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記》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9《桃花源記》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9《桃花源記》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9《桃花源記》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9《桃花源記》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桃花源記》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八下9《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編本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記述性散文。詩人“以文為辭”,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境界一世外桃源,這同他本人的經歷有密切關系。他因厭惡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官場的營私舞弊而三次辭去官職,生活雖然窮一點,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淵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詩人以洗煉的筆墨,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沒有塵世羈絆的人間樂園一世外桃源。作者借虛構的故事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全文籠罩著似有若無的神秘虛構的色彩。文章的語言精練優(yōu)美,描寫生動傳神,主題深刻含蓄,勾起了無數人的向往和追求,學習本單元,首先要讓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后通過反復朗讀,領會詩文的豐富內涵,品味精美的語言,積累一定常用的文言詞語。我們不僅要能夠在這個虛幻的桃花源里欣賞風景,還培養(yǎng)文言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的文化品味,提升學生的心靈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通過之前的八年級上冊的陶淵明的一篇《飲酒》學習,已經掌握了陶淵明這位田園詩人的生平經歷與個人志趣,且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文言閱讀能力,所以課堂上,教師只需更強調從這篇文章的敘事與語言中,體會詩文的深刻內涵和其中的美學。但是,學生在理會內涵上有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部分內容進行深入探討思考,并聯系在一起,八年級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強,好問且愛發(fā)表見解,在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條件和機會,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目標

1.品味本文意蘊豐富的語言和精妙的章法結構,積累常見文言詞匯;

2.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朗誦成篇,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礎上,隨文歸類整理文言現象;

3.把握主旨,理解作者寄托的社會理想以及社會現實曲折的反映。

教學重難點

1.體味作者敘事語言之中所蘊含的深意與情感;

2.理清文章的邏輯思路,找出其中貫穿的一條線索。

教學方法

講授法、提問法、誦讀法、賞析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像;圖畫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情境導入法

東晉王朝的一個青年做出了可以影響自己一生的人生選擇,他叫陶淵明,他再一次辭職回家了。當時的東晉政治腐敗,經濟崩潰,門閥士族吃香喝辣,而百姓大眾每天都在為了糊口而奔波,于是對整個王朝已經徹底失望的他離開了喧囂的名利場,他回歸到了原始質樸的鄉(xiāng)村田園。在這一刻他還寫下了一篇流傳千古的辭職信,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于是回到農村老家之后,他開辟了一塊宅基地,用茅草土坯蓋了幾間簡陋的屋子,在后院栽了幾株榆樹和柳樹。每天吃飯的時候,他就坐在樹下與黃狗為伴,每天早晨他就扛起鋤頭走向農田深處,他在南山下種了一點豆子,結果沒有好好打理,野草長得比豆苗都旺,于是他吭哧吭哧的鋤草翻土,到晚上才能披星戴月的回到家里,但是辛苦一點又算得了什么?陶淵明說人活著開心最重要,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塵心里荒晦半月,何處知秋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同學們已經知道他是誰了吧。

板書:桃花源記陶淵明(元亮,靖節(jié),五柳先生)

二、初讀課文

(一)活動一:示范朗讀,讀出節(jié)奏.

朗讀時,注意對語調的把握,課文中有許多對偶句和四字句,應讀出對稱感。另外,有一些長句、今異義詞,閱讀時也要注意。

多媒體大屏幕出示:

朗讀指導:古人稱斷句為"句讀.常見的斷句步驟是:

(1)審題(斷哪些,斷幾處)

(2)語感(通讀文段,憑語感斷,先易后難)

(3)大意(什么文體,什么內容,表達什么)

(4)標志(抓詞語,觀句式)

(5)檢查(符合情理和語法規(guī)范)

請同學們按照斷句步驟來斷勻

(二)活動二:疏通文意

掌握了文章朗讀的方法,請同學們細細讀文章,疏通文意,翻譯課文。學習文言文,疏通文意是基礎,請同學們先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初步翻譯課義,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詞語,在課本上圈點勾畫,也可以小組內討論解決疑難,解決不了的,在課堂上提出來.最后老師來明確答案。

檢測重點字詞,了解學生掌握情況。(PPT展示重點字詞和重點句子翻澤)

(1)古今異義

(2)一詞多義

(3)文言句式

(三)活動三:查找線索

疏通了文章的大意,我們再來看作者在文中寫了哪些內容,本文是作者《桃花源詩》的序文部分,有一條線索貫串全文,請同學們找出。

(四)活動四:梳理內容,復述課文.

同學們非常棒!找出了這篇文章的線索為——漁人的行蹤,有了這條線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特別注意問題導向:按漁人行蹤的不同地點分五部分:發(fā)現桃源--進入桃源-訪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復述時要注意復述出"故事"感。

學生先自己復述,然后推薦一兩名學生在全班復述課文.教師做出評價。

3.自由誦讀,熟讀成誦。

三、結束語

本文是一片敘事文言文,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描繪了一個奇異的世外桃源。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誦讀這一篇課文,進一步思考一下桃花源的奇異之處,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呢?

四、作業(yè)布置

1.背誦課文,整理文言文重點字詞以及疑難知識點在筆記本上;

2.完成練習冊相關的練習;

3.梳理今天所學習的知識,思考老師留下的問題。

第2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復習導入

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跟隨漁人的步伐一同進入了充滿奇異色彩又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中,今天我們要進一步來學習桃花源記眾所隱藏的深刻內涵。我先來檢查一下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的學習以及復習的情況。

(多媒體大屏幕出示重點字詞,開火車抽查)

二.研讀賞析課文

(1)賞讀課文,感受桃源美好.

提問1

師:同學們覺得,桃花源是一個怎么樣的世界呢?

預設:美好;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令人神往的地方......

師:同學們都非常精準地把握住了桃花源的特點,現在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快速在文中找出桃花源好在哪里的依據。

提示:可以從細節(jié)用詞上尋找;也可以從語段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上來描寫

預設:找出相關的語詞和語段

1.名詞和副詞。

名詞:阡陌、屋舍、雞犬、男女、黃發(fā)垂髫、村中人、余人等詞;

副詞:悉、并、皆、咸、各復等詞;

2.語段

例: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語段

(板書:如此用詞描繪理想社會)

引導2

簡中藏豐一一追求美好影射現實

師: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他會和桃源中人說什么請兩個人一組,一人扮演漁夫、一人扮演村中人,兩個人開展對話交流。

預設:同桌合作,根據文章內容,補充還原桃源中人和漁人的對話。

師總結: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給人以一種身如其境的情境感。我們要根據文章的部分內容來想象對話。如:問今是何世,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師:作者為什么沒把他對話內容寫出來?

預設:可能是當時的時代不允許。

(2)悟讀課文,了解作者意圖

師:桃花源如此令人陶醉,剛剛我們的同學也提到了,是一個理想的境地,如此完美讓人覺得如夢境一般夢幻,那么同學們覺得,作者筆下的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一場夢境呢?如果是夢,會是誰的夢?

預設1:是戰(zhàn)亂中的百姓的夢。

預設2:當官的人的夢。

預設3:是品德高尚的人的夢,高尚士劉子驥的夢,適合琴棋書畫。

師:浪漫!再想一想,還有可能是誰的夢呢?

預設:有可能是陶淵明的理想夢境

師:太棒了!你很有哲學思維。有人說,一個真實的創(chuàng)作者的作品里,投影的不僅僅是自我,也許還有他企望中的世界。所以,在虛構的世界和真實的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世界,那就是連接二者的作者世界。

(PPT展示)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____________--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_________--陶淵明《飲酒》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_________--陶淵明《歸田園居(其一)》

師:陶淵明歸園田居是做一名“有思想的農夫”,所以,他勾畫的世外桃源不但沒有絲毫的仙氣,反而洋溢著濃厚的人間煙火氣。這種構想,類同于老莊的“至德世界"。

(屏顯)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

師:同學們一定想到了文中類似的句子。

預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師:是的。世外桃源也貼合了儒家“大同社會"的理想。

(屏顯)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禮記·禮運》)

(3)悟讀課文,敢于造夢追夢

1.探心中桃源

師: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園。其實,桃花源離我們并不遙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學生思考后交流反饋,言之有理即可)

2.聯系我們的生活,學習實際,說說桃花源的社會狀況與我們今天追求的和諧社會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PPT展示中國夢美好藍圖;美麗中國)

三.課堂小結

陶淵明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他所追求理想的影子,卻深深留下了我們的心中。年輕時,他做官,希望大濟蒼生,即使官場污濁,他也不為五斗米折腰。后來他選擇了歸隱,求得精神的寄托;田園夢破,繼續(xù)寄夢于桃源,給世人一方心靈的樂土。如“中國夢”--國家富強、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