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浙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浙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浙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浙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浙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368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1978年淅川下寺王子午(楚莊王之子)墓出土了七件升鼎,其中最大的鼎“王子午鼎”是分鑄后焊接而成的,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高超工藝,造型平底束腰收腹,與一般棱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顯不同,別具一格,鼎內有“鳥蟲篆”銘文。這反映了()

“王子午”青銅鼎(附匕)A.戰(zhàn)國時期王室日漸衰微B.楚國青銅鑄造技術領先C.楚國文化地域特色鮮明D.華夏認同觀念初步形成2、韓非子在《顯學》中說:“孔、墨之后,儒分八家,墨離為三?!庇衷凇段弩肌分姓f。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當今爭于氣力”,其意在A.指出儒墨沒有統(tǒng)一的思想B.否定儒墨的思想主張C.強調法家更適合統(tǒng)治需要D.闡釋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3、林則徐力行禁煙,英商無力抵抗,只好屈服,但英國商業(yè)監(jiān)督義律不是命令英國商人把煙交給林則徐,而是教英商把煙交給他,并且由他以商業(yè)監(jiān)督的身份給各商收據(jù),一轉手之間,英商的鴉片變成了大英帝國的鴉片。義律此舉的目的是A.便于英商日后的索賠B.維護中英地位的對等C.拖延收繳鴉片的進度D.挑起兩國的商貿糾紛4、1924年4月,孫中山在致電全國學農工商的通電中指出:“工人為本黨之基礎,本黨之奮斗乃為發(fā)展實業(yè)而奮斗,為工人利益而奮斗,工人與本黨共同奮斗”。由此可知,孫中山A.指出了國共兩黨合作的必然性B.效仿蘇俄建立工農革命政權C.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重要性D.提出了黨外合作的基本方針5、下表是歷屆人大任期時間以及以及召開會議的次數(shù)。下列相關認識;符合史實的是。

。一屆人大。

二屆人大。

三屆人大。

四屆人大。

五屆人大。

1954—1958年。

1959—1963年。

1964—1975年。

1975—1977年。

1978—1982年。

5

4

1

1

5

A.第一屆人大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B.第二屆人大決定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C.第三、四屆人大工作受到“左”傾錯誤干擾D.第五屆人大期間形成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6、_____年,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_____,定都________,是為隋文帝。______年,隋滅____,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7、“工農武裝割據(jù)”的革命道路。

(1)秋收起義。

①八七會議后,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趕赴湖南,組織領導________秋收起義。

②毛澤東主持召開會議;決定改向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山區(qū)進軍。

(2)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

①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zhàn)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________;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

②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________軍會師。

③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點燃了“________”的星星之火。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以農村包圍城市,________的道路8、北宋的_______和元朝的_______是兩位大科學家;都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①沈括所著《______________》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

②郭守敬最重要的業(yè)績是設計和監(jiān)制多種_______觀測儀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_________》,其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9、進一步深化改革。

(1)進入21世紀,改革開放向___________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穩(wěn)步推進。中共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發(fā)展”方針以及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__的戰(zhàn)略目標;國民經(jīng)濟邁上新臺階。

(2)到2010年,經(jīng)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____________。10、________年,劉裕奪取皇位,改國號宋。此后170年南方先后經(jīng)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王朝,合稱南朝。四個王朝均定都________,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________和________,統(tǒng)稱為________11、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民族是________的前身,稱回回12、參加日內瓦會議。

(1)1954年,日內瓦會議開幕,新中國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討論________的重要會議。

(2)由于中國所作的努力,________問題得以政治解決,顯示了剛剛登上國際舞臺的新中國主持正義、維護________的形象和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所起的積極作用。13、公民法適用范圍為________;萬民法適用范圍為________。14、1688年,_________,通過不流血的政變,趕走了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1689年,頒布了___________,確立了____________,國王的權力收到議會的限制,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的確立。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tǒng)治,統(tǒng)治方式從______到________,英國社會進入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期。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A.正確B.錯誤16、清朝統(tǒng)治者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到頂峰?;实奂仁亲罡吡⒎ㄕ撸质亲罡咝姓L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約束和監(jiān)督。A.正確B.錯誤17、《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A.正確B.錯誤18、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就以國家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正確B.錯誤19、1972年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建交。接著,國際上出現(xiàn)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這樣,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終于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xiàn)了新局面。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24分)2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其后更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漢書》卷53《中山靖王傳》材料二《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董仲舒?zhèn)鳌凡牧先熳邮苊谔欤惶煜率苊谔熳?,一國則受命于君。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漢武帝針對王國問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這一措施的作用。

(2)根據(jù)材料二;三;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3)綜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深受漢武帝賞識的原因。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戰(zhàn)敗的德國不僅喪失了五分之一的領土;而且本國國土被四大國分區(qū)占領,喪失了主權獨立?!墩碱I法規(guī)》規(guī)定:聯(lián)邦德國的外交;國防、外匯及對外貿易須受盟國管制,立法、行政、司法亦須接受“盟國高級專員公署”監(jiān)督。戰(zhàn)后盟國嚴格管制德國工業(yè)經(jīng)濟,執(zhí)行旨在剝奪德國工業(yè)生產能力的設備拆遷計劃,經(jīng)濟處于癱瘓狀態(tài)。在國際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已被破壞,德意志民族主義因為納粹而聲名狼藉。戰(zhàn)敗國的屈辱,國家的分裂,加之困苦不堪的生活,使德國民眾的理想和信念徹底動搖。

(1)依據(jù)材料概括二戰(zhàn)結束時德國所面臨的困境。

材料二1949年9月;康拉德·阿登納當選為聯(lián)邦德國第一任總理并親自兼外交部長。阿登納在接見記者時多次呼吁德法和解。1950年,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在第一次訪問聯(lián)邦德國之后,于5月宣布創(chuàng)建“一個強大的;各國可以自由參加的生產共同體”管理西歐的煤炭和鋼鐵資源的“舒曼計劃”。1954年10月,美國、英國、法國、聯(lián)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加拿大在巴黎簽訂了《巴黎協(xié)定》決定終止對聯(lián)邦德國的占領,《巴黎協(xié)定》于1955年5月5日正式生效,聯(lián)邦德國終于贏得了獨立主權。戰(zhàn)后聯(lián)邦德國推行“社會市場經(jīng)濟”。其理論的核心是經(jīng)濟自由、社會公正和社會安全,在堅持市場經(jīng)濟與自由競爭的前提下,強調社會秩序與國家的宏觀調節(jié)。再加上“馬歇爾計劃”的幫助,聯(lián)邦德國的經(jīng)濟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fā)展。1960年,德國一躍成為在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jīng)濟強國。2003年11月,德國德意志電視二臺曾進行過一項名為“最偉大的德國人”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二戰(zhàn)后聯(lián)邦德國的首任總理阿登納居于首位。

(2)依據(jù)材料結合所學指出德國在戰(zhàn)后迅速發(fā)展的原因。你對阿登納受到德國民眾如此尊重有何看法?22、儒家思想產生以后,在歷史上經(jīng)歷了不斷的改造;發(fā)展和演變。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民本思想濫觴于殷商至西周??鬃犹岢隽恕叭省钡膶W說,主張“為政以德”。孟子集西周以來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學說,主張“民貴君輕”。此外,儒家的思想家們還提出了“眾惡之,必察焉;眾妤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緩也”“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摘編自游喚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論》材料二(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裝進陰陽的框架,加上一個最高的主宰“天”,成為一種神秘的天人感應論,他所強調的不是從道德倫理意義上探討人格的完善,而是著重論證君臣父子、夫妻之間“三綱”論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學的領域,他的大一統(tǒng)的思想?yún)s有利于國家的鞏固,而且適應于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幾詮堌M之《儒學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特點(上)》材料三如果一種思想成為擁有權力的意識形態(tài)而籠罩一切,這時,會有一些空洞的套話反復再現(xiàn),這些話語不僅會常常寫在書里,而且會成為背誦的教條,甚至當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經(jīng)相當注意明代和清代初期,皇權同樣運用普遍主義的真理觀念對思想進行壟斷和遏制?!幾愿鹫坠狻吨袊枷胧贰罚?)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民本思想的關注重點有哪些。分析這一時期民本思想發(fā)展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經(jīng)過董仲舒改造后西漢時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點及其政治影響。

(3)根據(jù)材料三分析明清之際中國思想界存在什么問題。結合所學指出這一時期儒學的新發(fā)展。23、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在西安發(fā)布變法詔諭:“我中國之弱,在于習氣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誤國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學西法者,語言文字;創(chuàng)造機械而已,此西藝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吧崞浔驹炊粚W,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著軍機大巨、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巨、各省督撫,各就現(xiàn)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婆e、軍政時政,當因當革,當省當并,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以奕劻、李鴻章、榮祿等人為督辦政務大臣,以劉坤一、張之洞為參預政務大臣,共同負責主持新政工作。在隨后五年左右的時間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稱“清末新政”。

——據(jù)《清德宗實錄》等。

(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新政與戊戌變法的共同之處。

(2)戊戌變法與清末新政兩次改革的結果差異很大,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實質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3題,共12分)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50—1980年世界上各國家或地區(qū)在世界制造業(yè)產值中所占份額。

(單位:%。世界總量=100%)

。國家(地區(qū))

1750年。

1800年。

1860年。

1900年。

1928年。

1953年。

1980年。

西方(歐美)

18.2

23.3

53.7

77.4

84.2

74.6

57.8

中國。

32.8

33.3

19.7

6.2

3.4

2.3

5.0

日本。

3.8

3.5

2.6

2.4

3.3

2.9

9.1

印度/巴基斯坦①

24.5

19.7

8.6

1.7

1.9

1.7

2.3

俄羅斯/蘇聯(lián)②

5.0

5.6

7.0

8.8

5.3

16.0

21.1

其他。

15.7

14.6

8.4

3.5

1.9

2.5

4.7

——摘編自(美)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注:①1947年后的數(shù)據(jù)包括分治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②包括冷戰(zhàn)期間華約組織國家。

選擇至少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某一時段進行分析,并結合所學知識,自擬一個論題,運用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論證充分,史實準確,表述清晰)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國傳統(tǒng)家訓部分內容摘錄。

。朝代。

出處。

內容。

南北朝。

顏之推《顏氏家訓》

士大夫子弟;數(shù)歲已上,莫不被救,多者或至禮;傳,少者不失詩、論。

唐代。

《柳氏敘訓》

講論家法;莫不言立已以孝弟(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

唐宋之際。

《太公家教》

勤耕之人;必豐谷食;勤學之人,必居官職勤是無價之寶,學是明月神珠。

北宋。

葉夢得《石林家訓》

忠敬不存;所率皆非其道。是以忠不及而失其寧,非惟危身,而辱必及其親也。

宋代。

《包拯家訓》

后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

明代。

高攀龍《高氏家訓》

立身以孝弟(悌)為本;以忠義為主。

清代。

吳汝綸《諭兒書》

忍讓為居家美德。不聞孟子之言;三自反乎。

清代。

于成龍《治家規(guī)范》

人貴立志;念念向上,一等做去,有志者事竟可矣。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

——據(jù)金瀅坤《論古代家訓與中國人品格的養(yǎng)成》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中國傳統(tǒng)家訓為中心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jù),論證充分,表達清晰。)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國歷史教科書一直重視國防教育,表4是統(tǒng)編歷史教科書涉及到的中國近代史國防教育的部分史事。

——摘編自統(tǒng)編歷史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歷史教科書中國國防教育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jù),論證充分,表達清晰。)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C【分析】【詳解】

根據(jù)材料“(楚莊王之子)墓出土了七件升鼎,其中最大的鼎‘王子午鼎’是分鑄后焊接而成的,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高超工藝,造型平底束腰收腹,與一般棱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顯不同,別具一格,鼎內有‘鳥蟲篆’銘文?!笨芍从沉舜呵飼r期楚國鑄鼎技藝的高超和獨特性,彰顯了楚文化的鮮明特色,C項正確;楚莊王為春秋時期人物,排除A項;材料涉及到王子午鼎鑄造工藝高超,不能直接得出楚國青銅鑄造技術領先的信息,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不出華夏認同觀念初步形成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2、C【分析】【分析】

【詳解】

從材料信息來看,韓非子認為儒墨學說已分崩離析,且不適應“當今爭于氣力”的兼并戰(zhàn)爭的需要,其意在強調法家更適合當時的統(tǒng)治需要,故答案為C項;A項只是韓非子指出的儒墨的缺陷,不是韓非子的目的,排除;否定儒墨思想主張,是為了肯定法家思想,排除B項;韓非子的主要目的不是在于闡釋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是說明法家思想更符合當時形勢的需要,排除D項。3、D【分析】【詳解】

根據(jù)“英商的鴉片變成了大英帝國的鴉片”可知;義律的行為使林則徐禁煙成為了中國同英國兩國之間的貿易糾紛,更便于英國以國家的名義向中國開戰(zhàn),故選D;AC不是義律此舉的目的,排除;義律此舉的目的挑起中英兩國的矛盾,并非維護中英地位的對等,排除B。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英商的鴉片變成了大英帝國的鴉片”,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4、C【分析】【詳解】

1924年4月,孫中山致電全國學農工商,強調工人的重要性,要工人與國民黨共同奮斗,說明孫中山認識到了人民群眾力量的重要性,C項正確;材料中孫中山并沒有明確指出國共兩黨合作的“必然性”,A項錯誤;孫中山團結工人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實業(yè)”,不是要效仿蘇俄建立工農革命政權,B項錯誤;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是黨內合作而非黨外合作,D項錯誤。5、C【分析】【詳解】

從材料可以看出,第三、四屆人大大致處于“文革”時期,其工作受到“左”傾錯誤干擾,C正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排除A;一五計劃是1953年開始實施,排除B;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并不是在五屆人大時期,排除D。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6、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581年,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定都長安,是為隋文帝。589年,隋滅陳,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窘馕觥?81年隋長安589年陳7、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所學可知;八七會議后,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趕赴湖南,組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所以應填“湘贛邊界”。

(2)根據(jù)所學可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zhàn)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所以應填“紅色政權”。

根據(jù)所學可知;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所以應填“工農革命”。

根據(jù)所學可知,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星星之火。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所以空一應填“工農武裝割據(jù)”;空二應填“武裝奪取政權”?!窘馕觥肯孚M邊界紅色政權工農革命工農武裝割據(jù)武裝奪取政權8、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北宋的沈括和元朝的郭守敬是兩位大科學家,都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沈括所著《夢溪筆談》記載和總結了當時的許多科技成果。郭守敬最重要的業(yè)績是設計和監(jiān)制多種天文觀測儀器,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編定新的歷法《授時歷》,其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所以①是沈括,②是郭守敬,③是夢溪筆談,④是天文,⑤是授時歷?!窘馕觥可蚶ü鼐磯粝P談天文授時歷9、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1)進入21世紀,改革開放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穩(wěn)步推進。中共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發(fā)展”方針以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國民經(jīng)濟邁上新臺階。

(2)到2010年,經(jīng)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jīng)濟體?!窘馕觥恐攸c領域和諧社會第二大經(jīng)濟體10、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420年,劉裕奪取皇位,改國號宋。此后170年南方先后經(jīng)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合稱南朝。四個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東晉和吳,統(tǒng)稱為六朝。

得出:①420年②宋③齊④梁⑤陳⑥建康⑦吳⑧東晉⑨六朝【解析】420年宋齊梁陳建康吳東晉六朝1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回族12、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4月,日內瓦會議開幕。這是新中國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的重要會議。由于中國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問題得以政治解決,顯示了剛剛登上國際舞臺的新中國堅持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所起的積極作用。故①國際問題;②印度支那;③世界和平?!窘馕觥繃H問題印度支那世界和平13、略

【分析】【詳解】

公民法的適用范圍是羅馬公民;萬民法適用范圍為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

【點睛】

解題關鍵是了解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內容。【解析】羅馬公民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14、略

【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英國議會發(fā)動了“光榮革命”,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確立議會主權,英國從人治走向法治?!窘馕觥抗鈽s革命《權利法案》議會主權人治法治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5、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相繼滅六國,統(tǒng)一文字,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550多年的戰(zhàn)亂局面,創(chuàng)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特點:一是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二是皇帝通過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權,所以題目是正確的。16、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雍正時期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故題干表述正確。17、A【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資政新篇》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故正確。18、A【分析】【詳解】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就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憲法體現(xiàn)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故題干表述正確。19、A【分析】【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中美簽署聯(lián)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中美關系的改善直接促進了中日建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日本長期追隨美國,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美國謀求同中國緩和關系的活動,卻避開了日本,這在日本引起強烈震動。1972年,剛剛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應周恩來的邀請訪華,簽署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接著,國際上出現(xiàn)了一個同中國建交的熱潮,許多國家紛紛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這樣,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終于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xiàn)了新局面。四、材料分析題(共4題,共24分)20、略

【分析】【詳解】

(1)措施:據(jù)材料“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轍別屬漢郡”可知,漢武帝頒布了“推恩令”。作用:結合所學可知,“推恩令”的頒布,削弱了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2)思想主張:據(jù)材料“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可知,董仲舒主張“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據(jù)材料“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笨芍?,主張“君權神授”。

(3)原因:據(jù)所學可從適應了漢武帝鞏固君權,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等方面回答?!窘馕觥浚?)措施:頒布“推恩令”。作用:削弱了王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

(2)思想主張:“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君權神授”。

(3)原因:適應了漢武帝鞏固君權,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2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jù)“戰(zhàn)敗的德國不僅喪失了五分之一的領土;而且本國國土被四大國分區(qū)占領,喪失了主權獨立”可得出國家分裂;主權喪失;根據(jù)“執(zhí)行旨在剝奪德國工業(yè)生產能力的設備拆遷計劃,經(jīng)濟處于癱瘓狀態(tài)”得出經(jīng)濟處于癱瘓狀態(tài),并受到嚴格管制;根據(jù)“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已被破壞,德意志民族主義因為納粹而聲名狼藉”得出民族形象惡劣,人民喪失信心。

(2)原因:根據(jù)“聯(lián)邦德國終于贏得了獨立主權。核心是經(jīng)濟自由、社會公正和社會安全,在堅持市場經(jīng)濟與自由競爭的前提下,強調社會秩序與國家的宏觀調節(jié),再加上‘馬歇爾計劃的幫助”得出積極爭取國家獨立;推行國家干預經(jīng)濟政策;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推行社會福利制度;根據(jù)“一個強大的、各國可以自由參加的生產共同體”得出積極參與地區(qū)性國際組織??捶ǎ焊鶕?jù)“聯(lián)邦德國的經(jīng)濟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fā)展。1960年,德國一躍成為在資本主義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jīng)濟強國”可知阿登納在位期間讓德國政治上爭取到主權,經(jīng)濟上恢復發(fā)展,使人民恢復信心。說明把個人命運與民族國家命運緊密融合,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個人價值。由此可知人民對他尊重的原因?!窘馕觥浚?)國家分裂;主權喪失;經(jīng)濟處于癱瘓狀態(tài);并受到嚴格管制;民族形象惡劣,人民喪失信心。

(2)原因:積極爭取國家獨立;積極參與地區(qū)性國際組織;推行國家干預經(jīng)濟政策;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推行社會福利制度。

看法:他在位期間讓德國政治上爭取到主權,經(jīng)濟上恢復發(fā)展,使人民恢復信心。他把個人命運與民族國家命運緊密融合,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個人價值。2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第一小問,根據(jù)材料一中的“孟子集西周以來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學說”“民事不可緩也”“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等信息可以看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民本思想的關注重點是仁政和重民;富民。第二小問,這一時期民本思想發(fā)展的原因應當聯(lián)系當時的社會狀況,從各諸侯為爭奪霸主尋求治國理念,土地私有制確立、小農經(jīng)濟逐步形成,禮崩樂壞的社會現(xiàn)實等方面來回答。

(2)第一小問,可以根據(jù)材料二中的“(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裝進陰陽的框架,加上一個最高的主宰‘天’,成為一種神秘的天人感應論”分析得出當時的儒家思想具有兼采各家思想;帶有神秘色彩的特點。第二小問,聯(lián)系所學知識從有利于加強君權和國家統(tǒng)一等方面回答。

(3)第一小問,根據(jù)“甚至當作生活的金科玉律”“皇權同樣運用普遍主義的真理觀念對思想進行壟斷和遏制”可以看出,明清之際中國思想界存在的問題是理學走向僵化和思想文化專制。第二小問,這一時期儒學的新發(fā)展可以聯(lián)系所學知識,從批判君主專制、提倡工商皆本和倡導經(jīng)世致用等方面來回答?!窘馕觥浚?)關注重點:仁政;重民;富民。原因:各諸侯為爭奪霸主尋求治國理念,為民本思想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環(huán)境;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小農經(jīng)濟逐步形成;針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xiàn)實,傳承傳統(tǒng)“民本”思想。

(2)特點:兼采各家思想;帶有神秘色彩。影響:有利于加強君權;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

(3)問題:理學走向僵化;思想文化專制。新發(fā)展:思想家批判君主專制;提倡工商皆本;倡導經(jīng)世致用。23、略

【分析】此題是比較類型的試題。解題方法:此題只給出了清末新政的材料;所以首先要概括材料中的信息,然后結合所學知識提取戊戌變法的相關信息。第(1)問的共同之處,由“舍其本源而不學,學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強耶?”可得出向西方學習;由“慈禧太后以光緒帝名義在西安發(fā)布變法詔諭”可得出自上而下的改革;由“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婆e、軍政時政”可得出側重制度改革。

第(2)問原因;“慈禧太后發(fā)布變法詔諭”,說明新政的主導者是最高統(tǒng)治者,而戊戌變法主導者是民族資產階級;“以奕劻;李鴻章、榮祿、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共同負責主持”,說明清末新政得到了實力派的認同和支持,而戊戌變法時實力派是敷衍甚至反對;由材料可知,清末新政先是讓中央和地方各部大臣“各舉所知,各抒所見”,然后讓中央和地方大臣共同負責,隨后用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推行,而戊戌變法采取的是猛進政策,嚴旨訓誡,急于求成,所以在推行過程不同;面臨的國內外情勢不同,可由所學知識得出。

第(2)問的實質;可從清末新政的目的得出,維持統(tǒng)治,抵制革命。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學生多種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運用歸納、比較、概括等方法論證問題的能力。具體考查清末新政和戊戌變法?!窘馕觥浚?)向西方學習;自上而下的改革;側重制度改革。(6分)

(2)原因:改革主導者不同;地方實力派對改革的認識與支持程度不同;推行過程不同;面臨的國內外情勢不同。(任答三點即可,6分)

實質:維持專制統(tǒng)治,抵制革命。(3分)五、論述題(共3題,共12分)24、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根據(jù)表格內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1750—1980年間,西方的工業(yè)產值比重在上升,而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東方工業(yè)產值比重在下降。而1750—1980年間爆發(fā)了兩次工業(yè)革命,說明1750—1900年,兩次工業(yè)革命提高了歐美制造業(yè)產值在全球的比重。結合兩次工業(yè)革命爆發(fā)的背景、過程和影響展開闡述,言之有理即可?!窘馕觥渴纠?:1750—1900年;兩次工業(yè)革命提高了歐美制造業(yè)產值在全球的比重。

1765年;英國珍妮紡紗機的發(fā)明成為工業(yè)革命的開端。瓦特改進“萬能蒸汽機”,引發(fā)了動力革命,使工業(yè)布局擺脫了地理條件的限制,促進了英國的機械化;工業(yè)化,產生了棉紡、冶金、采礦、鐵路等新興的工業(yè)部門。緊接著,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擴散到歐美其他國家。在這一技術革新浪潮中,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歐美其他國家的制造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大幅提高了英國制造業(yè)產值在全球的比重。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歐美幾個發(fā)達國家同時興起;電力的應用和內燃機的發(fā)明與應用成為此次技術革新浪潮的標志,傳統(tǒng)的鋼鐵業(yè)也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在壟斷組織的推動下,歐美一些國家重工業(yè)的發(fā)展突飛猛進,美國;德國崛起成為后起之秀,進一步提高了歐美工業(yè)國制造業(yè)產值在全世界所占的比重。

兩次工業(yè)革命促使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率先進行工業(yè)化的歐美國家,搶占了先機,其制造業(yè)產值在世界范圍內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

示例2:1750—1900年;世界殖民體系的日漸形成促使歐美和亞洲的實力易位。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前;歐洲列強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亞洲的印度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蒸汽機的改進引發(fā)了動力革命,大幅提高了英國的生產力,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其制造業(yè)在全球所占的比重大幅提高。為了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相繼對華發(fā)動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因為自然經(jīng)濟的根深蒂固,中國工業(yè)化的進程較為緩慢,在世界工業(yè)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電力的應用和內燃機的發(fā)明與應用大幅提高了歐美發(fā)達國家的生產力,進一步提高了歐美工業(yè)國在世界制造業(yè)產值中所占的比重。列強發(fā)動了試圖瓜分中國的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迫使清政府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對中國的侵略發(fā)展到以資本輸出為主的新階段。雖然晚清時期國內興起了民族工業(yè),但囿于外來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制,民族工業(yè)始終在夾縫中艱難生存,晚清時期的中國在世界制造業(yè)產值中所占的比重進一步降低。

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jīng)濟舊秩序中;亞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在國際分工中淪為歐美工業(yè)國的商品市場和資本輸出場所,在世界制造業(yè)中的產值占比不斷降低。

(“示例”僅作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5、略

【分析】【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