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章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

一、選擇題

1.(2分)如圖是用厚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正確的測量圖是()

2.(2分)下列關(guān)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是由于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的

B.改進(jìn)實驗方法,采用精密儀器,去測量物體長度,可消除誤差

C.測量時出現(xiàn)了誤差,則說明一定出現(xiàn)了錯誤

D.測量時,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3.(2分)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測量了3次,讀數(shù)分別為19.10cm、19.10cm、

19.13cm.則測量值的結(jié)果應(yīng)是()

A.19.10cmB.19.11cmC.19.12cmD.19.13cm

4.(2分)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獵豹飛馳B.流星似箭C.海水奔騰D.心潮澎湃

5.(2分)明代有一位詩人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

走,橋流水不流?!逼渲小皹蛄魉涣鳌边@句應(yīng)理解成其選擇的參照物是()

A.橋B.人C.水D.地面

6.(2分)甲、乙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之比4:5,通過

的路程之比為3:2,則甲、乙兩物體運動速度之比為()

A.6:5B.15:8C.5:6D.8:15

二、多選題

(多選)7.(2分)在丫=旦中,理解正確的是()

t

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時間成反比

C.在相同的路程中比較行駛的時間可以知道運動的快慢

D.用相同的時間比較運動的路程可以知道運動的快慢

(多選)8.(2分)甲、乙兩小車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甲車速度為0米/秒,乙車速度為2米/秒

C.經(jīng)過6秒,甲、乙兩車相距2米

D.經(jīng)過5秒,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均為10米

三、填空題

9.(2分)甲、乙兩船航行在無風(fēng)的河面上,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風(fēng)吹過來,則甲船正在

向航行;乙船上的乘客感到吹北風(fēng),則乙船正在向航行。

10.(3分)如圖所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測量物體的長度為

cm,停表的讀數(shù)為So

叫叫叩叩啊啊啊叩叩I

234567cm

11.(2分)我們常用“頻閃照片”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個小球

每隔0.02s所處的位置。根據(jù)底片可以判斷,球運動時間長,球運動速

度越來越大。

12.(2分)2021年12月16日,我國“遼寧艦”攜萬噸大驅(qū)“南昌艦”再次出海,穿過宮

古海峽,然后進(jìn)入太平洋南下。如圖所示為當(dāng)時殲-15航母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時的情

境,以航母為參照物,艦載機是的,以艦載機上掛載的導(dǎo)彈為參照物,艦載

機是的。(兩空均選填“運動”或“靜止”)

13.(2分)列車從北京出發(fā),以120km/h的速度運行4h后到達(dá)沈陽,鐵路全程約

km,行駛的過程中,以列車為參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選填“運動”或

“靜止”)的。

14.(2分)世界上跑最快的動物是獵豹,它捕獵時的速度可達(dá)36米/秒;飛最快的鳥是褐

海燕,速度可達(dá)5千米/分;游最快的魚是旗魚,速度可達(dá)108千米/時。若三種動物比

賽,第一名是,第三名的速度是米/秒。

15.(7分)小明設(shè)計了一個“測平均速度”的實驗,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1)在實驗時,小明發(fā)現(xiàn),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填“大”或“小”),時

間的測量越容易,越準(zhǔn)確。

(2)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zhí)顚懕碇锌崭瘛?/p>

路程/cm運動時間/s運動速度/m”-2

全程si=60ti=0.5

上半程S2—30t2=0.3

下半程S3=S1-S2=30t3=tl-t2=0.2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小車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填“V”"=”或“>”)小車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可見小車在斜面上做運動。

金屬片Si=60cm____-A

四、實驗探究題

16.(6分)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

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dá)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圖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測得時間tAB=L6s。則AB段的平

均速度VAB

(2)測量小車從A點出發(fā)到達(dá)B點所花費的時間,如果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所測AB

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yīng)使斜面的坡度較(填“大”或“小”)。

(4)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xué)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

出小車到達(dá)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

嗎?,理由是:O

17.(4分)某班同學(xué)在用皮尺和秒表測平均速度時,四位計時員記錄了王軍同學(xué)跑步通過

10m、20m、30m、40m處的時刻,并記錄在下表中。

路程s/m10203040

時間t/s3.25.36.89.2

根據(jù)上面數(shù)據(jù),計算出王軍同學(xué)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從起點到10m處的平均速度為m/so

(2)從10m處到20m處的平均速度為m/s。

(3)從20m處到40m處的平均速度為m/s。

(4)全程的平均速度為m/so

五、解答題

18.(6分)如圖所示為兩個小球運動過程的頻閃照片,閃光時間間隔為1s,圖上數(shù)字為閃

光時刻編號,請按提示描述這兩個小球的運動,圖中每一個小格的長度為0.2m。

(1)求出小球B在編號3至編號7這段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速度VB=m/s;

(2)分別求出小球A在編號1至編號3這段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速度V1=m/s;

小球A在編號5至編號7這段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速度V2=m/s0

(3)小球A在編號1至編號7這段時間間隔內(nèi)的速度逐漸(選填“變大”或

“變小”)O

六、計算題

19.(4分)科學(xué)家們在測量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時采用了激光測距儀,就是利用光的反

射,將一束激光照射到月球上,然后接受的返回的激光信號,已知科學(xué)家們在發(fā)出激光

2.56s后接收到返回的激光信號,求: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已知:光速等于3X

108m/s)

20.(6分)某汽車在城郊公路上運動,圖甲是汽車儀表盤上某一時刻的示數(shù),圖乙是駕駛

員看到的某地交通標(biāo)志牌。

(1)標(biāo)志牌A是什么意思?請判斷該車是否超速。

(2)若不違反交通法規(guī),則到達(dá)標(biāo)志牌上的目的地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甲乙

21.(8分)小剛從家中出發(fā)到學(xué)校后,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

行車。路程與時間圖象如圖所示。求:

(1)小剛學(xué)校到家的路程是多少?

(2)小剛騎自行車的速度為多少?

(3)小剛在整個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1章機械運動》單元測試卷(A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

1.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未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故A錯誤;

B、刻度尺的使用規(guī)范,方法正確,故B正確;

C、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cè)未緊貼被測物體,故C錯誤;

D、刻度尺未與被測物體平行放置,故D錯誤。

故選:B?

2.解:A、誤差是在遵守操作規(guī)則下測量過程中產(chǎn)生的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錯

誤是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改進(jìn)實驗方法,采用精密儀器,去測量物體長度,可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

故B錯誤;

C、測量時出現(xiàn)誤差,不等于出現(xiàn)了錯誤,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能避免的,

故C錯誤;

D、在測量時,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故D正確。

故選:D。

3.解:測得此物體的長度為L=l"1°的+19.10cm+19.13cir=ig.iicm,故B正確。

3

故選:Bo

4.解:獵豹飛馳,獵豹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流星似箭,流星的位置發(fā)生

了變化,屬于機械運動;海水奔騰,海水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心潮澎湃是一種政治運動,不屬于機械運動;

故選:D。

5.解:

“橋流水不流”可以理解為“橋動水不動”,意思就是說橋在運動,研究對象應(yīng)該是

橋,選擇的參照物應(yīng)是流水;以水為參照物時,橋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則橋是運動的,

與題意相符,故C正確。

故選:Co

6.解:甲、乙兩物體的速度之比:

S甲

丫甲_里_5甲1乙=3乂5=15;

v乙匹s乙t甲248,

t乙

故選:Bo

二、多選題

7.解:A、對于不同的運動物體,在運動時間相同時,速度與運動的路程成正比,故A

錯誤;

B、對于不同的運動物體,在運動路程相同時,速度與運動的時間成正比,故B錯誤;

CD、據(jù)課本可知,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兩個,即在相同的路程中比較行駛的時

間,也可以在相同的時間比較行駛的路程;故CD正確;

故選:CDo

8.解:A、乙路程和時間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是

一個定值,乙做勻速運動;甲的圖象是一條過10.0m的射線,隨著時間的變化,路程不

變,甲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故A錯誤的;

B、因為甲是靜止的,運動速度為0,乙在5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10m,速度為v乙=三=

t乙

義史,=2m/s,故B正確;

5s

C、經(jīng)過6s,甲依然在10.0m處;由圖象可知,乙車6s的時間內(nèi)乙運動的路程:s'=v

乙t'=2m/sX6s=12m,甲和乙相距的距離為12m-10.0m=2m,故C正確;

D、由圖象可知:一開始,乙在原點,而甲距離原點10m;乙在5s內(nèi)運動的路程是

10m,甲靜止,通過的路程為0m,此時甲乙距離原點都是10m,即甲、乙是在同一點

上,故D錯誤。

故選:BCo

三、填空題

9.解:已知河面上沒有風(fēng),也就是說風(fēng)相對地面是靜止的;

(1)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風(fēng)吹過來,所以風(fēng)相對甲船是向北運動的,所以甲船應(yīng)該正在

向南航行;

(2)乙船上的乘客感到吹北風(fēng),所以風(fēng)相對乙船是向南運動的,所以乙船應(yīng)該正在向北

航行;

故答案為:南,北。

10.解:由圖知:

(1)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lmm,即此

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lmm;

物體左側(cè)與2.00cm對齊,右側(cè)在5.2cm和5.3cm之間偏向5.3cm一側(cè),估讀為5.27cm,

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5.27cm-2.00cm=3.27cm;

(2)在停表的中間表盤上,I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指針在

“1”和“2”之間,偏向“2”一側(cè),所以分針指示的時間為1.5min=90s;

在停表的大表盤上,Is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1s,指針在9.8s處,所以

秒針指示的時間為9.8s,即停表的讀數(shù)為90s+9.8s=99.8s。

故答案為:1mm;3.27;99.8?

11.解:由圖示可知,在甲圖中,包括了5個時間間隔,每個時間間隔為0.02s,即甲運動

了0.02sX5=0.1s;

乙圖只有3個時間間隔,乙運動的時間為:0.02sX3=0.06s,所以甲運動的時間大于乙

運動的時間;

由于隨著時間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nèi)通過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勻速

直線運動;

由乙圖所示的兩點之間的長度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乙通過的路程越來越長,所以乙的

速度越來越大。

故答案為:甲;乙。

12.解:以航母為參照物,艦載機與航母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所以艦載機是運動的,以

艦載機上掛載的導(dǎo)彈為參照物,艦載機與導(dǎo)彈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變化,所以艦載機是靜

止的。

故答案為:運動;靜止。

13.解:

(1)根據(jù)丫=且可得,鐵路的全程:s=vt=120km/hX4h=480km;

t

(2)行駛的過程中,以列車為參照物,路旁的建筑物相對于列車來說位置不斷發(fā)生變

化,則路旁的建筑物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480;運動。

14.解:獵豹的速度:vi=36m/s;

褐海燕的速度:V2=5km/min=5QQ0m^83.3m/s;

60s

旗魚的速度:V3=108km/h=108000111=30m/s;

3600s

可知,v2>vi>v3,所以第一名是褐海燕,第三名的速度是30m/s。

故答案為:褐海燕;30。

15.解:

(1)實驗中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越,小車滑行的速度越緩,可以延長運動時間,便于測

量。

(2)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i='=86m=i.2m/s;

%0.5s

上半程速度為V2=S~=3m=im/s;

t20.3s

下半程速度為V3=—=U-^m=1.5m/s;

tg0.2S

(3)小車上半程速度小于下半程速度,因此小車全程做加速運動。

故答案為:

(1)??;(2)1.2;1.0;1.5;(3)<;加速(或變速)。

四、實驗探究題

16.解:(1)小車運動距離SAB=80.0cm-40.0cm=40.0cm,tAB=L6s,

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AB=="U.°cm=25.0cm/s;

tABL6s

(2)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dǎo)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公式v=且知,

t

平均速度會偏??;

(3)小車所放的斜面應(yīng)保持較小的坡度,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

時間

(4)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

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他

的做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

(1)40.0;25.0;

(2)?。?/p>

(3)?。?/p>

(4)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

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

時間。

17.解:

(1)由表格數(shù)據(jù)知,從起點到10m處的時間為3.2s,

從起點到10m處的平均速度為:v=3~=10m=3.125m/s;

tj3.2s

(2)從10m處到20m處所用的時間為t2=5.3s-3.2s=2.1s,

那么從10m處到20m處的平均速度為v2=二2=」M2_g4.76m/s;

122.Is

(3)從20m處到40nl處所用的時間為t'=9.2s-5.3s=3.9s,

那么從20m處到40m處的平均速度為v'=且二_=駟1型見心5.13m/s;

t'3.9s

(4)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心4.35m/s。

t9.2s

故答案為:(1)3.125;(2)4.76;(3)5.13;(4)4.35=

五、解答題

18.解:

(1)結(jié)合圖可知,B球在編號3至編號7用時tB=4s,這段時間間隔內(nèi)的通過的距離sB

=4.8m-1.6m=3.2m,所以平均速度vB=2^=^2^=0.8m/s;

tB4s

(2)在編號1至編號3這段時間內(nèi)A球的路程sAl=L4m-0.4m=lm,時間tAl=2s,

所以A球的運動速度為vAi=」^=上^=0.5m/s;

XA12s

在編號5至編號7這段時間內(nèi)A球的路程SA2=5.8m-3.2m=2.6m,時間tA2=2s,所以

A球的運動速度為丫人2=-^^=4,叫=1.3向5;

XA22s

(3)在相同的時刻內(nèi)A球的路程越來越大,所以A球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即小球A

在編號1至編號7這段時間間隔內(nèi)的速度逐漸變大。

故答案為:

(1)0.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