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建筑與土木工程制圖》課件-第12章_第1頁
《AutoCAD建筑與土木工程制圖》課件-第12章_第2頁
《AutoCAD建筑與土木工程制圖》課件-第12章_第3頁
《AutoCAD建筑與土木工程制圖》課件-第12章_第4頁
《AutoCAD建筑與土木工程制圖》課件-第12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12.2繪制輔助線12.3繪制墻體、樓板、樓梯休息平臺和地坪線12.4繪制門窗12.5繪制陽臺、平屋頂和雨篷12.6繪制梁和圈梁12.7繪制樓梯12.8繪制配電箱12.9剖面圖尺寸標注

本章將以圖12-1所示的剖面圖為例,詳細講述建筑剖面圖的繪制過程及方法。

圖12-1建筑剖面圖(1)使用樣板創(chuàng)建新圖形文件。

(2)設(shè)置繪圖區(qū)域。

(3)放大圖框標題欄。

(4)顯示全部作圖區(qū)域。

(5)修改標題欄中的文本。12.1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圖12-2設(shè)置好的“圖層特性管理器”對話框(7)設(shè)置線型比例。

(8)設(shè)置文字樣式和標注樣式。

(9)完成設(shè)置并保存文件。

(1)單擊狀態(tài)欄中的“正交”按鈕,打開正交狀態(tài)。

(2)利用“圖層”工具欄中的“圖層”列表框?qū)ⅰ拜o助線”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

12.2繪?制?輔?助?線

(3)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命令按鈕,執(zhí)行“直線”命令,在圖幅內(nèi)適當?shù)奈恢美L制水平基準線和豎直基準線。

(4)按照圖12-3所示的尺寸,利用“偏移”命令將水平基準線及偏移后的水平輔助線按由下至上的順序進行偏移,得到水平的輔助線。完成后如圖12-4所示。圖12-3水平輔助線間距圖12-4繪制完水平輔助線后的效果

(5)按照圖12-5所示的尺寸,利用“偏移”命令將豎直基準線及偏移后的豎直輔助線按由左至右的順序進行偏移,得到豎直的輔助線。

繪制完豎直輔助線后,效果如圖12-6所示。圖12-5豎直輔助線間距圖12-6利用“直線”和“偏移”命令繪制的輔助線

(6)為了方便繪圖,還需要將圖12-6所示輔助線中多余的部分修剪掉,完成輔助線的繪制。完成后如圖12-7所示。圖12-7繪制完成的輔助線12.3.1建立多線樣式

墻體、樓板、樓梯休息平臺和屋面一般用“多線”命令繪制。本章的剖面圖中,涉及到兩種墻體,樓梯間和外墻均為370墻,內(nèi)墻均為240墻,樓板、樓梯休息平臺和屋面厚度統(tǒng)一為120。繪制前應首先設(shè)置多線樣式,建立240墻和370墻及LB(樓板)三種多線樣式。

12.3繪制墻體、樓板、樓梯休息平臺和地坪線

(1)單擊下拉菜單欄中的“格式”→“多線樣式”命令,彈出“多線樣式”對話框。

(2)單擊“多線樣式”對話框中的“新建”按鈕,彈出“創(chuàng)建新的多線樣式”對話框,在對話框中輸入新樣式名為“370”,如圖12-8所示。圖12-8“創(chuàng)建新的多線樣式”對話框

(3)單擊“創(chuàng)建新的多線樣式”對話框中的“繼續(xù)”按鈕,退出“創(chuàng)建新的多線樣式”對話框并彈出“新建多線樣式”對話框,對其進行如下設(shè)置:

①在“說明”文本框中輸入“370墻線”。

②設(shè)置上邊的線元素偏移“250”,下邊的線元素偏移“-120”。

③其他選項均為默認值。

設(shè)置完的“新建多線樣式”對話框如圖12-9所示。圖12-9設(shè)置完的“新建多線樣式”對話框

(4)單擊“新建多線樣式”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退出“新建多線樣式”對話框,返回到“多線樣式”對話框,完成370墻線樣式的設(shè)置。

(5)類似地重復第(2)、(3)、(4)步,設(shè)置240墻線樣式和LB樓板樣式。

三種多線樣式設(shè)置完后的“多線樣式”對話框如圖12-10所示。圖12-10設(shè)置完三種多線樣式后的“多線樣式”對話框12.3.2繪制墻體

(1)將“墻體”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

(2)打開正交方式,關(guān)閉對象捕捉,在最下邊的水平基準線ab下約1000處畫一條基線,如圖12-11所示。

(3)利用“多線”命令繪制墻體。

用“多線”命令繪制完的墻體及其與輔助線的關(guān)系如圖12-11所示。圖12-11用“多線”命令繪制完的墻體及其與輔助線的關(guān)系12.3.3繪制樓板和樓梯休息平臺

(1)將“樓板”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設(shè)置對象捕捉方式為“端點”、“交點”捕捉方式。

(2)利用“多線”命令繪制樓板。

(3)利用“多線”命令繪制樓梯休息平臺。

用“多線”命令繪制完的墻體、樓板及樓梯休息平臺后的效果如圖12-12所示。圖12-12用“多線”命令繪制完的墻體、樓板及樓梯休息平臺12.3.4繪制地坪線

(1)將“其它”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將正交方式和對象捕捉方式打開,設(shè)置對象捕捉方式為“交點”和“端點”捕捉方式。

(2)利用“多段線”命令分別繪制室外和室內(nèi)的地坪線,同時畫出樓梯底層第一梯段的踏步和雨蓬前面的臺階。

繪制完地坪線后的剖面圖如圖12-14所示。

圖12-13繪制剖面圖及與輔助線的關(guān)系12.3.5修改剖面圖已繪制部分

圖12-14所示的剖面圖還非常粗糙,且不符合建筑制圖規(guī)范,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修改。

修改后的剖面圖如圖12-15所示。圖12-14繪制完地坪線后的剖面圖圖12-15修改后的剖面圖12.4.1繪制門

(1)關(guān)閉“輔助線”層,設(shè)置“門窗”層為當前層,設(shè)置對象捕捉方式為“端點”、“中點”和“交點”捕捉方式。

(2)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矩形”命令按鈕,在任意位置畫一個240×2000的矩形。

12.4繪制門窗

(3)按空格鍵重復“矩形”命令,在附近畫一個370?×?2000的矩形。

(4)按空格鍵重復“矩形”命令,在附近再畫一個120?×?2000的矩形。

(5)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復制”命令按鈕,以底邊的中點為基點復制120×2000的矩形,共復制兩個,同時分別移動到240×2000矩形和370×2000矩形的底邊中點上。所繪制的兩種類型的門如圖12-16所示。

(6)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復制”命令按鈕,將所繪的240墻上的門多重復制到相應的位置。

(7)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復制”命令按鈕,將所繪的370墻上的門多重復制到相應的位置。

(8)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刪除”命令按鈕,刪除第(2)至第(5)步所畫的門。

繪制完門后的剖面圖如圖12-17所示。圖12-16兩種類型的門

圖12-17繪制完門后的剖面圖12.4.2繪制窗

本章所繪剖面圖中,窗的類型比較多,適合用插入塊的方式繪制。相同的窗還可用“陣列”或“復制”命令繼續(xù)完成。

(1)建立窗塊。

框選窗圖形,單擊右鍵返回到“塊定義”對話框。此時的“塊定義”對話框如圖12-19所示。

圖12-18窗的形狀

圖12-19設(shè)置完的“塊定義”對話框

(2)插入窗塊。

左側(cè)370墻上各層的窗相同,可只畫出底層的,其他的用“陣列”或“復制”命令畫出。右側(cè)370墻上的窗畫法與左側(cè)的相同。閣樓240墻上的窗需單獨畫出。圖12-20底層外墻上的窗圖12-21右外墻上窗(一)

圖12-22右外墻上窗(二)

(3)陣列出其他的窗。

①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陣列”命令按鈕,彈出“陣列”對話框。單擊“選擇對象”按鈕,退出“陣列”對話框返回到繪圖界面。選擇底層左側(cè)外墻上的窗,確定后又彈出“陣列”對話框。

完成后的對話框如圖12-23所示。圖12-23設(shè)置好的“陣列”對話框②單擊“陣列”對話框中的“確定”按鈕,繪制完左側(cè)外墻上窗。

③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復制”命令按鈕,利用“復制”命令畫出右側(cè)外墻上所有的窗。繪制完窗后的剖面圖如圖12-24所示。圖12-24繪制完窗后的剖面圖12.5.1繪制陽臺

本章所繪剖面圖中,陽臺未被剖切,其畫法比較簡單,陽臺的樓板可直接作為室外墻面上的裝飾線。陽臺的外輪廓線和弧形窗的邊界線可直接用“直線”命令和“復制”命令繪制。12.5繪制陽臺、平屋頂和雨篷圖12-25底層陽臺窗臺線圖12-26繪制完的陽臺12.5.2繪制平屋頂

(1)關(guān)閉“輔助線”層,將“其它”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設(shè)置對象捕捉方式為“端點”、“中點”捕捉方式。

(2)分別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矩形”命令按鈕,畫三個尺寸分別為240×200、340×100、440×50的小矩形。然后分別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移動”命令按鈕,將三個矩形移動到剖面圖屋頂左上角的位置,上下疊放在一起,構(gòu)成如圖12-27所示的狀態(tài)。

(3)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修剪”命令按鈕,修剪三個矩形,只留下外輪廓線,繪制完女兒墻。

(4)將“陽臺”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直線”命令按鈕,利用“端點”和“交點”捕捉,繪制出陽臺頂?shù)钠挛菝妗?/p>

繪制完成的平屋頂如圖12-28所示。圖12-27將三個矩形移動到適當?shù)奈恢?/p>

圖12-28繪制完成的平屋頂12.5.3繪制雨篷

雨篷頂蓋是一個1000?×?350的矩形,雨蓬頂蓋底面標高在外門上150處,圓柱可用幾條豎直的平行線表示。

繪制完的雨篷如圖12-29所示。圖12-29繪制完的雨篷梁設(shè)置在樓板的下面,或者設(shè)置在門窗的頂部、樓梯的下面。本章所繪的建筑剖面圖中,共有如圖12-30所示的四種形狀的梁,其中外墻上的“C”形梁、“工”形梁和“L”形梁尺寸是固定的,而矩形梁的尺寸有多種,因此最好是用塊操作并結(jié)合“復制”和“陣列”命令完成梁的繪制任務。12.6繪制梁和圈梁圖12-30四種形狀的梁

(1)創(chuàng)建梁的圖塊。

(2)插入梁塊。

利用“插入塊”命令,對尺寸和形狀各異的梁分別畫出一個。

(3)陣列其他形狀和尺寸相同的梁。

(4)修改并補畫其他的梁。

刪除右側(cè)外墻上多陣列出的“工”形梁,然后利用“直線”、“移動”和“填充”等命令畫出閣樓坡屋面與墻交點部位的梁,再利用“復制”、“直線”、“填充”、“修剪”等命令補畫或修改梁。

繪制完梁之后的剖面圖如圖12-31所示。圖12-31繪制完梁之后的剖面圖12.7.1繪制底層樓梯

(1)打開“輔助線”層,將“樓梯”層設(shè)置為當前層,設(shè)置對象捕捉方式為“端點”和“中點”捕捉方式,打開正交方式。

(2)繪制踏步。

12.7繪制樓梯圖12-32繪制完踏步后的底層樓梯

(3)繪制梯段板。

①按空格鍵重復“直線”命令,分別捕捉第一梯段的左下角I(圖12-32)和右上角K(圖12-32),畫一直線。

②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偏移”命令按鈕,將所繪直線IK向右下方偏移120。

③單擊“修改”工具欄中的“刪除”命令按鈕,將第一條直線IK刪除。

④再利用“延伸”命令和“修剪”命令修改偏移出的直線,繪制完成第一梯段的梯段板LM。如圖12-33所示。

⑤重復第①至第④步,繪制第二梯段的梯段板。

⑥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填充”命令按鈕,彈出“圖案填充和漸變色”對話框。

此時,底層的樓梯如圖12-34所示。圖12-33繪制完第一梯段的梯段板LM后的效果圖12-34底層樓梯

(4)繪制護欄。

①繪制護欄的欄桿。

②繪制護欄扶手。

③刪除掉多余的欄桿RS(圖12-36),然后利用“修剪”命令、“直線”命令對護欄的欄桿和扶手進行修改,完成護欄的繪制。

繪制完成的底層樓梯如圖12-37所示。圖12-35護欄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