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士題-天然藥物化學_第1頁
藥劑士題-天然藥物化學_第2頁
藥劑士題-天然藥物化學_第3頁
藥劑士題-天然藥物化學_第4頁
藥劑士題-天然藥物化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藥劑士題-天然藥物化學

1、世界上最早應(yīng)用升華法制取有效成分是我國《本草綱目》中記載

的()

A.苯甲酸

B.茜草素

C.香豆素

D.樟腦

E.咖啡因

2、20世紀90年代前,收載藥品最多,集中草藥大成的專著是()

A.《中華藥?!?/p>

B.《中藥志》

C.《中藥大辭典》

D.《本草綱目》

E.《全國中草藥匯編》

3、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機酸是我國明代李挺的《醫(yī)學入門》中記載

的()

A.苯甲酸

B.蘋果酸

C.乳酸

D.沒食子酸

E.酒石酸

4、開始天然藥物中尋找活性成分的新階段是從分離出什么成分開始

的()

A.奎寧

B.可卡因

C.嗎啡

D.阿托品

E.麻黃堿

5、下列成分均易溶于水,除了()

A.昔元

B.鞅質(zhì)

C.生物堿鹽

D.蛋白質(zhì)

E.樹膠

6、有效成分是指()

A.含量高的成分

B.具有某種生物活性成分

C.需要提純的成分

D.無副作用的成分

E.一種單體化合物

7、下列成分在多數(shù)情況下除了什么均為有效成分()

A.氨基酸

B.慈醍

C.皂昔

D.黃酮

E.糅質(zhì)

8、下列成分可溶于水的是()

A.揮發(fā)油

B.油脂

C.樹脂

D.七元

E.糅質(zhì)

9、下列成分在多數(shù)情況下除了什么視為無效成分。

A.蛋白質(zhì)

B.多糖

C糅質(zhì)

D.氨基酸

E.無機鹽

10、下列成分均不溶于醇,除了()

A.橡膠

B.蛋白質(zhì)

C.樹膠

D.淀粉

E.樹脂

11、下列成分除了什么均溶于醇。

A.生物堿鹽

B.昔

C.生物堿

D.鞅質(zhì)

E.多糖

12、下列成分既溶于醇又溶于水,除了()

A.昔

B.糅質(zhì)

C.樹膠

D.生物堿鹽

E.水溶性色素

13>黏液質(zhì)屬于()

A.水溶性成分

B.脂溶性成分

C.醇溶性成分

D.水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E.脂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14、樹脂屬于()

A.水溶性成分

B.脂溶性成分

C.醇溶性成分

D.水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E.脂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15、糅質(zhì)屬于()

A.水溶性成分

B.脂溶性成分

C.醇溶性成分

D.水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E.脂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16、生物堿鹽屬于()

A.水溶性成分

B.脂溶性成分

C.醇溶性成分

D.水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E.脂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17、揮發(fā)油屬于0

A.水溶性成分

B.脂溶性成分

C.醇溶性成分

D.水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E.脂溶性與醇溶性成分

18、下列溶劑親水性最小的是()

A.CHC1

B.n-BuOH

C.EtO

D.MeCO

E.EtOAc

19、下述哪組溶劑,全部為親水性溶劑0

A.n-BuOH,EtO,EtOH

B.n-BuOH,MeOH,MeCO,EtOH

C.MeOH,MeCO

D.EtOAc,EtOH,EtO

E.CHCl,EtO,EtOAc

20、從中草藥水煎液中萃取有效成分不能使用的溶劑為0

A.EtO

B.CHC1

C.MeCO

D.n-BuOH

E.EtOAc

21、從藥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極性的成分,應(yīng)采取溶劑極性的順序是

0

A.乙醇-乙酸乙酯-乙醛-石油酸-水

B.乙醇-石油酸-乙醛-乙酸乙酯-水

C.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醴-石油醴

D.石油酸-乙酸-乙酸乙酯-乙醇-水

E.石油酸-乙酸乙酯-乙醛-乙醇-水

22、下列溶劑中溶解化學成分范圍最廣的溶劑是()

A.乙醇

B.乙醛

C.水

D.苯

E.氯仿

23、下列溶劑能與水混溶的溶劑是0

A.EtO

B.CHC1

C.MeCO

D.EtOAe

E.CH

24、下列溶劑親脂性最強的是()

A.CHCI

B.CH

C.EtO

D.EtOAe

E.n-Bu()II

25、影響提取效率最主要因素是()

A.溫度

B.時間

C.藥材粉碎度

D.細胞內(nèi)外濃度差

E.藥材于濕度

26、比水重的親脂性有機溶劑是()

A.氯仿

B.苯

C.石油酸

D.乙酸

E.乙酸乙酯

27、下列溶劑中極性最強的是()

A.EtOAc

B.CHC1

C.EtO

D.MeOH

E.BuOH

28、有效成分為內(nèi)酯的化合物,欲純化分離其雜質(zhì),可選用下述哪

種方法()

A.鉛鹽沉淀法

B.酸堿沉淀法

C.乙醇沉淀法

D.透析法

E.鹽析法

29、用水提取含揮發(fā)性成分的藥材時,宜采用的方法()

A,水蒸氣蒸儲后再滲漉法

B.水蒸氣蒸儲后再煎煮法

C.回流提取法

D.煎煮法

E.浸漬法

30、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化合物的水提取液,除去其中淀粉,黏液質(zhì)等

雜質(zhì)可采用何法()

A.乙醇沉淀法

B.酸堿沉淀法

C.鉛鹽沉淀法

D.離子樹脂交換法

E.透析法

200℃

34、在醇提取濃縮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A.蛋白質(zhì)

B.樹脂

C.樹膠

D.糅質(zhì)

E.黏液質(zhì)

35、結(jié)晶法成敗關(guān)鍵步驟()

A.除凈雜質(zhì)

B.做成過飽和溶液

C.控制好溫度

D.選擇合適溶劑

E.適當時間

36、不能被中性醋酸鉛從水溶液中沉淀的成分是()

A.氨基酸

B.糅酸

C.有機酸

D.蛋白質(zhì)

E.中性皂首

37、在水(醇)提取液中可被中性醋酸鉛沉淀的成分是0

A.黏液質(zhì)

B.無機鹽

C.淀粉

D.中性皂首

E.異黃酮類

38、淀粉和葡萄糖的分離多采用()

A.離子交換層析

B.聚酰胺層析

C.氧化鋁層析

D.凝膠層析

E.硅膠吸附柱層析

39、欲從大分子水溶性成分中除去小分子無機鹽最好采用()

A.鹽析法

B.透析法

C.兩相溶劑萃取法

D.結(jié)晶法

E.沉淀法

40、凝膠層析適于分離()

A.極性小的成分

B.親脂性成分

C.極性大的成分

D.親水性成分

E.分子量不同的成分

41、硅膠薄板活化最適宜溫度和時間0

A.100"105℃/60min

B.100"110℃/30min

C.100℃/60min

D.110"120℃/30min

E.150℃/30min

42、不適宜用離子交換樹脂法分離的成分()

A.生物堿鹽

B.有機酸

C.生物堿

D.甄基酸

E.強心昔

43、下述哪組混合溶劑不適合結(jié)晶法0

A.HO/MeOH

B.EtOH/EtO

C.HO/EtOH

D.EtO/HO

E.EtOH/CHC/

44、下列溶劑與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

A.正丁醇

B.丙醇

C.甲酚

D.丙酮

E.乙醇

45、在濃縮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可以除去下述成分,

除了()

A.樹膠

B.黏液質(zhì)

C.淀粉

D.蛋白質(zhì)

E.樹脂

46、下述哪項不符合氯仿性質(zhì)()

A.屬親脂性有機溶劑

B.極性大于乙醛

C,沸點低,不易燃燒

D.親水性也大于乙醛

E.對人體有一定毒性

47、從水溶液中萃取親水性成分下述哪項溶劑不適宜()

A.BuOH

B.CHCl/EtOH

C.EtOAc

D.EtO

E.EtO/MeOH

48、有關(guān)離子交換樹脂敘述錯誤項()

A.酸性交換基團指-SOIL-C0011等

B.堿性交換基團指-NR-NR等

C.為帶有酸性或堿性基團的網(wǎng)狀高分子化合物

D.商品交換樹脂:陽離子為氯型,陰離子為鈉型

E.使用前氯型用氫氧化鈉,鈉型用鹽酸分別轉(zhuǎn)型

49、有關(guān)氧化鋁性質(zhì)敘述錯誤項()

A.分為堿性,中性,酸性三種

B.堿性適合分離堿性成分

C.氧化鋁為一種極性吸附劑

D.酸性適合分離酸性成分

E.中性適合分離酸性,堿性,中性成分

50、對聚酰胺層析敘述不正確項()

A.適合分離酚性,瘞酸,醍類成分

B.在水中吸附力最大

C.固定相為聚酰胺

D.醇的洗脫力大于水

E.甲酰胺溶液脫離力最小

51、吸附柱層析敘述錯誤項()

A柱的高度與直徑之比為(20~30):1

B.吸附劑粒度為250~300目

C.固定相常用硅膠或氧化鋁

D.采用干法或濕法裝柱

E.洗脫應(yīng)由極性小到大溶劑遞增進行

52、有關(guān)氧化鋁性質(zhì)敘述錯誤項0

A.分中,酸,堿性三類

B.吸附力與含水量有關(guān)

C.為極性吸附劑

D.分五級,級數(shù)大,吸附力強

E,分離效果,對雜質(zhì)的吸附力優(yōu)于硅膠

53、除哪種無機鹽外,均可應(yīng)用于鹽析法()

A.硫酸鎂

B.硫酸錢

C.氯化鈉

D.氯化鉉

E.硫酸鋼

54、對凝膠層析敘述的不正確項()

A.適合分離蛋白質(zhì)

B.商品上常以吸水量大小決定凝膠分離范圍

C.凝膠層析又稱為分子篩

D.凝膠吸水量小,分離分子量小的物質(zhì)

E.大分子被阻滯,流動慢;小分子化合物阻滯小,流動快,故先于

大分子被洗脫流出

55、從中草藥中提取活性蛋白質(zhì)最好采用0

A.浸漬法

B.滲漉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

E.連續(xù)回流法

56、提取時效率高,使用溶劑最少的方法()

A.浸漬法

B.滲漉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

E.連續(xù)回流法

57、親水性最強的溶劑是()

A.CC

B.Et()

C.C11C1

D.EtOAc

E.MeCO

58、親水性最弱的溶劑是()

A.CC

B.EtO

C.CHC1

D.EtOAc

E.MeCO

59、按親水性由強一弱順序,處于第3位的是()

A.CC

B.EtO

C.C1IC1

D.EtOAc

E.MeCO

60、一般有機溶劑提取時,藥材粉碎度多為0

A.100目以上

B.80目

C.40目

D.20目

E.薄片

00

C.-COOR

D.-0H

E.Ar-011

63、極性最弱的官能團是()

A.-CHO

B.>C=0

C.-COOR

D.-OH

E.Ar-OIl

64、按極性從小到大順序,處于第3位官能團是()

A.-CHO

B.>C=0

C.-COOR

D.-OH

E.Ar-OH

65、活性為12級的氧化鋁含水量是()

A.15%

B.12%

C.10%

D.6%

E.3%

66、活性為IV級的氧化鋁含水量是()

A.15%

B.12%

C.10%

D.6%

E.3%

67、分離淀粉與葡萄糖采用()

A.離子交換層析

B.聚酰胺層析

C.凝膠層析

D.紙層析

E.硅膠分配層析

68、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離多采用()

A.離子交換層析

B.聚酰胺層析

C.凝膠層析

D.紙層析

E.硅膠分配層析

69、氨基酸的分離()

A.離子交換層析

B.聚酰胺層析

C.凝膠層析

D.紙層析

E.硅膠分配層析

70、非極性吸附劑是0

A.硅膠

B.氧化鋁

C.活性炭

D.氧化鎂

E.硅藻土

71、應(yīng)用最廣的吸附劑是()

A.硅膠

B.氧化鋁

C.活性炭

D.氧化鎂

E.硅藻土

72、吸附力最強的吸附劑是()

A.硅膠

B.氧化鋁

C.活性炭

D.氧化鎂

E.硅藻土

73、既可作吸附劑又常用于分配層析作載體的物質(zhì)是0

A.硅膠

B.氧化鋁

C.活性炭

D.氧化鎂

E.硅藻土

74、在水提取液中分離黃酮類(包括背)成分,最好選用什么進行

液/液萃取()

A.C11C1

B.EtO

C.EtOAc

D.n-BuOH

E.MeOH

75、在水提取液中分離親水性皂甘時,往往采用什么進行液/液萃

取()

A.C1IC1

B.EtO

C.EtOAc

D.n-BuOH

E.MeOH

76、活性炭柱層析洗脫力最弱的是()

A.水

B.乙醇

C.氯仿

D.丙酮

E.甲醇

77、氧化鋁柱層析洗脫力最弱的是()

A.水

B.乙醇

C.氯仿

D.丙酮

E.甲醇

78、聚酰胺柱層析洗脫力最弱的是。

A.水

B.乙醇

C.氯仿

D.丙酮

E.甲醇

79、中交鏈度陽離子樹脂是指其含交鏈劑為()

A.3%~6%

B.2%?3%

C.4%~5%

D.7%"10%

E.8%"10%

80、高交鏈度陰離子樹脂是指其含交鏈劑為()

A.3%?6%

B.2%~3%

C.4%"5%

D.7%"10%

E.8%"10%

81、中交鏈度陰離子樹脂是指其含交鏈劑為0

A.3%?6%

B.2%~3%

C.4%~5%

D.7%"10%

E.8%"10%

82、低交鏈度陽離子樹脂是指其含交鏈劑為()

A.3%?6%

B.2%~3%

C.4k5%

D.7%"10%

E.8%"10%

83、生物堿無機鹽的水溶性大多是()

A.含氧酸鹽小于鹵代酸鹽

B.含氧酸鹽等于鹵代酸鹽

C.含氧酸鹽大于鹵代酸鹽

D.含氧酸鹽難溶于水

E.含氧酸鹽小于氯代酸鹽

84、水溶性生物堿從化學結(jié)構(gòu)上分析大多屬于()

A.仲胺堿

B.叔胺堿

C.伯胺堿

D.季鏤堿

E.酰胺堿

85、具有何種結(jié)構(gòu)生物堿堿性最強()

A.芳氮雜環(huán)

B.芳胺類

C.脂氮雜環(huán)

D.酰胺類

E.李筱類

86、某生物堿pKa為10.5屬于()

A.中等堿性

B.弱堿性

C.強堿性

D.極弱堿性

E.中性

87、某生物堿pKa為3.5屬于()

A.中等堿性

B.弱堿性

C.強堿性

D.極弱堿性

E.中性

88、決定生物堿堿性最主要因素()

A.分子中誘導效應(yīng)

B.分子中共輾效應(yīng)

C.分子結(jié)構(gòu)中氮原子雜化方式

D.分子中空間效應(yīng)

E.分子內(nèi)氫鍵

89、某生物堿pKa為12屬于()

A.弱堿性

B,中等堿性

C.極弱堿性

D.強堿性

E.中性

90、進行生物堿沉淀反應(yīng)一般應(yīng)在什么條件下進行()

A.醇溶液中

B.中性水溶液

C.有機溶劑中

D.堿性水溶液

E.酸性水溶液

91、東蔗若堿堿性弱于食著堿堿性是因為分子中有下述哪種因素存

在的結(jié)果()

A.負誘導效應(yīng)

B.共物效應(yīng)

C.正誘導效應(yīng)

D.空間效應(yīng)

E.分子內(nèi)氫鍵

92、季筱類生物堿與酸成鹽,質(zhì)子(H)多結(jié)合在()

A.氮原子上

B.碳原子上

C.氧原子上

D.碳環(huán)上

E.與011生成水

93、麻黃堿的堿性比去甲基麻黃堿強是由于下述哪種因素()

A.負誘導效應(yīng)

B.空間效應(yīng)

C.正誘導效應(yīng)

D.共軌效應(yīng)

E.分子內(nèi)氫鍵

94、不易與酸成鹽的生物堿為()

A.叔胺堿

B.伯胺堿

C.季鉉堿

D.仲胺堿

E.酰胺堿

95、生物堿進行硅膠薄層析,下述最好的展開劑為()

A.BAW(4:1:5上層)

B.環(huán)己烷:氯仿(6:4)

C.氯仿:丙酮(8:2)

D.甲酸:甲醇:水(1:5:1)

E.氯仿:丙酮:二乙酸(5:4:1)

96、雷氏鏤鹽的化學組成是()

A.HP012Mo0

B.NHLFe(SCN)]

C.NH)(SCN)]

D.SiO.12W0.26H0

E.Na)(SCN)]

97、生物堿進行薄層層析時,一般使用的顯色劑是0

A.苦味酸

B.硅鋁酸

C.碘化汞鉀

D.糅酸試劑

E.改良碘化祕鉀

98、碘化末鉀試劑與生物堿反應(yīng),其沉淀顏色為()

A黑色

B.黃色

C.白色

D.橙色

E.紅棕色

99、下述哪種生物堿沉淀試劑既可用于定性又可用于定量分析()

A.碘化汞鉀試劑

B.硅鋁酸試劑

C.碘化鈾鉀試劑

D.糅酸試劑

E.碘-碘化鉀試劑

100、從生物堿水提取液中分離出季鏤堿可采用()

A.堿化后乙醛萃取

B.堿化后正丁醇萃取

C.堿化后氯仿萃取

D.堿化后苯萃取

E.堿化后丙酮萃取

101、生物堿鹽類進行紙層析,展開劑應(yīng)選用()

A.苯酚:水(8:2)

B.氯仿:丙酮(8:2)

C.BAW(4:1:1)

D.正丁醇/水飽和

E.正丁醉:氨水:水(4:1:2)

102、若將中草藥中所含生物堿鹽類及游離生物堿都提取出來,應(yīng)選

用的溶劑為()

A.乙醇

B.乙醛

C.水

D.氯仿

E.苯

103、生物堿以分子形式進行紙層析,可選用下列哪種展開劑為好()

A.正丁醇:水(4:1)

B.苯酚:水(8:2)

C.BAW(4:1:1)

D.正丁醇:氨水:水(4:1:2)

E.丙酮:水(9:1)

104、生物堿在植物體內(nèi)大多數(shù)以什么狀態(tài)存在()

A.有機酸鹽

B.游離狀態(tài)

C.無機酸鹽

D.背的形式

E.氯化物

105、阿托品為食若堿的()

A.右旋體

B.內(nèi)消旋體

C.左旋體

D.外消旋體

E.同分異構(gòu)體

106、從藥材中提取季鐵生物堿,一般采用方法為。

A.酸水一氯仿提取法

B.醇-酸水-氯仿提取法

C.堿溶酸沉法

D.雷氏錢鹽沉淀法

E.堿化一氯仿提取法

107、生物堿總堿中含有內(nèi)酯結(jié)構(gòu)的分離,可采用下述何法為佳0

A.鉛鹽沉淀法

B.鹽析法

C.乙醇沉淀法

D.酸堿沉淀法

E.結(jié)晶法

108、用離子交換法提取生物堿,一般選用的交換樹脂為()

A.高交鏈度強酸型

B.中交鏈度弱酸型

C.低交鏈度強酸型

D.低交鏈度強堿型

E.高交鏈度強堿型

109、將生物堿總堿溶于氯仿中,用不同pH值(由高到低)的緩沖

溶液依次萃取,最先萃取出來的生物堿是0

A.強堿性

B.中等堿性

C.最強堿性

D.弱堿性

E.極弱堿性

110、比較下列生物堿的親水性錯誤項()

A.蔗若堿小于東葭著堿

B.阿托品小于樟柳堿

C.麻黃堿大于偽麻黃堿

D.氧化苦參堿小于苦參堿

E.小槃堿大于小柴胺

111、區(qū)別葭若堿與東葭若堿的反應(yīng)試劑是()

A.過磺酸試劑

B.硝基醍反應(yīng)試劑

C.碘化鈿鉀試劑

D.氯化汞試劑

E.碘-碘化鉀試劑

112、有關(guān)生物堿性質(zhì)敘述不正確項0

A.多具苦味或辛辣味

B.多具辛辣味

C.多為無色結(jié)晶

D.多具有揮發(fā)性

E.多具有堿性

113、食若烷類生物堿主要分布在()

A.茄科

B.百合科

C.蕓香科

D.小篥科

E.毛蔗科

114、將蘿芙木總生物堿的鹽酸鹽水溶液由低到高逐步調(diào)pH值,用

氯仿萃取,當pH=8時萃取出阿馬林堿(口),當pH=9時萃取出蛇根堿

(⑵,則H和12的差異是()

A.12的堿性強于II

B.I的分子大于12

C.II的堿性強于12

D.12的分子大于II

E.II的極性大于12

115、茄科植物中存在下列托品烷衍生物,不包括。

A.阿托品

B.東蔗若堿

C.蔗若堿

D.山蔗若堿

E.樟柳堿

116、最常用生物堿沉淀試劑除了什么外()

A.碘-碘化鉀試劑

B.碘化末鉀試劑

C.苦味酸試劑

D.硅鋁酸試劑

E.碘化鈾鉀試劑

117、采用硅膠-G板作吸附薄層析分析生物堿,下述加堿方法錯誤的

是()

A.展開劑中加入一定量二乙胺

B.展開劑中加入一定量氨水

C.濕法鋪板時,加進一定量氫氧化鈉液

D.在層析槽中放一盛有氫氧化鈉小杯

E.在濕法鋪板時加進一定量碳酸鈉水溶液

118、下述生物堿堿性敘述錯誤項()

A.脂肪胺為中等堿性

B.季錢堿

C.酰胺類不表現(xiàn)堿性

D.n比咤型為弱堿性

E.苯胺類為中強堿性

119、下述生物堿沉淀試劑都必須在酸性溶液中進行反應(yīng),除了哪種

試劑()

A.硅鋁酸

B.苦味酸

C.碘化汞鉀

D.碘化汞鉀

E.碘-碘化鉀

120、葭若堿性質(zhì)敘述錯誤項()

A.溶于四氯化碳中

B.加熱可發(fā)生消旋化

C.分子中具有酯的結(jié)構(gòu)

D.硝基醍反應(yīng)呈陽性

E.分子中有4個手性碳原子,均表現(xiàn)光學活性

121、此生物堿的化學結(jié)構(gòu)屬于0

A.口比咤類

B.異喳咻類

C.大環(huán)類

D.留體類

E.口引躲類

122、關(guān)于氧化苦參堿性質(zhì)錯誤項()

A.可與Ca,Fe等生成沉淀

B.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可皂化

C.親水性強,溶于水

D.能溶于乙醛,氯仿中

E.可被還原成苦參堿

123、小疑堿的下述反應(yīng)都是正確的,除了()

A.在堿性液中與丙酮縮合沉淀

B.與碘甲烷反應(yīng)生成紅棕色沉淀

C.與漂白粉在酸性下呈櫻桃紅色

D.與硝酸反應(yīng)生成黃色沉淀

E.與碘化鈾鉀生成紅棕色沉淀

124、利血平生物堿具有什么作用()

A.降壓

B.抗癌

C.抗菌

D.鎮(zhèn)痛

E.平喘

125、顱通定生物堿具有什么作用()

A.降壓

B.抗癌

C.抗菌

D.鎮(zhèn)痛

E.平喘

126、長春生物堿具有什么作用()

A.降壓

B.抗癌

C.抗菌

D.鎮(zhèn)痛

E.平喘

127、小槃堿具有什么作用0

A.降壓

B.抗癌

C.抗菌

D.鎮(zhèn)痛

E.平喘

128、黃柏中生物堿多集中于()

A.果實

B.種子

C.樹皮

D.莖

E.根

129、苦參中生物堿多集中于0

A.果實

B.種子

C.樹皮

D.莖

E.根

130、麻黃中生物堿多集中于0

A.果實

B.種子

C樹皮

D.莖

E.根

131、石蒜中生物堿多集中于()

A.果實

B.種子

C.樹皮

D.莖

E.根

132、東葭著堿堿性比食若堿弱是因為()

A.正誘導效應(yīng)

B.負誘導效應(yīng)

C.共輒效應(yīng)

D.空間效應(yīng)

E.溶劑等因素

133、秋水仙堿堿性弱的原因是由于分子中存在有()

A.正誘導效應(yīng)

B.負誘導效應(yīng)

C.共初效應(yīng)

D.空間效應(yīng)

E.溶劑等因素

134、麻黃堿堿性強于去甲麻黃堿是由于()

A.正誘導效應(yīng)

B.負誘導效應(yīng)

C.共輒效應(yīng)

D.空間效應(yīng)

E.溶劑等因素

135、堿性最強的生物堿是()

A.葭著堿

B.東苴著堿

C.山蔗著堿

D.樟柳堿

E.麻黃堿

136、堿性最弱的生物堿是()

A.蔗若堿

B.東食若堿

C.山食若堿

D.樟柳堿

E.麻黃堿

137、堿性處于第3位的是(強-弱)()

A.蔗若堿

B.東葭著堿

C.山蔗若堿

D.樟柳堿

E.麻黃堿

138、小粱堿屬于()

A.異唾咻生物堿

B.菇類生物堿

C.有機胺類

D.四|味類生物堿

E.葭管烷類生物堿

139、利血平屬于()

A.異喳咻生物堿

B.菇類生物堿

C.有機胺類

D.口引味類生物堿

E.蔗若烷類生物堿

140、益母草堿屬于()

A.異瞳麻生物堿

B.菇類生物堿

C.有機胺類

D.口引味類生物堿

E.葭若烷類生物堿

141、烏頭堿屬于()

A.異唾咻生物堿

B.茄類生物堿

C.有機胺類

D.口引喙類生物堿

E.葭著烷類生物堿

142、阿托品屬于()

A.異瞳咻生物堿

B.茄類生物堿

C.有機胺類

D.口引噪類生物堿

E.葭著烷類生物堿

143、苦參堿與氧化苦參堿分離可用0

A.苯

B.乙醛

C.四氯化碳

D.水

E.丙酮

144、漢防己甲素和漢防己乙素分離可用()

A.苯

B.乙醛

C.四氯化碳

D.水

E.丙酮

145、食若堿與山葭若堿的分離可用0

A.苯

B.乙之

C.四氯化碳

D.水

E.丙酮

146、鹽酸小染堿與鹽酸小粱胺分離可用()

A.荒

B.乙之

C.四氯化碳

D.水

E.丙酮

147、酸水解速度最快的是0

A.鼠李糖背

B.2-去氧糖首

C.葡萄糖首

D.葡萄糖醛酸甘

E.阿拉伯糖甘

148、蕓香糖的組成是()

A.兩分子鼠李糖

B.三分子葡萄糖

C.兩分子葡萄糖

D.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

E.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

149、在水和其他溶劑中溶解度均很小的昔是()

A.氮背

B.硫昔

C.氧苜

D.碳昔

E.酯昔

150、屬于氟昔的化合物是0

A.紅景天昔

B.巴豆首

C.苦杏仁甘

D.大麻昔

E.蘆薈昔

151、Smith裂解法屬于()

A.強烈酸水解法

B.堿水解法

C.緩和酸水解法

D.氧化開裂法

E.鹽酸一丙酮水解法

152、水解碳昔常用的方法是()

A.強烈酸水解

B.酶水解

C.緩和酸水解

D.堿水解

E.氧化開裂法

153、提取藥材中的原生甘,除了采用沸水提取外,還可以選用。

A.氯仿

B.乙醛

C.熱乙醇

D.冷水

E.酸水

154、根據(jù)昔原子分類,屬于硫昔的是()

A.蘿卜甘

B,巴豆首

C.山慈菇

D.蘆薈首

E.天麻昔

155、提取昔類成分時,為抑制或破壞酶,常加入一定量的()

A.酒石酸

B.碳酸鈣

C.硫酸

D.氫氧化鈉

E.碳酸鈉

156、苦杏仁甘酶水解的最終產(chǎn)物包括()

A.龍膽雙糖,氫氟酸,苯甲醛

B.野櫻甘,葡萄糖

C.葡萄糖,氫氟酸,苯甲醛

D.苯基乙酯,葡萄糖

E.苯羥乙酯,龍膽雙糖

157、用試紙色譜法檢識下列糖,以BAW(4:1:5上層)溶劑系統(tǒng)為

展開劑,展開后其Rf值最大的是()

A.D-葡萄糖

B.D-果糖

C.D-木糖

D.L-鼠李糖

E.D-半乳糖

158、下列有關(guān)昔鍵酸水解的論述,錯誤的是()

A.醛糖昔比酮糖苗易水解

B.去氧糖昔比羥基糖昔易水解

C.吠喃糖苜比毗喃糖苜易水解

D.氮甘比硫昔易水解

E.酚昔比留甘易水解

159、檢查苦杏仁甘,常用的試劑是()

A.荀三酮

B.三硝基苯酚

C.三氯化鐵

D.亞硝酰鐵***

E.硫酸銅-氫氧化鈉

160、下列有關(guān)苦杏仁甘的分類,錯誤的是0

A.原生昔

B.鼠昔

C.雙糖首

D.氧昔

E.雙糖鏈昔

161、雙糖鏈昔分子中有()

A.二糖分子

B.一個糖鏈

C.一個單糖分子

D.兩個糖鏈

E.三糖分子

162、中藥苦杏仁引起中毒的成分是()

A蛋白質(zhì)

B.苦杏仁酶

C.揮發(fā)油

D.苦杏仁普

E.脂肪油

163、硫昔主要存在十()

A.蓼科

B.豆科

C.茜草科

D.薔薇科

E.十字花科

164、最難被水解的是()

A.氮甘

B.硫昔

C.碳背

D.酯普

E.氟昔

165、既能被酸,又能被堿水解的是()

A.氮甘

B.硫昔

C.碳昔

D.酯昔

E.鼠昔

166>易被水解的是()

A.氮甘

B.硫昔

C.碳首

D.酯甘

E.鼠背

167^被芥子酶水解的是0

A.氮甘

B.硫昔

C.碳音

D.酯昔

E.鼠背

168、水解后可產(chǎn)生氫輒酸的是()

A.氮昔

B.硫昔

C.碳昔

D.酯普

E.氟昔

169>天麻昔屬于()

A.葡萄糖醛酸苜

B.酚昔

C.碳昔

D.氮昔

E.鼠昔

170、苦杏仁昔屬于()

A.葡萄糖醛酸苜

B.酚昔

C.碳昔

D.氮昔

E.鼠背

171、蘆薈昔屬于0

A.葡萄糖醛酸甘

B.酚昔

C.碳昔

D.氮甘

E.鼠昔

172、巴豆昔屬于()

A.葡萄糖醛酸甘

B.酚昔

C.碳昔

D.氮昔

E.氟甘

173、甘草酸屬于0

A.葡萄糖醛酸苜

B.酚昔

C.碳昔

D.氮昔

E.鼠昔

174、黃酮類化合物加2%ZrOCl甲醇液顯黃色,再加入2%枸椽酸甲醇

溶液,黃色顯著消退,該黃酮類化合物是()

A.異黃酮

B.C5-011黃酮

C.C3-01I黃酮

D.二氫黃酮

E.4,7-二羥基黃酮

175、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與下列哪項因素有關(guān)()

A.結(jié)構(gòu)中有鄰二酚羥基

B.分子中存在交叉共攏體系

C.結(jié)構(gòu)中有酚羥基

D.結(jié)構(gòu)中有色原酮

E.A+D項

176、TBA溶劑系統(tǒng)是指()

A.叔丁醇:醋酸:水

B.正丁醇:甲酸:醋酸

C.正丁醇:醋酸:水

D.丙酮:氯仿:甲醇

E.苯:乙酸乙酯:甲醇

177、黃酮類化合物的顏色加深,與助色基團取代位置與數(shù)目有關(guān),

尤其在什么位置0

A.47,7位引入助色基團

B.6,7位引入了助色基團

C.5位增加3羥基

D.3,4位引入助色基團

E.分子中增加了甲基數(shù)

178、用紙層析對蕓香苗和榔皮素進行檢識,常用展開劑是()

A.2%?6%醋酸

B.氯仿:甲醇(8:2)

C.酚/水

D.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層)

E.苯:乙酸乙酯(8:2)

179、黃酮類化合物層析檢識常用顯色劑是()

A.三氯化鐵試劑

B.異羥月虧酸鐵試劑

C.鹽酸鎂粉試劑

D.1%氫氧化鈉試劑

E.1%三氯化鋁甲醇溶液

180、蕓香糖是由什么組成的雙糖()

A.兩分子鼠李糖

B.一分子半乳糖,一分子葡萄糖

C.兩分子葡萄糖

D.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

E.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鼠李糖

181、四氫硼酸鈉試劑反應(yīng)是用于鑒別()

A.查耳酮

B.黃酮醇

C.二氫黃酮(醇)

D.花色素

E.異黃酮

182、當藥材為花,果實時,采用堿溶酸沉法提取黃酮化合物,常用

堿液宜選用()

A.5%NaC0溶液

B.10%NaOH溶液

C.5%NallC()溶液

D.l%NaOH溶液

E.飽和石灰水

183、提取黃酮甘類化合物,常可采用下列方法,除了()

A.乙醇提取法

B.沸水提取法

C.堿溶酸沉法

D.金屬格合沉淀法

E.苯回流提取法

184、蕓香昔的提取除了用堿溶酸沉法外,還可采用()

A.乙醇回流法

B.乙醛提取法

C.冷水浸取法

D.酸水提取法

E.苯加熱回流法

185、下列化合物的醇溶液中加入少許鎂粉,再添加幾滴濃鹽酸,出

現(xiàn)微紅色或紅色,除了()

A.黃酮

B.二氫黃酮

C.異黃酮

D.黃酮醇

E.二氫黃酮醇

186、從槐花中提取蕓香昔,常用堿溶酸沉法,用石灰乳調(diào)pH應(yīng)調(diào)

至()

A.pH7~8

B.pH8、9

C.pH10"12

D.pH6~7

E.pH12以上

187、下列黃酮除了哪項都為黃或橙黃色()

A.黃酮醇

B.異黃酮

C.黃酮

D.查耳酮

E.橙酮

188、pH梯度萃取法分離下列黃酮甘元,用5%NaHC0,5%NaC0,KNaOH

依次萃取,先后萃取出化合物的順序為()①②③

A.③一①②

B.①一③一②

C.②f①f③

D.①一②f③

E.③②一①

189、檢識二氫黃酮(醇)可選用()

A.四氫硼鈉試劑

B.鹽酸鎂粉試劑

C.三氯化鋁試劑

D.鐵-枸椽酸試劑

E.氯化鐵試劑

190、區(qū)別C-OH黃酮與C-OH黃酮可選用()

A.四氫硼鈉試劑

B.鹽酸鎂粉試劑

C.三氯化鋁試劑

D.鐵-枸椽酸試劑

E.氯化鐵試劑

191、區(qū)別黃酮與異黃酮可選用()

A.四氫硼鈉試劑

B.鹽酸鎂粉試劑

C.三氯化鋁試劑

D.鐵-枸椽酸試劑

E.氯化鐵試劑

192、酸性最強的黃酮是()

A.7,4-二羥基黃酮

B.7-羥基黃酮

C.5-羥基黃酮

D.一般羥基黃酮

E.4-羥基黃酮

193、酸性最弱的黃酮是()

A.7,4-二羥基黃酮

B.7-羥基黃酮

C.5-羥基黃酮

D.一般羥基黃胴

E.4-羥基黃酮

194、酸性處于第3位(由強到弱)是0

A.7,4-二羥基黃酮

B.7-羥基黃酮

C.5-羥基黃酮

D.一般羥基黃酮

E.4-羥基黃酮

195、懈皮素在紫外光燈下顯()

A.天藍色熒光

B.亮黃至黃綠色熒光

C.熒光暗淡常呈棕色

D.紫色熒光

E.無熒光

196、蕓香甘在紫外光燈下顯()

A.天藍色熒光

B.亮黃至黃綠色熒光

C.熒光暗淡常呈棕色

D.紫色熒光

E.無熒光

197、二氫黃酮在紫外光燈下顯()

A.天藍色熒光

B.亮黃至黃綠色熒光

C.熒光暗淡常呈棕色

D.紫色熒光

E.無熒光

198、二氫黃酮(醉)與四氫硼鈉試劑反應(yīng)顯()

A.紅至紫紅色

B.鮮黃色并有熒光

C.黃色

D.藍色

E.無色

199、多數(shù)黃酮類化合物與鹽酸鎂粉試劑反應(yīng)顯()

A.紅至紫紅色

B.鮮黃色并有熒光

C.黃色

D.藍色

E.無色

200、黃酮醇與三氯化鋁試劑反應(yīng)呈現(xiàn)()

A.紅至紫紅色

B.鮮黃色并有熒光

C.黃色

D藍色

E.無色

201、茜草素型蔥醍類化合物多呈橙黃-橙紅色,其羥基分布情況是

0

A.在兩側(cè)苯環(huán)上

B.在1,8位上

C.在一側(cè)苯環(huán)上

D.在1,5位上

E.兩側(cè)苯環(huán)上有多個酚羥基

202、治療心血管疾病輔助藥輔酶Q是屬于()

A.蔡醍類

B.菲醍類

C.苯醍類

D.慈釀類

E.二慈酮類

203、大黃素類的恿醍類化合物,多呈黃色,其羥基分布情況()

A.分布在兩側(cè)苯環(huán)上

B.分布在1,4位上

C.分布在一側(cè)苯環(huán)上

D.分布在1,2位上

E.分布在5,8位上

204、中草藥水煎液有顯著瀉下作用,可能含有()

A.慈醍類

B.慈酮

C.香豆素

D.蔥酚

E.氧化蔥酚

205、能與慈酮類化合物反應(yīng)顯色試劑是()

A.0.5%醋酸鎂

B.對二甲氨基苯甲醛

C.對亞硝基二甲苯胺

D.對亞硝基苯甲酸

E.聯(lián)苯二胺

206、息游離慈配的酸溶液,用5%NaC0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A.有1個B-羥基意醍

B.有2個a-0H慈配

C.帶1個Q-0H慈醒

D.1,8-二羥基慈醍

E.含有醇羥基恿醍

207>能與堿液反應(yīng)(Bomtrager's反應(yīng))生成紅色的化合物是()

A.羥基慈酚類

B.二慈酚類

c.羥基禽:酮類

D.二慈酮類

E.羥基蔥醍類

208、蔥酚衍生物一般只存在于新鮮藥材中,貯存兩年以上藥材內(nèi)兒

乎不存在,其原因是()

A.結(jié)合成昔

B.被氧化成意醍

C.自然揮發(fā)散去

D.聚合成二蔥酚衍生物

E.轉(zhuǎn)化成恿酮

209、羥基恿醍酸性強于Q-OH愚醍,其原因是0

A.B-0H空間效應(yīng)大于a-OH的空間效應(yīng)

B.a-0H空間效應(yīng)大于B-羥基的空間效應(yīng)

C.B-0H與默基在同一共聊體系中,a-0H慈釀與堤基形成內(nèi)氫鍵

D.a-0H與堪基在同一共物體系中,B-羥基與城基形成內(nèi)氫鍵

E.P-0H形成氫鍵少于a-0H形成氫鍵

210、下列總慈釀的乙醛液中,若用5%NaC()液萃取都能被提取出來,

除了()

A.1,3,8-三羥基惠醍

B.1,6,8-三羥基惠醍

C.1,8-二羥基-3-竣基慈醒

D.1,4,5,8-四羥基慈醒

E.1,3,6,8-四羥基意醍

211、在大黃的總蔥醍提取液中,若要分離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

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酸,采用哪種分離法最佳()

A.氧化鋁柱層析法

B.分步結(jié)晶法

C.pH梯度萃取法

D.堿溶酸沉法

E.pH梯度法與硅膠柱層析相結(jié)合方法

212、下列化合物均具升華性,除了()

A.大黃素

B.茜草素

C.番瀉昔

D.大黃酚

E.1,8-二羥基慈醍

213、若從大黃中提取游離慈配類化合物,采用哪種方法最佳()

A.苯加熱回流提取

B.20%Ca(0H),苯回流加熱

C.乙醇加熱回流

D.堿溶酸沉法

E.20%HS0,甚加熱回流

214、下述慈醍性質(zhì)的敘述,正確的是()

A.羥基多的蔥醍酸性一定強于其含羥基少的慈醍

B.慈酚,意酮為恿配的氧化產(chǎn)物

C.游離慈醍瀉下作用強于其蔥醍甘

D.常壓下加熱游離意醍可升華而不分解

E.游離恿醍因羥基多具親水性可溶于水

215、從下列總愚配的乙酸溶液中,用冷的5%NaC0水溶液萃取,堿

水層的成分是()

A.

B.

C.

D.

E.

216、吸附薄層析分離慈醍類化合物,下列敘述錯誤項()

A.游離慈醍展開劑可用CH:EtOAc(3:1)

B.尊;醍昔類展開劑可用CHCI:MeOH(9:1)

C.固定相選用堿性氧化鋁

D.顯色劑:氨熏法

E.可不顯色,于日光下直接觀察

217、從總慈醍中分離出含一個8-0H的慈醍,可選用哪種堿液進行

分離()

A.5%NaC0

B.5%NaHC0

C.0.5%NaOH

D.熱的5%NaHC0

E.4%Na01I

218、總慈醍中分離出含粉基(-COOH)的蔥醍,可選用哪種堿液進

行分離()

A.5%NaC0

B.5%NaHC0

C.0.5%NaOH

D.熱的5%NallC0

E.4%Na()lI

219、慈醍母核上只有一個a或B羥基顯()

A.橙黃-橙色

B.藍-藍紫色

C.橙黃-紅色

D.紫紅-紫色

E.綠-綠黑色

220、慈醍母核上有兩個羥基,但不在同一環(huán)上顯()

A.橙黃-橙色

B.藍-藍紫色

C.橙黃-紅色

D.紫紅-紫色

E.綠-綠黑色

221、慈醍母核同環(huán)有鄰二羥基顯()

A.橙黃-橙色

B.藍-藍紫色

C.橙黃-紅色

D.紫紅-紫色

E.綠-綠黑色

222、醍母核有間二酚羥基顯()

A.橙黃-橙色

B.藍-藍紫色

C.橙黃-紅色

D.紫紅-紫色

E.綠-綠黑色

223、慈醍母核有對二酚羥基顯()

A.橙黃-橙色

B.藍-藍紫色

C.橙黃-紅色

D.紫紅-紫色

E.綠-綠黑色

224、區(qū)別大黃素和大黃素葡萄糖首選用()

A.堿液反應(yīng)

B.0.5%Mg(Ac)/MeOH

C.對亞硝基二甲苯胺

D.升華試驗

E.濃硫酸反應(yīng)

225、區(qū)別1,8二羥基慈醍和9,10-二羥基慈酚可選用()

A.堿液反應(yīng)

B.0.5%Mg(Ac)/MeOH

C.對亞硝基二甲苯胺

D.升華試驗

E.濃硫酸反應(yīng)

226、區(qū)別1,8-羥基蔥醍與1,2-二羥基慈醍可選用()

A.堿液反應(yīng)

B.0.5%Mg(Ac)/MeOH

C.對亞硝基二甲苯胺

D.升華試驗

E.濃硫酸反應(yīng)

227、區(qū)別慈醍與恿酮可選用慈酮顯色而恿酣不顯色的試劑是()

A.堿液反應(yīng)

B.0.5%Mg(Ac)/MeOH

C.對亞硝基二甲苯胺

D.升華試驗

E.濃硫酸反應(yīng)

228、慈醍類化合物與對亞硝基二甲苯胺反應(yīng)顯()

A.紅色

B.黃色

C.橙黃-橙色

D.藍-藍紫色

E.紫,綠,藍等色

229、蔥醍,蔥酚遇堿液顯()

A.紅色

B.黃色

C.橙黃-橙色

D.藍-藍紫色

E.紫,綠,藍等色

230、慈醍類化合物遇堿液呈()

A.紅色

B.黃色

C.橙黃-橙色

D.藍-藍紫色

E.紫,綠,藍等色

231、Gibb's反應(yīng)試劑是指()

A.4-氨基安替匹林

B,鐵***

C.2,6-二氯(澳)苯醍氯亞胺

D.重氮化試劑

E.三氯化鐵

232、下列化合物具有升華性的化合物是()

A.強心昔

B.香豆素

C.木脂素

D.氨基酸

E.黃酮類化合物

233、補骨脂中所含香豆素屬于()

A.吠喃香豆素

B.口比喃香豆素

C.簡單香豆素

D.異香豆素

E.4-苯基香豆素

234、組成木脂素的單位(碳架)是0

A.C-C

B.CHC

C.C-C-C

D.C-C-C

E.C-C

235、下列香豆素在紫外線下熒光最顯著的是()

A.6,8-二羥基香豆素

B.7,8-二羥基香豆素

C.6,7-二羥基香豆素

D.5,8-二羥基香豆素

E.5,6-二羥基香豆素

236、羥基香豆素類化合物,進行PC檢查,展開劑系統(tǒng)最好為0

A.酸性溶劑系統(tǒng)

B.中性溶劑系統(tǒng)

C.堿性溶劑系統(tǒng)

D.親脂性溶劑系統(tǒng)

E.親水性溶劑系統(tǒng)

237、Emerson試劑組成是()

A.鹽酸羥胺一三氯化鐵

B.4-氨基安替匹林-鐵***

C.2,6-二澳苯醍氯亞胺

D.苯胺-二苯胺磷酸

E.鄰苯二甲酸苯胺

238、用硅膠G做TLC分離下列成分,以CHC用:MeOH(l:l)為展開劑,

其Rf值最小的是()

A.6,7-二羥基香豆素

B.6-甲氧基-7-羥基香豆素

C.7-羥基香豆素

D.6-甲氧基-7,8-二羥基香豆素

E.7-OH,6-0-glu香豆素

239、游離木脂素易溶于下列溶劑,除了()

A.氯仿

B.乙之

C.乙醇

D.乙酸乙酯

E.水

240、下列中草藥均含有香豆素,除了()

A.白芷

B.秦皮

C.正味子

D.獨活

E.茵陳

241、香豆素類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提取,除了()

A.水浸出法

B.堿溶酸沉法

C.溶劑提取法

D.水蒸氣蒸儲法

E.升華法

242、華中五味子果實中主要有效成分是()

A.五味子酯甲

B.有機酸

C.Y-五味子素

D.五味子酯乙

E.去氧五味子素

243、下述符合香豆素熒光規(guī)律,除了()

A.在堿性溶液中熒光顯著

B.C-OH香豆素熒光增強

C.多數(shù)香豆素在紫外線下具有熒光

D.C位導入羥基,熒光消失

E.羥基越多,則熒光愈強

244、木脂素目前主要應(yīng)用氧化鋁柱層析法分離,常用下列洗脫劑()

A.苯-乙醛

B.正丁醇-醋酸-水

C.氯仿一甲醇

D.乙醴-氯仿

E.乙酸乙酯-甲醇

245、C無取代基香豆素,在堿性條件下,與Emerson試劑反應(yīng)生成

0

A.紅色縮合物

B.藍色縮合物

C.藍色熒光

D.褐色熒光

E.褐色縮合物

246、C-羥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顯()

A.紅色縮合物

B.藍色縮合物

C.藍色熒光

D.褐色熒光

E.褐色縮合物

247、凡具內(nèi)酯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均可發(fā)生異羥月虧酸鐵反應(yīng)生成()

A.紅色縮合物

B.藍色縮合物

C.藍色熒光

D.褐色熒光

E.褐色縮合物

248、糧食發(fā)霉后產(chǎn)生黃曲霉素可()

A.抗菌作用

B.解痙利膽作用

C.抗維生素K作用

D.光敏作用

E.損害肝而致癌變

249、補骨脂中補骨脂內(nèi)酯有()

A.抗菌作用

B.解痙利膽作用

C.抗維生素K作用

D.光敏作用

E.損害肝而致癌變

250、雙香豆素具有()

A.抗菌作用

B.解痙利膽作用

C.抗維生素K作用

D.光敏作用

E.損害肝而致癌變

251、茵陳蒿中的濱蒿素具有()

A.抗菌作用

B.解痙利膽作用

C.抗維生素K作用

D.光敏作用

E.損害肝而致癌變

252、秦皮中七葉內(nèi)酯具有()

A.抗菌作用

B.解痙利膽作用

C.抗維生素K作用

D.光敏作用

E.損害肝而致癌變

253、羥基香豆素化合物進行PC,選用哪種展開劑()

A.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B.苯:丙酮(3:7)

C.氯仿:石油酸(1:1)

口8人火(4:1:5上層)

E.正丁醇/0.5%硼砂

254、吠喃香豆素親脂性較強,進行TLC檢識常選用展開劑是()

A.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B.苯:丙酮(3:7)

C氯仿:石油酸(1:1)

D.BAW(4:1:5上層)

E.正丁醇/O.5%硼砂

255、對具有鄰二酚羥基結(jié)構(gòu)的香豆素進行PC檢識,可選用展開劑

是()

A.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B.苯:丙酮(3:7)

C.氯仿:石油酸(1:1)

D.BAW(4:1:5上層)

E.正丁醇/O.5%硼砂

256、厚樸中的厚樸酚是苯環(huán)之間相連接的木脂素,稱為()

A.簡單木脂素

B.新型木脂素

C.環(huán)木脂素內(nèi)酯

D.木脂內(nèi)酯類

E.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型類

257、鬼臼屬植物中木脂素如11-鬼臼毒素屬于()

A.簡單木脂素

B.新型木脂素

C.環(huán)木脂素內(nèi)酯

D.木脂內(nèi)酯類

E.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型類

258、珠子草中的葉下珠脂素屬于()

A.簡單木脂素

B.新型木脂素

C.環(huán)木脂素內(nèi)酯

D.木脂內(nèi)酯類

E.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型類

259、中草藥牛勞子中的牛秀子昔屬于()

A.簡單木脂素

B.新型木脂素

C.環(huán)木脂素內(nèi)酯

D.木脂內(nèi)酯類

E.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型類

260、五味子果實中的五味子素屬于0

A.簡單木脂素

B.新型木脂素

C.環(huán)木脂素內(nèi)酯

D.木脂內(nèi)酯類

E.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型類

261、補骨脂中的補骨脂內(nèi)酯的結(jié)構(gòu)類型是()

A.簡單香豆素

B.吠喃香豆素

C.I此喃香豆素

D.異香豆素

E.二氫異香豆素

262、矮地茶中具有治療慢性氣管炎的巖白菜素是()

A.簡單香豆素

B.吠喃香豆素

C.I此喃香豆素

D.異香豆素

E.二氫異香豆素

263、秦皮中的七葉內(nèi)酯結(jié)構(gòu)類型是屬于()

A.簡單香豆素

B.吠喃香豆素

C.此喃香豆素

D.異香豆素

E.二氫異香豆素

264、大多強心甘母核空間排列為()

A.A/B,B/C,C/D,環(huán)均為反式

B.A/B環(huán)為順式,B/C環(huán)為反式,C/D環(huán)為順式

C.A/B,B/C,C/D,環(huán)均為順式

D.A/B環(huán)為順式,B/C環(huán)為順式,C/D環(huán)為反式

E.A/B環(huán)為反式,B/C環(huán)為順式,C/D環(huán)為反式

265、強心昔元C側(cè)鏈為()

A.戊酸

B.內(nèi)酯環(huán)

C.9~10個碳原子的姓

D.五元或六元不飽和內(nèi)配環(huán)

E.含氧雜環(huán)

266、蟾酥毒是一種()

A.乙型強心首元

B.具有強心昔結(jié)構(gòu),無強心作用

C.甲型強心首元

D.具有乙型強心昔元結(jié)構(gòu),有強心作用的非首類

E.無強心作用的留體化合物

267、緩和酸水解強心甘,其酸的濃度范圍是()

A.0.02飛.05mol/L

B.r2mol/L

C.0.3~0.5mol/L

D.0.5?Imol/L

E.2~5mol/L

268、能在緩和酸條件下水解的強心苗類型為0

A.12型

B.13型

C.II型

D.II型和12型

E.12型和13型

269、強心甘的脫水反應(yīng),往往發(fā)生在()

A.脫乙?;^程中

B.用5%鹽酸加熱加壓提取過程

C.酶解過程

D.分離純化過程中

E.用0.02?0.05mol/L鹽酸回流提取過程

270、只存在于強心背中的糖是()

A.L-鼠李糖

B.6-去氧糖

C.D-葡萄糖

D.2,6-去氧糖

E.D-果糖

271、某藥材提取物經(jīng)Kedde反應(yīng)為陽性。提取物經(jīng)酶解后用氯仿萃

取,回收氯仿得其產(chǎn)物。產(chǎn)物經(jīng)Kelier-Kiliani反應(yīng)呈陽性,提取

物可能為()

A.不飽和內(nèi)酯

B.穿心蓮內(nèi)酷

C.皂昔

D.甲型強心昔

E.乙型強心昔

272、在強心甘稀醵提取液中,加入堿式醋酸鉛,產(chǎn)生沉淀的成分是

0

A.低聚糖

B.皂昔,丹寧

C.強心昔

D.葉綠素

E.油脂等

273、區(qū)別甲型與乙型強心首可靠依據(jù)()

A.乙型薄層檢識其Rf值大于甲型

B.乙型經(jīng)Kelier-Kiliani反應(yīng)呈陰性

C.乙型較甲型易被梅水解

D.乙型經(jīng)Kedde反應(yīng)呈陰性

E.乙型穩(wěn)定性小于甲型

274、強心昔分配薄層層析最常用的固定相是()

A.硅膠

B.水

C.纖維素

D.氧化鋁

E.甲酰胺

275、強心甘醐水解時,只能使哪一部分背鍵斷裂()

A.D-葡萄糖與去氧糖之間背鍵

B.首元與2,6-去氧糖之間昔鍵

C.所有的昔鍵

D.2,6-去氧糖之間背鍵

E.昔元與6-去氧糖之間昔鍵

276、K.K反應(yīng)呈陽性反應(yīng)的強心音()

A.乙-12型

B.乙T3型

C.乙-II型

D.甲-12型

E.甲-13型

277、關(guān)于昆蟲變態(tài)激素敘述不正確項是()

A.C側(cè)鏈為含氧功能團

B.C位是酮基,C-C有雙鍵

C.屬于留體化合物

D.中藥牛膝中含此類成分

E.與其他留體相同,在水中溶解度較小

278、有關(guān)笛體結(jié)構(gòu)敘述的不正確項()

A.分子中有ABCDE五個環(huán)

B.C,C,C各有1個惻鏈

C.具環(huán)戊烷駢多氫菲的結(jié)構(gòu)

D.C,C多為含1個碳原子的基團

E.C側(cè)鏈不同形成不同留體化合物

279、關(guān)于植物幽醉敘述不正確項0

A.為植物細胞重要成分

B.C側(cè)鏈為含氧功能基團

C.為番體的衍生物

D.多為酯或游離狀態(tài)存在

E.骨笛醇,豆曲醇等為常見植物留醇

280、欲從某植物的粗提取物水溶液中萃取出強心甘,可采用下述哪

種溶劑為好()

A.氯仿

B.苯

C.乙醛

D.丙酮

E.氯仿/乙醇

281、有關(guān)C幽體敘述不正確項()

A.C側(cè)鏈含21個碳原子

B.均以孕笛烷或其異構(gòu)體為基本骨架

C.為含21個碳原子的密體衍生物

D.大都與強心甘,皂甘共存于植物中

E.在植物中可游離存在或與糖結(jié)合成背

282、強心甘提取流程中錯誤步驟0

A.取A項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

B.取B項濃縮液加減式醋酸鉛得沉淀與溶液

C.藥材粉用70%乙醇溫浸

D.取C項中沉淀懸于稀醇中加硫酸鈉脫鉛

E.取D項脫鉛液,減壓濃縮得總首

283、強心昔母核四個環(huán)空間排列錯誤項()

A.A/B環(huán)為反式

B.B/C環(huán)為順式

C.A/B環(huán)為順式

D.B/C環(huán)為反式

E.C/D環(huán)為順式

284、Legal反應(yīng)敘述錯誤項()

A.反應(yīng)屬于活性亞甲基試劑反應(yīng)

B.甲型強心甘及昔元可呈陽性反應(yīng)

C.本反應(yīng)為亞硝酰鐵***的試劑反應(yīng)

D.反應(yīng)一般在酸性條件下進行

E.陽性反應(yīng)呈深紅色UVA170nm

285、有關(guān)蟾酥毒的敘述不正確項()

A.是一種強心背

B.C側(cè)鏈為六元不飽和內(nèi)酪環(huán)

C.屬于留體化合物

D.C羥基不與糖結(jié)合

E.C羥基常與辛二(單.)酰精氨酸結(jié)合

286、活性亞甲基試劑不包括()

A.亞硝酰鐵***

B.堿性苦味酸

C.3,5-二硝基苯甲酸

D.堿性間二硝基苯

E.三氯化睇

287、C留屬于()

A.2個碳原子

B.9~10個碳原子脂肪燃

C.戊酸

D.含氧功能基

E.21個碳原子

288、膽幽酸屬于()

A.2個碳原子

B.9~10個碳原子脂肪燃

C.戊酸

D.含氧功能基

E.21個碳原子

289、植物留醇屬十()

A.2個碳原子

B.9~10個碳原子脂肪燃

C.戊酸

D.含氧功能基

E.21個碳原子

290、昆蟲變態(tài)激素屬于()

A.2個碳原子

B.9~10個碳原子脂肪燃

C.戊酸

D.含氧功能基

E.21個碳原子

291、首元0-(2,6-去氧糖)x-(D-葡萄糖)y結(jié)構(gòu)屬于()

A.II型強心昔

B.12型強心昔

C.13型強心昔

D.次級強心昔

E.強心昔元

292、昔元0-(6-去氧糖)x-(D-葡萄糖)y結(jié)構(gòu)屬于()

A.II型強心昔

B.12型強心昔

C.13型強心昔

D.次級強心昔

E.強心昔元

293、昔元0-(D-葡萄糖)y結(jié)構(gòu)屬于()

All型強心昔

B.12型強心昔

C.13型強心昔

D.次級強心背

E.強心昔元

294、昔元0-(2,6-去氧糖)x結(jié)構(gòu)屬于0

AH型強心昔

B.12型強心昔

C.13型強心昔

D.次級強心背

E.強心昔元

295、甲型強心首元C側(cè)鏈結(jié)構(gòu)為()

A.五元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B.六元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C.五元不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D.六元不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E.具螺原子的含氧雜環(huán)

296、乙型強心首元C側(cè)鏈結(jié)構(gòu)為()

A.五元飽和內(nèi)能環(huán)

B.六元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C.五元不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D.六元不飽和內(nèi)酯環(huán)

E.具螺原子的含氧雜環(huán)

297、陽性反應(yīng)呈現(xiàn)橙-橙紅色,UV入490nm是()

A.問二硝基苯試劑

B.3,5-二硝基苯甲酸試劑

C.堿性苦味酸試劑

D.亞硝酰鐵***試劑

E.三氯化睇試劑

298、陽性反應(yīng)呈現(xiàn)紫紅-紫藍色,UV入620nm是()

A.間二硝基苯試劑

B.3,5-二硝基苯甲酸試劑

C.堿性苦味酸試劑

D.亞硝酰鐵***試劑

E.三氯化睇試劑

299、陽性反應(yīng)呈現(xiàn)紅-紫紅色,UV入590nm是()

A.間二硝基苯試劑

B.3,5-二硝基苯甲酸試劑

C.堿性苦味酸試劑

D.亞硝酰鐵***試劑

E.三氯化睇試劑

300、陽性反應(yīng)呈現(xiàn)深紅色,UV入470nm是()

A.間二硝基苯試劑

B.3,5-二硝基茉甲酸試劑

C.堿性苦味酸試劑

D.亞硝酰鐵***試劑

E.三氯化睇試劑

301、絞股藍中分離出皂昔屬于()

A.中性皂首

B.五環(huán)三菇皂首

C.笛體皂首

D.四環(huán)三葩皂昔

E.8-香樹脂烷型

302、判斷某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