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全部課件(共8課時)_第1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全部課件(共8課時)_第2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全部課件(共8課時)_第3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全部課件(共8課時)_第4頁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全部課件(共8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仰望星空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太陽誕生之后,地球和月球也相繼形成。它們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已經有幾十億年了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太陽、月球對地球有什么影響呢?太陽是一顆恒星,太陽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太陽和月球都是球體,但是它們的表面各不相同。太陽和月球到地球的距離不同??茖W概念目標123能通過觀察、對比圖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陽和月球的信息。嘗試用模擬實驗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間問題。能利用維恩圖整理信息,比較兩個天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科學探究目標123對天空產生好奇心,樂于探索星空。樂于陳述自己已有的認知,善于傾聽與接納別人的觀點,達成共識??茖W態(tài)度目標12了解和意識到太陽和月球是我們生存的天體環(huán)境的一部分,太陽和月球與地球朝夕相伴,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有很大影響。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一個球,圓溜溜,東邊升起西邊落。夜里人人看不見,白天有它亮堂堂。(打一物)一個球,圓溜溜,陰晴圓缺時時變,時像圓盤時像眉,夜里有它影相隨。(打一物)月亮太陽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當我們仰望天空時,白天時常會看到耀眼的太陽,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關于太陽和月球,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享我們知道的太陽和月球的知識。1太陽直徑約140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系大約99.86%的質量都是太陽,大約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表面溫度約6000℃,中心溫度達1500萬℃。太陽到地球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太陽……月球直徑約3476千米,約是太陽直徑的四百分之一。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49。月球與地球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約為太陽到地球距離的四百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月球本身不發(fā)光,看到的月球是太陽照亮的月面反射的光。月亮簡單比較太陽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2

我們先觀察幾組有關太陽和月球的照片,然后在維恩圖上記下我們觀察比較的結果。太陽月亮太陽上的黑子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太陽的光球表面有時會出現(xiàn)一些暗的區(qū)域,叫做黑子。黑子其實并不黑,只是因為它的溫度比光球低,才在明亮的光球背景襯托下顯得黑。環(huán)形山(又叫做月坑)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環(huán)形山近似于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環(huán)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huán)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①地球天然衛(wèi)星②不發(fā)光不發(fā)熱③固態(tài)星球④活動不頻繁,有環(huán)形山①球體②有質量、體積③沒有生命,沒有水④看上去差不多大①恒星②發(fā)光發(fā)熱③氣態(tài)星球④表面活動頻繁,有黑子太陽月球維恩圖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呢?通過模擬實驗來找原因。準備好下面的材料。觀察紙筒大小不同的圓紙片大紙片模擬太陽,小紙片模擬月亮。紙筒用來模擬地球上的觀察視野。實驗過程:①選擇合適的觀察位置,保持觀察紙筒的位置不變。②在觀察紙筒能觀察到的范圍內,選擇小圓紙片的位置,并保持不變。③移動大圓紙片,觀察大圓紙片移到多遠距離時,看上去和小圓紙片大小差不多。實驗結果我發(fā)現(xiàn):當大圓紙片距離觀察紙筒______時,看上去就和小圓紙片差不多大小。說明物體距離觀察位置越

,看起來就越____,反之則看起來越大。因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離

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遠遠較遠?、俚厍蛱烊恍l(wèi)星②不發(fā)光不發(fā)熱③固態(tài)星球④活動不頻繁,有環(huán)形山①球體②有質量、體積③沒有生命,沒有水④看上去差不多大①恒星②發(fā)光發(fā)熱③氣態(tài)星球④表面活動頻繁,有黑子太陽月球維恩圖⑤距離地球很遠⑤距離地球較近繼續(xù)在維恩圖中添加我們的比較。實際上太陽離地球距離1.5億千米,月球離地球距離約38萬千米,兩者距離相差約39478倍左右。1.通過我們的初步比較,你知道太陽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①地球天然衛(wèi)星②不發(fā)光不發(fā)熱③固態(tài)星球④活動不頻繁,有環(huán)形山⑤距離地球較近①球體②有質量、體積③沒有生命,沒有水④看上去差不多大①恒星②發(fā)光發(fā)熱③氣態(tài)星球④表面活動頻繁,有黑子⑤距離地球很遠太陽月球2.關于太陽和月球,你還想知道什么?太陽和月球是什么時候產生的?人類已經登陸過月球,已經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月球的奧秘?月球上有生物嗎?月球上有空氣嗎?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少度?宇宙里會不會也有一個和地球一樣的星球?夜空中那些閃耀的星星,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恒星嗎?太陽系除了太陽、月球和地球,還有哪些天體?月球是什么時候誕生的?太陽的壽命還有多少?選擇1.下列屬于太陽和月球的相同之處的是(

)。A.都是球體

B.都是紅色的

C.實際大小相同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繞太陽轉B.月球繞地球轉

C.太陽繞地球轉CA3.通過觀察紙筒去觀察大小不同的圓卡片時,當大圓卡片移動到(

)時,看上去和小圓卡片的大小差不多。A.比小圓卡片更遠的距離

B.和小圓卡片一樣遠的距離

C.比小圓卡片更近的距離4.太陽到地球的距離與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比(

)。A.更遠

B.更近

C.不確定AA太陽和月球的不同仰望天空太陽和月秋的相同都是球體太陽:恒星;自身發(fā)光發(fā)熱;表面有太陽黑子月球:衛(wèi)星;自身不發(fā)光;表面有環(huán)形山太陽比月球大得多,兩者可視大小相似,是因為太陽距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距地球的距離遠得多太陽和月亮模擬實驗陽光下物體的影子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一天中,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日晷是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太陽位置的變化會引起物體影子的變化??茖W概念目標123掌握制作簡易日晷的方法。能根據(jù)觀察記錄紙,實事求是地分析一天之中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科學探究目標12愿意參與小組活動,主動承擔小組任務,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實驗觀察中感受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對科學觀察活動保持較高的興趣,積極投人到長時間的觀察記錄中??茖W態(tài)度目標123體會古時候人們利用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自然規(guī)律,設計計量時間儀器,從而方便生活的過程。體會技術發(fā)展對認知自然規(guī)律的推進作用??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太陽為我們送來光和熱。陽光下,物體會產生影子。一天中,影子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呢?

我們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個簡易的日晷,幫助我們找到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rìguǐ日晷晷針晷面日晷的發(fā)明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由晷針和晷面兩部分構成?!叭铡敝浮疤枴?;“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為“太陽的影子”。實驗材料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同樣大小的平紙板指南針橡皮擦鉛筆和尺子牙簽在一個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在紙板上標注方向。1根據(jù)太陽的照射角度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上。2根據(jù)太陽找方向

對準方向,平放紙板口訣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我們還可以用指南針來確定方向。方位口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紙板的中心,豎直地立上小短桿。3在紙板的中心立上小短木桿先將牙簽尖的一頭垂直插入橡皮中央。然后將橡皮放在紙板的中心,調節(jié)牙簽與桌面保持垂直。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和記錄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長短。每次記錄時,要標上觀察的時間。4在紙板上描繪影子間隔越短,影子變化記錄會越精確。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5

我發(fā)現(xiàn):從早晨到下午,影子的長短變化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即:早晨影子_____,然后逐漸變_____,中午最_____,然后再變_____。長→短→長長短短長1.在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東北西南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影子的長度變化:上午中午下午長→短→長影子的方向變化:西→北→東太陽的方向變化:東→南→西太陽的位置變化:低→高→低2.根據(jù)影子的變化規(guī)律,說說太陽的位置是如何變化的。③傍晚②中午①清晨

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同時,太陽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

東→南→西太陽在天空中的高低變化是:

低→高→低。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對比一下,我們制作的簡易日晷和真正的日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相同點:古代日晷和我們制作的簡易日晷都是利用太陽的位置來測定時間的。不同點:古時候的晷面兩面都有刻度,分為十二個時辰,一般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選擇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

)時最短。A.早晨

B.正午

C.傍晚2.地球上的光主要來自(

)。A.太陽

B.電燈

C.火把3.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是(

)。A.長—短

B.短—長

C.長—短—長4.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方向是(

)。A.西—南—東 B.西—北—東 C.東—北—西ABCB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制作和使用簡易日晷1.在平板上貼上畫有同心圓的觀察紙,并標注方向2.在室外根據(jù)太陽確定方向,把紙板放在平地上3.在紙板中心豎直地立上小短桿4.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影子的位置和長短5.觀察記錄紙,尋找影子變化的規(guī)律長短:日出后到正午日影漸短,正午日影最短,正午到日落日影漸長方向:像時鐘一樣轉動,大體上是自西向東日影變化規(guī)律影子的秘密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光源、阻擋物和屏(呈現(xiàn)影子的平面)是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和阻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的變化。影子的變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長短的變化。科學概念目標1234能用實驗研究影子的形成和變化秘密。根據(jù)實驗發(fā)現(xiàn),實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掌握模仿和創(chuàng)作不同手影的方法??茖W探究目標123分工合作,樂于參與,具有探索“影子的秘密”的興趣。積極尋找改變影子的方法,體會創(chuàng)作手影帶來的樂趣。科學態(tài)度目標12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光影的世界里,人們對光影規(guī)律有各種各樣的運用。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運用自制日晷發(fā)現(xiàn):一天中,陽光下的物體影子的長短和方向會發(fā)生變化。上午的影子:長→短中午的影子:最短下午的影子:短→長。影子的方向變化會像時鐘一樣轉動。我們已經觀察到陽光下影子的變化,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呢?產生影子。1利用右邊的物品和材料做模擬實驗。想一想,不同的材料模擬的是什么?它們對影子的產生起了什么作用?手電筒木圓柱屏遮擋物光源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遮擋物的陰影。呈現(xiàn)影子的平面叫屏。自己能發(fā)光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點燃的蠟燭等都是光源。影子產生需要什么條件呢?光源發(fā)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遇到不透明物體(遮擋物)的時候,光就被擋住了,這時屏上光照不到的地方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也稱投影)。光源遮擋物

屏影子打開手電筒,看到影子。關掉手電筒,影子消失。打開手電筒,沒有影子。影子產生的條件: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缺一不可,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讓影子變化。2我們已經知道太陽下物體的影子會有變化,想辦法讓我們模擬實驗中的影子也產生變化。模擬太陽光模擬太陽下的物體還需要桌面作為屏。實驗材料手電筒木圓柱還需要……手電筒木圓柱實驗一: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角度的關系。實驗過程:①將小圓柱豎放在桌面上;②移動手電筒,觀察手電筒從不同位置照射時物體的影子。注意:模擬實驗環(huán)境要暗淡,記住要重復實驗。觀察與思考:實驗中,物體影子發(fā)生什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改變光的照射角度

我發(fā)現(xiàn),影子的方向與長短會隨著___________的改變而改變。光斜射時影子

,光直射時影子

。光照射角度長短改變光的照射角度實驗二:探究影子的變化與光源所照射物體擺放的關系。實驗過程:

①先將小圓柱豎放在桌面上;

②再將小圓柱橫放在桌面上;

③保持光源照射角度不變。注意:模擬實驗環(huán)境要暗淡,記住要重復實驗。觀察與思考:影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發(fā)生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改變木圓柱的擺放改變木圓柱的擺放我發(fā)現(xiàn),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

的形狀有關。側面手影游戲。3

通過改變手形,我們可以變化出許多有趣的手影。比一比,誰表演的手影更有趣?溫馨提示:1.我們要找一個光線比較暗的地方來做,這樣效果才會更好一些。2.注意影子的變化與光照射角度的關系。手影表演1.影子是怎樣產生的?

影子產生的條件: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缺一不可,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2.影子可以發(fā)生哪些變化?

光照射的角度會改變影子的方向、長短,光斜射時影子長,光直射時影子短。

物體擺放的側面形狀會改變影子的形狀。

光源距離物體的遠近會改變影子的大小和清晰度。距離近時影子小而清晰,距離近時影子大而模糊。3.想一想,太陽的位置與影子的變化有什么關系?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會隨著天空中太陽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________;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_______。短長

觀察云在天空中,有一種天然的擋光物——云,它變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

當云遮擋住太陽,我們立刻會感覺到天色暗淡下來,是因為云作為遮擋物擋住了太陽這個大光源,而我們正處在云的影子(投影區(qū))內。選擇1.關于光源、遮擋物和屏三者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遮擋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間

B.光源位于遮擋物和屏之間

C.屏位于遮擋物和光源之間2.下列物體不是光源的是(

)。A.月球

B.螢火蟲

C.點亮的蠟燭AA3.下列關于影子的產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物體就一定有影子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C.有光源、遮擋物和屏才會有影子4.物體的影子的變化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的關系是(

)。A.物體的影子長,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高B.物體的影子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高C.物體的影子的長短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無關CB模擬影子變化影子的秘密影子的產生產生影子需要光源、阻擋物和屏(呈現(xiàn)影子的平面)方法:1.木圓柱不變,改變光的照射角度。2.手電筒不變,改變木圓柱的擺放。手影游戲、皮影戲原理應用結論:1.影子的方向和光源方向相反。2.影子的長短與光源的照射角度有關。3.影子的形狀與阻擋物的形狀有關。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一個月內,月相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茖W概念目標能通過觀察月相、給月相圖片排序、將月相圖片裝訂成冊等多種多樣的方式發(fā)現(xiàn)與描述月相變化規(guī)律。能對圖片信息進行正確處理。能根據(jù)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反思與調整??茖W探究目標1231對月相變化規(guī)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觀察月相的興趣。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傾聽別人觀點的同時修正自己的認識。樂于征求小組組員意見,嘗試多種方法調整月相圖片排序??茖W態(tài)度目標了解月相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3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指月相陰晴圓缺你知道什么是月相嗎?月相是天文學中對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東向西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

我們可以觀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陽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月球和太陽的一個明顯不同。①地球天然衛(wèi)星②不發(fā)光不發(fā)熱③固態(tài)星球④活動不頻繁,有環(huán)形山⑤距離地球較近⑥有月相的變化①球體②有質量、體積③沒有生命,沒有水④看上去差不多大①恒星②發(fā)光發(fā)熱③氣態(tài)星球④表面活動頻繁,有黑子⑤距離地球很遠⑥沒有“相”的變化太陽月球我們已經知道了月相會變化,那么月相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我們可以觀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陽沒有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月球和太陽的一個明顯不同。在一個月內,月相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觀察月相圖片,哪些是你曾經觀察到的和哪些是你沒有觀察到的。了解更多的月相。1朔月:月亮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朔,正是農歷每月的初一。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朔月這天通常也稱為“朔日”。新月:農歷每月初出的彎形的月亮。滿月:農歷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區(qū)全部對著地球,我們能看到一輪圓月,這一月相稱為“滿月”,也叫“望”。上弦月:出現(xiàn)在農歷初八左右。弓弦弦上弦月在上在左下弦月: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這種月相叫“下弦”,這時的月亮人們稱為“下弦月”。弦在下在右東西地平線上半月:缺→圓,下半月:圓→缺,亮面在右亮面在左

我發(fā)現(xiàn),在一個月內,月相的變化是:缺→圓→缺。在農歷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至滿月。在農歷下半月,月相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至朔月。滿月朔月試著給月相圖片排序。2操作過程:1.先按照上半月和下半月亮面朝向將月相圖分兩類。2.再按月相圓缺變化規(guī)律“缺→圓→缺”排成一字形或圓圈。彎缺圓圓彎缺上半月,亮面在右邊下半月,亮面在左邊排成一字排成一字排成圓圈交流我們的排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上半月下半月上半月下半月相同:都是按照月相的變化規(guī)律排序。不同:排序的形狀不同。

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是引導和幫助我們對一個月的月相展開研究。將一個月的月相圖片按順序裝訂在一起,快速地翻動,我們就可以看到月相在一個月內的連續(xù)變化了。4按順序疊好翻動在一個月內,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新月(朔月)、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滿月(望)、下凸月、下弦月、殘月。上弦月和滿月之間的月相叫上凸月,也叫漸盈凸月。滿月和下弦月之間的月相叫下凸月,也叫漸虧凸月。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至滿月。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至朔月。在一個月內,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觀察月球的運動

觀月時,我們可能會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國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來觀察和描繪月球在天空中的運動變化。你也可以試試,在不同時間,觀察月球和它周圍的亮星位置有何不同。木星合月金木(金星、木星)合月三星一線(金星、木星、月亮)探究月相變化月相變化的規(guī)律月相類型月相:人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的部分。新月、蛾眉月、上弦月、上凸月、滿月、下凸月、下弦月、殘月1.排序2.觀察3.規(guī)律農歷上半月:亮面從右側開始逐漸擴大,由缺到圓,月中出現(xiàn)滿月農歷下半月:月中滿月過后,亮面從右側開始逐漸消減,由圓到缺月球——地球的衛(wèi)星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wèi)星。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環(huán)形山??茖W概念目標觀察對比圖片,發(fā)現(xiàn)月球的特征。學會查找資料、整理信息。能模擬制造環(huán)形山,認識環(huán)形山特點??茖W探究目標12123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興趣。積極搜索、整理信息資料,樂于與同學分享。接納別人的觀點,善于分享和政于修正自已的觀點??茖W態(tài)度目標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類對月球的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完善。認識到月球環(huán)境不適合人類居住,進而更加珍惜愛護地球環(huán)境??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312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wèi)星,幾十億年來一直陪伴著地球。

我們已經觀察了月球,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特點。月球上還有哪些秘密呢?觀察月球。1借助照片,我們來近距離地觀察月球。比一比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觀察到了什么?讓我們放大圖片看一看。正面有很大黑色的區(qū)域,像地球上的大海一樣。背面有密密麻麻的小坑,比正面要多得多。月球的正面月球的背面查找有關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2月球的地形主要有兩種:月海盆地和環(huán)形山。月海盆地(黑色部分)月海盆地,也叫月海。其實是月球表面上比較低洼的平原。肉眼遙望,月球上這些大面積的黑暗色斑塊,就像大海一樣。環(huán)形山,是月球表面布滿的大大小小圓形凹坑,又叫“月坑”。環(huán)形山1.月球沒有大氣層2.環(huán)形山可能是被小行星等撞擊而成。3.月球以逆時針方向圍繞地球運行。4.與地球一樣,月球也自轉,它的自轉方向也是逆時針。月球的基本數(shù)據(jù)1.月球的直徑——約是地球的1/42.月球的質量——約是地球的1/803.月球的體積——約是地球的1/494.月球的引力——約是地球的1/65.月表溫度——白天最高可達127℃,夜晚最低可達-183℃模擬制造環(huán)形山。3模擬月球模擬小行星、彗星等實驗材料①把細沙平鋪在托盤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擊沙盤③試著撞擊出大小重疊的“環(huán)形山”④借助鑷子等輕輕取出大大小小的球實驗過程托盤的細沙上出現(xiàn)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套小坑,有的坑與坑是重疊的。實驗結果把制造的環(huán)形山與真實環(huán)形山比一比,能得出怎樣的結論?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有可能是小行星、彗星、隕石等撞擊形成的。把我們知道的月球特征填寫在第1課的維恩圖中,月球和太陽有哪些不同呢?4①地球天然衛(wèi)星②不發(fā)光不發(fā)熱③固態(tài)星球④活動不頻繁,有環(huán)形山⑤距離地球較近⑥有月相變化①球體②有質量、體積③沒有生命,沒有水④看上去差不多大①恒星②發(fā)光發(fā)熱③氣態(tài)星球④表面活動頻繁,有黑子⑤距離地球很遠⑥沒有“相”的變化太陽月球⑦沒有水、空氣,沒有生命;⑧質量、體積都比地球小,有大量月海盆地和環(huán)形山太陽月球⑨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繞地球自西向東運行。太陽月球關于月球,我們還關心什么問題?把它們寫下來。5為什么地球上不像月球上有那么多隕石坑?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月球的成分和地球有什么不同嗎?月球上的晝夜溫差為什么那么大?月球會被人類改造成有生命的星球嗎?人類登陸月球要克服的困難有哪些?1.通過前面的探索,我們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特征?1.沒有水、空氣,沒有生命。2.質量、體積都比地球小,有大量月海盆地和環(huán)形山。3.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繞地球自西向東運行,有月相變化。2.根據(jù)我們查找的月球資料,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

人類不適合在月球生存。因為:1.沒有水、空氣等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資源。2.月球表面溫度白天最高可達127℃,夜晚最低可達-183℃,晝夜溫差非常大。沒有什么東西能夠適應它的環(huán)境。

不過,月球的環(huán)境雖然惡劣,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必定會登上月球,可能會在月球表面建造月球基地,模擬地球的環(huán)境,這樣的話,在月球居住就不是夢了。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潮汐。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guī)律的漲潮和退潮。潮汐成因月球的引潮力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選擇1.潮汐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是(

)。A.沿海地區(qū)發(fā)生地震

B.巨型船只的影響C.月球對地球的引力作用 D.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作用2.在模擬環(huán)形山形成的實驗中,我們通常用各種小球來模擬(

)。A.月球表面

B.不同大小的隕石

C.各種環(huán)形山BC3.有關環(huán)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認的觀點是(

)。A.隕石撞擊 B.自然形成 C.火山噴發(fā)4.月球晚上的溫度可以達到(

)。A.-180℃ B.180℃

C.18℃5.月球表面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這些比較暗的地方主要是(

)。A.地勢比較高的地方 B.地勢比較低的地方 C.地勢比較平的地方AAB月球檔案月球——地球的衛(wèi)星觀察月球月球正面陰影很多,是月海盆地;背面的月海盆地較少,隕石坑較多。年齡:約45億年直徑:約3500千米與地球距離:約38萬千米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月球表面的環(huán)形山可能是隕石等天體撞擊而形成的。模擬制造環(huán)形山地球的形狀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茖W概念目標能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收集信息證據(jù),推理、解釋和描述地球是球體的觀點。初步經歷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科學探究目標1212感受古人在認識地球形狀過程中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學探索的興趣。積極參與模擬實驗,樂于與同學分享交流自己的實驗發(fā)現(xiàn)??茖W態(tài)度目標了解技術的進步可以讓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更多的自然規(guī)件。感受自然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需要經歷不懈的探索??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12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然而在古代,人們不是這么認為的。那時人們是如何認識地球形狀的?又是怎樣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的呢?很久很久以前,絕大多數(shù)的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和人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基本相同。1我國古代對于天地的認識十分豐富,在觀察自然的基礎上,古人憑借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地提出了他們對宇宙的看法。大致說來主要有三種影響較大的學說——蓋天說、渾天說、宣夜說。我國古代對于天地的認識我國古老的數(shù)學書《周髀算經》中,有“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的記載。在《晉書·天文志》中也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宇宙學說——蓋天說。當人們的活動范圍還很狹小的時候,在日常生活的觀察中逐漸產生了對天地的認識。天圓地方是以觀察者為中心對天地關系的直觀感受。但是隨著古人活動范圍的擴展,他們發(fā)現(xiàn)在任何地方觀測天空都很相似,那么天和地的距離不就是一樣的嗎?于是蓋天說也出現(xiàn)了變化,出現(xiàn)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盤”(天就像蓋著的斗笠,地就像倒扣的盤子)這樣的的說法??墒侨绻焓前雮€圓球,那么太陽西下之后在哪里呢?如果地是方的,那么天和地之間是不是會有縫隙?為了將宇宙學說合理化,我國古代以張衡為代表的天文學家又提出了渾天說。即“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睎|漢的郄(qiè)萌提出了宣夜說,在他看來天空沒有物質,因此抬頭仰望天空,感到它又高又遠沒有窮盡。日月星辰,都浮在天空之中,他們憑借氣來運行。所以我們看到天上的星辰運動有所不同,有的出現(xiàn),有的消失,有的飛來,有的遠去,這都是因為他們并不是固定在天上的緣故。但有一些現(xiàn)象,卻讓一部分人推測地球可能是球體。2現(xiàn)象一: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來的船,發(fā)現(xiàn)總是先看到帆頂,然后才看到船身?,F(xiàn)象二:月食時,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后來,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根據(jù)月食的景象分析認為: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遮住部分的邊緣是圓弧形的,給出了地球是球體的或近球體的第一個科學證據(jù)。模擬實驗1: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實驗材料瑜伽球長桌帆船模型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實驗結論: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才能先看到帆頂,后看到船身。視線要平視視線要平視實驗過程:帆船從球面和平面,從遠到近,慢慢駛來;觀察者平視觀察。模擬實驗2: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影的影子。實驗材料想一想,手電筒、正方體、小球、白板分別模擬什么?手電筒正方體小球白板月球表面地球太陽光實驗過程:用手電筒分別照射圓球和正方體,觀察它們在白板上的影子。對比觀察,你看到的現(xiàn)象有什么不同?實驗結論: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在白板上的影子才是圓弧形的。雖然有現(xiàn)象表明地球是球體,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能接受這個觀點。直到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fā)地。這樣,人們才接受地球是球體的觀點。3麥哲倫船隊的環(huán)球航海路線1.通過模擬實驗,你觀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

在模擬實驗一中,通過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才能先看到帆頂,后看到船身。

在模擬實驗二中,通過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在白板上的影子,只有地球是球體的時候,在白板上的影子才是圓弧形的。2.人們是怎樣認識到地球是球體的?天圓地方海邊先看到遠處船帆,后看到船身;看月食時,地球影子是圓弧形的。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接受:地球是球體推測:地球是圓的選擇1.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了地球是( )。A.球體

B.方的

C.無法判斷2.2003年,(

)乘神舟五號飛船繞地球飛行了14圈。A.楊利偉 B.加加林 C.阿姆斯特朗AA3.在模擬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實驗時,觀察者眼睛要(

)。A.俯視

B.平視

C.仰視4.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 )。A.圓形的 B.方形的 C.無法判斷BA現(xiàn)象推測地球的形狀觀察猜想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推測依據(jù):1.觀察遠方來的船,先看到帆頂,后看到船身。2.月食時,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圓形的。1519年,麥哲倫船隊朝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發(fā)地。實驗驗證模擬實驗:1.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2.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結論: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水的星球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地球是一個液態(tài)水十分豐富的星球。地球陸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體類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茖W概念目標能耐心觀察地球儀和世界地圖,整理記錄陸地和海洋的相關信息。能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量化比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科學探究目標12123觀察細致,樂于合作,勤于思考。認同以量化方法進行觀察比較的科學準確性??茖W態(tài)度目標知道水資源對于人類的意義,有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體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能夠帶領我們認識更多的地球秘密??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12

我們已經了解了太陽和月球的一些特征,它們有很多不同之處,那地球和它們相比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呢?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1.經緯網(wǎng)格地球儀,在它的球面上只有經緯網(wǎng)格以及度數(shù)的注記,也稱經緯儀。2.政區(qū)地球儀,球面光滑的表示行政區(qū)劃分的地球儀。3.地形地球儀,是表示地形的模型,球面可分為平面和立體隆起兩種。4.示意性地球儀,球體僅顯示大陸版塊及海洋分布情況,常見于裝飾性用品。地球儀的常見種類我們來看看地球儀,通過它,你觀察到了什么?1有很多線條有很多名字有很多種顏色地球儀的顏色1.藍色2.綠色3.黃色、棕紅色4.白色5.紅色或黑色地球儀的顏色1.藍色:海洋、湖泊及河流。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海底的深度不同,即淺藍色的是湖泊或河流,深藍色的是海洋;地球儀的顏色2.綠色:平原及低山丘陵。比如我們國家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在地球儀上顯示的就是綠色;地球儀的顏色3.黃色、棕紅色:沙漠、山地及高原。顏色的深淺表示地勢的高低,即顏色越深地勢越高,顏色越淺地勢越低;地球儀的顏色4.白色:雪地、高山頂部。比如,南極洲大陸上都覆被著厚厚的一層冰蓋,因此把地球儀上的南極洲顏色設計成白色的;地球儀的顏色5.紅色或黑色:國界或洲界。即相鄰的兩個國家顏色不同,同一區(qū)域內的各個國家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qū)分,但相距遠且不相鄰的國家可以用相同的顏色來表示。再仔細觀察地球儀上的水域有哪些。2海洋湖泊河流冰川陸地和海洋面積誰大誰?。?觀察地圖,你認為陸地與海洋相比,哪個面積更大?陸地海洋數(shù)格子法比較1.將透明計算紙覆蓋在世界地圖上2.數(shù)出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所占的格子數(shù)陸地海洋怎樣數(shù)不容易遺漏格數(shù)?遇到半格、小半格、大半格怎么辦?陸地海洋

比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1.用橫著數(shù)或豎著數(shù)的方式進行,超過半格記一格,不到半格不計,以打“√”的形式將陸地的格數(shù)全部勾出來,再統(tǒng)計。2.統(tǒng)計剩余的海洋格數(shù),海洋格數(shù)=總格數(shù)-陸地格數(shù)。陸地面積所占的格子數(shù):____格,海洋面積所占的格子數(shù):____格,它們相差____格。我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163822陸地海洋

比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查看第1課中太陽和月球的維恩圖,對比一下,地球和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相同點:都是球體,都是行星。不同點:地球上有水、生命和空氣。月球質量小、溫差大、真空。太陽巨大、高溫、氣體星球、太陽系核心……。1.通過觀察,你知道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的面積大小有什么特點?

地球表面總面積約5.1億平方公里。海洋面積占地球總表面積的71%;陸地面積占地球總表面積29%。現(xiàn)在的比例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2.你認為地球上有豐富的液態(tài)水會帶來哪些好處?

有豐富的液態(tài)水對地球意義非常重大,它是地球這個星球擁有生命、擁有精彩的生物圈的非常重要的基礎,給地球帶來了很多的好處:豐富的淡水資源讓生命繁衍生息,河流的流動造就了遼闊的平原,遼闊的海洋給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環(huán)境,海水的蒸發(fā)也給陸地帶來了降水等等。

科學家在探索太空時,星球上有沒有水的存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因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選擇1.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節(jié)約用水的是(

)。A.刷牙不關水龍頭 B.水龍頭上安裝“節(jié)水栓”C.洗澡水沖廁所 D.淘米水澆花2.水絕大部分儲藏在(

)。A.大氣中 B.海洋中 C.河流中 D.湖泊中BA3.地球上(

)的面積遠大于(

)的面積。A.海洋

B.陸地4.下列活動不會引起水污染的是(

)。A.農業(yè)污染 B.工業(yè)污染 C.生活污染 D.用水洗車ABD比較海陸面積地球——水的星球觀察地球儀1.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有多種地形地貌2.地球上水域類型豐富3.地球是一個液態(tài)水豐富的星球,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發(fā)現(xiàn):海洋面積約占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七,陸地面積約占地球總面積的十分之三。作用:1.促進了地球生命的誕生與延續(xù)2.調節(jié)了地球的氣候3.造就了地球特殊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液態(tài)水太陽、月球和地球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題顏色。地球的資源十分豐富,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茖W概念目標能用比較科學的方式獲取、加工、篩選、整理信息。能制作地球主題海報,更充分全面地認識地球??茖W探究目標1212能分工合作,進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學習,在小組合作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樂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觀點,善于學習他人優(yōu)秀的做法和觀點??茖W態(tài)度目標認識到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保護??茖W、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121是一個會發(fā)光、放熱的球體距離地球遠太陽是一顆恒星體積大給地球提供能量太陽沒有空氣和水不發(fā)光的球體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晝夜溫差大表面有很多環(huán)形山月球存在空氣和水不發(fā)光的球體水大約占了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