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牛津譯林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如圖反映的歷史信息是()

A.古印度的種姓制度B.古中國的分封制C.西歐封建等級制度D.日本封建等級制度2、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區(qū)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暴力沖突和友好交往兩種。下列歷史事件中,不屬于暴力沖突的是()A.希波戰(zhàn)爭B.亞歷山大東征C.羅馬的擴張D.阿拉伯數(shù)字的傳播3、電視專題片《大國崛起》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如果說,牛頓為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yè)革命的大門.”這里的“鑰匙”是指()A.進化論B.蒸汽機C.電磁感應說D.力學三定律4、馬克思曾預言:“自然科學正在準備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xiàn)在它的統(tǒng)治已到末日,另外一個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將取而代之。”文中“另一個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應指()A.珍妮機的發(fā)明B.火車機車的發(fā)明C.電力的廣泛應用D.飛機的發(fā)明5、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說明()A.國際工人運動的失敗B.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C.“蘇聯(lián)模式”的失敗D.列寧主義的失敗6、清代啟蒙思想家嚴復主張維新變革,所宣傳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來源于()A.愛因斯坦的科學理論B.牛頓的科學理論C.達爾文的進化論D.伏爾泰的啟蒙思想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7、請將正確答案涂到機讀卡相應的題目內。

。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時間14-16世紀20世紀初原因隨著西歐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chǎn)階級壯大,他們渴望獲得與封建和神學勢力平等的社會地位。一戰(zhàn)期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壯大;針對北洋軍閥政治上的專制統(tǒng)治和思想上的尊孔復古的逆流,資產(chǎn)階級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興起思想解放運動。影響猛烈沖擊封建神學,促使了歐洲人思想的解放,開啟了歐洲社會近代化的閘門。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猛烈的掃蕩,促使了知識青年的覺醒。為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做出巨大貢獻。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在機讀卡對應題號后涂(填)“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請在機讀卡對應題號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在機讀卡對應題號后涂(填)“C”。

(1)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都是進入20世紀以來中西世界的思想解放運動。______

(2)他們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______

(3)在中西近代化發(fā)展的歷程中,兩場運動都開啟了思想近代化的道路。______

(4)材料表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思想進步的前提。______

(5)新文化運動的后期,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開始傳播。______。8、20世紀初,中國人自己拍攝了第一部影片____。它揭開了中國電影事業(yè)的序幕。9、“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薄疤旄钡挠蓙碇苯拥靡嬗趹?zhàn)國時李冰設計的都江堰的修建。______(判斷對錯)10、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____為中心,堅持____,堅持____.1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____為主要能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____、石油為主要能源.12、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商朝。

錯誤:____,改正____。13、史實與推論:科學全面地解讀史料;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請對下面的推論作出判斷,答案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史實:在對自由權;參與權、反抗權的一片歡呼聲中;得到《人權宣言》認可的人民大眾似乎忘卻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強調的依法行事的原則;而失卻這一‘羈絆’,自由也就將如脫韁的野馬而狂奔不止。

推論:絕對自由違背了《人權宣言》.____

(2)史實:“拿破侖的軍隊每到一處就宣布解放農奴;取消封建特權,喚起歐洲各國的反封建意識”。--程竹汝《政治文明史》

推論: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是侵略戰(zhàn)爭,具有非正義性。____

(3)史實:英國曼徹斯特的人口由1750年的1.8萬人增加到了1851年時的30萬人;成為僅次于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

推論:黑奴貿易促進了英國人口的增長。____

(4)史實:

1989~1900年美國專利技術增長情況表。

年代1789-1800年1850-1860年1890-1900年專利增長數(shù)(項)27625200200000(注:1900年;美國GDP超過英國,成為世界上經(jīng)濟總量最大的國家)

推論:獨立戰(zhàn)爭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____

(5)史實:美國歷史學教授詹姆斯?麥佛森說:“如果這個國家可以分裂為兩個;就可以分裂成3個;4個、6個、12個,林肯政府發(fā)動戰(zhàn)爭的理由是,南方違背了國家的統(tǒng)一,違背了憲法和多數(shù)人統(tǒng)治的原則。”

推論: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____。14、請將下列人物相關的作品序號填寫在橫線上:

A.《齊民要術》B.《水經(jīng)注》C.《蘭亭序》D.《洛神賦圖》

王羲之____賈思勰____酈道元____顧愷之____。15、根據(jù)提示填空。

(1)發(fā)明麻沸散和五禽戲的東漢名醫(yī)是____。

(2)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作品是____。

(3)戰(zhàn)國時期,使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進攻的戰(zhàn)役是____。

(4)漢武帝時,派____兩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的設置使____地區(qū)正式歸漢朝中央政府管轄。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6、中國近代化道路探索中,力圖通過改革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是維新變法運動。____(判斷對錯)

改正:____。17、(判斷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也標志著鄧小平理論形成一個完整體系。18、“信息化”“全球化”是新經(jīng)濟的特征;“網(wǎng)絡‘黑客”,“航天技術”詞的出現(xiàn)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19、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共和時代進入帝國時代.____.(判斷對錯)20、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標志著社會主義甚本制度在我國的初步建立.____(判斷對錯)21、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主要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地位。____(判斷對錯)22、洋務運動中廢除了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____(判斷對錯)23、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辨析題(共2題,共8分)24、閱讀下列表格并判斷:

。條約名稱簽訂時間主要內容對中國的影響《南京條約》1842年8月割讓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在通商口岸派駐領事;中國征收英商貨物進出口關稅應由兩國協(xié)商.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1895年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增開蘇州、杭州、沙市、重慶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加上利息,共9.8億多兩;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重要地區(qū);在北京東交民巷設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在區(qū)內居?。袊萑肓税胫趁竦匕敕饨ㄉ鐣纳顪Y.以下結論或觀點如果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請在括號內劃“√”;如果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達的意思,請在括號內劃“×”;如果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在括號內劃“○”.

(1)三個條約簽訂的時間集中在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的近60年內.____

(2)三個條約簽訂前,外國都對中國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侵略戰(zhàn)爭.____

(3)三個條約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____

(4)八國聯(lián)軍進犯北京,北京城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____

(5)三個條約都使中國開放了通商口岸.____.25、把下面歷史時間和歷史事件連起來.

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4題,共28分)26、(1)觀察下圖,將”A鑒真去往之地;B玄奘去往之地“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據(jù)圖指出,唐朝交通有什么特點?(2)觀察下圖,請將“A元朝的都城:大都“;”B地方管理機構:宣政院轄地“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方框內。27、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依據(jù)圖一和圖二;指出美國當時分別參與簽訂了針對中國的哪兩個條約?條約分別帶來了什么影響?

(2)圖三所反映的史實發(fā)生在哪一年?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中國實行何種政策?

(3)圖四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使中美關系在二十世紀70年代末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上述四幅圖所反映的中美關系的發(fā)展變化,對你有何啟示?28、觀察下題圖,請在答題卡圖中的方框內寫出下列地點的字母代號。A.九·一八事變B.西安事變29、觀看下面兩幅圖片,回答問題

(1)從以上圖片和文字介紹中,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寫出三點即可)信息點一:信息點二:信息點三:(2)三幅圖片反映的內容說明人類進入什么時代?(3)根據(jù)以上圖片和解說文字,你可以得到怎樣的歷史結論?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32分)30、科技的發(fā)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讓我們沿著科技發(fā)展的軌跡,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務?!靖兄獨v史】(1)結合所學知識,你知道三次科技(工業(yè))革命依次分別使人類進入到什么時代?(3分)【感受歷史】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整個世界緊縮成一個“村落”。(2)請舉第二、三次科技(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說明上述材料所表達的觀點。(2分)【感悟歷史】科技是一柄雙刃劍,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圖1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煙囪林立圖2北京街頭的汽車長龍(3)圖1和圖2分別反映了人類在利用科技成果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哪些不利的因素?(2分)(4)通過上面問題的討論,作為一名中學生,請你談談如何從自身做起,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做貢獻。(2分)31、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界范圍內確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從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獲得人身自由。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對莫斯科貴族的一次講話中指出:“現(xiàn)行的農奴領有制不能一成不變,與其等待農奴自下而上地來解放自己,倒不如從上面來廢除農奴制度,解放農奴為好?!辈牧先好髦纬跗诘男W《維新政體書》(1)材料一選自美國內戰(zhàn)中頒布的一部文獻,文獻的名稱是什么?當時美國政府的最高目標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這位沙皇是誰?他通過改革的方法來廢除農奴制是哪一年?(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圖片反映了這一改革中最具遠見的戰(zhàn)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該國強調“求知識與世界”,請舉一具體措施?(3分)(4)上述三國的崛起之路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1分)32、【題文】(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廢除了無條件分贈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從叛亂貴族那里沒收來的土地和一些教會的土地分贈給貴族,但他們必須要為國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義務,宣誓效忠;同時,采邑的賜予者也有義務保護忠心效力的受領者,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

材料二廢除世襲的氏姓制;設立中央機構。廢除了皇室和貴族土地所有制和部民制,將土地和部民收歸國有。第三,編制戶籍和帳簿,實行“班田收授法”。第四,統(tǒng)一稅收標準,實行“租庸調制”。

(1)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上述兩則材料所涉及的“改革”分別同哪些歷史事件有關?(2分)

(2)據(jù)所學知識說說這些改革分別產(chǎn)生了什么作用?(4分)

(3)談談你從上述改革中得到的認識。(2分)33、【題文】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羅斯福是一個精明的統(tǒng)治者;在駕馭政府與時代方面有無與倫比的膽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內政方面的巨大建樹和在與法西斯斗爭中的不朽功績,而被世人公認為同華盛頓;林肯相比肩的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是他,把美國人民從苦難和經(jīng)濟大蕭條中拯救出來。

材料二: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大體上包括這樣幾點:一是蘇聯(lián)可以單獨建成社會主義,二是經(jīng)濟行政計劃化,三是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四是高積累高投資,也就是要求輕工業(yè)和農業(yè)為重工業(yè)作出犧牲,這與第三點緊密聯(lián)系。

(1)材料一中羅斯福經(jīng)歷的這種歷史現(xiàn)象發(fā)生在什么時期?他對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的突出貢獻是什么?(2分)

(2)請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斯大林模式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有哪些特征?(2分)并簡析這一體制對蘇聯(lián)經(jīng)濟的影響。(2分)

(3)以上所實行的兩種政策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A【分析】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chǎn)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第二等級剎帝利、第三等級吠舍、第四等級首陀羅。

故選:A。

本題考查了古印度種姓制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古印度種姓制度的相關史實.【解析】A2、D【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shù)字;創(chuàng)造了從0到9十個數(shù)字的計數(shù)法;阿拉伯人學會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shù)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shù)字”。阿拉伯數(shù)字的傳播屬于和平交流,ABC都屬于暴力沖突的戰(zhàn)爭方式。

故選D。

本題考查了阿拉伯數(shù)字的傳播。阿拉伯數(shù)字是現(xiàn)今國際通用數(shù)字。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阿拉伯數(shù)字的傳播屬于和平交流?!窘馕觥緿3、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yè)革命的知識點,應把握工業(yè)革命的有關知識.【解析】【解答】在工業(yè)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機的發(fā)明后,人們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chǎn),促進了大工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故選B.4、C【分析】試題分析:題干里的“蒸汽大王”、“另外一個將取而代之”告訴我們,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兩次工業(yè)革命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另一個革命力量就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標志是電力的發(fā)明和廣泛應用,故選C。考點:人教課標版九年級上冊·人類邁入“電氣時代”·“電氣時代”的到來【解析】【答案】C5、C【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后果.【解析】【解答】斯大林模式阻礙了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充分發(fā)揮.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效仿此模式;最終導致了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由此可知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是“蘇聯(lián)模式”的失敗,而不是國際工人運動的失??;不是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和列寧主義的失?。?/p>

故選C.6、C【分析】【分析】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對論;牛頓創(chuàng)建經(jīng)典力學;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他們的理論中都沒有談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故選C。

【點評】達爾文以自然選擇的理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解釋了生物的進化,從根本上推翻了“神創(chuàng)論”和“物種不變論”,從而完整地確立了生物進化學說。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譯述《天演論》,把西方進化學說介紹到中國。二、填空題(共9題,共18分)7、略

【分析】(1)文藝復興發(fā)生在14-16世紀;新文化運動發(fā)生在20世紀初,故兩者都是進入20世紀以來中西世界的思想解放運動的說法是錯誤的.故(1)違背了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

(2)根據(jù)圖表中“猛烈沖擊封建神學”和“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猛烈的掃蕩”可知;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故(2)是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

(3)根據(jù)圖表中“開啟了歐洲社會近代化的閘門”和“為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做出巨大貢獻”可知;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在中西近代化發(fā)展的歷程中,兩場運動都開啟了思想近代化的道路.故(3)是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

(4)根據(jù)圖表中“隨著西歐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chǎn)階級壯大”和“一戰(zhàn)期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壯大”可知,材料表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思想進步的前提.故(4)是以上材料所表達的意思.

(5)新文化運動的后期;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開始傳播,雖然表述正確,但圖表中并未體現(xiàn),故(5)在以上材料沒有涉及.

故答案為:

(1)B.

(2)A.

(3)A.

(4)A.

(5)C.

本題主要考查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主要考查閱讀分析圖表.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材料內容的能力,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解析】B;A;A;A;C8、略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第一部電影。近代以來,西方發(fā)明的照相和電影傳入中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1905年,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是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舞臺片。故本題填《定軍山》?!窘馕觥俊抖ㄜ娚健?、略

【分析】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都江堰.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都江堰修建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作用.【解析】√10、略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解析】【解答】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主要內容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奮斗.”,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故答案為:

經(jīng)濟建設;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11、略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兩次工業(yè)革命的能源結構.【解析】【解答】據(jù)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主要的動力是蒸汽機,被稱為“蒸汽時代”,當時的主要能源是煤,燃燒煤產(chǎn)生蒸汽帶動機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電力成為了主要動力.同時內燃機創(chuàng)制成功后,石油也成為了重要能源.

故答案為:煤(煤炭);電力(電能)12、商朝夏朝【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夏朝.【解析】【解答】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定都陽城.

故答案為:

錯誤:商朝;改正:夏朝.13、√×××√【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人權宣言》.

(2)本題考查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影響.

(3)本題考查英國相關知識.

(4)本題考查了對表格內容的解讀推理能力.

(5)本題考查南北戰(zhàn)爭.【解析】【解答】(1)材料“宣言制定者一再強調的依法行事的原則;而失卻這一‘羈絆’;自由也就將如脫韁的野馬而狂奔不止.表明自由是有條件的.所以絕對自由違背了《人權宣言》.故推論正確.

(2)題干內容“拿破侖的軍隊每到一處就宣布解放農奴;取消封建特權,喚起歐洲各國的反封建意識”是對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積極影響的描述.結合所學可知,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把法國大革命的成果通過暴力推廣到被征服的歐洲國家,沉重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故推論不正確.

(3)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英國曼徹斯特的人口1750年到了1851年增加僅次于倫敦的英國第二大城市”;聯(lián)系所學可知,18世紀60年代最早開始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與黑奴貿易促進了英國人口的增長無關.故推論不正確.

(4)由材料表格可以看出;從1789年以來,美國的專利數(shù)不斷上升,特別是到了1890-1900年更是達到了200000個之多,同時在1900年,美國GDP超過英國,成為世界上經(jīng)濟總量最大的國家.這充分說明了科技發(fā)明極大地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與獨立戰(zhàn)爭極大地推動了美國經(jīng)濟發(fā)展無關.故推論不正確.

(5)美國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圍繞著奴隸制的存廢而起,戰(zhàn)爭最終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避免了南北分裂,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是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起來,所以它最重要的成果是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防止了國家分裂.故推論正確.

故答案為:

(1)√.

(2)×.

(3)×.

(4)×.

(5)√.14、CAB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王羲之、賈思勰、酈道元和顧愷之.【解析】【解答】東晉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寫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齊民要術》是北朝的著名農學家賈思勰所著,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水經(jīng)注》是我國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編寫的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記述了許多前人沒有記載過的河流,全書以水道系統(tǒng)為綱,詳細介紹了江河流經(jīng)地區(qū)的山川城鎮(zhèn);地形物產(chǎn)、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顧愷之代表作《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他的藝術特點是畫人物要“以形寫神”,注重點睛傳神和表現(xiàn)人物的特征.

故答案為:

王羲之C;賈思勰A;酈道元B;顧愷之D.15、華佗《史記》長平之戰(zhàn)張騫新疆【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華佗、《史記》、長平之戰(zhàn)和張騫出使西域及西域都護的設置.【解析】【解答】(1)東漢著名的醫(yī)學家華佗擅長外科手術;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yī)學史上的創(chuàng)舉;他還編制了一套可以強身健體的醫(yī)學體操“五禽戲”.

(2)生活在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實,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公元前260年秦趙之間爆發(fā)了戰(zhàn)國以來最大的一次戰(zhàn)爭──長平之戰(zhàn).結果趙軍大??;四十多萬人被俘,絕大部分被坑殺,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御秦軍的進攻.

(4)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為了聯(lián)絡大月氏共同出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qū)開始隸屬于中央政府,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答案為:

(1)華佗.

(2)《史記》.

(3)長平之戰(zhàn).

(4)張騫,新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6、√【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維新變法運動.【解析】【解答】1895年春;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等聯(lián)合了1300多名應試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歷史上稱之為“公車上書”.從此,變法維新運動揭開了序幕.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通過介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情況,繼續(xù)宣傳維新變法.戊戌變法(維新變法)是一次資產(chǎn)階級的愛國政治運動,它廣泛傳播了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在中國近代化道路探索過程中,力圖通過改革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是維新變法運動,這一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17、×【分析】【分析】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并沒有標志著鄧小平理論形成一個完整體系,鄧小平理論形成完整體系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中共十五大將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黨章。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本題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的歷史轉折;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8、√【分析】【分析】據(jù)所學知;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美國經(jīng)濟實現(xiàn)了長達10年的持續(xù)增長。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新經(jīng)濟的勝利”。美國“新經(jīng)濟”,是在經(jīng)濟全球化形勢下的一種以知識經(jīng)濟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的經(jīng)濟增長模式。新經(jīng)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在計算機;網(wǎng)絡、航天、生物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步。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美國新經(jīng)濟。19、√【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解析】【解答】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羅馬國家大權,建立元首制,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關知識內容.【解析】【解答】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這標志著我國基本上實現(xiàn)了把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故答案為:×.21、×【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春秋爭霸,知道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主要是為了發(fā)展齊國霸業(yè).【解析】【解答】據(jù)所學知;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齊桓公看到周天子雖然失去了往日的權勢,但名義上還存在,于是利用他的影響力來號令諸侯,減少自己爭霸時在政治上的阻力.以“尊王攘夷”為口號為其稱霸尋求“正義”的借口,也是為了收買人心,主要目的是借天子的影響來發(fā)展齊國霸業(yè).

故答案為:

×.22、×【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戊戌變法.【解析】【解答】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科舉考試中廢除八股文;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洋務運動的內容: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開辦民用工業(yè);興辦新式學堂;籌建海軍.所以,戊戌變法中廢除了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不是洋務運動.

故答案為:

×.23、√【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解析】【解答】1978年12月;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故答案為:√.四、辨析題(共2題,共8分)24、略

【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表格信息的解讀能力.【解析】【解答】(1)從表格中三個條約的簽訂時間上看;它們都處于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初的近60年內.故(1)中的結論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

(2)表格中只列出了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和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沒有反映條約簽訂前的狀況.故(2)中的結論與上表信息沒有關系.

(3)上表中清晰的列出了三個條約對中國的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故(3)中的結論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

(4)八國聯(lián)軍進犯北京;北京城經(jīng)歷了一場浩劫,這符合歷史史實,但不是從上表中得出的信息.故(4)中的結論與上表信息沒有關系.

(5)三個條約都使中國開放了通商口岸.與上表中的內容不符;表中的《辛丑條約》的內容中沒有開放通商口岸的內容.故(5)中的結論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達的意思.

故答案為:

(1)√;

(2)○;

(3)√;

(4)○;

(5)×.25、略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歷史事件及其時間.【解析】【解答】1900年;八國聯(lián)軍為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發(fā)動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日戰(zhàn)爭的開始;1950年,印度共和國成立,尼赫魯當選為第一任總理;1999年,巴拿馬人民經(jīng)過不懈努力,從美國手中收回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

故答案為:①-B;②-D;③-c;④-E;⑤-A.五、識圖題(共4題,共28分)26、略

【分析】(1)本題考查鑒真東渡、玄奘西游的相關知識及唐朝交通的特點。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唐朝時,中國同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fā),歷經(jīng)艱險,前往天竺(唐朝時對印度半島上各部的統(tǒng)稱)。并認真閱讀地圖可知,左面方框處是印度半島一帶,右面方框處是日本。故填左B,右A;認真讀圖可以看出,唐朝交通以長安為中心,不僅陸路交通可直通歐亞,遠達北非埃及,而且海路更加拓展,向西可達波斯灣及東非,向南可達印尼。同時通過黃海和東海海域與朝鮮半島和日本的交通也得到較大發(fā)展。故唐朝交通的特點是以長安為中心,交通發(fā)達,水陸并進。(2)本題考查元朝的相關知識。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在中央設宣政院,負責管理藏族地區(qū)的行政事務,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qū)。所以宣政院轄地即今西藏地區(qū)。認真地圖可知,左面方框處是西藏地區(qū),右面方框處是北京,故填左B,右A?。【解析】(1)左B;右A;以長安為中心,交通發(fā)達,水陸并進。(2)左B;右A。27、略

【分析】(1)本題考查《辛丑條約》和《九國公約》的相關知識。圖一為“美軍在北京搶劫的白銀”反映的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事件;1900年,八國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攻占北京后,侵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戰(zhàn)后同中國簽訂了《辛丑條約》,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圖二為“華盛頓會議”,巴黎和會雖然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在西方的關系,但他們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銳。在美國倡議下,1921——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會議上簽署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公約的核心是肯定美國提出的在華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并賦予它以國際協(xié)定的性質,使日本獨占中國的野心遭到挫折,實質上是在美國占優(yōu)勢的基礎上,帝國主義列強建立的對中國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本題考查朝鮮戰(zhàn)爭和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圖三為“美國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反映的是朝鮮戰(zhàn)爭。1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zhàn)爭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美國采取的是敵視新中國的政策,不承認新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仍然在同臺灣的蔣介石集團保持外交關系,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

(3)本題考查中美關系改善的相關知識。據(jù)所學知;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走向正?;脑蛴校绹矫妫好绹铝⒅袊挠媱澥?,美蘇爭霸在70年代美國處于守勢,并且中蘇關系破裂,美國開始考慮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中國方面:蘇聯(lián)陳兵北方邊境,構成對中國安全的威脅,美國在亞洲地區(qū)屬于戰(zhàn)略收縮和保守的傾向,改善中美關系,對改善中國國際地位,對付蘇聯(lián)的威脅,對解決臺灣問題,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有重用作用。1972年,尼克松訪華后,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1979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4)本題考查材料綜合能力。近代我國國力衰弱;遭到列強蹂躪和欺侮,證明弱國無外交,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基石;從抗美援朝可以看出對待侵略者,應該堅決抵抗;國與國交往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美兩國應加強友好合作,為當今世界和平發(fā)展發(fā)揮更大作用.

【解析】(1)《辛丑條約》、《九國公約》;《辛丑條約》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九國公約》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1953年;敵視新中國,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3)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的要求。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4)提示:史實證明弱國無外交,綜合國力是外交的基石;國與國交往應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美兩國應加強友好合作,為當今世界和平發(fā)展發(fā)揮更大作用。28、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相關知識,結合圖中的關鍵信息“沈陽、北大營”可以判斷是九一八事變;結合圖中的關鍵信息“長安、陜西”可以判斷是西安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駐扎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經(jīng)過精心策劃,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攻占沈陽城,是為“九一八事變”。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敵手。“長安”指的是陜西西安,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fā)動“兵諫”,扣押了蔣介石,要求他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史稱西安事變。中國共產(chǎn)黨以民族利益為重,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并派周恩來等到西安談判,最終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故上方框是A九一八事變,下方框是B西安事變。【解析】上方框:A;下方框:B

29、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結合圖片及文字介紹,可以得到信息:發(fā)明者(貝爾、愛迪生)、發(fā)明時間(1876年、1879年、1886年)、發(fā)明成果(電話、白熾燈、三輪汽車)、發(fā)明地位(世界上第一輛)、發(fā)明影響(給黑暗帶來了無盡光明)等。(2)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相關知識。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下半期開始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以電為核心的革命,從此電力得到廣泛應用,電話、電燈、汽車等都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人類進入“電氣時代”。(3)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相關知識。結合圖片和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汽車、電燈等創(chuàng)造發(fā)明改善了人們生活。【解析】(1)發(fā)明者、發(fā)明時間、發(fā)明成果、發(fā)明地位、發(fā)明影響等。(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3)電氣時代。(4)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發(fā)明改善了人們生活。六、綜合題(共4題,共32分)30、略

【分析】試題分析:(1)這一題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中的主干知識的識記能力,只要是基礎知識熟練,不難得出答案,即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則使人類進入到信息時代。(2)材料二給提供的觀點是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不斷縮短,使世界聯(lián)系更加緊密,所以可以舉出有關這方面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發(fā)明即可,比如,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的廣泛應用;汽車、飛機的發(fā)明;電話、電報的使用;電影的出現(xiàn)。第三次科技革命:核能的利用;移動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推廣應用(或電腦上網(wǎng)查閱資料等)。(3)圖1“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煙囪林立”體現(xiàn)的是工業(yè)革命造成了污染問題;圖2“北京街頭的汽車長龍”反映的是科技革命帶來的交通擁堵的問題。可以看出科技發(fā)展在給人類帶來方便和快捷的同時,也有不利于人類的一面,即科技的雙刃劍。(4)作為一名中學生,如何從自身做起,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做貢獻,應該從中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比如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使用環(huán)保產(chǎn)品,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拒絕使用劣質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言之成理即可??键c: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蒸汽時代”的到來;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人類邁入“電氣時代”;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下冊?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答案】(1)蒸汽時代(1分)、電氣時代(1分)、信息時代(1分)(2)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的廣泛應用;汽車、飛機的發(fā)明;電話、電報的使用;電影的出現(xiàn)。第三次科技革命:核能的利用;移動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推廣應用(或電腦上網(wǎng)查閱資料等)。(每例1分,各舉一例即可)(3)造成了污染問題(1分)、給交通帶來堵塞(1分)(4)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從身邊小事做起,使用環(huán)保產(chǎn)品,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拒絕使用劣質塑料制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具等。(2分,言之有理,回答一點即可)31、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相關內容。根據(jù)材料一“所有南部叛亂各州的黑人奴隸一律獲得人身自由”可知,這出自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林肯政府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當時林肯政府的最高目標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2)本題考查的是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相關內容。19世紀上半期,由于農奴制的存在,導致俄國國內階級矛盾激化,農民暴動不斷。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意識到“與其等待農奴自下而上地來解放自己,倒不如從上面來廢除農奴制度,解放農奴”,所以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法令,開始了農奴制改革。(3)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改革,力圖實現(xiàn)“變法圖強”、“富國強兵”的目標,歷史上稱為“明治維新”,材料三反映的就是明治維新。圖片反映了這一改革中最具遠見的戰(zhàn)略眼光的措施是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因為這有利于日本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日本強調“求知識與世界”,如向西方學習,殖產(chǎn)興業(yè),鼓勵發(fā)展近代工業(yè)?;蛞M西方技術,向國外派遣留學生;或模仿西方國家,實行征兵制;或提倡“文明開化”。(4)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俄國、日本和美國的崛起之路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啟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要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