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三節(jié)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2課時洋流練習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三節(jié)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2課時洋流練習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三節(jié)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2課時洋流練習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三節(jié)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2課時洋流練習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二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三節(jié)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2課時洋流練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2課時洋流一、選擇題讀某大洋局部圖,回答1~2題。1.若AB線是30°緯線,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對應的丙洋流的名稱分別是()A.秘魯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北大西洋暖流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C.千島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D.秘魯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亞寒流2.若AB線是60°緯線,則這個海疆屬于寒流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題,若AB線的緯度為30°,則圖示為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huán)流,此環(huán)流呈逆時針流淌,說明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中丙洋流為秘魯寒流,在大西洋中丙洋流為本格拉寒流,在印度洋中丙洋流為西澳大利亞寒流。第2題,若AB線是60°緯線,該環(huán)流圈大洋的西側為寒流,即圖中的甲。答案:1.D2.A下圖中甲~丁箭頭表示洋流的流向,讀圖,回答3~4題。3.關于圖中甲~丁洋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洋流的形成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北移有關B.乙洋流反映了該海疆8月份洋流的流向C.丙洋流按成因分類屬于補償流D.丁洋流流經(jīng)的兩岸地區(qū)為熱帶雨林氣候4.圖示洋流甲沿岸的景觀為()A.熱帶雨林 B.熱帶草原C.熱帶荒漠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解析:第3題,甲洋流是季風洋流,其形成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性北移有關,A正確;乙洋流是逆時針環(huán)流,所以反映了該海疆冬季洋流的流向,B錯誤;丙洋流按成因分類屬于風海流,C錯誤;丁洋流流經(jīng)的兩岸地區(qū)為熱帶草原氣候,D錯誤。第4題,甲是離岸風形成的洋流,洋流遠離海岸,下層海水上泛,因水溫較低,所以是寒流,而寒流是降溫減濕的,所以形成荒漠景觀,C正確。答案:3.A4.C2016年6月26日巴拿馬運輸河擴建運輸河開通儀式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安德羅尼克勞動愛護號貨輪,成為第一艘通過擴建后的巴拿馬運輸河的船只。下圖為該集團某遠洋航線圖。據(jù)此完成5~7題。5.只考慮洋流因素的影響,圖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費動力的航段為()A.甲 B.乙C.丙 D.丁6.丁段航程旁邊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是()A.使沿岸地區(qū)氣溫降低B.使沿岸熱帶沙漠呈南北延長狀C.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劇D.該段北部冷暖交匯處形成漁場7.曼薩尼約旁邊海疆夏季多大霧天氣的主要緣由是()A.受沿岸暖流影響,空氣濕度大B.地處低緯地區(qū),空氣對流劇烈,水汽上升冷凝C.地處低緯地區(qū),又受沿岸寒流影響,水汽易冷凝D.近沙漠且位于信風的迎風坡,塵粒多,水汽易凝聚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甲航段自南向北航行,與東澳大利亞暖流流向相反,最耗費動力,A對。乙航段沿著北赤道暖流及日本暖流,丙航段沿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亞寒流,丁航段沿墨西哥灣暖流,均與洋流流向相同,比較省力,故選A。第6題,讀圖可知,丁段航程旁邊有墨西哥灣暖流,使沿岸地區(qū)氣溫上升,A錯。暖流對沿岸地區(qū)增溫增濕,不會使得沙漠延長,B錯。會使得污染凈化速度加快,C錯。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處,形成紐芬蘭漁場,D對。第7題,當暖濕空氣經(jīng)過寒冷的下墊面時,就易形成霧。該地,夏季氣溫高,沿岸加利福尼亞寒流流經(jīng)時,下墊面冷,簡單形成霧。故選C。答案:5.A6.D7.C讀圖,回答8~10題。8.若A表示海洋,B表示陸地,箭頭表示的洋流為()A.北半球暖流 B.南半球暖流C.北半球寒流 D.南半球寒流9.與上題相符合的海水等溫線圖是下列四幅圖中的()10.若A表示陸地,B表示海洋,受洋流的影響,洋流流經(jīng)地區(qū)的等溫線()A.7月份向北凸 B.1月份向南凸C.始終向北凸 D.始終向南凸解析:第8題,若A表示海洋,B表示陸地,所示洋流位于中低緯度大洋東岸,依據(jù)洋流流向可確定其為北半球寒流。第9題,北半球海水等溫線數(shù)值由南向北遞減,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凸出方向一樣。第10題,若A表示陸地,B表示海洋,所示洋流位于中低緯度大陸東岸,依據(jù)洋流流向可確定其為南半球暖流,洋流流經(jīng)地區(qū)的等溫線始終向南凸。答案:8.C9.C10.D讀“三個海區(qū)表層洋流分布示意圖”,完成11~12題。11.圖示洋流中()A.①為暖流 B.②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12.圖示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是()A.①洋流北部有大漁場B.②洋流有降溫減濕作用C.③洋流加大同緯度不同海區(qū)溫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區(qū)降水量解析:第11題,②③洋流所在區(qū)域為副熱帶且為順時針方向,依據(jù)洋流分布規(guī)律可知,該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大陸東岸為寒流,故①為寒流;中低緯度大陸東岸為暖流、西岸為寒流,故②為暖流;由④流向、緯度位置及海陸分布狀況可知其應在北半球。第12題,③洋流為寒流,對四周環(huán)境有降溫減濕作用,加大了同緯度不同海區(qū)的溫度差異。①洋流為北半球寒流,其北部不具備形成大漁場的條件;②為北半球暖流,有增溫增濕作用;④洋流為北半球寒流,對沿岸地區(qū)有降溫減濕作用。答案:11.C12.C二、非選擇題1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A、B、C、D四洋流中屬于風海流的是________,屬于補償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3)圖中大型漁場出現(xiàn)在________(填字母)處,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題,依據(jù)圖中海陸輪廓形態(tài),可推斷該海區(qū)位于南太平洋中低緯度海區(qū),再結合世界表層洋流分布規(guī)律可推斷各洋流名稱。第(2)題,依據(jù)洋流的成因,可以分為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風海流是在盛行風的吹拂下,海水隨風漂移形成的海水大規(guī)模運動。結合圖中洋流的分布,即可推知B、D為風海流;而當該海區(qū)的海水流走以后,其他海區(qū)的海水流過來補充,從而形成補償流,圖中A、C洋流即是如此。第(3)題,寒暖流交匯或有上升補償流分布的海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魚類供應足夠的餌料,常形成大型漁場。答案:(1)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秘魯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2)B、DA、C(3)C上升補償流有利于深層無機鹽上泛,養(yǎng)分鹽類、有機物豐富,魚類餌料豐富,魚類匯合,易形成漁場14.一艘滿載牛肉的輪船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起航,沿圖中箭頭所示航線航行,到達英國倫敦港。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倫敦,沿圖示航線航行,洋流對該輪船航行的影響。(2)與阿根廷拉沃拉耶相比,英國倫敦的氣候有何特點?說明其形成緣由。(3)圖中M區(qū)域漂移著很多垃圾,形成了“北大西洋垃圾帶”,試分析該垃圾帶形成的緣由。解析:第(1)題,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倫敦的航線經(jīng)過了巴西暖流、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逆洋流航行速度慢,順洋流航行速度快。第(2)題,依據(jù)阿根廷拉沃拉耶與英國倫敦氣候資料圖可以得出,英國年均氣溫較低,降水較勻稱,其緣由為英國倫敦緯度高,受盛行西風影響,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作用影響。第(3)題,海洋中的垃圾來源于沿海陸地,受洋流影響匯合在副熱帶海疆,而副熱帶海疆受下沉氣流影響,風浪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