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知識二》預(yù)習(xí)題:清熱藥(含答案)_第1頁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知識二》預(yù)習(xí)題:清熱藥(含答案)_第2頁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知識二》預(yù)習(xí)題:清熱藥(含答案)_第3頁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知識二》預(yù)習(xí)題:清熱藥(含答案)_第4頁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知識二》預(yù)習(xí)題:清熱藥(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學(xué)知識二》預(yù)習(xí)題:清熱藥(含

答案)

一、最佳選擇題

1、青箱子的功效是

A、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B、清肝瀉火,明目退翳

C、清熱涼血,退虛熱

D、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E、疏散風(fēng)熱,明目退翳

2、以下具有擴(kuò)瞳作用的是

A、青箱子

B、谷精草

C、桅子

D、蘆根

E、決明子

3、竹葉除了清熱除煩,利尿外,還能

A、生津

B、明目

C、疏肝

D、滋陰

Ex退虛熱

4、青箱子的功效是

A、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B、清肝瀉火,明目退翳

C、清熱涼血,退虛熱

D、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E、疏散風(fēng)熱,明目退翳

5、蘆根的功效有

A、瀉火、止汗、生津

B、除煩、止嘔、利尿

C、清熱、燥濕、止嘔

Dx除煩、止瀉、利尿

E、瀉火、止瀉、利尿

6、具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功效的藥是

A、玄參

B桅子

C、石膏

D、生地

E、知母

7、天花粉可用于治療

Ax痰火郁結(jié)之痕瘍,瘞瘤

B、外感或內(nèi)傷之濕熱火毒證,如濕溫、暑濕、濕熱中阻、濕熱

瀉痢、黃疸、帶下、瘡疹及臟腑火熱證

C、久病傷陰之骨蒸潮熱,及小兒疳熱

D、外感或內(nèi)生之實熱火毒諸證,如丹毒、癢腮、咽喉腫痛、肺

癰、腸癰及血熱吐血、蚓血等

E、熱病津傷口渴及癰腫瘡瘍

8、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癟痛腫結(jié)的要藥為

A、夏枯草

B、蘆根

C、桑葉

D、菊花

E、玄參

9、善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的藥對為

A、石膏、知母

B、知母、川貝母

C、知母、黃柏

D、桑葉、菊花

E、天花粉、施子

10、治氣分高熱,肺胃實火之要藥為

A、石膏

B、夏枯草

C、黃柏

Dx菊花

Ex大黃

11、天花粉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

B、生津

C、涼血利尿

D、清肺潤燥

E、消腫排膿

12、兩藥相合清熱降火堅陰,治陰虛火旺,尤宜選

A、蒼術(shù)配黃柏

B、厚樸配枳實

C、麻黃配石膏

D、石膏配知母

E、知母配黃柏

13、不屬于清熱藥分類的是

A、清熱瀉火藥

B、清熱燥濕藥

C、清熱解毒藥

D、清熱止血藥

E、清虛熱藥

14、有退虛熱功效的藥物是

A、龍膽草

B、黃連

C、黃苓

D、桅子

E、黃柏

15、黃苓的功效是

A、燥濕,止血,安胎

B、清熱燥濕,清肝瀉火

0\殺蟲,利尿

D、清熱燥濕,清退虛熱

E、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16、關(guān)于龍膽的說法正確的是

A、既能清熱涼血、養(yǎng)陰護(hù)營,又能滋陰降火、潤燥滑腸,還善

解毒散結(jié)而療腫毒結(jié)核

B、既清熱瀉火燥濕,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療肝火犯胃、濕熱中

阻之嘔吐泛酸

C、既善退虛熱、涼血熱,又兼透散。既治陰虛發(fā)熱、小兒疳熱

又治營血分有熱及陰分伏熱等證

D、治療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E、治療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17、關(guān)于黃苓的說法正確的是

Av治療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B、治療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C、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癰散結(jié),利尿

D、治療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瘍

E、治療痰火郁結(jié)之痕痂、瘦瘤

18、黃連配木香

A、治療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B、既清熱燥濕解毒,又理氣止痛,治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

每用

C、治療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D、治療肝火犯胃、濕熱中阻之嘔吐泛酸

E、治療濕瘡,濕疹,疥癬,麻風(fēng),陰癢,帶下

19、清熱燥濕,善治下焦?jié)駸嶙C的藥對宜選

A、黃連、木香

B、茯苓、豬苓

C、夏枯草、淡竹葉

D、黃柏、蒼術(shù)

E、蒼術(shù)、厚樸

20、清肺熱又止血的是

A、黃連

B、蘆根

C、天花粉

D、黃苓

E、地榆

21、治療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宜選

A、黃柏

B、黃苓

C、牡丹皮

D、牛黃

E、苦參

22、治肝火犯胃,濕熱中阻之嘔吐泛酸的藥對宜選

A、夏枯草、生姜

B、蘆根、桑葉

C、黃連、吳茱萸

D、黃連、龍膽草

E、玄參、桅子

23、治療胎熱胎動不安宜選

A、紫蘇

B、白術(shù)

C、白茅根

D、黃苓

E、澤瀉

24、治療肝火犯胃嘔吐吞酸宜選

A、夏枯草

B、桅子

C、柴胡

D、龍膽草

E、黃連

25、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功效的藥物是

A、龍膽草

B、黃連

C、黃苓

D、苦參

E、黃柏

26、龍膽的功效是

A、瀉心火

B、瀉肝火

C、瀉腎火

D、瀉大腸火

E、瀉三焦火

27、黃連的主治病證不包括

A、癰腫瘡毒

B、濕熱瀉痢

C、胃火牙痛

D、肺熱咳喘

E、血熱吐蚓

28、牡丹皮除清熱涼血外,又能

A、解毒透疹

B、活血散瘀

C、潤腸通便

D、利尿通淋

E、燥濕止癢

29、關(guān)于生地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治療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瘍

B、治療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C、治療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D、治療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E、治療胃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

30、常用治陰虛內(nèi)熱及腸燥便秘的藥物是

Av紫草

B、地骨皮

C、生地黃

D、黃柏

E、牡丹皮

31、生地黃的主治病證不包括

A、熱結(jié)便秘

B、溫病熱入營血

C、陰虛發(fā)熱

D、內(nèi)熱消渴

E、血熱妄行

32、治療陰虛火旺骨蒸潮熱、咽喉腫痛宜選

A、生地

B、紫草

C、玄參

D、苦參

E、黃柏

33、哪項不是玄參具有的功效

A、利尿消腫

B、潤腸

C、清熱涼血

D、滋陰降火

E、解毒散結(jié)

34、野菊花除了能清熱解毒,還能

A、疏肝平肝

Bv消腫利咽

C、利水消腫

D、祛風(fēng)通絡(luò)

E、明目止痙

35、熊膽除了能清熱解毒,還能

A、通利關(guān)節(jié)

Bv消腫利咽

C、利水消腫

D、祛風(fēng)通絡(luò)

E、明目止痙

36、半邊蓮除了能清熱解毒,還能

A、通利關(guān)節(jié)

B、消腫利咽

C、利水消腫

D、祛風(fēng)通絡(luò)

E、明目止痙

37、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是

A、清熱解毒、止血

Bv清熱解毒、利濕

C、清熱解毒、止痢

D、清熱解毒、活血

E、清熱解毒、涼血

38、能清熱解毒、燥濕的藥是

A、連翹

B、玄參

C、穿心蓮

D、夏枯草

E、射干

39、治療痔瘡腫痛,目赤腫痛,宜選

A、白花蛇

B、穿心蓮

C、山豆根

D、熊膽

E、青黛

40、治肺熱咳喘,熱淋澀痛宜選

A、重樓

B、半邊蓮

C、篇蓄

D、穿心蓮

E、海金沙

41、大青葉的功效是

A、清熱解毒,燥濕止帶

B、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C、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D、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E、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42、治療腸癰,當(dāng)首選的藥組是

A、紫花地丁、野菊花

B、敗醬草、大血藤

C、金銀花、連翹

D、魚腥草、重樓

E、蒲公英、魚腥草

43、功能清熱解毒、排膿,善治肺癰、肺熱咳嗽的藥物是

A、蒲公英

B、射干

C、大血藤

D、白頭翁

E、魚腥草

44、善治乳癰腫痛的藥物是

A、蘆根

B、蒲公英

C、敗醬草

D、紫花地丁

E、魚腥草

45、關(guān)于連翹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治療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B、治療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C、治療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D、治療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E、治療熱淋澀痛

46、關(guān)于金銀花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治療濕熱淋痛,小便不利

B、治療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C、治療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D、治療痰火郁結(jié)之疲癰、瘦瘤

E、治療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淋痛、瘡瘍

47、治痰盛咳喘和熱結(jié)痰盛咽喉腫痛宜選

A、板藍(lán)根

B、金銀花

C、蒲公英

D、射干

E、牛黃

48、治各種內(nèi)癰,又治濕熱黃疸宜選

A、大青葉

B、蒲公英

C、黃連

D、牛黃

Ev土茯苓

49、金銀花的適應(yīng)證是

A、風(fēng)濕痹痛

B、嘔吐吞酸

C、陰虛發(fā)熱

D、胎動不安

E、熱毒瀉痢

50、既清熱解毒,又息風(fēng)定驚的藥是

A、紅藤

B、馬勃

C、蚤休

D、半邊蓮

E、穿心蓮

51、青黛入丸散劑的用量是

A、0.257.5g

B、1.5-3g

Cv5s10g

D、0.5~1g

E、1~5g

52、山豆根的用量是

A、0,25s。.5g

B、0.5?1g

C、5sl0g

D、3—6g

E、1-2g

53、山豆根的功效是

A、清熱解毒,利濕

B、清熱解毒,利尿

C、清熱解毒,利咽

D、清熱解毒,利關(guān)節(jié)

E、清熱解毒,活血

54、以下不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功效的藥物是

A、射干

B、馬齒范

C、大青葉

D、山豆根

Ev板藍(lán)根

55、射干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

B、散結(jié)

C、袪痰

D、利尿

E、利咽

56、金銀花與連翹均有的功效是

A、清熱解毒,涼血散結(jié)

B、清熱解毒,化痰開竅

C、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D、清熱解毒,涼肝定驚

E、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57、前人稱為“瘡家圣藥”的藥物是

A、連翹

B、板藍(lán)根

C、大青葉

D、大血藤

E、白頭翁

58、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功效的藥物是

A、蒲公英

B、魚腥草

C、板藍(lán)根

D、連翹

E、蘆根

59、善治腸癰,肝癰,肺癰的藥物是

A、土茯苓

B、敗醬草

C、青黛

D、牛黃

E、白薇

60、鴉膽子治瘧疾的使用量為

Av1075粒

61、屬于連翹的功效是

B、10?20粒

C、10?25粒

D、10?30粒

E、10?35粒

61、屬于連翹的功效是

A、清熱解毒,消腫利口因

B、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

C、消腫散結(jié),利尿止血

D、疏散風(fēng)熱,濕熱瀉痢

E、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62、牛黃除能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外,還能

A、利咽消腫

B、涼血止痢

C、化痰開竅

D、利尿通淋

E、解毒透疹

63、能退虛熱,清肺降火的藥物是

Av石膏

B、黃苓

C、魚腥草

D、地骨皮

E、穿心蓮

64、能涼血、退虛熱的藥物組是

Av白薇和胡黃連

B、板藍(lán)根和青黛

C、青蒿和大青葉

D、黃柏和知母

E、青蒿和地骨皮

65、銀柴胡的功效是

Av和解退熱

B、退虛熱、清疳熱

C、養(yǎng)陰清熱

D、清熱涼血

E、升陽舉陷

66、青蒿與地骨皮除均能退虛熱外,又均能

A、涼血

B、清肺降火

C、生津

D、解暑

E、利尿

二、配伍選擇題

1、A.蘆根

B.淡竹葉

C.天花粉

D.桅子

E.夏枯草

<1>、生用走氣分而瀉火,炒黑人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止煩

嘔的藥物是

ABODE

<2>、治療胃熱嘔啰。肺熱或外感風(fēng)熱咳嗽,肺癰吐膿的藥物是

ABODE

<3>、治療熱病煩渴。心火上炎并移熱于小腸之口瘡尿赤。水腫,

熱淋,濕熱黃疸的藥物是

ABODE

<4>、治療目赤腫痛,目珠夜痛的藥是

ABCDE

2、A.石膏

B.竹葉

C.天花粉

D.木卮子

E.夏枯草

<5>、治療瘡瘍不斂,濕疹,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的藥物是

ABODE

<6>、治療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的藥物是

ABODE

<7>、治療血熱吐血、ite血、尿血的藥物是

ABODE

B.調(diào)經(jīng)止帶、利尿

<8>、治療黃疸,熱淋,血淋的藥物是

ABODE

3、A.生津潤燥、利尿

C.除煩止渴、利尿

D.清熱除煩,利尿

E.清熱燥濕、利尿

<9>、淡竹葉的功效是

ABCDE

<10>、桅子的功效是

ABCDE

4、A.收濕斂瘡,清熱利尿

B.清熱燥濕,生肌止血

C.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D.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E,收濕斂瘡,生肌止血

<11>、生石膏的功效是

ABODE

<12>、煨石膏的功效是

ABCDE

5、A.清熱瀉火藥

B.清熱解毒藥

C.清熱燥濕藥

D.清熱涼血藥

E.清虛熱藥

<13>、性味多甘寒或苦寒,主治外感熱病氣分高熱證。稱為

ABODE

<14>、性味多苦寒,主治無論外感或內(nèi)傷之濕熱火毒諸證。稱

ABCDE

6、A.黃苓

B潢連

C.黃柏

D.龍膽草

E.苦參

<15>、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腸,善清肺與大腸之火,除上中焦?jié)?/p>

熱,兼入血分而涼血,清熱而安胎的藥物是

<16>、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jié)駸?,為?/p>

濕熱火郁之要藥的藥物是

<17>、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虛熱,除下焦?jié)駸岬乃幬锸?/p>

ABODE

<18>、苦寒清泄燥濕,主歸肝膽,兼歸膀胱。既善清下焦?jié)駸幔?/p>

7、A.黃連

又善瀉肝膽實火的藥物是

ABCDE

B潢苓

C.黃柏

D.苦參

E.土茯苓

<19>、善治胃火牙痛的藥物是

ABODE

<20>、善治骨蒸潮熱的藥物是

ABODE

8、A.銀柴胡

B.白薇

C潢苓

D.知母

E.水牛角

<21>、治療血熱吐血、咳血、蚓血、便血、崩漏的藥物是

ABODE

<22>、治療熱淋,血淋。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的藥物是

ABODE

<23>、治療高熱神昏斑疹,血熱出血證的藥物是

ABCDE

<24>、可以治療內(nèi)熱消渴的藥物是

ABODE

9、A.涼血,養(yǎng)陰

B.涼血,清肺

C.涼血,通淋

D.涼血,利咽

E.涼血,定驚

<25>、馬齒范的功效是

ABODE

<26>、水牛角的功效是

ABODE

10、A.涼血,止痢

B.涼血,截瘧

C.涼血,透疹

D.涼血,養(yǎng)陰

E.涼血,清肝

<27>、紫草的功效是

ABCDE

<28>、生地黃的功效是

ABCDE

11、A.熱淋澀痛,痔瘡腫痛

B.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C.目赤翳障,咽喉腫痛

D.血熱吐蝴,產(chǎn)后瘀阻

E.跌打損傷,痔瘡腫痛

<29>、熊膽長于治療

ABODE

<30>、赤芍長于治療

ABODE

12、A.青蒿

B.蒲公英

C潢連

D.赤芍

E.青黛

<31>、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治療宜選用

ABODE

<32>、肝火擾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帶血治療宜選用

ABCDE

<33>、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阻,W,跌打腫痛治療宜選

ABODE

<34>、暑熱煩渴,暑熱外感治療宜選用

ABODE

13、A.野菊花

B.土茯苓

C.青黛

D.青蒿

E黃連

<35>、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瘡的治療藥物是

ABCDE

<36>、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的治療藥物是

ABODE

<37>、淋濁,帶下,腳氣,濕疹,濕瘡的治療藥物是

ABCDE

<38>、療瘡癰腫,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頭痛眩暈的藥物是

ABCDE

14、A.馬齒范

B.紅藤

C.白花蛇舌草

D.熊膽

E射干

<39>、血熱崩漏、便血的治療藥物是

ABODE

<40>、癰腫瘡毒,咽喉腫痛,腸癰,毒蛇咬傷的治療藥物是

<41>、痰盛的咳喘證的治療藥物是

ABCDE

ABODE

<42>、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的治療藥物

ABCDE

15、A.白薇配玉竹

B.牛黃配珍珠

C.黃連配半夏、瓜萎

D.地骨皮配桑白皮

E.黃連配吳茱萸

<43>、治咽喉腫爛、口舌生瘡,有清熱解毒生肌之效;治痰熱神

昏、中風(fēng)痰迷,有清心涼肝、化痰開竅之功的藥組是

ABODE

<44>、既清肺火,又利尿?qū)嵝皬男”愣?,且潤肺臟而不苦

泄,故治肺熱咳嗽每用的藥組是

ABODE

<45>、瀉火化痰,又消散痞結(jié),治痰火互結(jié)之結(jié)胸證效佳的藥

組是

ABODE

<46>、既清熱瀉火燥濕,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療肝火犯胃、濕

熱中阻之嘔吐泛酸的藥組是

B.清熱解毒、祛瘀止痛

ABODE

16、A.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

B.清熱解毒、祛瘀止痛

C.清熱燥濕、止癢

D.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E.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47>、半枝蓮和半邊蓮均具有的功效是

ABODE

<48>、大血藤、敗醬草均具有的功效是

ABODE

17、A.目赤腫痛,跌打損傷

B.熱淋澀痛,毒蛇咬傷

C.目赤腫痛,疔瘡腫毒

D.血熱吐蚓,熱淋澀痛

E.跌打損傷,痔瘡腫痛

<49>、紫花地丁長于治療

ABODE

<50>、白花蛇舌草長于治療

ABCDE

18、A.秦皮

B.蟬蛻

C.馬勃

D.射干

E.山豆根

<51>、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燥濕止帶,清肝明目的藥物是

ABODE

<52>、既能清熱解毒,又能祛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的藥物是

ABODE

19、A.清熱解毒,明目止痙

B.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C.清熱解毒,疏肝和胃

D.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E.清熱解毒,祛痰排膿

<53>、紫花地丁具有的功效是

ABODE

<54>、金養(yǎng)麥具有的功效是

ABODE

20\A.梅毒

B.腸癰腹痛

0.感冒發(fā)熱

D.熱毒血痢

E.毒蛇咬傷

<55>、土茯苓善治

ABODE

<56>、馬齒范善治

<57>、半邊蓮善治

ABODE

<57>、半邊蓮善治

ABODE

21、A.白花蛇舌草

B.大血藤

C.馬齒覺

D.山豆根

E.野菊花

<58>、善治熱毒血痢的藥物是

ABODE

<59>、善治腸癰腹痛的藥物是

ABODE

22、A.穿心蓮

B潢柏

C.苦參

D.葛根

E.白頭翁

<60>、既為治熱毒血痢之良藥,又為治阿米巴痢所常用的藥物

ABCDE

<61>、凡熱毒、濕熱所致病證,無論有無表證皆可選用的藥物

ABODE

23、A.清熱解毒,祛瘀止痛

B.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C.清熱解毒,清熱燥濕

D.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E.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62>、魚腥草的功效是

ABCDE

<63>、敗醬草的功效是

ABODE

24、A.金銀花

B.板藍(lán)根

C.牛黃

D.青蒿

E.魚腥草

<64>、具有治療溫病高熱動風(fēng),小兒急驚抽搐作用的是

ABODE

<65>、具有治療咽喉腫痛,丹毒,大頭瘟疫的藥物是

ABODE

25、A.土茯苓

B.敗醬草

C.青黛

D.牛黃

E白薇

<66>、善治熱入營血的藥是

ABODE

<67>、善治腸癰腹痛的藥是

ABCDE

<68>、善治痰熱中風(fēng)的藥是

ABCDE

<69>、善治梅毒濕瘡的藥是

ABODE

<70>、善治肝火擾肺咳痰帶血的藥是

ABODE

26、A.半邊蓮

B潢連

C.馬齒范

D.穿心蓮

E.胡黃連

<71>、骨蒸潮熱,小兒疳熱的治療藥物是

ABODE

<72>、毒蛇咬傷,蜂蝎刺螯的治療藥物是

ABODE

ABODE

<73>、血熱妄行吐蚓,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療腫,濕熱

瘡疹的治療藥物是

<74>、治療熱淋,血淋的藥物是

ABCDE

27、A.地骨皮配桑白皮

B.青蒿配鱉甲

C.青蒿配白薇

D.白薇配玉竹

E.白薇配地骨皮

<75>、兩藥相合,既滋陰又透表,治陰虛外感的藥組是

ABCDE

<76>、兩藥相合,既退虛熱又透散,治營血分有熱的藥組是

ABCDE

28、A.退虛熱,利尿通淋

B.退虛熱,解暑截瘧

C.退虛熱,清解熱毒

D.退虛熱,清肺降火

E.退虛熱,涼血止血

<77>、青蒿具有的功效是

ABODE

<78>、胡黃連具有的功效是

ABODE

三、綜合分析選擇題

1、患者,女,32歲。5天前感冒,前天開始突發(fā)高熱,并出現(xiàn)

喘促氣急,咳嗽痰黃,舌質(zhì)紅苔黃,脈洪數(shù)。建議選擇清熱瀉火藥石

膏配伍治療。

<1>、針對患者喘促氣急,咳嗽痰黃,常與石膏配伍的藥物是

A、桂枝

B、前胡

C、麻黃

D、荊芥

E、甘草

<2>、石膏的使用注意是

A、氣分證不宜

B\口舌生瘡不宜

C、胃熱牙痛不宜

D、脾胃虛寒者不宜

E、肺熱咳嗽不宜

2、患者,男,50歲。平素喜飲白酒,近日牙齦紅腫作痛,伴口

苦心煩,舌質(zhì)暗紅,脈沉數(shù)有力。宜首選的藥物是黃連。

<3>、黃連是治療什么病證的要藥

A、濕熱火郁

B、熱毒瘡癰

0、風(fēng)熱表證

D、濕熱瀉痢

Ex濕熱黃疸

<4>、黃連的歸經(jīng)不包括

A、心

B、肝

CBS

C\目

D、小腸

E、大腸

3、患兒,男,12歲?;剂餍行猿鲅獰幔?jīng)治療基本恢復(fù),但仍

低熱未退,夜熱早涼,退熱無汗,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宜

首選的藥物是牡丹皮。

<5>、牡丹皮的主治病證不包括

A、血熱吐血

B、產(chǎn)后瘀阻

C、跌打傷腫

D、腸癰腹痛

E、濕熱下注

<6>、牡丹皮取活血化瘀之功宜

A、酒炒

B、醋炒

C、鹽水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

4、患者,女,35歲。產(chǎn)后3周,左乳房紅腫脹痛,觸摸到有硬

塊,大便如常,小便色黃。宜首選的藥物是蒲公英

<7>、屬于蒲公英的功效的是

A、涼血利咽

B、消癰散結(jié)

C、利尿散結(jié)

D、涼血消腫

E、疏風(fēng)平肝

<8>、蒲公英最擅長治療的是

A、肺癰

B、肝癰

C、乳癰

D、腸癰

E、指腮

四、多項選擇題

1、治療肺癰宜選用的藥

A、敗醬草

B、穿心蓮

C、蘆根

Dv知母

E、玄參

2、以下關(guān)于夏枯草的描述正確的是

A、為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及疲痂腫結(jié)之要藥

B、主清泄散郁,略益血養(yǎng)肝

C、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

D、治療目赤腫痛,目珠夜痛

E、治療肝陽或肝火上升之頭目眩暈

3、關(guān)于天花粉,下列哪些是錯誤的

A、善清肺胃之熱,生津液,孕婦常用

B、既潤肺燥;又消腫排膿

C、治療肺熱咳嗽,燥咳痰粘,咳痰帶血

D、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E、治療黃疽,熱淋,血淋

4、治療癟癰痰核宜選

Av連翹

B、夏枯草

C、玄參

D、射干

E、牛黃

5、肝陽眩暈選用

A、魚腥草

B、桑葉

C、菊花

D、淡竹葉

E、夏枯草

6、肺熱咳喘選用

A、石膏

B、黃苓

C、射干

D、穿心蓮

E、生姜

7、肺熱燥咳選用

A、黃苓

B、桑葉

C、知母

D、天花粉

E、黃柏

8、治療熱病傷陰,陰虛發(fā)熱宜選

A、知母

B、牡丹皮

C、玄參

D、生地

E、黃柏

9、善清肺胃之熱宜選

A、夏枯草

B、天花粉

C、蘆根

D、石膏

E、菊花

10、消腫排膿,治癰腫瘡瘍宜選

A、知母

B、白芷

C、防風(fēng)

D、柴胡

E、天花粉

11、谷精草具有的功效是

A、疏散風(fēng)熱

B、清肝瀉火

C、消腫利尿

D、明目退翳

E、利咽平喘

12、密蒙花具有的功效是

A、疏肝和胃

B、清熱養(yǎng)肝

C、清肝瀉火

D、明目退翳

E、散瘀止痛

13、知母的性能特點有

A、苦寒清泄

B、甘寒滋潤

C、上能清肺潤燥

D、中能清胃生津

E、下能滋腎降火

14、濕熱淋痛宜選

A、黃苓

B、黃柏

C、地骨皮

D、敗醬草

E、苦參

15、黃苓、黃連、黃柏均具備的功效有

A、清熱

B、燥濕

C、瀉火

D、解毒

E、退虛熱

16、治痰火互結(jié)之結(jié)胸證,常與黃連配伍的藥有

A、黃柏

B、半夏

C、蒼術(shù)

D、瓜簍

E、青皮

17、治療瘀滯疼痛(經(jīng)產(chǎn)、跌打)可選

A、知母

B、赤芍

C、丹皮

D、紅藤

E、敗醬草

18、退虛熱,治療陰虛內(nèi)熱可選

A、知母

B、黃柏

C、生地

D、玄參

E、丹皮

19、玄參主治病證

A、溫病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B、熱病傷陰,心煩骨蒸潮熱

C、咽喉腫痛,癟瘍痰核

D、陰虛腸燥便秘

E、血滯經(jīng)閉,瘤痛經(jīng)

20、牡丹皮的性能特點包括

A、甘寒潤燥,清潤消潰之品

B、苦辛微寒,清泄行散之品

C、退虛熱,透陰分伏熱

D、善清三焦之熱而滋潤

E、涼血不留瘀,活血不動血

21、玄參的性能特點包括

A、味苦甘咸,質(zhì)潤性寒

B、苦寒清熱,甘潤滋陰

C、為清涼滋潤解散之品

D、能清熱涼血,養(yǎng)陰護(hù)營

E、善清相火,除下焦?jié)駸?/p>

22、生地的性能特點包括

A、苦寒降泄清利

B、苦寒清泄燥濕

C、苦寒清熱,甘寒質(zhì)潤養(yǎng)陰

D、善清營血之熱

E、清涼滋潤,善滋陰生津

23、紫草具有的功效

A、解毒

B、活血

C、透疹

24、治療牙齦腫痛可選

D、生津

E、涼血

A、防風(fēng)

B、山豆根

C、羌活

D、石膏

E、黃連

25、血熱出血,宜清熱涼血、止血,宜選

A、桑葉

B、桅子

C、青黛

D、馬齒范

E、黃柏

26、治療肝癰可選

Av蒲公英

B、知母

C、敗醬草

D、生地

E、蟬蛻

27、治療乳癰可選

D、蒲公英

A、金銀花

B、石膏

C、連翹

Dv蒲公英

E、黃連

28、可用于治療腸癰的中藥有

A、敗醬草

B、金銀花

0\紅藤

D、白花蛇舌草

E、丹皮

29、熱淋澀痛,可選

A、連翹

B、穿心蓮

C、白薇

D、馬齒范

E、魚腥草

30、治療熱毒血痢可選用

A、白頭翁

B、白薇

C、馬齒范

D、淡竹葉

E、蘆根

31、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止痛,治療瘀阻宜選

A、板藍(lán)根

B、秦皮

C、野菊花

Dv紅藤

E、敗醬草

32、野菊花的主治病證是

A、熱淋澀痛

Bv濕熱瀉痢

C、瘡癰腫痛

D、目赤腫痛

E、頭痛眩暈

33、以下可主治癟癰的藥物是

A、射干

B、牛黃

C、玄參

D、金喬麥

E、夏枯草

34、下列既能清熱解毒,又有消癰作用的藥物有

A、白花蛇舌草

B、蒲公英

C、敗醬草

Dv魚腥草

E、連翹

35、治療血淋宜選

A、天花粉

B、吳茱萸

C、玄參

D、馬齒范

E、白薇

36、具清熱涼血、止血功效的藥有

A、黃苓

B、黃連

C、木香

D、地骨皮

E、蟬蛻

答案部分

一、最佳選擇題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青箱子【功效】清肝瀉火,明目退翳。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青箱子【使用注意】本品微寒,故脾胃虛寒者慎

服;又有擴(kuò)瞳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服。

3、

【正確答案】A

3、

【答案解析】竹葉【功效】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青箱子【功效】清肝瀉火,明目退翳。

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蘆根

【性能特點】本品甘寒質(zhì)輕,入肺、胃經(jīng),清利與透發(fā)并具,清

利中兼透發(fā)之性。既能清肺胃熱而生津除煩、止嘔,又能利小便而導(dǎo)濕

熱之邪從前陰出,還兼透散表邪。雖藥力平和,但不滋膩,不戀邪,且

味不苦而易服。

【功效】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

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桅子【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消

腫止痛。

7、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天花粉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潤,并兼行散,入肺、胃經(jīng),

為清潤消腫排膿之品。既善清肺胃之熱而生津液、潤肺燥,又能消腫

痛、排瘡膿而療瘡治傷。

【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主治病證】

(1)熱病傷津口渴,內(nèi)熱消渴。

(2)肺熱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帶血6

(3)癰腫瘡瘍,跌打腫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產(chǎn)。

8、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夏枯草

【性能特點】本品苦辛而寒,專入肝膽,主清泄散郁,略益血養(yǎng)

肝。既善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結(jié)而消腫,為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

及疲癰腫結(jié)之要藥。

【功效】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

【主治病證】

(1)肝陽或肝火上升之頭目眩暈。

(2)目赤腫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結(jié)之凜癰、瘦瘤。

9、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知母配川貝母: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熱瀉火、滋

陰潤燥;川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兩藥相合,既滋

陰潤肺,又清熱化痰,善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

1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石膏【性能特點】本品生用辛甘大寒,入肺、胃

經(jīng),主以清泄,兼以透解,既善清泄氣分實熱和肺胃實火,又兼能解肌

透熱,熱去則煩除、津生渴止,為治氣分高熱和肺胃實火之要藥。煨后

澀涼,主以收斂,兼以清泄,外用能收斂生肌,兼清熱,為治瘡瘍濕疹

所常用。

1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天花粉【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12、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知母配黃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熱瀉火、滋陰

潤燥;黃柏苦寒,功能清熱瀉火。兩藥相合,清熱降火堅陰,治陰虛火

旺效佳。

1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按其性能及臨床應(yīng)用之別,習(xí)慣將清熱藥分為5類:

①清熱瀉火藥:性味多甘寒或苦寒,功主清泄實熱郁火,主治外感熱病

氣分高熱證,以及肺熱、胃火、肝火、心火等臟腑火熱證等。②清熱燥濕

藥:性味多苦寒,功主清熱燥濕,兼以清熱瀉火,主治無論外感或內(nèi)傷

之濕熱火毒諸證,如濕溫、暑濕、濕熱中阻、濕熱瀉痢、黃疸、帶下、淋

痛、瘡疹,以及諸臟腑火熱證。③清熱涼血藥:性味多苦甘寒或咸寒,多

入心、肝經(jīng),功主清熱涼血,兼以滋潤、活血,主治外感熱病熱入營血之

高熱神昏謔語,以及火熱內(nèi)生之血熱妄行諸證。④清熱解毒藥:性味亦

多苦寒,或有辛寒、甘寒,功主清解熱毒,主治外感或內(nèi)生實熱火毒諸

證,如癰瘡腫毒、丹毒、瘁腮、咽喉腫痛、肺癰、腸癰、熱毒瀉痢、水火

燙傷、蛇蟲咬傷等。⑤清虛熱藥:性味苦咸甘寒,多入肝、腎經(jīng),功主退

虛熱、除疳熱,兼涼血。主治熱病后期之陰傷發(fā)熱、久病傷陰之骨蒸潮

熱,以及小兒疳熱。

14、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黃柏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燥濕,主入腎與膀胱,兼入大腸經(jīng),

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虛熱,除下焦?jié)駸?。藥力雖不及黃連,但

以退虛熱為長。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1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組題考查黃苓的功效。

黃苓的功效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清熱安胎,尤長

于清中上焦?jié)駸幔魄鍨a肺火及少陽膽熱。

16、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龍膽【功效】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帶下、陰囊濕疹,濕熱黃疸。

(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3)高熱抽搐,小兒急驚,帶狀皰疹。

1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黃苓

【來源】唇形科植物黃苓的干燥根。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證】

(1)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疹。

(2)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寒熱,咽痛,目赤,火毒癰腫。

(3)血熱吐血、咳血、蝴血、便血、崩漏。

(4)胎熱胎動不安。

1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黃連配木香:黃連苦寒,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

毒;木香辛苦性溫,功能理腸胃氣滯而止痛。兩藥相合,既清熱燥濕解

毒,又理氣止痛,治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19、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黃柏配蒼術(shù):黃柏苦寒,功能清熱燥濕,作用偏

于下焦;蒼術(shù)辛苦性溫,功能燥濕健脾,兼祛風(fēng)濕。兩藥相合,既清熱

又燥濕,且走下焦,治濕熱諸證,特別是下焦?jié)駸嶙C有效。

2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黃苓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燥濕,主入肺與大腸,兼入胃與肝膽

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腸,善清肺與大腸之火,除上中焦?jié)駸?。兼入?/p>

分,能涼血而止血,清熱而安胎。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證】

(1)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疹。

(2)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寒熱,咽痛,目赤,火毒癰腫。

(3)血熱吐血、咳血、蚓血、便血、崩漏。

(4)胎熱胎動不安。

2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黃柏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帶下、淋濁、腳氣、足膝紅腫。

⑵濕熱黃疸,濕熱瀉痢,濕疹,濕瘡。

⑶熱毒瘡腫,口舌生瘡,血熱出血。

⑷陰虛盜汗遺精,骨蒸潮熱。

2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黃連配吳茱萸:黃連苦寒,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茱

萸辛苦而熱,功能燥濕疏肝下氣。兩藥相合,既清熱瀉火燥濕,疏肝

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濕熱中阻之嘔吐泛酸。

2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黃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證】

(1)濕溫,暑濕,濕熱胸悶、黃疸、瀉痢、淋痛、瘡疹。

(2)熱病煩渴,肺熱咳喘,少陽寒熱,咽痛,目赤,火毒癰腫。

(3)血熱吐血、咳血、蚓血、便血、崩漏。

(4)胎熱胎動不安。

24、

【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黃連

【性能特點】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濕,藥力頗強,主入心、胃

經(jīng),兼入肝與大腸。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jié)駸幔?/p>

為治濕熱火郁之要藥。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⑷血熱妄行吐蝴,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療腫,濕熱瘡疹。

2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苦參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熱燥濕、祛風(fēng)殺

蟲而止癢,又能利尿?qū)駸嶂皬男”愠?,為治濕熱之瘡疹、帶下?/p>

黃疸、瀉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利尿。

2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龍膽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膽、胃經(jīng)。

【性能特點】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濕,藥力較強,主人肝膽經(jīng).

兼入膀胱經(jīng)。既善清下焦?jié)駸幔稚茷a肝膽實火,為治肝經(jīng)濕熱、實

火之要藥。

【功效】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主治病證】

(1)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帶下、陰囊濕疹,濕熱黃疸。

(2)肝火上炎之頭痛目赤、耳聾脅痛等。

(3)高熱抽搐,小兒急驚,帶狀皰疹。

2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黃連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病證】

(1)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

(2)熱病高熱、煩躁、神昏,內(nèi)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瘡。

(3)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⑷血熱妄行吐蝴,癰疽腫毒,目赤腫痛,耳道療腫,濕熱瘡疹。

2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牡丹皮【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虛熱。

29、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生地黃

【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蚓血、尿血、崩漏下血6

(3)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3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生地黃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味甘質(zhì)潤,入心、肝、腎經(jīng),為清

滋潤滑之品。既善清解營血分之熱,又善滋陰清熱而生津,還能潤燥滑

腸。鮮者名鮮地黃,長于清熱涼血;干者名干地黃,長于滋陰涼血

【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蝴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31、

【正確答案】B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生地黃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證。

(2)血熱吐血、蚓血、尿血、崩漏下血。

(3)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

(4)陰虛腸燥便秘。

3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玄參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主治病證】

(1)溫病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2)熱病傷陰心煩不眠,陰虛火旺骨蒸潮熱。

(3)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疾痂痰核,陽毒脫疽。

(4)陰虛腸燥便秘。

3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玄參

【性能特點】本品味苦甘咸,質(zhì)潤性寒,入肺、胃、腎經(jīng),為清

涼滋潤解散之品。既能清熱涼血、養(yǎng)陰護(hù)營,又能滋陰降火、潤燥滑

腸,還善清解火毒、消散腫結(jié)。

【功效】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潤腸

3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野菊花【功效】清熱解毒,疏風(fēng)平肝。

35、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熊膽【功效】清熱解毒,明目,止痙。

36、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半邊蓮【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37、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白花蛇舌草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滲利,既入肺、胃經(jīng),又入大、

小腸經(jīng)。善清熱解毒、消散癰腫,治瘡癰、咽痛、腸癰;能解蛇毒、

利濕、抗癌,治毒蛇咬傷、熱淋及癌腫。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利濕。

38、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穿心蓮【功效】清熱解毒,燥濕。

39、

【正確答案】D【答案解析】熊膽【功效】清熱解毒,明目,止

痙。

【主治病證】

(1)癰瘡腫毒,咽喉腫痛,痔瘡腫痛。

(2)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3)高熱動風(fēng),小兒急驚,癲癇,子癇。

4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穿心蓮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解,質(zhì)輕透散。既清解肺胃經(jīng)之熱毒,

又苦燥大小腸之濕熱,并略兼透散。凡熱毒、濕熱所致病證,無論有無

表證皆可選用。此外,還能解蛇毒。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

【主治病證】

(1)溫病初起,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喘,肺癰,咽喉腫痛。

(2)癰瘡療腫,毒蛇咬傷。

(3)濕熱瀉痢,熱淋澀痛,濕疹。

4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大青葉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力強質(zhì)輕,入心、肺、胃經(jīng)。善清

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治血熱毒盛所致諸證。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4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大血藤、敗醬草,均苦泄入大腸,功善清熱解毒、

祛瘀止痛,治腸癰腹痛、熱毒癰瘡及瘀血疼痛。然,大血藤性平偏涼,

專人大腸,活血止痛力強,除善治腸癰外,又治跌打瘀腫、風(fēng)濕痹痛、

經(jīng)閉、痛經(jīng)。敗醬草辛苦微寒,主歸胃與大腸,兼歸肝,兼消癰排膿,

除善治腸癰外,又善治肺癰、肝癰、血滯胸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治濕熱瀉痢及咽喉腫痛。

43、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魚腥草

【性能特點】本品辛寒質(zhì)輕,專入肺經(jīng)。既清解透達(dá),善清熱解

毒、排膿消癰,為治肺癰之要藥;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為治熱淋澀

痛所常用。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

【主治病證】

(1)肺癰咳吐膿血,肺熱咳嗽痰稠。

(2)熱毒瘡瘍,濕熱瀉痢。

(3)熱淋澀痛。

4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蒲公英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經(jīng)。既清解熱

毒而消癰腫,又利濕與通乳。雖善治各種瘡癰,但以治乳癰最佳,并治

火毒咽痛、目赤及濕熱黃疸、淋痛。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主治病證】

(1)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2)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3)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45、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連翹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主治病證】

⑴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腫瘡毒,乳癰,肺癰,痛癰痰核。

⑶熱淋澀痛。

4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金銀花

【性能特點】本品甘寒質(zhì)輕,疏透芳香,主人肺、胃經(jīng),兼入大

腸經(jīng),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清解熱毒,又能疏散風(fēng)熱,凡熱毒或風(fēng)熱

所致病證皆可選用。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瘡療腫,腸癰,肺癰,乳癰。

(3)熱毒瀉痢。

4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射干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專入肺經(jīng)。善清解散結(jié)、祛痰利咽

主治咽喉腫痛,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瘧瘧母、經(jīng)閉及

癰腫痙瘍。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

【主治病證】

(1)咽喉腫痛(證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

(3)久瘧瘧母,經(jīng)閉,癰腫,疫瘍。

48、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蒲公英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經(jīng)。既清解熱

毒而消癰腫,又利濕與通乳。雖善治各種瘡癰,但以治乳癰最佳,并治

火毒咽痛、目赤及濕熱黃疸、淋痛。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利濕通淋。

【主治病證】

(1)乳癰,癰腫瘡毒,各種內(nèi)癰。

(2)咽喉腫痛,目赤腫痛,毒蛇咬傷。

(3)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49、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金銀花

【性能特點】本品甘寒質(zhì)輕,疏透芳香,主入肺、胃經(jīng),兼入大

腸經(jīng),為清解疏散之品。既善清解熱毒,又能疏散風(fēng)熱,凡熱毒或風(fēng)熱

所致病證皆可選用。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瘡療腫,腸癰,肺癰,乳癰。

(3)熱毒瀉痢。

50、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大血藤,功善清熱解毒、袪瘀止痛,治腸癰腹痛、

熱毒癰瘡及瘀血疼痛。性平偏涼,專入大腸,活血止痛力強,除善治腸

癰外,又治跌打瘀腫、風(fēng)濕痹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

半邊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治水腫及毒蛇咬傷等。甘淡性寒,

長于清解蛇毒;兼退黃,最善治蛇蟲咬傷,又治癰腫瘡毒、乳癰腫痛、

大腹水腫、黃疸尿少。馬勃,均歸肺經(jīng),善清熱解毒、消腫利咽,治咽

喉腫痛。

重樓

【來源】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干燥根莖。又名蚤

休。

【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jīng)。

【性能特點】本品苦泄行散,微寒清熱,專入肝經(jīng),并有小毒。

既善清泄熱毒、解蛇毒、消腫止痛,治瘡癰腫痛、毒蛇咬傷及跌打

傷痛;又能涼肝息風(fēng)定驚,治小兒驚風(fēng)抽搐。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息風(fēng)定驚。

【主治病證】

(1)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2)小兒驚風(fēng)抽搐。

(3)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70g;或入丸散,并酌減。外用:適

量,研末敷,或鮮品搗敷。

5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青黛

【用法用量】內(nèi)服:1.5~3g,沖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干

撒,或調(diào)敷。

5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山豆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s6g;或磨汁服。外用:適量,煎湯

含漱,或研末涂敷。

5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山豆根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力強有毒,入肺、胃經(jīng)。善清肺胃

之火而解毒、消腫、利咽,既治火毒壅結(jié)之咽喉腫痛,又治胃火熾盛之

牙齦腫痛,還治肺熱咳嗽及熱毒瘡腫。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5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射干的功效:清熱解毒,袪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

馬齒范的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通淋。

大青葉的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山豆根的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板藍(lán)根的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5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射干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泄,專入肺經(jīng)。善清解散結(jié)、袪痰利咽

主治咽喉腫痛,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瘧瘧母、經(jīng)閉及

癰腫痕痂。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散結(jié)消腫。

【主治病證】

(1)咽喉腫痛(證屬熱結(jié)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

(3)久瘧瘧母,經(jīng)閉,癰腫,疫痂。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0g;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吹

喉,或外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緩瀉,又能散血,故孕婦及脾虛便澹者忌

服。

56、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金銀花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瘡療腫,腸癰,肺癰,乳癰。

⑶熱毒瀉痢。

連翹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主治病證】

(1)外感熱病,風(fēng)熱表證。

(2)癰腫瘡毒,乳癰,肺癰,痛痂痰核?!隘徏沂ニ帯薄?/p>

(3)熱淋澀痛。

【該題針對“清熱解毒藥”知識點進(jìn)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931660]

57、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連翹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解,質(zhì)輕浮散,主入心、肺,兼入膽經(jīng)

既善清解熱毒,又能疏透消散,還兼利尿。素有“瘡家圣藥”之稱,為

治熱入心包證所常用。

【該題針對“清熱解毒藥”知識點進(jìn)行考核]

【答疑編號100931653]

58、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板藍(lán)根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解,入心、胃經(jīng),功與大青葉相似,尤

善涼血利咽。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該題針對“清熱解毒藥”知識點進(jìn)行考核】【答疑編號

100931652]

59、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敗醬草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主治病證]

(1)腸癰,肝癰,肺癰,癰腫瘡毒。

(2)血滯胸痛腹痛,產(chǎn)后瘀阻腹痛。

6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鴉膽子【用法用量]內(nèi)服:每次10?15粒(治瘧

疾)或10~30粒(治痢),或0.5?2g,每日3次。味極苦,不宜入煎劑,

應(yīng)去殼取仁,裝入膠囊,或以龍眼肉或饃皮包裹吞服。外用:適量,搗

敷;或制成鴉膽子油局部涂敷。

6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連翹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清解,質(zhì)輕浮散,主入心、肺,兼入膽經(jīng)。

既善清解熱毒,又能疏透消散,還兼利尿。素有“瘡家圣藥”之稱,為

治熱入心包證所常用。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消腫散結(jié),利尿。

6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牛黃

【性能特點】本品苦涼,入肝、心經(jīng),既善清熱解毒,又善涼肝

息風(fēng)止痙,還善清心豁痰開竅。主治熱毒、痰熱及肝熱生風(fēng)所致諸證。

【功效】清熱解毒,息風(fēng)止痙,化痰開竅。

【主治病證】

①熱毒瘡腫,咽喉腫爛,口舌生瘡,?o

②溫病高熱動風(fēng),小兒急驚抽搐,痰熱癲癇。

③溫病熱入心包神昏,中風(fēng)痰熱神昏。

6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地骨皮

【性能特點】本品甘寒,清涼益陰,入肺、腎、肝經(jīng)。既退虛熱、

涼血熱、泄肺火,又略兼益陰而生津。治有汗骨蒸最宜,治血熱出血可

選,治肺熱咳嗽常用。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64、

【正確答案】E【答案解析】青蒿

【性能特點】本品苦寒辛香,主以清涼,兼以透散,主入肝、膽,

兼入腎經(jīng)。既退虛熱、清肝熱、涼血熱、除瘧熱、解暑熱,又透陰分伏

熱、透營熱、透表熱。虛熱、實熱兩清,兼表也可投用。

【功效】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地骨皮

【性能特點】本品甘寒,清涼益陰,入肺、腎、肝經(jīng)。既退虛熱、

涼血熱、泄肺火,又略兼益陰而生津。治有汗骨蒸最宜,治血熱出血可

選,治肺熱咳嗽常用。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6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銀柴胡

【功效】退虛熱,清疳熱。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

(2)小兒疳熱。

6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青蒿

【功效】退虛熱,涼血,解暑,截瘧。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虛熱兼表。

(2)熱病后期之夜熱早涼,或低熱不退

(3)血熱疹癢、吐血、蚓血。

(4)瘧疾寒熱。

⑸暑熱外感,暑熱煩渴。

地骨皮

【功效】退虛熱,涼血,清肺降火,生津。

【主治病證】

(1)陰虛發(fā)熱,有汗骨蒸,小兒疳熱。

(2)血熱吐血、蚓血、尿血。

(3)肺熱咳嗽。

(4)內(nèi)熱消渴。

【該題針對“清虛熱藥”知識點進(jìn)行考核】

二、配伍選擇題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桅子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IO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

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生用走氣分而瀉火,炒黑人血分而止血,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