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二輪高考總復(fù)習(xí)語文專題專項提升練15文言文閱讀_第1頁
2018大二輪高考總復(fù)習(xí)語文專題專項提升練15文言文閱讀_第2頁
2018大二輪高考總復(fù)習(xí)語文專題專項提升練15文言文閱讀_第3頁
2018大二輪高考總復(fù)習(xí)語文專題專項提升練15文言文閱讀_第4頁
2018大二輪高考總復(fù)習(xí)語文專題專項提升練15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專項提升練(十五)文言文閱讀一、(2017·昆明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9分)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歷按畿輔、淮、揚,矯然有風裁。隆慶中擢太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宮。萬歷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以嚴為治,屬吏皆惴惴。按行關(guān)隘,增置敵樓①三百余所,筑邊墻萬余丈。錄功,進右副都御史。中官馮保家在畿內(nèi),張居正屬為建坊,丕揚拒不應(yīng)。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歸。其冬大計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詔起官時,調(diào)南京用。御史按陜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知府遣吏報御史,吏為虎噬。及再報,則居正已死,事乃解。起應(yīng)天府尹。召拜大理卿,進戶部右侍郎。十五年,河北大饑。丕揚鄉(xiāng)邑及鄰縣蒲城、同官至采石為食。丕揚傷之,進石數(shù)升于帝,因言:“今海內(nèi)困加派,其窮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寬賦節(jié)用,罷額外征派及諸不急務(wù),損上益下,以培蒼生大命。”帝感其言,頗有所減罷。尋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歸。召拜刑部尚書。丕揚以獄多滯囚,由公移③牽制。議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獄上刑部,次日即詳讞大理,大理審允,次日即還刑部,自是囚無淹系。尋奏,帝報從之。已,條上省刑省罰各三十二事。帝稱善,優(yōu)詔褒納。自是刑獄大減。有內(nèi)豎殺人,逃匿禁中。丕揚奏捕,卒論戍。改左都御史。丕揚以白首趨朝,非薦賢無以報國。先后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丕揚齒雖邁,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揚乞去不已,疏復(fù)二十余上。既不得請,則于明年二月拜疏徑歸。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贈太保。天啟初,追謚恭介。(選自《明史·孫丕揚傳》,有刪改)【注】①敵樓:城墻上御敵的城樓,即譙樓。②言路:言官。③公移: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間的公文的總稱。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B.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C.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D.隆慶中/擢大理承/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注意文言標志性詞語。如表示官職變動的“擢”“罷”“起”,年號“隆慶”,人名“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丕揚”。抓住這些關(guān)鍵詞,即可準確斷句。答案:C2.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畿輔,指京都附近的地區(qū)。畿指京畿,輔如漢代的三輔。B.大理,官名,掌刑法,北齊置大理卿,隋唐之后沿用,此處指大理寺。C.拜,有“授予官職”之意,在文中含有“升任”之意。文中類似的詞還有擢、起、出、進等。D.刑部,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刑法及獄訟事務(wù)的機構(gòu)。解析: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捌稹庇袃蓚€意思,一是第一次做官,二是重新起用,不含“升任”之意。“出”一般表示貶官。答案:C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孫丕揚為官清正,關(guān)心民生。黃河以北發(fā)生饑荒,他建議皇帝減免那些額外的賦稅,減少官方收益,增加百姓收益,從而保護百姓性命。B.孫丕揚剛而遭折,多受誣陷。他因為得罪高拱而受到誣陷,后又因得罪張居正而受到栽贓,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C.孫丕揚品性剛正,不畏權(quán)貴。他明知馮保和張居正會對自己心生怨恨,也要拒絕張居正要他替馮保修建牌坊的要求。D.孫丕揚治理嚴厲,善改弊病。在保定各府做巡撫時,屬下官員多憚畏他;任刑部尚書時,他對刑部、大理寺進行改革,改變了獄多滯囚的狀況。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項,“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錯,據(jù)原文“事白,起故宮”和“居正已死,事乃解”可判斷。答案:B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御史按陜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5分)(2)先后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5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實詞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翻譯。(1)按:巡視。憾:痛恨。諷:勸告。(2)推轂:推薦,舉薦。耆碩:年高而有德望的人。寢:擱置,扣壓。答案:(1)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孫丕揚痛恨不已,就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孫丕揚貪污受賄。(句意2分,“按”“憾”“諷”各1分)(2)先后舉薦隱居山林的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起來不批復(fù)。(句意2分,“推轂”“耆碩”“寢”各1分)【參考譯文】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進士。授職為行人。后被提拔為御史。曾經(jīng)巡按京都郊區(qū)、淮、揚等地,有堅勁的剛正不阿的品格。隆慶年間,被提拔為大理丞。因為曾經(jīng)彈劾高拱,高拱的門生給事中程文誣陷并彈劾孫丕揚,孫丕揚被革職等候查辦。高拱被罷免,事情水落石出,孫丕揚被起用任原來的官職。萬歷元年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任保定各府的巡撫。他采用嚴厲手段治理政事,下屬官吏都很恐懼。巡察關(guān)隘,增設(shè)御敵的城樓三百多所,修筑邊防墻一萬多丈。記載功勛,升任右副都御史?;鹿亳T保的家在京城近郊,張居正囑咐孫丕揚替馮保修建牌坊,孫丕揚拒絕不答應(yīng)。孫丕揚知道他們兩人一定會發(fā)怒,萬歷五年的春天托病辭官回歸故里。這年冬天(朝廷)大規(guī)模審核京官,言官們迎合張居正的意旨彈劾孫丕揚。詔命起用為官時,調(diào)至南京任職。巡視陜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孫丕揚痛恨不已,就暗地里勸告西安知府誣陷孫丕揚貪污受賄。知府派遣屬吏告知御史,屬吏(在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報告時,張居正已經(jīng)死了,事情才停止。孫丕揚起任應(yīng)天府尹。(朝廷)下詔任命孫丕揚為大理卿。提拔他為戶部右侍郎。萬歷十五年,黃河以北鬧大饑荒。孫丕揚的故鄉(xiāng)和鄰縣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采石塊作為食物的地步。孫丕揚為之感到哀傷,把數(shù)升石頭進獻給皇帝,趁機(對皇帝)說:“現(xiàn)在全國百姓被額外征收的賦稅所困。貧窮的并非只有吃石頭的百姓。應(yīng)該減輕賦稅節(jié)省開支,罷除那些額外的收稅派捐項目和不緊急的事務(wù),減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來保護百姓的性命?!被实郾凰脑捀袆樱芏噘x稅被減輕或罷除了。不久,孫丕揚由左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辭歸。后來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為刑部尚書。孫丕揚認為監(jiān)獄里滯留很多囚徒,是由于被不相統(tǒng)屬的官署間的公文的制約。商議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冊,凡是案件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詳細呈報給大理寺,大理寺審核批準后,次日就送還到刑部,從此沒有長期滯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復(fù)說聽從這樣的建議。不久,分條呈上減免刑罰和處罰的各三十二項意見?;实鄯Q好,用褒美的詔書來嘉許并采納了。從此刑部案件大大減少。有個宦官殺了人,逃匿到帝王所居的宮內(nèi)。孫丕揚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終將其發(fā)配邊關(guān)。孫丕揚改任左都御史。孫丕揚年老還去上朝,認為不舉薦賢能之士就不能報效國家。先后舉薦隱居山林的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起來不批復(fù)。雖然孫丕揚年邁,(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潔,更加優(yōu)待他??蓪O丕揚不停地乞求辭官,上書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請求辭官退休后,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后直接回到了故鄉(xiāng)。在家居住兩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朝廷)贈封孫丕揚為太保。天啟初年,孫丕揚被追贈“恭介”的謚號。二、(2017·綿陽三診)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19分)高巍,遼州人,尚氣節(jié),能文章。母蕭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無少懈。母死,蔬食廬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學(xué)生試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疏墾河南、山東、北平荒田。又條上抑末技、慎選舉、惜名器數(shù)事。太祖嘉納之。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減死,戍貴州關(guān)索嶺。特許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奔盎莸奂次唬鲜杵驓w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yīng)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略曰:“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親親之禮,歲時伏臘使人饋問。賢者下詔褒獎之。驕逸不法者,則告太廟廢處之?!睍?,帝頷之。已而燕兵起,命從李景隆出師,參贊軍務(wù)。巍復(fù)上書,言:“臣愿使燕。披忠膽,陳義禮,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令休兵歸藩?!钡蹓哑溲?,許之。巍至燕,自稱:太祖上賓,天子嗣位,布維新之政,天下愛戴。今王據(jù)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襲雄縣,掩真定。雖易若建瓴,然自興兵以來,業(yè)經(jīng)數(shù)月,尚不能出蕞爾一隅地。且大王所統(tǒng)將士,計不過三十萬。以一國有限之眾應(yīng)天下之師,亦易罷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謝罪,再修親好。朝廷鑒大王無他,必蒙寬宥。況大喪未終,毒興師旅,其與泰伯、夷、齊求仁讓國之義不大逕庭乎?巍白發(fā)書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竊自負:既為孝子,當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賜死,獲見太祖在天之靈,巍亦可以無愧矣。書數(shù)上,皆不報。已而景隆兵敗,巍自拔南歸。至臨邑,遇參政鐵鉉,相持痛哭。奔濟南,誓死拒守,屢敗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經(jīng)死驛舍。(選自《明史·高巍列傳》,有刪節(jié))5.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旌孝子也 旌:表彰B.帝壯其言,許之 壯:認為……豪壯C.毒興師旅 毒:毒害D.巍自拔南歸 拔:脫身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C項,毒:怨恨。答案:C6.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學(xué)”,指古代的大學(xué),在太學(xué)讀書的學(xué)生叫太學(xué)生。B.“伏臘”,指伏日與臘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是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C.“太廟”,指中國古代帝王的祖廟。在先秦有不同的稱謂,自秦漢起稱太廟。D.“洪武”,即明太祖的年號。建文四年時,成祖廢除建文年號,改為洪武三十五年。解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A項,“在太學(xué)讀書的學(xué)生叫太學(xué)生”有誤,太學(xué)的學(xué)生,歷代稱謂不一,或稱博士弟子,或喚太學(xué)生、諸生等。答案:A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高巍入仕以后,積極向上進言。他任職期間,先上疏開墾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條陳上奏抑制末技、謹慎選舉等事,這些建議被太祖采納了。B.高巍思慮周密,行事穩(wěn)妥。在削王的問題上,他主張加恩,建議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視親人間的禮節(jié),褒賞賢才,嚴懲驕縱不法之徒。C.高巍雖善于辭令,卻未能化解危機。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動請命使燕,多次面對燕王,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最終仍未能說服燕王罷兵。D.高巍為國盡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敗后,啟程南歸,后投奔濟南,誓死據(jù)守,并多次打敗燕王軍隊。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驛站中自縊身亡。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項,“多次面對燕王”有錯,原文為“國朝處士高巍再拜上書燕王陛下”“書數(shù)上,皆不報”,說明高巍并未多次見到燕王。答案:C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減死,戍貴州關(guān)索嶺。(5分)(2)披忠膽,陳義禮,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令休兵歸藩。(5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譯時,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實詞要字字落實,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譯。第(1)句的關(guān)鍵詞及翻譯:“以”,因為;“當罪”,應(yīng)當被判死罪;“戍”,謫戍。第(2)句的關(guān)鍵詞及翻譯:“披”,披露,袒露;“曉”,明白;“歸藩”,返回封地。答案:(1)不久(高巍)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應(yīng)當被判死罪。(朝廷)減免他的死罪,將他謫戍到貴州關(guān)索嶺。(得分點:“以”“當罪”“戍”各1分,大意2分。)(2)披露(坦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仁義禮儀),用禍福的道理讓他明白,用愛親族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zhàn)事,返回封地(歸附)。(得分點:“披”“曉”“歸藩”各1分,大意2分。)【參考譯文】高巍,遼州人,崇尚氣節(jié),擅長文章。母親蕭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邊侍奉,到母親年老沒有一點懈怠。母親去世,高巍吃素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間,朝廷表彰他的孝行,他由太學(xué)生被任用擔任試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的職務(wù)。高巍向上呈疏開墾河南、山東、北平的荒地。又分條陳奏抑制工商業(yè)、謹慎選拔舉用賢能、愛惜人才等幾件事情。明太祖稱贊并采納他的建議。不久(高巍)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應(yīng)當被判死罪。(朝廷)減免他的死罪,將他謫戍到貴州關(guān)索嶺。皇上特別恩準允許由弟侄代替服役,說:“這是表彰孝子啊。”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請求辭官還鄉(xiāng)。不久,遼州知州王欽奉詔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書議論政事。當權(quán)者正議論削除藩王,唯獨高巍和御史韓郁先后請求對藩王施加恩德。大體是說:“不要實行晁錯削地奪權(quán)的謀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計策。我又希望使愛親族的禮節(jié)更加隆重,到了每年伏臘讓人帶禮品慰問。對賢能的人下詔褒賞他們。對驕縱不守法的,則告之于太廟廢除他?!弊啾境噬希实埸c頭稱許。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從李景隆出師,參謀協(xié)助軍中事務(wù)。高巍又上書,說:“我愿意出使燕國。披露(坦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仁義禮儀),用禍福的道理讓他明白,用愛親族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zhàn)事,返回封地(歸附)。”明惠帝認為他的話英勇豪邁,答應(yīng)了他。高巍到燕國,自稱本朝處士高巍再拜上書燕王殿下:太祖去世,天子繼位,施行新的政策,天下人敬愛擁戴?,F(xiàn)在大王占據(jù)北平,攻取密云,攻下永平,襲擊雄縣,占領(lǐng)真定。雖然(攻占)容易得就像從高處傾倒瓶里的水,然而起兵以來,已經(jīng)數(shù)月,仍不能打出你一塊小小的地方。況且大王你統(tǒng)率的將士,算來不超過三十萬。憑一個諸侯國有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