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岳麓版_第1頁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岳麓版_第2頁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岳麓版_第3頁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岳麓版_第4頁
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岳麓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旺盛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開運輸河創(chuàng)新舉

一、隋朝統(tǒng)一南北

①、隋的建立:|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麗,定都逶。

②、隋的統(tǒng)一:時間:睡回,隋朝滅恢|統(tǒng)一南北|。

③隋實現(xiàn)重新統(tǒng)一的緣由:客觀條件:①長期的分裂和戰(zhàn)亂,人民渴望統(tǒng)一;

②上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tǒng)一創(chuàng)建了條件;

南方:江南經濟的發(fā)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的經濟溝通。

主觀條件:③隋朝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統(tǒng)治腐敗,力氣衰弱。

④|意義: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對峙局面,開創(chuàng)隋唐時期

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統(tǒng)”局面,為其經濟文化的旺盛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⑤隋朝經濟的旺盛——“肝皇之治|”

表現(xiàn):人口激增,墾田擴大、賦稅收入增加,糧倉豐實。

緣由:①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②隋文帝勵精圖治,發(fā)展生產;③統(tǒng)治者提

倡節(jié)儉。

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tǒng)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旺盛發(fā)展,史稱隋

文帝的統(tǒng)治為“岳皇之闊”。

⑥隋的滅亡:暴政引起農夫起義,公元的8車橙幽在江都被部將殺死,g

朝滅亡。

二、大運輸河的開通

1、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輸河

①目的:I為了加強對南方的限制和促進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

②開通緣由: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xiàn)了經濟旺

盛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輸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tǒng)一,使

隋煬帝有征發(fā)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輸河為基礎。

③時間、人物:I隋煬闈從麗斛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輸河。

2、大運輸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三點:中心、起始點:以悟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柯。------個中

心一兩端

長度與地位:|全長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大動脈,||是古代世

界最長的運輸河。

四段:四個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濟渠、通濟渠、部溝、江南河0

五河:連接五條河流(自北向南):悔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六?。毫魍ㄆ呤^(qū):(北京、天津)阿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

S'

3、大運輸河開通的巨大作用

開通的作用:|大運輸河的開鑿,對南北經濟文化的溝通和國家統(tǒng)一的鞏固

起了很大的祚用「

三、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

1、隋文帝通過分科考試選撥人才(開先河):隋文帝時,改革選拔官吏的方法,

通過|分科考試選撥人才|,開科舉制的先河。

2、隋煬帝又創(chuàng)設迸王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麗(含義)通過分牢靠市

來選拔官吏。

隋朝以前選官看門第的凹凸,一般人很難有做官的機會。

3、科舉制作用和影響

①作用:|(主動作用)科舉制打破門第的限制,給一般的學問分子供應了做官

參政的機會;同時,選拔官吏的權利從地方集中到中心,為統(tǒng)治者汲取、籠絡

人才拓寬了道路r?消極作用油禁錮和束縛了學問分子的創(chuàng)建性。

②影響:隋朝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對后世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后各朝都相繼沿用。

★第2課“貞觀之治”

一、玄武門之變

①唐朝的建立:|618年庫淵建立酶,定都硝。李淵就是|唐高祖。

②玄武門之變: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做了皇帝。|李世民

就是唐太宗他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西用,|李世民|改國號為“麗

③思索:秦亡漢興,隋亡唐興,有什么共同之處?秦亡漢興,隋亡唐興的

相同點: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統(tǒng)一后很快滅亡的。秦隋后期都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

夫起義,滅亡的緣由都是統(tǒng)治者殘暴道,政治黑暗,濫用民力,經濟倒退,人

民生活困苦,社會沖突尖銳。②漢唐的興起都是統(tǒng)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訓,都出

現(xiàn)了旺盛的局面并且都成為影響當時世界的大國;漢唐兩朝初的統(tǒng)治者,都勤

于政事,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都整吏治,任用賢良。

二、輕搖薄賦--------經濟上

①緣由:吸取隋滅教訓

②措施:域免租稅,保證農夫的土地和耕作時間;提倡節(jié)儉,力戒奢侈奢侈。|

③影響(作用):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復原和發(fā)展。

三、知人善任、重視納諫-------政治上(組織人事上)

重用像玄齡I(富有謀略)、用如晦I(善斷大事),人稱“融謀杜闞”;重用敢于

直言的麗和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悻靖、李覦唐太宗認為:致安之本,惟在得

四、加強中心集權-------政治上

①三省六部:I中書省I(起草政令)、I尚書省I(行政實施)、I門下省I(負責審核)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②I增加宰相人數

③I合并州縣,大力精簡機構結果------------節(jié)約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

五、完善科舉制度--------教化、思想文化上

①唐朝科舉常設科目是I明經科I和情士科I。明經科主要考試幡家經典卜進士科主

要考試I詩賦和政論,難度很大,是做官主要途徑。

②貞觀之治含義:政治較為清明,經濟得到發(fā)展,國力漸漸強盛I。★

六、評價: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鑒的

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實行一系列改革措

施,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xiàn)。

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①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

項目漢武帝唐太宗

實行推恩令,減弱諸侯國的勢力,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勤于政

政治1,

加強中心集權;重視人才事,虛心納諫;發(fā)展科舉

將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

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農夫的賦

經濟心,親臨治理黃河,重視興修水

役和徭役

派衛(wèi)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奪取

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

軍事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無力與

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

西漢對抗

思想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興重視人才培育,擴充國學規(guī)

化辦太學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

兩次派張騫出訪西域

系進唐蕃友好

②中國古代出現(xiàn)治世的緣由:①政策因素:農夫斗爭的作用(農夫起義迫使統(tǒng)

治者調整統(tǒng)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間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③群眾

作用:人民的辛勤勞動。④個體作用:杰出帝王將相的個人政治品質。

③“貞觀之治”的出現(xiàn)的緣由?11隋朝創(chuàng)建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和經濟旺盛為唐

朝中心集權和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建了條件;II隋末農夫斗爭推翻了隋煬帝暴政,有力

打擊封建統(tǒng)治階級;in唐太宗時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個人的作用也是

I貞觀之治”的出現(xiàn)的重要緣由;w廣闊人民群眾辛勤勞動是社會旺盛、經濟發(fā)

展的基礎。

★第3課開元盛世

一、女皇武則天1、武則天掌權和稱帝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帷一的女皇帝|。晚年稱帝,690<改國號為網。

2、貞觀遺風武則天當政期間:I重用有才能的人,II重視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ID減輕徭役。在她當權的半個世紀,社會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為唐朝走向全盛奠

定了基礎。史稱她的統(tǒng)治有“貞觀遺風”?!?/p>

二、開元盛世1、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的政績

唐玄宗I統(tǒng)治前期,勵精圖治,政績卓著。I⑴任選拔德才兼?zhèn)涞模ㄒΤ?、?/p>

璟、張九齡)為相;⑵大力發(fā)展生產⑶整頓吏治,嚴格執(zhí)法。

2、開元盛世|開元年間,社會穩(wěn)定,經濟空前旺盛,國力強盛,唐朝進入全

盛時期|,史稱“|開元盛聞”?!?/p>

3、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

⑴農業(yè)方面:①興修大型水利工程。②農耕技術提高:水稻廣泛采納育秧

移植。③茶葉生產的發(fā)展:唐朝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

羽被后人稱為“茶神”。飲茶之風起先在唐朝盛興。④生產工具的改進:出現(xiàn)新

的農業(yè)工具一|曲轅犁(創(chuàng)制新澆灌工具一ggo

⑵手工業(yè)方面:①絲織業(yè):花色品種多,技術超群。②陶瓷業(yè):|邢州的白

瓷(邢窯白瓷”越州的青瓷(越窯青瓷〉鞏縣的唐三彩(世界工藝的珍品)。

4、唐都長安商業(yè)旺盛:①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②長

安城:|建筑宏偉,布局嚴整,商業(yè)題人口達100萬,|地位:是全國政治、

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當時著名的國際性的大都而。城內分為坊和心,坊是居

民宅區(qū),市為旺盛的商業(yè)區(qū)。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

唐朝長安城布局嚴整的表現(xiàn):棋盤式的街道,建筑規(guī)模宏偉,城內宮

衙署、坊、市分開,井然有序,布局嚴整。

封建社會經濟旺盛和發(fā)展的共同緣由:⑴繼承性因素:前朝經濟基礎的繼

承。⑵社會環(huán)境因素(政治因素):社會安定。⑶政治因素:國家統(tǒng)一、政治清

明⑷經濟政策因素:統(tǒng)治者調整經濟政策,激勵發(fā)展生產。⑸經濟交往因素:

民族間的經濟溝通和中外交往的加強。⑹群眾作用:人民的辛勤勞動。⑺生產

力(科技)因素:生產技術革新(生產工具是生產力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水利

的興修。

★第4課唐朝的民族關系

一、天可汗

1、唐朝的疆域(四至):|東到大海,西到咸海,東北至外興安嶺以北和庫頁島,

*南海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

2、唐玄宗冊封少數民族首領

①回紇是

民族冊封時民族首領后來成為哪個民族

今日維圄

間祖先

爾族的祖

黑水靴8世紀初大祚(zud)渤??づ孀?/p>

先。8世紀

鞫榮王

中期,唐玄

南詔8世紀前皮羅閣云南土彝、白族

宗封回紇

首領骨力

裴羅|為阿回紇8世紀中骨力裴羅懷仁可維吾爾族

期汗

仁可汗。后

來,回紇改名為“回鶻二------北方②7世紀末,粟末靴鞫部首領大祚

闞統(tǒng)一了四周各部,建立政權。8世紀前期,唐玄宗封慶祚闞為「海郡王加

授|渤海都督|和黑水都督府|。從今,粟末靴鞫政權以“渤?!睘樘?。粟末靴鞫有

“悔東盛國|”之稱。一-東北③六詔居民|是今日|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南詔

首領|皮羅閣|統(tǒng)一六詔,|唐玄宗酎他為|云南王西南

3、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唐朝與突厥的關系:俘虜東突厥首領:順利可汗

授予官職。唐太宗|同等、開明的民族政綱受到北方各族的擁護,被尊稱為

“|天可汗|”

4、唐對西域的管轄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qū)先后設立了管轄

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二、唐蕃和親與會盟1、松贊干布統(tǒng)一吐蕃吐蕃慨況:西南——吐蕃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吐蕃人是今日威闕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懵藏高原|,

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法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建立強大的政權,定都

感。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把反應公田嫁給|松贊干布作用:|促進了漢藏兩

族的友好關系做出重大貢獻。

3、金城公主入藏:8世紀初("0鐘,唐朝又把捻城公用嫁到吐蕃贊普麗

麗。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意義:|有利于漢藏兩

族友好相處,有利于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tǒng)一。

4、唐蕃會盟:821尊吐蕃與唐朝會盟。盟約說:|患難相恤,暴掠不作盟碑

至今矗立于町薩大昭寺匍,成為漢藏兩族友好的象征。

唐朝與邊疆各族往來方式特點有哪些?①斗爭折服后浚立政權|②冊封首領

愉下聯(lián)姻》親

唐朝的民族關系表格

民族活動地區(qū)與唐朝的關系今何族的祖先

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

吐番西南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藏族

主通婚。

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

回紇西北維吾爾族

可汗”。

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p>

鞅鞫東北滿族

王”。

唐玄宗封皮羅閣為“云南

南詔西南彝族白族

王”。

俘虜東突厥首領:頡利可

突厥是中亞民族的主要成

汗,授予官職。唐朝時,

份之一?,F(xiàn)在全球約有L3

東突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

西北億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

厥地區(qū)先后設立了管轄西域

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

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一

突厥人的后裔。

一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

民族吐蕃回紇靴鞫南詔

地理位東北松花江、

青藏高原一帶色楞河流域云南蒼山洱海

置黑龍江

生活習游牧、農耕、崇尚英勇、作驍勇強悍、能

建筑藝術超群

俗紡織和冶鐵水風淳樸歌善舞

平高

杰出首

松贊干布懷仁可汗渤??ね踉颇贤?/p>

與唐關文成公主、金唐玄宗封其首唐玄宗封其首唐玄宗封其首

系城公主和親領為懷仁可汗領為渤??ね躅I為云南王

★第5課唐代的中外關系

一、遣唐使-----------唐與日本的關系

1、唐朝的對外交通唐朝對外交通發(fā)達,硝是|陸路交麗川,國際性大

都市,仁麗最大的湎嗣。唐政府在廣州設置市舶司,(職能)|管理對外

國閶,(地位)是威國歷史上最早浚置的管理對外貿易的官署隋唐對外交

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

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幽二

2、唐開放的對外政策唐政府|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當時先進的經濟文化

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現(xiàn)了盛況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國等國紛

紛遣使到唐朝,與唐朝通商的國家|達70多個

3、日本遣唐使:|200年內13次|派日本遣唐使來中國。

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親密。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

學僧來唐學習。遣唐使回國后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

改革,還參照|漢字創(chuàng)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

尚(日常生活習慣:飲食、服裝、飲茶、過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

4、天竺、大食、新羅的遣唐使節(jié)①方式:①派遣使節(jié)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

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②表現(xiàn)有:仿唐制建

立政治制度、采納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y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二、鑒真東渡------------唐與日本的關系

1、鑒真東渡的艱辛歷程唐朝赴日本的使節(jié)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國面,

曾I六次東渡日本I--傳授佛法。

2、鑒真貢獻:在日本口)傳授確法⑵傳播中華文明——唐朝婦口建筑技*

醫(yī)藥學問、繪畫)⑶設計建立的唐招提寺。⑷傳授醫(yī)學

三、玄奘西游------------唐與天竺的關系

1、玄奘西游的艱辛歷程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ggo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動身,前往天竺?;貒螅眯姆g佛經,還寫成

著名的I《大唐西域通。

1、玄奘西游的貢獻:I弘揚了中華文明,在天竺游歷16年,介紹了中國的種

植、經濟文化、藝術狀況;n《大唐西域記》成為探討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qū)歷

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HI帶回657部佛經回到長安,經過19年努力,譯成佛

經1300多卷。這部書是探討中亞、印度半島以與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

重要典籍。

問答題:

1、唐朝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答:唐國力強盛,經濟文化處于世界

領先地位,對周邊各國有強大的吸引力,實行對外開放,有利于發(fā)揚國威,同

時汲取外國先進的經濟文化來豐富和發(fā)展自己。

2、唐朝實行對外開放須要的條件?A、、唐寬闊的疆域;B、國家的統(tǒng)一安

定:C、發(fā)達的對外交通;D、統(tǒng)治者激勵和支持對外交往。

思索:依據所學學問,結合教材內容,說說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嗎?

促使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因素有什么呢?今日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經濟快

速發(fā)展時期,唐朝的對外交往狀況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航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

唐政府激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

揚州等地都有常見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

人為“唐人”。

因素:①國家安定統(tǒng)一;②經濟文化旺盛;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fā)達。

啟示|第一,必需有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其次,提高自身

素養(yǎng),努力發(fā)展經濟文化。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

文化的同時:要擅長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四、唐與新羅的關系

★第6課隋唐的科學技術

一、趙州橋

1、趙州橋的特點:特點:|i低弧長跨,單拱跨河n拱上加派「敞寬結

構,m美觀大方、藝術價值高,w歷經千年,異樣咯實▽領先世界7譽滿市外:

2、趙州橋建立的意義:建立者、時間:|隋朝工團霆設計并主持建

立的|趙州橋|地位:I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樹。距今兇00多年,該

橋建立七百多年后,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法國泰克河上的塞雷橋)。

3、建筑代表: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慶明宮含元跚)。

二、雕版印刷術

1、印章與拓碑2、隋唐的雕版印刷的方法|隋唐時期|,我國已獨創(chuàng)

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術大約在|隋文帝|時就出現(xiàn)了。雕版印刷術發(fā)展:

唐朝晚期|,雕版印刷術|已比較興盛。|成都、洛陽|等成為著名的印刷中心,大量

刻印悔經、日歷、詩歌和醫(yī)術o

3、晚唐印刷的《金剛經》晚唐印刷的袖金剛經》岫位:1是世界主現(xiàn)存最早

標有年頭的雕版印刷品現(xiàn)存于|英國倫敦博物館。一

4、雕版印刷術獨創(chuàng)的意義:忡刷術的獨創(chuàng),有利于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fā)展,

它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要貢獻。

三、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唐代、僧一行(張遂),貢獻:是小世界上對子鐳

進行的首次實測;②在世界上首次發(fā)覺恒星移動現(xiàn)象;③制定《大衍歷》

四、藥王”孫思邈

1、“藥王”孫思邈高尚品德: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⑴主見醫(yī)生不

應有貪求財物的私念;(2)對患者一視同仁;一

2、“藥王”孫思邈醫(yī)學成就:隋唐時期著名的醫(yī)藥學家編成了|《千金方:T-

書,后世尊稱他為“畫

3、“藥王,孫思邈衛(wèi)生保健主見:|⑴生活要看規(guī)律「要依時養(yǎng)生;(2)強調

運動熬煉以養(yǎng)生⑶強調飲食和衛(wèi)生保?。?洛意育兒廠

①657年,唐政府組織一批文臣和醫(yī)官集體編修本草,與659年編成「《新修本

題,也稱|《唐本草》被唐府列為甌麗書。

★第7課隋唐的文學藝術

唐朝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5萬首詩歌

代表人物代表作特點其它

李白(盛《蜀道難》、《望廬山瀑布》、豪邁奔放,想象豐詩仙

唐)《行路難》、《早發(fā)白帝城》富,手法夸張

杜甫(盛一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感情真摯,沉郁雄詩圣1

衰)《潼關吏》”“三別《新婚別》渾,語言錘煉

《垂老別》《無家別》產

白居易(晚《長恨歌》《琵琶行》《秦中通俗易懂,重在揭詩魔

唐)吟》《新樂府》1露社會黑暗一一

1詩歌反映現(xiàn)實。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4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稱唐朝

《多寶塔碑》i是繼王羲之之后我楷書

B坪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1顏筋柳骨1

甘家

柳公權《玄秘塔碑》tt卜長,別出新意,成“網

出其字方折峻麗,骨力勁

£o

張旭、懷素張旭、懷素的草書;張旭一一草圣唐朝

懷素——《自敘帖》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步輦圖》擅長人唐朝(初)

物畫

吳道子《天王送子圖》。人物畫和山水畫造詣很高,畫圣:唐朝

開后世寫意畫先河(盛唐)

王羲之《蘭亭序》善長行書、草書書圣: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洛善長人物畫東晉

神賦圖》

敦煌莫高地址:位于甘肅敦煌東南鳴山的斷崖上:,現(xiàn)存492窟,窟內現(xiàn)

窟存塑像2400多個。敦煌莫高窟(大部彳萬隋唐時期開鑿壁[田?和

(藝術寶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又稱千佛為目,地位:

庫)是我國最大的石窟藝術群,也是世界藝術的珍寶。最為優(yōu)秀

的作品是凌空飄舞的飛天和反彈琵琶、載歌載舞的仙女a

音樂與舞①隋朝的萬寶常和唐朝的李龜年是當時的音樂家。

蹈②代表:唐初:《秦王破陣樂》盛唐:《霓裳羽衣曲》

(藝術寶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出現(xiàn)時間:北朝地點:山西大同西北、

庫)河南洛陽巾南

漢字書體的發(fā)展-----------------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

草書。

(-)唐宋詩人美譽

詩神一蘇軾(宋)詩仙一李白詩魔一白居易詩鬼一李賀

詩圣一杜甫詩佛一王維詩杰一王勃詩狂一賀知章

詩骨一陳子昂詩奴一賈島詩囚一孟郊鄭鵬鴿一鄭谷

詩家天子-七絕圣手紫薇一杜牧崔鴛鴦一崔玨藥王一孫思邈

—王昌齡

五言長城一劉長卿棋圣一王積薪歌圣一李龜年—

茶圣一陸羽草圣一張旭畫圣一一吳道子

(二)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三)唐宋八大家:韓愈(唐朝)柳宗元(唐朝)王安石(宋朝)曾

鞏(宋朝)

蘇軾(宋朝)蘇轍(宋朝)蘇洵(宋朝)

歐陽修(宋朝)

為什么到唐代會出現(xiàn)詩歌的黃金時代?

中政治大一統(tǒng)②經濟高度旺盛③生活豐富多彩④社會風氣開放

@國內民族融合⑥中外溝通加強和外國文化傳入⑦科舉考試注意詩

賦⑧前代詩歌的成就供應了歷史基礎。

第六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

★第9課遼、夏與北宋的和戰(zhàn)

一、契丹的興起

1、五代十國——(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

黃巢起義后,唐朝名存實亡,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局面。907年,朱溫建立后梁,

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960年,趙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滅北漢,自

此基本結束了自晚唐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

后周五個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權;十國是指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

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十國乃稱其“大”者,事

實上還有不少割據政權。關于五代十國的理解,狹義上為五代十國本身,廣義

上一般以此代指這一歷史時期。

2、|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建立:懊丹國,定都:gg時間:甌斛,

阿保機就是厄太祖

3、|耶律德光|改國號為反

4、遼的歷史地位一一遼對于我國北部地區(qū)的開發(fā)和北方各族聯(lián)系的加強,以

與對東西方經濟文化的溝通,都起了重要作用。

二、陳橋兵變

1、趙匡胤建立宋朝一一定都:醫(yī)闌時間:睡年|建立:詢趙匡胤就

是|宋太祖|。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麗凝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

(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接連殲滅了五代

十國割據政權,結束了黃河流域分裂局面。2、北宋統(tǒng)一中原和南方

意義:|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有利于生產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是歷史的進步。

三、浪淵之盟

1、浪州之戰(zhàn)口001年秋12、渣淵之盟10阻年

(1)背景:宋真宗統(tǒng)治時,澧州之戰(zhàn),遜力主真宗親征,宋軍擊退遼軍。

(2)內容: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給遼歲幣。

(3)評價:一分為二評價。①宋每年給遼歲幣,增加了負擔老百姓,對宋來說

也是屈辱的。②但這個條約也使遼宋之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邊疆和平,這樣有

利于經濟的復原和發(fā)展,特殊是雙方在邊疆地區(qū)貿易的發(fā)展。

四、宋夏和戰(zhàn)

1、黨項族的崛起2、元昊建立西夏——1038年園昊稱帝,國號氏囿,

建都園困,史稱甌。

3、宋夏和議一一1044年,宋夏訂立和議。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第10課宋金對峙

一、靖康之變

1、女真的興起11世紀,完顏部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女真族漸漸強大起來。

2、金國的建立12世紀初期年|),女真杰出首領隹顏阿骨打起兵抗

遼,建立蠲,都城資(今黑龍江阿城)。阿骨打就是囹碰。

3、東京保衛(wèi)戰(zhàn)主戰(zhàn)派大臣:隹綱

4、靖康之變函年金兵攻破天京擄走|徽宗、欽宗|兩父子,北宋滅亡,史

稱“|靖康之蜀”。

二、岳飛抗金

1、南宋的建立|1127年|麗即位定都噩(今浙江杭州)史稱南柒

2、岳飛抗金(岳飛與岳家軍)岳飛率領的岳家軍在抗金戰(zhàn)斗中所向無敵,金

軍中流傳聞:“撼山易,撼岳家軍難!”3、哪城大捷(1140年)

4、岳飛被害

三、宋金和議(1141年)

1>宋金和議內容:雙方以東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關|為界,南宋向金稱臣,

并給金歲幣(每年向金貢送銀25萬輛,絹25萬匹)。

2、宋金和議影響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后來,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今

北京

★第11課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

一、經濟重心南移

1、緣由一一經濟重心南移的緣由有哪些?

①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得到了開發(fā)②南方政局相對安定③北方人

口的大量南遷④南方的自然條件相對優(yōu)越⑤統(tǒng)治者實行了有利經濟發(fā)展的

政策⑥北方南遷人民和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表現(xiàn)——①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

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②棉

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③茶樹的栽培有很大發(fā)展,江南的

丘陵地區(qū)新辟很多茶園。

二、農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1.農業(yè)的發(fā)展

(1)農具的改進宋朝時,獨創(chuàng)了新農具“快馬”,還出現(xiàn)隹轉翻車|(2)

農作物品種的推廣一一見上

2.手工業(yè)的興盛

(1)紡織業(yè)蜀地的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絲綢產量高;從海南島興起

的棉織業(yè),南宋已發(fā)展到東南沿海地區(qū)。出現(xiàn)了經營專業(yè)戶,蘇州、杭州、

成都的官營織錦院各有工匠幾千人。

(2)制瓷業(yè)南宋時,江南地區(qū)已成為我國制瓷業(yè)重心。浙江哥窯燒紙的冰

裂紋瓷器,給人新穎美感。北宋興起的展德阿,后來發(fā)展成著名的圖畫。五大

名瓷:鈞窯瓷花盆、汝窯薰爐、定窯梅瓶、哥窯瓷盤、官窯瓷瓶(3)采

礦業(yè)|采煤技術領先世界很多地方煤大量用于局面生活。

(4)造船業(yè)宋朝的造船業(yè)在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海船上已裝有臘南釬。

廣州、泉州造船也發(fā)達。

3.商業(yè)的旺盛(1)貨幣的發(fā)展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xiàn)亙,是|

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fā)展形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紙幣的產生,有

利于商業(yè)發(fā)展。

(2)城鎮(zhèn)的發(fā)展北宋的困闌,南宋都城碉,均有上百萬人口,是葬世

界上大城市。

(3)海外貿易的旺盛在當時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廣州、泉州、明州是對

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三、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宋代城市已肝裱居民區(qū)和商業(yè)區(qū)的界限還有特地的消遣場所|"瓦肆市民

生活豐富多彩。|喝茶、飲酒|成為社會普遍的社會風氣。

1、“瓦子”和“勾欄”:東京城內的消遣兼營商業(yè)的場所,稱“瓦子”。瓦子中

圈出專供演出的圈子,稱為“勾欄二它們的出現(xiàn)是宋朝市民階層不斷擴大的結

果。2、宋代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春節(jié)、元宵til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宋代稱春節(jié)為

元旦,最為重視。除夕夜,百姓耍祭祖、迎神功佛、掛年畫、貼“桃符”、守歲

等。

①宋蹴鞠銅鏡'②丁都賽戲曲雕磚,③傀儡戲銅鏡、④宋代相撲圖

★第12課元朝民族關系的發(fā)展

一、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

1.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各部與建立政權國有,麻真|統(tǒng)一蒙古,召開蒙古

貴族大會,被推舉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整固建立。

2.成吉思汗和繼任者的擴張斗爭成吉思汗和他的繼任者先后滅西夏、金,

降伏畏兀兒、吐蕃,攻占大理。

二、元朝大統(tǒng)一

1、忽必烈建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園,1272年定都殛。忽必烈

就是|元世祖。

2、元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1276年|元軍占據臨安,南宋滅亡。出現(xiàn)“囚生

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區(qū)天程。

3、元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建行省制度②設宣政院③設澎湖巡檢司

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世祖在中心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

稱“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qū)的設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內容:1、中心一中

書省一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一管轄大都與四周地區(qū)。2、地方一行中書?。ㄐ惺』?/p>

?。┮恢袝〉呐沙鰴C構一管轄11個行?。òü芾肀狈降膸X北行省、管理東

北的遼陽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3、在中心設宣政院,西藏成為元朝的正

式行政區(qū)04、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

4.元朝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表現(xiàn):|①松江成為全國的棉紡織業(yè)中心②元大都

是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③泉州是對外貿易最大港口|元世祖重視發(fā)展農業(yè),

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種植,北方農業(yè)得以復原和發(fā)展。為了便利南糧北運,他

下令開鑿兩段新運輸河,與原有的運輸河連同,使糧船從杭州直通大都。還開

拓規(guī)??涨暗暮_\。

三、民族關系的發(fā)展

1、條件;國家統(tǒng)一,疆域寬闊

2、表現(xiàn):①各族人民雜居相處,互通婚姻,漸漸融合②一個新的民族一同

國形成

3、作用:元朝的統(tǒng)一促進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內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淌,促進了

各民族經濟、文化的溝通與融合。

4、特點:元朝的民族融合,是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從三國、兩晉、

南北朝民族大融合起先,中經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到元朝時,民族融

合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說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礎上,出

現(xiàn)的一種在更廣的范圍內,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這種融合將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

族國家的發(fā)展推動到一個更高的程度。

5、元朝在我國歷史上貢獻:①元朝的統(tǒng)一,結束了北宋以來幾個政權并立的

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寬闊。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對后世

影響深遠。③元政府設有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

吏,駐扎軍隊,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qū)。⑤元朝的統(tǒng)一,促進了民族的大

★第13課宋元的科學技術

、指南針的獨創(chuàng)與運用

1、酗時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一一人們依據I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

成“麗二這是I世界上最早的定向工具(指南儀器具I它是現(xiàn)在所用指南針

的始祖。

北宋的指南針是怎樣安裝嗎?⑴|水浮法⑵碗唇旋定法⑶指甲旋定法(4)

縷(1曲旋法

2、快朝|時,人們獨創(chuàng)仄工磁而見,做成臘南鋁,|用于海上交通指南針的獨

創(chuàng)|促進了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

指南針獨創(chuàng)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指南針獨創(chuàng)與應用于航海,促進了中國航海事

業(yè)的發(fā)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發(fā)覺美洲和環(huán)球航行供應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

界貿易的發(fā)展。

二、火藥的獨創(chuàng)與運用我國是最早獨創(chuàng)火藥的國家。

1、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獨創(chuàng)的

時間:|唐朝孫思邈《千金方》中記載|獨創(chuàng)者:|我國古代煉丹家|配方:n

石、木炭和硫磺配制而成的

2、火藥在軍事上的運用:鷹末用火藥制造武器,宋元時期在軍事上廣泛

應用。

宋元時期主要火藥武器:灰箭區(qū)宋)7次滅槍/南宋灰炮「滅銃(chbngF

(元)霹靂炮(北宋)、震天雷飛匕宋門、茨藜(jiH)火球(唐朝末

年和北宋時期)。銅火銃是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火銃。

火藥獨創(chuàng)的意義一一|是人類斗爭史上的巨大轉折點,使整個作戰(zhàn)方法發(fā)生了重

大變革火藥武器的運用,變更了作戰(zhàn)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

廄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應用于軍事外,火藥還有哪些功能?|(于制造各類焰火和鞭炮(2)制造

出炸藥開荒、修路、采礦

三、畢昇獨創(chuàng)活字印刷

1.北宋畢昇獨創(chuàng)活字印刷|11世紀中娜北宋平民朝獨創(chuàng)了|活字印刷用。

2.元朝時獨創(chuàng)了一一樂活字、錫潔孚

3.活字印刷的優(yōu)點:|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敏捷、經濟、省時、很快得到推廣。

了解一下我們現(xiàn)在學習的課本和書籍是用什么方法印刷的?

激光照排------出膠片------膠印機印刷。(一般的書籍都是用膠印的方式印

刷出來的)。

四、四大獨創(chuàng)的傳播|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加上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天

民的“四大獨創(chuàng),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大貢獻。|1.四大獨創(chuàng)由阿

拉伯人傳入西方2.四大獨創(chuàng)對歐洲與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的四大獨創(chuàng)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①造紙術的獨創(chuàng),為人

類供應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是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②印刷術的出現(xiàn),

加快了文化的傳播,變更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③指南針獨創(chuàng)與

應用于航海,促進了中國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發(fā)覺美洲和環(huán)球

航行供應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④火藥武器的運用,變更了作

戰(zhàn)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五、兩位杰出科學家①北宋時期科學家酶的科學成就有|《夢溪筆談引創(chuàng)

制"%二氣歷②元朝時著名師學豪(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廓寺翻的科學成

就有《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xiàn)在公歷的公歷基本相同,但比

現(xiàn)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

★第14課宋元的史學、文學和藝術

一、兩司馬:史書(表格)

史學家年頭著作體例敘事范圍

紀傳體通黃帝到漢武帝時期一一3000多年

司馬遷西漢《史記》

史的歷史

《資治通編年體通

司馬光北宋戰(zhàn)國到五代一一1300多年歷史

鑒》史

二、宋詞----元曲----繪回(表格)

類朝代表人

代表著作特點(或內容)

別代物

宋北《念奴嬌?赤壁懷“豪放派”:氣概豪邁,雄健奔

蘇軾

詞宋古》放一豪放詞風

“婉約派”:風格委婉,感情真

宋《如夢令昨夜雨疏

李清照摯,清爽淡雅,明白如話。擅長

之風驟》《聲聲慢》等

運用口語,清爽自然

南《破陣子醉里挑

辛棄疾傾吐對山河分裂的哀思

宋燈看劍》

元元鞭撻社會黑暗勢力--元代最著

關漢卿《竇娥冤》

曲朝名的劇作家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散曲

繪宋描繪北宋東京卞河沿岸風光和繁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畫朝華景象一一風俗畫

元他的作品被稱為“神品”一一畫

趙孟^《秋郊飲馬圖》

朝壇領袖

小學問——史書的分類

(一)依據體例分類★體例--著作的編寫格式或文章的組織形式叫體例。

體例包括的詳細內容有:標題、斷限、序言、評議、注解、書目、凡例、索引

等項內容。

1、紀傳體:I紀傳體史書創(chuàng)始于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

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tǒng)系年

頭、世系與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

與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范。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

比如《三國志》

2、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依次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

如《左傳》、《資治通鑒》等都屬于這一類。

3、紀事本末體:|創(chuàng)始于南宋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

史事務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依次編寫。

現(xiàn)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4、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chuàng)始于《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

文。分載多國歷史。如《戰(zhàn)國策》都屬于這一類。

(二)按時間和空間分類★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

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聞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2r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chuàng)始于東漢班固的《漢書》。

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余都屬斷代史。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

記敘的史書。如《戰(zhàn)國策》。另外,還有記載各種特地學科歷史的史書稱

專史,如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等。

(三)紀傳體史書的體裁體裁一一文學作品的分類,可用多種標準來劃分

L本細:是按年月依次編寫的帝王簡史,以記載帝王的言行為中心,兼述當時

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務。區(qū)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譜

寫人物和事務。[I雨:是有關各種典章制度以與某些自然與社會現(xiàn)象的專編。

4.世家|:用來記載王侯封國以與歷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動。|5.列傳|:主要是人

物傳記。強:記載《地理志》、《樂志》等,志在正史的地位很重要又比較

深刻難寫,梁朝江淹說過:“修史之難,無出于志?!薄端螘返摹吨拘颉肥且黄?/p>

不行不讀的好文章,概述志的源流和《宋書》志的緣起,也講到志的撰述之不

易。17.載記卜最早用來指被廢黜的帝王之史,而到《晉書?載記》后用來指稱

那些曾立名號而又被斥為僭偽者的歷史記載。

(四)細說體|:史書體裁的新嘗試——細說體的發(fā)端可以追溯到1944年,黎

東方在大后方售票開講三國史事,繼而以《新三國》的講義形式面世?!缎氯龂?/p>

雖已有細說體之實,但細說體其名之立則遲至十余年后《細說清朝》的問世。

其后,黎東方雖不再作口頭的講史,卻仍將治史所得,以講史形式,寫細說歷

朝的著作。

第六單元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第16課明朝皇權高度集中

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紅巾軍大起義2、朱元璋建立明朝

時間:5368年|地點(都城):庭因(南京)人物:|朱元璋|年號:gg

他就是場殛

二、廢丞相設三司(政治上)

1、中心:撤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干脆對皇帚

負責。2、中心:廢丞相

3、地方:廢行省分權于三司(1)布政司(2)按察司CO荷

4、軍事:設五軍都督府:前、后、左、中、右五軍都督府,調兵權授予兵部

三、廠衛(wèi)制度(政治上)1、目的:|監(jiān)視官吏,鎮(zhèn)壓入周2、內容:|錦衣衛(wèi)、

東廠、西廠

四、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上)明朝建立后,科舉考試內容限于四書五經,

應考者不能發(fā)揮個人見解,文體嚴格限于八股文。這就是八股取士制度。

1、目的:|選拔官吏,加強統(tǒng)治/2、特點:|四書五經范圍內作答,文體

限于八股文。

3、作用:|束縛了學問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會進步。|

五、明朝(明太祖)加強皇權的措施:

(1)廢丞相設三司(2)廠衛(wèi)制度(3)八股取士(4)文字獄

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

對建文帝,史稱“情難之役|"。朱棣稱帝,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加強君

權的統(tǒng)治;①逵連遷都隨,加強中心對北方的限制。②進一步強化君權,

接著執(zhí)行削藩政策。③增設特務機構東廠,加強對臣民的監(jiān)視和偵查。廠衛(wèi)特

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表現(xiàn)。

★第17課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

一、鄭和下西洋西洋:指現(xiàn)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印度洋與沿岸一帶。

1、條件和目的條件:|(1)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2)經濟旺盛,國力贏

(3)造船技術先進,指南針用于航海(4)我國人民積累了豐富的航海閱歷(5)

鄭和本人英勇、不怕困難和卓越的組織領導實力(6)明成祖支持。|目

的:|為了擴大明朝的政治影響,加強與海外的聯(lián)系。

2、概況:1405年一1433留,鄭和先后詆下西洋到過|亞非30多王國家

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闈。|1405年|第一次遠航|從網

動身。鄭和下西洋盛況

時間次數海船規(guī)模船數人數到達范圍

1405~1433先后7最大的海每次航行每次出海亞非30多個

年次船長44丈,大小船只2.7?2.8國家和地區(qū)

寬18丈有200多艘萬人

3.意義和影響意義: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我國與亞歐各國的經濟文化溝

通和友好往來I,比歐洲航海家遠航印度河美洲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

的空前壯舉。影響:鄭和下西洋,促進了南洋的開發(fā)。

二、戚繼光抗倭

1、倭寇與危害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常常侵襲中國沿海地區(qū),

沿海居民稱它們?yōu)椤斑d

2、戚繼光抗倭卮「明朝海防松弛「倭寇寫沿海奸商:海盜勾結,大肆燒系

搶掠。

明朝中魏明政府派城繼刑抗擊倭寇的進攻(浙江臺州),戚繼光是我國著名

的|抗倭英雄(民族英雄)|。

臺州大捷:|1561年九戰(zhàn)九捷

戚家軍為什么會受到人們的崇敬?|(1)戚家軍抗倭是正義的事業(yè),維護了中

華名族的利益,他蕩平了倭寇,保衛(wèi)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平安;(2)戚家軍作

戰(zhàn)英勇,紀律嚴明,不擾民。

抗倭名^條|戚繼光、俞大猷

3、|155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

20日回來祖國懷抱。

★第18課清朝專制統(tǒng)治的強化

一、清朝建立

1、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明朝后期,國真的杰出首領|努爾哈也統(tǒng)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爾哈赤|在麻圖阿拉|國號慶囹,史稱藤清太祖

建立后金最重要一條措施:建立|八旗制度

1619年薩爾滸之戰(zhàn)--后金大敗明朝軍隊;1621年后金遷都沈陽:下表

滿洲發(fā)展的歷史

時間族名政權建立者

唐朝靴帽渤海

1115年女真金完顏阿骨打

1616年女真后金努爾哈赤

1636年滿洲清皇太極

2、皇太極改金為清|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圄,改族名為曬

清太宗

3、清兵入關統(tǒng)一全國|1644年|1)農夫斗爭推翻明朝1627年明末農夫斗

爭在陜北爆發(fā)。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甌朝。

2)吳三桂引清軍入關|1644年|3)幀治帝|遷都亞京

二、軍機處

1、設置:|雍正帝設軍機處

2、目的:|清朝強化專制統(tǒng)治,進一步加強堂收

三、文字獄目的:清朝統(tǒng)治者實行思想文化專制,對反清思想嚴加防范和

壓制。

1.文字獄的興起康熙、雍正和乾閹三朝大興“文字獄”

2.文字獄的危害清朝的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很多學問

份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峻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昂

朝統(tǒng)治者通過文字獄,強化了集權統(tǒng)治,阻礙了學術文化的發(fā)展,造成萬馬齊

喑的局面)I列舉下列朝代與清朝文字獄相類似的加強思想文化專制

的措施

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冢獨

尊儒術;明朝:八股取士

我國封建社會戰(zhàn)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各個主要歷史時期相關的政治制

度:(簡潔了解)

①戰(zhàn)國時期,韓非子提出中心集權和“法治”思想,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

商鞅廢分封、行縣制,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心集權制度。

②秦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后,為了鞏固封建統(tǒng)治,嬴政建立起一套內容包括至高

無上的皇帝制、中心集權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機構的郡縣制和體現(xiàn)地主階級意

志的《秦律》在內的加強專制主義中心集權的制度與措施。

③漢初,郡縣制和封國制并存,諸侯王尾大不掉,漸漸威逼中心;漢景帝和漢

武帝相繼實行“削藩”和“推恩令”以與“附益之法”等措施,成功地解決了

王國問題;接著,漢武帝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創(chuàng)立刺史制度,形成“大

一統(tǒng)”局面,鞏固了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制度。

④隋唐時,繼承并發(fā)展?jié)h魏以來政治制度,實行三省六部制,將秦以來的丞相

職權一分為三,使之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把全國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省職權分散給

六部,限制地方割據勢力的產生和發(fā)展;開創(chuàng)并完善科舉制。這些都標記著中

心集權制度的完善。

⑤北宋建立后,吸取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政權更迭常見的歷

史教訓,實行強干弱枝的措施,將地方軍權、行政權和財權收歸中心,消退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