大西北地域文化的精髓與個體生命的精神作了冷靜的審視C.《迷娘曲》各節(jié)的開頭和結尾使用的句式基本相同,這種復沓的表現(xiàn)手法,使得詩的結構整齊,具有旋律感,對表達迷娘的復雜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強調作用D.對仗是律詩中間兩聯(lián)的要求,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可對可不對.如賈島《題李凝幽居》中“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兩聯(lián)就運用了對仗的手法4、【題文】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沿著)B初極狹,才通人。(僅)
C聞之,欣然規(guī)往。(計劃)D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黃色的頭發(fā))5、【題文】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地溝油”事件爆出了中國餐飲業(yè)的黑幕,凸現(xiàn)了企業(yè)良心與道德的缺失,每每看到這些新聞報道,總讓人義憤填膺,不忍卒讀。B.被譽為“江南紫禁城”的東陽盧宅,不僅擁有龐大的建筑群,還保存了大量卓爾不群木雕藝術精品。C.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為了讓觀眾不錯過每場比賽的觀看時間,廣州各大報紙屆時特別登出轉播時間表,人們可以按圖索驥。D.黃宏的表演輕松、幽默,常常逗得觀眾捧腹大笑,笑聲中人們心里所有的煩惱、憂愁都付諸東流了。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6、填空.
(1)賈誼《過秦論》“吞二周而亡諸侯____”極言秦始皇的功業(y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談笑間,____”,描繪了周瑜的英氣勃發(fā);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____”,抒發(fā)了壯志未酬的遺憾;陸游《書憤》“樓船夜雪瓜洲渡,____”;表現(xiàn)了抗擊金兵的豪邁氣概.
(2)《促織》選自蒲松齡的文言短篇小說集《____》,揭露了封建皇帝的荒淫;俄國詩人____的《致大?!罚憩F(xiàn)了對自由的向往.7、默寫.【任選6空】
(1)楚天千里清秋,____(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2)____;此心吾與白鷗盟.(黃庭堅《登快閣》)
(3)夕陽下,____;兩三航未曾著岸.(馬致遠《遠浦帆歸》)
(4)故____;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5)天下莫柔弱于水,____;以其無以易之.(老子《老子》)
(6)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____.(諸葛亮《出師表》)
(7)____;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8)____,馬中赤兔.(《三國志》)8、閱讀下文;完成第(1)~(3)題.
如果把唐宋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與當下鄉(xiāng)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就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它們幾乎一模一樣,為什么?
民間藝術是歷久難變的.這因為;民間的審美是共性的審美,必須是這一地域人們的審美都變化了,它才會悄悄地發(fā)生改變.在漫長的古代農(nóng)耕社會,人們生活的內容和方式基本上是一成不變的.深藏在谷壑里的山莊,或是江河相隔的村落,大多是在封閉狀態(tài)中靜靜地生息與傳衍.因之,許多古老的文化形態(tài)總是在民間存活得很久很久.比如閩地的南音;云南的納西古樂,無怪乎人們稱它們?yōu)楣盼幕幕罨耍?/p>
當然;民間藝術并非全都不變.一般的規(guī)律是,交通方便的地方,比較容易發(fā)生變異.一方面外來文化的涌入,沖擊了人們的審美習慣;另一方面則由于現(xiàn)代城市的崛起.城市文化是十分敏感的,是一種強大的不斷更新?lián)Q代的審美的源,向廣大鄉(xiāng)間放射,產(chǎn)生影響.
當前;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鄉(xiāng)村城鎮(zhèn)化以及媒體、科技、生活方式、時尚,都對我們傳承久矣的民間藝術產(chǎn)生根本性的沖擊.一部分民間藝術處于瀕危,正在消亡;那么,另一部分依然“活著”的民間藝術是怎樣的呢?
那些擺在旅游景點小攤上的艷麗又奇特的布掛;面具、布老虎;那些畫在民俗村屋梁房柱上的怪異的圖案,以及豎在那里的匪夷所思的圖騰柱、旗幡與神像,或是一群群穿著半似民族服裝、半似戲裝的年輕人跑過來跳一段不知所云的舞蹈誰會知道這些民間藝術的真?zhèn)?,反正有點特點就行.
在全球化商品經(jīng)濟的時代;民間文化大概只有轉化為旅游對象才能生存與延續(xù)下來.民間藝術原本是一種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種民俗方式,當它轉變?yōu)橐环N經(jīng)濟方式時,便在本質上發(fā)生變異.那種自發(fā)的;純樸的、天真的精神情感不見了.代之以涂紅抹綠,添金加銀,著力于對主顧的招徠與誘惑.它的特色被無度地夸張著,它內在的靈魂與生命卻沒有了.
商品化使民間藝術發(fā)生的變異正在全國各地普遍發(fā)生著.這種貌似“茁壯成長”的民間藝術;在文化意義上卻是本質性的消亡.難道民間藝術只有這樣一種出路嗎?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對待自己傳統(tǒng)和文化的方式--那就是保持住民間藝術中那種對生活的虔誠與執(zhí)著,把它視為一種傳統(tǒng)精神.他們是真正懂得自己民間藝術的價值和美感的.為此,民間藝術一直是他們民族情感與精神的載體之一.
人們知道;在當今這樣做何其困難.所以,普查與記錄原生態(tài)的民間藝術就是迫不及待要做的事了.這不只是為了記錄一種文化形態(tài),一種充滿情感的美,更是為了見證與記載的一種歷史精神.
(節(jié)選自馮驥才《民間藝術的當代變異》)
(1)從原文看,下列對“民間藝術”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____
A.一種地域的生活文化;民俗方式。
B.一種對生活的虔誠與執(zhí)著的傳統(tǒng)精神。
C.一種民族情感與民族精神的載體。
D.一種文化形態(tài)和歷史精神的體現(xiàn)。
(2)下列選項中,不能反映“民間藝術”處于瀕危狀況的一項是____
A.出土的陶制玩具與當下鄉(xiāng)村的泥玩具幾乎一模一樣。
B.商品經(jīng)濟時代的城市文化造成了民間藝術的巨大變異。
C.現(xiàn)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使許多民間藝術轉化為旅游對象。
D.認真開展原生態(tài)民間藝術的普查與記錄已迫不及待。
(3)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____
A.人們生活內容和方式的改變;終將導致民間藝術的消亡。
B.古老文化的原始形態(tài)保護得越好;民間藝術越能得以延續(xù)。
C.為了保護民間藝術;應當禁止將民間藝術形式用于商業(yè)目的。
D.加大旅游經(jīng)濟投入,將改變旅游業(yè)中民間藝術嚴重變異的狀況.9、APEC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____,____?”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選5句)
(1)____;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茍子勸學》)
(2)人生亦有命,____?(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3)____;乾坤日夜?。ǘ鸥Α兜窃狸枠恰罚?/p>
(4)自其不變者而觀之,____;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5)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李煜《虞美人》)
(6)雁過也,正傷心,____.(李清照《聲聲慢》)11、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木德參天新中國成立前;在華北地區(qū),有一首民謠廣為流傳:“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闭f的是華北比較有名的幾處名勝。民謠流傳了不知道多少年,人們拿它當兒歌教孩子,但很少有人注意歌謠中說的這些文物。20世紀30年代,有一個人聽到這首民謠后驚喜異常,立即將它記到了本子上,這個人就是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
梁思成聽到這首歌謠后;對傳說中的“應州塔”朝思暮想,寢食難安。他急于知道塔的情況,每天把它掛在嘴上。當時的中國,還沒有系統(tǒng)的建筑史學,中國古代建筑也沒有系統(tǒng)的名錄,甚至中國建筑發(fā)展演變的整個過程都還是一個謎。那時唐代的木結構建筑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而存世的宋代營造法式還有許多晦澀難懂的地方,如果真的可以找到一座唐宋之間的遼代木建筑,那會幫助人們抓住中國建筑史中許多重要的關鍵??吹侥舅嵨镎掌?,更堅定了梁思成親自拜見木塔的決心。
1933;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同事劉敦楨、莫宗江及一位仆役,由北京起身來到山西大同。他們的任務是考查大同的善化寺、華嚴寺、城內鐘樓以及東西南三座城樓,然后去應縣考察木塔。下了火車后,他們又坐了6個小時的驢車,才到達應縣。在離城大約還有5英里時,梁思成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群山環(huán)抱中,一座紅白相間的寶塔映照著金色的落日,那就是應縣木塔。年9月4日。
在一篇文章里;梁思成寫道:“當我們到達離城大約還有5英里的一個地方的時候,我驀地看到在我前方山路差不多盡頭處,在暗紫色的背景上有一顆閃光的寶石--那是在附近的群山環(huán)抱中一座紅白相間的寶塔映照著金色的落日。當我們到達這座有城墻的城市時天已黑了,這是在鹽堿地上一個貧窮的城鎮(zhèn),城里只有幾百家土房子和幾十棵樹。但它自夸擁有中國至今僅存的木塔就像一個黑色的巨人,俯視著城市。”他們不禁叫絕。在后來的文章中,梁思成談到木塔,還情不自禁地寫道:“這塔真是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不見此塔,不知木構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極了,佩服建造這塔的時代,和那時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師,不知名的匠人。”
一行人在應縣住了7天;把木塔從里到外;從上到下,非常精細地測量了各層的平面,測量了五十多種不同的斗拱,畫出了木塔的斷面圖,繪制了樓梯、欄桿、隔扇的圖樣,用儀器測量了各檐的高度和塔剎。為了達到準確無誤,他們對木塔高度進行了實測。在測量塔剎高度時,他和繪圖員莫宗江從頂層南天門爬到塔外。攀上塔頂,他們站在60多米高的塔上,四面空曠如懸,呼呼的大風吹得人心里發(fā)毛。塔尖有十幾米高,聯(lián)系塔尖的是8根數(shù)百年前造就的鐵索。要是站在地面去攀爬塔尖,恐怕常人也感到畏懼,梁思成憑著在學校時練就的臂力,握著鐵索,兩腿懸空,倒替著雙手往塔尖攀去。
在測繪過程中;梁思成發(fā)現(xiàn),應縣木塔的價值比他想象的大得多。應縣木塔建于遼代,高67.13米,約有20層樓高。它那雄偉的身影給梁思成以深深的震撼。1942年至1944年,梁思成寫成了中國第一部建筑史。在《中國建筑史》中收有他們繪制的釋迦塔斷面圖和立面圖,塔尖也有了準確高度。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木塔就這樣進入了一個建筑史學家的視野之中;確立了它在中國建筑史中極其重要的地位,并且通過中國營造學社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介紹給整個建筑學界。在梁思成撰寫的《中國建筑史》一書中這樣寫道:“佛宮寺釋迦木塔在山西應縣城內,塔立于寺山門之內。大殿之前,中線之上,為全寺之中心建筑。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建,為國內現(xiàn)存最古木塔”“山西應縣的遼代木塔,說來容易,聽來似乎也平淡無奇,值不得心多跳一下,眼睛睜大一分。但是1056到現(xiàn)在,算起來是整整的877年。古代完全木構的建筑物高到285尺,在中國也就剩下這一座,獨一無二的應縣佛宮寺塔了?!?/p>
(節(jié)選自《長三角》;2011年第3期)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莀___。
A.從外觀上看;應縣木塔為紅;白、黃三色,遠遠望去,在群山環(huán)抱中,如同暗紫色背景上的一顆閃光的寶石。
B.從聽到民謠到看見實物照片;梁思成愈加堅定親自拜見木塔的決心,終于在1933年實地考察了這座遼代建筑。
C.經(jīng)過對應縣木塔實地考察和精細測量;梁思成終于在1944年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建筑史--《中國建筑史》。
D.梁思成在測繪過程中;發(fā)現(xiàn)應縣木塔的價值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這也確立了應縣木塔在中國建筑史中的地位。
E.本文通過對梁思成等去山西應縣考察木塔的記述;表現(xiàn)了一位著名建筑學家的探索精神和取得的重要成就。
(2)文章以一首民謠開篇;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3)文中大量引用梁思成自己著作中的文字;有何作用?請簡要概括。
(4)從梁思成身上,可以獲得有關科學研究的哪些啟示?請結合全文予以探究。(不少于四點)12、閱讀下面的兩首詩;完成下題。
答鹽官齊安國師見招。
釋法常。
(一)
摧枯殘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之猶不顧;郢人那得苦追尋。
(二)
一池荷葉衣無數(shù);數(shù)樹松花食有余;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注】鹽官齊安國師:海門郡人;時住杭州鹽官海昌院,得知法常住大梅(今鄞州橫溪鎮(zhèn)梅嶺),遣僧去招。法常乃以此兩偈答之。
(1)作者選用了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____
(2)這首詩是答“齊安國師”“見招”的,兩首詩向齊安國師傳達了怎樣的信息?表明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____。13、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4)題。
巴金:不做欺世盜名的騙子。
李致①粉碎“四人幫”以后;巴老開始在四川出書。出第一本書起,他就宣布不要稿酬。當時向巴老要書的人很多,樣書不夠,他就出錢買;出版社為他沖洗照片,他從上海寄錢來付費。
②留在出版社的稿費怎么辦?
③一九八一年;出版社黨委討論了這個問題。多數(shù)同志主張用巴金的名義設立獎金。我在轉達這個意見的同時,建議把稿費用來幫助某些有困難的作者。不久,巴老回信說:“稿費問題就按你所說用來幫助作者吧。設立獎金我不贊成,我反對用我的名字?!?/p>
④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巴老給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寫信,再次表明態(tài)度。他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工作者,寫作六十幾年,并無多大成就,現(xiàn)在將我的名字和我省文學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對我實在是莫大的榮譽。我非常感謝。但是建立‘巴金文學基金’,設立‘巴金文學獎’,又使我十分惶恐。我一向不贊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會;設立文學獎?!?/p>
⑤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巴金全集》時;擬編兩卷巴金的日記。巴老委托我替他??慈沼浽濉K拇ǔ霭娼缫晃慌笥阎肋@個情況后,建議由四川出版日記的單行本。
⑥一九九一年冬我向巴老轉達了這位朋友的請求。巴老有些猶豫;我說:“《魯迅日記》也有單行本,您的日記也可以出單行本?!痹谖业脑偃笙拢屠厦銖娡饬?。
回成都不久;外甥李舒給我?guī)戆屠系男?。“日記我考慮了兩個晚上,決定除收進《全集》外不另外出版發(fā)行,因為這兩卷書對讀者無大用處。我沒有理由出了又出;印了又印,浪費紙張。我最近剛看過這些日記,里面還有些違心之論,你也主張刪去,難道還要翻印出來,使自己看了不痛快,別人也不高興?你剛來信說你尊重我的人品,那么你就不該鼓勵我出版日記,這日記只是我的備忘錄,只有把我當成‘名人’才肯出版這樣東西,我要證明自己不愿做‘名人’,我就得把緊這個關,做到言行一致。對讀者我也有責任。我出一本書總有我的想法。為什么要出日記的單行本?我答應你,也只是為了不使你失望。幾十年前我曾經(jīng)責備自己拿作品應酬人,因此大發(fā)牢騷,今天在我擱筆的時候我不能再勉強自己了,何況《全集》出版之后另出日記單行本還要同人文社辦交涉。”
⑧一句話;日記不另出單行本。
⑨回想起來;我當初想得太簡單?!遏斞溉沼洝肥窃隰斞甘攀篮蠖嗄瓿霭娴模谑罆r也可能不同意。慚愧之余,我立即給巴老去信表示尊重他的決定,并把巴老的決定轉告給出版界的那位朋友。
⑩一九九一年秋;原成都市第二中學校長張珍健同志來到我家。他是巴老的讀者,十分崇敬巴老的作品和人品。為迎接“巴金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成都舉行,他用了半年時間把巴老作品的書名刻成五十六方印章,并請艾蕪老人題簽。他希望到上海把這些印章送給巴老。
?珍健同志雙腿殘疾;一生拄著雙拐??匆娝\懇的態(tài)度和辛苦的勞動,我委實被感動了。我找了一個折衷方案:我去信征求巴老的意見,能否用十五分鐘時間會見他。珍健同志表示愿意靜候佳音。
?不久巴老即回了信:張珍健同志要送我五十多個印章;我感謝他的好意,但是我不愿意舉行一種接受的儀式,讓人們談論;看熱鬧,也不愿意讓他把印章送到上海親手交給我,只為了一刻鐘的會見,這樣做,我覺得不近人情。總之煩你告訴張同志,不要來上海送印章,他的好意我心領了。我看由慧園代收,不好嗎?將來還可以在慧園展覽。
?讀完信;我感到自己考慮很不周到。我尊重巴老的意見,便給珍健同志打了電話,委婉地作了解釋,請他諒解。
?一九九三年我回到成都;偶然在《讀書人》雜志上看到珍健同志的文章《巴金訪問記》.原來珍健同志已在一九九二年秋到上??赐屠稀0屠鲜盏健队∽V》以后,既高興又謙虛地說:“你不值得花這么多時間和功夫,我過去那些書都是亂寫的,沒有多大意思。”巴老和珍健同志交談了五十多分鐘,送了一部《激流三部曲》給他,并題字簽名。臨別的時候,八十七歲高齡且舉步維艱的巴老,堅持把珍健同志送到大門外。珍健同志一再請巴老留步,巴老卻說:“你不遠千里專程來訪,我送送你是應該的。”
?巴老就是這樣對人對己。
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節(jié)選自《我的四爸巴金》,有刪改)(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膬身検莀___
A.文章以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巴老在文學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表現(xiàn)了他在“對人對己”方面的諸多高尚品德。
B.巴老從出第一本書起;就將稿酬用來幫助某些有困難的作者;樣書不夠,他還自己出錢買,滿足讀者的愿望。
C.作者向巴老轉達四川出版界一位朋友的由四川出版巴老日記的單行本的請求時;巴老當時就拒絕了。
D.巴老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工作者;不贊成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會;設立文學獎。
E.巴老不愿張珍健將印章送到上海;主要是因為希望慧園代收,以便將來可以在慧園展覽。
(2)本文主要敘寫了有關巴金先生的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
(3)文中第④自然段引用巴金先生的信件內容有何作用?
(4)文章表現(xiàn)了巴金先生在“對人對己”方面的諸多高尚的精神品質。請結合文本,從“對人”“對己”兩方面中任選一方面加以分析。1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自魏晉以來;在玄學思潮的推動下,開創(chuàng)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旨趣。中國古代詩歌理論對此有大量論述,這是眾所周知的。由此,許多人認為這是中國古典美學和詩歌理論獨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學理論重視對文學作品嚴密的邏輯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視以有限的形式容納無限的內涵。
但事實并非如此?,F(xiàn)代西方接受美學理論指出;一部文學作品中總是存在許多意義空缺部分。德國康士坦茨學派的伊瑟爾認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識活動的產(chǎn)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讀者的理解和反應,其中總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確的因素”。這一點在現(xiàn)代文學中尤其明顯。伊瑟爾在《隱含的讀者》一書中,從對英國古典作家班揚到現(xiàn)代作家貝克特的作品進行的歷史考察中,發(fā)現(xiàn)這幾個世紀以來,西方文學作品總的趨勢是“空白”和“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因而要求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必須有主觀因素的積極參與。西方現(xiàn)代接受美學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確定性,作為衡量文學作品藝術水準高下的重要尺度。上述事實都說明,重視文學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盡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國古典美學和詩學的特征,而可以說是人類審美的普遍現(xiàn)象。
這一人類經(jīng)驗的普遍特征;同人類語言的特點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正是由于人類語言在表達意義和情感時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無論怎樣詳盡的語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現(xiàn)象世界的全貌呈現(xiàn)于人們的面前,而必須以形象去調動人們的想象,來彌補自然語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窮理析義,須資象喻”,形象可以啟示聯(lián)想,“作者得于心,覽者會以意,殆難指陳以言也”。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體驗熔鑄在形象里,欣賞者又通過形象喚起對同類情景的聯(lián)想,來補充抽象;概括的詞語所舍棄的細節(jié)、關系、情境。正如清代劉熙載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詩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霧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詩的語言以塑造形象為己任,是富有啟發(fā)性、暗示性的語言,啟發(fā)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求得那象外、景外、韻外、味外的旨趣?!半u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在這里,詩人完全是以塑造形象的手法來表現(xiàn)道路辛苦、羈愁旅思的。一個手勢,一個流盼,一顰一笑,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是語言不能曲折盡傳的?!坝凰g,脈脈不得語?!痹谶@種“心頭無限意,盡在不言中”的形象里,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不需要更多的語言。
藝術的美感并不簡單地等同于藝術形象所顯現(xiàn)的;而且包括藝術形象在欣賞者心目中所引發(fā)的。藝術作品的形象必須與欣賞者的想象相結合,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審美作用。現(xiàn)代接受美學要求文學創(chuàng)作有更多的“空白”“不確定性”和“召喚性”,這是群體欣賞水平提高的表現(xiàn),是現(xiàn)代意識的自覺,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需要。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玄學思潮對中國古典美學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學旨趣的產(chǎn)生起到了推動作用。
B.有人認為;西方古典美學既重視對文學作品嚴密的邏輯性和理性的分析,又重視以有限的形式容納無限的內涵。
C.這幾個世紀以來;西方文學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確定性”越來越多,這要求讀者閱讀時必須融入自己的主觀因素。
D.中國古典美學;詩學和西方現(xiàn)代接受美學認同這樣的人類普遍審美現(xiàn)象:文學作品應追求言外之意、言不盡意和以少寓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____
A.語言的貧乏導致創(chuàng)作時留下“空白”和“不確定性”;但這“空白”“不確定性”也給欣賞者留下了更大的審美空間。
B.作者必須以形象去調動人們的想象;來彌補自然語言的不足,讀者要借形象喚醒聯(lián)想,而補充詞語留下的“空白”。
C.以塑造形象為己任的富有啟發(fā)性;暗示性的詩歌語言;能啟發(fā)讀者通過想象求得象外、景外、韻外、味外的旨趣。
D.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通過詩人塑造的“雞”“茅店”“月”“人”“板橋”“霜”等形象,可想象出羈旅愁思。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衡量文學藝術水準高下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是文學作品中的“空白”和“不確定性”;西方現(xiàn)代接受美學的這一觀點有道理。
B.伊瑟爾認為;作為作家有意識活動的產(chǎn)物,作品總包含一些“不明確的因素”,它只能部分地制約讀者的理解和反應。
C.劉熙載認為;文章無法表意,“寫不出”的東西,詩歌可借助別的形象來表現(xiàn),比如通過描寫煙嵐云霧來表現(xiàn)山的精神。
D.在作者看來,藝術的美感,是離不開藝術作品的形象的,但如果沒有欣賞者的想象,審美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評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閱讀(共5題,共10分)1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魏誠甫行狀①
歸有光嗚呼!予娶誠甫之娣,而知誠甫為深。孰謂誠甫之賢,而止于此!蓋誠甫之病久矣。自吾妻來歸,或時道其兄,輒憂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誠甫諸從昆弟三人,皆壯健無疾皆死而后誠甫乃死于誠甫為幸然以誠甫之賢天不宜病之又竟死可悲也。
誠甫諱希明,姓魏氏,世為蘇州人。誠甫為人,少而精悍,有所為,發(fā)于其心,不可撓。其少時頗恣睢,莫能制也。已而聞太常②之訓,忽焉有感,遂砥礪于學,以禮自匡飭。是時誠甫為縣學弟子員,與其輩四五人,晨趨學舍。四五人者,常自為群,皆褒衣大帶,規(guī)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士諸生咸目異之,或前戲侮,誠甫不為動。每行市中;童兒夾道嘩然,而誠甫端拱自若也。
誠甫生平無子弟之好,獨購書數(shù)千卷,及古書法名畫,茍欲得之,輒費不貲。其樂善慕義,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與誠甫交。每之郡,從之游者,率文學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數(shù)里,地名高墟,誠甫樂其幽勝,筑別業(yè)焉。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賦》,以著其志。誠甫補太學生,三試京闈不第,以病自廢。居家,猶日裒③聚圖史。予時就誠甫宿,誠甫早起,移置紛然。予臥視之,笑其不自閑。誠甫亦顧予而笑,然莫能已也。雖病,對人飲食言語如平時??椭粒鏊胤?,比罷去,未嘗有倦容。終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產(chǎn)聚畜,絕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
誠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
【注】①行狀:一種文體;是對死者生平的概括。②太常:誠甫的伯父。③裒(póu):收集。
(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皆壯健/無疾皆死/而后誠甫乃死/于誠甫為幸/然以誠甫/之賢天不宜/病之/又竟死可/悲也
B.皆壯健無疾/皆死/而后誠甫乃死/于誠甫為幸/然以誠甫之賢/天不宜/病之/又竟死/可悲也
C.皆壯健/無疾皆死/而后誠甫乃死/于誠甫為幸/然以誠甫之賢/天不宜病之/又竟死可/悲也
D.皆壯健無疾/皆死/而后誠甫乃死/于誠甫為幸/然以誠甫之賢/天不宜病之/又竟死/可悲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枝山祝允明作《高墟賦》;“賦”,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賦萌生于戰(zhàn)國,興盛于漢唐,衰于宋元明清。
B.擢進士;指被選拔為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
C.浮屠;亦作浮圖。古人稱佛教徒為浮屠,都是佛陀的異譯。后人認為佛陀二字太麻煩,于是簡化成了一個字“佛”。
D.貞元;元和年間的詩壇和文壇上;分別出現(xiàn)了韓愈、柳宗元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和白居易、元稹倡導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倡導復興儒學,反對駢文。
(3)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誠甫乃作者妻兄;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樣身體健壯,后因病早逝,終年39歲,作者對此悲痛不已,深責于天。
B.誠甫小時頑劣;沒人能管,后在伯父訓導下,立志于學,規(guī)行矩步,莊重有禮,即使面對嘲笑也泰然自若。
C.因為向善;誠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愛藏書讀書,生病時,也是拜讀不輟,不改其樂。
D.歸有光選取誠甫生活中的一些瑣屑之事;用深情的筆觸加以敘述,將人物形象描寫得真切感人,呼之欲出。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博士諸生咸目異之;或前戲侮,誠甫不為動。
②至于生產(chǎn)聚畜,絕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16、閱讀下面的文言語段;完成后面的問題。
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薄叭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饼嬍[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蓖踉唬骸肮讶俗詾橹??!庇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選自《戰(zhàn)國策》)(1)解釋融點的詞。
①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質:____②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去:____
(2)請根據(jù)上文,解釋成語“三人成虎”的意思。1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江公皋傳。
(清)藍千秋。
江公諱皋;字在湄,世居桐城之龍眠山下。性敏慧,弱冠舉于鄉(xiāng)。未幾,成進士,除瑞昌令。
瑞昌隸九江,負山帶湖,民疲苶①多盜,逋賦日積。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輩,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歸,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罷遣前令,歸其妻孥??h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貲筑堤,為完久計,民號之曰“江公堤”。是時閩、楚告警。瑞昌與楚鄰,奸民乘間行剽劫,吏議發(fā)兵剿,公曰:“此輩迫饑寒為盜,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币蚶锗l(xiāng)堡長宣諭利害,督丁壯材勇者巡察,時刺取其渠魁②擊殺之;盜遂息。
未幾,遷鞏昌守。時大軍入蜀,道鞏昌,軍興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驕悍,或竊出漁奪,無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見數(shù)騎馳突過車,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由是兵衛(wèi)肅然莫敢犯。
越四歲,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獷悍。時新收粵西,兵留鎮(zhèn)柳州,軍中多掠奪婦女,哭泣思歸。公白大府,檄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懇歸者量遠近給資遣還,凡數(shù)百人。明年,柳帥卒,餉不繼,士擐甲嘩軍門,公遽出,與期匝月給,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馳書告臺省趣發(fā)餉。餉應期至,軍乃戢?;浳魃骄?,柳尤連險,萬石離立,斤斧所不廈,頗多巨木。時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問所產(chǎn)巨木地,令前導,公騎偕使者往視木。行數(shù)里,至絕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臨崖谷,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難色。公曰:“上命也,木茍可出,守臣當先以身殉?!彼於桃鲁煮?,扶兩小吏先登,使者強隨之;半崖路絕,無置足所。公仰視木顧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惫唬骸澳揪咴谑?,賴使者為上言不可取狀?!笔拐咚爝€,奏免,柳民歡呼戴上恩德。
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聲績。為人孝友恬淡,通達時務,習吏事。始終潔白一節(jié),賢達皆嘆仰之。
【注】①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②渠魁:首領;③軍興旁午:軍隊征斂繁多。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因勒鄉(xiāng)堡長宣諭利害勒:拘押B.檄營帥籍所掠赴郡訊之籍:登記C.馳書告臺省趣發(fā)餉趣:通“促”,催促D.使者強隨之強:勉強(2)將兩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
②前令坐系凡三輩;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歸。
③斥止驗問得實;立縛送大帥斬以徇。
(3)江皋是如何讓使者上奏免除柳民采木一事的?請簡要說明。18、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張養(yǎng)浩字希孟,濟南人。幼有行義,嘗出,遇人有遺楮幣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還之。年方十歲,讀書不輟,父母憂其過勤而止之,養(yǎng)浩晝則默誦,夜則閉戶,張燈竊讀。山東按察使焦遂聞之,薦為東平學正。游京師,獻書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為禮部令史,乃薦入御史臺。一日病,不忽木親至其家問疾,四顧壁立,嘆曰:“此真臺掾也?!奔盀樨┫噢颍x授堂邑縣尹。人言官舍不利,居無免者,競居之。首毀淫祠③三十余所,罷舊盜之朔望參者,曰:“彼皆良民,饑寒所迫,不得已而為盜耳;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北姳I感泣,互相戒曰:“毋負張公。”有李虎者,嘗殺人。其黨暴戾為害,民不堪命,舊尹莫敢詰問。養(yǎng)浩至,盡置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猶為立碑頌德。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陜西行臺中丞。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xiāng)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道經(jīng)華山,禱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陰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復禱于社壇,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時斗米直十三緡④,民持鈔出糴,稍昏即不用,詣庫換易,則豪猾黨蔽,易十與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檢庫中未毀昏鈔文可驗者,得一千八十五萬五千余緡,悉以印記其背,又刻十貫、伍貫為券,給散貧乏。命米商視印記出糶,詣庫驗數(shù)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請行納粟補官之令。聞民間有殺予以奉母者,為之大慟,出私錢以濟之。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于天,晝則出賑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節(jié)選自《元史?張養(yǎng)浩傳》)【注】①楮(chǔ)幣:紙幣。②平章:平章政事;元代官職,中書省高官。③淫祠:濫設的不合禮制的祠廟。④緡(mín):貫,成串的錢。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罷舊盜之朔望參者朔:陰歷的每月十五。B.其黨暴戾為害黨:同伙。C.登車就道就:靠近。D.復禱于社壇社:土地神。(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張養(yǎng)浩心系百姓的一組是____
。①首毀淫祠三十余所,罷舊盜之朔望參者②人言官舍不利,居無免者,竟居之③養(yǎng)浩至,盡置諸法④又刻十貫、五貫為券,給散貧乏⑤為之大慟,出私錢以濟之⑥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張養(yǎng)浩從小酷愛讀書。剛十歲時;讀書不停,以致父母為他過于勤奮而擔憂勸阻,他就白天默默誦讀,夜間關上門,點燈偷偷讀書。
B.張養(yǎng)浩很得不忽木的賞識。不忽木驚異于他的文章;提拔他為禮部令史;到他家里探問病情時,發(fā)現(xiàn)他家徒四壁,贊嘆他是真正的官員。
C.張養(yǎng)浩為民之心感動上蒼。赴陜西做官時;他沿途賑濟災民,安葬死難的百姓;到西岳廟求雨,誠心動天,結果連下了兩天雨,解除了旱情。
D.張養(yǎng)浩勤于政務;鞠躬盡瘁。到陜西做官四個月,他日日住在官府,白天賑濟災民,夜間為民祈禱,后來因憂心百姓,一病不起。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既加之以刑;猶以盜目之,是絕其自新之路也。
②命米商視印記出糶,詣庫驗數(shù)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19、翻譯下列句子(6分)(1)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評卷人得分四、書寫(共1題,共10分)20、【題文】文言翻譯。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zhàn)》)
譯文:____評卷人得分五、文學作品閱讀(共2題,共14分)2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斯蒂芬·霍金在他的著作《果殼中的宇宙》里,曾引用過莎士比亞的悲劇《哈姆雷特》中的一句名言:“即使我被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边@個被禁錮在輪椅上的科學奇才,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哈姆雷特也許是想說,雖然我們人類的肉體受到許多限制,但是我們的精神卻能自由地探索整個宇宙?!币螅孩僮赃x角度,自擬題目;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2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不應試也會自毀;那些抱怨婚姻磨滅理想的,不結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嘮叨這個體制捆綁下無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領唱的舞臺大家面對同樣的時代,卻有著千差萬別的人生境界。那些牢騷滿腹的人尋找的種種原因,在某些人的眼中卻常常是難得的人生機遇。請根據(jù)自己的感悟,聯(lián)系現(xiàn)實,自行立意,自擬標題,自定文體(詩歌除外),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襲,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B【分析】試題分析:A.“吁”讀xū,C.“禪”讀shàn,D.“躡”讀niè。依照此詞義計多音字:“抹”,①涂:涂~?!郏ㄓ髅阑蜓陲棧?。讀“mǒ”。②擦:~桌子。讀“mā”。③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墻。~石灰。讀“mò”?!肮凇保倜弊樱阂隆Wx“guān”。②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超出眾人,居第一位:~軍。讀“guàn”?!拜d”,①裝,用交通工具裝:~客?!洝!亍Wx“zài”。②年;歲:千~難逢。三年兩~。記錄;刊登;描繪:記~。讀“zǎi”?!岸U”,①帝王的祭地之禮:封~。帝王讓位給別人:~位。讀“shàn”。②佛教指靜思:坐~。參(cān)~。讀“chán”。考點: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層級為識記A【解析】【答案】B2、B【分析】【分析】A.王實甫不是“元曲四大家”;當為“鄭光祖”;C.“美國”當為“英國或蘇格蘭”;D.《羅密歐與朱麗葉》當為《麥克白》。
【點評】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3、A【分析】【分析】作答文學常識題,關鍵在于平時對相關文學常識的識記,答題時審清題目要求,弄清楚選項中作家、作品、人物、內容等相互之間的對應關系.【解析】【解答】A.“《老子》亦稱《南華經(jīng)》”錯;《老子》亦稱《道德經(jīng)》,《南華經(jīng)》本,名《莊子》;
B.表述正確;
C.表述正確;
D.表述正確.
故選:A.4、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D句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此句的意思是說老老少少都是自得其樂的樣子?!包S發(fā)”,本指頭發(fā)枯黃,借指老人。
考點:文言字詞含義理解。
點評:本題不難,《桃花源記》學生學過,各項判斷較為容易。古文中常有一些字詞,其義并不在字面,而是有轉義,比如本題中“黃發(fā)”的借代義,學習古文時要注意這語言現(xiàn)象,在翻譯句子時,字詞義要符合句意,像“黃發(fā)”之類的字詞不能望文生義?!窘馕觥俊敬鸢浮緿5、C【分析】【解析】C按圖索驥: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A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B卓爾不群:優(yōu)秀卓越,超出常人。此處使用對象錯誤。D付諸東流:把東西扔進東流的水里沖走。比喻前功盡棄或希望落空。不能用于消除“煩惱、憂愁”?!窘馕觥俊敬鸢浮緾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6、履至尊而制六合檣櫓灰飛煙滅長使英雄淚滿襟鐵馬秋風大散關聊齋志異普希金【分析】【分析】古詩文默寫首先要能夠背誦相關古詩詞,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書寫,只要有錯別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題時書寫一定要仔細,不能出現(xiàn)書寫錯誤.文學常識重在平時的識記.【解析】【解答】(1)①履至尊而制六合②檣櫓灰飛煙滅③長使英雄淚滿襟④鐵馬秋風大散關(重點字:履;制、檣櫓、襟)
(2)①聊齋志異②普希金7、水隨天去秋無際萬里歸船弄長笛酒旆閑木受繩則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恢弘志士之氣曲徑通幽處人中呂布【分析】【分析】此題考查了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的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如中學課本所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解析】【解答】(1)水隨天去秋無際。
(2)萬里歸船弄長笛(重點字:笛)
(3)酒旆閑(重點字:旆)
(4)木受繩則直(重點字:受)
(5)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6)恢弘志士之氣(重點字:弘)
(7)曲徑通幽處(重點字:幽)
(8)人中呂布8、BAB【分析】【分析】有些人一看“科普”二字,就擔心文章會深奧難懂,實際上,科普文要普及一定的科學知識,把科學王國里的最新信息傳遞給讀者,從而使讀者能夠了解世界萬物變化、運動等規(guī)律.因此,高考常會選用科學小品文,考查的還是我們的語文能力.只要我們撥開云霧,明確科技小品文的考查特點,積累文體特點的有關知識,授予方法與實戰(zhàn)訓練相結合,我們的復習就會收到實際性效果.【解析】【解答】(1)B項指的是對“民間藝術”的對待方式;而不是對“民間藝術”的闡釋.
(2)解答此題;一要審準題干,二要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主要內容上,弄清基本概念;關鍵語句等,A項沒有涉及題干中“瀕危狀況”.
(3)A;C、D三項傳遞的信息過于片面;不能辯證地分析問題,有曲解或狹義理解原文的意思.B項符合題意.
答案:
(1)B
(2)A
(3)B9、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分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的書寫。這道題目的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嚴禁潦草,切勿賣弄。嚴禁空白??疾榈恼Z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誦的篇章,需要結合上下文準確填寫。
【點評】考查默寫,立足于“常見”,難寫的、易錯的句子很少,整體難度較低。該類題要提醒考生平時加強背誦,注意難寫字和易錯字的正確書寫。要提醒考生熟記熟背考綱規(guī)定篇目。10、故不積跬步安能行嘆復坐愁吳楚東南坼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乍暖還暖時候【分析】【分析】古詩文默寫首先要能夠背誦相關古詩詞,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夠正確書寫,只要有錯別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題時書寫一定要仔細,不能出現(xiàn)書寫錯誤.【解析】【解答】(1)故不積跬步(重點字:跬)
(2)安能行嘆復坐愁(重點字:嘆)
(3)吳楚東南坼(重點字:坼)
(4)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重點字:皆)
(5)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重點字:似)
(6)乍暖還暖時候(重點字:乍)11、BE【分析】【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結構的基本能力.
(3)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結構的基本能力.
(4)此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解析】【解答】(1)這道題綜合性比較強;既涉及到了對傳主精神品質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這類體的方法是:①解讀標題,確定文體,找出傳主,聯(lián)系現(xiàn)實思考傳主的人生及經(jīng)歷;②快速通讀全篇,抓住中心句關鍵句理清全文結構;③認真品讀重要段落,把握傳主精神品質,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評價;④細致咀嚼重要語句,總結文章手法技巧;⑥將選項與原文對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項完全符合文意,給3分.E項正確,但分析概括不夠全面具體,給2分.D項應縣木塔因價值大被梁思成收于《中國建筑史》,從此確立了它在中國建筑史中的地位,給1分.A項“紅;白、黃三色”不準確,塔為“紅白相間”,黃(金)色的是落日.C項因果關系不成立.故選BE.
(2)結構包含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文章的體裁形式和章節(jié)結構;如開頭結尾;段落層次、過渡銜接和伏筆照應等.不同的體裁,結構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組織.文學作品,以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感情的變化過程為線索來謀篇布局的結構方式,稱為縱式結構;按材料的性質來謀篇布局的結構,稱為橫式結構.提問方式:文章畫線部分(第幾段)在文中結構上起什么作用?規(guī)范回答:①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②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③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文章以一首民謠開篇突出建筑的價值取向,表現(xiàn)其崇高的科學素養(yǎng),同時為下文做鋪墊.
(3)結構包含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指文章的體裁形式和章節(jié)結構;如開頭結尾;段落層次、過渡銜接和伏筆照應等.不同的體裁,結構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組織.文學作品,以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感情的變化過程為線索來謀篇布局的結構方式,稱為縱式結構;按材料的性質來謀篇布局的結構,稱為橫式結構.提問方式:文章畫線部分(第幾段)在文中結構上起什么作用?規(guī)范回答:①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②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③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文中大量引用梁思成自己著作中的文字,暗示中國建筑的重大價值,突出梁思成的對職業(yè)精神,增強感染力.
(4)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根據(jù)句子出現(xiàn)的地方,概括傳主的某些品質.如本題“格局要大”是傳主在1999年北大新生開學典禮上葉朗的演講贈言里講到的,主要講“胸襟要寬,格局要大”也就是“人生態(tài)度格局要大”首先立足文本找到葉朗在青年有為的階段卻遭受了嚴酷的人生考驗,靠信念和樂觀去影響周圍的人.答題時概括觀點,然后列舉文章中的具體事件說明,不要脫離文本隨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答題時實現(xiàn)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后結合文本的事例進行論證.這是一道探究的題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內容,又要拓展.關于本文的科學研究價值,需要學生結合科學的洞察力,求真務實的思考以及著述的能力進行重點把握.
答案:
(1)BE(答B(yǎng)項給3分;答E項給2分,答D項給1分,答A;C項不給分)
(2)①交代應縣小塔的聲名在華北民間廣為流傳;暗示它在中國建筑史上有著重大價值;②有助于突出粱思成敏銳的科學洞察力和深厚的科學素養(yǎng);③為下文寫梁思成關注木塔;實地考察木塔作鋪墊.
(3)①交代木塔的位置;特點、高度、歷史等相關情況;強調其在中國建筑史中的重要地位;②表達梁思成對木塔及其建造者的敬佩之情,突出梁思成對古建筑以及建筑事業(yè)的熱愛;③有助于增強傳記的真實性和感染力.(每點2分)
(4)①關注細節(jié),養(yǎng)成敏銳的科學洞察力;②為了科學研究,不怕困難,不畏艱險;③求真務實,親臨實地考察;④善于著書立說,總結、推介科研成果,為后人提供有價值的學術著作.(每點2分,如有其他觀點,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給分)12、枯木、寒林、荷葉、松花、茅舍“郢人何事苦相尋”寫出了對齊安國師見招的委婉拒絕;“更移茅舍入深居”等句表現(xiàn)了作者遠離喧囂、專心修煉的決心.【分析】【分析】(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解析】【解答】(1)本題篩選詩歌中的意象.難度不大;但是要注意的還是從兩首詩中尋找,不能遺漏.
(2)本題分析作者的情感;答題時需要結合具體的句子分析.“郢人那得苦追尋”寫出了對齊安國師見招的委婉拒絕;“又更移茅舍入深居”等句表現(xiàn)了作者遠離喧囂;專心修煉的決心.
答案:
(1)枯木;寒林、荷葉、松花、茅舍。
(2)“郢人何事苦相尋”寫出了對齊安國師見招的委婉拒絕;“更移茅舍入深居”等句表現(xiàn)了作者遠離喧囂;專心修煉的決心.
參考譯文:
一池子的荷葉給我作衣服穿;我就穿用不盡了;山上有許多松樹,以松花作飯,我也吃不完.即使被別人知道了我的住處,我也可以再往深山中尋找其他住處.
賞析:
大梅法常是馬祖的得意弟子;深諳“即心即佛”之妙,馬祖詩意地認可他的禪境時說:“梅子熟了.”當他隱居深山后,有人入山遇見他,問他出山之路時,他答道:“隨流去.”好一個“隨流去”.有道是路在腳下,這出山之路,人生的出路,不就在于隨流任運么?旨同大梅的遺言“來莫可抑,往莫可追”.如此機鋒,足見功力非淺.于是又有人入山探訪,大梅便留下這首詩,遷到人跡更罕的大山深處.
心即是佛,所以歷經(jīng)寒暑也不變心.孤寂清寒的禪者,持遁世隱淪之念,荷葉為衣,松花為食,已同俗界的煙火絕離隔世,已同大自然渾為一體,同道者又何必苦苦追尋,將世俗之濁氣帶進山中來呢?無奈他又只好另遷他處了.全詩坦白真率,語言平實,“一池荷葉衣無盡,數(shù)樹松花食有余”聯(lián),對仗工整,語言樸實,常為后人提唱.13、AD【分析】【分析】(1)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3)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本題考查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解析】【解答】(1)B項;用稿酬幫助有困難的作者是一九八一年聽從他人建議之后的事.C項,原文說“在我的再三要求下,巴老勉強同意了”,可見當時并未拒絕.E項拒絕的原因:不愿意舉行一種接受的儀式,讓人們談論;看熱鬧;也不愿意讓他把印章送到上海親手交給我,只為了一刻鐘的會見,覺得這樣做不近人情.
(2)此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根據(jù)文章對對傳主介紹有明確的時間,以此為角度分條概括.不要完全抄寫原文句子,要提煉關鍵詞整合答案.
(3)結合傳記的文體特征答題.首先是真實性;信件是傳主人生的直接體現(xiàn)和見證.然后是傳記的文學性,分析這段內容對表現(xiàn)傳主的思想;情感、精神、性格等作用.此處與前后文沒有直接的關系,所以文段的結構作用可不答.
(4)注意審題:“對人對己”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精神品質.要分兩個方面答題;并具體回答傳主的精神品質.要從文章對傳主的事跡記述中分析精神品質.
答案:
(1)AD
(2)①反對用巴金的名字建基金會;設文學獎.②不愿出版日記的單行本.③拒絕張珍健先生送印章.④熱情接待張珍健先生.(每點1分;共4分)
(3)①直接引用信件內容;增強了傳記的真實性.
②信件內容可見巴金反對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基金會;設立文學獎的態(tài)度很堅決.
③突出了巴金淡泊名利的形象特點(對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
(4)對人方面:
①對讀者負責:巴金認為自己的日記這兩卷書對讀者無大用處;而且里面有違心之論,沒必要印出來讓讀者看了不高興.
②為他人著想:不愿張珍健要為送印章專程從成都到上海.
③對人真誠:熱情對待到訪的張珍?。粡堈浣‰x開時堅持把他送到大門外,認為這樣做是應該的.
④心地善良:用稿費來幫助某些有困難的作者.
對己方面:
①淡泊名利:反對用自己的名字設立獎金.巴金不愿意出版日記的單行版;認為日記只是他個人的備忘錄,他不愿別人把他當成“名人”.
②謙虛實在: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學工作者;并無多大成就.巴金評價自己的日記“對讀者無大用處”,寫日記“是為自己服務的”.
③言行一致:巴金先生不愿做“名人”,就把緊這個關,不愿出日記單行本,做到言行一致.14、BAC【分析】【分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解析】【解答】(1)B“又重視以有限的形式容納無限的內涵”與原文意思相反.原文第一節(jié)”不重視以有限的形式容納無限的內涵“.
(2)A“語言的貧乏”錯;原文第三節(jié)“人類語言在表達意義和情感時普遍存在局限性”.
(3)C“文章無法表意”;“借助別的形象來表現(xiàn)”錯.原文第三節(jié):正如清代劉熙載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詩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霧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故詩無氣象,則精神亦無所寓矣”.
答案:
(1)B
(2)A
(3)C三、文言文閱讀(共5題,共10分)15、DA【分析】【分析】(1)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能力.
(2)此題考查學生正確把握文言文主要內容及古典文化常識的基本能力.
(3)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言文內容要點的基本能力.
(4)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能力.【解析】【解答】(1)“皆壯健無疾”;“壯健”是“無疾”的順承,表明身體狀況,此處不應該斷句,應該排除A;C,“天不宜病之”表明老天就不該讓他生病,排除B.故選D.句子譯文:都身體強壯健碩,沒有疾病,他們都死了,然后誠甫才死,對于誠甫來說也算是幸運了.然而,以誠甫的賢能,老天就不該讓他生病,又最終讓他死去,真是可悲?。?/p>
(2)“韓愈;柳宗元倡導的新樂府運動和白居易、元稹倡導的古文運動”錯誤;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和白居易,元稹倡導的“新樂府運動”.故選D.
(3)A;“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樣身體健壯”的分析與原文不符.原文表述為“蓋誠甫之病久矣”;誠甫病了很久,他的妹妹擔心他將不久于人世,這說明誠甫的身體并不好.故選A.
(4)①咸:都;異:奇怪;戲侮:戲弄侮辱.句子翻譯為:博士;眾學生都看著他們;認為他們很奇怪,有的上前戲弄侮辱他們,誠甫不為所動(或“誠甫不被他們動搖”).
②聚畜:儲存積蓄;承:繼承.句子翻譯為:至于謀生之業(yè)儲存積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夠如此)固然是憑借繼承祖上父輩(留下的產(chǎn)業(yè)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這種品行才使他這樣的.
答案:
(1)D
(2)D
(3)A
(4)①博士;眾學生都看著他們;認為他們很奇怪,有的上前戲弄侮辱他們,誠甫不為所動(或“誠甫不被他們動搖”).
②至于謀生之業(yè)儲存積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夠如此)固然是憑借繼承祖上父輩(留下的產(chǎn)業(yè)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這種品行才使他這樣的.
參考譯文:
嗚呼!我娶了誠甫的妹妹為妻;因而了解誠甫算是深刻的.誰說誠甫的賢能,僅僅是這樣的??!原來是誠甫病得太久了.從我妻子過門起,有時說起她哥哥,就擔憂他將不久于人世,以至于潸然落淚.不久我妻子去世,時至今日已有八年,誠甫的三個堂兄弟,都身體強壯健碩,沒有疾病,他們都死了,然后誠甫才死,對于誠甫來說也算是幸運了.然而,以誠甫的賢能,老天就不該讓他生病,又最終讓他死去,真是可悲啊!
誠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蘇州人.誠甫為人,早前精明強悍,有所作為,凡是從他心里生出的意愿,就沒人能阻撓.他小時候很暴戾;狂妄,沒有人能制止他.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導,忽然有所感悟,就立志于學,用禮儀匡正自己的言行.這時誠甫做縣學秀才,和同輩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學舍去.四五人常常結為一群,都寬衣博帶,規(guī)規(guī)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士、眾學生都看著他們,認為他們很奇怪,有的上前戲弄侮辱他們,誠甫不被他們動搖.每次行走市集中,孩童們站在市集兩邊吵鬧喧嘩,然而誠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態(tài)自若.
誠甫生平就沒有紈绔子弟的嗜好;唯獨購買幾千卷書籍,以及古代書法名畫,如果想得到它,就不計算費用多少.他樂于行善仰慕正義,常常流露出神情愉悅的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歡與誠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從他一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這類人.距離他家?guī)桌镞h的地方,有一處地方叫高墟,誠甫喜歡它的幽靜及優(yōu)美,在那里修筑了別墅.祝枝山寫了一篇《高墟賦》,用來表明誠甫的志趣.誠甫補錄為太學生,多次參加在京城舉行的考試都落第了,后來因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應試.他臥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圖史典籍.我常常前往誠甫家住宿,誠甫早晨起來,把書移動放置得很雜亂.我躺在床上看他,笑他不讓自己清閑.誠甫也回過頭來看著我笑,然而卻不停止翻書.雖然生病,和人吃喝說話也如平常一樣.有客人來,拿出所藏書籍給客人翻閱,等到客人翻看完離開,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終其一生都沒有改變他的愛好.至于謀生之業(yè)儲存積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夠如此)固然是憑借繼承祖上父輩(留下的產(chǎn)業(yè)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這種品行才使他這樣的.
誠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齡三十九歲.16、做人質距離【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考察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
(2)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解析】【解答】(1)①譯為: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質;作人質.②譯為: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去,距離.
(2)根據(jù)“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的意思“市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可知“三人成虎”比喻本來是謠言或假的,經(jīng)多人傳播,就能使人把它們當事實.
答案:
(1)做人質距離。
(2)比喻謠言和訛傳廣為散播;就能使人們把它們當事實.
參考譯文:
龐蔥要陪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龐蔥對魏王說:“現(xiàn)在,如果有一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蔥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蔥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蔥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說:“我知道該怎么辦.”于是龐蔥告辭而去,而毀謗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里.后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蔥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17、A【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考生要根據(jù)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2)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3)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前提是篩選出相關語段.【解析】【解答】(1)A于是命令鄉(xiāng)堡長通知告訴人們利害關系.勒:命令.
(2)①去就:取舍;分:界限.句子翻譯為:我雖然怯懦;想茍且偷生,但也還能識別取舍的界限.
②凡:總共;以:因為;妻子:妻子兒女.句子翻譯為:以前的縣令因為收不上賦稅被囚系的共有三任;其中一個竟然因為受牽累死去,妻子兒女不能回家.
③驗:審問;徇:示眾.句子翻譯為:(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并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
(3)作答本題關鍵在于找出答題的區(qū)間;然后概括.本題對應的答題區(qū)間為文章的第四段,從“亡何”到“使者遂還,奏免”,根據(jù)相關語句概括即可.
答案:
(1)A
(2)①我雖然怯懦;想茍且偷生,但也還能識別取舍的界限.
②以前的縣令因為收不上賦稅被囚系的共有三任;其中一個竟然因為受牽累死去,妻子兒女不能回家.
③(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并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
(3)①偕同使者前往產(chǎn)巨木的地方;
②在險峻環(huán)境中以皇命難違為由與使者共同徒步登山;
③讓使者自己認識到(親口說出)巨木無法取用;
④請使者向皇帝報告巨木無法取用的情形.(每點1分)
參考譯文:
江公諱皋;字在湄,號磊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龍眠山下.性格機敏聰慧,二十歲那年在鄉(xiāng)里被舉薦,不久,成為進士,任瑞昌縣令.
瑞昌隸屬于九江;依山帶湖,百姓疲乏且盜賊猖獗,拖欠賦稅很久了.江公到的時候,以前在九江任職的縣令因犯此罪被抓的總共有三批,其中前任因為所欠賦稅累積太多要被處死,他的妻小不能回家,江公毅然決定上報府邸,補上所拖欠的賦稅,全部免除了他的罪責,令其妻小回家.縣郭合并河流,河岸崩塌堵塞舊道,江公捐贈俸祿并提倡集資建筑堤壩完成此項工程,百姓稱其為“江公堤”.當時閔.楚情況危急,瑞昌與楚相臨,懷有歹意的人趁此搶劫行竊,官吏提議發(fā)兵剿滅他們,江公說:“這些人是為饑寒所迫淪為盜賊的,安撫他們很容易,如果威逼,就會使他們跑到楚地去依靠強盜了.”于是命令鄉(xiāng)堡長通知告訴人們利害關系,讓強壯的勇士監(jiān)督巡查,抓住他們的首領并且殺死,于是盜賊便平息了.
不久;升遷到鞏昌做太守.當時大軍進入蜀地,途中經(jīng)過鞏昌,軍隊征斂繁多,百姓疲乏困頓,士卒更加驕橫強悍,有時四處搶奪,沒有敢呵斥他們的.江公在郊外巡行視察時,看見數(shù)匹馬突然從車旁奔馳而過,(江皋)呵斥他們停下來,審問得到實情,立刻捆綁起來送到大帥那里斬首示眾,從此駐軍紀律嚴明.沒有誰敢危害百姓了.
過了四年;轉去治理柳州.柳州處于僻遠的南方,民俗粗獷剽悍.當時剛剛收復粵西,士兵仍然留駐并鎮(zhèn)守柳州,他們常常搶奪婦女,這些女子常??奁牖丶遥蠄蟾?,營中將帥登記掠去的婦女并向各郡散發(fā)消息,愿意回家的衡量家的遠近給予錢財遣送回去,一共有幾百人.第二年,柳州大帥死了,軍餉不能維持,士兵舉起鎧甲在軍門口大聲喧嘩,江公出去,約定期限滿月之后發(fā)餉,士兵相信江公,漸漸散開了.于是向臺省催促發(fā)餉,軍餉按期到達,軍中停止作亂.粵西的山險峻,柳州尤其如此,萬石分立,斧頭也不能刻成如此,很多巨大的樹.當時皇上正要修太和殿,讓使者采集樹木就要到柳州了,柳州人非常害怕,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問柳州百姓哪里盛產(chǎn)巨大的樹,命令向導前面帶路,江公騎馬帶著使者一起去看樹.行走幾里路,到了懸崖下,山上的石頭峻峭.重疊,樹木幽深可怕地挺立著,下面就是懸崖的谷底,馬不能夠前行.江公解下馬鞍,在原地稍事休息,邀請使者步行登山,使者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江公說:“皇上的命令,樹木如果可以從這里運出,守臣我應該首先用我的生命完成這件使命.”于是穿著上衣拿著木杖,讓兩個小吏扶著他首先登上,使者勉強跟隨,走了一半沒有路了,也沒有立足的地方,江公仰望樹木回頭對使者說:“怎么樣?”使者驚訝,趕緊呼喊返回,說:“真是不能勉強取得.”江公說:“樹木確實在,煩勞使者向皇上言說樹木不能取得的情況.”使者于是返還,向皇上請求免除這項命令,柳州百姓非常高興,感恩戴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歲.康熙乙未年離世.江公性情清廉明正,所以任官所在地頗有聲望和政績.為人對朋友真誠,性子淡然,通曉明白實事,深諳為官之道,始終清正廉潔,賢達之士都贊嘆并且仰慕他.18、ADB【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考生要根據(jù)課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
(2)本題考查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題題干中的要求.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解析】【解答】(1)A免除了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guī)定.朔:陰歷的每月初一.
(2)D②張養(yǎng)浩不信傳言;⑥百姓哀悼張養(yǎng)浩.
(3)B“提拔他為禮部令史”錯;“提拔”應為“征召”.
(4)①加:施以某種動作;目:看待.句子翻譯為:既然已經(jīng)處罰過了;現(xiàn)在仍舊把他們看成強盜,這是斷絕他們悔過自新的道路??!
②糶:賣;詣:到.句子翻譯為:命令米商看鈔票上的印記賣米;到府庫驗明數(shù)目來換銀兩,于是官吏不敢再作弊.
答案:
(1)A
(2)D
(3)B
(4)①既然已經(jīng)處罰過了;現(xiàn)在仍舊把他們看成強盜,這是斷絕他們悔過自新的道路?。?/p>
②命令米商看鈔票上的印記賣米;到府庫驗明數(shù)目來換銀兩,于是官吏不敢再作弊.
參考譯文:
張養(yǎng)浩;字希孟,濟南(今屬山東)人.年幼的時候就有俠義行為.有一次他出門,碰到一個人,那人不小心把錢遺失在路上,當張養(yǎng)浩發(fā)現(xiàn)的時候,那個丟錢的人已走遠了,張養(yǎng)浩就追上去把錢送還給了那人.張養(yǎng)浩年紀只有十歲時,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讀書,父母擔心他過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誦書卷上的詩文,到了夜晚,就把門戶緊緊關閉起來,點上燈,偷偷地讀書.后來山東按察使焦遂聽說了他,就推薦張養(yǎng)浩做東平(今屬山東)地方的學正.之后,張養(yǎng)浩游學京師,把自己寫的文章獻給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為稱奇,因此征召張養(yǎng)浩為禮部令史,并且還推薦他進入御史臺.一天,張養(yǎng)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親自到他家里探問,當他看到張養(yǎng)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沒有時,慨然嘆息說:“張養(yǎng)浩這種人才是真正的棟梁之才??!”及至做了宰相屬官,就被選授為堂邑(今屬山東)縣尹.人們都傳說堂邑縣縣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進去的人沒有一個能得到幸免的,但是張養(yǎng)浩還是住了進去.張養(yǎng)浩帶頭搗毀了濫設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強盜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審訊檢查的規(guī)定,張養(yǎng)浩說:“他們都是善良的百姓,因為生活困難,被饑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強盜,既然已經(jīng)依法處分過他們了,現(xiàn)在仍舊把他們看成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利口酒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國際貨物貿(mào)易結算與信用證合同規(guī)范
- 2025年度婚禮現(xiàn)場樂隊表演與攝像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國際廣告代理及營銷推廣合同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Promotion Contract
- 2025年度城市綠化工程花卉租賃服務合同
- 2025年度化妝品研發(fā)團隊勞動合同實施細則
- 2025年度五星級酒店客房用品批量采購合同
- 2025年度?;愤\輸合同規(guī)范樣本
- 2025年度智能教育平臺教師服務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房地產(chǎn)租賃保證金合同范本
- 人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教學設計
- 構建綠色低碳的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
- 春節(jié)習俗中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服飾與裝扮
- 兒童編程課件
- (完整word版)英語四級單詞大全
- 武裝押運操作規(guī)程完整
- 混合動力汽車構造與檢修(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yè))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薪酬專員崗位月度KPI績效考核表
- 技能大賽題庫(空分)
- 污水處理廠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完整版)
- GB/T 28419-2012風沙源區(qū)草原沙化遙感監(jiān)測技術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