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1458-2023長江刀鱭增殖放流操作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31T 1458-2023長江刀鱭增殖放流操作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31T 1458-2023長江刀鱭增殖放流操作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31T 1458-2023長江刀鱭增殖放流操作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

CCSB50

31

上海市地方標準

DB31/T1458—2023

長江刀鱭增殖放流操作技術規(guī)程

CodeofpracticeforthestockenhancementofCoilianasus

2023-12-27發(fā)布2024-04-01實施

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31/T1458—2023

長江刀鱭增殖放流操作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長江刀鱭增殖放流的基本要求、魚種檢驗、放流準備、魚種暫養(yǎng)、魚種運輸、魚種放

流、資源保護與監(jiān)測和效果評價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上海市行政區(qū)域內實施增殖放流主體開展長江刀鱭增殖放流。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漁業(yè)水質標準

GB/T12763.9海洋調查規(guī)范第9部分:海洋生態(tài)調查指南

SC/T9102.2漁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范第2部分:海洋

SC/T9102.3漁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規(guī)范第3部分:淡水

SC/T940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guī)程

3術語和定義

SC/T940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水域

放流水域為長江刀鱭的產卵場、索餌場或洄游通道,應符合SC/T9401相關規(guī)定。

4.2環(huán)境

放流水域水質應符合GB11607相關規(guī)定,水溫宜為15℃~25℃,溶解氧大于5mg/L。

4.3放流點

按照GB/T12763.9、SC/T9102.2和SC/T9102.3相關規(guī)定確定增殖放流地點。

4.4魚種

4.4.1應是本地種的子一代,其親魚來源應符合SC/T9401相關規(guī)定。

4.4.2放流魚種全長應為3cm~12cm。

4.4.3放流魚種質量應符合SC/T9401相關規(guī)定。

1

DB31/T1458—2023

5魚種檢驗

5.1增殖放流的魚種應具有種質鑒定報告。

5.2疫病檢疫和藥物殘留檢驗按照SC/T9401執(zhí)行。檢驗樣品隨機取樣2次以上,每次取樣為活體,

且不少于100尾。

5.3疫病檢疫結果在增殖放流前5d內有效,藥物殘留檢驗結果在增殖放流前45d內有效。

6放流準備

6.1放流前報備

放流應符合本市漁業(yè)主管部門管理規(guī)定。放流前,應向區(qū)屬地農業(yè)行政執(zhí)法機構申請獲批。

6.2池塘拉網鍛煉

6.2.1放流前1周,每隔3d拉網鍛煉1次。

6.2.2用網眼小于2mm×3mm的軟材質網捕撈魚種。

6.2.3起網后,先將魚種集中于網圍較小的活動空間內,適應5min~10min,讓其自由游出網圍。

上述操作重復1次~2次。

6.3池塘拉網轉運

6.3.1放流前1d,拉網遮光轉運魚種至室內暫養(yǎng)池,運輸時間不超過20min。

6.3.2拉網按6.2.2的規(guī)定實施。魚種在網圍里時間不超過60min。

6.3.3魚種帶水舀入水桶中,水桶體積以20L~50L為宜,裝水量應為1/2~2/3,裝運魚種密度宜

為每升水體5尾~每升水體8尾。

6.3.4入池前,先回灌池水入水桶,待魚種適應2min~3min后,放入暫養(yǎng)池。

7魚種暫養(yǎng)

7.1室內暫養(yǎng)池

面積以20m2~50m2為宜,水深應為1.0m~1.5m。池壁和池底平整、光潔。池中配備氣石,連續(xù)

充氣增氧,氣量為微波狀,溶解氧大于5mg/L。

7.2暫養(yǎng)管理

7.2.1初始用水為淡水,水溫宜為18℃~22℃。暫養(yǎng)密度宜為每平米200尾~每平米400尾,暫

養(yǎng)時間應為18h~24h。不投喂餌料,吸污清底1次。

7.2.2分3次提高鹽度至5~10、降低水溫至13℃~16℃。

7.3出池裝車

7.3.1按6.2.2的規(guī)定實施拉網,拉網前應吸污清底,并將池內水位降至0.3m~0.4m。

7.3.2魚種帶水舀入水桶中,水桶體積以10L~30L為宜,裝水量應為2/3~4/5,轉運魚種密度宜

為每升水體25尾~每升水體30尾。

7.3.3采用個體計數法計數放流魚種入運輸水箱,出池裝車時間不超過45min。

2

DB31/T1458—2023

8魚種運輸

8.1運輸水箱

8.1.1圓角方形或者圓形為宜,底面積宜為0.8m2~1.2m2,高度應為0.8m~1.5m。箱底一側設置

一個直徑60mm~80mm的排水閥。

8.1.2水箱底部應放置方形或者圓形不銹鋼充氣固定框。納米充氣管應固定于充氣固定框。

8.1.3充氣管呈環(huán)形閉合,離水箱四周壁應為0.15m~0.20m。

8.1.4水箱應置于吊籃中,以便吊裝作業(yè)。

8.2車載運輸

8.2.1運輸水箱水位應為0.6m~0.8m,鹽度宜為5~10,水溫宜為13℃~16℃。

8.2.2應使用純氧充氣運輸,氣量以納米管上方水面有彌散冒泡、不形成微波為準。

8.2.3應使用黑色遮陰膜遮蓋運輸車四周及上方。運輸密度宜為2000尾每平米~3000尾每平米。車

載運輸時間宜控制在1h內。

9魚種放流

9.1放流選擇10月份至11月份的天文小潮期間,當天潮水的高潮位時間段內進行,避開大風大雨天

氣。

9.2放流水域和運輸水箱內的鹽度差小于3,水溫差小于2℃。

9.3若碼頭和水域水面落差小于3m,直接將水箱吊到碼頭邊,打開水箱排水閥,用管徑大于100mm

導流管連接水箱排水閥,且導流管離水域水面不超過0.1m,打開排水閥,魚種隨水流一起導流至水體

中;若碼頭和水面落差大于3m,用船過渡。

10資源保護與監(jiān)測

資源保護按照SC/T9401執(zhí)行,資源監(jiān)測按照SC/T9102.2和SC/T9102.3執(zhí)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