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物理真題《壓軸挑戰(zhàn)》分類匯編(解析版)
挑戰(zhàn)06多選題(壓強浮力及電學綜合38題)
?殿型電和
【題型1固體壓強大小比較】...................................................................?
【題型2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4
【題型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9
【題型4歐姆定律的應用】....................................................................13
【題型5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29
【題型6電功率的計算】......................................................................33
【題型7電功與電熱的綜合計算】..............................................................41
》敗型制秣
【題型1固體壓強大小比較】
1.(2023?錦州)(多選)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將裝有適量
水的瓶子(瓶蓋密封)先后置于甲、乙兩容器中,瓶子靜止時如圖所示,此時兩容器中
液面相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容器中,瓶子受到的浮力相等
B.甲、乙兩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
C.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小于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
D.甲中瓶內(nèi)水對瓶底的壓力大于乙中瓶內(nèi)水對瓶蓋的壓力
【答案】ACD
【解答】解:
A、在甲、乙兩個容器中,瓶子的重力相等,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即:甲、
乙兩容器中,瓶子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瓶子在甲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大于水的體積,乙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水
的體積,故瓶子在甲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大,故甲液體密度較小,即p甲<p乙,兩容器液
面等高,根據(jù)p=pgh可知,兩種液體對容器底壓強關系為:p甲Vp乙;容器的底面積相
同,根據(jù)F=pS可知,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較大,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容器的重力和裝水瓶子的重力相同,甲、乙容器中,液面相平且乙液體的
體積大于甲液體的體積,且乙液體的密度大于甲液體的密度,由m=pV可知,乙容器中
液體質(zhì)量更大,乙容器總重力大于甲容器總重力,乙對桌面的壓力大于甲對桌面的壓力,
而兩容器底面積相同,由p=E可知甲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小于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
s
壓強,故C正確;
D、由圖知,甲中瓶內(nèi)液體對瓶子底部的壓力等于瓶內(nèi)液體的重力,乙中瓶內(nèi)液體對瓶子
底部的壓力有一部分分擔在了瓶子的側壁上,因此瓶蓋受到的壓力小于瓶內(nèi)液體的重力,
所以甲中瓶內(nèi)液體對瓶子底部的壓力大于乙中瓶內(nèi)液體對瓶蓋的壓力,故D正確。
故選:ACDo
2.(2023?通遼)(多選)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裝有一定質(zhì)量的鹽水,將體積相同的物體
A和冰塊B放入該容器中,靜止時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冰塊B完全熔化后,容器中液面會下降
B.冰塊B未熔化時,A受到的浮力比B大
C.冰塊B完全熔化后,A物體所受浮力減小
D.冰塊B完全熔化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減小
【答案】BC
【解答】解:A、冰塊漂浮在鹽水中時,F(xiàn)浮=G冰,p鹽水gV排=pa(gV冰,
v排鹽水------------------,
P鹽水
P冰V冰
冰熔化成水之后,丫水,那",
P水
因為Pi!;zK>P水,所以V水>丫排鹽水,
所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上升,故A錯誤;
B、由圖知A排開鹽水的體積大于B排開鹽水的體積,根據(jù)F浮=p;ggV排知冰塊B未熔
化時,A受到的浮力比B大,故B正確;
C、冰塊B完全熔化后,鹽水的密度變小,根據(jù)F浮np^gV排A物體所受的浮力變小,
故C正確;
D、冰塊B完全熔化后,質(zhì)量不變,重力不變,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由p=E容器對
S
桌面的壓強不變,故D錯誤。
故選:BCo
3.(2023?遼寧)(多選)以下文字選于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
綠綠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關于文中所涉及到的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A.“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草對土有力的作用
B.“坐著,躺著”,由坐到躺,人對地面的壓強變小
C.“打兩個滾”,在草地上滾動,人不受摩擦力
D.“踢幾腳球”,踢出的球由于具有慣性能繼續(xù)運動
【答案】ABD
【解答】解:A、“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草改變了土的形狀,故草對土有力的作用,
故A正確;
B、“坐著,躺著”,由坐到躺,壓力不變,受力面積變大,人對地面的壓強變小,故B
正確;
C、人在地面上滾動,其會受到一個與其運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故C錯誤;
D、踢出的球雖然不再受力,但由于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球由于具有慣性仍會向前運動,
故D正確;
故選:ABD。
4.(2023?遼寧)(多選)水平桌面上兩個質(zhì)量相同、底面積不同的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
水。將兩個橡膠吸盤吸合在一起放在其中一個容器中漂浮,如圖甲所示;又將這兩個橡
膠吸盤分開后放入另一個容器中,吸盤沉底,如圖乙所示。甲、乙兩圖容器中的水深度
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甲圖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大于乙圖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
C.甲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小于乙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D.兩吸盤在甲圖容器中所受浮力大于在乙圖容器中所受浮力
【答案】ACD
【解答】解:A、橡膠吸盤分開后沉入水底,說明橡膠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A正確;
B、甲、乙兩圖容器中的水深度相同,根據(jù)p=pgh知甲圖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等于乙圖
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故B錯誤;
C、容器的質(zhì)量相同,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相同,吸盤的質(zhì)量也相同,由G=mg知容器的總
重力相同,對桌面的壓力也相同,由圖知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底面積,由p=X知甲圖
S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小于乙圖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故C正確;
D、甲盤中吸盤漂浮在水面上,吸盤受到的浮力等于吸盤的重力,乙盤中吸盤沉底,吸盤
受到的浮力小于吸盤的重力,吸盤的重力不變,所以兩吸盤在甲圖容器中所受浮力大于
在乙圖容器中所受浮力,故D正確。
故選:ACDo
【題型2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5.(2023?盤錦)(多選)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體積相等
的不同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瓶口扎有薄橡皮膜的空玻璃瓶豎直浸入兩種液體中,使
其均處于懸浮狀態(tài),此時乙容器液面低于甲容器液面,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容器中玻璃瓶受到的浮力等于乙容器中玻璃瓶受到的浮力
B.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
C.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小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D.甲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乙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
【答案】ACD
【解答】解:A、兩瓶都懸浮在液體中,根據(jù)物體浮沉條件可知,兩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
其重力,兩瓶相同,則重力相等,所以兩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故A正確;
B、兩瓶都懸浮在液體中,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液體原來的體積相同,放入小瓶后,
乙容器液面低于甲容器液面,所以乙容器中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甲容器中排開液體的體
積,根據(jù)F浮Mp^gV排可知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故B錯誤;
C、液體原來的體積相同,且甲容器中液體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密度,根據(jù)m=pV知
甲容器中液體的質(zhì)量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質(zhì)量,由G=mg知甲容器中液體的重力小于乙
容器中液體的重力,兩瓶相同,其重力相等;兩容器也相同,其重力相等,由于容器對
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容器內(nèi)液體和物體的總重力,所以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小于乙容
器對桌面的壓力,故C正確;
D、甲容器中液體的重力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重力,且兩瓶重力相等,即總重力相同,由
于容器為圓柱形,所以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由p=1■得甲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小于
乙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故D正確。
故選:ACDo
6.(2023?遼寧)(多選)在兩個燒杯內(nèi)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瓶口扎有橡皮膜的同一小瓶,
分別放入甲、乙液體中,均處于懸浮狀態(tài)且開口朝下,小瓶在甲液體中橡皮膜的凹陷程
度較大,如圖所示。輕觸乙液體中的小瓶使其下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甲液體的密度比乙液體的密度大
B.懸浮時,小瓶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比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小
C.下沉過程中,橡皮膜所受液體壓強不變
D.下沉過程中,小瓶所受浮力變小
【答案】AD
【解答】解:AB、小瓶在甲、乙液體中都懸浮,小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瓶的重力,同一
個小瓶重力一定,所以小瓶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由于小
瓶在甲液體中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較大,所以甲液體中小瓶排開液體的體積小,根據(jù)F浮
=P^gV排知甲液體的密度比乙液體的密度大,故A正確,B錯誤;
C、下沉過程中,深度增加,根據(jù)p=pgh知橡皮膜所受液體的壓強變大,故C錯誤;
D、下沉過程中,深度增加,橡皮膜受到的壓強變大,橡皮膜的形變程度變大,小瓶的排
開液體的體積變小,根據(jù)F浮np^gV排知小瓶所受浮力變小,故D正確。
故選:ADo
7.(2023?瀘州)(多選)小明在探究沉與浮的條件時,用一根細線連接A、B兩個物體,放
在盛水的燒杯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如圖甲所示。剪斷細線后,A物體處于漂浮狀態(tài),B
物體沉到燒杯底部,如圖乙所示。設甲、乙兩圖燒杯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i、P2,水對
燒杯底部的壓強變化為Ap,甲圖中細線的拉力為F,乙圖中B物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
PBo已知B物體的重力為G,體積為V,燒杯的底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p。以下關系式
正確的有()
甲乙
A.pi>p2B.F=G-pgVc.更D.PB=些史
ss
【答案】BC
【解答】解:A、甲、乙圖中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變,都等于燒杯的總重力,受力面
積不變,由p=]_知甲、乙兩圖燒杯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即P1=P2,故A錯誤;
B、甲圖中B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浮力,所以細線
的拉力:F=G-F浮=6-pgV,故B正確;
C、甲、乙圖浮力的減小量為:AF浮=G-pgV,排開水的體積減小量為:AV
=空史,液面高度的減小量為:Ah=-^Zi-=G~Pf,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變化
PgSPgS
為Ap=pgAh=pgxGf[=。GgV,故c正確;
PgSs
D、乙圖中B物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為:PB=E=££莖=邛史由于無法算出B
SBSBSB
的底面積,所以不能算出B物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故D錯誤。
故選:BCo
8.(2023?阜新)(多選)木棒的一端纏繞銅絲可以制成一個簡易的密度計。甲、乙兩個相同
的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將該密度計分別放入甲、乙容器中,靜止后密度計
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B.密度計在甲、乙容器中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
C.甲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等于乙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D.未放入密度計前,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答案】ABC
【解答】解:AB、簡易密度計在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jù)F浮=G=G排=m(*g
可知簡易密度計所受的浮力相同,密度計在甲、乙容器中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相等,簡易密
F浮
度計在甲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較大,根據(jù)-可知甲液體的密度較小,故AB
gV排
正確;
C、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說明甲、乙容器中液體的重力相同,放入相同的密度計后液
體與密度計的重力之和仍然想等,而題中兩容器相同,根據(jù)p=E知,故兩容器底部受
s
到的液體壓強相等,c選項正確。
D、未放入密度計前,甲、乙兩個相同的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不同液體,所以液體對容
器底的總壓力相同,由圖可知:s¥=s乙,根據(jù)p=E知,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等于乙容
s
器對桌面的壓強,故D錯誤。
故選:ABCo
9.(2023?丹東)(多選)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
體積相等的實心物體A、B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靜止后,物體A懸浮,物體B
漂浮,兩容器中液面相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
A.若物體A、B密度相等,則物體A、B受到的浮力相等
B.若物體A、B密度相等,則兩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
C.若甲、乙液體密度相等,則物體A的重力大于物體B的重力
D.若甲、乙液體密度相等,則物體A受到的浮力大于物體B受到的浮力
【答案】ACD
【解答】解:A、實心物體A、B的體積相同,若物體A、B密度相等,由!!1=「丫知A、
B的質(zhì)量相同,由6=1!^知A、B的重力相同,由圖知A懸浮,B漂浮,浮力都等于其
自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相同,則物體A、B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正確;
B、若物體A、B密度相等,物體A懸浮,甲液體的密度等于A物體的密度,物體B漂
浮,乙液體的密度大于B物體的密度,所以乙液體的密度大于甲液體的密度;
由于兩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液體和物體排開液體的總體積相同,由于實心物體A、B
的體積相同,所以VA排〉VB排,則VA液<VB液,由G=mg=pVg知乙液體的重力大于甲
液體的重力,由A知A、B的重力相同,且容器的重力相同,所以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小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容器的底面積相同,由p=1■知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小于乙
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故B錯誤;
CD、若甲、乙液體密度相等,物體A懸浮,液體的密度等于A物體的密度,物體B漂
浮,液體的密度大于B物體的密度,所以A物體的密度大于B物體的密度,由于實心物
體A、B的體積相同,由G=mg=pVg知物體A的重力大于物體B的重力,故C正確;
由于A懸浮,B漂浮,浮力都等于其自身的重力,由于物體A的重力大于物體B的重力,
則物體A受到的浮力大于物體B受到的浮力,故D正確。
故選:ACDo
【題型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0.(2023?濱州)(多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勻速提升浸沒在容器底部的正方體物塊A,物
塊A的質(zhì)量為5kg,棱長為10cm,水的深度為60cm。物塊A露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
效率為80%,在水中上升的時間為5s。物塊A與容器底部未緊密接觸,水對物塊A的阻
力、繩子的重力、繩子與滑輪間摩擦都忽略不計:p*=1.0X103kg/m3,g=10N/kg。下列
分析正確的是()
B.物塊A上升的速度為0.12m/s
C.物塊A露出水面前,拉力所做的有用功為20J
D.物塊A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
【答案】ACD
【解答】解:A、物塊A的重力:GA=mAg=5kgX10N/kg=50N,故A正確;
B、由圖可知,物塊A在水中上升距離:h=60cm-10cm=50cm=0.5m,
則物塊A上升的速度:丫=旦=生■迎=0.1m/s,故B錯誤;
t5s
C、物塊A的體積:VA=(10cm)3=1000cm3=lX10-3m3,
-33
因為物塊A浸沒在水中,所以物塊A排開水的體積:Vflf=VA=lX10m,
物塊A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0X103kg/m3X10N/kgX1X10-3m3=10N,
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物塊A受到的拉力:F^=G-F浮=50N-10N=40N,
則物塊A露出水面前,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Fijh=40NX0.5m=20J,故C正確;
W有
D、由水對物塊A的阻力、繩子的重力、繩子與滑輪間摩擦都忽略不計時月=_旦=
W有_F拉h(huán)_F拉-1-T1_=1-80%
可知,動滑輪的重力:G動———
W有+W額外F拉h(huán)+G動hF拉+G動T1"拉80%
X40N=10N,
W有'
因為不計繩重和摩擦,所以物塊A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甘
2、
——露------=———=---=―星盛一X100%-83.3%,故D正確。
W有+W額外Gh+G動hG+G動50N+10N
故選:ACDo
11.(2023?黑龍江)(多選)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物體在5秒內(nèi)勻速提
升2m,其中動滑輪重100N(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繩端移動的距離為8m
B.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
C.拉力做功的功率為360W
D.若工人對繩子最大拉力為500N,則他最多可提起重為1400N的物體
【答案】CD
【解答】解:
A、由圖知,n=3,則有繩端移動的距離s繩=nh=3X2m=6m,故A錯誤;
、W有G物h
B、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xioo%=-------------------xwo%
W有+W額G物h+G動h
G物
X100%~88.9%,故B錯誤;
G物+G動
C、物體上升的速度丫物=為=包=0.4111/5,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繩=nv物=3X0.4m/s
t5s
1.2m/s,
不計繩重和摩擦時,拉力F=G物+G/.=800N+100N=300N,拉力做功的功率P=Fv
n3
繩=300NX1.2m/s=360W,故C正確;
D、若工人對繩子最大拉力為500N時,由于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最多可提起的最大物重
G大=nF大-G動=3X500N-100N=1400N,故D正確。
故選:CDo
12.(2023?天津)(多選)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先勻速提
升重為Gi的物體,額外功與有用功之比為1:3;再勻速提升重為G2的物體。先后兩次
繩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為2:5。若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A.Gi:G2=2:5
B.Gi:G2=l:3
C.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3:4
D.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為5:6
【答案】BD
【解答】解:
AB.由題意可知,使用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Gi的物體時,額外功與有用功之比為1:3,
因不計繩重和摩擦時,克服物體重力所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功為額
外功,
%=濁=%=工,即豆
所以,由亞=611可得:
W有GjhGj33
因使用同一個滑輪組先后勻速提升重為Gi和G2的物體時,兩次繩子自由端的拉力之比
為2:5,
]GI
所以,由F=!(G+G動)可得:G動=濘%=1:-2
nF2動)G2+G動75
解得:ik=X,故A錯誤、B正確;
c23
W有—Gh—G
CD.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W總Gh+G動hG+G動
G1
G[Gj
T]iGI+G動_'-1下_§
則先后兩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之比:故C錯誤、D
r\7~G23GI―8
G2+G動3G總
正確。
故選:BDo
13.(2023?成都)(多選)如圖甲所示裝置,小歡用力F向下拉繩子,使物體M在水平地面
勻速移動,地面ab、be粗糙程度不同。物體M重為400N,動滑輪重為5N,ab=2m,
bc=3mo物體M從a點到c點過程中,拉力F與M移動距離的關系如圖乙,不考慮物
體大小對運動的影響,忽略繩子重力及滑輪轉(zhuǎn)軸摩擦,對此過程的分析,下列結論正確
甲乙
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15m
B.拉力F做的功為840J
C.拉力F在ab段做的額外功等于在be段做的額外功
D.物體從ab段到be段,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
【答案】BD
【解答】解:A、物體M從a點到c點過程中,通過的距離為2m+3m=5m,繩子的有效
段數(shù)為2,故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2h=2X5m=10m
故A錯誤;
B、ab=2m,bc=3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分別為:
si=2X2m=4m,S2=2X3m=6m,由圖乙知繩子的拉力分別為60N和100N,拉力做的
功為:
W=Wi+W2=Fisi+F2S2=60NX4m+100NX6m=840J;
故B正確;
C、本題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忽略繩子重力及滑輪轉(zhuǎn)軸摩擦,故克服動滑輪
的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ab段和在be段動滑輪提升的高度不同,根據(jù)W=Gh,故拉力
F在ab段做的額外功不等于在be段做的額外功;
D、使物體M在水平地面勻速移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等于水平面
上繩子的拉力的大小,因100N大于60N,故可知be段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滑輪
組的機效率為:
I_ww_fh_f_1
“一跖一/有+W額外—fh+G動h-f+G動_]包;
f
動滑輪的重力不變,物體從ab段到be段,滑動摩擦力變大,故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大,
故D正確。
故選:BD=
【題型4歐姆定律的應用】
14.(2023?牡丹江)(多選)如圖所示,電源電壓U=3V且保持不變,Ri=10£l,Ii=0.1Ao
閉合開關,則()
~~I~~——I~~"1------
A.Ri兩端的電壓是2V
B.通過R2的電流是0.1A
C.R2的阻值是20。
D.Ri消耗的電功率是0.2W
【答案】BC
【解答】解:
(1)根據(jù)歐姆定律I=U,R1兩端的電壓U1=I1R1=O.1AX1OQ=1V,故A錯誤;
R
(2)由電路圖可知電阻Ri與電阻R2串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流的特點可知串聯(lián)電路中的
電流處處相等,故通過R1的電流等于通過R2的電流為01A,故B正確;
(3)已知電源電壓U=3V,Ri兩端的電壓Ui=l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可知,R2
兩端的電壓U2=U-UI=2V,已知通過R2的電流為0.1A,根據(jù)歐姆定律,
R2=—=-2V.=20Q-故C正確。
120.1A川
(4)已知通過Ri的電流為0.1A,Ri兩端的電壓Ui=lV,電功率公式P=ULRi消耗
的電功率Pi=UiRi=lVX0.1A=0.1W,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o
15.(2023?聊城)(多選)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由圖象可知下列判斷正確
B.甲的電阻值大于乙的電阻值
C.甲、乙串聯(lián),乙兩端的電壓為IV時,甲兩端的電壓為3V
D.甲、乙并聯(lián),通過甲的電流為0.1A時,通過乙的電流為0.2A
【答案】ACD
【解答】解:A、分析圖像可知,甲是定值電阻,根據(jù)歐姆定律,甲的電阻值R^=
=.6v.=20C,故A正確;
0.3A
B、分析圖像可知,甲是定值電阻,乙的阻值是變化的,在兩圖線相交時,甲的阻值等于
乙的阻值,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甲和乙串聯(lián),乙兩端電壓為IV時,通過甲、乙的電流相等為0.15A,
則甲兩端電壓為3V,故C正確;
D、由圖象可知,甲和乙并聯(lián),通過甲的電流為0.1A時,甲、乙兩端的電壓相等為2V,
則通過乙的電流為0.2A,故D正確;
故選:ACDo
16.(2023?日照)(多選)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Ro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
關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作出電壓表與電流表讀數(shù)關系圖象
甲乙
A.電源電壓U=1.50V
B.電流表讀數(shù)為0.40A時,滑動變阻器阻值R=2.50Q
C.定值電阻Ro=3.5OQ
D.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零時,定值電阻Ro的功率P=L8W
【答案】ABD
【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R與Ro串聯(lián),電壓表V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
中的電流。
(1)由圖知電路中的電流為零時,電路為斷路,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示數(shù)為1.50V,
所以電源電壓為1.50V,故A正確;
(2)由圖知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00V時,電路的電流為0.40A,
根據(jù)歐姆定律R=U可得出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
I
100
R=—L=.:..V=2.50n,故B正確;
I0.40A
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可得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Uo=U-U滑=1.50V-1.00V=0.50V,
定值電阻的阻值為:
Ro=—=0-50V=1.2511,故C錯誤;
I0.40A
(3)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零時,此時電路為Ro的簡單電路,根據(jù)電功率公式p=u[=_y_
求出定值電阻Ro的功率大小:
P=^=(1?5嗎產(chǎn)=i.8w,故D正確。
Ro1.250
故選:ABDo
17.(2023?遼寧)(多選)如圖所示電路,燈泡Li為“12V12W”、燈泡L2為“12V6W”,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480,電壓表的量程為“0?15V”。只閉合開關Si,滑動變阻
器的滑片從最右端向左移動,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6V時,燈泡Li正常發(fā)光。只閉合開關S2,
保證所有元件安全的情況下,最大范圍內(nèi)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
的影響,下列有關該電路說法正確的是()
A.電源電壓為18V
B.只閉合開關Si,當燈泡Li正常發(fā)光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為6Q
C.只閉合開關S2,電壓表示數(shù)的最大值為15V
D.只閉合開關S2,電路總功率的變化范圍為4.5W?9W
【答案】ABD
【解答】解:A、只閉合開關Si,燈泡Li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變阻器兩端的
電壓;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最右端向左移動,當電壓表示數(shù)為6V時,燈泡Li正常發(fā)光,說明
此時Ui=12V,
則電源電壓U,&=Up+Ui=6V+12V=18V,故A正確。
B、燈泡Li正常發(fā)光,電路電流1=上曳=工史=1人,
U]額12V
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RP=%=@E=6。,故B正確。
I1A
C、只閉合開關S2,燈泡L2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2
u
2額
鏟240,
燈泡的阻值P額
L2R2=2
由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原理知,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最大,
此時電路總電阻R總'=Rp最大+R2=480+24。=72。,
電路電流1=5旦=EY_=0.25A,
R總720
電壓表示數(shù)的最大值Up最大=IRp最大=0.25AX48V=12V,故C錯誤;
D、只閉合開關S2,燈泡L2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路最小電流I'=0.25A,
電路的總功率最小P總'=U總F=18VX0.25A=4.5W;
當燈泡L2正常發(fā)光時,電路電流最大1〃=£^=&L=0.5A,
助額⑵
電路的總功率最大P總”=11總1"=18VX0.5A=9W,故D正確。
故選:ABDo
18.(2023?錦州)(多選)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Si,斷開S2,
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從最右端向左滑動到某點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保持滑動變阻器
R1的滑片位置不變,閉合開關S、S2,斷開Si,再將滑動變阻器Ri的滑片繼續(xù)向左滑動
到最左端。兩次電流表示數(shù)與電壓表示數(shù)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定值電阻R2的阻值是ion
B.電源電壓是6V
C.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3W
D.滑動變阻器Ri最大阻值是25。
【答案】ABD
【解答】解:AB、閉合開關S、S2,斷開Si,滑動變阻器Ri和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定
值電阻的電壓,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根據(jù)定值電阻的阻值不變,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圖像是右側的直線,由圖像和由歐姆定
律I=U可得,此時R2的阻值:R2=—=^-=10<1,
RI20.4A
再將滑動變阻器Ri的滑片繼續(xù)向左滑動到最左端,只有R2接入電路,此時電流最大,
為0.6A,
則電源電壓U=U,2=l2大R2=0.6AX10n=6V;故AB正確;
C、當切換開關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I=U-U2=6V-4V=2V;
滑動變阻接入電路的阻值Ri=U-=1-=5。,
Il0.4A
閉合開關S、S1,斷開S2,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燈泡的電壓,電流表測
量電路中的電流,從最右端向左滑動到某點時,小燈泡正常發(fā)光,燈泡的電壓最大為3.5V,
滑動變阻器的電壓U'i=U-UL=6V-3.5V=2.5V;
此時電路中的電流r=------L=2-5V=O.5A,即燈泡正常發(fā)光的電流IL=I'=O.5A
R[5。
則燈泡的額定功率PL=ULIL=3.5VXO.5A=1.75W;故C錯誤;
D、滑動變阻器Ri的滑片在最右端時,燈泡的電壓為IV,U"I=U-UL=6V-1V=5V;
電流1〃=0.2A,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為R'I=FA=_±=25。,故D正確。
I10.2A
故選:ABD=
19.(2023?遼寧)(多選)如圖所示電路,定值電阻Ro為40。,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
電流為0.4A。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時,先閉合開關S,電流表示數(shù)為0.1A,
再閉合開關Si,電流表示數(shù)為0.2A。在保證電路元件安全的條件下,將滑動變阻器的滑
片向左最大范圍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
A.電源電壓為8V
B.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范圍是40。?10Q
C.定值電阻Ro的功率為0.8W
D.通電Imin,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最多為120J
【答案】BD
【解答】解:由實物圖知定值電阻與滑動變阻器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干路的電流,開關S
在干路上,開關Si在滑動變阻器這一支路上;
A、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時,先閉合開關S,電路中只有定值電阻Ro接入電
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則電源電壓為:
U=hRo=O.lAX4OQ=4V,故A錯誤;
B、再閉合開關Si,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Ro并聯(lián),電流表測量干路的電流,由于并聯(lián)
電路各個支路互不影響,通過定值電阻Ro的電流仍為0.1A,則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為:
I滑=1-Ii=0.2A-0.1A=0.1A,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大電阻為:
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4A,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電阻為:
R滑小=_匚=3_=10。,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范圍是40Q?10Q,故B正
I有大0-4A
確;
C、定值電阻Ro的功率為:
PO=I]2RO=(0.1A)2X40£l=0.4W,故C錯誤;
D、由于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始終為0.1A,通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為0.4A,則干路
的最大電流為:
I總大=h+I滑大=01A+0.4A=0.5A,
通電Imin,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最多為:
W=UI總大t=4VX0.5AX60s=120J,故D正確。
故選:BDo
20.(2023?濰坊)(多選)某同學連接了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為18V,電壓表量程為
“0?15V",電流表量程為“0?0.6A”,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為“100Q1A",小燈泡標有“6V
3W”字樣。不考慮燈絲電阻的變化,在確保電路安全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路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0.5A
B.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是3?6V
C.小燈泡消耗電功率的最小值是0.75W
D.滑動變阻器允許接入電路的阻值范圍是24?100Q
【答案】AC
【解答】解:由圖可知,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p
A、由P=UI可知,小燈泡的額定電流:匕=」;=旦上=0.5A,
UL6V
根據(jù)小燈泡的額定電流、電流表的量程以及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可知,電路允許通過的最
大電流I大=IL=0.5A,故A正確;
B、小燈泡兩端的最大電壓為6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兩端的最
小電壓:U“J、=U-UL=18V-6V=12V,
由于電壓表量程為“0?15V“,所以電壓表的示數(shù)最大為15V,
則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范圍是12V?15V,故B錯誤;
C、由于滑動變阻器兩端的最大電壓為15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小燈泡兩端
的最小電壓:111小=11-111<大=18丫-15丫=3丫,
2TT22
由P=U—可知,小燈泡的電阻:RL=^-=J'gV)=12Q,
RPL3W
此時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小=IL小=上?=-^^=0.25人,
RL120
小燈泡消耗的最小電功率:PL,J、=UL小IL,J、=3VX0.25A=0.75W,故C正確;
D、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大阻值:R大=!%=』L=60Q,
I小0.25A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電阻:1<小=%_=上匕=24Q,
I大0.5A
所以滑動變阻器允許接入電路的阻值范圍為24?60。,故D錯誤。
故選:ACo
21.(2023?貴州多選)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燈Li、L2分別標有“6V0.5A”
“6V1A”字樣。只閉合S,滑片P置于滑動變阻器最左端,僅有一只燈泡正常發(fā)光;滑
片P置于中點,再閉合Si,電壓表示數(shù)為4V。若燈絲電阻不變,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情況
B.兩燈同時發(fā)光時Li比L2暗
C.電源電壓為9V
D.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30Q
【答案】ACD
【解答】解:A、燈Li、L2分別標有“6丫0.5人”“6丫S”字樣,則兩燈泡的電阻分別為:
Ri=±=0_=12Q,R2=—=-^-=611,故A正確;
110.5AI21A
B、由圖可知,兩燈同時發(fā)光時串聯(lián),因燈絲電阻不變,且RI>R2,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原理
可知,Li兩端電壓大于L2兩端電壓,由P=UI可知,Li的實際功率大于L2的實際功率,
因此Li比L2亮,故B錯誤;
C、只閉合S,滑片P置于滑動變阻器最左端,兩燈泡串聯(lián),僅有一只燈泡正常發(fā)光,由
B可知,此時燈Li正常發(fā)光,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可知,電源電壓為:
U=UI+IIR2=6V+0.5AX6(1=9V,故C正確;
D、滑片P置于中點,再閉合Si,此時燈Li與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電壓表測燈Li兩端電
壓為4V,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
U滑=11-Ui'=9V-4V=5V,
根據(jù)串聯(lián)分壓原理可知,
U)—R滑即5V_=R)
U/"R7'4V12Q'
解得:R滑=15。,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滑大=2R滑=2義15Q=30。,故D正確。
故選:ACDo
22.(2023?宜賓)(多選)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o=6Q。將滑片滑到滑
動變阻器的b端時,閉合開關,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3V;將滑片滑到滑動變阻器的中點時,
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4.5V。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電路中的最小電流是0.5A
B.電源電壓是9V
C.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是9。
D.移動滑片,Ro在通電100s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1350J
【答案】ABD
【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定值電阻Ro與滑動變阻器R串聯(lián),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
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設滑片移到滑動變阻器的b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電路中的電流
最小,最小為L=―L=_Jg=0.5A,故A正確;
Ro60
滑片P移到滑動變阻器的中點時電路中的電流為12,
%
11—瓦_%_3,=2
由I=U可得,兩種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之比:
R17UjU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江藝術工程職業(yè)學院《基礎攝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物理化學F》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物理化學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15《白鵝》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陽泉師范高等??茖W校《建筑性能模擬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徽州建筑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師范大學《企業(yè)形象(CS)》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經(jīng)濟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熱工基礎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醫(yī)科大學《商務統(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集成電路研究報告-集成電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24年
- 2024年湖南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驗歷年參考題庫(頻考版)含答案解析
- 樁基承載力自平衡法檢測方案資料
- 新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教學設計含教學反思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資開發(fā)集團招聘7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簡單的路線圖(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西師大版
- 成都市2024-2025學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財務工作計劃
- Unit 5 Now and Then-Lesson 3 First-Time Experiences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 【MOOC】影視鑒賞-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