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古詩欣賞中考試題匯編(截至2023年)目錄關雎(《詩經(jīng)》) 2蒹葭(《詩經(jīng)》) 5式微(《詩經(jīng)》) 8子衿(《詩經(jīng)》)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16石壕吏(杜甫) 2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21賣炭翁(白居易) 26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29送友人(李白) 34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蘇軾) 36卜算子·詠梅(陸游) 38
關雎(《詩經(jīng)》)關雎《詩經(jīng)》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2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3分)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選,幾個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女子的勤勞。B.“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實寫青年與意中人熱戀的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C.本詩表現(xiàn)了古代青年對愛情婚姻大膽執(zhí)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樸素、熱烈濃郁D.本詩運用雙聲詞、疊韻詞,采用了重章疊句,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感、節(jié)奏感。22.本詩開頭為什么要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寫起?(4分)【參考答案】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xiàn)手法。開頭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寫起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lián)想,貼切自然,意蘊豐富。(2021貴州遵義)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21.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托物寄意。請從學過的其它詩文中選取一例,并加以簡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分析】《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采用了“興”的表現(xiàn)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lián)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yōu)美,善于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解答】(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從詩中“窈窕淑女”一句可以知道,她文靜、美好,善良。從“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可以知道,她勞作姿態(tài)優(yōu)美。所以,她會讓君子“寤寐思服”。(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寫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xiàn)手法?!蛾P雎》中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chǎn)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遁筝纭分小凹孑缟n蒼,白露為霜”也是運用了“興”的手法以蘆葦、霜露起興,引出下文寫主
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F(xiàn)代詩人賀知章的《回延安》中也大量地運用了“興”的手法,如:“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說山
上的物產(chǎn),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答案:(1)她文靜、美好,善良;勞作姿態(tài)優(yōu)美。(2)“兼葭蒼蒼,白露為霜”以蘆葦、霜露起興,引出下文寫主
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示例:“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說山上的物產(chǎn),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緟⒖甲g文】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挑選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军c評】理解詩歌內容:1.了解詩歌基本意思;2.結合關鍵詞語理解詩歌內容;3.注意重點句子。(2020陜西)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參差荇萊,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萊,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萊,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6.選出對《關雎》理解有誤的一項()A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運用比喻手法,說明淑女、君子在河灘幽會,營造出一。種幽靜氛圍。B.“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兩句反復使用,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表現(xiàn)了男子夜長不寐時綿綿不斷的思念。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別指醒來和睡著。(2018內蒙古通遼)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①對上面兩首詩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B.霏霏:雪花紛飛的樣子。C.洲:水中的陸地。D.友:親密朋友。②《關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③判斷對這兩首詩分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A.《采薇》是一首描寫戍邊士卒生活的詩。詩中主要抒寫了兵士們戍邊作戰(zhàn)的艱苦生活及其對心中戀人的思戀之情。()B.《關雎》是一首非常美好的愛情詩。詩中所表達的是一種誠摯、熱烈、健康的美好情感。()C.《關雎》中“君子好逑”“寤寐求之”“寤寐思服”“鐘鼓樂之”等詩句是詩中男子對心中戀人愛慕之情的直接表白。()D.在寫作上,《采薇》運用了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的手法,《關雎》則是一唱三嘆,反復吟詠,充分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特點。()【參考答案】19.①D(3分)②美麗善良的姑娘,君子的艱險配偶。(2分)③A×。B√。C×。D√。(2014四川自貢)關雎《詩經(jīng)》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5.(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2分)
(知識范圍:古詩鑒賞;能力層級:理解、評價;難度
0.50)(2)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苯Y合本詩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參考答案】(1)
(2分)運用“興”的藝術手法(1分)。如本詩開頭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來起興,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雙成對的雎鳩鳥聯(lián)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鳩鳥的和鳴聯(lián)想到君子對淑女的思念(1分)。(答出“比興”“興寄”“重章疊句”并舉例分析其表達效果亦可)
(2)(2分)《關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這個過程顯得美好、喜悅而又不低俗,所謂“樂而不淫”(1分);寫求之不得的焦慮、苦悶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熱鬧情景,所謂“哀而不傷”(1分)。(2013廣西桂林)品讀《詩經(jīng)·關雎》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照相關鏈接,簡析《關雎》的意境美?!裣嚓P鏈接:O“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經(jīng)》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賦”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氨取本褪潜扔?,以彼物比此物?!芭d”就是聯(lián)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這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法,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至深至遠的影響。【參考答案】《關雎》從觸動情懷的景物寫起,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那成雙成對的雎鳩在沙洲上嬉鬧戲逐,華羽流光,聲音婉轉。聽著它們悅耳的叫聲,不禁引發(fā)了年輕人的聯(lián)想,撥動了心中愛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賦中見興,景中見情,意境優(yōu)美。(宜綜合評分。參考評分點:點出寫景句與寫情句,2分;意境分析具體,2分;表述恰當,1分。)(2005年福建莆田中考試題)蒹葭(《詩經(jī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9.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10.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感情?(2分)11.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3分)【參考答案】9.(2分)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或冷寂、蕭索、凄涼)的晚秋畫面。10.(2分)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思對即可)11.(3分)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2018貴州安順)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溪。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址。5.請解釋這首詩中畫線的句子。(2分)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3分)………………【】A.這首詩每章開頭兩句寫景,渲染了蕭瑟冷落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心情。B.這首詩三次運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xiàn)的感覺。C.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表達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D.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zhí)著追尋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絕望情緒。【參考答案】5.
(2分)主人公追尋的那個人,在河的那一邊。意思對即可。6.
(3分)
D(2016河北)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7.下列對《》的節(jié)選詩句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荁A.此詩以男女戀愛為題材,表現(xiàn)的是主人公追求戀人的熱烈感情。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采用的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賦”的手法,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季節(jié)在深秋,為詩歌創(chuàng)設了一個蕭瑟的意境。C.“溯洄從之”和“溯游從之”是通過連續(xù)匆匆的尋求行動,表現(xiàn)了主人公內心的焦急和癡迷。D.選文沒有直接抒情,沒有敘述這位戀人對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過行動含蓄表現(xiàn)內心的情感。(2015廣西梧州)蒹葭《詩經(jīng)》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2015山東淄博)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10、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11、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感情?(2分)
12、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2分)
【參考答案】10、(2分)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或冷寂、蕭索、凄涼)的晚秋畫面。
11、(2分)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對即可)
12、(共2分)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1分),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1分)。
(2012貴州安順)蒹葭(節(jié)選)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其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1)簡要分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分)(2)請寫出此詩押韻的漢字。(1分)【參考答案】11.(1)通過描寫“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xiàn)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達了一種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纏綿悱惻)的思想感情(1分)。(2)蒼、霜、方、長、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2010四川眉山)蒹葭《詩經(jīng)》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21.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蒹葭》寫一個男子傾心于一個女性。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然而讀者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無邊的癡情和求之不得焦灼。B.《蒹葭》詩分三章,熔寫景、抒情于一爐?!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為全詩營造了一個凄清落寞的情調。C.《蒹葭》“興”的特點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D.《蒹葭》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一唱三嘆,反復吟詠。顯得婉轉纏綿,滋味雋永,充分表達了詩人執(zhí)著而細膩的思想感情?!緟⒖即鸢浮?1.A考查點:此題是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這首詩的內容、中心、意境、寫法、修辭等方面的理解,但設計得很巧妙,容易出錯。解題思路:《蒹葭》是一首懷念戀人的詩歌,沒有寫求之不得的情感,所以A是錯的。(2009新疆烏魯木齊)式微(《詩經(jīng)》)(缺)子衿(《詩經(jīng)》)(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賞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按要求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b.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無誤的一項是BA.《送杜少府之而州》一詩中,詩人用一個“望”字,即把目標從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鎮(zhèn)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滿深情厚意。B.《送杜少府之在蜀州》和《渡荊門送別》都是送別友人的詩,都運用了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C.《渡荊門送別》頷聯(lián)中“隨”“入”二字用移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寫出了楚地平野開闊,江水奔騰之景。這首詩流露出詩人行舟水上,離家漸遠的無限傷感之情。D.《渡荊門送別》頸聯(lián)以靜觀的視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兩幅圖畫。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圖,第二幅是天邊云霞圖。(2)兩首詩中畫出的兩處都是作者情感的體現(xiàn),請任選一處進行賞析?!緟⒖即鸢浮俊端投派俑问裰荨肥撬蛣e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做題時要讀懂詩文,仔細體會詩中的佳句妙語,理解作者的情緒情感?!抖汕G門送別》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jīng)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窘獯稹浚?)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ACD.正確;B.有誤,《渡荊門送別》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的理解?!昂却嬷海煅娜舯揉彙币痪鋵戇h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xiàn)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懷著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修辭方法,越發(fā)顯出自己思鄉(xiāng)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答案:(1)B(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運用夸張、對偶的修辭手法,以理性的議論展現(xiàn)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離別,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既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故鄉(xiāng)水以人的情感,表面寫故鄉(xiāng)水不遠萬里來送“我”,實則表達了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與依戀。譯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wèi),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渡荊門送別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xiàn)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締構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军c評】賞析古詩詞名句,需要緊扣三點回答:(1)采用意譯法翻譯句子;(2)緊扣句子采用的藝術手法或句子中的關鍵詞,分析它的表現(xiàn)內容;(3)結合句子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以怎樣的啟示、思考。答題模式為:翻譯句子,通過××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的情境,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022黑龍江綏化)(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9~20題。(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9.首聯(lián)“風煙望五津”的“望”改成“看”,好不好?請談談你的看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人們常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作為臨別贈言。畢業(yè)在即,請另外選用一兩句古詩詞,寫一段話,表達你對同學的祝愿。(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9.(2分)不好?!巴弊謴目臻g著眼,寫作者自長安遙望千里之外朋友即將宦游的巴蜀之地,流露出對朋友的深情厚意;“看”則距離較近,表達不出作者的這種情感。評分標準:觀點正確,能結合詩意加以分析,得2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20.(2分)[示例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我們分開之后,依然能彼此牽掛,友誼天長地久。[示例二]希望你充滿信心,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示例三]“莫愁前路無知己”,希望你在新的環(huán)境滿懷信心,抖擻精神,開啟新征程。評分標準:詩句選用符合情境,書寫無誤,得1分;表達的愿望符合詩意,得1分。共2分。(2022陜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寫作“蜀川”。10.這是一首送別詩。朋友將遠赴蜀州,離別之際,詩人以兩人共同的境遇“①”寬解友人,并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勸慰鼓勵友人。全詩既抒發(fā)了詩人送別友人的②之情,也表現(xiàn)了詩人③的人生態(tài)度。(3分)11.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一作“隨風”)直到夜郎西”,與本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xiàn)的都是對朋友的深厚情誼。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fā)內心情感的。(2分)答:【參考答案】10.【答案】宦游人,不舍、依依惜別,樂觀豁達【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作者情感和人生態(tài)度,難度易。①從詩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判斷詩人共同的境遇“宦游人”;②送別詩表達的情感為不舍、依依惜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xiàn)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11.【答案】“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運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友誼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抒發(fā)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運用寄情于景和擬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對友人的思念,體現(xiàn)了對友人的憂慮、關切、同情和不舍?!窘馕觥勘绢}考查詩詞含義、手法和情感,難度中。題目要求“兩位詩人各自是如何抒發(fā)內心情感的”,需要分別對兩首詩的含義、手法、情感進行分析?!昂却嬷?,天涯若比鄰”的意思是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好像近在眼前,表達作者樂觀豁達的心情;“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夜郎以西!詩中意象“明月”,作者寄情于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憂慮、關切、同情和不舍。(2019北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峨眉山月半輪秋,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影入平羌江水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夜發(fā)清溪向三峽,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思君不見下渝州。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A.“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意為“今天我與你分別,內心憂傷,無論是在京城的我,還是即將遠赴蜀州的你,都是遠離故土、在異鄉(xiāng)為官的人”。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為“我們是心心相連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同比鄰而居”。C.“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為“在分別的路口,我雖想挽留你,卻無能為力,只能默默無語,淚下沾巾”。D.“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為“船行平羌江上,半輪秋月高懸在峨眉山頭,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詩人遠行”。下列對兩首詩的內容與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聯(lián)描寫友人即將離京赴任蜀州,詩人遙望蜀地,視線卻為風煙所遮,心頭萌生淡淡的傷感。B.《峨眉山月歌》描寫了詩人乘船順江而下所見之景,“峨眉山月”與詩人千里相隨,觸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C.《峨眉山月歌》后兩句敘寫詩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現(xiàn)了詩人離友人越遠就越加思念的情感。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眉山月歌》皆為離別而作,兩首詩均充滿了離愁別緒和難以釋懷的悲戚之情。【參考答案】8.【答案】【小題1】C【小題2】D【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解答此題,要在理解各詩句的基礎上,對作者的情感有所把握。ABD.正確。C.有誤?!盁o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惫蔬x:C。(2)本題考查詩歌內容。解答此題,要在充分理解兩首詩的基礎上,對作者的情感有所把握。ABC.正確。D.有誤?!端投派俑问裰荨吩娨馕棵阄鹪陔x別之時悲哀。故選:D。答案:(1)C(2)D本題考查詩歌鑒賞。解答此題時,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鑒賞詩歌的方法和技巧。把握住從意象到意境,再到作者情感的基本思路進行作答。同時注意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與選項進行逐一對照,判斷正誤。本題考查兩首詩歌,并對兩首詩歌進行了對比閱讀,有一定難度。但是鑒于兩首詩均為課內詩歌,只要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認真鞏固,可以順利答題。(2019山東青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詩中的“宦游”“無為”是什么意思?請選擇一個回答。(2分)答: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3分)答:
【參考答案】12(1)宦游:出外做官。無為:無須,不必。(2)四海之內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像鄰居一樣近。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勸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邊,表達了詩人的樂觀精神?!窘馕觥肯确g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題。(2017廣東廣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9.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分)20.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lián)中的“輔”或“望”字o(2分)【參考答案】19.①與友人的惜別之情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意思對即可。一點1分,共2分)20.“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wèi)著長安的景象,(1分)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1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lián)系起來,(1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1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2014河南)采薇(節(jié)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采薇》選自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體裁)。(2分)(2)兩首詩都運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請分別結合詩的第四聯(lián)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詩經(jīng)·小雅》
五言律詩
(2分,每空1分)(2)①《采薇》表達戍卒內心孤獨、無限悲傷的感情;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對友的寬慰勸勉,以及豁達昂揚的惜別之情。(4分,每點2分,大意對即可)(2013四川綿陽)【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疽摇康り査晚f參軍①嚴維丹陽郭里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注解:①參軍,官名。②丹陽郭里,地名,今屬江蘇,是詩人送別朋友的地方。10.這兩首送別詩的感情基調有什么不同?(2分)▲11.【乙】詩中的“寒鴉飛盡水悠悠”是怎樣將詩人的感情表達得含蓄動人的?(3分)▲▲【參考答案】10.示例——甲詩:高遠曠達(積極樂觀)(1分),乙詩:凄涼哀愁(1分)。評分標準及說明:各1分,不要求說法完全相同。11.示例一:這句詩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點點寒鴉飛盡,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遠方,景物中寄寓詩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動人。示例二:這句詩語言精練傳神。如“盡”,詩人長久獨立江邊,連點點寒鴉都飛盡了還不忍離去,可以看出詩人對友人情意的深長。或如“悠悠”,寫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樣綿長,言有盡而意無窮。評分標準及說明:能扣住表達的手法或語言分析,1分;能聯(lián)系詩歌分析,內容不空洞,1分;答題語言,簡明通順,1分。(2010江蘇揚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郁。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B)A.這是一酋剝開生霹的送別詩。詩人抒寫惜剮之情,勸慰友人只要存在著真摯的友情,就不必為離剝而悲傷。B.遮酋詩聰表達了詩人的豁達情懷,也睡含詩人黯然消魂的感傷情調。C.首聯(lián)中的“望”字是詩人的想象,意思是從蜀州可以于風煙彌漫中望到五津。D.頸聯(lián)“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語言形象而凝練,飽古深情而富有哲理。(2007湖北襄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郁。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⑴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lián)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小女兒一般哭鼻子、抹眼淚。⑵.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送的句子,請說說它好在哪里。(2分)【參考答案】10.⑴.C(2分)⑵.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王勃的這兩句詩全無悲傷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tài)度值得稱道。(2分,意對即可得分)(2005貴州銅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郁。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10.下列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首聯(lián)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領聯(lián)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游人。D.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緟⒖即鸢浮?0.D(2005青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郁。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4.品味:“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兩句詩,簡述你對其中蘊含哲理的理解。5.感悟詩人的情懷,說說這首詩為什么在古代送別詩中是別具一格的?!緟⒖即鸢浮?.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5.擺脫了其他送別詩傷感、低沉情調,表現(xiàn)了開朗、樂觀、豪放的情懷。(2003年江蘇連云港中考試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甲】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疽摇拷嚿蠌埶恐鞈c馀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①。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注釋】①舅姑:公婆。賞析上面兩首詩,完成對話。小文:在唐代,常有士子將自己寫的詩文呈給達官賞人,希望得到推薦或者贊譽?!炯住吭娋褪敲虾迫粚懡o丞相張九齡的投贈詩,作者以“欲濟無舟楫”為喻,婉轉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從政(當官/求仕/希望得到舉薦的心愿。小逸:是的,孟浩然志在求仕,卻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憐痕跡,大方得體,深婉有致。小文:【乙】詩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朱慶馀把自己比作新婦(新娘),把張籍比作夫婿(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婆,表面問“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實則在問張水鄰:我的作品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我能考上嗎)。小逸:其實,“近試上張水部”這個標題就可以幫助我們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小文:有趣的是,張磊收到這首詩后,用一首《酬朱慶馀》作了巧妙回答:“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薄緟⒖即鸢浮繌恼ó敼?求仕/希望得到舉薦)新婦(新娘)夫婿(新郎)我的作品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我能考上嗎)(2023年甘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8.(1)詩歌頷聯(lián)著一“蒸”字,從視覺角度寫出洞庭湖水汽彌漫的樣子;著一“撼”字,。(1分)(2)詩人是如何表達自己情感的?請結合詩句予以簡析。(2分)【參考答案】8.(1)示例:從聽覺或觸覺角度寫出洞庭湖波浪洶涌(洶涌澎湃、博大、雄渾壯闊等)的氣勢。(1分)(未答出角度,只答出“波浪洶涌的氣勢”可得全分,意近即可)(2)示例:①詩人面對波瀾壯闊的洞庭湖發(fā)出“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的感慨,借雙關,委婉地表達了自己想做官而渴望有人引薦的心愿。②尾聯(lián)用典故,巧設喻,表達出詩人希望張九齡引薦自己出仕,為國效力的情感。③全詩以望洞庭湖起興,由“欲濟無舟楫”過渡,再以“垂釣者”“羨魚情”設喻作結,委婉表達渴望得到引薦,為國效力的思想感情。(2分,答出一點或就某聯(lián)賞析,言之有理即可)(2019湖北天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兩句運用夸張手法描繪了詩人眼中的洞庭湖?!啊钡囊馑际翘绞⑹?。(4分)詩人描繪的洞庭湖具有怎樣的特點?詩人描繪這樣的景象,意圖是什么?(4分)【參考答案】16.(4分)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2分)。圣明(2分)。17.(4分)氣勢磅礴(意思對即可)(2分)。寄寓自己的理想抱負,希望得到張丞相舉薦(2分)。(2019四川內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24.這首詩的頷聯(lián)為世人傳誦,成為千古名句,請簡要分析它的妙處。(2分)
25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2分)
【參考答案】24、【答案】(2分)頷聯(lián)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1分),描寫了云夢澤水氣蒸騰,洞庭湖波濤洶涌,搖撼岳陽城的景況,表現(xiàn)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和雄偉氣勢。(1分),(或:從視覺、聽覺和觸覺角度描繪了洞庭湖雄渾壯闊的博大氣勢,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豐富的貯蓄,“撼”字襯托洞庭湖的浩闊激蕩,氣勢宏大。)(意思對即可)【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語言的理解能力。三四兩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繼續(xù)寫湖的廣闊,但目光又由遠而近,從湖面寫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籠罩在湖上的水氣蒸騰,吞沒了云、夢二澤,“云、夢”是古代兩個湖澤的名稱,據(jù)說云澤在江北,夢澤在江南,后來大部分都淤成陸地。西南風起時,波濤奔騰,涌向東北岸,好像要搖動岳陽城似的?!皻庹粼茐魸?,波撼岳陽城”,與王維的詩句“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句被稱為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但兩句仍有區(qū)別:上句用寬廣的平面襯托湖的浩闊,下句用窄小的立體來反映湖的聲勢。詩人筆下的洞庭湖不僅廣闊,而且還充滿活力?!究键c定位】鑒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5、【答案】(2分)本詩委婉地表達了詩人想做官而沒人引薦,不能為民謀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夠出仕,一展才華,做一番事業(yè)。(1分)(意思對即可)【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與詩歌的主題有關,品味語言,從“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四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想做官而沒人引薦,不能為民謀利的苦衷;希望能夠出仕,一展才華,做一番事業(yè)。詩中“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兩句轉入抒情。“欲濟無舟楫”,是從眼前景物觸發(fā)出來的,詩人面對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卻沒有人接引,正如想渡過湖去卻沒有船只一樣。對方原是丞相,“舟楫”這個典用得極為得體?!岸司訍u圣明”,是說在這個“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閑居無事,要出來做一番事業(yè)。這兩句是正式向張丞相表白心事,說明自己目前雖然是個隱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還是心焉向往的,不過還找不到門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對方予以引薦。最后兩句,再進一步,向張丞相發(fā)出呼吁,說自己坐在湖邊觀看那些垂竿釣魚的人,卻白白地產(chǎn)生羨慕之情?!按贯炚摺卑抵府敵瘓?zhí)政的人物,其實是專就張丞相而言。這里,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的古語,另翻新意;而且“垂釣”也正好同“湖水”照應,因此不大露出痕跡。詩人借了這句古語來暗喻自己有出來做一番事業(yè)的愿望,只怕沒有人引薦,所以這里說“徒有”。希望對方幫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究键c定位】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或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017四川資陽)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9.詩的尾聯(lián)“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是說,看著人家垂釣,自己只能白白地產(chǎn)生羨魚之情了。這里隱喻自己,言外之意是。(2分)10.“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二句,筆力千鈞,備受后人贊賞。請作簡要賞析。(3分)【參考答案】9.想做官而沒有途徑希望張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10.云夢大澤水氣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著岳陽城,運用對偶,表現(xiàn)了洞庭湖的壯觀景象和雄偉氣勢。(共3分。意近即可)(2014湖北鄂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⑴本詩標題與全詩內容是什么關系?請簡要說明。(2分)
⑵本詩尾聯(lián)中的“徒”字有哪幾層意思?(4分)
【參考答案】10.(1)A只是概括作答,如:標題統(tǒng)領全詩(照應全詩、概括全詩),二者是總分關系。(只得一分)B直接具體作答,如:”望洞庭湖”對應詩歌前四句;“贈張丞相”對應詩歌后四句.(得滿分2分)C先概括作答。再具體分析說明:或者相反。(答案正確。得滿分2分)(2)表層意思:白白地(徒勞地)羨慕別人釣魚,(2分)深層意思:白白地(徒勞地)羨慕別人當官,自己不能,盼人引薦。(2分)評分說明:1、包含四個要點:(1)白白地,徒勞地;(2)白白地羨慕別人釣魚,自己沒有魚具;(3)白白地羨慕別人當官,自己沒有途徑;(4)回我想當官,諸你引薦!意思相近即可、2學生答案可能形式多樣,但核心應圍繞表層、深層”作答。3.學生有其他解釋,又能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但原則上不能給滿分4分。(0214四川綿陽)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7、“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描寫了洞庭湖()和()的特點。(2分)8、全詩抒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參考答案】7、雄渾壯闊,氣勢博大8、想為國出仕,渴望得到引薦(意思相同即可)(2013湖南衡陽)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吞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7.詩中的“太清”意思是。(2分)8.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八月湖水平”寫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靜。B.“波撼岳陽城”描寫了岳陽城搖搖欲墜的景象。C.后兩聯(lián)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愿望。D.全詩委婉地表達了作者希望一展才華的政治抱負?!緟⒖即鸢浮?.天空8.D(2010上海)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揖,端居恥圣明。坐現(xiàn)垂釣者,徒有羨魚情。17.解釋下面的詞句。(2分)①太清:②端居恥圣明:18.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A.詩的前四句寫詩人登上岳陽樓所看到的波瀾壯闊的洞庭湖。()B.“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眱删鋵懢靶蹨唹验?,極富藝術感染力。()C.“欲濟無舟楫”寫濤人想渡湖水卻沒有渡湖的車輛和船只。()D.“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眱删涫潜扔髟娙讼胱龉俣鴽]有途徑。()【參考答案】17.①指天,天空。②閑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2分,一小題1分。18.A√,B√,C×,D√。4分,一項1分。(2006四川自貢)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揖,端居恥圣明。坐現(xiàn)垂釣者,徒有羨魚情。1.對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品析有誤的一項是C
A.詩的一、二句寫出了洞庭湖八月水漲,水天渾然一體的景象。
B.詩的三、四句中的“蒸”字顯示出洞庭湖豐厚的積蓄,仿佛廣大沼澤地帶都受到湖的滋養(yǎng)哺育才顯得那樣郁郁蔥蔥;‘撼”字襯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蕩、氣魄宏大。
C.詩的七、八句以“釣”為喻,表達了詩人因出仕無望而產(chǎn)生的歸隱之意。
D.這首詩借景抒情,前半部分寫景是為后半部分的抒情做準備的,目的是為了引出“欲濟”“羨魚”的比喻,委婉表達詩人的愿望?!緟⒖即鸢浮看鸢福?.C(2006湖北襄樊)石壕吏(杜甫)賞析杜甫的《石壕吏》,按要求回答問題。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B.“吏呼一何怒”,從“呼”“怒”中可見差役兇橫殘暴的形象。C.詩人憎恨統(tǒng)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不滿那場平叛戰(zhàn)爭。D.這首古體詩主要內容是敘事性的,但又帶有比較強的抒情色彩。(2)從整首詩看,你覺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一句中的人物“泣”的原因是什么?從“如聞”二字中你感受到了杜甫怎樣的形象呢?【8題答案】【答案】(1)C(2)原因是:婆婆被拉走,公公不在家,丈夫又死了,孩子尚年幼,生活很貧困,苦不堪言,所以“泣”;形象是:關切人民痛苦的形象。(2023年黑龍江綏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A.這是一首歌行體古詩。以七言為主,輔以二言、九言,體現(xiàn)了“歌”的特點:連續(xù)的韻腳變換,體現(xiàn)了“行”的動感。B.本詩根據(jù)主題的需要,敘寫了“秋風破屋”“群童抱茅”“嬌兒踏被”“屋漏床濕”等情節(jié),為后文蓄勢。C.本詩語言既樸實準確,又形象生動,使詩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倚杖”一詞,準確生動地描摹出詩人年邁、無奈的形象。D.全詩先敘事,后抒情議論,既寫了詩人貧困悲苦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甘愿為天下窮苦人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愿望。(2022廣西梧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jié)選)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吳②綿軟于云。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馀③溫。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中夕④忽有念,撫裘起逡巡⑤。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⑥。穩(wěn)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①桂:地名。②吳: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邊際。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一事,產(chǎn)生聯(lián)想,表達內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這件事,產(chǎn)生聯(lián)想,表達自己的愿望。(2分)6.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這兩首詩中作者的境況不同,但抒發(fā)的情感有相同之處.都抒發(fā)了詩人______________的情懷。(3分)【參考答案】5.茅屋為秋風所破或“秋風破屋”(一是茅屋被破,一是布裘新制。根據(jù)下文的對照提示,再結合標題,自然找出答案);6.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和心系天下寒士的濟世情懷。(2022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詩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風吹破引發(fā)感慨而寫下的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B.詩人對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進竹林的行為無可奈何,只好拄杖歸來,獨自嘆息。
C.布衾如鐵,屋漏床濕,雨腳如麻.長夜難眠,表現(xiàn)出詩人窮困苦痛的生活狀況。
D.這首詩最后一段運用敘述抒情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6.請對這首詩中加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3分)答:
【參考答案】5.D解析:該詩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的主要內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D最后一段主要運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6.該句主要運用了一系列動詞,通過“卷”、“飛”、“渡”、“灑”、“掛罥”、“飄轉”組成了一幅幅鮮明的圖畫,生動形象地寫出暴風對茅屋的肆虐,表現(xiàn)出作者生活處境的艱難以及焦灼苦悶心情。(2018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5.⑴詩中畫線的句子運用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句中“飛”“渡”“灑”“掛罥”“飄轉”,幾個動詞,寫暴風對茅屋的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闭埬阏務劧鸥@首詩是如何“為時”“為事”而寫的?“為時”(為反映社會現(xiàn)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事”(為體現(xiàn)詩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5.⑴描寫肆虐⑵民生疾苦(民生艱苦)憂國憂民(2015廣西百色)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死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1)”歸來倚仗自嘆息中的“倚仗”與詩中哪個詞相照應?“我”嘆息什么?(3分)(2)“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變現(xiàn)了“我”怎么樣的情感?(2分)【參考答案】(1)老無力。嘆息的內容:自己的苦;周圍人的苦;戰(zhàn)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2)作者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jīng)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zhàn)頻繁、殘破不堪的國家,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思路解析】杜甫這位詩人和他的生活背景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這首詩只要把握住了作者由己及人,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情感,難度也就不大了。(2014廣東廣州)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7、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唐代詩人杜甫的《》(1分)8、這段文字中,開頭兩句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答:9、請對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2分)答:【參考答案】7、茅屋為秋風所破歌8、渲染凄苦的氛圍,襯托詩人愁苦的心情,為下面內容作鋪墊。9、示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的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2012河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3、這首詩的作者是(朝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2分)4、學習詩歌應該從朗讀入手,如果有你朗讀第一詩節(jié)中的劃線句,你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哪一個詞語,請說說你的理由。(2分)5、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對“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句的理解。(3分)【參考答案】3、唐代杜甫4、示例:我認為最應該重讀的是“怒號”,這兒子把秋風擬人化了,讀之如聞秋風咆哮,風勢極猛,聲音極大。5、詩人希望眼前能突現(xiàn)這樣的房屋,來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受茅屋,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表達了詩人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2008山東濟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馨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17.解釋詩中加線詞。
俄頃:
何由徹:
18.將詩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19.填空:段③中的畫線句在詩里具有兩種作用:一是實寫自然環(huán)境,交代了事件發(fā)展的具體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詩人
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
的偉大胸襟蓄勢。20.就主題思想而言,讀了這首詩歌后,我們會自然聯(lián)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跡或經(jīng)典名言?請任意舉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參考答案】17.一會兒
通(徹夜、通宵)
18.哪里能得到千萬間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貧寒的讀書人。
19.時間
氛圍、氣氛
暗淡愁慘(悲涼、悲哀、凄涼)
憂國憂民(關心人民疾苦)
20.例如:①孔繁森為了阿里地區(qū)的藏族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跡。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
③……(所舉例子要與詩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關。)(2005年貴州貴陽中考試題)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1)這首敘事詩中直接表達詩人對賣炭翁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是______。(1分)(2)詩經(jīng)《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一句的“蒼蒼”意思為“茂盛的樣子”,有同學據(jù)此推斷出“兩鬢蒼蒼十指黑”中“蒼蒼”描寫的是賣炭翁頭發(fā)長得茂密。你是怎么理解的?談談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根據(jù)本詩部分內容改編的微劇本片段。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在橫線處補充內容。(3分)劇本題目日已高,市南門外。這時“得得”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賣炭翁掙扎著起身,揉了揉昏花的雙眼。賣炭翁:(不安、疑惑、欣喜)這來的是誰?(馬蹄聲漸近)賣炭翁:(恐懼、害怕)??!怎么是他們!黃衣使者:(①)皇上命我等來征收你的炭!白衫兒:(得意洋洋地拿出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在牛角上)喏,給你的炭錢。賣炭翁:(無奈絕望地癱倒在地、眼角流下淚水)②牛角上的那抹紅綾,在風雪中舞動,在白雪的映照下特別的鮮紅。(1)根據(jù)情景,在①處填一個描寫黃衣使者神態(tài)的詞語。(1分)(2)根據(jù)情景,在②處填補人物對白(2分)(2022貴州黔東南)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是一首敘事詩,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描寫,揭露了“宮市”的掠奪本質。B.“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一問一答,將賣炭翁的命運與他所燒所賣的炭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C.“宮使驅將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個字,寫出賣炭翁既無奈、悲憤,內心卻充滿著希望。D.全詩層次清楚,脈絡分明;筆法簡潔,語言精練,處處顯出詩人的匠心。(2)詩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試找出兩處并分別分析其作用?!緟⒖即鸢浮俊痉治觥俊顿u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xiàn)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的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jié)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窘獯稹浚?)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ABD.正確;C.有誤,“惜不得”的意思是舍不得。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把一千多斤的炭搶走,賣炭翁舍不得但是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看著差役們把辛苦燒的炭搶走,從中可以體會到賣炭翁萬般無奈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沒有充滿著希望。故選:C。(2)本題考查對比手法的賞析?!顿u炭翁》以“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進行對比,襯托出勞動者與統(tǒng)治者境遇的懸殊;“一車炭,千余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綾”進行對比,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而就全詩來說,前面表現(xiàn)希望之火的熾烈,正是為了反襯后面希望化為泡影的可悲可痛。答案:(1)C(2)百姓的辛苦和炭的重與使者的驕橫和交換物的少且不實用進行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苛政的批判,對勞動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譯文: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換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不值錢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門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兩個騎馬的人是誰???是皇宮內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他們手里拿著文書嘴里稱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百般不舍,卻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點評】古典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處時代背景和特定的寫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點和詩詞創(chuàng)作的風格流派。三、品味詞句、把握意象并進而領悟詩詞意境。四、探究詩詞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議論的關鍵句。(2021廣西百色)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18.詩歌講述了賣炭翁_______的悲慘故事。(1分)19.請分析“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在詩中的作用。(3分)【參考答案】【分析】《賣炭翁》的序是“苦宮市也”,就是要反映宮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唐代皇宮里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場上拿,隨便給點錢,實際上是公開掠奪。詩中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窘獯稹浚?)本題考查概括詩歌內容。本講述了賣炭翁以伐薪燒炭艱難維持生計卻橫遭掠奪的悲慘故事。(2)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笆职盐臅钡摹鞍选?,“口稱敕”的“稱”,“回車”的“回”,“叱?!钡摹斑场?,“牽向北”的“牽”,這五個急迫連續(xù)的動作,將宮使兇殘掠奪的面目暴露無遺,也使賣炭老人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答案:(1)賣炭翁以伐薪燒炭艱難維持生計卻橫遭掠奪(2)表現(xiàn)宮使兇殘掠奪的面目,也使賣炭老人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參考譯文: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換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里卻擔心炭不值錢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門外泥地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兩個騎馬的人是誰?。渴腔蕦m內的太監(jiān)和太監(jiān)的手下。他們手里拿著文書嘴里稱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車的炭,一千多斤,太監(jiān)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百般不舍,卻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朝牛頭上一掛,就充當買炭的錢了?!军c評】如何鑒賞詩歌:一要知人論世。讀懂一首詩,首先要了解詩歌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二要把握形象。詩是通過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抒發(fā)感情,閱讀、鑒賞詩歌就要通過認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這種形象,感受詩中的意境,從而體會詩人的情感。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詩歌的生命和靈魂,詩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悅,或憂傷,或憤怒,或悲哀……無一不浸透在詩的字里行間。只有很好地體會詩人在詩中的感情和基調,才能準確理解詩歌的主旨。(2020河南)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救,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絹一丈續(xù),系向牛頭充炭直。22.賞析“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一句。(3分)23.下列對這首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A.這是一首敘事詩,反映了宮市給百姓造成的痛苦,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B.詩的前六句,點出了勞動場所,刻畫了賣炭翁艱辛衰老的形象。也為后文寫宮使的掠奪罪行作鋪墊。C.詩中老人駕著炭車在冰天雪地里趕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門外的泥濘中歇息。D.“宮使驅將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寫出了老人的無可奈何和百般不舍?!緟⒖即鸢浮?2.這一句話運用了心理描寫(1分),細致刻畫了賣炭翁在寒冷的天氣中穿著單薄的衣服卻希望天氣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分)。(如果只答到“表現(xiàn)詩人對賣炭翁的同情”1分)23.C(2018貴州遵義)賣炭翁(節(jié)選)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6.賣炭翁“賣炭”是為了換得和。(2分)7.下列對詩歌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A.“伐薪燒炭”強調了賣炭翁勞動生活十分艱辛。B.“何所營”交代了賣炭翁窮困不堪的生活狀況。C.“可憐”表現(xiàn)了作者對賣炭翁艱難處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賣炭翁不怕天寒地凍的精神?!緟⒖即鸢浮?、身上衣口中食7、C(2分)A(1分)(2016上海)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由徑通出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1)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寫詩人漫步山林,進入古寺。“照”字寫出了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反襯出詩人孤寂落寞的情緒。B.頷聯(lián)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肅穆的禪房,構成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飛靈魂。C.頸聯(lián)“空人心”對應上句“悅鳥性”,點出如此空靈純凈的世界可以凈化心靈,讓人參悟這空寂中的禪意。D.這首詩語言樸素、構思巧妙,善于引導讀者在平易中進入勝景,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詞藻取勝。(2)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3分)【參考答案】(1)A(2)答案示例:尾聯(lián)運用了“以聲襯靜”的表現(xiàn)手法(1分,如答成“以動襯靜”亦可給分),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回應著大自然的寂寞無語(1分,意對即可)。表達了詩人超脫,淡泊的情懷(1分,意對即可)(2022四川南充)8.依據(jù)這組詩的某個共同點,分別闡述你對這三首詩的理解。枕石高攀龍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寂寂深山幕,微聞鐘磬聲。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參考答案】【答案】示例1:三首詩都抒發(fā)了遠離塵世的快樂?!墩硎分性娙苏碓谏绞?,靜聽流水,遙望白云,忘卻時間,忘記身形,享受自然帶來的美好?!吨窭镳^》中詩人獨坐、彈琴、長嘯,和明月相伴,感受隱居生活的美好情趣?!额}破山寺后禪院》中詩人漫步古寺,在內靜謐祥和的氛圍中參悟出禪意。示例2:三首詩都用映襯手法表達情感?!墩硎分械溺娷奥暿鼓荷械纳钌礁@幽深,傳遞出詩人斷絕塵世的心境?!吨窭镳^》中琴聲、長嘯與竹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階段測試地理試題(三)(解析版)
- 2025年幼兒園大班科學《圓形的妙用》標準教案最終版
- 2025至2030年中國報刊雜志塑料袋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模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商務決策-西游記團隊裁員決策案例分析決策
- 箱涵施工工藝
- 2024土地轉讓協(xié)議書(31篇)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培訓教材開發(fā)與推廣勞務承包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法律顧問常年法律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養(yǎng)生館服務合同協(xié)議
- 2024管廊電纜隧道電纜溝自動滅火裝置選型
- 《勞動教育》+勞動項目八《栽種小樹》課件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二章 社區(qū)康復的內容
- 保安列隊培訓方案
- 淚道狹窄與阻塞的護理
- 銑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培訓
- 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驗收測試報告
- 醫(yī)院骨科專病數(shù)據(jù)庫建設需求
- 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一)完整版
- 三年級下冊混合計算100題及答案
- 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工作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