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小石潭記2024-2025學年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3.10 小石潭記2024-2025學年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3.10 小石潭記2024-2025學年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3.10 小石潭記2024-2025學年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小石潭記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篁竹(huánɡ)清冽(liè)坻(chí)嵁(kān)悄愴(qiǎo)佁然(yǐ)俶爾(chù)翕忽(xī)差互(cī)幽邃(suì)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2)水尤清冽尤:格外(3)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坻:水中高地(4)佁然不動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5)俶爾遠逝俶爾:忽然(6)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7)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樣(8)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9)凄神寒骨寒:使……感到寒冷(10)悄愴幽邃悄愴:凄涼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及含義相同的一項是(B)A.為坻,為嶼不足為外人道也B.乃記之而去余聞之也久C.乃記之而去乃不知有漢D.俶爾遠逝惟手熟爾提示:A.成為/對、向;B.代詞;C.于是/竟,竟然;D.形容詞、副詞或動詞詞綴/罷了。4.根據(jù)提示默寫句子。(1)《小石潭記》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形象的比喻,描寫溪身、溪水的語句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小石潭記》中描寫潭周圍樹木的語句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3)《小石潭記》中側面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小石潭記》中寫出小石潭源頭悠遠、兩岸彎曲的語句是: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5)《小石潭記》中表明因地理環(huán)境使作者內心憂傷凄涼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3)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魚兒)靜止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往來很快。(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氣氛)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因為環(huán)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就記下這番景致離開了。課內精讀閱讀課文,回答問題。6.文章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游覽順序: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氣氛。小石潭的特點:幽靜。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涼。7.文章第1段中,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了小石潭的美?①水聲清脆;②潭水清澈;③全石為底,奇石多姿;④潭周圍青樹翠蔓,環(huán)境優(yōu)美。8.文章第2段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小石潭潭水?表現(xiàn)了小石潭潭水怎樣的特點?在描寫手法上有什么特點?通過游魚、陽光、影子來表現(xiàn)小石潭潭水清澈的特點。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寫游魚“佁然不動,俶爾遠逝”還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9.統(tǒng)觀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給作者帶來怎樣的感受?小石潭遠離塵世,充滿生機卻無人賞識,以及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氛圍與作者的境遇相似。這些相似之處使作者感到孤凄悲涼、心情壓抑,也含蓄地表達了他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古代詩文閱讀(一)【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節(jié)選自《小石潭記》)【乙】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①、如帶、如規(guī)、如鉤;色如鑒、如瑯玕②、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⑤。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選自《浣花溪記》)【注釋】①玦(jué):環(huán)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瑯玕(lánɡɡān):像珠子的美石。③瀠(yínɡ)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薺(jì):薺菜。⑥舁(yú)夫:轎夫。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水尤清冽冽:涼(2)佁然不動佁:愣?。?)西折纖秀長曲西:向西(4)盡溪盡:走到……盡頭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2)行三四里為青羊宮,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宮,溪水有時遠有時近,竹子和柏樹蒼翠碧綠。12.【甲】【乙】兩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相同點?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不同點?相同點: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不同點:【甲】文寫景動靜結合;【乙】文以靜景為主。13.【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誰?請你寫出他的連續(xù)的兩句詩。杜甫。示例: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緟⒖甲g文】【乙】出成都南門,向左走是萬里橋。向西轉彎,又曲又長,纖巧秀麗,人們看到的形狀像套連的圈兒,像開口的玉環(huán),像玉帶,像圓規(guī),像彎鉤,顏色像玻璃,像美石,像綠沉瓜,幽深而暗綠,縈繞回旋在城墻下的,都是浣花溪匯流的地方。但是一定要到杜甫居住的草堂,浣花溪才有專名,那是因為杜甫住在那里罷了。走了三四里就是青羊宮。溪水有時離得遠一些,有時離得近一些,但岸邊竹翠柏青,對岸林木陰森,直到溪水的盡頭,遠遠地望過去,像薺菜一樣。水光樹色清幽,秀麗,使人心神、肌膚都覺得清爽。從青羊宮往西,因溪水匯流而架設了三座橋,橋與橋之間,相距都不到半里。轎夫說溪水通向灌縣,有人說“江水是從灌口來的”,說的就是這個。(二)洗心亭記[唐]劉禹錫天下聞寺數(shù)十輩,而吉祥尤章章①。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始予以不到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覽贊嘆,于竹石間最奇處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畫鰲背上物,即之四顧,遠邇細大,雜然陳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經(jīng)始,曰僧義然。嘯侶為工,即山求材。槃③高孕虛,萬景坌④來。詞人處之,思出常格;禪子處之,遇境而寂;憂人處之,百慮冰息。鳥思猿情,繞梁歷榱⑤。月來松閑,雕縷軒墀⑥。石列筍虡⑦,藤蟠蛟螭。修竹萬竿,夏含涼飔。斯亭之實錄云爾。然上人⑧舉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遠夫!”余始以是亭環(huán)視無不適,始適乎目而方寸為清,故名洗心。長慶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劉某記。(選自《劉禹錫集》)【注釋】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án):回旋,彎曲。④坌(bèn):并,一起。⑤榱(cuī):椽子。⑥墀(chí):臺階。⑦虡(jù):柱子。⑧然上人:指義然。上人,對僧的尊稱。14.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釋義相同的一組是(B)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愛恨情仇B(yǎng).修竹萬竿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C.既志之處處志之D.故名洗心不可名狀16.“月來松閑”令人聯(lián)想到王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而且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以松之“閑”表現(xiàn)景之清幽與人之清閑?!緟⒖甲g文】天下著名的寺廟有數(shù)十等,而吉祥寺名氣最大。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長江,西為荊州山水,東南是吳地風光,山水交織,燦爛如錦繡。起初我以沒到過這里為遺憾,今天來了才彌補了遺憾,滿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處游覽觀光,贊不絕口,在竹石之間最佳處尋到新亭,紅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畫的鰲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遠近大小景物紛紛呈現(xiàn)在眼前,優(yōu)美的風光目不暇接。詢問修建此亭的經(jīng)過和始末,有的人說:有僧義然,發(fā)動僧侶一起動手,因勢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該亭盤曲高聳,氣象萬千,山中景象,盡收眼底。詞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侶置身此地,隨遇而安;憂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煩惱永遠消失。飛鳥思歸,猿猴依戀,在亭子的梁椽之間,鳥飛猿攀隨處可見。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鏤的窗戶和臺階上。巨石上懸掛著鐘磐的木架,常綠藤就像蛟龍一樣依附纏繞在高大的喬木上。有修竹萬竿,夏季依然舒爽清涼。這就是這個亭子的真實記錄。然而,山上的和尚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禮說:“既然寫了篇文章記錄它,何不再給它命個名字,讓它傳播更遠呢!”我憑借這個亭子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認為沒有不適宜的地方。不僅賞心悅目又能讓人心里清凈,所以命名為“洗心”。唐穆宗長慶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劉禹錫記。清平樂①[五代]李煜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②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咀⑨尅竣俟?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他請求宋太祖讓從善回國,未獲允許。②砌:臺階。17.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A.這首詞開篇點題,直抒胸臆、毫無遮攔地道出心中之情。B.“亂”是說落梅之多,又指詞人心中思緒之亂。C.“拂了一身還滿”中的“拂”透出詞人對情感的克制,“還滿”又道出克制不住的無奈。D.這是一首送別詞,寫出了詞人與弟弟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之情。18.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離恨恰如春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