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新高考語文熱點沖刺復習
語言文字運用原句與改句表達效果專題匯編題型模式1、給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線形式畫出一句話來,我們稱之為“原句”。2、題目就這句話進行改寫,改寫的句子語義基本相同,我們稱之為“改句”。3、然后就原句和改句的表達效果進行對比分析。要求多是“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題型為主觀題。解題思路
問題:“原句VS改句”,原句表達效果為什么更好?
思路:
第一步:找不同。對比分析,改句與原句在表達方式、表達內容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定范圍。在第一步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體味原句的表達方式有什么特點,表達內容有什么內涵;確定從哪幾個方面來回答,也就是踩準得分點。
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對原句的表達方式、表達內容的效果分別進行分析。
注意:1、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應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來衡量,好的句子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或者使文章增色不少。2、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最多分析完原文的妙處后,加一句“改寫后的句子達不到這樣的表達效果”。一、倒裝句式
原句與改句相比,句子內容沒有多大變化,但是在句子內部結構上會有變化,多為倒裝句,起強調突出作用。這類題目的倒裝類型有兩種。
(1)將定語、狀語等修改成份獨立出來,單獨形成一個個小分句?!镜湫屠俊坷?:
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倒裝效果分析:
“心滿意足地”作狀語,原句把狀語扣出來,放到后面,單獨成為兩個小分句,“又心滿”“又意足”。這樣的表達方式起強調作用,強調的是吃完的心情,能更好的表達“我”吃完肉餅后心情的舒暢與滿足。解題指路【即時訓練】題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墻上的掛鐘,曾是我童年最愛看的一道風景。我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崇拜,因為它掌管著時間,我們的作息似乎都受著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時間,我們得起床上學,得做課間操,得被父母吆喝著去睡覺。它就是一個看不見形影的家長,嚴厲而又古板。但有時候它又充滿溫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聲腳步都給我們帶來快樂。我那時天真地以為時間是被一雙神秘的大手放在掛鐘里的,它每時每刻地行走著,走得不慌不忙,氣定神凝。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它就是一個看不見形影的嚴厲而又古板的家長。”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文中句子表達效果更好?(4分)解析:①改句為普通的常式句,比較平淡;文中句子將“嚴厲而又古板”獨立出來,起到了強調作用,突出掛鐘的鐵面無私。②原句結尾“嚴厲而又古板”與下文的轉折“充滿溫情”銜接照應得更緊密。(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
(2)在句意不變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語是可以變換的,這也是變換句式的一種方法技巧。
在主語不同的情況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語(主體)為什么更合適語境?!镜湫屠俊坷?、
原句:尤其使你感覺到屋內的溫軟堪戀的,是屋外窗外面嗚嗚在叫囂的西北風。
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風,尤其使你感覺到屋內的溫軟堪戀。倒裝效果分析:
從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裝,強調了冬天屋里的溫暖讓作者無比眷戀。例4
原句:
雨季來臨,夾竹桃在一夜之間,將頹廢之美寫到了極致。而構樹這小小的滿枝頭的綠葉,依然青翠。北窗正對著構樹,或許也有同我一樣遠視的人。很多時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視只是相視。時光帶走了一切,只有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們才可能發(fā)現(xiàn)它所賦予的微妙而驚心動魄的情感。
改句: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賦予的微妙而驚心動魄的情感被我們發(fā)現(xiàn)。
倒裝效果分析:
根據(jù)上文“北窗正對著構樹,或許也有同我一樣遠視的人”“相視只是相視”的內容,這里應該強調“我們”主動“發(fā)現(xiàn)”;
改句強調的是“草木”被動“發(fā)現(xiàn)”,不合語境。題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在我看來,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節(jié),特別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銀裝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萬里荒漠,悄無人聲。南方的冬天永遠都只是一片蕭條之色。天很冷很冷,卻不帶一絲濕潤,浸入骨髓的冰涼仿佛要把身體的所有溫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團一團地塞在胸肺間。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人的思維都會被凍住,什么情感、浪漫會在那間被拋之九云外。在這樣的境況下,難以提起一絲好興致,哪怕
偶爾有所愿望,也會很快被扔到記憶的角落里。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身體的所有溫暖仿佛都要被漫入骨髓的冰涼抽去”,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達更好,為什么?(4分)解析:
①原句“浸入骨髓的冰涼”作主語,與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應,陳述主體一致:與下句“留下”搭配。
②原句用主動語態(tài),更能突出強調“冰涼”的影響力。【即時訓練】題3
原句:艾草的植株有奇香,這香氣純正、濃烈、持久,能提神醒腦、祛病強身。
改句:艾草的植株有純正、濃烈、持久的奇香,能提神醒腦、祛病強身。解析:
“能提神醒腦、祛病強身”的是艾草“香氣”而非“植株”,原文表達更加準確。二、長短句
倒裝句中的修飾成分單獨成句,就是化長為短。還有一些句子,把句子內容分開來說,形成一個個小分句子,也是化長為短。
短句的效果:①句式活潑靈動,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較強,與原文語體風格一致;②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感,讀來朗朗上口;③長短句結合,句式活潑,錯落有致,具有節(jié)奏感;④用語形象,極富畫面感,表現(xiàn)力強。⑤強調作用,突出感情表達;【典型例目】例5.
原句:
城里人走出家門,或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漫步山間,徜徉林中,看輕風曼舞,賞柚花盛開。柚花從花開到花謝,花期雖不長,可它總能讓人沉醉。
改句:
大家一個接一個,走在山間的小道上和柚樹林中。我們任輕風撫摸,看著眼前盛開的柚花,頓時就陶醉了。
長短句效果分析:①句式上,原文句式整齊,采用對偶修辭,更有氣勢;②音韻上,原句音韻和諧,富有音樂美感,更朗朗上口;③意境上,用語形象,極富畫面感,表現(xiàn)力強。例6.
原句:那山是太奇絕了,但缺路,少礦,又不能種糧食。
改句:那缺路少礦又不能種莊稼的山是太奇絕了。長短句效果分析:
語體的風格不同:原句為短句,簡潔明快,節(jié)奏感較強。改寫后的句子為長句,在氣勢語氣上不如原句?!炯磿r訓練】題4.
原句:它的根扎在白色的鹽堿土上,枝卻那樣紅,葉卻那樣綠。
改句:它把根扎在白色的鹽堿土上,卻長出了紅色的枝條與綠色的葉子。解析:
①“枝”“葉”兩個短句句式工整,節(jié)奏分明,讀起來朗朗上口;
②三個分句,一長兩短,錯落有致,句式靈活。題5.
原句:
西邊田野上走來一個人,個子高高的,扛著锨,走路一搖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滿了曬太陽的蜻蜓,他并不知覺。他正從一個大斜坡上下來,影子在他前面,長長的。
改句:
西邊田野上走來一個個子高高的、扛著锨、一搖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覺他的脊背上爬滿了曬太陽的蜻蜓,他從一個大斜坡上下來時前面留下長長的影子。
解析:
原句采用短句,讀起來富有節(jié)奏感,增強了文章的畫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畫人物,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三、特殊句式
這里所說的特殊句,是指變陳述句為反問句、感嘆句或排比句,改變平淡的表達,增強表達效果。反問句語氣較為強烈,表意較為肯定;感嘆句表達感情更為強烈;排比句有氣勢,有力度,表達感情也比較強烈充分?!镜湫屠俊坷?.
原句: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啊,你是那樣的唯美,那樣的嫵媚,那樣的令人神往!
改句:江南水鄉(xiāng),十分美麗和嫵媚,令人向往。特殊句式效果分析:①原文是感嘆句,情感表達效果好;②原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達出作者對江南的贊美之情;③原句使用了第二人稱,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讀來倍感親切。
(少一個要點扣1分,答出3點得滿分)【即時訓練】題6.
原句: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嗎?
改句:荷花追求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解析:
運用反問,語氣較為強烈,表意較為肯定,引人深思。題7.
原句:為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畫冊,讓更多人看到她們,知道她們,一定!
改句:一定要為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畫冊,讓更多人看到她們,知道她們。解析:
①原文運用倒裝,更能突出強調我想印畫冊讓更多人了解剪花娘子的決心。②原文“一定”單獨成句,且使用感嘆句式,表達感情強烈,強化了作者對民間藝人和剪紙藝術的喜愛贊嘆之情。四、修辭手法
運用修辭手法來增加表達效果是寫作的需要。
修辭考查是重要考點,不僅語用題考查,文學類文本閱讀、古詩鑒賞也會涉及到。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反復、設問、對比、對偶、通感等。先要找準修辭手法,然后再結合句子內容分析修辭手法的具體表達效果?!镜湫屠俊坷?.
原句:北京的雨與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個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
改句:此時北京下的雨會把槐花打落,滿街雨水流淌,槐花芬芳。修辭效果分析:
①原文把槐花比作雨,“下槐花雨”更有形象的美感。
②原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流淌得芬芬芳芳”兼有視覺的美感和氣味的愉悅感。③原文運用了疊音詞“芬芬芳芳”,更有音韻美給人以強烈的美的感受。④“日子都流淌”,比喻化抽象為具體,表述更生動形象?!炯磿r訓練】題8.
原句:
這寶貴的土地,不事稼穡的剝削階級只知道想方設法地掠奪它,把它作為榨取勞動者血汗的工具;親自在上面播種五谷的勞動者,才真正對它懷著強烈的感情,把它看作命根子,把它當成哺育自己的母親。
改句:
剝削階級只知道掠奪它用來壓榨勞動者,勞動者才對它感情深厚解析:
原文運用比喻的修辭格,更形象地寫出了勞動者對土地的感情。五、詞語分析
改句多會刪去、壓縮一些修飾性的詞語,對原句的分析可以從這些省去的詞語入手,分析詞語的內涵以及其所起到的表達效果。詞語有動詞、形容詞、關聯(lián)詞等。不同詞語,不同對待,不同分析。
動詞、形容詞、擬聲詞、疊音詞、名詞羅列等都是極富特色的,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效果。
動詞——尤其是非動詞活用為動詞往往能夠使描寫精準,語言生動形象;
形容詞——不僅可以從形、聲、色、光等方面點出事物的特點,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情感;
擬聲詞——可以使描寫生動逼真,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疊詞——能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名詞——名詞羅列,形成多個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及多個意象疊加的現(xiàn)象,如一個特寫的鏡頭,營造出特定的意境。【典型例目】例9.
原句:
或許紫禁城的空間太過浩大,雨點是以慢動作降落的,似從天而降的傘兵。
改句:
在紫禁城空曠浩大的空間中,雨點慢慢地降落,從天而降。詞語效果分析:(1)原文中“或許”是一種主觀感受,增添了可能性。(2)原文中的“慢動作”凸顯了雨點降落的姿態(tài),與空間的宏大有關。(3)原文運用比喻,將雨點比喻成傘兵,生動形象。例10.
原句:他們匍匐又起來,跳起再蹲下;他們往左邊歪,他們往右邊歪;他們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攪得這一片天地山海轟鳴,煙塵蒸騰!
改句:他們起來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這一片天地山海呈現(xiàn)轟鳴、煙塵蒸騰的景象!
詞語效果分析:
①“匍匐、跳、蹲、攪”這幾個動詞的使用,準確的描繪了黃河口的人們敲鑼打鼓時的動作和狀態(tài),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
②“左邊歪、右邊歪”重復,強調了人們舞動鼓槌時的動態(tài)美;
③“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強調了人們動作的連續(xù),渲染了黃河口鑼鼓的威力,這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與黃河一路奔波,浩浩湯湯奔流入海的壯觀景致相一致;
④短句的使用,使得此處韻律感非常強,讀起來有氣勢,朗朗上口。如果換成修改后的語段,則不能突出這幾個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語段不如原文表達效果好?!炯磿r訓練】題9.
原句:(巨浪)有時像充滿了憤怒,嘩嘩地抨擊著海岸;有時一小股一小股地跳上巖石來,又跳回去,比小孩子還活潑。
改句:有時抨擊著海岸;有時涌上巖石,又退回去。詞語效果分析:
原句中“嘩嘩”擬聲詞,寫出了海浪拍岸的聲響,“一小股”形容詞的使用寫出了海浪涌上巖石的狀態(tài),擬聲摹形,描寫海浪,細膩生動。題10.
原句:時光帶走了一切,只有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們才可能發(fā)現(xiàn)它所賦予的微妙而驚心動魄的情感。
改句: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賦予的微妙而驚心動魄的情感被我們發(fā)現(xiàn)。
解析:
原文有“只有……才”構成條件關系,強化了“當草木模糊成了影像”這個條件下產(chǎn)生的結果,去掉關聯(lián)詞語,就成為一般的敘述句,缺少了原句的嚴密準確性。六、語體(語言風格)
改句多平淡,原句的語體風格與原文相一致,更合語境。從口頭語和書面語、長短句結合、句式靈活多變、語氣節(jié)奏等方面思考,與上下文體和諧一致?!镜湫屠俊坷?1.
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語體效果分析:
從語體風格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表達比較普通;原句“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口語化的文風更和諧。例12.
原句:
飯后課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無邊際地聊開了。昆明七八年,都只是一群游子,誰也沒有想到在這里落地生根。
改句:
飯后課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無邊際地聊開了。語體效果分析:
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潑靈動,與原文語體風格一致?!炯磿r訓練】題11.
原句:生命的幸福原來不在于人的環(huán)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于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淚;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與憂惱: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改句:在生命和生活里,人人都有笑與淚、幸福與煩憂。解析:
語氣節(jié)奏不同,改句語氣平淡,節(jié)奏感不強;原句節(jié)奏鮮明,音調和諧,與文段風格一致。七、結構安排
可以把原句放到整個文段中,從前文、后文的銜接緊密度(承前啟后)來審查,原句內容表達更恰當,更合語境;可以根據(jù)句子的位置,斷定其內容表達更合文段結構安排。還可以從句子的內部結構順序的邏輯性角度思考。【典型例目】例13.
原句:
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
改句:
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結構效果分析:
從適用的位置來看,改句“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用來結束文段,語意未盡,似乎話還沒說完,給人以結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滿,又意足”,運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語氣舒緩,語意完整,適合做段落的結尾。例14.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葉大,易受風。葉柄甚長,葉柄與樹枝連接不很結實,好像是粘上去的。風一吹,樹葉極易脫落。立秋那天,梧桐樹本來好好的,碧綠碧綠,忽然一陣小風,歘的一聲,飄下一片葉子,無事的詩人吃了一驚:啊!秋天了!其實只是梧桐葉易落,并不是對于時序有特別敏感的“物性”。梧桐落葉早,但不是很快就落盡。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葉,樹葉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風,第二天起來一看,滿地梧桐葉,樹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極香,極酥脆,只是太小了。我的小學校園中有幾棵大梧桐,大風之后,我們就爭著撿梧桐葉。我們要的不是葉片,而是葉柄。梧桐葉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馬蹄。這個小馬蹄纖維很粗,可以磨墨。
畫線句子有語病,比較下列兩種修改,你認為哪種更好一些?簡述理由。(5分)
第一種:據(jù)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樹葉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葉。
第二種:據(jù)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葉,已是深秋,樹葉已干,梧桐籽已熟。句內結構效果分析:(示例一)第一種更好。前面“梧桐落葉早,但不是很快就落盡”,意思是梧桐葉落盡不是一下子的現(xiàn)象,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第一種表達從已是深秋,再到葉干、籽熟,才大批落葉,符合文意。第二種表達先說落葉,再說過程,不恰當。(示例二)第二種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葉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強調梧桐落葉,延續(xù)前面“梧桐落葉早,但不是很快就落盡”的話題,語義緊密;后用三個分句“已是深秋,樹葉已干,梧桐籽已熟”,語言簡練,節(jié)奏從容,一氣呵成,將情感表達得更充分更深沉。(做出選擇1分,理由陳述4分,理由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畫線句子有兩處語病,一個是“我的印象”是一個名詞性短語,與后文不搭,應改成“據(jù)我的印象”;第二處是后面的部分缺少邏輯關系,可以改成第一種,強調“梧桐才大批地落葉”的結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樹葉已干,梧桐籽已熟”表示時間;也可以改成第二種,強調“梧桐大批地落葉”時,“樹葉”和“梧桐籽”的狀態(tài)。言之成理即可。)例15.
原句:
天很冷很冷,卻不帶一絲濕潤,浸入骨髓的冰涼仿能要把身體的所有溫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團一團地塞在胸肺間。
改句:
身體的所有溫暖仿佛都要被漫入骨髓的冰涼抽去。上下文結構效果分析:
原句“浸入骨髓的冰涼”作主語,與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應,陳述主體一致;與下句“留下”搭配。【即時訓練】題12.
原句:在這樣簡陋的房屋之內,你只教把爐子一生,電燈一點,棉門簾一掛上,在屋里住著,卻一輩子總是暖燉燉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樣子。尤其使你感覺到屋內的溫軟堪戀的,是屋外窗外面烏烏在叫嘯的西北風。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圍障,而從風塵灰土中下車,一踏進屋里,就覺得一團春氣,包圍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馬上就忘記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
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風,尤其使你感覺到屋內的溫軟堪戀。解析:
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簡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同時引領下文,西北風的強勁帶來的滿身灰塵。題13.
原句:墻上的掛鐘,曾是我童年最愛看的一道風景。我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崇拜,因為它掌管著時間,我們的作息似乎都受著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時間,我們得起床上學,得做課間操,得被父母吆喝著去睡覺。它就是一個看不見形影的家長,嚴厲而又古板。但有時候它又充滿溫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聲腳步都給我們帶來快樂。
改句:它就是一個看不見形影的嚴厲而又古板的家長。上下文結構效果分析:
原句結尾“嚴厲而又古板”與下文的轉折“充滿溫情”銜接照應得更緊密。題14.
原句: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沒有,只有遍體鱗傷的汽車和遍體鱗傷的我。我無限悲傷地看著汽車,汽車也無限悲傷地看著我。我伸出手去撫摸了它,它渾身冰涼。那時候開始起風了,風很大,山上樹葉搖動時的聲音像是海濤的聲音,這聲音使我恐懼,使我也像汽車一樣渾身冰涼。
改句:我伸出手去撫摸了渾身冰涼的它。解析:
①內容上,原句先說撫摸,后說它渾身冰涼,符合認識事物的邏輯順序。
②句式上,原句是兩個短句,分別強調了動作和感覺,而改句是長句,沒有強調效果,削弱了情感的表達。(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蘇東坡有太多的佳句,一些句子人們常常能夠信手拈來。在中國詩歌的海洋里似乎很容易找到一些絕妙的句子,它們一到相宜的場合就不邀而至,好像這是一種理所當然,按理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天生如此,誰也無法更動無法超越。就像每個月份里按時出現(xiàn)的月亮和星辰一樣,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在那里出沒和閃耀。這些佳句中有一部分是同一個作者,他就是蘇東坡。蘇東坡是引用率最高的中國古代詩人之一,這不得不令人嘆服。而實際上這些引用不過是冰山一角,在蘇東坡詩歌綠色原野里,這不過是綻放的幾片瓣朵罷了。歷史記載中那些專門尋覓佳句的苦吟派、為一句妙語捻斷數(shù)根須的詩人,卻較少創(chuàng)造出如此絢麗和醒目的景致。在蘇東坡這里,他與魚鳥梅竹相親,與清風明月為伴,與孤鴻幽鶴共眠,詩文不過是人生旅途上時斷時續(xù)的手記,佳句自然而然地流瀉而出,它們較少刻意經(jīng)營,也不受強烈理念的驅使,其中的大部分是興之所至,所以流淌無礙,機緣巧合,具有天然的淳樸和睿智,豐沛多趣而從來不會“貧瘠”。全國各地語言文字運用題之原句與改句表達效果題匯編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果改成“他與魚鳥梅竹、清風明月、孤鴻幽鶴為伴,詩文是旅途上時斷時續(xù)的手記”,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的表達效果更好?解析:
①原句將三組景物分別匹配了“相親”“相伴”“共眠”,與改句中僅有“相伴”相比,表達更為豐富,增強了感染力。
②原句“與魚鳥梅竹相親,與清風明月為伴,與孤鴻幽鶴共眠”三個短句,更為活潑明快,更富有節(jié)奏感。
③原句“不過”一詞意為“只”“僅僅”,含有往輕里說的意味,表明佳句源自隨手記錄,強調自然性,更符合原文佳句渾然天成非刻意經(jīng)營的邏輯。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沒有一朵云,偶爾飄來一絲半縷,轉眼間就被燃燒殆盡了,化為一股透明的熱氣,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來有聲音,靜下來一聽,又空空寂寂。河水嘩嘩的聲音細聽下來,也是空空的。還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陰影中時,它還是閃著光的,可到了陽光下卻透明而蒼白,指尖冰涼。我伸著手在太陽下曬了一陣后,皮膚開始發(fā)燙了,但分明感覺到里面流淌的血還是涼的。
在河邊一個人待著,時間長了,就終于明白為什么總是有人會說“白花花的日頭”了原來它真的是白的!真的,世界只有呈現(xiàn)白的質地時,才能達到極度熱烈的氛圍,極度強烈的寧靜。這種強烈,是人的眼睛、耳朵,以及最輕微的碰觸都無力承受的。我們經(jīng)常見到的那種陽光,只能把人照黑,但這樣的太陽,卻像是在把人往白里照,越照越透明似的,直到你被照得消失了為止……那種陽光,它的熾熱是你經(jīng)驗中的現(xiàn)實感覺之外的熾熱。河水是冰冷的,空氣也涼幽幽的,只要是有陰影的地方就有寒氣颼颼颼地躥著……可是,那陽光卻在這清涼的整個世界之上,無動于衷地強烈熾熱著……更像是幻覺中的熾熱。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可以改成“才能達到極度熱烈的圍和強烈的寧靜”,從語意上看兩者基本相同,為什么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解析:
①原句用了兩次“極度”,形成兩個短句,句式工整,有節(jié)奏感,讀起來更有氣勢(或“更有沖擊感”);
②原句強調夏日里獨在河邊時,對自然界的敏銳感知。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人到老年,常常被思親懷舊的情愫縈繞。最近又一次造訪舊居,站在門檐下,如煙往事好像又閃回眼前。母愛留給我們的是一些刻骨銘心的“小事”。中午放學吃了午飯,母親早早地在堂屋方磚地上鋪一張大涼席,按著我們睡午覺,她把我們脫下來的褲衩背心,放到綠瓷瓦盆里搓洗一遍,晾在太陽底下。我們一覺醒來就能穿上干爽衣褲。記得有一年國慶節(jié),學校組織我們參加天安門前的群眾游行,隊伍走到府右街解散時,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我一路小跑回家,好像落湯雞一般,白汗衫藍褲子已經(jīng)貼在身上。母親讓我趕緊脫下濕衣服,赤溜溜鉆進被窩。母親給鉆進被窩的我沖了一碗藕粉,在被窩里的我趴在枕頭上喝下了藕粉,一股暖流直通肚腹。當時真想天天下雨,天天鉆熱被窩喝甜藕粉,感覺世間幸福莫過于此?,F(xiàn)時的堂屋卻是屋門緊緊閉著,不知是否有人居住?此刻有種淡淡的憂傷襲上心頭。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也可改成“把洗完的衣服晾在太陽底下”,與原句相比,意思差不多,但表達效果卻不同,請簡要分析。解析:
①原句用了一些連續(xù)的動詞,“放”“搓”“晾”寫出了母親的動作,體現(xiàn)了“小事”中母親的細心。
②原句用逗號將動作分隔開,對動作起強調作用。
③原句中動作描寫細致,畫面感更強,突出前文的刻骨銘心的“小事”,改句沒有這樣的效果。
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作家沈從文曾在小說《長河》中寫道:“記稱‘洞庭多橘柚’,橘柚生產(chǎn)地方,實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中部最多最好。樹不甚高,終年綠葉濃翠。仲夏開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綴系在枝頭間果實,被嚴霜侵染,丹朱明黃,耀人眼目,遠望但見一片光明。每當采摘橘子時,沿河小小船埠邊,隨處可見這種生產(chǎn)品的堆積,恰如堆堆火焰。在橘園旁邊臨河官路上,陌生人過路,看到這種情形,將不免眼饞口饞,或隨口問訊:“噯,你們那橘子賣不賣?”
“鄉(xiāng)親,我這橘子賣可不賣,你要吃,盡管吃好了。這水泡泡的東西,你一個人能吃多少?十個八個算什么。你歇歇氣再趕路,天氣老早咧。”
到把橘子吃飽時,自然同時也明白了“只許吃不肯賣”的另外一個理由。原來本地是出產(chǎn)橘子地方,沿河百里到處是橘園,橘子太多了。且照風俗說來,桃李橘柚越吃越發(fā),所以就地更不應當接錢。
兩千年前楚國逐臣屈原,乘了小小白木船,沿沅水上湖,一定就見過這種橘子樹林,方寫出那篇《橘頌》。兩千年來這地方的人民生活情形,雖多少改變了些,人和樹,都還依然寄生在沿河兩岸土地上,靠土地喂養(yǎng),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衰老的死去,復入于土,新生的長成,儼然自土中茁起。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成“在日光雨雪四季交替中,生生不息”,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6分)
解析:
①原句緊承上文“靠土地喂養(yǎng)”具體展開,強調了土地孕育了人和樹,語意更豐厚。
②原句以“衰老”與“新生”對舉,通過“復入”“茁起”等動詞,形象展現(xiàn)生命寄生于土地的過程,更富有畫面感。
③原句構成整句,工整凝練,精警有力,耐人尋味。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燈籠是古時燈具的一種,漢代燈籠以前材質不詳,估計多為由布、樹皮或獸皮做成。紙是在東漢時期發(fā)明的,所以紙燈籠只能在東漢發(fā)明了紙以后出現(xiàn)。
唐代的花燈制作已經(jīng)有了很高的技術含量,出現(xiàn)了制作精巧的“燈樹”“燈樓”等?!冻皟L載》記載:唐睿宗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門外做一巨型燈輪,高達二十丈(約66.7米),裝飾著各種絲綢、金玉,燈輪懸掛花燈五萬盞,儼然一個花燈“摩天輪”。
宋朝花燈制作比唐代愈加先進。南宋開始出現(xiàn)走馬燈,也叫紙輪風車,燈屏上畫剪紙圖像,下設輪軸,在燈內點上蠟燭后,燃燒產(chǎn)生的熱力形成氣流,帶動輪軸轉動,燭光將剪紙的影子投射在燈屏上,圖像猶如走馬般旋轉如飛。
明代元宵節(jié)要在紫禁城午門外搭廷“鰲山燈棚”,將上萬盞彩燈鋪疊成形狀似鰲的一座燈山,高十余層,燈輝熠熠,燦若繁星,制作工藝非常復雜。
清代元宵節(jié)還出現(xiàn)了冰燈,由冰雕技師“結冰為器,裁麥苗為人物,殊可觀也”,既有雄偉壯觀的大型建筑群,又有
小巧玲瓏的小冰燈,其人物、動物、花卉,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演繹中,歷代能工巧匠用其聰明才智,不僅扮靚了人們的文化生活,而且推動了制作工藝的發(fā)展進步。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將上萬盞彩燈鋪疊成一座燈山,高十余層;制作工藝非常復雜”,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解析:
①原句“將上萬盞彩燈鋪疊成形狀似鰲的一座燈山,高十余層,燈輝熠熠,燦若繁星”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上萬盞彩燈”比喻成“鰲”“繁星”,給人以形象感,極富想象力。而改過之后刪去了這些部分,缺乏形象性;②改過之后“鋪疊成一座燈山”“制作工藝非常復雜”表達干癟,語言生動性有所欠缺。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童年的夏天怎少得了石花凍。熬煮好的石花菜用小鋁鍋盛著,蓋上蓋子,小鍋放進竹籃子,竹籃吊根繩浸到井水里。數(shù)小時后,母親拉起繩子,一股涼氣撲面而來,我和弟弟直盯著鍋子,揭蓋后才松一口氣,真怕有人偷吃了。母親舀出石花凍,我一碗,弟弟一碗,分別澆上紅糖水,一湯匙入口,冰冰涼涼,清甜柔滑,“哧溜”滑入食道,滑進肚子,頓覺暑氣全消。
夏夜,露天電影放了一場又一場,周邊蹲滿了小販,賣炒瓜子、棒冰、汽水、烤花生,當然還有石花凍。小販為吸引顧客,會在石花凍里加入紅豆沙或紅棗,透亮的“水晶”里點綴了紅色,美如琥珀,讓人移不開眼睛??粗娪埃▋鲆簧滓簧兹肟?,滑滑嫩嫩,幾番品咂,終究揪到了隱匿于甜味里的海的氣息。那些夜晚,電影,石花凍,時不時拂過的夏風,讓少時的我莫名滋生出了幸福感。
趁石花菜多的時節(jié),母親采摘起來,曬干收藏。這樣,無論我們什么時間回去,都能吃到她做的石花凍。它已然不只是用來解饞的食物,更多的,是珍貴記憶與情感的載體。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讓少時的我莫名滋生出了幸福感的是那些夜晚的電影、石花凍和時不時拂過的夏風?!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解析:
①原句多為短句,節(jié)奏明快,更好地表達幸福感受。
②原句把滋生出幸福感的對象單獨成句并前置,起到強調作用。
③原句與文章整體語言風格一致。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美在任何的地方,即使是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等船,在劃子上,在暮秋夜里九點鐘的時候。有一點冷的風。天,與江,都暗了;不過,仔細的看去,江水還(?。┲S色。中間所(橫)著的一條深黑,那是江的南岸。
岸上的房屋是一排黑的輪廓。
一條躉船在四五丈以外的地點。模糊的電燈,平時令人不快的,在這時候,在這條躉船上,反而,不僅是悅目,簡直是美了。在它的光圍下面,聚集著一些人形的輪廓。不過,并聽不見人聲,像這條劃子上這樣。
忽然間,在前面江心里,有一些黝黯的帆船順流而下,沒有聲音,像一些巨大的鳥。
一個商埠旁邊的清晨。
幾大片魚鱗般的云(粘)在淺碧的天空里。山嶺(披)著古銅色的衣,褶痕是大有畫意的。
水汽騰上有兩尺多高。有幾只肥大的鷗鳥,它們,在陽光之內,暫時的閃白。
月亮是在左舷的這邊。
顏色十分清潤的,是遠洲上的列樹,水平線上的帆船。
江水由船邊的黃到中心的鐵青到岸邊的銀灰色。有幾只小輪在噴吐著煤煙:在煙囪的端際,它是黑色;在船影里來,淡青,米色,蒼白;在斜映著的陽光里,棕黃。
清晨時候的江行是色彩的。
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如果寫成“美在古老的城外,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乃至任何的地方”,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解析:
①原句用“即使”表明后面是列舉,把“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后置,起到強調作用,更能突出觀察的立足點是“輪船碼頭的上面”。
②原句先說美在“任何的地方”,再列舉特殊,寫出“城外”,再具體到“一個輪船碼頭的上面”,這樣將鏡頭由遠逐漸拉近,最后突出重點,更具有畫面感、空間感。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2019年4月,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下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這張來自宇宙深處的“甜甜圈”狀黑洞照片引起轟動,震驚世界。2023年4月,由上海天文臺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換了個“頻道”看M87黑洞,首次拍攝到了M87黑洞的“全景照片”,將黑洞陰影、吸積盤和噴流同時展現(xiàn)在一張照片里。在這張全景照片中,不僅有“甜甜圈”,還能看到從“甜甜圈”向遠處延展的“尾巴”,即黑洞的噴流。
既然黑洞是“黑”的,連光線都無法逃脫,那我們又該如何看到黑洞呢?事實上,黑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周圍存在大量氣體。由于黑洞的強大引力,這些氣體會繞黑洞旋轉,并被黑洞吸進去。而氣體被加熱到數(shù)十億攝氏度高溫時,便會發(fā)出強烈的輻射。同時,黑洞也會以噴流和風的形式向外噴射物質和能量。于是,我們將會看到一個由于黑洞事件視界形成的陰影,并在周圍環(huán)繞著一個由吸積或噴流的輻射造成的光環(huán)。
哪個黑洞最容易被看到?質量越大、距離越近的黑洞,其陰影從地球看來越大,也就越容易被看到,從1997年開始,科學家就用新方法不斷提高觀測精度,從而讓無線電波的“視線”一步步逼近黑洞。黑洞全景照片的出現(xiàn),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天文學家探索宇宙未知的強烈信心。據(jù)上海天文臺研究團隊透露、造中國自己的亞毫米波望遠鏡、拍攝人類首部銀河系中心黑洞的“電影”,是他們未來前進的方向。
將劃浪線句子改為“在這張全景照片中,既能看到黑洞,也能看到黑洞的噴流”,請結合改句分析原句的表達效果。
解析:
原句與改句相比較可知,原句中“甜甜圈”被改為“黑洞”,“甜甜圈’向遠處延展的‘尾巴’,即黑洞的噴流”被改為“黑洞的噴流”,關聯(lián)詞“不僅……還……”被改成“既……也……”。
①從修辭手法分析,原句“甜甜圈”“‘甜甜圈’向遠處延展的‘尾巴’”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用喻體“甜甜圈”“尾巴”形象生動地說出了本體“黑洞”“黑洞的噴流”的形狀特征。
②從句式分析,原句中用關聯(lián)詞“不僅……還能……”,表示遞進關系,突出了后面“甜甜圈’向遠處延展的‘尾巴’”,即M87黑洞的“全景照片”和首張黑洞照片比增加的內容,可以凸現(xiàn)科技的進步。改句修改成“既……也……”后表示并列關系,則沒有這樣的效果。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9、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太平年月,北平的夏天是很可愛的。從十三陵的櫻桃下市到棗子稍微掛了紅色,這是一段果子的歷史。慢慢的,杏子的核兒已變硬,而皮還是綠的,小販們又接二連三的喊:“一大碟,好大的杏兒嘍!”這個呼聲,每每教小兒女們口中饞出酸水,而老人們只好摸一摸已經(jīng)活動了的牙齒,慘笑一下。不久,掛著紅色的半青半紅的“土”杏兒下了市。而吆喝的聲音開始音樂化,好像果皮的紅美給了小販們以靈感似的。而后,各種的杏子都到市上來競賽:有的大而深黃,有的小而紅艷,有的皮兒粗而味厚,有的核子小而爽口——連核仁也是甜的。最后,那馳名的“白杏”用綿紙遮護著下了市,好像大器晚成似的結束了杏的季節(jié)。當杏子還沒斷絕,小桃子已經(jīng)歪著紅嘴想取而代之。杏子已不見了。各樣的桃子,圓的,扁的,血紅的,全綠的,淺綠而帶一條紅脊椎的,硬的,軟的,大而多水的和小而脆的,都來到北平給人們的眼,鼻,口,以享受。紅李,玉李,花紅和虎拉車,接踵而至。人們可以在一個擔子上看到青的紅的,帶霜的發(fā)光的,好幾種果品,而小販得以充分施展他的喉音,一口氣吆喝出一大串兒來——“買李子耶,冰糖味兒的水果來耶;喝了水兒的,大蜜桃呀耶;脆又甜的大沙果子來耶……”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各樣的桃子,都給北平人們帶來享受?!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解析:
①這句話運用了排比,“圓的,扁的,血紅的,全綠的,淺綠而帶一條紅脊椎的,硬的,軟的,大而多水的和小而脆的”這一連串的描述中,作者連續(xù)使用多個形容詞和短語,形成了排比句式,使得句子的節(jié)奏明快,富有韻律感,同時也強調了桃子的多樣性。
②擬人。通過“都來到北平給人們的眼,鼻,口,以享受”這樣的表述,作者將桃子擬人化,賦予它們行動和給予的能力,仿佛桃子是主動地帶給人們愉悅的感官享受。使得句子更加生動有趣,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③生動地描繪了桃子的形態(tài)、色彩和口感,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北平桃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注:本小題每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12分)
清末詩人陳衍一句“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使得三坊七巷膾炙人口,不爭地成了福州標志、閩都文化之魂。這里既見坊巷縱橫、亭榭廊檻俊彩九州,也有美食風味、人間煙火宛轉其間。它躋身中國四大文化古街之首,保存200余座精彩絕倫的明清古建筑,有“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之譽。
與三坊七巷曾在中軸線相接連的上下杭,是商業(yè)碼頭重鎮(zhèn)、閩商的重要發(fā)祥地,有過“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的熱鬧景象,只是在兵燹戰(zhàn)亂、改朝換代中被歷史的煙塵湮沒。從頭修復是拾人牙慧,創(chuàng)新傳承才能讓今日的雙杭一年美如一年。一年四季,不管你是呼朋喚友還是悄悄地來,大可感受遠去的歲月在漢服木屐的摩肩接踵中活化,在精致無比的油紙傘中留香,在小橋流水、春雨秋風中流連。
如此坊巷、雙杭,讓兩千年古都如閩江那般靈動活潑,天光云影共徘徊。兩年前在福州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時,幾位海外來客如出一轍地示愛,對福州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綠中、綠在花中的格調贊不絕口,對市民一出家門就能親近自然、看到內河在家門口清澈流向閩江再奔大海的神奇網(wǎng)狀多有艷羨。有福之州向中外客人分發(fā)著一張張“有福共享”的名片?!疤祀H識歸舟,云中辨江樹”,福州的綠水青山,就是發(fā)展文旅、福澤百姓的金字招牌。
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躋身中國十大文化古街之首并有‘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之譽的它保存200余座精彩絕倫的明清古建筑?!闭Z義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6分)解析:
①從內容上說,原句是三個短句(1分),把古街之首、古建筑之多、稱譽三個內容都作了強調,(1分)而且把稱譽置于最后作為結論,合乎文章表達意圖(1分);但改句只強調了古建筑之多,不合文義(1分)。
②原句是三小句,句式較短小,節(jié)奏明快,而改句變成了一個大長句,語言風格與語境不吻合。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縱覽古今,聰俊靈秀之人,于萬萬人中僅是鳳毛麟角。雖然其落草之境大有參差,所行之事更是千差萬別,但都有一深蘊其中的共同特點,那就是“無爭”。身居塵世,遞生人海,面對爭名逐利之潮起,競心所牽,人人躋身其中,隨波逐流
,難免身不由己。唯“不爭”者,結廬大隱之市,其精氣內斂,定力自生,獨能擁有完全之自我——順乎天性行止,進退叩問心聲,不為世俗所縛,免受他人役使,淡淡然率性而居,乃天地間一自在人耳?!盁o爭”是一種自由。有此自由之身、空靈之心,精神自與天地大通。如啟天聰天目,自能獨步當時,感悟超凡脫俗的真知灼見,聆聽天鳴地籟的化外之音。偶與心弦鳴和,豁然解悟,信手拈來,輒得千古奇作。這些極具才情、極其聰慧、性情又極為乖張的人,歷來被世人視為“異類”。A在造成獨立人格的同時,B他們是點染歷史,C創(chuàng)造了中華文明的藝術絕品,D這些藝術絕品使歷史更精彩。E倘若把歷朝歷代這些異類大家的絕世作品全部剔除,F(xiàn)真不知該怎么寫中華文學藝術史還會剩下什么。
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如果寫成“順應天性,進退自如,是天地間一個自由自在的人”,不如原句,請簡要分析原句的表達效果。
解析:
①原文采用整散結合的句式,前四個分句均為六字短句,句式整飭,反復鋪排,正反相成,表意豐富,簡練明快,有韻律感;后兩個分句用散句,錯落有致。
②原文仿駢偶句式,點綴文言字詞,肯定句與否定句、主動句與被動句并用,句式活潑,語言雅潔,與上文語境銜接更協(xié)調。
文中ABCDEF部分的幾個句子中有三個有語病,請分別找出并加以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稅務師考試成功的關鍵因素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學術要求與評估試題及答案
-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學習評價體系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圖書管理員考試深度分析要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初級考試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了解2025年稅務師考試中的法規(guī)與政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育嬰師考試各科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稅務師備考案例分享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發(fā)用摩絲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2024年4月自考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試題及答案
- 問題解決過程PSP-完整版
- 2024年海南發(fā)展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FZ/T 63045-2018芳綸纖維繩索
- 招銀國際投資銀行業(yè)務介紹課件
- 富余水深與船體下沉量的關系
- 壓力罐區(qū)球罐安裝工程無損檢測施工方案
- DB42T1915-2022三峽庫區(qū)園地面源污染防控技術指南-(高清最新)
- 幼兒園:中班科學:《會跳舞的小球》
- 結婚登記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