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重點知識及復習大綱_第1頁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重點知識及復習大綱_第2頁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重點知識及復習大綱_第3頁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重點知識及復習大綱_第4頁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重點知識及復習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1、能夠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都可以稱做(機械)。

2、機械可以分成(簡單機械)和(復雜機械)兩類。

3、復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又叫做(機器)。

4、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輪軸)、(滑輪)。

5、(杠桿)包括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棍子。

6、杠桿的三要素是(支點)、(力點)、(重點)。

7、當杠桿的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省力);

當杠桿的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費力);

當杠桿的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重點到支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不費力)。

8、利用杠桿原理的工具有:(鉗子)、(筷子)、(起釘錘)、(開瓶器)、(鑲子)等。

9、斜坡就是一種(斜面)。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所需的拉力(越?。?。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針)、(鏟)、(斧子)、(螺絲釘)等。

12、螺旋和盤山公路都是(斜面)的變形。

13、有一個(輪)固定在可以轉動的(軸)上的機械叫(輪軸)。

14、輪軸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軸相同的情況下,輪軸上的(輪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輪軸原理的工具有(螺絲刀)、(方向盤)、(水龍頭)、(門把手)等。

17、(滑輪)就是一個繞了根繩子的帶溝槽的輪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隨著重物上下移動的

滑輪叫做(動滑輪)。

19、定滑輪(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動滑輪(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省力)。

20、國旗是利用(定滑輪)升上去的。利用滑輪的機械還有(吊車)。

21、能把(動力)從一個部分傳遞到另一個部分的裝置叫(傳動裝置)。

22、傳動裝置可分為(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

23、鐘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齒輪傳動);自行車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鏈條傳動)。

24、齒輪傳動和鏈條傳動的相同點:都可以改變運動速度。不同點:齒輪傳動能

改變用力方向;不能較長距離傳力。鏈條傳動不能改變用力方向;能較長距離傳

力。

第二單元

1、物體大多數是由(錐)、(臺)、(柱)、(球)四種基本的簡單形狀構成的。

2、人們從一些動植物的形狀中得到啟發(fā),設計了(柱狀鋼管)、(瓦楞紙)、(薄殼

結構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疊)或(彎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疊或彎曲的(形狀)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通常,結構由(支架)構成,(三角形支架)最穩(wěn)定、結實,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穩(wěn)定結構,可以通過(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結構),使它變得穩(wěn)定。

7、鐵塔、高壓線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屬于(支架結構),都運用了(三角形

結構最穩(wěn)定)的原理。

8、被稱為“鋼鐵巨人”的艾菲爾鐵塔在(法國)。

9、平板橋、拱橋、吊橋是按橋的(形狀)分類的。

10、(趙州橋)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11、(拱橋、斜拉橋)比平板橋的承受力大。

12、橋梁的承重力跟橋梁的(形狀)有關。(拱橋)最結實,其次是斜拉橋,(平

板橋)最不牢固。

13、古時候用(樹枝、茅草)造房子;現(xiàn)在用(鋼筋、水泥、磚塊)建造平房大

廈。

14、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不管是平房還是樓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

寒)。

第三單元

1、植物會結出(種子),種子可以長成新的植物。

2、除了用(種子繁殖)外,植物還可以用(根)、(莖)、(葉)進行營養(yǎng)繁殖。

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蘿卜、胡蘿卜、甘薯等;用莖繁殖的植物有:馬鈴薯、生

姜、水仙、吊蘭等;用葉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寶石花等。

4、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數動物都是通過(雌雄結合)進行有性繁殖。

5、動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識別)、(交配)、(生產)、(對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

復雜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動物的(本能)。

6、動物的兩種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7、(產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動物的)繁殖方式叫(胎

生)。

8、動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蝸牛一一雌雄同體;海馬一一雄性育兒;皺唇鯊一一

卵胎生;鴨嘴獸一一卵生、哺乳;水蛇、??灰粺o性繁殖(出芽繁殖、分裂繁

殖);

9、人類是通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10、我在媽媽“肚子”里住了(十個月)。

11、、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有(惡心、嘔吐、偏食)等不良反應。

12、我出生時媽媽有(非常疼痛、虛弱、勞累)等情形。

13、剛出生時我(非常弱小,胎體豐滿,身長約50厘米,體重3千克左右)。

14、孕婦臨產前,(胎兒、胎盤及羊水)的總重量約為(5.5千克)。

15、珍愛生命,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方法:①學做負重活動,體驗媽媽懷孕時的

負擔;②多做家務,減輕父母的勞累;③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回報父母

等。

第四單元

1、巖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鋪路搭橋)、(石桌、石凳)、(制作觀賞石)等。

2、(巖石)是天然形成的石頭,不是經過人為加工的混合物。

3、可以用放大鏡觀察巖石的(顏色、結構),用錘子敲擊觀察巖石的(軟硬)、用

滴鹽酸觀察巖石(是否冒氣泡)等方法,了解常見巖石的特征。

4、地質學家按巖石的(生成方式),把巖石分成(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

三類。

5、由巖漿冷卻形成的巖石叫(巖漿巖);由泥、沙、巖石碎屑沉積形成的巖石叫

(沉積巖);在高溫高壓下發(fā)生變化形成的巖石叫(變質巖)。

6、屬于巖漿巖的巖石有(花崗巖、玄武巖);屬于沉積巖的巖石有(砂巖、頁巖、

石灰?guī)r);屬于變質巖的巖石有(片麻巖、大理巖)。

7、(沉積巖)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氣)。

8、化石是古代動植物的(遺骸或痕跡)。

9、(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溫高壓下經歷復雜的化學變化后形成的。

10、(石油、天然氣)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積到水底被泥沙覆蓋,經

過千百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的。

11、可以從(顏色)、(結構)、(透明度)、(光澤)、(形狀)、(硬度)等方面認識

礦物的性質。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結構的石頭叫做(礦物)。

13、(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14、在(白色無釉瓷板)上刻劃,可以看到礦物的顏色。

15、赤鐵礦是(棕紅色)的。把(赤鐵礦)磨成粉末,與液體混合,可以做成顏

料。

16、(石墨)是制造(鉛筆芯)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兩種常見的能透光的礦物。(白云母)一層一層的

薄片,橡書本里一頁一頁的紙張。

18、做眼鏡和放大鏡鏡片的礦物是(石英)。

19、(手指甲、銅鑰匙、小刀刃、玻璃)是按照由軟到硬的順序排列的。

20、(滑石)是(最軟)的礦物。純凈的滑石是生產(化妝用品)的好原料。

21、(金剛石)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礦物。金剛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

22、(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稱為(水晶),可做各種首

飾。

23、(螢石)又稱(氟石),是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

24、礦物資源是(有限)的,正在日益減少。

25、地球上的資源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

26、(水資源、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是(可再生資源);(石油、天然氣、各種礦

物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

27、我們能為保護礦物資源做的是:(1)要節(jié)約使用礦物資源。(2)回收利用礦

物資源(3)要保護好這些礦物資源(4)積極開發(fā)新資源(5)加強宣傳

28、據資料統(tǒng)計,我國對礦物資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

第五單元

1、世界上最復雜的“機器”是(大腦)。

2、腦的質量約1400克,大腦的質量占腦重的(80%),約H20克。

3、大腦的大小和形狀像(兩只并攏的拳頭)。

4、大腦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腦皮層的表面積。

5、大腦的軟硬像(豆腐);顏色是(淡粉紅色)的。

6、大腦有管理人的(感覺)、(運動)、(說話)、(情緒)、(記憶)、(分析)、(推理)

等功能,所以被稱為(人體的司令部)。

7、大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系。即(左腦)支配(右側)身體的

運動,(右腦)支配(左側)身體的運動。

8、人的大腦中,(左腦)偏重于管理(語言)等功能,如語言、書寫、數學、邏

輯;(右腦)偏重于管理(空間概念)等功能,如音樂、繪畫、情感、技藝。

9、保護大腦的方法有: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強體育鍛煉;③全面均衡的營養(yǎng);④

保持歡快的情緒;⑤不吸煙、不酗酒;⑥逗著玩不能打腦袋;⑦運動時保護頭部。

10、人睡眠不足時,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思維

反應不靈敏)等癥狀。

11、(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中樞)。

12、大腦是是高級神經中樞;(脊髓)是(低級神經中樞),可完成簡單的(反射)

活動,如膝跳反應。

13、(神經)分布于(人的全身),有(傳遞信息)的作用。

14、從腦發(fā)出的(腦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頭部和內臟);從脊髓發(fā)出的(脊

神經),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

15、傳入神經(又稱感覺神經)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運動神經)負責把信號從神經中樞傳向身體各處。

16、人接受信號并作出反應的的過程是(接受信號一一傳入神經一一神經中樞一一

傳出神經一一作出反應)

17、(眼)、(耳)、(鼻)、(舌)、(皮膚)是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分布在這些器官

里的(神經)將接受到的各種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入(大腦),人就有了各種(感覺)。

18、(眼睛)是(接受光線)的感覺器官。(視神經)將落在視網膜上的信號及時

傳送給大腦,大腦分析后弄清楚信息的含義,人就產生了(視覺)。

19、人類從外界獲得的信息約(90%)來自(眼睛)。

20、大腦在處理視覺信號時也會出現(xiàn)失誤,作出錯誤的判斷。

21、(耳朵)是(接受聲音)的感覺器官。(聽神經)將信號傳遞給大腦,由大腦

識別這些聲音的含義,人就產生了(聽覺)。

22、(觸覺)是大腦接受了來自皮膚的刺激以后,產生的冷熱、疼痛和壓力的感覺。

23、(嗅覺)和(味覺)密切相關,嗅覺能增強味覺的感受。

24、人體的各種感覺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第六單元

1、(交流)是通過(書面)和(口頭語言)的形式,與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觀

點和實驗成果的過程。

2、口語交流的常用形式有:(描述)、(討論)、(辯論);書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圖表)、(海報)、(圖畫)。

3、其它的交流形式還有(電話)、(書信)、(照片)、(模型)、(電子郵件)等。

4、科學注重(事實)與(證據),容不得虛假和輕信。

5、質疑就是有(根據地)對自己的和別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問。

6、什么是值得我們去質疑的?(答:①質疑我們所要探究的問題是否明確、可行;

②質疑推理的過程是否合理;③質疑一些流行的說法是否正確;④質疑收集證據

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規(guī)則。)

五年級下冊科學復習提綱(一)

1、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逐漸學會了使用簡單機械,提高了工作效率。

2、當小鐵片用來撬圖釘時,它就成為了一種簡單機械了,主要利用了杠桿的工

作原理

3、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滑輪、輪軸、斜面等

4、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簡單機械?舉例:電梯、方向盤、羊角錘、電梯、鉗

子、天平、盤山公路等

5、工具及其利用的原理:壓水井一一杠桿;盤山公路一一斜面;方向盤(石磨)

——輪軸;羊角錘一一杠桿;轆初一一輪軸

6、古希臘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把地球撬

起來

7、阿基米德要撬起地球不僅需要一個支點,還需要一根做夠長的棍子,通過學

習我知道,這根棍子因該是一根省力杠桿才行。

8、實驗中能夠繞著一個支點旋轉的棍子就成為了杠桿

9、杠桿的三個組成要素是: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10、標出常見杠桿的三個要素點,并標明杠桿類型。

動力點支點阻力點支點阻力點動力點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蹺蹺板一一既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壓汁器一一省力杠桿夾子一一費力杠桿

動力點支點阻力點支點動力點阻力點

船漿---費力杠桿高爾夫球桿----費力杠桿

11、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當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X鉤碼數=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X

鉤碼數時杠桿就能保持平衡

12、人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省力杠桿,但有時人們也使用費力杠桿

13、并不是所有的杠桿的支點都在中間的,例如:壓汁器、鏡子、高爾夫球桿等

14、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

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費力但是節(jié)省距離。

支點到動力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質點的距離,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15、費力杠桿在生活中也有應用,因為它可以為人們節(jié)省距離。

16、世界上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杠桿

17、天平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儀器,它是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制造并工作的一種

測量儀器。

18、天平的規(guī)格常標出稱量和稱感兩個特征。稱感表示天平的最大稱量范圍,稱

量表示天平可稱量的最小質量。

19、天平使用前一定要先旋轉調節(jié)螺絲,使指針指向0。使用天平時,祛碼要放

在右盤,物體放在左盤。加取祛碼要用鏡子,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20、由一個圓輪和軸組成的機械,叫輪軸。當輪帶動軸時,可以省力;當軸帶動

輪時,可以省距離但費力。

21、我們生活中的石磨、方向盤等用的工作原理都是輪軸。

22、改錐用來撬油漆蓋時利用了杠桿的工作原理;動力點到支點距離越大越省力,

所以長改錐比短改錐更省力。

23、改錐用來擰螺絲釘時利用了輪軸的工作原理。當輪越大時越省力,所以使用

粗把的改錐比使用細把的改錐擰螺絲時更省力。

24、我們使用定滑輪可以把升到旗桿頂部,因為定滑輪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25、電動機通過齒輪可以把力傳向遠方。電梯通過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可以把速度

減慢下來。

26、滑輪組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的,它的優(yōu)點是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

方向。

27、一個人用45牛頓力拉起一個200牛頓的物體,至少需要幾個動滑輪?3個

28、大齒輪有20個齒小齒輪有10個齒。大齒輪帶動小齒輪時,大齒輪向左轉1

圈,小齒輪向右轉兩圈,可以加快小齒輪的工作速度;小齒輪帶動大齒輪時,小

齒輪向左轉動兩圈,大齒輪向右轉動一圈,可以減慢大齒輪的工作速度。

29、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但是它卻費距離

30、科學實驗不僅能驗證我們的假設,而且還能使我們獲得新知識。

31、工人師傅喜歡用螺絲釘這是因為:螺旋是一種變形的斜面,可以省力

32、螺紋細的螺絲釘比螺紋粗的螺絲釘更省力,因為:螺旋是變形的斜面,螺紋

越細斜面越長,斜面越長越省力。所以螺紋細的螺絲釘比螺紋粗的螺絲釘更省力

33、常見的斜面類機械有:斜面、尖劈、螺旋

34、斜面在生活中的應用:斧子、電梯、盤山公路、螺絲釘、鉆頭等

35、如何可以把一個重物省力的抬升到高處,請寫出兩種方法。

(1)用動滑輪和定滑輪組成滑輪組來提高重物,這樣既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2)把一塊木板鋪在地面與高處形成一個斜坡,這樣推上去就可以省力了。

36、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較復雜的工具都屬于機器

37、機器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它綜合利用了許多簡單機械的優(yōu)點,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

38、大部分機器都是由動力部分、傳動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部分組成的。

39、說一說電動玩具車的組成情況:開關是控制部分;輪子是工作部分;齒輪箱

是傳動部分;電動機是動力部分

40、自行車是一種設計合理廣泛使用的機器,它是以人力為動力的代步機器,省

力、能加快速度、控制靈活是對自行車設計的基本要求

41、關于自行車的敘述

(1)齒輪、鏈條一一傳動部分;車把、車閘一一控制部分;輪子一一工作部分;

腳踏板一一動力部分

(2)原理:螺絲釘一一斜面車把一一輪軸車閘一一杠桿

42、我們設計機器的過程要求

(1)選擇題目(2)確定制作裝置的目的(3)根據目的設計多種方案(4)選

擇方案制作裝置(5)調試評價與改進

43、不同種類的動物產生個體的方式是不同的

44、生物產生新個體的過程叫生殖

45、生殖有兩種方式:(1)由成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如:草履蟲、水蛇等;(2)

需要靠父親和母親共同參與,產生受精卵形成新個體。如:貓、狗、魚等

46、絕大多數動物的繁殖過程:雌雄動物經過交配,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

卵,發(fā)育成新個體。

47、動物的特殊本領:(1)雄蛙為了吸引雌蛙,放聲歌唱(2)螢火蟲利用螢光

找到彼此(3)雌蛾分泌特殊氣味物質吸引雄蛾(4)雌海馬將卵產在雄海馬體內,

由雄海馬懷孕(5)杜鵑把卵產在其他鳥巢中,靠其他鳥類來孵化、哺育

48、1988年3月10日中國第一位試管嬰兒誕生

49、敘述試管嬰兒技術簡介:試管嬰兒,是指分別將卵子與精子取出后,置于試

管內使其受精,再將受精卵移植回母體子宮內發(fā)育成胎兒的過程。中國第一位試

管嬰兒是在1988年3月10日誕生的,試管嬰兒可以解決不孕不育癥,但是它也

有反面影響。

50、多數綠色開花植物可以通過種子進行繁殖

51、植物經過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形成果實和種子,種子實際已經是下一代

了。

52、我們可以通過根、莖、葉等營養(yǎng)器官來幫助植物繁殖

53、人們幫助植物繁殖的常用方法有:桿插、壓條、嫁接等方法

54、桿插適用于:楊樹、柳樹、月季等植物壓條適用于:葡萄、草莓等植物嫁

接適用于:梨樹、蘋果、杏、桃等果樹

55、世界上沒有長的一模一樣的人

56、除了人以外,其他動物、植物的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相似和差異現(xiàn)象

57、花叢中飛舞的蝴蝶,顏色、形態(tài)只是相似而不是完全相同

58、我們把人、其他動物或植物所擁有的與各自父母相似的現(xiàn)象,稱為遺傳;

同種生物的不同個體在形態(tài)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異的現(xiàn)象,叫做變異

59、媽媽是雙眼皮我也是雙眼皮一一遺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一遺傳母生九

子,各不相同---變異

我和姐姐長得很象但是卻不一樣一一變異爸爸會游泳,我也會游泳一一不屬于遺

傳(因為后天的練習可以獲得的)

60、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由基因控制的?;蚴怯筛改競鬟f給我們的,基因能決

定我們身體各個部分如何生長。通過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

61、1977年2月英國胚胎學家伊思.威爾莫特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過無性繁殖的

克隆羊誕生了,她的名字叫多莉。

62、克隆的相關知識:克隆是通過無性生殖的方法而產生的一系列后代,克隆動

物是在沒有精子參與的情況下,由單一的卵細胞經過人工處理改造并發(fā)育到一定

時期后,被移植到代理媽媽的子宮內正常發(fā)育后產下的動物。除了克隆羊外,克

隆牛、克隆鼠、克隆豬也取得了成功。

63、基因工程技術是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核心。我國在轉基因魚的研究方面處于世界領

先地位。2001年美國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95%的基因和人類相同的動物一一

恒河猴

64、任何技術的開發(fā)和應用都可能給人來帶來正面和反面的影響

65、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人們利用基因技術培育成功了優(yōu)質抗病蟲害、抗除草劑、耐儲藏的新品種,基因

診斷和治療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成為醫(yī)治和預防人類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隨著

基因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有些人可能會利用基因技術研制出毒性殺傷性極強的生物

武器,發(fā)動災難性的生物戰(zhàn)爭。

66、很早人們用美麗的神話來解釋生命的產生,如中國的女婿造人,西方國家的

上帝造人;

67、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漫長復雜的過程演化而來的,美國科學家

米勒用實驗的方法得到了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氨基酸證明生命體產生的基本過程

68、對地球以外生命的探索:(1)月球是地球的近鄰,人類等月后,沒有發(fā)現(xiàn)生

命(2)美國“海盜”號飛船登上火星后,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形態(tài)的生命

69、1959年科學家開始了一個尋找外星智能生物的計劃一一SETI0

20世紀70年代,美國發(fā)射的“旅行者”號星際飛船上攜帶了一張名為《地球之聲》

的鍍金唱片。外星可能存在生命。

70、地球上的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并逐步演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的。

71、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遺體、遺物和遺跡

72、常見化石種類:三葉蟲化石、植物化石、貝殼化石、足印化石、恐龍化石、

魚化石。

73、恐龍化石是研究恐龍的主要依據??茖W家根據化石可以推斷恐龍生活的:地

質年代、環(huán)境和氣候變化等

74、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恐龍約有350個屬,基中中國就有80個左右,約占總數的23%,

位于我國四川省自貢市的大山鋪被稱為“恐龍公墓”

75、恐龍生活在兩億年前,大約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

76、1859年11月,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出版,他將自然界

中的生物在生存競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

77、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環(huán)境的改變

78、長頸鹿的進化是由于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79、金魚起源于野生鯽魚,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80、人們普遍栽培的植物,飼養(yǎng)的動物大多數都是經過了人工選擇的過程

81、生物進化的過程: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

82、山脈是地殼板塊大規(guī)模運動的結果,在這些山脈中,有些是3億年前形成的,

被稱為老年山脈,有的則是在6000多萬年前形成的被稱為幼年山脈。

83、由于溫度變化,水、空氣、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響,給地表或近地表的巖

石造成的破壞,稱為風化作用。

84、山脈主要是由巖石構成的。巖石破碎是造成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巖石破碎

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

85、在研究冷熱變化對巖石作用時,玻璃相當于:巖石。酒精燈和冷水相當于冷

熱環(huán)境??吹降默F(xiàn)象:實驗前玻璃完整,實驗后玻璃破碎。結論:冷熱變化對巖

石有破壞作用

86、在模擬水結冰對巖石的破壞作用實驗中,石膏相當于巖石?,F(xiàn)象:水結冰前

石膏完整,結冰后石膏出現(xiàn)裂紋。結論:水結冰對巖石有破壞作用

87、地表的改變是各種自然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

88、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風化作用的結果)沙漠中的巖石松軟程度不同,當

有風吹向巖石時,松軟的部分被吹走了,堅硬的部分被留下廠,于是就形成了形

態(tài)各異的蘑菇石。

89、設計實驗:證明風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提示:從實驗室的,需要的材料、方法與過程、實驗結果、我的解釋幾方面設計)

實驗目的:驗證風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需要的材料:托盤、玉米面、不規(guī)則石塊。

方法與過程:

1)在托盤內鋪一層約1厘米厚的粗糙玉米面2)將不規(guī)則石塊擺放在玉米面上方,

用手拍平拍實;3)用嘴對著玉米面輕輕吹氣。

實驗結果:沒壓石塊部分的玉米面被“風”吹走了,壓石塊部分的玉米面沒被吹

走。

關于蘑菇石的形成,我的解釋是:沙漠中的巖石松軟程度不同,當有風吹向巖石

時,松軟的部分被吹走了,堅硬的部分被留下廠,于是就形成了形態(tài)各異的蘑菇

石。

90、地球上每個角落幾乎都有生命的蹤跡。

91、當我們乘船沿江而下時,有時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島,人

們稱他們?yōu)樯持?/p>

92、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河水巖石、泥沙有搬運作用,從上游往中下游搬運。石塊在被河水搬運的過程中,

受到河水的沖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漸磨去,體積逐漸變小,成為了

鵝卵石。

93、沙塵暴是怎么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預防沙塵暴?

形成原因:由于地表植物覆蓋少,沙塵多,遇到強風,在風的搬運作用下,沙塵

彌漫在空中而形成沙塵瀑。

主要危害:摧毀建筑物及公用設施,造成人蓄亡。造成農田、渠道、村舍、鐵路、

草場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對交通運輸造成嚴重威脅。對源區(qū)農田和草場的

土地生產力造成嚴重破壞。造成大氣污染。

預防措施:1.加強環(huán)境的保護,把環(huán)境的保護提到法制的高度來。2.恢復植被,

加強防止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實行依法保護和恢復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

進一步擴大,盡可能減少沙塵源地。

94、沙洲的形成過程:水流從上游挾帶大量的沙石,在水流平緩的地方,泥沙逐

漸沉積下來,這樣就形成的沙洲

95、自然界中的河流、冰川、風有沖刷和搬運作用。

96、地球上沙漠面積不斷擴大,就是風搬運作用的結果。

97、鐘乳石、溶洞主要形成在石灰?guī)r地區(qū),這里氣候常年溫暖多雨,在雨水的作

用下形成了美麗的桂林山水。

98、只有酸性的水對石灰?guī)r才有侵蝕作用。沒有酸性的水不能侵蝕石灰?guī)r

99、自然界中鐘乳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人們很難看到鐘乳石形成過程。

100、鐘乳石是怎樣形成的?在石灰?guī)r地區(qū),河水順著地球表面巖石的空隙滲入

地下。從溶洞頂部滲入的水滴,會在洞頂留下少量的碳酸鈣晶體。這些晶體凝結

在一起,漸漸地形成了向洞底下垂的又長又粗的管狀柱體,這就是鐘乳石。

101地球上的自然景觀,高山、河流、平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里既有人類的力量,

也有自然的力量。

102、人類各種活動對地表的變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03、人類改造地表的活動對保護地表是有利:平整田地,修整梯田減少地表侵蝕,

建造水庫,植樹綠化,合理填海

不利的:不合理墾殖、過度放牧、取土燒磚、使用農藥、砍伐森林

104、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2003年中國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的宣傳主題為“防治荒漠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004年我國將宣傳主題確定

為“防沙治沙與農民增收”。

105、地球上的巖石大多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

106、20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知道從礦物中冶煉銅和鐵

107、金屬的共同性質:有金屬光澤、導電性能好、傳熱性能好,有一定柔韌性(或

延展性)

108、將礦物在無釉瓷片上刻劃可觀察礦物的條痕顏色

用手指甲、銅鑰匙、小刀可檢驗礦物的硬度

109、1822年德國地質學家摩斯提出用10種礦物作標準,衡量世界上礦物相對硬

度,這就是摩氏硬度計。自然界中最硬的礦物是金剛石,最軟的礦物是滑石。

110、我們可以從礦物的形狀、顏色、光澤、條痕、硬度等方面進行研究分類

111、有些礦物經過切割和磨光可制成寶石,紅寶石可以做激光發(fā)射器主要部件

112、礦物條痕的顏色有時和礦物的光澤是不同的。

113、大多數金屬礦石是不透明礦物,往往具有金屬光澤。

114、金屬都是從巖石或礦物中提取出來的。

115、金屬能拉成絲,展成片是因為金屬有一一延展性;銅做火鍋一一傳熱性

116、連線:(1)鐵一一磁鐵礦、赤鐵礦;鉛一一方鉛礦中提煉的;銅一一黃銅

礦、斑銅礦;銘——銘鐵礦;鴇——黑鴇礦

(2)稀土一一內蒙古的白云鄂博;輝錨礦一一湖南;鈦一一四川攀枝花

117、我國的儲量最高的金屬礦物是黑鴇礦,金屬鴇產量世界第一。

118、不同金屬的傳熱能力不同。

實驗方法:粗細相同的銅棒、鐵棒、鋁棒固定在同一金屬塊上,用酒精等加熱金

屬塊,用手感覺。

實驗現(xiàn)象:鋁感覺熱的最快,銅次之,鐵最慢。

結論:不同金屬的傳熱能力不同。

119、煉鐵的主要原料:鐵礦、焦炭、石灰石

煉鐵的主要過程:(1)混合原料,用傳輸帶將原料送入鼓風爐內,由下方送入熱

風(2)從鼓風爐的出鐵口流出鐵水這就是生鐵(3)將生鐵轉移至爐內制成鋼(4)

將鋼軋壓成各種形狀

120、金屬礦物不都是礦產。當金屬礦物的儲量在某一地區(qū)達到可供開采的地水平,

就稱為礦產。

121、礦產資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層里,開采礦產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

122、在生活中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能源礦產。石油被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煤

被稱為工業(yè)的糧食(或黑色的金子)。

123、石油提煉后可得到:汽油、石蠟、潤滑油、瀝青、柴油、煤油煤提煉后可

得到:煤焦油、煤氣、焦炭、瀝青

124、塑料、滌綸、尼龍、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都是由煤、石油的提煉物加工而

成的。

125、煤和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在2億—3億年前,地球上的陸地、湖泊和淺海中生長著大量的植物和動物。由于

地球板塊的運動,這些植物和動物被埋在地下,在長期高溫、高壓的作用下,逐

漸變成了煤和石油。

126、煤和石油的形成過程太漫長!屬于不可再生能源?,F(xiàn)代植物和動物不能形成

煤和石油。

127、煤的開采方式:露天開采、采煤機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一般需要建

起采油井架,用鉆頭和油管進行開采。

128、煤的分離實驗。

實驗材料:酒精燈、試管、帶玻璃管的試管塞、棉花、煤

實驗步驟:(1)在試管內裝入一定量的煤,在試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