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7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1頁
湖南郴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7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2頁
湖南郴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7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3頁
湖南郴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7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4頁
湖南郴州歷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27篇(含答案與翻譯)(截至2022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郴州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2年)【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①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②后,俸③去書來,落落④大滿,素蟫⑤灰絲時蒙卷軸。然后嘆借書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節(jié)選自袁枚《黃生借書說》)【注釋】①切:迫切。②通籍:做官,出仕。③俸:官薪。④落落:堆積的樣子。⑤素蟫(yín):指書里的蠹(dù)蟲。10.對下面語句中加點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余幼好書,家貧難致。A.送給B.情趣C.得到D.細密11.乙文中畫波浪線內(nèi)容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B.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C.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D.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12.翻譯甲乙兩文中劃橫線的語句。(4分)(1)余因得遍觀群書。(2)故有所覽輒省記。13.甲乙兩文主人公具有怎樣相同的品質(zhì)?請結合文段內(nèi)容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0.C(2分)11.A(2分)12.參考答案:(1)我于是(因而)能夠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2)因此凡有看過的書就記在心里。評分標準:4分,每小題2分。第(1)句“余、遍觀”譯錯一個扣1分,第(2)句“故、輒”譯錯一個扣1分。13.參考答案:(1)愛好讀書?!坝嘤讜r即嗜學”“余幼好書”,他們都因家貧只能借書以讀,甲文借書于藏書之家,乙文借書于張氏。(2)克服困難努力讀書的精神。宋濂“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袁枚讀書迫切,不能借到書在夢里也想著這件事。評分標準:4分,每個要點2分,歸納品質(zhì)1分,分析1分。意近即可?!疽椅淖g文參考】我小時候喜愛書籍,但是家里貧窮難以得到。有個姓張的人家藏書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不肯借給我,我回到家里在夢中還出現(xiàn)借書遭拒絕的情景。那種想得到書的迫切心情竟像這樣。因此,凡有看過的書就記在心里。做官以后,官薪花掉了,書籍買來了,屋里堆得滿滿的,白色的蠹蟲和蟲絲經(jīng)常覆蓋在書冊上。這以后我才感嘆借書讀的人用心專一,而年少時候的光陰是多么值得珍惜啊。(2022年湖南郴州)【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逐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某①啟:仆居東坡③,作陂種稻。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昨日一牛病幾死,牛醫(yī)不識其狀,而老妻識之,曰:“此牛發(fā)豆斑瘡也法當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謂仆謫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猶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發(fā)公千里一笑。(蘇軾《與章子厚》)

[注釋]①某:指章子厚,蘇軾友人,北宋大臣,博學善文,當時在京謀官。②仆:對自己的謙稱。③東坡:位于湖北黃岡赤壁之西。④陂(bei):梯田。⑤豆斑瘡:形如豆斑的癤。⑥黑牡丹:牛的戲稱。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1)庭下如積水空明(

)

(2)勿謂仆謫居之后(

)11.文中劃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此

發(fā)

瘡/也法

啖之B.此

發(fā)

瘡也

/法

啖之C.此

發(fā)

瘡也法/

啖之D.此

發(fā)

/豆

瘡也法

啖之1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2)有田五十畝,身耕妻蠶,聊以卒歲。13.讀完【甲】【乙】兩文,你認為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兩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4分)【參考答案】10.(1)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

(2)貶謫,流放

11、B

12.(1)張懷民也沒有睡覺,(兩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2)(我)有五十畝田,自己耕田妻子養(yǎng)蠶,姑且以此來生活。

13.蘇軾是一個能在逆境中保持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與堅守以及曠達樂觀的人。同是在貶官境遇中,甲文中蘇軾能與同是貶官的張懷民悠閑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蘇軾以過著男耕女織的村居生活為樂,甚至把病牛戲稱為“黑牡丹”。

【參考譯文】【乙】章惇公親啟:我居住在東坡之上,放水種植稻子,有四五十畝稻田,我親自耕種我的妻子養(yǎng)殖蠶桑姑且以此來生活。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幾乎死去,獸醫(yī)不了解癥狀,可是我的妻子了解牛的癥狀,說“這只牛發(fā)的是痘斑瘡,按照方法應當用青蒿熬粥喂給他吃?!辈捎盟姆椒ǚ浅R娦?不說我被貶謫之后的日子,我是總是把自己當成田間的老頭.我的妻子還能解決黑牡丹的疾病,說到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2021湖南郴州)【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節(jié)選自《列子?湯問》)【乙】高陽應將為室。家匠對曰:“未可也!木尚生①,加涂其上②,必將撓③.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高陽應曰:“緣⑤子之言,則室不敗也,木益枯則勁,涂益干則輕,以益勁任益輕,則不敗。”匠人無辭而對,受令而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敗。高陽應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選自《呂氏春秋?別類》)[注釋]①生:濕。②加涂其上:加上粉刷的東西。③撓:彎曲。④?。禾?。⑤緣:根據(jù)。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何苦而不平()②室之始成也善()11.文中劃波浪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敗B.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敗C.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敗D.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敗1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②高陽應好小察而不通大理也。13.對于甲乙兩文寓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文告訴我們要用發(fā)展的、長遠的眼光去看待事物。B.甲文告訴我們做一件事不要受外界影響,應堅持不懈。C.乙文告訴我們要依據(jù)實際經(jīng)驗從長遠整體的角度去做事。D.乙文告訴我們考慮問題不應太過于全面,否則太浪費時間?!緟⒖即鸢浮浚?0)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即可。①句意為:還怕挖不平嗎??啵撼?。②句意為:房子剛蓋成以后是很好。善:好的。(1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此句句意為:用沒干的木料來做房屋,現(xiàn)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會毀壞的。斷句為:以生為室/今雖善/后將必敗。故選:D。(1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①句中重點詞語有:汝,你。徹,改變。句意為:你思想(頭腦)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或頑固得沒法開竅)。②句中重點詞語有:好,喜歡。通,懂得。句意為:高陽應該只喜歡從小處觀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13)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ABC.正確;D.有誤,乙文告訴我們考慮問題做事應該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應全面考慮,否則就會事與愿違。故選:D。答案:10.①愁

②好的11.D12.①你思想(頭腦)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或頑固得沒法開竅)。②高陽應該只喜歡從小處觀察,不知道大的道理啊。13.D【點評】翻譯文言文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甲】河曲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疽摇扛哧枒ㄔ煨路孔?,木匠說:“不行??!現(xiàn)在木料還沒有干,如果把濕泥抹上去,必定會壓彎的。用它來做房屋,現(xiàn)在即使是好的,以后一定會毀壞的?!备哧枒f:“按照您的說法,那么房子不會壞--因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濕泥越干就越輕。用越來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來越輕的濕泥,房子就不會壞?!蹦窘碂o言以對,只好聽從他的命令來造屋了。房子剛蓋成以后是很好,但是沒過多久,房屋果然坍塌了。高陽應只喜歡從小處觀察,不知道大的道理?。。?020湖南郴州)【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乙】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錢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歡聲震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選自《列子·湯問》,有刪節(jié))12.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分)(1)及魯肅過尋陽()(2)未窮青之技()13.文中畫波浪線處斷句正確的一項是()(2分)A.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B.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C.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D.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1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2分)(2)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2分)15.讀了甲乙兩文,你認為孫權和秦青在勸說藝術上有哪些高妙之處?呂蒙和薛譚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4分)【參考答案】13.D.1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1)你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2)于是薛譚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xù)學習。從此以后,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15.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達到勸人的目的。孫權是現(xiàn)身說法,直言勸說,提出要求,易為人所接受;秦青則不說話,以自身的行動,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讓秦青折服,從而達到勸人的目的。啟示:我們要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滿足于眼前所學,只有不斷努力學習,才能達到更高的目標?!緟⒖甲g文】【乙】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便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送行,秦青打著節(jié)拍,高唱悲歌。那歌聲使路邊的樹林都振動了,使空中的飛云也停住了。

薛譚(聽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請求能返回(繼續(xù)跟秦青學習唱歌),(從此)一輩子不再說回去的事了。(2019湖南郴州)【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保ā多u忌諷齊王納諫》)【乙】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嘗謂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nèi)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yōu)厚,一年所得,其數(shù)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shù)萬。一朝彰露,祿秩①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guī)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③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詩》云:‘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谭侵囇砸?。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nóng)⑤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朕今以蜀王為元龜⑥,卿等亦須以延年為覆轍也?!保ㄟx自《貞觀政要》)【注釋】①祿秩:俸祿秩爵。②規(guī):貪求。③公儀休:公儀,復姓。休,名。戰(zhàn)國時魯相。④秦惠王:即秦惠公。⑤大司農(nóng):官名。漢武帝時置大司農(nóng),掌錢谷之事。⑥元龜:本指大龜,這里引申為可做借鑒的前事。1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4分)(1)臣之妾私臣(2地方千里(3)性嗜魚(4)師隨而伐之1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1)由此觀之,王之弊甚矣。(2)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13.甲乙兩文分別運用了設喻和舉例的說理方式,請結合原文進行簡析。(4分)14.請根據(jù)甲乙兩文分別談談從兩文中分別獲得的啟示。(4分)【參考答案】11.(1)偏愛,動詞(2)方圓(3)特別喜愛(4)討伐12.(1)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2)做君主的人如果貪婪,那么他就會失去他的天下;做臣子的人貪婪,那么會丟掉他的性命。13.【甲】文運用設喻的方式對齊王進行規(guī)勸,以自己的妻妾客人對自己有所求而偏愛自己說謊話為由,勸誡齊王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疽摇课奶铺谝怨珒x休不貪人魚而保住自己的祿位、蜀人貪金而招致國亡的例子告誡君臣不要貪,貪則毀身。14.【甲】為人要善于聽眾別人意見,盡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乙】做人不要貪婪,貪婪會讓利令智昏,失去應有利益?!緟⒖甲g文】【乙】貞觀二年,太宗對侍臣說:“朕曾說過貪財?shù)娜藚s并不懂得愛財。比如朝廷和地方五品以上的官員,俸祿優(yōu)厚,一年所得的數(shù)目很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財物賄賂,也不過數(shù)萬,一旦事情敗露,官職俸祿都被削奪,這豈是懂得愛財?這是因小而失大。以前的公儀休生性喜愛吃魚,但他從不接受別人送的魚,所以他能長久的吃到魚。并且做君主的貪,必喪其國;為臣的貪,必亡其身?!对娊?jīng)》云:‘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大風刮得很猛,貪人敗壞族類。是說一人貪會貽害很多人。)’這確實不是妄言。以前的秦惠王要討伐蜀國,但不知道道路,于是刻了五頭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后面。蜀人看見后,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便派五個大力士把石牛拖入了蜀國,道路出現(xiàn)了,秦軍跟隨其后而攻打了蜀國,蜀國于是就滅亡了。漢朝的大司農(nóng)田延年貪贓納賄三千萬,事發(fā)后自刎而死。類似這樣的事,怎能數(shù)得過來!朕今天以蜀王作為借鑒,你們需要以田延年作為前車之鑒。(2018湖南郴州)【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選自酈道元《三峽》)【乙】此石經(jīng)始禹鑿①;河中漱廣②,夾岸崇深③,傾崖返捍④,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毙旁?!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萬尋⑥,懸流千丈,渾洪赑怒⑦,鼓若山騰⑧,浚波頹壘⑨,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⑩。(選自酈道元《河水龍門》)【注釋】①經(jīng)始:開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廣:開闊。③崇深:高深。④捍:捍衛(wèi)。⑤深:深處。悸:驚動。魄:心魂。⑥尋:古代八尺為一尋。⑦渾洪:水勢浩大?;n(bi):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像龜。⑧鼓:鼓蕩。山騰:像山騰起。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戰(zhàn)國時人,著有《慎子》,說:“河下龍門,其流,駛如竹箭,駟馬追之不及?!?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4分)(1)沿溯阻絕( ) (2)哀轉久絕 ( )(3)河中漱廣( ) ⑷窺深悸魄 ( )12.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譯文:(2)水流交沖,素氣云浮。譯文:13. 側面描寫是兩文共有的寫作手法,請從兩文中各找一句,并說說其作用。(4分)答:14. 甲乙兩文都寫了水,試比較兩文中水的特點的異同。(4分)答:【參考答案】11. (1)逆流而上 (2)消失 (3)沖擊,沖蕩(4)看,望評分標準:4分。每空1分,第(4)空答“偷看”不給分。12.(1)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2)水流交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樣飄在空中。評分檣準:4分。每句2分,第一句扣住“奔”、“疾”翻譯,譯錯一字扣1擇,語句通順即可;第二句扣住“素”、“云”翻譯,譯錯一字扣1分,語句通順即可。13.甲文: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弊饔茫和怀錾降母呔?、連綿?!盎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弊饔茫和怀鏊耐募??!肮蕽O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目沾裳”作用:突出三峽秋景的蕭瑟、凄涼的特點。乙文:①“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弊饔茫和怀鏊骷?,水霧大?!胺街髯酉慢堥T,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弊饔茫和怀鏊耐募薄Tu分標準:4分。例句2分,作用2分。14.答案示例:①相同點:兩文中的水都有急、大的特點。不同點:甲文中除了寫出夏水急、大的特點外,還寫出了春冬之水清靜(清澈)的特點。評分標準:4分。相同點2分,扣住“急”“大”兩個特點即可;不同點2分,扣住“清”的特點即可【參考譯文】【乙】傳說中這塊石頭當初是大禹所鑿,河疲乏被水沖擊而變得開闊,兩岸高深,傾斜的山崖像是返過來保衛(wèi)著河水,巨大的石頭居高臨下,好像要墜落下來卻又倚靠在山崖上。古人曾說:“水不是石匠的鑿子,卻能夠進入石頭中?!贝_實是這樣!龍門水流交匯沖擊,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樣飄在空中,在遠處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霧氣纏繞,往云霧的深處望去,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河水激起萬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憤怒的赑(古時一種動物),波浪像崇山峻嶺,激流交疊,直奔下游而去。我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龍門的時候,四匹馬拉的車也絕對追不上。(2017湖南郴州)【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可息僦^侍臣曰:“治國如治病,病雖愈,尤宜將護,儻②遽自放縱,病復作,則不可救矣。今中國幸安,四夷俱服,誠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懼不終,故欲數(shù)聞卿輩諫爭也?!蔽赫髟唬骸皟?nèi)外治安,臣不以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鄙息僦^侍臣曰:治《如治病,病導愈,猶寶將護。俛|遽自放縱,病復作,【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儻:倘若。1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管夷吾舉于士

)

(2)困于心衡于慮(

)(3)病雖愈(

(4)四夷俱服

(

)12.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4分)(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譯文:

(2)故欲數(shù)聞卿輩諫爭也。譯文:

13.甲文開頭連用六個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開頭運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4分)答:

14.結合甲文的觀點,說說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钡脑?。

(4分)答:

【參考答案】11.(1)獄官。(2)通“橫”,梗塞,堵塞,不順,(3)即使。(4)臣服,服從。評分標準:4分。每題1分。12.(1)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的才干。評分標準:2分。緊扣“所以”“動”“忍”“曾”的理解,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聽到你們的進諫爭辯。評分標準:2分。緊扣“故”“數(shù)”字的理解,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13.

甲文連用六個排比,舉出事實說明這些人雖出身貧賤,但他們在經(jīng)受了艱苦磨煉之后,終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yè)。乙文運用比喻,用治病來比喻治國,說明國家雖然強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謹慎,居安思危。評分標準:4分。每問2分,意近即可。14.

甲文告訴我們憂愁禍患能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會導致頹廢衰亡。唐太宗雖身處太平盛世,但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為可貴、可喜。評分標準:4分。寫出甲文觀點2分,分析乙文2分。意近即可?!緟⒖甲g文】【乙】唐太宗對親近的大臣們說:“治國就像治病—樣,即使病好了,也應當休養(yǎng)護理,倘若馬上就自我放開縱欲,一旦舊病復發(fā),就沒有辦法解救了?,F(xiàn)在國家很幸運地得到和平安寧,四方的少數(shù)民族都服從,這真是自古以來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這種情況不能維護久遠,所以我很希望多次聽到你們的進諫爭辯啊?!蔽赫骰卮鹫f:“國內(nèi)國外得到治理安寧,臣不認為這是值得喜慶的,只對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悅?!保?016湖南郴州)【甲】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乙】至于負者歌于途,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1、解釋下面加點字詞的意思。(4分)(1)連月不開()(2)雜然而前陳者()..(3)長煙一空()(4)游人去而禽鳥樂()..12、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微斯人,吾誰與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乙文第一段描繪了什么樣的場景?(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甲乙兩文各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并具體說說你對此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1)天氣放晴(2)擺開(3)全(4)離開評分標準:4分。每空1分。12.(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評分標準:2分。緊扣“微”“斯”“歸”和倒裝句式評分。(2)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評分標準:2分。翻譯正確,語句通順,給2分。未準確翻譯“樂其樂”扣1分。13.春和景明圖(或:湖光春色圖/陽光燦爛的畫面)游宴場景(或:與民同樂圖)評分標準:4分,每題2分。意近即可。14.甲文表現(xiàn)了范仲淹“先憂后樂”的思想。寫作此文時,作者正貶官在外,但仍然以天下為己任。這種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品質(zhì),在今天仍有教育意義。乙文表現(xiàn)了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寫作此文時,作者被貶滁州知州,但他以寬厚仁愛之心,隨遇而安,與民同樂,這種心態(tài)值得欣賞。評分標準:4分。指出兩種思想2分,正確理解2分。(2015湖南郴州)【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2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可愛者甚蕃

1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例句:水陸草木之花A.漁人甚異之

B.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C.悵恨久之

D.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13.翻譯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譯文:

(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譯文:

14.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蓮花自喻,兩段選文作者在表達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點?(2分)答:

(2014湖南郴州)【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薄疽摇壳赝踱鋈慌^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1.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A.臣之妻私臣私:偏愛B.王之蔽甚矣蔽:蒙蔽C.非士之怒也士: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D.倉鷹擊于殿上倉:“倉”通“蒼”12.下列句子停頓正確的一項是()(2分)A.今齊地/方千里B.于是入朝見/威王C.秦王怫然/怒D.夫?qū)VT之/刺王僚也13.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翻譯:____②大王嘗聞布表之怒乎'翻譯:____14.唐雎最終不辱使命,鄒忌勸諫得以成功,請結合選段分別說出他們成功的原因。(2分)答:(2013湖南郴州)【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疽摇坑鄳浤晟贂r,住西湖。每至夏日,臨湖賞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數(shù)友,觀荷于湖邊亭中。興正濃,忽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盡作飄搖之態(tài)。少時,雨過天晴,波瀾不驚,湖天一色。荷花為雨所洗,鮮妍明媚,裊娜多姿,清麗雅致,實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余以為妙絕。1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可愛者甚蕃()(2)余憶年少時()【答案:多;我】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1)菊之愛,陶后鮮有聞。(2)每至夏日,臨湖賞荷,便欣然忘食?!敬鸢福簩τ诰栈ǖ膼酆茫諟Y明以后很少聽到了。每當?shù)搅讼奶?,面臨湖水欣賞荷葉荷花,就高興得忘了吃飯。】13.文中畫線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出了蓮花的什么品質(zhì)?(2分)14.甲乙兩文有何異同?試從內(nèi)容與寫法上加以分析。(4分)【答案示例:內(nèi)容上,甲文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乙文通過具體描寫,寫出了荷花的形態(tài),表現(xiàn)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相同點:都對荷花進行了細致描寫】【參考譯文】【乙】我回憶年輕時,居住在西湖。每當?shù)搅讼奶欤媾R湖水欣賞荷葉荷花,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有一天,會同幾個朋友,在湖邊的亭子中觀賞荷葉荷花,意興正濃,忽然天上有大雨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顯示為飄動搖擺的姿態(tài)。不一會兒,雨過天晴,湖中波瀾不驚,湖天一色。荷花被雨水所沖洗,鮮妍明媚,裊娜多姿,清麗雅致,實在是百花中的神品啊。李太白詩中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我認為太貼切絕妙了。(2012湖南郴州)中渚①,有螺蚌相遇島間。蚌謂螺曰:“汝之形,如鸞②之秀,如云之孤,縱使卑樸③,亦足仰德?!甭菰唬骸叭?。云何珠璣之寶④,天不授我,反授汝耶?”蚌曰:“天授于內(nèi)不授于外。啟我口,見余心。汝雖外美,其如內(nèi)何?摩頂放踵,委曲而已。”螺乃大慚,掩面而入水。注釋:①中渚:水中一塊小洲。②鸞:鳳凰。③卑樸:謙卑樸拙。④珠璣之寶:珍珠寶貝。1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BA.汝之形 形:形體B.然。云何珠璣之寶,天不授我,反授汝耶? 然:然而C.摩頂放踵,委曲而已。 踵:腳后跟D.螺乃大慚,掩面而入水。 乃:于是14.最能準確概括短文主旨的一句是(2分)DA.學會包容別人的缺點。B.應該注重外表美。C.能認同別人的優(yōu)點。D.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緟⒖甲g文】在水中的一塊陸地上,一個田螺和一個河蚌相遇在小島上。河蚌對田螺說:“你的身形像秀麗的鳳凰,像孤傲的云彩,縱使你處境卑下簡陋,也足以讓人敬仰你的品德?!碧锫菡f:“你說的對,但是珠璣一樣的寶貝,為什么老天不賞賜我,反而授予你呢?”河蚌說:“老天給予內(nèi)心美好者,而不給予外表漂亮者。打開我的嘴,就能看到我的心。你雖然外形美麗,那內(nèi)在又怎么樣呢?從頭到腳只是彎彎曲曲成一團罷了。”田螺十分慚愧,掩面鉆入水里去了。(2011湖南郴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也,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蘋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奚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9.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2分)①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去: ②親戚畔之。 畔: 10.用“/”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2分)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11.翻譯句子。(2分)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12.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是 人和 ,它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此空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2011湖南郴州)【甲】岳陽樓記(節(jié)選)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乙】小石潭記(節(jié)選)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2.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解釋正確的一項是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以其境過清④乃記之而去A.探求稍微冷清離開B.探求沒有冷清離開C.請教沒有清白走了D.請求一點點冷清離開13.辨析下面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是A.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不可久居B.是是進亦憂,退亦憂問今是何世C.去乃記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鳥樂D.異或異二者之為陟罰臧否,不宜異同14.對下列語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或異二者之為譯:不同于以上兩種行為。B.處江湖之遠譯:住在很遠的江湖上。C.微斯人,吾誰與歸譯:沒有這種人,我追隨投奔誰呢?D.以其境過清譯:這里的環(huán)境有青青的草。15.對以上兩個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這句話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予/嘗求古仁/人之心”。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運用了對偶、排比的修辭手法。C.甲文中關于“先憂后樂”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來抒發(fā)自己偉大的政治抱負。D.〖甲〗、〖乙〗兩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緟⒖即鸢浮縧2.Bl3.Bl4.Cl5.C(2008湖南郴州)【甲】晉王羲之,字逸少,曠(王曠,王羲之之父)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論書法的書)于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幼令(幼年時的美好才華)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衛(wèi)夫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少時,曾經(jīng)跟她學習書法)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留涕曰:“此子必蔽吾名!”【乙】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1)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a)不盈期月盈:

(b)嘗極東方極:(2)請用自己的話說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態(tài)。(3分)

(3)請結合(甲)(乙)兩文談談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4分)

(a)

(b)

(c)

(d)

(e)(4)(甲)、(乙)兩文都是介紹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對他的尊稱是什么嗎?后人用一個四字成語來評價他的字,你能把這個成語寫出來嗎?(3分)

尊稱:

成語:

【參考譯文】【甲】晉朝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曠的兒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他在父親的枕中看見前代的《筆說》,就偷來讀,父親說:“你為什么要偷我所珍藏的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問:“你看的是用筆法嗎?”父親看他年齡還小,擔心他不能領悟書中的奧秘,就告訴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我再教你吧?!蓖豸酥\懇地請求:“現(xiàn)在就讓兒子看這書吧,倘使等到我成人再看,恐怕就埋沒了孩兒幼年的美好才華了?!备赣H很高興,于是把書給了他。還不到一個月時間,(王羲之的)書法便大有長進。衛(wèi)夫人見到后,說:“這孩子一定看過“用筆訣”,最近看他的書法,已經(jīng)很有老成的智慧了?!彼髦蹨I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超越我的名聲?!薄疽摇颗R川郡城的東面,有一塊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個池子低洼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荀伯子《臨川記》里說的。羲之曾經(jīng)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精神,現(xiàn)在說這是羲之的墨池遺址,難道是真的嗎?當羲之不愿勉強做官時,曾經(jīng)游遍東方,出游東海,在山水之間使他的心情快樂。莫非他在盡情游覽時,曾在這里停留過?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特別好。那么他能達到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沒有能夠趕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學習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何況想在道德修養(yǎng)上深造的人呢?(2007湖南郴州)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選自酈道元《三峽》)1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A沿溯阻絕(順流而下)B乘奔御風(奔馳)

C夏水襄陵(河岸)D屬引凄異(連續(xù))12.下面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譯,請選出正確的一項()

A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B向來碧綠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C平靜的河流,碧綠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

D平時碧綠的潭水里,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影子。13.選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內(nèi)容的一項()

A描繪了三峽夏季水流之急。B描繪了三峽四季的美麗景色。

C描繪了三峽春冬之時的美麗景色。D描繪了打魚人的悲慘生活。(2007湖南郴州)【甲】晉王羲之,字逸少,曠(王曠,王羲之之父)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說(論書法的書)于父枕中,竊而讀之。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幼令(幼年時的美好才華)也?!备赶?,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衛(wèi)夫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少時,曾經(jīng)跟她學習書法)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绷籼樵唬骸按俗颖乇挝崦?!”【乙】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1)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a)不盈期月盈:

(b)嘗極東方極:(2)請用自己的話說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態(tài)。(3分)

(3)請結合(甲)、(乙)兩文談談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4分)

(4)(甲)、(乙)兩文都是介紹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對他的尊稱是什么嗎?后人用一個四字成語來評價他的字,你能把這個成語寫出來嗎?(3分)

尊稱:

成語:【參考答案】(1)a盈:滿或到b極:窮盡(每字解釋1分,共2分)(2)能夠用自己的話清楚、準確地把墨池的位置和形態(tài)表述出來即可。例:臨川城東,臨著溪水,有一個緩緩隆起的高坡,稱作新城,新城之上有一個很深的長方形水池,就是荀伯子在《臨川記》中所說的王羲之的墨池。(3分)(3)可從天資聰穎,喜好書法,勤奮努力,教導得法等方面去找。

參考句子:A七歲善書。

B十二見前代筆說于父枕中,竊而讀之。

C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幼令也。D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E蓋亦以精力自致者。

(滿分4分,找出3句可得滿分,少于3句每少找一句扣1分)(4)尊稱:書圣(2分)成語:入木三分(1分)【參考譯文】【甲】晉朝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曠的兒子。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他在父親的枕中看見前代的《筆說》,就偷來讀,父親說:“你為什么要偷我所珍藏的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親問:“你看的是用筆法嗎?”父親看他年齡還小,擔心他不能領悟書中的奧秘,就告訴王羲之說:“等你長大成人,我再教你吧?!蓖豸酥\懇地請求:“現(xiàn)在就讓兒子看這書吧,倘使等到我成人再看,恐怕就埋沒了孩兒幼年的美好才華了?!备赣H很高興,于是把書給了他。還不到一個月時間,(王羲之的)書法便大有長進。衛(wèi)夫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