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強化02:連接體模型
【考點歸納】
考點一:整體法和隔離法解決連接體問題
考點二:彈簧或細繩相連的連接體問題
考點三:含有懸掛小球的連接體問題
考點四:加速度不同的連接體問題
考點五:連接體綜合問題
【技巧歸納】
技巧01一、動力學的連接體問題
1.連接體
多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物體連接(疊放、并排或由繩子、細桿、彈簧等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的物體系統(tǒng)稱為連接體.連接體一
般(含彈簧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穩(wěn)定時)具有相同的運動情況(速度、加速度).
2.常見的連接體
(1)物物疊放連接體:兩物體通過彈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加速度相同
(2)輕繩連接體:輕繩在伸直狀態(tài)下,兩端的連接體沿繩方向的速度總是相等.
速度、加速度相同
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3)輕桿連接體:輕桿平動時,連接體具有相同的平動速度.
速度、加速度相同
(4)彈簧連接體:在彈簧發(fā)生形變的過程中,兩端連接體的速度、加速度不一定相等;在彈簧形變最大時,兩端連接
體的速度、加速度相等.
技巧02.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選用
(1)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連接體問題時,要優(yōu)先考慮整體法;如果還需要求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再用隔離法.
(2)求解連接體問題時,隨著研究對象的轉(zhuǎn)移,往往兩種方法交替運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種方法求加速度,
再用另一種方法求物體間的作用力或系統(tǒng)所受合力.
考點三.常見連接體的類型
(1)同速連接體(如圖)
特點:兩物體通過彈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速度和相同加速度.
處理方法:用整體法求出a與F合的關(guān)系,用隔離法求出F內(nèi)力與a的關(guān)系.
(2)關(guān)聯(lián)速度連接體(如圖)
特點:兩連接物體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但有所關(guān)聯(lián).
處理方法:分別對兩物體隔離分析,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
【題型歸納】
題型一:整體法和隔離法解決連接體問題
1.(24-25高一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和m的物塊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且M>m,將它們用通過
光滑的輕質(zhì)定滑輪的輕細線連接。如果按圖甲放置,則質(zhì)量為m的物塊恰好勻速下降。若將兩物塊互換位置,如圖
乙所示,它們的共同加速度大小為()
(Mm)g(Mm)gMg(Mm)g
A.B.C.D.
MmMmm
2.(23-24高一上·新疆·期末)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成功發(fā)射,順利將費俊龍、鄧清明、張陸三名航
天員送入空間站。如圖是采用動力學方法測量空間站質(zhì)量的原理圖。若已知飛船質(zhì)量為4×103kg,其推進器的平均
推力為1240N,在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推進器工作7s內(nèi),測出飛船和空間站速度變化是0.07m/s。下列正確的是
()
A.空間站質(zhì)量為1.2×105kgB.空間站質(zhì)量為1.24×105kg
C.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前的加速度為0.01m/s2D.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后的加速度為0.31m/s2
3.(23-24高一上·貴州畢節(jié)·期末)如圖,質(zhì)量為2m的物塊A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質(zhì)量為m的物塊B
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可忽略不計。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作加速運動。A對B的作用力為()
2mgF2mgF2mg
A.F2mgB.FC.D.
333
題型二:彈簧或細繩相連的連接體問題
4.(2024高一·全國·專題練習)如圖所示,甲、乙兩圖中A、B兩球質(zhì)量相等,圖甲中A、B兩球用輕質(zhì)桿相連,
圖乙中A、B兩球用輕質(zhì)彈簧相連,均用細繩懸掛在天花板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在兩細繩燒斷的瞬間()
A.圖甲中輕桿的作用力不為零B.圖甲中兩球的加速度一定不相等
C.圖乙中兩球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圖甲中A球的加速度是圖乙中A球加速度的一半
5.(23-24高一上·福建泉州·期末)如圖,繞過光滑定滑輪的繩子將物體A和B相連,繩子與桌面平行,物體A恰
好不滑動。已知物體A的質(zhì)量mA大于物體B的質(zhì)量mB,A和B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最大靜摩擦力等于
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不計滑輪和繩子質(zhì)量?,F(xiàn)將A和B互換位置,繩子仍保持與桌面平行,則()
A.繩子的拉力大小為mBgB.繩子的拉力大小為mAg
mm
C.物體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AD.物體A和B的加速度大小為Ag
mBmAmB
6.(23-24高一下·湖南岳陽·期末)質(zhì)量分別為2kg、3kg的物塊A和B,系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兩端,細繩跨過固
定在傾角為30的斜面頂端的輕質(zhì)定滑輪上,此時物體A離地面的高度為0.8m,如圖所示,斜面光滑且足夠長,始
終保持靜止,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0
A.物體A落地的速度為4m/sB.物體A落地的速度為m/s
5
C.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0.68mD.物體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為0.96m
題型三:含有懸掛小球的連接體問題
7.(23-24高一上·黑龍江·期末)如圖所示,在小車車廂的頂部用輕質(zhì)細線懸掛的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當小車沿水平
面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發(fā)現(xiàn)懸掛小球的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在車廂底板上放著一個質(zhì)量為M的木
塊,小球及木塊均和車廂保持相對靜止。已知木塊與車廂底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8,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
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54
A.細線的拉力大小為mgB.木塊的加速度大小為g
33
43
C.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Mg,方向水平向右D.車廂受到木塊的摩擦力大小為Mg,方向水平向左
54
8.(23-24高一上·遼寧·期末)如圖所示,固定在小車上的豎直桿OA與輕質(zhì)桿OB用垂直紙面的光滑轉(zhuǎn)軸O連接,
在輕質(zhì)桿B端固定有質(zhì)量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為g。當小車沿著水平桌面直線運動時兩桿間夾角保持不變,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車一定向右運動B.小車一定向左運動
mg
C.小車加速度一定水平向左且等于gtanD.輕質(zhì)桿對球的力一定沿著桿由B指向O且等于
cos
9.(23-24高一上·江蘇無錫·期中)如圖所示,帶支架的平板小車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線運動,小球A用細線懸掛于
支架前端,質(zhì)量為m的物塊B始終相對于小車靜止在小車右端。B與小車平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若某時刻觀察
到細線偏離豎直方向θ角,則此刻小車對物塊B的作用力的大小為(重力加速度為g)()
A.mgB.mg12C.mgtanD.mgtan21
題型四:加速度不同的連接體問題
10.(21-22高一上·福建福州·期末)如圖所示為雜技“頂桿”表演,一大人站在地上,肩上為一質(zhì)量為M的豎直竹竿,
當竿上一質(zhì)量為m的小孩握著竿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時,則()
A.竿對小孩的摩擦力向上,大小為mg
B.小孩對竿的摩擦力向上,大小為mgma
C.竿對大人的壓力大小(Mm)g
D.竿對大人的壓力大小(Mm)gma
11.(16-17高一上·北京東城·期末)如圖所示,水平面上質(zhì)量均為4kg的兩木塊A、B用一輕彈簧相連接,整個系
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F(xiàn)用一豎直向上的力F拉動木塊A,使木塊A向上做加速度為5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從力F
剛作用在木塊A的瞬間到B剛離開地面的瞬間這個過程,下列說正確的是(g=10m/s2)()
A.力F的最小值為60NB.力F的最大值為60N
C.當彈簧形變程度最小時,力F的值一定為60ND.當彈簧形變程度最大時,力F的值一定為100N
12.(22-23高一上·黑龍江哈爾濱·期末)如圖所示,物體A置于水平地面上,B、C疊放,A、B間連有輕質(zhì)彈簧,
彈簧被壓縮后用細線把A、B固定住,細線的拉力為F,A、B質(zhì)量均為2m,C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整
個裝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細線剪斷,則在剪斷細線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F
A.C物體的瞬時加速度為0B.B物體的瞬間加速度為
m
F
C.A物體對地面壓力為5mgD.C對B的壓力為mg
3
題型五:連接體綜合問題
13.(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疊放兩個質(zhì)量均為1kg的
物體A、B(B物體與彈簧栓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50N/m,初始時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用一方向豎直向上
的拉力F作用在物體A上,使物體A開始向上做加速度a=4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氣
阻力忽略不計,求:(結(jié)果可用根號表示)
(1)外力F剛施加的瞬間,F(xiàn)的大??;
(2)從靜止至A、B分離的時間t;
(3)現(xiàn)改用F=15N的恒力豎直向上拉A,直到A、B剛好分離,求此過程A的位移大小。
14.(23-24高一上·山東濰坊·期末)如圖所示,傾角為37o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
繩與滑輪無摩擦,mA=m,mB=3m,重力加速度為g,開始B離地面高度為h,A在斜面底端,繩伸直,斜面足夠長,
從靜止釋放B,sin37°=0.6,cos37°=0.8,求:
(1)釋放B后瞬間繩中拉力;
(2)A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
15.(23-24高一上·海南??凇て谀┤鐖D所示,傾角37的光滑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長L2m,質(zhì)量
M1kg的B物體放在斜面底端,通過輕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物體相連接,連接B的細繩與斜面平行。A的
質(zhì)量m3kg,繩拉直時用手托住A物體使其在距地面h高處由靜止釋放,著地后立即停止運動。A、B物體均可
視為質(zhì)點,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A物體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及繩子拉力T的大??;
(2)若A物體從h11m處靜止釋放,要使B物體向上運動且不從斜面頂端滑出,求A物體質(zhì)量m的取值范圍。
【專項訓練】
一、單選題
16.(23-24高一上·江蘇南京·期中)如圖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兩個小物塊,它們中間有細線連接。
已知m13kg,m22kg,連接它們的細線最大能承受6N的拉力。現(xiàn)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或用水平外力F2向右
拉m2,為保持細線不斷,則F1與F2的最大值分別為()
A.10N15NB.15N6NC.12N8ND.15N10N
17.(22-23高一上·全國·期末)如圖所示,在建筑工地,建筑工人用兩手對稱水平施力將兩長方體水泥制品夾緊并
以加速度a豎直向上勻加速搬起,其中A、B的質(zhì)量均為m,水平作用力為F,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在此
過程中,A、B間的摩擦力為()
A.FB.2FC.0D.mga
18.(22-23高一上·全國·期末)如圖,在密封的盒子內(nèi)裝有一個質(zhì)量為m的金屬球,球剛能在盒內(nèi)自由活動,若將
盒子在空氣中豎直向上拋出,則拋出后上升、下降的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空氣阻力可忽略,上升時對盒頂有壓力,下降時對盒底有壓力
B.如果空氣阻力不可忽略,則上升、下降均對盒底有壓力
C.如果空氣阻力不可忽略,上升時對盒頂有壓力,下降時對盒底有壓力
D.無論空氣阻力是否可以忽略,上升、下降對盒均有壓力
19.(23-24高一上·江蘇南京·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置于水平地面上,B、C疊放,A、B間連有輕質(zhì)彈簧,彈簧
被壓縮后用細線把A、B固定住,細線的拉力為F,A、B質(zhì)量均為2m,C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整個裝
置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細線剪斷,則在剪斷細線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物體的瞬時加速度為0B.C物體對B物體的壓力變小
F
C.A物體對地面壓力為F5mgD.B物體的瞬間加速度為
m
20.(23-24高一上·安徽蚌埠·期末)如圖,物塊A放在物塊B上,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1kg、
3kg,兩者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3,假設(shè)兩者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10m/s2。若對A施
加一水平恒力F,使A、B之間發(fā)生相對滑動,則F至少大于()
A.2NB.4NC.6ND.8N
21.(23-24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上,物塊A、B質(zhì)量分別為m和3m,
物塊A靜止在輕彈簧上面,物塊B用細線與斜面頂端相連,A、B緊挨在一起但A、B之間無彈力。已知重力加速
度為g,某時刻把細線剪斷,當細線剪斷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g
A.物塊A的加速度為0B.物塊A的加速度為
8
3mg
C.物塊B的加速度為0D.物塊AB間作用力為
2
22.(22-23高一上·全國·期末)質(zhì)量均為m的兩個完全相同的物塊A和B與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相連,并一起靜
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F(xiàn)給A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恒力F,使A、B兩物塊先后開始豎直向上運動(物塊B
再沒返回地面)。已知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A做勻加速運動
B.恒力F一定大于mg,可能小于2mg
F2mg
C.當物塊B開始運動時,物塊A的加速度為
m
D.如果物塊B開始運動的瞬間撤去力F,撤去力F的瞬間A的加速度突變?yōu)間
23.(23-24高一上·山西長治·期末)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依次并排緊靠著三個木塊1、2、3,已知木塊1、2、
3的質(zhì)量分別為m、2m、3m,每個木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相同?,F(xiàn)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推木塊,使三個
木塊一起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木塊1對木塊2的作用力與木塊2對木塊3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為()
A.3:2B.5:3C.2:1D.3:1
24.(23-24高一上·廣西百色·期末)如圖所示,木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5kg、6kg,它們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
因數(shù)為0.25,彈簧分別與A、B相連接且處于原長狀態(tài),其勁度系數(shù)為400N/m,系統(tǒng)置于水平地面上靜止不動。
現(xiàn)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動木塊B,某時刻木塊B的加速度大小為0.5m/s2,彈簧伸長了2cm,此時木塊A仍然保持
靜止不動。g取10m/s2。該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平拉力F的大小為26N
B.木塊A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8N,方向水平向左
C.木塊B受到摩擦力大小為15N,方向水平向右
D.彈簧對木塊B的彈力大小為10N
25.(23-24高一上·云南昭通·期末)如圖所示,細線一端系著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車廂頂部,小車在水平
推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直線運動,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保持30不變,且放在小車上質(zhì)量為M的木塊也與車
廂保持相對靜止。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間,木塊與車廂底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7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車不可能向左運動
1
B.此時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g
2
C.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0.75Mg,方向水平向右
3
D.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Mg,方向水平向右
3
26.(23-24高一上·江蘇常州·期末)水平路面上有一貨車運載著5個相同的、質(zhì)量均為m的光滑均質(zhì)圓柱形工件,
其中4個恰好占據(jù)車廂底部,另有一個工件D置于工件A、B之間(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為g。汽車以某一加
速度向左運動時,工件A與D之間恰好沒有作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車的加速度為3g
B.工件B對工件A的作用力為0
C.工件C對工件B的作用力為3mg
D.工件B對車廂底部的壓力為3mg
27.(23-24高一上·陜西延安·期末)如圖所示,細線的一端固定在傾角為30°的光滑楔形滑塊A的頂端P處,細線
的另一端拴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靜止時細線與斜面平行,(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正確的是()
A.當滑塊向左做勻速運動時,細線的拉力為mg
B.若滑塊以加速度a=g向左加速運動時,小球?qū)瑝K壓力為零
C.當滑塊以加速度a=g向左加速運動時,線中拉力2mg
D.當滑塊以加速度a3g向左加速運動時,線中拉力為2mg
二、多選題
28.(23-24高一下·云南大理·期末)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并不黏合,靜置在水平面上。水平面
與物體間的摩擦力可忽略,兩物體的質(zhì)量mA4kg,mB6kg。從t0時刻開始,水平推力FA和水平拉力FB分別
作用于A、B物體上,F(xiàn)A、FB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5s時,A、B分離B.t1.5s時,A的速度大小為1.5m/s
C.t1.5s時,A的加速度大小為1.25m/s2D.t1.0s時,A對B的作用力大小為2.0N
29.(23-24高一上·北京西城·期末)如圖,A、B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并不粘合,靜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已
知mA4kg,mB6kg。從t0開始,推力FA和拉力FB分別作用于A、B上,F(xiàn)A、FB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為:
FA82t(N),F(xiàn)B22t(N)。則()
A.t0時,A物體的加速度為2m/s2B.t0時,A、B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4N
C.t3s時,A、B的速度均為3m/sD.A、B分離時的速度為2m/s
30.(23-24高一上·山東青島·期末)如圖,質(zhì)量為M1和M2的木箱P、Q疊放在平板車上,定滑輪固定在Q上,P
右側(cè)連接水平輕繩,輕繩另一端繞過定滑輪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當平板車沿水平方向運動時,連接小球的輕繩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所有物體都與平板車保持相對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板車運動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gsin
B.Q對平板車的壓力大小等于(M1M2m)g
mg
C.木箱P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
cos
D.平板車對Q的靜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M1M2m)gtan
31.(23-24高一上·湖北荊門·期末)如圖所示,A、B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并不黏合,放置在水平面上,與水平
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1,兩物體的質(zhì)量mA2kg,mB3kg。從t0開始,推力FA和拉力FB分別作用于A、
2
B上,F(xiàn)A、FB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為:FA10tN,F(xiàn)B5tN,g10m/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A、B兩個物體之間彈力大小為FN4N
2
B.t4s時,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B2m/s
C.t8s時物體A的速度為12m/s
D.t8s時物體B的速度為16m/s
32.(23-24高一上·云南昭通·期末)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1kg的物體A、B用勁度系數(shù)為100N/m的輕質(zhì)彈簧相連
靜止在水平面上,當t0時刻用一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A上,使A以0.1m/s2的加速度從靜止開始向上做勻加
速直線運動,直到B剛好要離開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關(guān)于這個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B剛要離開地面時,A上升的高度為0.1m
B.當t2s時B剛要離開地面
C.當B剛要離開地面時拉力F20.1N
D.拉力F的大小與物塊A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33.(23-24高一上·山東日照·期末)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個木塊,其中a、b的質(zhì)量為m,c、
d的質(zhì)量為2m,a、b間用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認為最大靜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動摩
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F(xiàn)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著木塊d,使四個木塊一起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要使四
個木塊始終保持相對靜止,則()
1
A.四個木塊一起運動的最大加速度為gB.水平向右的拉力F最大為3mg
4
1
C.輕繩上的拉力最大為mgD.木塊c受到的摩擦力最大為mg
2
34.(23-24高一上·山東日照·期末)如圖所示,平板小車上固定一豎直桿,輕質(zhì)細線的一端與桿相連,另一端與小
車上的小物塊相連,靜止時細線恰好伸直且無拉力。已知小物塊的質(zhì)量為1.0kg,小物塊與平板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為0.5,細線與豎直桿間的夾角為37°,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為10m/s2,認為滑動摩擦力等于最大靜
摩擦力?,F(xiàn)使物塊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加速度為2m/s2時,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N
B.加速度為4m/s2時,小物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為2N
C.加速度為6m/s2時,小物塊受到的拉力大小為5N
D.加速度為8m/s2時,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5N
三、解答題
35.(23-24高一上·甘肅蘭州·期末)如圖所示,兩條輕繩將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懸掛在小車的車廂內(nèi),其中輕繩OA
沿水平方向,輕繩O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30°。
(1)若小車在水平路面上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求兩輕繩拉力的大?。?/p>
(2)若輕繩OA上的拉力恰好為0,求此時小車的加速度大?。?/p>
2g
(3)若小車在水平路面上以加速度a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兩輕繩拉力的大小。
3
36.(23-24高一上·云南昆明·期末)如圖甲所示,A、B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但并不黏合,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
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A2kg,mB6kg。從t=0開始,推力FA和拉力FB分別作用于A、B上,F(xiàn)A、FB隨時間變
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求:(取g10m/s2)
(1)t=0時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2)t=2s時A、B間相互作用力的大??;
(3)經(jīng)過多長時間A、B分離。
37.(23-24高一上·廣東深圳·期末)如圖所示,已知物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4kg,m2=2kg,A、B間的動摩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動脈腔內(nèi)修復(fù)術(shù)護理
- 班干部學生會競選45
- 2025年個人詳細工作方案
- 安全標準化管理手冊
- 門店管理和導購技巧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2025屆五下數(shù)學期末經(jīng)典模擬試題含答案
- 浙江樹人學院《建筑專項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合肥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德語口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閱讀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珠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級新聞寫作興趣小組》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股權(quán)轉(zhuǎn)讓通知函協(xié)議書
- 抽樣調(diào)查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 ??谑袊量臻g總體規(guī)劃(2020-2035)(公眾版)
- 起重吊裝及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危大安全管理措施
- 從電影《第二十條》中學習刑法
- 2024年河南省許昌市九年級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 (2024年)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使用指南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復(fù)墾質(zhì)量控制標準
-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小學語文五年下冊《兩莖燈草》說課稿(附教學反思、板書)課件
- 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 投標方案(技術(shù)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