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下學期三模文綜地理試卷_第1頁
2024屆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下學期三模文綜地理試卷_第2頁
2024屆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下學期三模文綜地理試卷_第3頁
2024屆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下學期三模文綜地理試卷_第4頁
2024屆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下學期三模文綜地理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新疆烏魯木齊高三下學期三模文綜地理試卷

一、單選題(★★★)兩漢時期,楚國開挖巢肥達河,把淮河支流東肥河與長江支流南肥河連接起來,形成溝通江淮兩大水系的捷徑-巢肥水道。據史料記載,這條水道只能季節(jié)性通航,非通航期則采用水陸兼運、下圖示意巢肥水道及巢肥運河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圖示區(qū)域()

A.通江達海,位置優(yōu)越B.接南連北,氣候復雜C.丘陵廣布,水能豐富D.降水不均,北旱南澇2.巢肥水道()

A.水流流向是自南向北B.通航率冬季高于夏季C.以送輸小宗貨物為主D.促使物資在合肥中轉(★★)2024年3月以來,甘肅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作為麻辣燙“靈魂調料”之一的甘谷辣椒因香而不辣備受矚目。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甘谷辣椒作為經濟作物,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后期隨著種植效益逐漸降低,辣椒種植區(qū)由平川移到山區(qū)或半山區(qū)。某公司采用傳統(tǒng)石碾制作的辣椒產品備受青睞,但因制作效率較低,銷售方式也從“現(xiàn)貨現(xiàn)售”變成“15天預售”。完成下面小題。3.甘谷辣椒香而不辣得益于()①氣候獨特②品種優(yōu)良③地形多樣④病蟲害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甘谷辣椒種植區(qū)由平川移到山區(qū)或半山區(qū)的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氣候變暖B.環(huán)境污染加劇C.種植結構調整D.市場需求增加5.該公司采用傳統(tǒng)石碾制作辣椒產品的主要目的是()

A.延續(xù)傳統(tǒng)工藝B.保留原有口感C.打造旅游景觀D.降低生產成本(★★★)近日,貴州省安龍縣境內幾座形似“金字塔”的白云巖(沉積碳酸鹽巖)山體迅速走紅,該山體頂部尖銳、底部寬大,呈明顯的分層結構(見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該“金字塔”呈明顯分層結構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冰川等侵蝕作用的方向性差異B.巖石、土壤等理化性質的水平性差異C.氣候、地質等環(huán)境因素的周期性變化D.大氣、植被等地理要素的垂直性變化7.該“金字塔”頂部尖銳、底部寬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工修砌B.流水溶蝕C.冰川創(chuàng)蝕D.重力崩塌8.該“金字塔”景觀最明顯的呈現(xiàn)季節(jié)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黑冰”是在無降雨、降雪情況下,特殊的地理條件使水汽直接在柏油路面凝結而成的透明薄冰,道路柏油的顏色從中遺出。使得冰面與道路融為一體呈黑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下列地區(qū)中,最易形成“黑冰”的是()

A.朝鮮半島B.舟山群島C.西歐平原D.巴西高原10.冬季“黑冰”最易導致交通事故多發(fā)的時段是()

A.前半夜B.后半夜C.早晨D.傍晚11.與一般路面相比,立交橋面更易形成“黑冰”,主要是因為橋面()①輻射冷卻作用弱②空氣流通散熱快③吸收地面輻射少④空氣相對濕度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綜合題(★★★★)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國以煤為主體的能源消費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2024年3月28日,總投資1700億元的全球首個應用二代技術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在斷疆哈密市開建。該項目堅持“建立產能儲備、油化并舉”的原則,依托哈密市豐富的油煤資源和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領先的直提液化煤制油技術,計劃每年用煤1420萬噸,產出物種油品超400萬噸,建立綠色低碳綜合化經濟型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材料二哈密煤制油項目計則分兩期實施,一期將建設煤礦、煤制油項目日、風光發(fā)電項目;二期將聯(lián)合產出PX(對二甲苯,可用作紡織原料)、PGA(聚乙交酯,可用作可降解資料)等化工產品。項目計劃采用“平急結合”的生產方式,即企業(yè)在成品油價低迷時,生產化工產品、精細化工品等,在應急狀態(tài)下,則全部轉為生產成品油。下圖示意直接液化煤制油工藝流程。(1)評價哈密市發(fā)展液化煤制油項目的區(qū)位條件。(2)推測哈密煤制油項目配建風光發(fā)電項目的原因。(3)指出哈密煤制油項目采用“平急結合”生產方式的益處。(4)簡述當?shù)卣陧椖拷ㄔO和運營期間可采取的支持性舉措。(5)從國家能源安全角度,說明哈密市發(fā)展液化煤制油項目的戰(zhàn)略意義。(★★★★)13.閱讀圖文材料,完或下列要求。鹽湖進一步干涸、礦化度(一般用1升水中含有各種鹽分的總量乘表示)增加時便成為干鹽湖,鉀鹽類沉積是鹽湖演化到末期的標志,察爾汗干鹽湖位于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年蒸發(fā)量可達年降水量的100倍。這里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漫長的地理演變過程,鹽湖上形成了厚厚的堅硬鹽蓋,青藏鐵路在鹽蓋上穿行而過。為研究該干鹽湖的沉積物特征,某科考團隊前往甲處進行鉆孔取樣,途中發(fā)現(xiàn)眾多直徑效果至數(shù)十米的翠綠或深藍色溶塘。圖為察爾汗干鹽湖位置及相關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