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專項復(fù)習(xí):機械運動(核心考點講練)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2/06/wKhkGWepTSqAKZB0AAGkDLVrws8503.jpg)
![中考物理專項復(fù)習(xí):機械運動(核心考點講練)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2/06/wKhkGWepTSqAKZB0AAGkDLVrws85032.jpg)
![中考物理專項復(fù)習(xí):機械運動(核心考點講練)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2/06/wKhkGWepTSqAKZB0AAGkDLVrws85033.jpg)
![中考物理專項復(fù)習(xí):機械運動(核心考點講練)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2/06/wKhkGWepTSqAKZB0AAGkDLVrws85034.jpg)
![中考物理專項復(fù)習(xí):機械運動(核心考點講練)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12/06/wKhkGWepTSqAKZB0AAGkDLVrws8503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章機械運動
考點0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高頻考點精講】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單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納米(nm)o
lkm=103m1dm=10“mlcm=10~2mlmm=10-3mIjwn—1Q~6mlnm=10~9m
1cm2=10-4m21cm3=10-6m31dm3=10-3m31mL=1cm3IL=1dm3
2、測量工具:刻度尺,游標(biāo)卡尺,螺旋測微器,米尺,激光測距等。
3、刻度尺的讀數(shù)
(1)會認(rèn)
①零刻線的位置:如零刻線磨損,可選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測量起點。
②量程:又稱測量范圍,即刻度尺一次能測量的最大長度。如被測長度超過量程,可重復(fù)使
用刻度尺或換用其它大量程的測量工具。
③分度值:最小刻度??潭瘸呱蟽蓷l相鄰刻線間的距離。其值應(yīng)包含數(shù)字和單位兩部分。
零刻度線
|||出]川||川||川|||川||川|川||川|||川||川|川中川||川||川心川川|||
|Ocm1231568|
單位分度值
(2)會放:使用時應(yīng)將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緊貼被測物。
(3)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經(jīng)過被測物體末端與尺相交的位置并與尺面垂直。
X、\:7
..........
\111111111111111111pI門11HlI)
Rm]23(
(4)會讀:根據(jù)刻度尺的分度值讀出準(zhǔn)確數(shù)值,需要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00cm
llll|llll|llll|ll
01234
cm
(5)會記: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應(yīng)記錄準(zhǔn)確數(shù)字,估讀數(shù)字和所記錄數(shù)據(jù)的單位。
二、時間的測量
1、時間單位:秒(s),小時(h),分鐘(min),毫秒(ms),微秒(|is)o
1h=60min=3600s1min=60s1ms=0.001s=10-3sl|is=0.000001s=10-6s
2、測量工具:
古代人用日辱、沙漏等計時;現(xiàn)代生活中用的鐘表:石英鐘、電子手表、機械式停表、電子
式停表等。
3、停表的讀數(shù):
大圈對應(yīng)秒針每轉(zhuǎn)1圈是30秒,所以它的刻度是0-30秒,每1秒的范圍有10小格(每小格
是0.1秒)。
三、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1、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稱為誤差,物理實驗離不開對物理量的測量,測量有直接的,
也有間接的。由于儀器、實驗條件、環(huán)境等因素的限制,測量不可能無限精確,物理量的測
量值與客觀存在的真實值之間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測量誤差。誤差與錯誤
不同,錯誤是應(yīng)該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能絕對避免的。
2、減小誤差方法:①選用更加精密的測量工具;②改進(jìn)測量的方法;③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熱點題型精練】
1.如圖所示測量硬幣直徑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0i23456cm
2.某同學(xué)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jìn)行了4次測量,結(jié)果如下:12.34cm、12.36cm、
12.35cm、12.7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為()
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
3.下列各過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估計正確的是()
A.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20s
B.普通中學(xué)生跑100m用時約5s
C.升國旗唱國歌用時約10s
D.書寫一個數(shù)字所用的時間約Is
4.下列測量長度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只使用一個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準(zhǔn)確測出乒乓球的直徑
B.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
C.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shù),即得
出一張紙的厚度
D.測細(xì)金屬絲的直徑,可以把金屬絲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
的長度L和圈數(shù)N,則直徑D=,
5.某同學(xué)測得自己每分鐘脈動次數(shù)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動的時間是
秒,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
脈動次數(shù)是60次,那么,該同學(xué)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秒。
6.小慧家有一段零散的銅線,她想知道這段銅線的直徑規(guī)格,采用了下面測量辦法。剪下一
段銅線后,把這段銅線單層盤繞在一支鉛筆上纏繞40圈,形成一個銅線圈,再用一把刻
度尺去測量這銅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這個銅線圈的長度是cm,這些
銅線的直徑是mm。
111111111111111111111III1111111111
Ocm123
7.小亮在“長度的測量”實驗中:
(1)測圓的直徑如圖1所示,讀數(shù)是cm;
(2)他把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緊密地環(huán)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jìn)一個圓環(huán)內(nèi),如
圖2所示,紙帶環(huán)繞了n圈,則紙帶的厚度是(用Di、D2、n表
示)。
考點02運動的描述
【高頻考點精講】
一、機械運動
1、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tài)。在物理學(xué)里,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
體的位置,或者一個物體的某些部分相對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過程叫做機
械運動。
2、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
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靜止的描述是相對的。
(古在勻速直線運動
3、機械運動的分類直線運動j變速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
二、參照物及其選擇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先選定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這個選定的
標(biāo)準(zhǔn)物體叫參照物。
2、參照物的判斷方法:
(1)要明確研究對象;(2)明確物體的運動情況;(3)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哪個物體相
對于它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哪個物體相對它
的位置沒有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
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靜止.因為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所以描述物體的
運動必須選定參照物。
天舟五號與天宮空間站相對靜止運油-20加油機和殲-20戰(zhàn)斗機相對靜止
【熱點題型精練】
8.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順利起飛,到達(dá)北京首
都機場,完成首次商業(yè)載客飛行(如圖)。飛機飛行過程中,某乘客看到機翼是靜止的,
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A.云朵B.地面C.機翼D.座椅
9.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
一次試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機的運動狀態(tài)是()
A.垂直起飛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懸停
10.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鷹”的精彩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
對靜止的成語是()
A.分道揚鑲B.背道而馳C.并駕齊驅(qū)D.各奔東西
11.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甲、乙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甲車車廂向乙車車廂
觀望,如圖所示,突然你覺得自己坐的火車開始緩緩地前進(jìn)了,但是,“駛過”了旁邊乙
車的車尾你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甲車還停在站臺上,而旁邊的乙車卻向相反的方向開走了。你
覺得自己坐的火車前進(jìn)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A.站臺B.甲車C.乙車D.自己
12.一條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橋迎面而來,這是以為參照物,若他感到橋
向西運動,則以河岸為參照物,船向(選填“西”“東”)行駛的。
13.圖為高空跳傘運動員在極速下降過程中數(shù)人構(gòu)成的畫面,在圖示的情景中,以其中一個
運動員為參照物,其他運動員是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他們是的(填
“靜止”或“運動”)。
14.小明設(shè)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桌面上安裝一條滑軌,上面放著一幅帶輪子的背景
畫,前面放一個小卡通人物畫。請你按照實驗自己試一試。
(1)當(dāng)推動背景畫向左運動時,會感覺到卡通小人向(填“左”或“右”)跑。
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原因是。
(2)“刻舟求劍”中的那個人在物理學(xué)上犯的錯誤是以行船上的記號為參照物,寶劍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考點03運動的快慢
【高頻考點精講】
一、運動快慢的比較
1、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行駛路程的長短,行駛的路程越長,運動得越快。
2、在行駛路程相等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的時間越短,運動得越快。
甲乙
二、速度的計算
1、速度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在物理學(xué)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2、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時間,則速度的公式是丫=旦
t
三、勻速直線運動
1、概念: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那么我們稱這種運動為勻速直線運
動。
2、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
(1)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變;
(2)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3)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直線的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勻速
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
【熱點題型精練】
15.如圖所示,是一個小球在相同時間間隔里運動情景的物理模型圖,對這個小球的運動情
景描述正確的是()
同一點
A.小球從高處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
C.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D.小球從碗邊釋放滾下
16.李白在《早發(fā)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km,
“一日還”指大約24h從白帝城到達(dá)江陵)。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A.2km/hB.10km/hC.20km/hD.lOOOkm/h
17.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jiān)測震源的位置。圖示兩條直線分別表示
這兩種波從震源開始傳播的距離(s)與所用時間(t)的關(guān)系,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dá)
某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0s,則震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為()
A.25kmB.50kmC.75kmD.100km
18.在一年一度的大慶市“黎明湖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
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進(jìn)行了仔細(xì)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圖象如圖。
根據(jù)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i時間內(nèi)兩隊所走距離相等
B.ti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得快
C.ti時刻甲隊超過乙隊
D.ti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
19.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4次“頻閃”照片,頻閃的
時間間隔為0.02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做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
速”)。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
的速度為m/So
20.經(jīng)測定,某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即圖中“反應(yīng)過程”所用時間)是0.4s。在某次實
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72knV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
車停止,行駛距離33m,則經(jīng)過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者邊打電話邊
駕車,以72knV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
距離39m,此時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是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員駕駛時打
電話,駕駛員的剎車反應(yīng)會0(選填“變快”“變慢”或“不變”)
發(fā)現(xiàn)情況開始減速汽車停止
21.在“比較紙錐下落快慢”的活動中:
(1)將如圖甲所示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各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如圖A、B所示的兩個錐角
不等的紙錐。應(yīng)選擇圖中所示的位置(乙/丙),將兩個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
(2)在實際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該實驗有兩處操作比較困難
①某些紙錐下落時搖搖晃晃,運動的軌跡類似于“S型”,運動的路程與測量結(jié)果不符,請
你幫忙改進(jìn),你的方法是(寫出一種即可);
②在實際測量時,發(fā)現(xiàn)紙錐(下落的距離/下落的時間)較難測量,
對此,我們可以做如下改進(jìn):
a采用錐角較的紙錐進(jìn)行實驗(選填“大”或“小”);
b增加紙錐下落的。
(3)經(jīng)過以上改進(jìn)以后,某小組利用頻閃照片拍攝處其中一個紙錐下落的過程,如圖丁所
示,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時的速度變化情況是
(不變/先變大后不變/一直變大)o
(4)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8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
m/So
(5)圖戊中能反應(yīng)紙錐下落時速度變化情況的是
22.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全長55km,其中主橋長29.6km,
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km。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轎車限速lOOkm/h。
(1)一輛小轎車走完港珠澳大橋全長,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2)若某小轎車從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時間是30min,請通過計算說明是否超速。
考點04測量平均速度
【高頻考點精講】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只能用來粗略地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不能精確描述物
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指明
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時間要一一對應(yīng),即平均速度等于這段路
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總時間的比值。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
二、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1、實驗器材:斜面、小車、停表、刻度尺
2、實驗原理:v=-
t
3、實驗過程:
(1)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
(2)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測量小車要通過的路程s;
(3)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
(4)根據(jù)公式丫=日計算平均速度。
t
(5)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點,再次測量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小車從斜面的頂端滑下,撞
到金屬片的時間。然后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時的平均速度。
5、實驗結(jié)論:匕〉匕>嶺(后半段>全程>前半段)
6、注意事項:
(1)測量后半段平均速度時,不能將小車從中間位置由靜止釋放。原因:小車通過中間位置
時有一定的速度;
(2)為了避免實驗偶然性,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熱點題型精練】
23.如圖是某橋頭設(shè)置的交通限速標(biāo)志,這是告誡駕駛員過此橋時駕駛車輛的()
C.最大速度不得超過30mzsD.最大速度不得超過30km/h
24.如圖所示甲、乙微型小車的運動記錄,兩小車均由左向右運動?,F(xiàn)利用頻閃照相記錄兩
小車的位置,頻閃相機每隔0.02s拍一次照,用字母A、B、C、D、E標(biāo)記小車的位置。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用ABCDE
田■■■■■
0cmi2345678910
乙-J■■■
ABCDE
A.甲做減速運動,乙做勻速運動
B.從A位置運動至E位置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乙運動至D位置時速度為lm/s
D.從D位置運動至E位置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25.某次運動會的100m決賽中,甲、乙、丙三位運動員距離起點20m、80m、100m時各自
所用的時間如表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據(jù)起點的距離20m80m100m
甲所用的時間2.3s8.4s12.2s
乙所用的時間2.4s8.3s11.8s
丙所用的時間2.5s8.4s11.4s
A.最先到達(dá)距離起點80m處的是甲
B.乙在全過程中一直在做加速運動
C.在2.3s時,丙領(lǐng)先甲,乙領(lǐng)先丙
D.比賽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
26.在研究水滴下落規(guī)律的實驗中,打開水龍頭讓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1s
拍攝了同一水滴下落時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水滴下落0.3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
0F5
=-10
=-15
01-20
1-25
=-30
135
=-40
o=-45
三二m
A.150m/sB.15m/sC.1.5m/sD.0.15m/s
27.如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用頻閃攝影技術(shù)拍攝的一張照片,清晰地記錄了網(wǎng)球被擊出后某
一段的運動軌跡,已知此次攝影的閃光頻率(每秒鐘得到影像的次數(shù))為100Hz,網(wǎng)球的
直徑約為6cm?,F(xiàn)將一條刻度尺放在照片上來估測網(wǎng)球的運動速度。由圖可知,網(wǎng)球從A
位置運動到B位置所用的時間是s,網(wǎng)球在AB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約為
_________m/so
AB
012345cm
28.如圖所示為“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
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若測得氣泡從管
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
為m/s;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yīng)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選填“快”
或“慢”)一些。
”子
一
寸
飛
二
泡
29.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
(2)AB段距離SAB=cm,小車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o
(3)如果不小心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會(選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
(5)小明進(jìn)一步實驗測得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i,后半程平均速度
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I和V2表示)。
30.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的運動在某次跳傘表演中,運動員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
始下落,其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勻速直線運動25s下落至
地面,求:
(1)運動員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
(2)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v/(ms-1)
42---------,
051015Vs
第一章機械運動(解析版)
考點0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高頻考點精講】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單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納米(nm)o
lkm=103m1dm=10“mlcm=10~2mlmm=10-3mIjwn—1Q~6mlnm=10~9m
1cm2=10-4m21cm3=10-6m31dm3=10-3m31mL=1cm3IL=1dm3
2、測量工具:刻度尺,游標(biāo)卡尺,螺旋測微器,米尺,激光測距等。
3、刻度尺的讀數(shù)
(1)會認(rèn)
①零刻線的位置:如零刻線磨損,可選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測量起點。
②量程:又稱測量范圍,即刻度尺一次能測量的最大長度。如被測長度超過量程,可重復(fù)使
用刻度尺或換用其它大量程的測量工具。
③分度值:最小刻度??潭瘸呱蟽蓷l相鄰刻線間的距離。其值應(yīng)包含數(shù)字和單位兩部分。
零刻度線
|||出]川||川||川|||川||川|川||川|||川||川|川中川||川||川心川川|||
|Ocm1231568|
單位分度值
(2)會放:使用時應(yīng)將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緊貼被測物。
(3)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經(jīng)過被測物體末端與尺相交的位置并與尺面垂直。
X、\:7
..........
\111111111111111111pI門11HlI)
Rm]23(
(4)會讀:根據(jù)刻度尺的分度值讀出準(zhǔn)確數(shù)值,需要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3.00cm
llll|llll|llll|ll
01234
cm
(5)會記: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應(yīng)記錄準(zhǔn)確數(shù)字,估讀數(shù)字和所記錄數(shù)據(jù)的單位。
二、時間的測量
1、時間單位:秒(s),小時(h),分鐘(min),毫秒(ms),微秒(|is)o
1h=60min=3600s1min=60s1ms=0.001s=10-3sl|is=0.000001s=10-6s
2、測量工具:
古代人用日辱、沙漏等計時;現(xiàn)代生活中用的鐘表:石英鐘、電子手表、機械式停表、電子
式停表等。
3、停表的讀數(shù):
大圈對應(yīng)秒針每轉(zhuǎn)1圈是30秒,所以它的刻度是0-30秒,每1秒的范圍有10小格(每小格
是0.1秒)。
三、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1、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稱為誤差,物理實驗離不開對物理量的測量,測量有直接的,
也有間接的。由于儀器、實驗條件、環(huán)境等因素的限制,測量不可能無限精確,物理量的測
量值與客觀存在的真實值之間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測量誤差。誤差與錯誤
不同,錯誤是應(yīng)該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能絕對避免的。
2、減小誤差方法:①選用更加精密的測量工具;②改進(jìn)測量的方法;③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熱點題型精練】
1.如圖所示測量硬幣直徑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0i23456cm
解:AB、圖中直接用刻度尺來尋找硬幣的直徑的方法是不科學(xué)的,誤差較大,故A、B錯
誤;
C、圖中所示的方法為“輔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邊所對應(yīng)的示數(shù)之差即為硬幣直徑的
大小,故C正確;
D、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一般應(yīng)從零刻度線或某一整刻線開始測量,圖中測量方
法會使測量值偏小,故D錯誤。
答案:Co
2.某同學(xué)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jìn)行了4次測量,結(jié)果如下:12.34cm、12.36cm、
12.35cm、12.7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為()
A.12.45cmB.12.34cmC.12.35cmD.12.36cm
解:從題干中提供數(shù)據(jù)可知,12.75cm與其它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所以12.75cm是錯誤的,應(yīng)
該去掉;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yīng)記
錄為:L=---------------------------=12.35cmo
答案:Co
3.下列各過程所經(jīng)歷的時間,估計正確的是()
A.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約20s
B.普通中學(xué)生跑100m用時約5s
C.升國旗唱國歌用時約10s
D.書寫一個數(shù)字所用的時間約Is
解:A、課桌的高度不到1m,橡皮從課桌掉到地上的時間不到1s。故A不正確;
B、男子百米世界紀(jì)錄略小于10s,中學(xué)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
B不正確;
C、我國的國歌長度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需的時間不到Imin,在47s
左右。故C不正確;
D、認(rèn)真工整的書寫一個數(shù)字的時間在1s左右。故D正確。
答案:Do
4.下列測量長度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只使用一個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準(zhǔn)確測出乒乓球的直徑
B.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
C.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shù),即得
出一張紙的厚度
D.測細(xì)金屬絲的直徑,可以把金屬絲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
的長度L和圈數(shù)N,則直徑D=-
解:
A、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刻線一側(cè)要靠緊被測部分,所以無法僅利用刻度尺測量
乒乓球的直徑,故A錯誤;
B、自行車車輪的周長可以測出,要測量自行車行駛的路程,可以先記下車輪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N,
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故B正確;
C、一張紙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無法直接準(zhǔn)確測量,所以測量紙的厚
度時,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shù),即得出一張紙的厚
度,故C正確;
D、細(xì)金屬絲的直徑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無法直接準(zhǔn)確測量,所以可以把金
屬線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和圈數(shù)N,則直徑D=F,
故D正確。
答案:Ao
5.某同學(xué)測得自己每分鐘脈動次數(shù)為75次,由此,他計算出自己每次脈動的時間是0.8秒,
在回家乘電梯上樓時,他用脈搏作計時工具,測得從樓底到自己家樓層的脈動次數(shù)是60
次,那么,該同學(xué)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48秒。
解:
脈搏跳動一次所用的時間為絲=0.8s;
75
乘電梯所用時間大約為o.8sX60=48s。
答案:0.8;48-
6.小慧家有一段零散的銅線,她想知道這段銅線的直徑規(guī)格,采用了下面測量辦法。剪下一
段銅線后,把這段銅線單層盤繞在一支鉛筆上纏繞40圈,形成一個銅線圈,再用一把刻
度尺去測量這銅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這個銅線圈的長度是2.40cm,這些銅
線的直徑是0.6mmo
|TITI|(III|Ilfl|ITU[InI|11111111
0cm123
解:
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1mm=0.1cm;
線圈左端與0.00cm對齊,右端與2.40cm對齊,所以線圈的長度為L=2.40cm;銅線的直
徑d=——=0.06cm=0.6mmo
40
答案:2.40;0.6o
(1)測圓的直徑如圖1所示,讀數(shù)是1.54cm;
(2)他把一條厚薄均勻的紙帶緊密地環(huán)繞在圓柱形鉛筆上直至恰好能套進(jìn)一個圓環(huán)內(nèi),如
圖2所示,紙帶環(huán)繞了n圈,則紙帶的厚度是—(D-DI)(用Di、D2、n表示)。
—2D---------2---------------------
解:
(1)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lmm,
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的左側(cè)與1.00cm對齊,右側(cè)與2.54cm對齊,所以圓的直
徑為d=2.54cm-1.00cm=1.54cm;
(2)由于紙帶的厚度太小,所以無法直接用刻度尺來進(jìn)行測量,因此要用累積法來完成實
驗;
可將紙帶緊密繞在鉛筆上,直到剛好套入圓環(huán)中,然后數(shù)出紙帶的圈數(shù)n;n圈紙帶的厚度
為圓環(huán)內(nèi)徑與圓柱形鉛筆的直徑差的二分之一,
即:—(D2-Di)o
答案:(1)1.54;(2)—(D-Di)o
2口2
考點02運動的描述
【高頻考點精講】
一、機械運動
1、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tài)。在物理學(xué)里,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
體的位置,或者一個物體的某些部分相對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過程叫做機
械運動。
2、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這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我們平常說的運
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參照物而言的,所以,對靜止的描述是相對的。
"古在'---hf勻速直線運動
3、機械運動的分類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
曲線運動
二、參照物及其選擇
1、參照物:要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先選定一個物體作為標(biāo)準(zhǔn),這個選定的
標(biāo)準(zhǔn)物體叫參照物。
2、參照物的判斷方法:
(1)要明確研究對象;(2)明確物體的運動情況;(3)如果研究對象是運動的,哪個物體相
對于它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如果研究對象是靜止的,哪個物體相對它
的位置沒有改變,哪個物體就是參照物。
三、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靜止.因為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所以描述物體的
運動必須選定參照物。
天舟五號與天宮空間站相對靜止運油-20加油機和殲-20戰(zhàn)斗機相對靜止
【熱點題型精練】
8.2023年5月28日上午,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機從上海虹橋機場順利起飛,到達(dá)北京首
都機場,完成首次商業(yè)載客飛行(如圖)。飛機飛行過程中,某乘客看到機翼是靜止的,
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A.云朵B.地面C.機翼D.座椅
解:AB.飛機飛行過程中,機翼相對云朵、地面有位置的變化,所以以云朵或地面為參照
物,機翼是運動的,故AB不符合題意;
C.研究物體的機械運動時,不能以物體自身為參照物,故C不符合題意;
D.飛機飛行過程中,機翼與機內(nèi)座椅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以座椅為參照物,機翼是靜
止的,故D符合題意。
答案:D。
9.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
一次試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機的運動狀態(tài)是()
A.垂直起飛B.垂直降落C.定速巡航D.空中懸停
解: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說明地面相對飛機垂直運動,并且距離在不斷減小,
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飛機應(yīng)該是垂直降落,故B正確。
答案:Bo
10.如圖所示是攝影愛好者捕捉到的“烏鴉騎乘老鷹”的精彩畫面,下列能描述圖中兩者相
對靜止的成語是()
A.分道揚鐮B.背道而馳C.并駕齊驅(qū)D.各奔東西
解:烏鴉站在飛翔的老鷹背上休憩,烏鴉和老鷹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以烏鴉為
參照物,老鷹是靜止的,以老鷹為參照物,烏鴉也是靜止的。
A、分道揚鑲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標(biāo)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
變化,是相對運動的,故A錯誤;
B、背道而馳原指朝著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動方向和所要達(dá)到的目標(biāo)完全相反,彼此之
間發(fā)生了位置的變化,是相對運動的,故B錯誤;
C、并駕齊驅(qū)原指幾匹馬并排拉一輛車,一齊快跑,比喻齊頭并進(jìn),彼此之間的位置沒有
發(fā)生變化,是相對靜止的,故c正確;
D、各奔東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變化,是相對運動的,故D錯誤。
答案:Co
n.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甲、乙兩列火車并排停在站臺上,你坐在甲車車廂向乙車車廂
觀望,如圖所示,突然你覺得自己坐的火車開始緩緩地前進(jìn)了,但是,“駛過”了旁邊乙
車的車尾你才發(fā)現(xiàn),實際上甲車還停在站臺上,而旁邊的乙車卻向相反的方向開走了。你
覺得自己坐的火車前進(jìn)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A.站臺B.甲車C.乙車D.自己
解:
行駛的乙車自己乘坐的甲車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坐在靜止的甲車中的人覺得自己坐的火
車前進(jìn)了,所選的參照物是乙車,故C正確。
答案:Co
12.一條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橋迎面而來,這是以船為參照物,若他感到橋
向西運動,則以河岸為參照物,船向東(選填“西”“東”)行駛的。
解:以船為參照物,橋與船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是運動的,故會有一座橋迎面而
來;
河岸和橋之間沒有位置移動,是相對靜止的,所以,若他感到橋向西運動,以河岸為參照
物,則船是向東運動的。
答案:船;東。
13.圖為高空跳傘運動員在極速下降過程中數(shù)人構(gòu)成的畫面,在圖示的情景中,以其中一個
運動員為參照物,其他運動員是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他們是運動的(填
“靜止”或“運動”)。
解:
跳傘運動員在極速下降過程中,以其中一個運動員為參照物,其他運動員的位置沒有發(fā)生
變化,則說明其他運動員是靜止的。
若以地面為參照物,跳傘運動員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是運動的;
答案:靜止;運動。
14.小明設(shè)計了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桌面上安裝一條滑軌,上面放著一幅帶輪子的背景
畫,前面放一個小卡通人物畫。請你按照實驗自己試一試。
(1)當(dāng)推動背景畫向左運動時,會感覺到卡通小人向右(填“左”或“右”)跑。產(chǎn)
生這種感覺的原因是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
(2)“刻舟求劍”中的那個人在物理學(xué)上犯的錯誤是以行船上的記號為參照物,寶劍是二I
動(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解:(1)當(dāng)推動背景畫向左運動時,會感覺到卡通小人向右跑,這是因為運動與靜止是相
對的,卡通小人相對于背景畫的位置向右移動了;
(2)“刻舟求劍”中,以行船上的記號為參照物,寶劍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是運動的。
答案:(1)右;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2)運動。
考點03運動的快慢
【高頻考點精講】
一、運動快慢的比較
1、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行駛路程的長短,行駛的路程越長,運動得越快。
2、在行駛路程相等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的時間越短,運動得越快。
甲乙
二、速度的計算
1、速度的定義及其物理意義:在物理學(xué)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2、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用字母s表示路程,用字母t表示時間,則速度的公式是丫=旦。
t
三、勻速直線運動
1、概念: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那么我們稱這種運動為勻速直線運
動。
2、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
(1)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保持不變;
(2)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3)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直線的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勻速
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
【熱點題型精練】
15.如圖所示,是一個小球在相同時間間隔里運動情景的物理模型圖,對這個小球的運動情
景描述正確的是()
起點?-------??-----*?---??一?■
終點?<-----?<-----?<—
同一點
A.小球從高處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
C.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D.小球從碗邊釋放滾下
解:
由圖得出,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nèi)路程先變小、后變大,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變小、后變大;
A、小球從高處自由落下,速度將加速下落,故A不符合題意;
B、小球沿斜面上下運動,先是向上沿斜面運動,速度越來越小,到一定高度后又沿斜面
向下運動,速度越來越大,故B符合題意;
C、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速度大小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
D、小球從碗邊釋放滾下,先加速運動、后減速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
答案:Bo
16.李白在《早發(fā)白帝城》中描述:“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注:2里為1km,
“一日還”指大約24h從白帝城到達(dá)江陵)。詩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A.2km/hB.10km/hC.20km/hD.lOOOkm/h
解:已知:s=l千里=500km,t=l日=24h,那么v=口=5fL?21km/h,故C符合題意、
ABD不合題意。
答案:Co
17.利用地震波中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不同可以監(jiān)測震源的位置。圖示兩條直線分別表示
這兩種波從震源開始傳播的距離(s)與所用時間(t)的關(guān)系,若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dá)
某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0s,則震源到該監(jiān)測站的距離為()
解:由圖可知,縱波的速度為:vi=—==5km/s,橫波的速度為:V2=—==3km/s,
□15D口22JU
測得這兩種波先后到達(dá)某監(jiān)測站的時間間隔為10s,由題意可得:---=10s,即
口2□;3口口/U
解得:s=75km。
答案:Co
18.在一年一度的大慶市“黎明湖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
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進(jìn)行了仔細(xì)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圖象如圖。
根據(jù)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i時間內(nèi)兩隊所走距離相等
B.ti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得快
C.ti時刻甲隊超過乙隊
D.ti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
解:
AC.由圖象可知,0?ti時間內(nèi),甲隊龍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隊龍舟的平均速度,
由v=々的變形式s=vt可知,甲隊龍舟所走的距離小于乙隊龍舟走過的距離,
所以,ti時刻甲隊不可能超過乙隊,故AC錯誤;
BD.由圖象可知,ti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兩隊運動的快慢相同,故B錯誤、D正確。
答案:Do
19.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4次“頻閃”照片,頻閃的
時間間隔為0.02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
速”)。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
解:(1)由于木塊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塊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2)根據(jù)圖示可知,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3.80cm-2.00cm=1.80cm;
(3)木塊從位置1運動到位置4時,頻閃3次,故木塊所用的時間為t=0.02sX3=0.06s;
根據(jù)圖示可知,木塊運動的距離s=8.00cm-2.60cm=5.40cm=0.054m,
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平均速度:v=2=察=0.9m/so
L(7.(/6L
答案:勻速;1.80;0.9o
20.經(jīng)測定,某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即圖中“反應(yīng)過程”所用時間)是0.4s。在某次實
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72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
車停止,行駛距離33m,則經(jīng)過8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者邊打電話邊駕
車,以72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
離39m,此時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是0.7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員駕駛時打電話,
駕駛員的剎車反應(yīng)會變慢。(選填“變快”“變慢”或“不變”)
發(fā)現(xiàn)情況開始減速汽車停止
?-反---向---過--程----*T「*--;-咸--諫---過--程----?
解:(1)反應(yīng)時間是0.4s,此時的速度是72km/h,即20m/s,
所以此時運動的距離是:s=vt=20m/sX0.4s=8m,
故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3m,則經(jīng)過8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
(2)據(jù)(1)可知,汽車的司機反應(yīng)后的距離是s=33m-8m=25m,故當(dāng)司機打電話時,
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9m,即汽車司機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剎車運動的距離是si=
39m-25m=14m,故據(jù)v=-得,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t=/==0.7s;
故駕駛員駕駛時打電話,駕駛員的剎車反應(yīng)會變慢。
答案:8;0.7;變慢。
21.在“比較紙錐下落快慢”的活動中:
§
A
B
丁
(1)將如圖甲所示兩個等大的圓紙片,各裁去一個扇形,做成如圖A、B所示的兩個錐角
不等的紙錐。應(yīng)選擇圖乙中所示的位置(乙/丙),將兩個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
(2)在實際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該實驗有兩處操作比較困難
①某些紙錐下落時搖搖晃晃,運動的軌跡類似于“S型”,運動的路程與測量結(jié)果不符,請
你幫忙改進(jìn),你的方法是選用質(zhì)量較大的紙錐(或在紙錐內(nèi)放入一個較重的小物體)
(寫出一種即可);
②在實際測量時,發(fā)現(xiàn)紙錐下落的時間(下落的距離/下落的時間)較難測量,對此,
我們可以做如下改進(jìn):
a采用錐角較大的紙錐進(jìn)行實驗(選填“大”或“小”);
b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
(3)經(jīng)過以上改進(jìn)以后,某小組利用頻閃照片拍攝處其中一個紙錐下落的過程,如圖丁所
示,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時的速度變化情況是先變大后
不變(不變/先變大后不變/一直變大)。
(4)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8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0.2m/so
(5)圖戊中能反應(yīng)紙錐下落時速度變化情況的是A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應(yīng)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且紙錐是下端著地;
圖乙中兩紙錐的下端高度相同,圖丙中兩紙錐的上端高度相同,故應(yīng)選圖乙的位置釋放。
(2)①某些紙錐下落時搖搖晃晃,可能是紙錐較輕,重力較小、阻力較大,所以可選用質(zhì)
量較大的紙錐(或在紙錐內(nèi)放入一個較重的小物體);
②在實際測量時,紙錐下落快,下落的時間較難測量,必須增加紙錐下落的高度和錐角(增
大錐角可增大空氣阻力),以增大下落時間,便于時間的測量;
(3)由圖丁可知,紙錐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先變大后不變,所以紙錐的運動速度先變
大后不變;
(4)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由圖丁可知,AB間的運動時間t=0.2sX2=0.4s,
則此過程中,紙錐的速度v=-=等=0.2m/s;
(5)由紙錐的運動照片可知,在相等時間t內(nèi),紙錐通過的路程先變大后不變,由丫=晟可
知紙錐的速度先變大后不變;由圖象可知,A的圖象表示物體速度隨時間先變大后不變,
故A正確。
答案:
(1)乙;
(2)①選用質(zhì)量較大的紙錐(或在紙錐內(nèi)放入一個較重的小物體);②下落的時間;a.大;
b.高度;
(3)先變大后不變;
(4)0.2;
(5)Ao
22.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全長55km,其中主橋長29.6km,
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km。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轎車限速lOOkm/h。
(1)一輛小轎車走完港珠澳大橋全長,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2)若某小轎車從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時間是30min,請通過計算說明是否超速。
解:已知港珠澳大橋全長55km,設(shè)計速度100km/h,
由v=「可得,轎車按照設(shè)計的速度通過港珠澳大橋需要的時間:
55口口
―100□=0.55ho
(2)轎車通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速度:
v'=-==83.2km/h<100km/h,
□'30X-U
可見,某小轎車從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沒有超速。
答:(1)一輛小轎車走完港珠澳大橋全長,至少需要0.55h。
(2)若某小轎車從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沒有超速。
考點04測量平均速度
【高頻考點精講】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只能用來粗略地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不能精確描述物
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
2、平均速度是指某段路程或某段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時一定要指明
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時間要一一對應(yīng),即平均速度等于這段路
程與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總時間的比值。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
二、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1、實驗器材:斜面、小車、停表、刻度尺
2、實驗原理:v=-
t
3、實驗過程:
(1)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
(2)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測量小車要通過的路程s;
(3)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
(4)根據(jù)公式v=£計算平均速度。
t
(5)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點,再次測量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小車從斜面的頂端滑下,撞
到金屬片的時間。然后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時的平均速度。
5、實驗結(jié)論:%>%>%(后半段>全程>前半段)
6、注意事項:
(1)測量后半段平均速度時,不能將小車從中間位置由靜止釋放。原因:小車通過中間位置
時有一定的速度;
(2)為了避免實驗偶然性,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熱點題型精練】
23.如圖是某橋頭設(shè)置的交通限速標(biāo)志,這是告誡駕駛員過此橋時駕駛車輛的()
A.平均速度不得超過30m/sB.平均速度不得超過30km/h
C.最大速度不得超過30mzsD.最大速度不得超過30km/h
解:30是表示30km/h,這是告誡駕駛員在這一路段駕駛車輛時瞬時速度不能超過30km/h;
在行駛的任何時刻都不能超過該數(shù)值,行駛速度低于或者等于30km/h都是允許的。
答案:D。
24.如圖所示甲、乙微型小車的運動記錄,兩小車均由左向右運動?,F(xiàn)利用頻閃照相記錄兩
小車的位置,頻閃相機每隔0.02s拍一次照,用字母A、B、C、D、E標(biāo)記小車的位置。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用ABCDE
中■■■■■
0cmi2345678910
乙J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會議決策紀(jì)要與執(zhí)行方案
- 綠色建筑節(jié)能技術(shù)改造合同
- 水電供應(yīng)服務(wù)協(xié)議書
- 光伏發(fā)電站建設(shè)項目開發(fā)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
- 物流運輸合同協(xié)議書參考
- 周年慶典盛大策劃方案
- 工程維修承包合同
- 汽車維修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裝飾裝修居間合同
- 建筑裝修行業(yè)裝修工程延期免責(zé)協(xié)議
- 《交通工程CAD》課程教學(xué)大綱(本科)
- 人教版數(shù)學(xué)五年級下冊 全冊各單元教材解析
- 2022年二年級生命安全教育教案
- 換班申請表(標(biāo)準(zhǔn)模版)
- 豐田汽車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戰(zhàn)略管理體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學(xué)(第三版)-課件
- 文物保護(h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冷卻塔是利用水和空氣的接觸
- 者陰村戰(zhàn)友紀(jì)念者陰山對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30周年聯(lián)誼會計劃2
- 承插型盤扣式支模架專項施工方案
- 我國古代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